TW201334614A - 實施於演進節點b基地台中之方法 - Google Patents
實施於演進節點b基地台中之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334614A TW201334614A TW101149366A TW101149366A TW201334614A TW 201334614 A TW201334614 A TW 201334614A TW 101149366 A TW101149366 A TW 101149366A TW 101149366 A TW101149366 A TW 101149366A TW 201334614 A TW201334614 A TW 201334614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sr
- resource
- user
- resources
- enb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揭示一種實施於用於一單載波分頻多重存取(SC-FDMA)無線系統之一演進節點B(eNB)基地台中之方法,其包含在一所指派的排程請求資源上接收一上行鏈路控制頻道信號。自所接收的上行鏈路控制頻道信號解碼一使用者ID。傳輸將該無線系統之一資源之一部分指派給與所解碼之使用者ID相關聯之一使用者設備(UE)之一訊息。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在無線通信系統內發送並接收排程請求之方法。
本申請案主張2011年12月23日申請之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1/579,947號之優先權,該案之全部內容係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
無線通信之諸多挑戰之一者在於:空中可用頻寬量有限,但是嘗試存取頻寬之行動裝置的群體日益增加。透過排程請求,裝置能夠共用無線電資源,且當該等裝置需要存取此等資源時,該等裝置可被授予存取此等資源以使用此等資源。許多無線通信系統實施某種形式的排程請求,然而此等當前的解決方法似乎不能因應現代行動裝置之不斷改變的行為及需求。
長期演進(LTE)(高速無線通信之一標準)包括耦合至一演進型封包核心(EPC)網路之一演進型全球行動電信系統(UMTS)地面無線電存取網路(E-UTRAN)。在圖1中,E-UTRAN 103包括一節點型eNB 102,而EPC 104包括3個節點類型。雖然使用術語eNB以標示用於Uu介面(將UE連結至E-UTRAN之介面)之存取節點時,但是亦存在能夠在Uu介面上操作之多種存取節點,諸如中繼器、家用演進節點B等等。因此,為描述本文之實施例之目的,可使用術語eNB以指代eNB或指代在Uu介面上施行等效或類似操作
之其他存取節點。服務閘道器(SGW)105路由核心網路內之使用者平面資料,行動性管理端點(MME)106處置UE與核心網路之間之行動性及連接控制,且封包閘道器(PGW)107進/出節點路由核心網絡與外部網路之間之資料。圖1亦展示節點之間之網路介面。
LTE系統具有3個主要上行鏈路實體頻道類型:實體隨機存取頻道(PRACH)、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PUCCH)及實體上行鏈路共用頻道(PUSCH)。
實體隨機存取頻道(PRACH)係一爭用式頻道,其中僅需極為寬鬆地同步來自多個使用者之傳輸(到達時間差可為約0.1 s或更大)。使用PRACH之裝置通常按需要通信。
另一方面,PUCCH及PUSCH正交資源要求裝置之同步性較為嚴格(一單載波分頻多重存取「SC-FDMA」符號之循環首碼持續期間內到達時間差約為5 μs或更小)且因此容許多個裝置使用上行鏈路系統頻寬內之共用資源。
SC-FDMA
SC-FDMA係用於LTE之上行鏈路之調變方案。該方案與正交分頻多重存取(OFDMA)具有一些類似性但又具有一些關鍵差別。在OFDMA及SC-FDMA二者中,實體資源被細分為資源元素(RE)之一時頻網格,每一RE由一頻率單位(一副載波)及一時間單位(一OFDMA或SC-FDMA符號持續時間)組成。OFDMA或SC-FDMA符號二者皆在前面加上一循環首碼(CP)(複製該符號之一結束部分且在傳輸符號開始時插入該結束部分中)。
在SC-FDMA及OFDMA二者中,待傳輸之資訊位元可經歷編碼之步驟(以形成編碼位元)且接著通常(例如,使用QPSK、16-QAM或64-QAM調變方案)將編碼位元映射至資料調變符號。OFDMA與SC-FDMA之間的關鍵差別涉及如何將此等資料調變符號映射至時頻資源上。
在OFDMA之情況中,通常存在資料調變符號至副載波之一對一映射。即,待在一OFDMA符號持續時間內傳輸之N個調變符號各自映射至N個副載波之一集合之一對應者。
相反地,在SC-FDMA之情況中,通常存在資料調變符號至副載波之一對多映射。即,一資料調變符號經由一擴展運算映射至(通常為複數)數值之一集合,且接著使用此等數值之各者以調變該N個副載波之一特定者。此外,其他資料調變符號可經由一類似(及通常經協調之)擴展運算映射至(通常連續的)N個副載波之相同集合。
通常協調擴展運算以確保該多個資料調變符號保持彼此正交。因此,該等資料調變符號可自多個裝置傳輸且用裝置間干擾低的簡單線性操作加以接收。此行為可藉由容許多個裝置傳輸少量資訊以共用一副載波集合來增加頻譜效率。
當經由相同的副載波集合擴展一裝置中之多個調變符號時,每一調變符號產生N個數值之一額外的集合,且此等數值經線性組合(跨來自供給調變信號之各者之組合)以形成用以調變每一副載波之最終數值。擴展符號之此線性組
合可被視為一變換運算。該變換運算通常經設計以確保所得傳輸信號具有低於其OFDMA對應體之峰值對平均功率比率(PAPR)。該變換運算可包括如通常用於LTE之上行鏈路傳輸之情況之一離散傅立葉變換(DFT),但是亦可使用保存傳輸信號之一低PAPR之其他變換。類似地,當經由一副載波集合僅傳輸一調變符號(例如,一資料調變符號或一參考符號)時,擴展序列亦經設計以最小化其PAPR。在此情況中,諸如當在LTE中建構上行鏈路參考信號或上行鏈路實體控制頻道傳輸時,通常使用具有恆定(或近似恆定)振幅及零(或低)自相關(「CAZAC」)性質之擴展序列。
因此,對於SC-FDMA,經由N個副載波之一集合傳輸一資料調變符號,而在OFDMA之情況中,經由一副載波傳輸一資料調變符號。
PUCCH及PUSCH
圖2展示時間維度橫跨1 ms且頻率維度橫跨一上行鏈路系統頻寬之一子訊框210之一例示性結構。該子訊框包括各自持續0.5 ms之兩個時槽。可將該子訊框210視為離散區塊220之集合,各自在頻域中包括12個各自為15 kHz之副載波及在時間上包括一單一SC-FDMA符號260。在此實例中,(PUSCH或PUCCH資源之)每一資源區塊250包括一子訊框內之12x14個資源元素(RE),其中一RE係一副載波頻率單位及時間資源之一SC-FDMA符號260。每個子訊框之SC-FDMA符號260之數目可取決於系統組態而改變,藉此
亦影響每個子訊框之RE之數目。該系統組態可為SC-FDMA符號之一循環首碼(CP)持續時間之一函數。PUSCH資源240位於在上下邊緣處具有PUCCH控制區域230之中心頻率區域中。在一資源區塊250內,某些SC-FDMA符號可用於參考信號(RS)目的。參考信號係為接收器所熟知且可用於估計無線電頻道以改良解調變及偵測效能之信號。在圖2之實例中,PUSCH RS使用每一時槽之第四個SC-FDMA符號。PUCCH區域之RS之符號位置可依據一PUCCH信號格式而改變。例如,對於一PUCCH格式1信號,RS可位於每一時槽之第三、第四及第五個SC-FDMA符號上,而對於PUCCH格式2或PUCCH格式3信號,RS可位於每一時槽之第二及第六個SC-FDMA符號上。
同步行動裝置已知此等資源之時間及頻率位置,因此在一排程器之控制下可動態地共用該等PUSCH資源240(使用在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DCCH)上發送之下行鏈路控制資訊(DCI)訊息內的上行鏈路授予加以分配)。通常在此PUSCH 240資源內,在該子訊框210中傳輸上行鏈路使用者資料。
該PUSCH 240係可映射UL共用(傳送)頻道(UL-SCH)之唯一實體頻道。因此,當一使用者有資料要傳輸並使用該傳送頻道UL-SCH時,必須首先存取該PUSCH 240且為此必須告知基地台(eNB)102處的排程器:其需要存取該PUSCH 240。
一PUSCH傳輸可載送一上行鏈路共用頻道(UL-SCH)傳
送區塊,其可包含使用者平面資料、控制資訊(如MAC標頭)及RRC發信號。圖3展示一UL-SCH MAC傳送區塊300之建構,其由一MAC標頭部分310及一MAC有效負載部分320構成,該MAC有效負載部分320本身可包括MAC控制元素330、MAC服務資料單元(SDU)340及MAC填補位元350。
該共用PUSCH資源240(在排程器之控制下)可用於所有共同連接裝置以用於傳輸資料。UE可指示eNB:UE需要藉由以下若干方法之一者存取該共用PUSCH資源240,該等方法包含i)在一實體隨機存取頻道(PRACH)上執行一隨機存取程序,ii)在先前經由動態排程分配至UE之一PUSCH資源上傳輸一緩衝區狀態報告(BSR),或在一PUCCH資源230上傳輸一專用排程請求(DSR)。eNB在判定其對該等PUSCH資源240的分配時可使用此等指示。
該PUCCH資源230經半靜態地組態以報告頻道品質或頻道狀態指示符(如CQI/PMI/RI)且使專用排程請求(DSR)在eNB分配PUSCH資源240時輔助eNB。可動態地分配該PUCCH資源230之部分以報告ACK/NACK資訊。為對ACK/NACK達成PUCCH之動態分配,用於一特定ACK/NACK傳輸之PUCCH資源可與一對應的DCI訊息在PDCCH上之位置相關聯。
在連接模式僅用於具有當前資料活動之UE 101之前提下設計當前LTE系統。因此,一常見的假定係:一旦進入RRC連接模式,一使用者將會被半靜態地指派(通常達保
持連接模式之持續時間)PUCCH上之專用SR資源以在繼新資料到達且先前已具有一空傳輸緩衝區之後告知該eNB 102:UE 101需要在PUSCH上傳輸資料。
因此,以用於連接模式使用者之當前「專用SR」方法,每一使用者在該UE 101可在其上發送一信號以指示該UE 101需要存取該PUSCH之上行鏈路上被指派使用者本身的保留時間/頻率/碼資源。
PUCCH格式1
信號一般採取圖4中圖解說明之PUCCH格式1之形式,其係使用一單值調變符號d(0)(d(0)被設定為值「1」)之頻域擴展410及時域擴展420之一組合而形成。單值調變符號d(0)在時域及頻域二者中擴展使得其佔據子訊框內之所有RE及未用於RS 430之SC-FDMA符號上之資源區塊。
UE專用PUCCH資源上存在的PUCCH格式1足以指示eNB:一UE需要存取PUSCH。缺少PUCCH格式1被eNB解譯為「當前無須存取PUSCH」。因此,PUCCH格式1使用「開/關鍵控」以傳達其資訊。參考符號430係插入每一時槽之第三、第四及第五個符號位置中(針對採用正常的循環首碼長度的一系統)。
在標準內定義之PUCCH格式1亦存在兩個額外變體,被稱為PUCCH格式1a及PUCCH格式1b。此等變體具有與上述PUCCH格式1相同之信號建構,但是(分別)容許符號d(0)之BPSK及QPSK調變。以此方式,PUCCH格式1a可載送1位元之資訊(BPSK)且PUCCH格式1b可載送2位元之資訊
(QPSK)。PUCCH格式1之此等變體係用於混合自動重複請求(HARQ)回饋(又稱為ACK/NACK資訊)之傳輸。
PUCCH格式2及3
現有LTE規範中存在不用於DSR之其他的PUCCH格式。PUCCH格式2係用以載送頻道品質指示符(CQI)、預編碼矩陣指示符(PMI)及秩指示符(RI)以用於頻道回饋目的。PUCCH格式3亦可用於提供HARQ回饋(ACK/NACK)以用於PDSCH傳輸。這兩個格式可載送的資料皆多於PUCCH格式1。
可在PUCCH資源內在時域、頻域或碼域中多工處理用於不同UE之DSR資源。藉由指派一子訊框週期性給每一UE且指派不同的子訊框偏移給該等UE使得在相互排斥時間發生DSR傳輸來達成時間多工。藉由指派不同的資源區塊給不同的UE使得在相互排斥頻率區域中發生DSR傳輸來達成頻率多工。藉由指派不同的時域及/或頻域擴展序列給不同的UE使得在可藉由eNB接收器分離之不同的碼資源上發生DSR傳輸來達成碼多工。可使用時間多工、頻率多工及碼多工之組合。PUCCH格式1中之DSR方案之一問題在於:其並未隨著連接模式使用者群體增加而充分擴大。隨著連接模式群體大小增加,(為UE之各者保留相互排斥的PUCCH資源)所需之系統UL資源總量變得過大,或若限制總DSR資源,則SR延時效能降級(即,歸因於訴諸於使用者專用SR資源之大規模時間多工之需要,一給定UE在時間上必然缺乏SR機會(例如,一使用者之專用SR機會可僅
每隔40 ms或80 ms左右出現一次))。
依賴於時域多工以支援一大的連接模式群體之方法導致一問題:存取延時接著增加,因為UE不能在新資料到達緩衝區之後即刻發送SR之概率高。因此顯而易見,運用專用SR方法,消耗或保留的資源量與存取延時之間總是存在一權衡。圖5中展示此類問題之一實例,其中在此情況中,一特定UE僅每隔40 ms發生一SR機會510。若用於UL傳輸之資料在該等機會之間到達,則UE對(PUSCH上之)UL傳輸資源之需求直到下一個機會(多達40 ms之一段時間)方能被傳遞至eNB。
此外,當嘗試達成低延時存取時(需要頻繁的DSR機會),該等資源對於所提供的一給定SR負載之利用率(即,實際發送一排程請求(SR)時之場合)減小。對於許多共同訊務設定檔,一UE可相對不頻繁地發送SR且DSR資源有可能未被充分利用。通常可發生以下情況:UE實際上使用小於DSR資源的1%(甚至小於0.1%)以發送SR且此可減損總體系統效率。若未為DSR保留此等未被充分利用的資源,則可重新指派該等資源以用於其他目的(諸如UL上之使用者資料或控制資料之傳輸),因此可改良系統容量。
因此,將較佳地實現具有以下屬性之一排程請求方法(主要針對連接模式使用者但不限於此):
.低存取延時
.一正交多重存取方案之使用
.UL資源之有效使用及高的資源利用率
RACH
該專用SR方法之一種已知替代方法係使用現有隨機存取程序以告知eNB:一UE需要上行鏈路資源。此係如圖6中圖解說明之一多步驟程序,且經設計以在初始爭用階段(步驟610)期間傳輸最少資訊。為最小化所發送的資訊,步驟610不包含一使用者ID之傳輸。在步驟620中,eNB 102對來自步驟610之每一偵測前置碼回應資源之一上行鏈路授予。訊息3、步驟630期間可保持存取爭用,且使用步驟640之爭用解決訊息以解決在步驟610期間選擇相同的初始前置碼之任何使用者之間的爭用。若藉由eNB成功地解碼之訊息3(630)係來自一連接模式UE,則可不發送爭用解決訊息640。在此情況中,存在的(定址至UE C-RNTI之)UL授予訊息650足以解決爭用並容許上行鏈路資料傳輸660。
雖然RACH程序相對有效,但是其的確涉及多個步驟且此可增加存取延時。在一些組態下,其亦依賴於一非正交多重存取方案(與正交PUCCH及PUSCH多重存取方案相比,其提供的容量有所減小)。此外,在提供時間防護區域及頻率防護區域時耗費PRACH上之一部分資源以避免RACH使用者的干擾進入系統之其他時間/頻率UL資源區域(諸如PUCCH或PUSCH)。因此,同樣地,PRACH之資源使用效率可為次佳。
此外,LTE PRACH在頻域中佔據一寬的頻寬(6個實體資源區塊PRB)。因此,在時間上頻繁地提供RACH機會(以提供較低延時存取)可接著佔據總體上行鏈路資源空間之一
很大比例。因此,現有的RACH程序比較針對初始存取目的而設計且並未針對低延時連接模式排程請求目的而最佳化。
在某些實施例中,提供一種實施於用於一單載波分頻多重存取(SC-FDMA)無線系統之一演進節點B(eNB)基地台中之方法,其包括:在一所指派的排程請求資源上接收一上行鏈路控制頻道信號;自所接收的上行鏈路控制頻道信號解碼一使用者ID;及傳輸將該無線系統之一資源之一部分指派給與所解碼使用者ID相關聯之一UE之一訊息。
在某些實施例中,提供一種用於一單載波分頻多重存取(SC-FDMA)無線系統之可經操作以施行該方法之演進節點B基地台。
在某些實施例中,提供一種包括此一演進節點B基地台之無線系統。
在某些實施例中,提供一種包括在藉由一裝置執行時施行該方法之可執行指令之電腦可讀媒體。
在某些實施例中,提供一種實施於用於一無線電信系統之一演進節點B基地台中之方法,其包括:將包括複數個副載波之一排程請求資源指派給一使用者設備(UE);在所指派的資源之該複數個副載波上接收一上行鏈路控制頻道信號;解擴展所接收的上行鏈路控制頻道信號以形成第一複數個調變符號估計;使用該第一複數個調變符號估計由該所接收的上行鏈路控制頻道信號解碼一使用者ID;及傳
輸將上行鏈路資源之一部分指派給與所解碼使用者ID相關聯之UE之一訊息。
現在將參考隨附圖式詳細地描述本方法之實例。
PUCCH
在某些實施例中,一共同或共用SR資源(CSR資源)被指派給複數個使用者以用於發送含有一使用者ID或其部分之排程請求之目的。CSR資源可再用現有實體層控制頻道(PUCCH)格式以用於發送含有該ID或其部分之SR之修訂目的。再用(最初並未針對爭用式SR目的而設計之)現有LTE PUCCH格式類型以載送使用者ID減小對實體層重新設計之需求且使該方案能夠用於現有或舊有硬體或韌體實施方案。該方案可使用能夠比當前PUCCH格式1/1a/1b載送更多的位元之PUCCH格式以容許極多個使用者共用相同的PUCCH資源。
某些實施例包括在經指派以用於爭用式排程請求(CSR)目的之一共同或共用資源上嘗試存取期間在一PUCCH信號建構(例如,PUCCH格式2或PUCCH格式3)內顯式地發送一使用者ID(或其部分)至eNB。通常,雖然針對此目的指派之資源將會駐留在上行鏈路系統頻寬之控制(「PUCCH」)頻率區域內,但是該等資源亦可分配在資料(「PUSCH」)頻率區域內或甚至完全分配在該資料(「PUSCH」)頻率區域內。可要求為使用PUCCH格式信號建構發送使用者ID位元之目的,僅指派一些UL資源給複數個使用者。
圖7展示某些實施例中採取的步驟:
1)作為一預備第一步驟710,為爭用式排程請求之目的,一eNB視需要將(控制(PUCCH)或資料(PUSCH)頻率區域中之)上行鏈路資源之一部分指派給複數個UE。資源指派可經由廣播發信號而傳達或可個別地發信號至該複數個UE之各者。若在(例如)一標準中預定義該等資源,則可省略該第一步驟。
2)在某個後續時間點,待決資料到達UE傳輸緩衝區中(720)
3)UE使用一PUCCH信號建構方法(例如,PUCCH格式2或3)編碼一使用者ID(或其部分),且在所指派的CSR資源上傳輸信號(730)
4)一eNB接收器由該CSR資源解碼至少UE傳輸信號(740),且隨後使用解碼資訊導出UE ID。
5)eNB繼而發送一正常UL授予訊息(750)至UE以分配PUSCH資源之一部分給UE以進行資料傳輸。以經由一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DCCH)發送之一下行鏈路控制資訊(DCI)傳達該UL授予訊息。
6)該UE接著存取PUSCH且能夠將其資料發送(760)至該eNB。
與圖6中之RACH程序相比,圖7中所示之方法涉及較少的步驟且因此容許一較低延時排程請求程序。
當前LTE系統使用PUCCH格式1以載送專用SR。專用SR傳輸之根本原則係:藉由其上發送SR之特定(即,使用者
專用)時間/頻率/碼資源(而非藉由經由eNB接收器所解調變之傳輸位元發送一顯式ID)來區別發送排程請求之使用者。
與專用SR方法相比(即使同時達成類似或更好的存取延時),使用SR之一爭用式資源(即,上行鏈路時間/頻率/碼資源之一共同或共用部分)可顯著地增加SR存取方案之資源效率。然而,當使用一爭用式資源時,eNB可能不再僅僅由其上發送SR之時間/頻率/碼資源推斷發送SR之使用者。為最小化延時並減小存取爭用,在藉由UE在CSR上行鏈路資源上發送初始SR訊息期間較佳地顯式地將使用者ID(或其部分)傳遞至eNB。
PUCCH多工
CSR資源可為一小區之總體UL系統資源之PUCCH或PUSCH碼/時間/頻率區域之一部分(一小區之總體UL系統資源亦可視需要包括多個分量SC-FDMA載波)。若多個UE必須指示要求存取PUSCH,則(例如藉由eNB)提供或組態多個UE以容許在相同的CSR資源上傳輸SR。藉由eNB提供定義CSR資源之時間、頻率及碼位置之組態可為以下一者:
.(在一標準內)預定義
.經由廣播系統資訊發信號至一小區內之所有UE
.經由一對一(專用)發信號而發信號至一UE
例如,若將PUCCH資源指派給爭用式SR(CSR),則多個使用者可被指派相同的PUCCH格式2資源索引(或另一
PUCCH格式類型的相同資源索引,諸如PUCCH格式3的)。
較佳分別在eNB與UE中之同級RRC實體之間發生提供CSR資源之組態之發信號,而且亦可在eNB/UE之同級MAC或實體層實體之間發生該發信號。若在RRC等級下發生該發信號,則該發信號可再用或部分再用RRC發信號結構及訊息,諸如用於當前LTE系統中之專用SR、CQI或SPS組態之結構及訊息(其中每一UE被提供相同的資源組態)。或者,可要求修改現有訊息以支援CSR資源之組態。
一般而言,CSR資源可與使用者專用PUCCH資源(諸如可用於專用SR或發送諸如CQI/PMI/RI之頻道狀態資訊)或諸如PUSCH分配之其他資源進行時間、頻率或碼多工處理。此容許新的CSR方案順利地整合於其中可繼續為此等其他目的而使用其他PUCCH或PUSCH資源之現有系統中。
圖8中展示其中共同/共用SR資源與專用PUCCH資源進行頻率多工處理之一實例。根據LTE中之當前設計,每一正方形區塊對應於頻率資源之一資源區塊(RB)及時間資源之一時槽(0.5 ms)。兩個0.5 ms時槽包括時間資源之一1 ms子訊框。
為UE專用目的保留之PUCCH資源標記為D1、D2、...、D8 810,其中每一PUCCH資源包括兩個傳輸時槽。根據當前LTE設計,在上部840或下部830 PUCCH控制區域中傳輸屬於相同的PUCCH傳輸之兩個時槽之一者,同時在相反
(分別為下部830或上部840)PUCCH控制區域內傳輸另一時槽。此可用於提供PUCCH接收之頻率分集及改良之可靠性。
新的CSR之PUCCH傳輸機會標記為C1、C2、...、C8 820,其中每一PUCCH傳輸機會包括上部840及下部830(或下部830及上部840)PUCCH控制區域中之相同的雙時槽傳輸配置。C1、...、C8 820係與D1、...、D8 810進行頻率多工處理,因為C1、...、C8 820佔據上行鏈路之總體系統頻寬內之不同的RB。
圖9中展示一替代多工配置,其中PUCCH上之共同/共用SR資源920(標示為C1、...、C8)係與UE專用PUCCH資源910(標示為D1、...、D8)進行時間多工處理。雖然此處展示在子訊框等級下進行時間多工之一實例,但是在時槽等級下進行時間多工亦係可能的。
圖10中展示一又進一步替代多工配置,其中PUCCH上之共同/共用SR資源1010(標示為C1、...、C8)係與UE專用PUCCH資源1020(標示為D1、...、D8)進行時間多工處理。例如可經由一頻域擴展序列之循環移位(或循環移位型樣)之指派對共同/共用PUCCH資源達成碼多工,該等循環移位在一子訊框及資源區塊內不同於指派給UE專用PUCCH資源之循環移位。亦可經由使用不同的時域碼序列或不同的2D時間-頻率碼對共同/共用PUCCH 1010資源及UE專用PUCCH資源1020達成該碼多工。
亦可使用圖8、圖9及圖10分別之頻率多工、時間多工及
碼多工之組合。
(傳達類似PUCCH之SR信號之)CSR資源亦可駐留在PUSCH頻率區域240內,且可在時域或頻域中與其他PUSCH傳輸進行多工處理。當判定即將來臨的PUSCH資源之可用性及當分配該等資源給UE時,eNB內之一排程器可考慮CSR資源在一給定時間/頻率資源空間內之存在或缺少。例如,若取而代之為CSR傳輸保留一PUSCH資源,則eNB排程器可判定不要動態地排程該PUSCH資源至一UE。
為載送顯式地傳達使用者ID(或其部分)之一位元集合,載送複數個位元以供解調變(例如用於現有系統以傳達CQI或其他頻道狀態資訊(CSI)或載送多個HARQ ACK/NACK回饋位元)之現有PUCCH格式之一者可再用於在CSR資源上發送一(含有顯式位元之)SR之目的。
來自用於發送一顯式使用者ID之此新目的之現有PUCCH格式之集合之主要候選者係PUCCH格式2及PUCCH格式3。具有潛在不同有效負載大小之其他新的或經修改之PUCCH格式亦可被視為現有PUCCH格式之許多變體(例如,格式2a及2b)。
PUCCH格式2用於現有LTE系統以發送CQI/PMI/RI報告。當在CSR期間針對發送一使用者ID(而非傳輸諸如CQI/PMI/RI之頻道狀態資訊)之目的而再用PUCCH格式2時,編碼且經由一或多個PUCCH格式2傳輸來傳輸正在傳輸使用者專有(此處標示為CSR-uRNTI)且包括NID個位元之一ID。傳達整個使用者ID所需PUCCH傳輸之次數等於:
其中A係在考慮中的PUCCH格式內可用的位元有效負載。例如對於PUCCH格式2,A可為13,其在此情況中受限於如圖11中圖解說明之[20,A]FEC區塊編碼器1110之最大輸入長度,其中A(13)輸入位元1101將會經FEC編碼為20個輸出位元1102。然而,可使用NID及A之各種值。
在LTE系統中,連接模式使用者被分配包括16個位元之一小區無線電網路暫時識別符(C-RNTI),且在一實例中,用於CSR目的之使用者ID(CSR-uRNTI)可經設定等於C-RNTI且因此NID=16。
對於NID之此等較大值(例如NID=16),可使用一或一個以上PUCCH傳輸來傳輸該NID個位元。若使用一個以上PUCCH傳輸,則存在用於經由該複數個PUCCH傳輸例項載送NID個位元之兩個選項:
i. NID個位元1210分段(1220)為NTX個群組且各自單獨經FEC編碼(1230)且在一子訊框內映射至其自身的PUCCH傳輸例項1240,如圖12(i)中圖解說明,NTX=2。
ii. NID個位元1250輸入至一單一(且經修改之)FEC編碼器1260且輸出位元分段(1270)為在一子訊框內各自隨後映射至其等自身的PUCCH傳輸例項1280之NTX個群組,如圖12(ii)中圖解說明,NTX=2。
例如,對於A=8之情況,將會需要NTX=2個PUCCH傳輸以使一使用者在CSR資源上傳輸一16位元CSR-uRNTI至eNB(即,使用兩個分段載送ID)。可在相鄰或不相鄰子訊
框上傳輸該等傳輸分段。eNB必須知道該兩個(或多個)PUCCH傳輸中載送第一分段之PUCCH傳輸使得可正確地重組全部CSR-uRNTI。例如,可將載送新的PUCCH SR之資源組織為在頻率/碼/子訊框中分離之資源對(或其他)使得一旦接收到資源對,eNB可容易地重組完整的訊息。為此,可以想到:可用於CSR之某些子訊框被指定為開始子訊框,其中使用者傳輸載送一使用者ID之一多分段PUCCH傳輸之第一分段(其後在後繼開始子訊框之間存在的其他子訊框中傳輸剩餘的分段)。此外,對於每一使用者而言,該等開始子訊框可能不同,此經顯式地發信號至每一使用者或依據一使用者ID而導出。
或者,可較佳地將PUCCH傳輸之必要次數限制為1(無分段),在此情況中,PUCCH之資訊有效負載必須大於或等於NID個位元。若使用PUCCH格式2,則存在以下可能性:
1)NID>13(例如,NID等於16個位元之C-RNTI長度)
a.可使用支援A>13之一新的[20,A]編碼器(以載送例如NID=16個位元)
b. PUCCH格式2之調變等級可自QPSK增加至(例如)16-QAM,藉此容許載送40個編碼位元
i.此可結合一新的[40,A]碼使用或重複再用現有[20,A]碼(或類似後處理來自一或多個[20,A]碼之輸出)
2)NID=被限於13(以遵循現有FEC區塊編碼器之max(A)13)
在上述情況(2)中,eNB可將短於C-RNTI之一CSR-
uRNTI(例如,CSR-uRNTI13個位元)指派給UE。一般而言,CSR-uRNTI可與使用者之C-RNTI相關聯或由使用者之C-RNTI導出。例如,CSR-uRNTI可包括C-RNTI之16個位元之一子集,或可經由使用或基於C-RNTI(或其他RNTI或ID)之一或多個數學運算(諸如雜湊函數)而形成。CSR-uRNTI取而代之可在定址至UE之一發信號訊息內藉由eNB顯式地發信號至UE。或者,用於描述一使用者之C-RNTI與CSR-uRNTI之間之關聯之參數可傳輸至UE(其中每一使用者接著基於所接收的參數資訊及其對其自身C-RNTI之瞭解導出其自身的CSR-uRNTI)。該等參數可在一小區內廣播(在藉由該小區傳輸之系統資訊內發送)或可個別地發送至每一UE。
在上述情況(2)下之一進一步選項係:經由PUCCH格式傳輸顯式地傳達一較長使用者ID之一部分(例如,13個位元),同時載送或隱式地知道剩餘位元。圖13圖解說明用於載送隱式UE ID位元之CSR資源之時域分段之一方案,其中要求一使用者ID長度等於16個位元(例如,C-RNTI)。此處在一子訊框內可經由一PUCCH格式2傳輸顯式地載送該C-RNTI之13個位元(即,A=13),同時剩餘的3個位元可與23=8個可能的子訊框位置1310之一者相關聯。在此實例中,將藉由eNB指派之CSR資源劃分為8個群組,每一群組與8個CSR子訊框之一集合內之一子訊框索引相關聯,且每一子訊框索引與3個C-RNTI位元之一特定實現值(000、001、010、...111)相關聯。一UE因此知道將其UE ID與該8
個子訊框索引之一者相關聯且選擇僅在具有該索引之子訊框上傳輸其CSR。因此,在接收並解碼一給定子訊框索引上之一顯式13位元序列(部分ID)之後,eNB能夠判定一全16位元UE ID且因此(例如,使用UE C-RNTI)將PUSCH資源排程至該UE。注意,雖然該等子訊框展示在時間上相鄰,但是此等子訊框亦可藉由其上未藉由eNB(對任何使用者)分配CSR資源之介入時間段分離(子訊框)。
雖然此時間多工之優點在於整個UE ID係在1個子訊框內傳輸(顯式地載送一些位元,同時經由適當的子訊框之選擇隱式地傳達其他位元),但是因此與其中可在用於CSR資源之任何子訊框上傳輸整個UE-ID之情況相比,延時可能增加(即,引入時間多工分量之需要亦增加排程請求延時)。
對部分ID顯式傳輸之此方案之延伸(藉由剩餘位元之隱式傳達增補)亦可不僅利用資源之時域分離以隱式地傳達額外的位元,而且(或替代地)使用頻域或碼域資源分離以隱式地傳達額外的位元。顯然,藉由使用碼域或頻域多工來代替時間多工,此可避免引入排程請求延時之任何增加,同時仍經由顯式發信號與隱式發信號之一混合傳達全使用者ID。
因此,在另一實例中,可在一PUCCH傳輸內顯式地發信號一16位元使用者ID之12個位元,且可經由選擇24=16個時間/頻率/碼資源之一者傳達剩餘的4個位元。此等16個分離資源可包括(例如)時域1410中之2個子訊框、頻域1420中
之2個資源區塊及一頻域擴展碼1430之4個循環移位。因此,分離資源之總數為2x2x4=16。圖14中展示此一方案,但是將明白數種變動係可能的,涉及時域、頻域及碼域資源之變化程度。涉及僅頻域分離、僅碼域分離或僅時域分離之方案全部係可能的。此外,對於碼域分離之情況,可經由時域擴展、頻域擴展或其二者(2D碼)形成個別碼。
若較佳地使用顯式方式傳輸一較大的使用者ID且亦避免需要分段為多個PUCCH傳輸,則一進一步選項係採用具有大於PUCCH格式2之一有效負載容量之一PUCCH格式。例如,若將CSR-uRNTI設定等於C-RNTI且全部顯式地傳輸所有16個位元,則可採用現有PUCCH格式3,PUCCH格式3能夠經由48個編碼位元之一有效負載載送A=21個位元且提供一子訊框內每個RB5個使用者之一使用者多工能力。
在其中除CSR-uRNTI或C-RNTI位元以外,有效負載大小容許之情況中,亦可連同使用者ID位元一起傳輸額外的資料。例如,該資料可為其他控制資訊,諸如CQI/PMI/RI或緩衝區狀態資訊,或可為少量使用者平面資料。或者,經由PUCCH格式3傳輸僅發送使用者ID位元。
PUCCH格式2
類似地,現有PUCCH格式可經調整以支援較高階調變等級(高於當前QPSK)。例如,在PUCCH格式2上使用16-QAM將保持相同的PUCCH碼多工能力(最大為頻域擴展碼之12個可能的循環移位),並同時實現40個編碼位元之傳輸。接著可使用一新的FEC碼(例如,[40,16])以傳達一
C-RNTI使用者ID之所有16個位元或一CSR-uRNTI之所有位元。再者,可使用額外的可用有效負載空間以載送其他控制資訊(諸如CQI/PMI/RI或緩衝區狀態資訊)或甚至除包含於排程請求傳輸中之使用者ID位元以外亦載送使用者平面資料。
圖15展示一現有PUCCH格式2信號之建構(對於一些區塊,僅展示一2時槽子訊框之第一時槽)。「A」輸入位元(A<=13)輸入至一FEC編碼器1510,其輸出20個編碼位元。此等位元係使用藉由位元擾亂序列產生器1520依據UE C-RNTI產生之一UE特定位元擾亂序列而擾亂。該20個擾亂位元經歷QPSK調變1540以形成10個調變符號(5個調變符號d(0)...d(4)用於第一時槽且5個調變符號d(5)...d(9)用於第二時槽)。該等調變符號之各者係單獨地映射至10個SC-FDMA符號分支之一對應者(每個時槽5個調變符號)。對於每一分支,使用藉由產生器1550產生之一長度為12的頻域「基本」擴展序列擴展該調變符號。應用一循環移位1560,其中不同的循環移位可應用於不同的SC-FDMA符號分支,該等循環移位係藉由一小區ID、一時槽編號及對應於每一SC-FDMA符號分支之符號編號之一偽隨機函數加以判定。不同於位元擾亂序列,判定該等循環移位之偽隨機函數係小區所特有的,因為其取決於一小區ID而非指派給一UE之一ID(諸如一C-RNTI)。將每一循環移位運算之結果輸入至一IFFT 1570以形成對應的SC-FDMA符號1580。在每一SC-FDMA符號前面加上一循環首碼(CP)。
圖16展示如何修改PUCCH格式2以發送一使用者ID之顯式位元之一概觀。將(長度NID之)全使用者ID之NTX個位元輸入至一FEC編碼器1610,其中NTX NID。取決於該FEC編碼器之輸入及輸出之大小,可再用現有的[20,A]區塊碼,或可使用具有不同的支援輸入及輸出長度之一新的區塊碼(或基於一或多個組成區塊碼之編碼方案)。一進一步替代方案係:未使用FEC編碼器或採用一簡單的重複碼。可在此一般性FEC編碼區塊內使用進一步編碼方案,例如可採用迴旋碼(咬尾(tail-biting)迴旋碼或未咬尾(non-tail-biting)迴旋碼)、渦輪碼或低密度同位檢查(LDPC)碼。
歸因於將不會在專用SR資源上發送經修改之PUCCH格式2之事實,無須用一使用者特定擾亂序列來擾亂來自FEC編碼器之輸出位元。此係因為eNB接收器並不知哪個(哪些)使用者將會在CSR資源上傳輸。取而代之,使用可在一小區之相同的CSR資源上傳輸之所有(或多個)使用者所共有之一位元擾亂序列。可藉由一擾亂序列產生器1620產生該擾亂序列,且可用一值初始化該產生器。不管如何如此導出,該擾亂序列可基於以下一或多者:一CSR群組RNTI(CSR-gRNTI)、一小區ID、一子訊框索引、一時槽索引。或者,可使用一特定或預定義擾亂序列。在其他實施例中,可使用一循環移位特定或碼特定擾亂序列。在又進一步實施例中,可使用一子訊框或資源區塊特定擾亂序列。亦可不採用位元擾亂(即,圖16缺少模數2加法區塊1630),或等效地將該位元擾亂序列設定為「全零」。此等
非使用者特定位元擾亂方案之全部有利地容許eNB接收器在其識別已在一小區之CSR資源上傳輸一SR之使用者之前施行解擾亂運算,藉此不需要盲目地判定所使用的擾亂序列並簡化該eNB接收器。
將來自位元擾亂區塊(模數2加法區塊1630)之輸出或來自該FEC編碼器1610之直接輸出(若未採用位元擾亂)輸入至一調變區塊1640以形成複數輸出符號d0、...、d4(用於一子訊框之第一時槽)或符號d5、...、d9(用於一子訊框之第二時槽)。該調變區塊可實施QPSK或可實施另一形式的調變,諸如BPSK、8-PSK或16-QAM。
使用一頻域擴展序列1650擴展調變符號(例如,頻域擴展序列1650長度為12,使得該符號佔據頻率資源之一資源區塊RB)。每一符號可使用相同的擴展序列之相同或一不同的循環移位。在兩種情況中,一「基本」循環移位可藉由UE可能隨機地選自基本循環移位之一容許集合。若每一符號使用相同的循環移位1660,則將該基本循環移位應用於每一符號。在不同的符號上採用不同的循環移位之情況中,根據一小區特定循環移位跳躍型樣對每一符號置換該基本循環移位。該跳躍型樣可基於如使用於PUCCH格式2之當前規範內且關於循環移位1660描述之一偽隨機序列產生器(未明確展示)。或者,未採用循環移位跳躍。在頻域擴展運算之後,對每一頻域符號施行一IFFT運算1670以形成時域SC-FDMA符號1680以供傳輸。經由複製該符號之一結束部分及在該符號之開始前面加上所複製之結束部
分對每一SC-FDMA符號添加一循環首碼。
將圖16與圖15比較,更清楚地展示對PUCCH格式2建構之修改。在該區塊編碼器1510處,未經修改之PUCCH格式2建構採取頻道狀態資訊(CQI/PMI/RI)而非使用者ID資訊作為輸入。該位元擾亂序列產生器1520僅僅基於UE特定C-RNTI且不存在不利用位元擾亂及模數2加法1530的選項。此外,在圖15中,未修改該FEC編碼器1510及調變區塊1540,而可修改圖16之對應的區塊。此外,可藉由UE自一容許集合(例如隨機)選擇該頻域擴展序列1650及/或圖15之循環移位1560。該容許集合可與一小區或一小區內之一特定CSR時間或頻率資源相關聯。
PUCCH格式3
歸因於其有限的有效負載大小,當前PUCCH格式2建構內傳輸除一使用者ID以外的一CRC或其他資訊(但是並未排除該使用者ID)之空間較少(未使用一較高階調變或一新的FEC碼)。然而,PUCCH格式3具有一較高的有效負載大小且此可容許有更大的潛力以連同該使用者ID載送額外的資訊。圖17展示一現有PUCCH格式3信號之建構(對於一些區塊,僅展示一2時槽子訊框之第一時槽)。將多達20個ACK/NACK位元輸入至一FEC編碼器1710,其輸出48個編碼位元。使用藉由位元擾亂序列產生器1720依據UE C-RNTI產生之一UE特定位元擾亂序列擾亂此等位元。該48個擾亂位元經歷QPSK調變1730以形成24個調變符號(12個調變符號用於第一時槽且12個調變符號用於第二時
槽)。對一時槽之5個SC-FDMA符號之各者且對此等SC-FDMA符號分支之各者重製該時槽之12個調變符號,該等符號乘以一長度為5的正交覆蓋序列1750之一對應元素。應用藉由類似於用於循環移位產生器1560之一小區特定偽隨機函數判定之一循環移位1760。將每一循環移位運算之結果輸入至一離散傅立葉變換(DFT)運算。對於每一SC-FDMA符號分支,將該DFT之輸出輸入至一IFFT 1770以形成對應的SC-FDMA符號1780。
圖18展示一傳統的PUCCH格式3(圖17)之經修改之編碼,其發送多達CSR-uRNTI(例如,C-RNTI)之16個位元且視需要發送一些額外的位元(多達5個),同時仍再用包括FEC編碼器1810、位元擾亂序列產生器1820及調變區塊1830之現有PUCCH格式3建構。注意不同於該PUCCH格式2,在SC-FDMA變換之前,將編碼長度為5之一正交覆蓋序列1850應用於調變符號。例如可使用可用空間之額外的5個位元以將一CRC添加至經傳輸之C-RNTI、發送頻道狀態資訊(諸如CQI/PMI/RI)或發送其他資料,諸如緩衝區狀態資訊或甚至少量使用者資料。若使用較高階調變(例如,16/64 QAM),理論上可傳輸進一步額外的位元。與傳統PUCCH格式3一樣,在應用該覆蓋序列1850之後,應用一循環移位1860,後續接著應用一DFT運算且接著將該DFT運算輸入至一IFFT 1870以形成對應的SC-FDMA符號1880。
CRC附加
在藉由一爭用式SR PUCCH格式載送之位元之有效負載內,亦可採用一循環冗餘檢查(CRC)。此可有助於(例如)減小eNB處之UE ID之錯誤警報或錯誤偵測之概率。在此變體中,變更FEC編碼器之輸入以容許包含CRC位元。
當eNB在一特定SR資源上偵測到一有效排程請求但該資源上未發送SR時,發生錯誤警報。可採用減小發生錯誤警報之各種方法,諸如量測資料或參考信號之接收功率及比較所量測功率與一臨限值以決定一SR傳輸是否存在或缺少。
亦可用基於使用一CRC之替代方案擴增(或替換)諸如此等方法之方法以有助於辨別一SR傳輸之存在及缺少。一般而言,所使用的CRC位元之數目可因此取決於:
.被載送之使用者ID位元之數目
.所需錯誤警報保護之等級
.對該錯誤警報問題之補充(即,不基於CRC)解決方法之效能
若未採取其他錯誤警報避免措施,則可需要相對較長的CRC。例如,若期望一0.1%錯誤警報概率,則需要一10位元CRC以確保一1/1024錯誤警報率。相反地,若採用減小該錯誤警報率之其他補充非CRC方法,則可大量減小CRC位元之數目(或可消除對一CRC之需要)。
添加數目增加的CRC位元會減小可用於有限數目個編碼輸出位元之FEC編碼冗餘度之空間。因此,必須針對FEC保護權衡CRC位元之數目。
若在編碼之前包含CRC位元,則在一CRC編碼器後進行區塊編碼步驟(其接收A個輸入位元之一輸入)。如圖19中所示,CRC編碼器1910接收A'個位元之一輸入且輸出A個位元至區塊編碼器1920,其中A=A'+NCRC。
在PUCCH格式2之實例中,1A13且在CRC添加階段1910之後的區塊編碼器1920接著產生長度為20個位元之一輸出碼字。如先前已描述,對於其他現有或經修改之PUCCH格式,該區塊編碼器之輸入及輸出之長度可不同。
如先前所述,可使用一或複數個PUCCH傳輸例項來傳輸NID個位元。參考圖12,若使用一個以上的PUCCH傳輸,則可在分離FEC編碼1230之前將該NID個位元分段(1220)為NTX個群組,或可將一單一編碼器1260之輸出分段(1270)為NTX個群組。在任一情況中,接著可經由一子訊框內之一PUCCH傳輸例項載送對應於該NTX個群組之各者之位元。圖20圖解說明用於導出該CRC之三個選項:
i)對全部NID個位元計算一CRC 2010(且附加至全部NID個位元)。在分段2020之後,經由各自使用分離FEC編碼階段2030之NTX個PUCCH傳輸例項傳輸所得位元。
ii)對全部NID個位元計算一CRC 2040(且附加至全部NID個位元)。所得位元經歷一共同FEC編碼階段2050且在分段2060之後經由該NTX個PUCCH傳輸例項而傳輸。
iii)首先將該NID個位元分段(2070)為NTX個PUCCH傳輸例項。對每個PUCCH傳輸例項計算一CRC 2080且對每個PUCCH傳輸例項使用分離FEC編碼階段2090。
衝突態樣
可特意設計該方案之一些實施例以最小化對(例如,在實體層、MAC或RRC層處)改變現有LTE系統之需要。若現有PUCCH格式可再用於發送一使用者ID或其部分之目的,則不僅可再用大部分現有UE傳輸架構而且最小化或甚至消除對改變一些eNB接收器層(特別係實體層)之需要。即,再用現有PUCCH格式以傳達一使用者ID或其部分可不需要修改eNB實體層,且僅需要容許將經調變且經編碼之使用者ID遞送給eNB排程器,以在即將來臨的排程中可考慮UE對存取PUSCH資源之請求。
當一UE判定需要在CSR資源上發送一排程請求時,容許使用相同CSR資源的另一UE可能亦同時(即,在相同的子訊框內)發送一SR。若該兩個傳輸使用者在相同的子訊框內選擇不同的頻率或碼指派,則該兩個排程請求仍可保持藉由eNB分離且在各自調變及解碼之後,eNB排程器可授予該兩個使用者存取PUSCH(在下行鏈路上發送一分離PDCCH訊息至每一使用者)。
然而,兩個(或兩個以上)使用者亦可在相同時間(子訊框)、頻率及碼資源上傳輸一排程請求。在此情境中,在相同的資源上發送不同的使用者ID(或其部分)且該等傳輸不一定容易地藉由eNB接收器區別或分離(但是可實施基於信號之空間分離之更先進的技術)。為簡單起見,可能較佳的是,無需改變eNB接收器之實體層處理,且在此情況中,eNB將會嘗試解碼所接收的「複合」信號(包括來自兩
個UE之傳輸)作為一單一UE傳輸。
每一傳輸使用者信號su(t)(其中「u」在此兩個使用者情況中採取1或2之值)將在通往eNB的途中藉由中間無線電傳播頻道以eNB處之第k接收天線之脈衝回應hu,k(t)進行修改(在此實例中為簡單起見,每一UE具有一單一傳輸天線)。
(到達一特定時間/頻率/碼資源上之)複合接收信號包括接收自衝突的UE之各者之兩個信號之線性疊加,且因此在第k接收天線處,該接收信號(忽略頻道雜訊)係:
其中具有衝突資料傳輸之UE使用相同或不同的參考信號之方案係可能的。然而,對於現有PUCCH格式,用於傳輸資料符號之時間/頻率/碼資源與用於解調變參考信號(DMRS)之時間/頻率/碼資源具有一預定關係。若維持此原則,則衝突的UE除對其等DMRS使用相同的資源以外,將會對其等資料符號使用相同的資源。
在用於衝突的UE之傳輸的確使用相同的參考信號之情況中,eNB接收器將(通常在將所接收的時域信號變換為頻域之FFT處理之後)形成一頻域頻道估計:
項n在此處係用以表示頻道估計雜訊或誤差。
eNB接著將施行頻域頻道等化(以儘可能地「解除」對頻道之影響)且將組合接收自其接收天線之各者之信號。接著將所得經等化且經組合之信號發送至進一步處理單元。該等進一步處理單元可包括等效於或相反於已知藉由UE
傳輸器採用之操作之操作,包含(例如)以下一或多者:
.一頻域解擴展單元
.一時域解擴展單元
.一位元解擾亂單元
.一解調變單元
.一FEC解碼器單元
該FEC解碼器之輸出(解碼ID)係由eNB直接用作使用者ID(例如,C-RNTI或CSR-uRNTI),或經由該解碼ID與該C-RNTI之間之一已知關聯導出該C-RNTI。
然而,可展示在缺少顯著熱雜訊或其他干擾時,其中兩個使用者在相同時間/頻率/碼資源上同時傳輸不同的ID之情況導致解碼ID等於使用者1之ID或使用者2之ID(且非另一ID)。為發生此情況,可存在以下態樣:
1.兩個UE使用相同的參考信號(RS)
a. UE可獨立地選擇相同的PUCCH資源索引(例如或)或可經組態以使用者相同的資源索引值
b.在相同的CSR資源上發送SR之UE對一子訊框內之RS符號使用相同的循環移位跳躍型樣(例如,如用於當前PUCCH格式之小區特定跳躍),或未對該等RS符號採用循環移位跳躍。
2.兩個UE在PUCCH建構期間使用相同的位元擾亂序列(或未應用位元擾亂)
a.共同的位元擾亂序列可基於一CSR-gRNTI、一小區ID或其他資源特定參數。
在此等狀況中,解碼輸出不可能等於除使用者1或使用者2之ID以外的一ID。此可能有利於SR傳輸方案,因為如果發生衝突,eNB仍將判定該等使用者之一者需要存取PUSCH資源(即,並非兩個使用者相消地干擾且二者皆損失之情況)。
因此,當兩個或兩個以上使用者衝突時,eNB仍能夠對該等使用者之一者排程PUSCH資源。另一/其他(未接收及/或未經解碼之)使用者將不會自eNB接收一UL授予且將會在另一CSR機會下嘗試其排程請求之再試。為控制SR再傳輸,UE通常將經組態以無論何時發送一SR,皆將一禁止計時器設定為一預定義(或潛在地隨機化)開始值,且僅在該禁止計時器過期之後,才會嘗試一再試。
圖21展示其中兩個使用者2101及2102(例如以PUCCH格式2)使用相同的時間/頻率/碼資源傳輸(2111及2112)各自使用者ID之部分或所有之情況。在所示之實例中,該兩個使用者傳輸相同的參考信號且使用相同的位元擾亂序列(或未使用位元擾亂)。
亦展示實施於eNB接收器中之處理步驟。eNB嘗試在兩個使用者使用之時間/頻率/碼資源上自接收信號接收2130、解擴展2140、解調變2150、解擾亂2160並解碼2170一單一使用者ID。甚至在衝突存在時,eNB仍能夠正確地偵測衝突使用者之一者(2180)且因此可藉由上行鏈路排程器使用此資訊以將PUSCH資源分配給成功的使用者(2190)。
圖22展示其中兩個使用者2101及2102(例如以PUCCH格式2)使用相同的時間/頻率資源但使用不同的碼資源傳輸(2211及2212)各自使用者ID之部分或所有之情況。該兩個使用者並未傳輸相同的參考信號(即,使用不同的碼或循環移位)且該兩個使用者可使用或可不使用相同的位元擾亂序列(或可不採用位元擾亂)。
亦展示實施於eNB接收器中之處理步驟。eNB嘗試經由解擴展2240、解調變2250、解擾亂2260及解碼2270操作,在兩個使用者ID之各自碼資源上接收該兩個使用者ID(2230)。eNB正確地偵測兩個使用者(2280)且因此可藉由該上行鏈路排程器使用此資訊以將個別PUSCH資源分配給每一使用者(2290)。
在圖21及圖22二者中,eNB接收器經設計以按每個指定時間/頻率/碼資源偵測並解碼一使用者信號。可想到更先進的eNB接收器結構,其中eNB嘗試按每個指定時間/頻率/碼資源偵測並解碼一個以上的使用者信號。例如,此等結構可善用複數個伴隨而來之使用者信號之某些空間特性。
SR模式切換
可在時間上對一給定使用者在定期或專用類型的SR資源類型(DSR)之間將SR資源類型切換為共同或共用類型的SR資源類型(CSR),且系統內或在一eNB之控制下的不同使用者可使用不同類型的SR資源。亦可在一第一SR資源之使用與一第二SR資源之使用之間切換使用者,其中該第一資源及該第二資源二者皆係共同/共用類型,或其中該第
一資源及該第二資源二者皆係專用類型。
例如,當一使用者在通信之一活動階段中時(發生或最近發生UL資料或DL資料之交換),其可暫時被指派專用SR資源,且當轉變為通信之一較無活動階段時,可釋放此使用者專用SR資源(DSR)且該使用者取而代之使用共同或共用SR資源(CSR)。
在一特定實例中,可將DSR資源之使用與CSR資源之使用之間的切換與一不連續接收(DRX)狀態或子狀態關聯或與一無活動計時器(諸如一DRX無活動計時器)之操作關聯或與控制一DRX型樣之另一計時器或參數關聯。在此情況中,一使用者可在一DRX無活動計時器正在運行時被指派PUCCH上的專用定期SR資源,且在該DRX無活動計時器過期時(或在與該DRX無活動計時器之過期關聯之一時間),隨後可釋放用於使用者之DSR資源且該使用者取而代之使用該等CSR資源以發送排程請求。當恢復資料活動時,可重啟該DRX無活動計時器且可在該資料活動之持續時間內(例如,該DRX無活動計時器運行之時間段內)將該等定期專用SR資源重新指派給該使用者。
相反地,在另一實例中,一使用者可在一DRX無活動計時器正在運行時被指派用於SR之CSR資源,且在該DRX無活動計時器過期時(或在與該DRX無活動計時器之過期關聯之一時間),該使用者取而代之使用DSR資源以發送排程請求。當恢復資料活動時,可重啟該DRX無活動計時器且該使用者可回復使用該等CSR資源。可使用此方法以在資
料活動增加之週期期間(使用共同/共用SR資源)提供一特殊的低延時排程請求機制,且此方法尤其可適用於訊務設定檔,諸如線上遊戲、VoIP或其他對延時敏感的應用。
一般而言,將明白eNB可保留PUCCH或PUSCH資源之一或多個部分讓一特定群組之UE共同/共用使用,且此等資源部分與諸如用於PUCCH上之專用SR之其他PUCCH或PUSCH資源進行多工處理。可藉由以下各者管控專用SR資源與共同/共用SR資源之間之使用者切換:
i)藉由eNB進行顯式專用控制發信號(即,自eNB發送至UE之命令容許使用一預定義共同SR資源或規定UE應使用之共同SR資源)
ii)隱式機制(即,預定義一共同/共用資源且基於為eNB及UE二者通常所熟知的觸發事件在該共同/共用資源與一使用者專用SR資源之間進行使用者切換,此等事件可包含一計時器(諸如一無活動計時器)之過期、DRX型樣之一改變或一通信狀態(諸如一RRC狀態或子狀態)之一改變)
圖23及圖24展示上文在(i)中概述之顯式模式切換方法之兩個實例。在圖23中,eNB預組態(2310)一或多個共同/共用SR資源(例如,經由系統資訊廣播發信號或經由使用者專用發信號)及/或一或多個使用者專用SR資源(例如,經由使用者專用發信號)。該預組態可包含(例如)規定SR資源之時間、頻率、碼或循環移位之參數。基於切換SR模式之一決定2320,eNB經由將顯式SR模式切換命令2330發送至UE來控制由UE使用之SR資源。在一選用步驟中,UE可應
答(2340)該SR模式切換命令2330。可經由(諸如)RRC發信號(L3)、MAC層發信號(L2)或實體層發信號(L1)在通信堆疊之各層處發送該模式切換命令2330及模式切換命令應答2340。當接收該顯式模式切換命令2330時,UE轉變(2350)為使用交替SR資源。若在預組態階段中規定兩個以上的SR資源,則此等資源可各自與一索引相關聯,且該SR模式切換命令可接著含有規定UE應使用之SR資源之一索引。
圖24展示亦使用顯式發信號以控制藉由UE使用之SR資源之一方案。然而與圖23相比,省略預組態(2310)該等SR資源之步驟。因此,為改變藉由UE使用之SR資源,eNB經由含有規定欲使用之特定SR資源之參數之使用者專用(點對點)發信號發送一SR資源組態2430。該等參數可規定該資源之一或多個座標,諸如時間、頻率、碼或循環移位資源。UE可視需要在轉變(2450)為使用該交替SR資源之前應答(2440)SR資源再組態。
圖25展示對應於上文(ii)之一隱式SR模式切換方法。如在圖23之第一步驟中,eNB預組態(2510)一或多個共同/共用SR資源(例如,經由系統資訊廣播發信號或經由使用者專用發信號)及/或一或多個使用者專用SR資源(例如,經由使用者專用發信號)。該預組態可包含(例如)規定SR資源之時間、頻率、碼或循環移位之參數。在一後續時間,發生(2520)為UE及eNB二者所通常熟知之一事件。在該通常熟知事件之後且視需要在一已知時間延遲之後,UE轉變
(2530)為使用該等交替(預組態之)SR資源之一者。
圖23及圖24展示其中eNB顯式地控制所使用的SR模式且藉由eNB作出改變SR模式之決定之實例。在eNB處之決定可基於直接藉由eNB本身作出之資訊或量測或基於藉由UE作出且傳回向eNB報告之量測或資訊。因此,eNB中可存在採取資訊或量測作為輸入2620之一集合並產生與一較佳SR模式有關的一輸出2630之一SR模式決定函數2610(諸如圖26中展示之函數)。可進一步藉由SR模式「決定準則資訊」輸入2640管控或控制該函數之行為,可在eNB中預程式化或可在eNB中經由至另一實體或網路節點(諸如一操作及維護(Q&M)實體)之一介面而組態SR模式「決定準則資訊」輸入2640。
或者,UE可判定哪一個SR模式係較佳的且一建議可被發送至eNB以請求使用該較佳的SR模式。可要求eNB遵循該請求或eNB可能能夠容許或不容許該SR模式請求。因此UE中可存在一SR模式決定函數2610,再次採取資訊或量測作為輸入2620之一集合並產生與一較佳SR模式有關的一輸出2630。
圖27展示一UE初始化SR模式切換之情況。在複數個SR資源之一預組態(2710)之後,位於UE內之一SR模式決定函數2610判定(2720):一新的SR模式係適當的,因此導致UE請求一SR模式改變(2730)且隨後切換模式2750(視需要在接收指令2740之步驟之後由UE改變模式)。可藉由SR模式決定準則輸入2640管控或控制該UE決定函數2610之行
為,可在UE中預程式化或可在UE中藉由eNB組態SR模式決定準則輸入2640。可經由eNB對UE發信號之參數(經由共同(點對多點或廣播)發信號(例如在系統資訊上)或經由專用點對點發信號)達成該組態。該發信號可包括RRC協定訊息及與SR模式切換有關的組態資料及相關聯準則。
因此可擴增該系統以包含在新的爭用式SR機制之使用與基於輸入至位於eNB或UE內之一SR模式決定函數2610之一或多個因數之原始專用SR機制之使用之間進行切換之能力。該SR模式決定函數之輸入可包含:
.UE之一當前資料活動狀態或一資料活動等級
.一DRX狀態或子狀態或DRX型樣之改變
.控制DRX行為之一或多個計時器是否運行或過期之判定
.應用程式、服務或邏輯頻道之活動之判定
該SR切換決定函數2610之其他輸入亦係可能的。例如,注意通信系統之不同應用程式或邏輯頻道有可能具有不同的QoS及延時需求,亦可適當地依據一特定邏輯頻道、應用程式或服務之資料活動或無活動切換SR模式。因此,當一低延時服務或應用程式變得活動或無活動時,可因此調整由UE使用之SR資源。類似地,可取決於一背景應用程式或延時容忍服務是否變得活動或無活動調整由UE使用之SR資源。
此外,不同的SR資源之間的切換可基於諸如一UE優先權之一優先權。例如,低優先權使用者或具有低優先權應用程式之使用者可被指派具有一相對較高的衝突概率之一
SR資源,而高優先權使用者或具有高優先權應用程式之使用者可被指派具有一較低的衝突概率之一SR資源。
亦可期望依據現行無線電頻道條件切換由一UE使用之SR模式或SR資源。
與現有PUCCH格式1 SR(其經由開/關鍵控僅發送1個有效位元)相比,(例如,經由PUCCH格式2或格式3)載送多個顯式UE位元之SR機制之所提出的修改在UE處載送多個顯式UE位元時的確需要額外的傳輸功率。此影響SR之覆蓋範圍及容量。
然而,總體系統覆蓋範圍不一定顯著地受所提出的CSR技術影響。雖然一使用者ID之傳輸的確需要比使用開/關鍵控之一簡單的一位元SR發送更多的位元(且因此功率亦更大),但是位元數目可類似於諸如頻道狀態資訊(CQI/PMI/RI)之其他多位元UL控制資訊類型所需的位元數目。即,經定位朝向小區之邊緣之一UE在任何情況中必須能夠對非SR資訊類型進行可靠的UL控制資訊轉移,且一般是此等非SR資訊類型因為含有多於單位元SR之位元而設定覆蓋範圍。此外,一在小區邊緣處之UE亦必須能夠經由PUSCH根據與一合理的服務等級協議「SLA」相稱之一資料速率(例如,64 kbps或類似之一最小支援UL資料速率)與eNB通信。若利用每個上行鏈路子訊框以滿足此SLA,則此轉化為每1 ms TTI 64個位元,再次大於用於SR之所提出的較小UE ID位元數目(例如,多達16個位元)。
然而,可以想到,一些業者或網路供應商想要保持在具
有等於(或優於)當前專用PUCCH格式1 SR方案之一覆蓋效能之覆蓋邊緣處操作一SR機制之能力。
在辨識此等覆蓋範圍態樣時,亦可形成SR模式切換決定之基礎之其他因數包含(例如):
.eNB與UE之間的路徑損失之一判定或量測
.一下行鏈路載波對干擾(C/I)或下行鏈路載波對干擾加雜訊(C/(N+I))之一判定或量測
.一上行鏈路載波對干擾(C/I)或上行鏈路載波對干擾加雜訊(C/(N+I))之一判定或量測
.UE之一上行鏈路資料速率
.UE之一上行鏈路調變及編碼方案
.UE之一上行鏈路功率容許度(headroom)(例如,最大UE傳輸功率對一當前UE傳輸功率之一比率)
所提出的SR模式切換解決方法同樣適用於使用基於PUSCH之信號建構之CSR。
傳輸分集
傳輸分集可應用於使用PUCCH信號建構之CSR傳輸。傳輸分集方法可分解為兩個種類:需要修改一實體頻道之結構以支援其在多個天線上之傳輸分集方法(「不透通方案」)及不需要修改一實體頻道之結構之傳輸分集方法(「透通方案」)。該兩種方案皆具有其優點及缺點。
因為不透通方案在其等設計具有更多的自由度,所以其等通常提供優於透通方案之分集增益。然而,較好的分集增益可付出一些代價。最明顯的係額外的系統複雜度,因
為使用不同的傳輸及接收結構。還有,不透通方案通常要求獨立地接收每一天線上傳輸之信號,進而通常要求獨立地估計每一天線之頻道。此導致使用額外的參考信號(通常每個天線使用參考信號之一集合)。此使用額外的參考信號可降低頻譜效率,因為這些額外的參考信號可能需要佔據可傳達資料或用以識別相同的資源中之經協同多工處理之UE之資源。不透通方案亦可在該等天線上傳輸冗餘資訊,進而可進一步減小頻譜效率。
透通分集方案大體上藉由在多個天線上傳輸一實體頻道之變換複本而操作。該等變換係致使其等可藉由頻道之多路徑傳播而造成,且因此接收器無須辨別單一天線傳輸與多天線傳輸。典型的變換包含在該等天線上用不同的延遲、頻率偏移或相移傳輸該實體頻道之一複本。
此處爭用式SR資源解決方案之一關鍵性質係:其等可與現有PUCCH格式一起使用。多個使用者可使用資料及參考符號上之相同的循環移位及/或正交覆蓋爭用相同的SR資源。吾等可使用此性質以藉由將N個不同的使用者ID分配給具有N個傳輸天線的一UE來建構一傳輸分集方案。該UE可在每一天線上用一相異ID傳輸一PUCCH,且eNB將會以相同方式接收該等使用者ID,猶如其等係來自多個UE之爭用式PUCCH傳輸。
接著可將爭用式傳輸分集視為具有透通分集與不透通分集共有的性質及不同於透通分集與不透通分集的性質。每一天線將載送具有不同的調變符號之一信號,其類似於不
透通方案。然而,不同於不透通方案,其無須修改實體頻道。類似於透通方案,可在每一天線上使用一單一參考信號,且支援分集傳輸無須修改該單一天線接收器結構。不同於透通方案,相異的資訊位元有效負載與不同的天線相關聯。
支援用於爭用式SR之傳輸分集需要的主要修改係:必須告知UE其可用於分集目的之額外的ID。此可藉由獨立地發信號每一ID或藉由發信號一基本ID及使用判定剩餘的N個ID之一固定函數(諸如給該基本ID添加預定偏移)而予以完成。
一旦一UE已知其所要使用的ID,其可按以下若干方式使用爭用式TxD傳輸:
1. UE可在一單一共同/共用PUCCH資源上用N個天線之各者上之一相異ID同時傳輸N個ID。eNB可使用解碼ID以判定該等UE傳輸天線中當前最可靠的傳輸天線且此資訊在與該UE之後續通信期間可藉由該eNB進一步善用。例如,該eNB可使用該資訊以命令該UE將其傳輸之一或多者切換為預定傳輸天線。
2. UE可在該等天線之一者上傳輸一ID。此天線選擇可以一「開環」或「閉環」方式予以完成。
a.在一開環方法中,所選擇的天線可為經估計在eNB處具有最大接收功率之一天線。該UE可藉由量測UE天線之各者上來自eNB之平均下行鏈路功率及假定具有最大平均下行鏈路功率之一者將具有最大平均上行鏈路功率來估計
eNB處之接收功率。在此情況中,該UE將能在無該eNB之回饋或控制之情況下選擇傳輸ID的天線。
b.在一閉環方法中,該eNB可直接量測來自每一天線之接收功率並命令該UE使用哪一個天線傳輸爭用式PUCCH。在此情況中,該eNB將必須能夠識別該UE傳輸之天線以提供回饋。因為爭用式PUCCH TxD並未使用額外的參考信號,所以需要某個額外的機制來識別該等天線。
i.一種方法將會係使一UE具有之N個ID與該N個天線之各者相關聯,使得該UE僅在一特定天線埠上傳輸一給定ID。當該UE傳輸一爭用式PUCCH時,該eNB將會判定該接收功率且使用所偵測的ID將該接收功率與該UE之天線埠相關聯。該UE將會在其天線之各者上(使用相關聯之ID)足夠頻繁地傳輸以在給定頻道之改變速率之情況下使該eNB選擇適當的天線。此可藉由組態該UE以在其天線之至少兩者上定期地傳輸爭用式PUCCH或一次僅在一天線上傳輸但是在不同的子訊框中在不同的天線上傳輸(在該等天線上「跳躍」)而予以完成。
ii.一第二種方法使用來自現有實體頻道之資訊。當一版本10 UE經組態以進行多天線傳輸時,其將會傳輸實體頻道,包含與每一天線相關聯之參考信號。在此情況中,該eNB可量測來自該UE之天線之各者之接收功率,且使用此接收功率以判定選擇哪一個天線。例如,若一UE經組態以使用版本10 LTE進行PUCCH格式1b之兩個天線埠傳輸,則其將具有與兩個天線埠相關聯的RS。在此情況中,該
eNB可選擇此等兩個埠之一者並命令該UE使用此等兩個埠之一者進行該UE之爭用式PUCCH傳輸。
無關於是否使用開環或閉環分集傳輸,eNB皆可使用一單一接收器結構。該eNB將嘗試接收可在一給定子訊框及資源中在所有天線上自所有UE傳輸之所有ID,且若成功地解碼指派給一UE之N個ID之任一者,則將會判定該UE已發出一排程請求。
或者,亦可將習知開環TxD技術應用於爭用式SR。在此情況中,每一UE僅傳輸一ID,但是在一單一共同/共用PUCCH資源上同時傳輸之UE將會使用不同的ID來傳輸。可設想兩種TxD方法:
1.不透通
a.該UE在每一天線上傳輸相異的參考信號,使eNB能夠獨立地對每一天線估計頻道。用於爭用式SR之不透通TxD傳輸之兩種可能的方法係:
i.該UE可使用正交資源傳輸分集方案傳輸,其中對該N個天線之各者重製一調變資料符號序列,且每一天線在不同於該UE之其他天線之一爭用式SR資源上傳輸該調變資料符號序列。此方法使用N個爭用SR資源,且因此可能沒有頻譜效率。然而,因為可獨立地接收每一天線,所以其提供全分集階數且需要的傳輸功率可小於較具頻譜效率的方案。
ii.或者,該UE可使用區塊編碼傳輸分集(諸如基於所謂的Alamouti TxD方案的區塊編碼傳輸分集)來傳輸。在用於
爭用式SR之區塊編碼TxD中,將一調變資料符號序列分解為符號對s1(i)及s2(j),其中i=1、2、...、I且j=1、2、...、J,且I+J係爭用式SR之一單一傳輸中調變符號之總數目。每一天線在與其他天線相同之爭用式SR資源上傳輸。對於兩個天線區塊編碼TxD,第一天線將傳輸[s1(i),s2(i),s1(i+1),s2(i+1),...,s1(I),s2(J)],且第二天線將傳輸[s2*(i),-s1*(i),s2*(i+1),-s1*(i+1),...,s2*(I),-s1*(J)],其中*指示該調變符號之複共軛。此方法可提供全分集階數,且因此可需要少量傳輸功率。此外,其經由所有天線使用一爭用式SR資源,且因此可能具有頻譜效率。然而,若多工容量受限於可用參考符號之數目,則不一定可得到頻譜效率增益。還有,用於區塊編碼TxD方案之接收器設計趨於比用於正交資源傳輸方案之接收器設計更複雜,且當空間-時間資源之一給定集合上並非傳輸偶數個調變符號時,可能更加難以實施區塊TxD方案。
2.透通
a.如上文參考透通分集所述,該UE在每一天線上傳輸相同的參考符號,即爭用式SR實體頻道在天線之間之變換複本。與不透通方法相比,也有相同的優點及缺點:有效地利用爭用式資源,因為所有天線僅使用一資源(用於參考信號及調變資料符號二者)。然而,大體上並未達成該全分集階數,因此關於所需傳輸功率之效能不及不透通方案。
RRC發信號替代方案
為使用PUCCH信號建構支援爭用式排程請求(CSR)之組態,可修改RRC發信號訊息或資訊元素以提供以下一或多者:
i)包含指示CSR資源之PUCCH格式類型(例如,PUCCH格式1、2或3)之一識別符。
ii)在一索引範圍內規定一PUCCH資源索引(類似於分別用於PUCCH格式1及2之現有RRC參數sr-PUCCH-ResourceIndex及cqi-PUCCH-ResourceIndex)。該索引可識別共同/共用SR資源之一頻率及/或碼屬性。該索引範圍應可與所規定的PUCCH格式類型相容(例如,對於PUCCH格式2,索引範圍為值0至1185;或對於PUCCH格式3,索引範圍為值0至549)。
iii)規定一PUSCH頻率資源或資源索引。
iv)規定該CSR資源之一時域週期性及子訊框偏移(例如,類似於現有RRC參數sr-ConfigIndex,但是可經修改以增加可能資源週期性值之數目)。
v)包含包括在建構在CSR資源上傳輸之信號時由UE使用之一CSR-uRNTI之一欄位。或者,該欄位可包括管控該UE應如何使用其C-RNTI或另一現有使用者ID來判定該CSR-uRNTI之一或多個參數。該CSR-uRNTI之長度可相同於或可不相同於16位元C-RNTI。若該C-RNTI被直接用作該CSR-uRNTI,則將該C-RNTI傳達至該UE之現有訊息已經足夠且無須發信號一分離的CSR-uRNTI。
vi)包含描述如何將一CSR-uRNTI或C-RNTI之所有或部
分映射至所指示的CSR資源內之時間/頻率/碼資源之子集之資訊。此可用以促進以下情況:其中藉由UE在CSR信號傳輸內顯式發信號一全使用者ID(例如,一C-RNTI或由此導出之一ID)之一些位元且如先前所述般經由CSR資源選擇藉由該UE隱式發信號剩餘的位元。
vii)包含可用以導出或設定一位元擾亂序列或取消位元擾亂之資訊。此可用以組態存取相同的CSR資源之使用者以對CSR傳輸使用相同的位元擾亂序列(或未使用位元擾亂)。此資訊可包含一欄位,該欄位含有一共同或小區特定RNTI或與小區中之CSR資源相關聯且由該UE使用以初始化一擾亂序列產生器(諸如圖16中所示之產生器)之其他擾亂ID。注意,此共同或小區特定擾亂ID可與一群組CSR RNTI(CSR-gRNTI)相同(或相關)。
viii)包含可用以導出一循環移位跳躍型樣之資訊。此資訊可包括用以初始化一偽隨機序列產生器之一值,該偽隨機序列被進一步用以導出一循環移位跳躍序列。該值可為小區所特有,或可為與經組態之CSR資源相關聯之一值(諸如一CSR-gRNTI)。
ix)包含控制該UE在訴諸於其他存取方法之前對該CSR資源作出多少次連續嘗試之一參數。
x)包含控制該UE在考慮傳輸未成功之前應對定址至其C-RNTI之一UL授予等待(在一CSR傳輸後)多長時間之一計時器值。
該資訊係自eNB載送至UE。對於上述資訊欄位之各者,
可經由專用(點對點)或共同(點對多點)發信號方式傳達該特定資訊。混合方法係可能的,其中經由專用發信號載送該資訊之一些且經由共同發信號載送該資訊之一些。通常將經由RRC發信號訊息或RRC資訊元素載送該資訊,但是在包含MAC層或實體層之其他層處(例如經由PDCCH)發信號上述資訊欄位之一或多者亦係可能的。
應明白,其他形式的ASN建構亦係可能的且實例僅被提供作為實例。實際ASN建構亦可根據與先前版本之回溯相容性之需要而改變。
特別在該CSR資源位於PUSCH區域內時,一替代方案係使用類似於用於LTE中之半持續性排程(SPS)之方法的方法分配資源。在此情況中,可使用專用RRC發信號(諸如RRC SPS-Config IE)以對該系統中之一或多個UE組態在時間上相同或部分重疊的SPS資源場合,且可使用PDCCH訊息以啟動或撤銷啟動該分配,以規定在CSR資源之頻率位置且可能傳達其他CSR資源參數。
以與現有上行鏈路SPS機制相同之方式,此RRC組態發信號亦可用以給每一UE提供定址UL授予訊息(在PDCCH上發送且與CSR資源相關)之一SPS-RNTI。此處此被稱為一SPS-CSR-RNTI,因為其指代半持續性地指派給UE之一CSR資源。提供給該一或多個UE之SPS-CSR-RNTI可相同(例如,所有SPS-CSR-RNTI可等於一CSR群組RNTI「CSR-gRNTI」),進而將實現該CSR資源之基於群組之組態、再組態、啟動或撤銷啟動及/或該CSR資源之相關聯參數(諸
如RB之頻率位置)之修改。或者,提供給該一或多個UE之各者之SPS-CSR-RNTI可不同,在此情況中必須將不同的PDCCH訊息發送至每一UE以組態、再組態、啟動或撤銷啟動該CSR資源。可僅藉由使用現有RRC參數semiPersistSchedC-RNTI在RRC SPS-Config IE內將該SPS-CSR-RNTI發信號至UE。
無論經由專用RRC發信號或經由專用PDCCH發信號而達成,eNB皆可添加或減去以此方式存取共同/共用SR資源之UE。
若使用PDCCH上針對CSR目的之基於群組之定址,則可有利於組態定義該群組內之所有UE應在其上監控PDCCH(例如,定址至SPS-CSR-RNTI=CSR-gRNTI)是否有可能的CSR資源更新之子訊框場合之參數。
可就一開始子訊框、一修改週期及一修改長度規定此等共同更新場合(為eNB及CSR UE之群組二者所熟知)。藉由使用此等參數,可定義一定期PDCCH監控型樣以控制該UE必須在哪些子訊框上檢查有無CSR更新。此等更新場合因此可位於可定期復現之一「修改窗」內。
PUSCH
如之前所提及,該CSR資源(傳達類似PUCCH之SR信號)亦可駐留在PUSCH頻率區域中或取而代之駐留在該PUCCH頻率區域中。
圖28圖解說明傳達類似PUSCH之SR(即,使用PUSCH信號建構)之一替代性CSR方案之步驟。類似PUSCH之SR信
號可使用該等CSR資源之該PUSCH頻率區域或該PUCCH頻率區域。
1)作為一第一步驟,一eNB視需要將(控制或資料頻率區域中之)上行鏈路資源之一部分指派(2810)給複數個UE以用於爭用式排程請求之目的。可經由廣播發信號傳達該資源指派或可將該資源指派個別地發信號至該複數個UE之各者。若在(例如)一標準中預定義該等資源,則可省略此第一步驟。
2)在隨後某個時刻,待決資料到達UE傳輸緩衝區中(2820)。
3)該UE使用一PUSCH信號建構方法編碼一使用者ID(或其部分),且在所指派的CSR資源上傳輸(2830)該信號。歸因於藉由PUSCH信號載送之有效負載可實質上大於藉由PUCCH信號載送之有效負載之事實,該訊息內可存在額外的空間以載送額外的資訊欄位。此等資訊欄位可包括:
a.指示該UE傳輸緩衝區內之一或多個資料量等級之一緩衝區狀態報告(BSR)
b.少量使用者資料
c.與當前無線電條件有關的資訊
4)一eNB接收器嘗試解碼(2840)來自該CSR資源之信號,且若成功解碼UE信號,則該eNB隨後使用解碼資訊導出UE ID。該eNB亦解碼(2850)該UE可包含的任何額外的資訊欄位(諸如BSR、使用者資料或與無線電條件有關的資訊)。
5)若該eNB判定需要進一步PUSCH資源,則該eNB繼而發送一正常的UL授予訊息至該UE(2860)以給其分配PUSCH資源之一部分以進行資料傳輸。該eNB在判定分配多少PUSCH資源給該UE且判定所分配的PUSCH資源之格式化、調變、編碼或其他屬性時可考慮任何接收BSR資訊或與無線電條件有關的接收資訊。以經由一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DCCH)發送之一下行鏈路控制格式(DCI)訊息傳達該UL授予訊息。
6)該UE接著存取(2870)進一步PUSCH且能夠將(進一步)資料發送至該eNB。
上述步驟2830之一特定實施方案係在一MAC C-RNTI控制元素內發送使用者之C-RNTI。因此,該方案再用LTE系統之現有建構區塊,藉此改良其與現有系統之相容性且最小化額外修改以支援本發明之需要。
CSR-PUSCH傳輸內之資訊欄位
最初僅在RACH程序期間使用C-RNTI MAC CE,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該C-RNTI MAC CE在PUSCH上再用於爭用式排程請求之目的。
除一C-RNTI MAC CE以外,一CSR資源上之一PUSCH傳輸(例如,在一MAC傳送區塊300或一MAC有效負載320內)亦可含有多個其他資料元素,如(例如一MAC CE 330內之)一緩衝區狀態報告(BSR)、使用者資料(MAC SDU)340及MAC填補位元350。該BSR可為一長BSR(L-BSR)或一短BSR(S-BSR)。
圖29展示CSR傳輸之一些例示性MAC PDU建構(2901至2912)。在所有情況中均需要該C-RNTI MAC CE以容許該eNB識別使用者。情況2902至2908展示包含其他欄位以及必要的MAC副標頭(在圖式中標示為「Sub-H」)。C-RNTI CE及BSR CE MAC副標頭各自長度為1位元組。用於一MAC SDU或用於填補之副標頭通常係2位元組,但是當其等係該MAC PDU中的最後副標頭時長度為1位元組。
網路可希望控制UE是否可在CSR資源上之PUSCH傳輸內包含各欄位。特定言之,該eNB可希望控制UE是否可在該CSR資源上發送使用者資料:
.「容許資料」:在此模式中,該UE發送一C-RNTI MAC CE且亦可發送MAC SDU內之使用者資料且亦視需要附加一BSR MAC CE。此模式係用於傳輸CSR傳輸上擔負的(少)量使用者資料。此可改良資料轉移之延時且一般可增加CSR PUSCH之使用效率。此可尤其用於發送少量TCP或其他較高層控制資料,諸如應答或保持活動及PING。此等資料封包之典型大小可近似為40位元組至60位元組。
.「不容許資料」:在此模式中,該UE僅傳輸該C-RNTI MAC CE且視需要傳輸一BSR MAC CE。此模式係由該UE使用以在CSR-PUSCH資源上作出一排程請求。
UE及網路程序可取決於是否在一CSR PUSCH傳輸內載送使用者資料而顯著不同。例如,若載送使用者資料則可操作HARQ,而若未載送使用者資料則可不需要操作HARQ。
使eNB具有控制是否容許資料之能力存在兩種可能性。在一第一選項中,該eNB可在UE專用或共同/廣播RRC發信號訊息內發送顯式命令。在一第二選項中,該eNB可控制是否可經由建立資訊欄位優先權規則及藉由調整授予CSR資源之大小及調變及編碼方案(MCS)發送使用者資料。此第二選項將在下文予以進一步描述。
在LTE系統內,UE傳回具有與所分配的多個PRB及指派的MCS相當的一傳送區塊大小(TBS)之一MAC PDU。因此,若建立管控在一CSR傳輸內優先排序之資訊類型之規則,則該eNB可藉由調整所指派的TBS(即,經由所指派的PRB數目及所指派的MCS)控制實際上包含哪些資訊類型。以此方式,該eNB無須顯式地發信號一分離欄位以容許或不容許資料傳輸或啟用/取消不同MAC控制元素之傳輸。
例如,該eNB可組態CSR資源之一RB以及支援多個(標示TBS)位元之傳輸之一MCS。接著可如下(按遞減優先權順序)優先排序各個可能資訊欄位之傳輸:{C-RNTI MAC CE,BSR MAC CE,MAC SDU中之使用者資料}
因此,可使用TBS之值以控制UE在其CSR傳輸內包含哪些資訊欄位,例如:
.可藉由該UE將僅支援24個位元(3個位元組)之一MCS之一指派解譯為僅發送其C-RNTI MAC CE之一指令(參見2901)
.可將40個位元(5個位元組)之一MCS指派解譯為發送該
C-RNTI MAC CE以及一短BSR之一指令(參見2905)
.可將56個位元(7個位元組)之一MCS指派解譯為發送該C-RNTI MAC CE以及一長BSR之一指令(參見2909)
.可將大於T個位元組之一MCS指派解譯為容許發送MAC SDU內之使用者資料(以及伴隨的C-RNTI MAC CE及一長BSR)。T值可固定(例如T=8個位元組)或可為一可變值並發信號至該UE。
對於其中該CSR資源上未傳輸資料或填補之情況,MAC PDU大小可包括多達56個位元(7個位元組)。接著實體層可對該傳送區塊添加一24位元CRC。因此總計80個位元資料可必須藉由渦輪編碼器編碼以形成最終的PUSCH CSR信號。一PUSCH RB載送多達144個資料RE且採取QPSK調變,此容納多達288個編碼資料位元。因此,約1/5的編碼速率係可能的。因此,含有一C-RNTI及一長的BSR二者之一排程請求容易適配使用一穩定調變格式且具有一低編碼速率之一RB,藉此有助於確保其可靠傳輸。
對於其中容許使用者資料之情況,一進一步選項可以是只要可在CSR-PUSCH資源上之一單一傳輸內發送整個UE緩衝區內容,即容許行動電話發送少量使用者資料。在此情況中,MAC標頭中無須包含BSR(例如2902)。相反地,網路將會把含有使用者資料但是沒有BSR MAC CE之一CSR傳輸解譯為UE緩衝區現在為空之一指示。因此,一旦成功地接收此訊息,eNB將不會將任何額外的專用PUSCH資源分配給該UE。
或者,即使少量資料僅表示UE傳輸緩衝區中之資料之一部分,該UE亦可在CSR-PUSCH資源上傳輸此少量資料。在此情況中,除所傳輸的資料以外,該行動電話亦包含BSR(參見2906及2910)。
對於典型的小的使用者資料訊息(例如,40個位元組及更多),總體MAC PDU有效負載上升至大於344個位元且因此不再適配使用QPSK調變之一RB(一RB內之PUSCH上之QPSK支援144個位元之一最大TBS)。因此,CSR資源之一較高階調變方案或一較多數目個RB將必須全部發送典型大小的小資料訊息。
或者且若網路容許,則在初始CSR PUSCH傳輸內僅可發送UE緩衝區之一部分以及一BSR,且可在一或多個後續PUSCH傳輸中(即,指派給UE C-RNTI之PUSCH資源上)發送該緩衝區之剩餘部分。
包含無線電頻道狀態資訊
除一使用者ID及視需要一緩衝區狀態報告之傳輸以外,亦可有利於包含關於一CSR-PUSCH傳輸內之當前無線電頻道條件之資訊。此可由eNB排程器使用以對該UE分配適當數量或適當類型的資源且指派一適當的MCS或傳輸功率以進行後續傳輸。在並未傳達關於當前無線電頻道條件之資訊之現有排程請求機制之情況下,無法使用此功能性。
藉由UE報告之無線電頻道條件資訊可包含以下一或多者:
.一頻道品質資訊(CQI)報告
-與下行鏈路品質有關且可由eNB使用以判定用於下行鏈路(或視需要亦用於上行鏈路)傳輸之一適當的MCS之資訊。
.一預編碼矩陣指示(PMI)報告
-與下行鏈路品質有關且指示用於下行鏈路傳輸之一適當的預編碼之資訊。
.一秩指示(RI)報告
-與下行鏈路品質有關且指示用於下行鏈路傳輸之一適當的秩(空間多工階數)之資訊。
.一頻道狀態資訊(CSI)報告
-關於一或多個小區之接收品質之資訊。
.一功率容許度報告(PHR)
-指示PUSCH傳輸之一最大UE輸出功率等級與一當前估計UE功率之間之一差值之資訊。
該無線電頻道條件資訊可以下列兩種方式之一者與在PUSCH上載送之其他資訊進行多工處理:
1)經由實體層多工:使用該無線電頻道條件資訊以建構可與PUSCH上載送之其他資料分離編碼且可映射至PUSCH傳輸之特定資源元素之上行鏈路控制資訊(UCI)。
2)經由MAC多工:該無線電頻道條件資訊可包含於與其他MAC控制元素及/或MAC資料PDU進行多工處理之MAC控制元素內。例如,一功率容許度MAC控制元素可包含於一CSR-PUSCH傳輸內。
上述(1)與(2)之混合亦係可能的。例如,一CSR-PUSCH
傳輸可載送上行鏈路控制資訊內在實體層(1)處多工處理之CQI/PMI,且亦可載送一MAC控制元素內且在MAC層(2)處多工處理之一功率容許度報告。
網路可希望控制UE是否應包含與一CSR資源上之PUSCH傳輸內之無線電條件有關的資訊。此可經由將有關組態資訊經由專用或共同發信號方法(例如使用RRC、MAC或實體層發信號)自eNB傳輸至UE而達成。
CSR-PUSCH資源之分配
半靜態分配。CSR-PUSCH資源之位置可為半靜態位置且可在對一特定UE的專用RRC訊息內或在一系統資訊廣播(SIB)訊框中之廣播訊息之一者內發信號。
可產生一新的資訊元素(IE)(CSR-PUSCH-Config)以載送時域CSR-PUSCH型樣及用於CSR-PUSCH之資源區塊及MCS,藉此提供一完全半靜態RRC組態並消除對CSR進行PDCCH指派之需要。
可藉由一參數csr-RIV在RRC IE內規定CSR頻率資源。所使用的原則採用對應於連續分配的虛擬資源區塊之一開始RB及一長度且取自用以在PDCCH上經由DCI格式0分配PUSCH之機制之一資源指示值(RIV)。可能的RIV值之數目係系統頻寬內之UL RB之數目(NRB UL)之一函數。若限制CSR-PUSCH之PRB之數目或位置,則可使用一較小範圍的RIV值(及RIV至所分配的PRB之位置及數目之一不同的映射)。
該IE亦可包含通常發現於DCI格式0中且規定CSR資源之
一MCS(例如,5個位元)之其他必要欄位及欲使用的一解調變參考信號(DM RS)循環移位(例如,3個位元)。若CSR使用一固定MCS或固定DM RS循環移位,則該IE可省略此等欄位之任一者。
當一CSR-gRNTI在經組態之CSR-PUSCH資源上傳輸時,其亦視需要包含於該IE內以使一小區內之所有UE使用一共同位元擾亂序列。
網路亦可基於所判定的系統負載或基於一所判定的衝突概率或基於一所判定的CSR存取延時,增加或降低該系統中可用CSR-PUSCH資源區塊之數目。
該系統中可保留CSR-PUSCH資源之一個以上的指派且亦可以一StstemInformationBlockType2(SIB2)訊息或在專用RRC發信號訊息內發信號管控一給定UE使用一給定CSR資源之特定規則。例如,可指定CSR-PUSCH資源具有不同的優先度且僅為某些UE保留某些CSR-PUSCH資源(在RRC連接設置期間將一給定UE之優先權等級發信號至該UE)。
CSR-PUSCH資源之混合/類似SPS之分配。在LTE中可使用半持續性排程(SPS)以定期地指派復現PUSCH資源以傳輸常規的上行鏈路資料。可使用類似SPS之原則(即,藉由使用(規定資源之時域出現之)RRC發信號與使用啟動或撤銷啟動該指派且組態或再組態其參數(諸如其頻率資源及MCS)之PDCCH之一組合)分配CSR PUSCH資源。可將PDCCH傳輸定址至一個別UE(使用一C-RNTI位址)或一UE
群組(例如使用分配給該UE群組之一共同CSR-gRNTI位址)。
若使用基於群組之定址(PDCCH上之CSR-gRNTI),則可有利於組態定義該群組內之所有UE應在其上監控PDCCH是否有可能的CSR資源更新之子訊框場合之參數。
可就一開始子訊框、一修改週期及一修改長度規定此等共同更新場合(為eNB及CSR UE之群組二者所熟知)。藉由使用此等參數,可定義一定期PDCCH監控型樣以控制該UE必須在哪些子訊框上檢查有無CSR更新。此等更新場合因此可位於可定期復現之一「修改窗」內。例如,可定義UE應監控下列等式為真的所有子訊框之一規則:((SFN*10+n+modification_offset)mod(modification_period))<(modification_length)
其中:
- SFN係系統訊框數目
- n係該訊框內之當前子訊框(0至9)
- modification_offset係該子訊框偏移參數
- modification_period及modification_length係以子訊框之持續時間表達
在該等式中,SFN係系統訊框數目,n係該訊框內之當前子訊框(0至9),modification_offset係該子訊框偏移參數且modification_period及modification_length係以子訊框之持續時間表達。
作為一闡釋性實例,若該偏移參數設定為0,modification_period設定為500且modification_length設定為10,則UE將在以下子訊框上(例如,用定址至CSR-gRNTI之PDCCH)檢查對CSR資源之PDCCH修改:{[0,1,...9],[500,501,...,509],[1000,1001,...1009],[1500,1501,...,1509],...},以此類推。
動態分配。在一動態分配方法中,可經由PDCCH進行CSR分配。為支援該動態分配方法,在RRC連接設置程序中可對被容許在CSR-PUSCH資源上傳輸之UE群組分配一共同CSR-gRNTI,或可經由廣播頻道上之系統資訊組態g-RNTI。
在RRC連接設置階段期間(例如藉由在radioResourceConfigDedicated IE中定義一新的元素)可將UE之CSR-gRNTI發信號至該UE。
接著將使用PDCCH傳輸內定址至該CSR-gCRNTI之DCI格式0 UL授予(例如基於每個子訊框)動態地分配實際的CSR-PUSCH資源。接著將容許共用該CSR-gCRNTI之所有UE在所指示的資源上發送CSR-PUSCH傳輸。
雖然使用PDCCH動態地分配CSR-PUSCH資源在指派該等CSR-PUSCH資源時給定網路一較高的靈活度,但是與分配CSR-PUSCH資源之一半靜態或一混合/類似SPS方法相比,其亦在下行鏈路中之PDCCH上消耗更多的資源。
MCS及鏈路控制
調變階數控制。對於保證CSR-PUSCH資源上之本質上
的服務品質,控制UE處之調變階數及/或傳輸功率可為非常重要。一使用者群組可經組態以使用CSR資源且為eNB的簡單之故,可使該等使用者較佳地採用一共同的MCS以進行其等傳輸。每個使用者使用不同的MCS係可能的,但是必然使得eNB接收器設計變得相當複雜,因為其必須接著對所有可能的MCS施行盲解碼嘗試以解碼使用者傳輸。
若在CSR-PUSCH資源上採用小的MAC PDU大小(例如,「不容許資料」模式),則一決策將係僅僅使用QPSK調變及足以載送一C-RNTI MAC CE以及一BSR之一傳送區塊大小。此一訊息充分適配於一QPSK RB且提供一高的FEC保護程度。在此情況中,可規定使用1 PRB之一固定CSR-PUSCH大小及/或對CSR-PUSCH傳輸使用一固定MCS,藉此避免對組態此等參數之一或二者之任何發信號之需要。此可意謂可從CSR-PUSCH-Config IE中省略csr-MCS參數且可簡化相同IE中之csr-RIV欄位(歸因於僅需要支援一固定大小PRB分配)。或者,PRB之數目及/或MCS可保持具有靈活性且可藉由網路發信號。
在CSR-PUSCH資源上之「容許資料」模式之情況中,可藉由提供更多個資源區塊或利用較高MCS組態較大的傳送區塊大小。
一旦組態一初始MCS及PRB分配大小,此等可保持固定達一較長時間段,或網路可更動態地改變其等分配大小。在後一情況中,用以改變MCS之發信號機制通常將與用以最初組態MCS之發信號機制(RRC發信號或PDCCH)相同。
歸因於需要CSR群組之所有使用者能夠經由CSR資源可靠地傳遞至eNB,可期望在改變MCS之前考慮UE群組之無線電條件。
功率控制。傳輸排程請求之使用者係無法即刻存取正常的PUSCH資源之使用者。因此此等使用者不太可能對PUSCH收斂閉環功率控制迴路。
3GPP技術規範(TS)36.213含有上行鏈路功率控制程序之一描述。雖然可遵循正常的PUSCH功率控制程序,但是一替代方案係採用開環功率控制以在CSR-PUSCH資源上傳輸。此可藉由(例如)對CSR傳輸設定一TPC累積值f(i)=0而達成。
一可能進一步增強係:尤其對於CSR傳輸可使用一分離開環功率控制偏移值(PO_PUSCH)或另一偏移值。CSR傳輸所特有的偏移值可為固定值或可藉由eNB經由共同或專用RRC發信號而組態。
同步之態樣。僅容許同步之UE(即,其等時序調正計時器(TAT)正在運行)存取CSR-PUSCH或CSR-PUCCH資源,且若該等UE不同步,則其等必須經由RACH程序請求存取PUSCH資源。網路可嘗試定期地刷新該等UE在CSR-PUSCH或CSR-PUCCH模式中之時序超前以使該等UE保持同步。通常緩慢移動的UE更適合於使用上文描述之基於CSR-PUSCH或CSR-PUCCH之程序。還有,歸因於與經由較小的小區半徑距離之無線電傳播相關聯之時間延遲可繼續位於SC-FDMA循環首碼長度內之事實,覆蓋小的地理
區域之小區將會更加合適。
對於經傳輸不具備使用者資料之訊息(例如,以「不容許資料」模式發送之訊息),可在不使用HARQ之情況下在CSR-PUSCH上發送該等訊息。在此情況中,一實體混合ARQ指示符頻道(PHICH)不一定用於CSR相關目的(但是的確利用PHICH以用於CSR ACK/NACK回饋目的之實施方案係可能的)。在不使用PHICH之情況下,eNB能夠藉由經由定址至成功的UE C-RNTI之PDCCH發送一上行鏈路授予至該UE,應答對一CSR-PUSCH傳輸之任何成功接收(該上行鏈路授予亦將任何可用的PUSCH資源指派給該UE)。該UE可將此一UL授予之缺少解譯為一指示:其CSR-PUSCH傳輸並未藉由該eNB成功解碼(或此時UL PUSCH資源皆不可用於該eNB以進行授予)。在此情況中,該UE可在稍晚時間(可能在一預定或隨機退讓時間之後)再次嘗試一CSR-PUSCH傳輸(達預定次數嘗試)或可回復到其他SR存取方法(例如,RACH或DSR)。
圖30中描繪用於再傳輸之一例示性UE程序。該圖式包含其中對於具有使用者資料之訊息(例如,以「容許資料」模式發送之訊息)可應用或可不應用HARQ之情況:諸如一CSR-PUSCH-Config IE之一RRC IE可藉由eNB發送至UE以組態所要CSR-PUSCH程序之態樣。
若應用HARQ(3005),則使用PHICH以將ACK/NACK資訊傳回至UE(3010)且對後續再傳輸(3060)隱式地(再)排程相同的UL資源。
.對於同步HARQ,在資料傳輸之後的一預定時間點(例如,在FDD系統之情況中隨後的4個子訊框)在PHICH頻道上發生ACK/NACK資訊,且在PHICH頻道上接收ACK/NACK資訊之後的一預定時間點亦將發生ACK/NACK接收之後的任何再傳輸(藉由UE)。該等再傳輸取決於CSR資源之特定排程型樣及HARQ往返時間可與CSR「初始傳輸」資源相衝突或可不與CSR「初始傳輸」資源相衝突。HARQ再傳輸(即,由於在對應的PHICH上接收到一NACK而觸發之再傳輸)之次數可受限於在CSR-PUSCH-Config IE內發信號一csr-maxHARQ-Tx欄位(3020)。
.在對應於CSR-PUSCH傳輸之PHICH資源上存在一ACK(3015)僅給定UE一早期指示:其傳輸可能已經成功。然而,若一個以上的UE在CSR-PUSCH資源上傳輸,則PHICH上之ACK不能區別該等UE。因此,即使在PHICH資源上見到一ACK之後,該UE亦必須進一步等待(3030)另一機制以解決定址該ACK之實際UE ID。一種達成UE ID之此解決之方式(爭用解決)係等待一授予(多達給定數目個子訊框,例如:如在CSR-PUSCH-Config IE內以一csr-ResponseTimer欄位發信號)。
.若UE並未接收一授予或一ACK/NACK,則該UE可在訴諸於其他SR機制(例如:基於RACH之SR)(3050)之前嘗試在CSR-PUSCH資源上再傳輸(3035)多達給定次數(例如:如在CSR-PUSCH-Config IE內以一csr-TransMax欄位發信號(3040))。
.若UE在CSR-PUSCH資源上傳輸資料之後沒有要發送的進一步資料,則該UE可忽略授予。應注意,可使網路知曉此案例(例如:該UE可藉由包含指示無進一步資料之一BSR或藉由諸如不包含BSR之一隱式方式對該eNB指示此案例)。
.該eNB可在再次嘗試解碼訊息之前組合任何HARQ再傳輸與先前傳輸。
若未應用HARQ(3025),則不必針對CSR相關目的使用PHICH。如上文針對不具備使用者資料之CSR的情況所描述,該eNB能夠藉由經由定址至成功的UE C-RNTI之PDCCH發送一上行鏈路授予至該UE,應答對一CSR-PUSCH傳輸之任何成功接收。當缺少此一UL授予時,該UE可在另一CSR資源場合期間將資料再傳輸至該eNB,但是該eNB通常將不會在解碼之前嘗試組合該再傳輸與該先前傳輸。
DRX互動
在一長或短DRX循環中且新的資料到達UE緩衝區中之一UE可根據以下各者行動:
.在CSR-PUSCH資源之靜態或半靜態分配之情況中:該UE可傳輸產生於所分配的CSR-PUSCH資源上之任何CSR-PUSCH訊息。
.在CSR-PUSCH之類似SPS分配之情況中:該UE可首先檢查SPS-CSR-PUSCH分配對下一個SPS-CSR-PUSCH資源事件是否仍然有效。該判定可基於下一個資源事件之系統
訊框數目及子訊框數目,且可進一步基於該UE接收器是否主動地監控一先前修改窗內之CSR資源組態更新(在定址至CSR-gRNTI之PDCCH上)。此外,若歸因於在CSR資源事件之前開始而產生一新的修改窗,則該UE亦可檢查中間子訊框是否有可能的CSR資源組態更新。
。當即將來臨的CSR資源事件到達時,唯有該UE已判定分配有效,該UE方可在該事件上傳輸CSR。
。若該UE判定資源事件無效,則該UE可使用一替代方法以發送SR(如RACH或DSR,若該eNB容許使用RACH或DSR)或繼續在CSR修改窗期間監控PDCCH以識別有效資源場合。
.注意,可有利於組態該等修改窗以對齊UE DRX循環開啟持續時間(或成為其之一子集),藉此確保該UE能夠將PDCCH上之CSR資源更新訊息讀取為其現有DRX行為之一固有部分。
.在CSR-PUSCH資源之動態分配之情況中:該UE應讀取PDCCH達一段時間以檢查eNB是否讓CSR-gCRNTI授予變成可用,且若變成可用,則存取CSR-PUSCH資源。若在該段時間內未偵測到一CSR-PUSCH分配,則在該eNB容許該UE使用其他SR機制(諸如RACH或DSR)之情況下,該UE可回復使用該等其他SR機制。該段時間可為一固定值或可藉由該eNB經由(例如)RRC發信號而發信號至該UE之一可組態參數。
若該UE根據上述規則之任一者存取該等CSR-PUSCH資
源,則當在該CSR資源上傳輸時,其應(藉由重啟DRX無活動計時器)自DRX傳出且將在一或多個後續子訊框上監聽PDCCH上之一授予。
若啟用HARQ,則該UE亦可檢查PHICH是否應答資料(例如,在「容許資料」操作模式之情況中)。
PUSCH擾亂
在調變之前擾亂在PUSCH資源上發送之資料。根據當前規範(3GPP TS 36.211之章節5.3.1),藉由在每一子訊框開始時依據以下三個變數初始化之一產生器產生擾亂序列:
i)小區ID
ii)一「nRNTI」值(與PUSCH傳輸相關聯之RNTI(例如C-RNTI或SPS-RNTI))
iii)無線電訊框內之時槽/子訊框數目
下文展示的函數中,cinit係擾亂碼產生器之初始值,係小區ID且ns係無線電訊框中之時槽數目(0...19)。
在CSR PUSCH資源之情況中,網路並不知曉在該等資源上傳輸之特定UE,且因此為減小eNB接收器複雜度,共用該CSR-PUSCH資源之UE群組較佳地使用一共同擾亂碼。此可藉由以下各者達成:
1)僅使用該小區ID及/或該時槽/子訊框數目以初始化該擾亂序列(若繼續使用上述公式,則此將等效於將該nRNTI值設定等於零)
2)將nRNTI設定等於一固定值或已知值以使所有UE存取
相同的CSR-PUSCH資源。例如,可將nRNTI設定等於該CSR-gRNTI
或者,可對CSR-PUSCH傳輸完全取消位元擾亂函數(等效於以一全零位元序列進行擾亂)。
衝突態樣
在正常的PUSCH傳輸之情況中,在下行鏈路PDCCH中(使用DCI格式0)發信號解調變參考信號(DMRS)之循環移位。此可由eNB使用以實施上行鏈路多使用者MIMO(MU-MIMO),其中該eNB可排程(且成功接收)同時在相同PUSCH資源上的多個使用者。藉由確保每一使用者使用一不同的循環移位,該接收器能夠對該等使用者之各者更精確地估計個別頻道回應。
在CSR-PUSCH之情況中,該eNB無法確切地控制哪些使用者將會在CSR-PUSCH資源之一給定例項上傳輸。若該eNB希望善用使不同的傳輸使用者具有不同的循環移位(例如,可在CSR-PUSCH資源上實施MU-MIMO)之可能性,則該eNB可容許UE自可能的循環移位之全範圍內或一受限的移位範圍內隨機地挑選循環移位。或者,若該eNB希望使用者對其等參考信號使用相同的循環移位,則該eNB可定義一特定循環移位以供該等UE使用。在任一情況中,可經由RRC發信號訊息對CSR-PUSCH資源分配發信號該循環移位組態。若動態地分配CSR-PUSCH或使用類似SPS方法分配CSR-PUSCH,則一進一步替代方案係經由DCI格式訊息在PDCCH上發信號該循環移位組態。
益處
所提出之解決方法存在多個益處,下文列出該等益處之幾個益處:
與現有專用排程請求方案相比,對排程請求使用一共同或共用資源能夠顯著增加資源效率。這在包括可相對不頻繁地傳輸少量訊務之通信裝置之大連接模式使用者群體之情況中,特別能夠顯著增加資源效率。例如,可藉由背景應用程式或在智慧型電話或平板電腦裝置上運行之其他資料應用程式之一分集產生此訊務。
與現有專用排程請求方案相比,該等排程請求方案能夠提供顯著較低的存取延時,且這在諸如如上所述之大連接模式使用者群體之情況中,同樣特別能夠提供顯著較低的存取延時。
該等方案對現有RACH程序提供替代的爭用式排程請求機制。與基於RACH之方法相比,在存取嘗試期間經由使用所提出的爭用式排程請求方案可減小發信號附加項及交換發信號訊息之總次數。此外,該等所提出的CSR方案之資源對於現有RACH程序可為更有效率。
藉由在CSR傳輸內利用多位元使用者ID(例如,8個位元至16個位元),系統能夠將極多個使用者指派給相同的CSR資源。即使藉由任何一使用者進行CSR傳輸之概率仍較低,此亦能夠顯著地增加所指派的資源之使用效率(佔有率)。
該等方案可經設計以與現有PUCCH及/或PUSCH傳輸回
溯相容(例如,與PUCCH上之專用SR及CQI/PMI/RI傳輸或PUSCH上之資料傳輸回溯相容)。
該等方案可經設計以在很大程度上與eNB及UE中之現有實體層及MAC設計回溯相容。
該等方案可容許改良其中多個使用者同時存取相同資源之衝突案例中之使用者ID偵測效能。
PUSCH方案容許在一初始排程請求訊息內傳輸額外的緩衝區狀態資訊及/或無線電條件資訊,藉此使eNB能夠快速地將適當數量及適當類型的上行鏈路資源指派給UE。
附錄A
縮寫及術語
附錄B
不連續接收(DRX)
在LTE系統中,可藉由使用定義是否期望UE啟動其接收器並監控PDCCH上一給定子訊框是否存在DL或UL指派之DRX時域型樣(為該UE及該eNB二者所所知)減小一使用者裝置在連接模式中之功耗。在其中並不期望該UE啟動其接收器之該等子訊框期間,使用者平面通信並不可能且該UE可休眠以減小其功耗。該等DRX型樣及工作循環(主動接收/休眠)根據某些計時器之操作而改變,該等計時器之一些係藉由資料活動觸發。特定言之,將一DRX無活動計時器重設為一初始值且每當(經由PDCCH)接收到用於一新的UL或DL資料封包之一指派時重啟該DRX無活動計時器。當該計時器正在運行時,期望該UE主動地監控所有DL子訊框。當該計時器過期時(即,在定義的一段時間中不存在新資料的UL或DL指派),可改變該DRX型樣以容許該UE休眠子訊框之一增加比例。因此,在資料無活動時間期間,可減小UE功耗。
MAC控制元素
MAC控制元素(CE)容許分別在該UE及該eNB之MAC同級實體之間的控制發信號交換。定義數個MAC CE,其等
包含:
-緩衝區狀態報告MAC CE
- C-RNTI MAC CE
- DRX命令MAC CE
- UE爭用解決ID MAC CE
-時序超前命令MAC CE
-功率容許度MAC CE
-多播排程資訊MAC CE
下文進一步詳細描述此等MAC CE之兩個MAC CE。
緩衝區狀態報告(BSR)MAC CE。此MAC CE容許UE對eNB指示關於UE當前傳輸緩衝區狀態之資訊。
-(長度為1位元組之)一短BSR提供一邏輯頻道ID(2個位元)及指示該邏輯頻道中之緩衝區中之位元組數目之一6位元欄位。
-(長度為3位元組之)一長BSR提供4個級聯6位元欄位,每一欄位指示分別在邏輯頻道1至4之緩衝區中之位元組數目。
C-RNTI MAC CE。當前在RACH程序期間專門使用此MAC CE。在RACH訊息3中發送該MAC CE(參見圖10)以繼UE前置碼傳輸及對訊息3分配PUSCH資源之一隨機存取回應(RAR)之eNB傳輸之先前步驟之後將UE ID提供給該eNB。
半持續性排程(SPS)
通常藉由eNB動態地排程上行鏈路及下行鏈路共用頻道
實體資源(分別為PUSCH及PDSCH),且經由下行鏈路控制資訊(DCI)傳輸在該PDCCH上將動態指派發信號至該UE。每一UL或DL指派需要一PDCCH傳輸且該等指派之持續時間為1 ms。
為避免每1 ms指派需要伴隨一PDCCH傳輸,可經由被稱為半持續性排程(SPS)之一機制提供長期資源指派。SPS可更適用於某些類型的資料訊務,尤其係在其等資料速率或封包規則性方面具有一定的可預測性之資料訊務。
在SPS方案中,使用RRC發信號以將被稱為SPS-RNTI之一專用使用者ID提供給UE。亦可使用RRC發信號訊息以對該UE指示其上復現一UL或DL資源指派之資源場合之一定期型樣。經由L1使用PDCCH發信號該資源之實際頻率位置及大小以及諸如適用調變及編碼方案(MCS)之其他指派參數。藉由用SPS-RNTI擾亂PDCCH CRC,將PDCCH訊息定址至UE SPS-RNTI。
一旦UE偵測到PDCCH上的一SPS指派(SPS啟動),其立即可假定該指派在時間上在定義於RRC發信號訊息中之場合之各者處定期地復現。亦可使用定址至SPS-RNTI之PDCCH訊息以撤銷啟動(或釋放)SPS資源。
SPS-Config RRC IE(下文展示為版本10)係用以組態SPS。使用下列訊息結構以發送此IE:
-[RRCConnectionSetup]OR[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OR[RRCConnectionReestablishment]
-RadioResourceConfigDedicated
-SPS-Config
參數semiPersistSchedC-RNTI係用以將一SPS-RNTI提供給該UE。
參數semiPersistSchedIntervalDL及semiPersistSchedIntervalUL係用以分別對DL及UL規定SPS資源場合之週期性,此等參數採取以下可能值(10 ms、20 ms、32 ms、40 ms、64 ms、80 ms、128 ms、160 ms、320 ms、640 ms)之一者。
HARQ
HARQ在此處定義為(在一接收器中)組合一信號之一第一版本與一信號之一第二(經再傳輸之)版本且隨後嘗試解碼該組合信號之程序。此與其中並未組合該第一版本與該第二版本之ARQ相異。
在LTE系統中,藉由eNB在被稱為實體混合ARQ指示符頻道(PHICH)之一下行鏈路實體頻道上傳輸上行鏈路傳輸之肯定或否定應答。
在LTE上行鏈路中使用同步HARQ,意謂自接收到NACK經過一段預定時間之後在相同的UL資源(如先前失敗傳輸的相同UL資源)上發送(藉由在PHICH上自eNB接收NACK而在UE中觸發之)一再傳輸。PHICH上之NACK因此隱式地(再)分配UL資源以用於再傳輸目的。
PUSCH
一PUSCH傳輸可載送一上行鏈路共用頻道(UL-SCH)傳送區塊,其可包含:
-使用者平面資料
-與L1上方的使用者平面協定層有關的控制資訊(諸如MAC標頭及控制元素、RLC及PDCP資訊等等)
-RRC發信號及非存取層(NAS)訊息
除UL-SCH傳送區塊以外,一PUSCH傳輸亦可視需要載送層1(實體層)上行鏈路控制資訊位元(UCI)。
與該UL-SCH傳送區塊有關的資訊位元如下列步驟陳述而編碼且映射至PUSCH資料符號RE:
1)FEC編碼與MAC UL-SCH傳送區塊有關的資訊位元且根據PUSCH有效負載大小(速率匹配)調整編碼位元之數目
2)施行頻道交錯
3)用一UE特定擾亂序列施行位元擾亂。該擾亂序列係藉由用與PUSCH傳輸相關聯之使用者之RNTI(例如,C-RNTI或SPS-RNTI)初始化之一序列產生器而形成
4)調變擾亂位元以形成資料符號(例如,QPSK、16-QAM、64-QAM)
5)視需要,若在PUSCH傳輸內多工處理UCI,則FEC編碼UCI位元並使用與用於UL-SCH傳送區塊位元相同之調變格式調變該等UCI位元
6)資料符號(視需要亦包含與該UCI相關聯之符號)經由一離散傅立葉變換經歷DFT預編碼
7)將經變換之符號映射至副載波
8)該等副載波經歷OFDM調變(包括一IFFT運算)以形成一時域PUSCH信號
9)接著產生一解調變參考信號(RS)且根據經發信號之用
於上行鏈路解調變RS之循環移位(在PDCCH中,使用DCI格式0)對該解調變參考信號進行循環移位,且將該解調變參考信號映射至為PUSCH RS保留之SC-FDMA符號。
附錄C
共同資源之分配
一般而言,eNB可以下列若干方式之一者使CSR資源變成可用:
-經由專用RRC發信號至每一UE,例如:
.在包含於(例如)RRC設置/再組態/再建立訊息內之經修改或新的IE內
.在半持續性排程(SPS)指派訊息內
-經由共同RRC發信號,例如:
.在BCCH上廣播之系統資訊區塊訊息內
-經由共同L1發信號至每一UE,例如:
.使用PDCCH上定址至與CSR資源相關聯之一共同或群組使用者RNTI(例如,在此處標示為CSR-gRNTI之一CSR「群組」RNTI)之實體層控制發信號
-經由RRC與L1發信號之一混合,例如:
.以類似於用於半持續性排程(SPS)分配之方式之一方式,可使用RRC發信號以發信號CSR資源之時域復現,同時可使用PDCCH L1發信號以規定包含PRB分配及MCS之指派之其他參數。還有,依據當前SPS原則,亦可使用PDCCH以啟動或撤銷啟動長期指派。
▪可經由專用發信號(例如,使用類似於當前SPS-Config
IE之方法)將RRC發信號部分個別地發送至每一UE(但以資源的共同或重疊指派發送)或可引入新的共同RRC發信號(例如,使用廣播發信號)
.可用相同的SPS-RNTI或一UE群組共有的某個其他新的RNTI(例如,標示為CSR-gRNTI之一CSR「群組」RNTI)組態該UE群組內已存取爭用PUSCH資源之一給定部分之UE
▪接著將PDCCH L1發信號定址至共同SPS-RNTI或CSR-gRNTI且可藉由群組中之所有UE讀取該PDCCH L1發信號。此將容許eNB對整個UE群組啟動、撤銷啟動或調整所指派的PUSCH資源(PRB、MCS等等)之參數而無須將一分離PDCCH發送至每一UE。為促進此做法,可能必須預配置其中可發生此等更新之定義時間例項(子訊框)以確保所有UE主動地檢查該等預配置之子訊框有無組態更新。
CSR-PUSCH解決方法之一進一步態樣係:可根據是否容許UE在共同PUSCH資源上傳輸使用者資料而改變UE及eNB程序。若容許使用者資料,則CSR-PUSCH傳輸可含有MAC資料SDU。若不容許使用者資料傳輸,則CSR-PUSCH傳輸可僅含有(例如)MAC控制元素及/或MAC標頭資訊。
共同PUSCH資源上不容許資料傳輸
在此情況中,不太可能需要HARQ程序。因為在共同PUSCH資源上僅傳輸C-RNTI MAC CE及視需要一BSR MAC CE,無爭用PUSCH資源之一後續UL授予正為對該UE確認其先前傳輸成功所需。可在下行鏈路上經由定址
至UE解碼C-RNTI之一PDCCH藉由該eNB發送此授予。
缺少此一UL授予指示UE傳輸失敗或缺少授予給UE的可用無爭用PUSCH資源。在兩種情況中,該UE必須(可能在一逾時週期後)再次嘗試(例如在共同PUSCH資源之一稍晚例項上)傳輸其資源請求。然而,歸因於當時傳輸使用者之集合可能不相同之事實,eNB通常不會將此等再傳輸與早期傳輸組合。因此,在共同資源上之PUSCH傳輸內未載送MAC資料SDU之情況中,可跳過或無須實施HARQ程序且該程序較近似於一簡單的排程請求程序。
共同PUSCH資源上容許資料傳輸
在此情況中,雖然HARQ程序可能係適當的,但是不具備HARQ之方案亦係可能的。
若使用HARQ,則HARQ回饋(例如,PHICH上之ACK/NACK)可將一未成功傳輸之一快速指示提供給UE。若未成功,則可藉由eNB接收器組合(藉由PHICH NACK之存在而隱式地分配之資源上之)後續再傳輸以改良正確解碼之概率。
然而,對於爭用式傳輸,PHICH上之一簡單的ACK無法讓該UE完全瞭解其傳輸被正確地接收。此係因為另一UE可能已經在相同的CSR PUSCH資源上傳輸且該eNB可能已經正確地解碼來自此其他UE之傳輸(及在PHICH上發信號ACK)。
因此,可期望爭用解決程序以補充PHICH ACK/NACK回饋以緩解可另外發生之HARQ協定錯誤之影響。遵循類似
於RACH期間使用之原則之原則,eNB可傳輸定址至(或含有)解碼C-RNTI之一訊息(諸如一PDCCH)。以此方式,爭用成功的UE獲悉其已成功,而爭用失敗的UE逾時等待此一訊息且因此獲悉其等已失敗。
此類型的爭用解決程序亦可形成其中含有使用者資料之CSR傳輸未採用HARQ(及PHICH回饋)之一方案之基礎。定址至C-RNTI之PDCCH之存在告知該UE:其先前資料傳輸成功且在失敗時缺少此定址至C-RNTI之PDCCH之訊息可用以在CSR-PUSCH資源上觸發一後續再傳輸。然而,eNB接收器通常不會將此等再傳輸與早期傳輸組合,因此此等再傳輸被歸類為未採用HARQ。
CSR PUSCH資源之半靜態或基於SPS之分配(與動態分配相對)以及CSR-PUSCH上之使用者資料傳輸之潛在取消可有助於緩和前述缺點之一或多者。
附錄D
新的CSR-PUCCH-Config IE
在當前系統中,eNB可藉由發送以下RRC訊息之一者組態專用排程請求資源:
a)RRCConnectionSetup
b)RRCConnetionReconfiguration
c)RRCConnectionReestablishment
此等訊息之各者容許發送、嵌入以下資料結構內的SchedulingRequestConfig IE:
- radioResourceConfigDedicated
- physicalConfigDedicated
- SchedulingRequestConfig IE
SchedulingRequestConfig IE當前僅支援與PUCCH格式1相關聯之參數,且此外並未含有任何基於UE-ID之資訊。在一簡單的實例中,一新的IE可用以組態CSR且可包含:
-一規定SR之一PUCCH格式2或PUCCH格式3資源索引的欄位。資源索引欄位映射至待使用的頻率及碼資源。
-一ConfigIndex欄位,其聯合地規定CSR資源之一週期性及子訊框偏移。
-一選用CSR-uRNTI欄位(若CSR使用者ID等於C-RNTI或直接由C-RNTI導出,則可不需要此欄位)。
-一選用CSR-uRNTI欄位,其用以(可能結合諸如小區ID之其他參數)判定當建構CSR資源上傳輸之信號時UE應使用的一共同位元擾亂序列。若此被省略,則可規定:(例如)UE不使用位元擾亂或使用一預設擾亂ID或使用基於一小區ID之一擾亂ID。
-一csr-TransMax欄位,其規定該UE在訴諸於其他SR方法或終止SR嘗試之前可對CSR資源進行多少次SR再傳輸。
-一參數csr-TransMax,其指示該UE在訴諸於其他存取方法之前可對CSR資源進行多少次連續嘗試。
-一計時器值(csr-ResponseTimer),其指示該UE在考慮傳輸未成功之前應對定址至其C-RNTI之一UL授予等待(在一CSR傳輸後)多長時間。
下文展示所得新的IE(CSR-PUCCH-Config)之一實例。
CSR-PUCCH-Config
IE CSR-PUCCH-Config係用以規定CSR排程請求相關參數。
CSR-PUCCH-Config資訊元素
注意若CSR資源位於PUSCH區域內,則可用規定一PUSCH資源之屬性之一或多個參數(參見例如CSR-PUSCH-
Config IE內之csr-RIV欄位)取代上述PUCCH資源索引參數(例如,sr-PUCCH2-ResourceIndex及sr-PUCCH3-ResourceIndex)。亦可視需要修改傳訊發信號結構以指示是否組態一PUCCH資源或一PUSCH資源。
經修改之SchedulingRequestConfig IE
將明白CSR-PUCCH-Config IE中列出之參數之一或多者或者可包含於現有SchedulingRequestConfig IE之一修改版本或其他IE內。
可採用確保與並不支援新的CSR功能性之早期3GPP版本之適當回溯相容性之ASN.1結構。
經修改或新IE之專用及共同發信號
可將一經修改之SchedulingRequestConfig IE或新的CSR-PUCCH-Config IE發信號至現有專用RRC訊息(諸如RRC設置、RRC再組態或RRC再建立)內之UE。
該經修改或新IE可嵌入如下文資料結構中所示之訊息內:
-{RRCConnectionSetup}OR{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OR{RRCConnectionReestablishment}
-radioResourceConfigDedicated
-physicalConfigDedicated
-{Modified SchedulingRequestConfig IE}OR{CSR-PUCCH-Config IE}
歸因於多個UE之間共用爭用式SR資源之事實,取而代之可適當地使用廣播發信號以指示該資源之位置。系統資
訊區塊2(SIB2)係在小區內廣播且載送radioResourceConfigCommonSIB IE。此IE當前並未包含SR之資源組態,但是可經修改以經由包含類似於經修改之SchedulingRequestConfig IE或新的CSR-PUCCH-Config IE之IE以包含SR之資源組態。例如,此等資源組態可分別被稱為SchedulingRequestConfigCommon或CSR-PUCCH-ConfigCommon。
下文針對其中包含一新的IE CSR-PUCCH-ConfigCommon之情況展示經修改之radioResourceConfigCommonSIB IE之一實例。唯csr-uRNTI參數由於係一UE專用參數而通常將被省略以外,此IE可與CSR-PUCCH-Config IE相同。然而,省略此參數並不會造成問題,因為在許多情況中,不用發信號,UE亦可判定CSR使用者ID(例如,基於或等於UE C-RNTI)。
RadioResourceConfigCommon資訊元素
在一替代性資料結構中且若共同/共用資源位於PUCCH區域內,則SIB2內之現有pucch-ConfigCommon IE可經修
改以包含必要的資源參數或包含SchedulingRequestConfigCommon IE或CSR-PUCCH-ConfigCommon IE。
以一類似方式,若共同/共用資源位於PUSCH區域內,則現有pusch-ConfigCommon IE可經修改以包含必要的資源參數或經修改之SchedulingRequestConfigCommon IE或CSR-PUCCH-ConfigCommon IE。在此等情況中,IE將會經適當地修改以規定一PUSCH資源而非一PUCCH資源。然而,CSR信號傳輸本身仍將符合先前描述之PUCCH信號建構。
基於SPS之發信號方法
若使用正常的DCI格式0訊息以控制、組態或更新CSR PUSCH資源,則PDCCH內之某些欄位(諸如MCS)不一定適用於一PUCCH信號建構。此等欄位可被忽略或用於其他目的。
此外,SPS-Config IE內之某些欄位不一定與CSR操作有關。因此可結構化該發信號以容許設置一「正常」上行鏈路SPS資源或設置一CSR SPS資源。
在下文所示之實例中,對SPS-Config IE引入一新的分量(SPS-ConfigCSR)以容許組態一CSR資源之時域態樣(如上文所述,經由PDCCH達成包含啟動、撤銷啟動及再組態之其他態樣)。在此實例中,與一「正常」上行鏈路SPS組態相比,該發信號對該資源之時域週期性支援可能值之一交替集合。該發信號亦支援修改週期、修改長度及修改偏移
值之組態。亦可包含CSR組態所特有的其他參數。注意,在SPS-Config內可使用現有參數semiPersistSchedC-RNTI組態SPS-CSR-RNTI(或CSR-gRNTI)。
為簡單起見,未展示IE之現有SPS-ConfigDL及SPS-ConfigUL分量之細節。
SPS-Config
使用IE SPS-Config以規定半持續性排程組態。
SPS-Cnnfig資訊元素
附錄E
網路程序
若在一小區中組態CSR資源,則演進節點B接收該等CSR資源之各自經組態之時間/頻率/碼分量且嘗試偵測並解碼來自經組態以存取該等CSR資源之UE群組之傳輸。若該演進節點B在該CSR資源上偵測到一傳輸,則應解碼CSR-uRNTI。若偵測到一有效CSR-uRNTI,則該演進節點B可(經由一PDCCH傳輸)將任何可用PUSCH資源之一授予發送至其C-RNTI等於所接收的CSR-uRNTI或與所接收的CSR-uRNTI相關聯之UE。
UE程序
若一連接模式UE在時間上同步且經組態以使用PUCCH信號建構存取SR的CSR資源,且若新的資料到達UE傳輸緩衝區中且該UE並未具有一有效PUSCH授予,則其應遵循以下程序:
1.自容許或組態組合之一集合選擇CSR傳輸之一時間、頻率及碼組合
.可自該容許集合隨機地作出選擇
.可基於或可不基於UE CSR-uRNTI或C-RNTI導出該容許集合
2.使用至少選定時間、頻率及碼組合及使用經組態之PUCCH格式(例如,PUCCH格式2或PUCCH格式3)部分或全部傳輸傳達UE之CSR-uRNTI之一信號。應用傳輸分集(若組態)於該傳輸
3.監聽PDCCH有無定址至UE之C-RNTI之PUSCH資源(DCI格式0)之一授予
4.若在一規定時間窗內接收到一授予,則使用所授予的PUSCH資源以進行資料傳輸
5.若在一規定的時間段(例如,藉由參數csr-ResponseTimer規定之時間)內未接收到一授予且若未達到CSR再傳輸之一最大次數,則在經過的一段時間之後再次嘗試另一CSR傳輸(即,進行至步驟1),否則終止CSR傳輸程序且若經組態以利用SR的其他方法(例如,RACH或DSR),則利用SR的其他方法。
.注意,在一CSR再傳輸嘗試之前經過的時間段係可變的(例如,基於初始化為一隨機數字之一計時器之過期或基於一UE優先權)
若該UE未在連接模式中或若該UE在連接模式中但是在時間上並不同步(即,時間調正計時器已過期),則該UE應針對SR目的使用正常的RACH程序。
功率控制
傳輸排程請求之使用者係無法即刻存取正常PUSCH資源之使用者。該等UE最近可在或可不在PUCCH上傳輸。最近未在PUCCH上傳輸之使用者不太可能對PUCCH收斂閉環功率控制迴路。
雖然可繼以進行正常的PUCCH功率控制程序(參見TS 36.213之章節5.1.2.1),但是一替代方案亦可採用開環功率控制方法以在CSR-PUCCH資源上傳輸,例如藉由設定TPC累積值g(i)=0(再次參見TS 36.213之章節5.1.2.1)以進行CSR傳輸。
一種可能的進一步增強係:尤其可對CSR傳輸使用一分離開環功率控制偏移值(PO_PUCCH)或一分離PUCCH格式偏移值△F_PUCCH。有關此等欄位之描述,參見TS 36.213之章節5.1.2.1及36.331之UplinkPowerControl IE。
CSR傳輸特有的此等偏移值可為固定值或可藉由eNB經由共同或專用RRC發信號而組態。
附錄F
下列表中列出圖29之情況(i)至(xii)之MAC PDU長度。
附錄G
CSR-PUSCH-Config資訊元素
新的CSR-PUSCH-Config IE可經由專用RRC發信號或經由共同/廣播RRC發信號傳輸至該UE。
在專用RRC發信號之情況中,新的IE可包含在下列訊息結構內部:
-{RRCConnectionSetup}OR{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OR{RRCConnectionReestablishment}
-radioResourceConfigDedicated
-physicalConfigDedicated
-CSR-PUSCH-Config
在共同RRC發信號之情況中,SIB2係用於載送RadioResourceConfigCommon IE內之新的IE之理想候選者:
-SystemInformationBlockType2
-RadioResourceConfigCommon
-CSR-PUSCH-Config
在此情況中,亦將需要如下文所示般改變RadioResourceConfigCommon IE。
RadioResourceConfigCommon資訊元素
101‧‧‧使用者設備(UE)
102‧‧‧節點型基地台(eNB)
103‧‧‧演進型全球行動電信系統地面無線電存取網路(E-UTRAN)
104‧‧‧演進型封包核心(EPC)
105‧‧‧服務閘道器(SGW)
106‧‧‧行動性管理端點(MME)
107‧‧‧封包閘道器(PGW)
210‧‧‧子訊框
220‧‧‧離散區塊
230‧‧‧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PUCCH)控制區域/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PUCCH)資源
240‧‧‧實體上行鏈路共用頻道(PUSCH)資源
250‧‧‧資源區塊
260‧‧‧單載波分頻多重存取(SC-FDMA)符號
300‧‧‧媒體存取控制(MAC)傳送區塊
310‧‧‧媒體存取控制(MAC)標頭部分
320‧‧‧媒體存取控制(MAC)有效負載部分
330‧‧‧媒體存取控制(MAC)控制元素
340‧‧‧媒體存取控制(MAC)服務資料單元(SDU)
350‧‧‧媒體存取控制(MAC)填補位元
430‧‧‧參考符號
510‧‧‧排程請求(SR)機會
810‧‧‧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PUCCH)資源
820‧‧‧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PUCCH)傳輸機會
830‧‧‧下部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PUCCH)控制區域
840‧‧‧上部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PUCCH)控制區域
910‧‧‧使用者設備(UE)專用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PUCCH)資源
920‧‧‧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PUCCH)上之共同/共用排程請求(SR)資源
1010‧‧‧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PUCCH)上之共同/共用排程請求(SR)資源
1020‧‧‧使用者設備(UE)專用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PUCCH)資源
1101‧‧‧輸入位元
1102‧‧‧輸出位元
1110‧‧‧正向錯誤校正(FEC)區塊編碼器
1210‧‧‧位元
1240‧‧‧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PUCCH)傳輸例項
1250‧‧‧位元
1260‧‧‧正向錯誤校正(FEC)編碼器
1280‧‧‧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PUCCH)傳輸例項
1310‧‧‧子訊框位置
1410‧‧‧時域
1420‧‧‧頻域
1430‧‧‧頻域擴展碼
1510‧‧‧正向錯誤校正(FEC)編碼器
1520‧‧‧位元擾亂序列產生器
1540‧‧‧正交相移鍵控(QPSK)調變
1550‧‧‧產生器
1560‧‧‧循環移位
1570‧‧‧反向快速傅立葉變換(IFFT)運算
1580‧‧‧單載波分頻多重存取(SC-FDMA)符號
1610‧‧‧正向錯誤校正(FEC)編碼器
1620‧‧‧擾亂序列產生器
1630‧‧‧加法區塊
1640‧‧‧調變區塊
1650‧‧‧頻域擴展序列
1660‧‧‧循環移位
1670‧‧‧反向快速傅立葉變換(IFFT)運算
1680‧‧‧單載波分頻多重存取(SC-FDMA)符號
1710‧‧‧正向錯誤校正(FEC)編碼器
1720‧‧‧位元擾亂序列產生器
1730‧‧‧正交相移鍵控(QPSK)調變
1750‧‧‧正交覆蓋序列
1760‧‧‧循環移位
1770‧‧‧反向快速傅立葉變換(IFFT)運算
1780‧‧‧單載波分頻多重存取(SC-FDMA)符號
1810‧‧‧正向錯誤校正(FEC)編碼器
1820‧‧‧位元擾亂序列產生器
1830‧‧‧調變區塊
1850‧‧‧正交覆蓋序列
1860‧‧‧循環移位
1870‧‧‧反向快速傅立葉變換(IFFT)運算
1880‧‧‧單載波分頻多重存取(SC-FDMA)符號
1910‧‧‧循環冗餘檢查(CRC)編碼器
1920‧‧‧區塊編碼器
2101‧‧‧使用者
2102‧‧‧使用者
2320‧‧‧決定
2330‧‧‧模式切換命令
2340‧‧‧模式切換命令應答
2520‧‧‧通常熟知事件
2610‧‧‧排程請求(SR)模式決定函數
2620‧‧‧輸入
2630‧‧‧輸出
2640‧‧‧排程請求(SR)模式「決定準則資訊」輸入
2901‧‧‧媒體存取控制協定資料單元(MAC PDU)建構
2902‧‧‧媒體存取控制協定資料單元(MAC PDU)建構
2903‧‧‧媒體存取控制協定資料單元(MAC PDU)建構
2904‧‧‧媒體存取控制協定資料單元(MAC PDU)建構
2905‧‧‧媒體存取控制協定資料單元(MAC PDU)建構
2906‧‧‧媒體存取控制協定資料單元(MAC PDU)建構
2907‧‧‧媒體存取控制協定資料單元(MAC PDU)建構
2908‧‧‧媒體存取控制協定資料單元(MAC PDU)建構
2909‧‧‧媒體存取控制協定資料單元(MAC PDU)建構
2910‧‧‧媒體存取控制協定資料單元(MAC PDU)建構
2911‧‧‧媒體存取控制協定資料單元(MAC PDU)建構
2912‧‧‧媒體存取控制協定資料單元(MAC PDU)建構
d0-d9‧‧‧調變符號
圖1展示耦合至一EPC核心網路之一LTE無線電存取網路。
圖2展示一上行鏈路頻寬內之PUSCH及PUCCH資源區塊之一例示性配置。
圖3展示一MAC傳送區塊之構成。
圖4展示使用PUCCH格式1之一排程請求之結構。
圖5圖解說明對大量UE多工處理專用SR機會之困難。
圖6圖解說明一RACH程序之步驟。
圖7圖解說明使用PUCCH信號建構之一經提出之SR方法之步驟。
圖8圖解說明用UE專用PUCCH資源對共同SR資源之頻率
多工。
圖9圖解說明用UE專用PUCCH資源對共同SR資源之時間多工。
圖10圖解說明用UE專用PUCCH資源對共同SR資源之碼多工。
圖11係對PUCCH格式2進行FEC編碼之一簡化方塊圖。
圖12係展示施行需要複數個PUCCH傳輸之FEC編碼之兩種可能的方法之一簡化方塊圖。
圖13圖解說明CSR資源之時域分離。
圖14圖解說明時間、頻率及碼分離之正交。
圖15係展示用於建構一PUCCH格式2子訊框之部分之步驟之一方塊圖。
圖16係展示用於建構經修改以發送使用者ID資訊之一PUCCH格式2子訊框之部分之步驟之一方塊圖。
圖17係展示用於建構一PUCCH格式3子訊框之部分之步驟之一方塊圖。
圖18係展示用於建構經修改以發送額外資訊之一PUCCH格式3子訊框之部分之步驟之一方塊圖。
圖19係圖解說明用於PUCCH格式2之一經提出之變體之CRC附加及FEC編碼步驟之一簡化方塊圖。
圖20係指示其中需要複數個PUCCH傳輸之替代性CRC附加選項之一方塊圖。
圖21係展示其中發生衝突之兩個使用者CSR傳輸案例之一方塊圖。
圖22係展示其中未發生衝突之兩個使用者CSR傳輸案例之一方塊圖。
圖23圖解說明在預組態資源之情況下進行一經提出之顯式SR模式切換之步驟。
圖24圖解說明在未預組態資源之情況下進行一經提出之顯式SR模式切換之步驟。
圖25圖解說明在預組態資源之情況下進行一經提出之隱式SR模式切換之步驟。
圖26係圖解說明一經提出之SR模式切換決定之一簡化方塊圖。
圖27圖解說明在預組態資源之情況下進行一經提出之UE SR模式改變請求之步驟。
圖28圖解說明使用PUSCH信號建構之一經提出之SR方法之步驟。
圖29展示用於CSR傳輸之多個例示性MAC PDU建構。
圖30圖解說明一例示性SR傳輸程序。
101‧‧‧使用者設備(UE)
102‧‧‧節點型基地台(eNB)
103‧‧‧演進型全球行動電信系統地面無線電存取網路(E-UTRAN)
104‧‧‧演進型封包核心(EPC)
105‧‧‧服務閘道器(SGW)
106‧‧‧行動性管理端點(MME)
107‧‧‧封包閘道器(PGW)
Claims (32)
- 一種實施於用於一單載波分頻多重存取(SC-FDMA)無線系統之一演進節點B基地台(eNB)中之方法,該方法包括:在一所指派的排程請求資源上接收一上行鏈路控制頻道信號;自所接收的上行鏈路控制頻道信號解碼一使用者ID;及傳輸將該無線系統之一資源之一部分指派給與該所解碼之使用者ID相關聯之一使用者設備(UE)之一訊息。
-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將該排程請求資源指派給具有該相關聯之使用者ID之至少一使用者設備(UE)。
-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指派該排程請求資源包括:產生一廣播傳輸或一共同發信號訊息。
- 如請求項1或2之方法,其中該指派該排程請求資源包括:發送一專用傳輸至一目標UE。
- 如請求項1或2之方法,其中該使用者ID與一小區無線電網路暫時識別符(C-RNTI)有關。
- 如請求項1或2之方法,其中指派該排程請求資源包括:將該排程請求資源指派給該無線系統之複數個UE。
- 如請求項1或2之方法,其中該解碼之步驟包括:使用一區塊正向錯誤校正(FEC)解碼器。
- 如請求項1或2之方法,其中該上行鏈路控制頻道信號包括一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PUCCH)格式2或格式3信 號。
- 如請求項1或2之方法,其中解碼該使用者ID使用一非使用者特定位元擾亂序列。
- 如請求項9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傳輸與該非使用者特定位元擾亂序列有關的資訊。
- 如請求項10之方法,其中該傳輸資訊係與該所指派的排程請求資源相關聯。
- 如請求項1或2之方法,其中該排程請求資源包括複數個組成資源。
- 如請求項12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在該複數個組成資源上接收複數個上行鏈路控制頻道信號且其中解碼該使用者ID係基於該複數個所接收的上行鏈路控制頻道信號。
- 如請求項1或2之方法,其中該所指派的排程請求資源係在該無線系統之一上行鏈路系統頻寬之一PUCCH頻率區域內。
- 如請求項1或2之方法,其中該所指派的排程請求資源係在該無線系統之一上行鏈路系統頻寬之一PUSCH頻率區域內。
- 如請求項12之方法,其中解碼該使用者ID包括:自於該複數個組成資源之一者上接收之一上行鏈路控制頻道信號解碼該使用者ID之一第一部分;及自其上接收到該上行鏈路控制頻道信號之該組成資源之位置判定該使用者ID之一第二部分。
- 如請求項1或2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自該所接收的上行 鏈路控制頻道信號提取一循環冗餘檢查碼(CRC)及利用該CRC以檢查該傳輸之完整性。
- 如請求項1或2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自包括複數個天線之一UE接收一複合信號,該複合信號包括來自該等天線之各者之信號;由該複合信號解碼一使用者ID。
- 如請求項18之方法,其中該複數個天線係與複數個使用者ID相關聯,且來自該等天線之各者之該等信號包括該複數個使用者ID之一者。
- 如請求項19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發送包括關於基於該解碼使用者ID在該複數個天線中對一上行鏈路傳輸選擇天線之一指令之一信號。
- 如請求項20之方法,其中:該複數個使用者ID之各者係與該UE之一特定天線相關聯且在各自接收的信號上編碼各自的使用者ID;及使該所解碼使用者ID與該UE之該等天線之一者相關聯。
- 如請求項18之方法,其中:每一接收信號包括具有與一各自天線相關聯之一循環移位之循環移位參考信號。
- 如請求項1或2之方法,其中該所指派的排程請求資源係與一第一排程請求資源類型相關聯,且該方法進一步包括:將一進一步排程請求資源指派給該UE,其中該進一步 排程請求資源與一第二排程請求資源類型相關聯;判定期望用於該UE之自該第一排程請求資源類型至該第二排程請求資源類型之一改變;及在判定期望排程請求資源類型之一改變之後,將命令該UE在與該第二排程請求資源類型相關聯之該進一步指派的排程請求資源上傳輸排程請求之一命令傳輸至該UE。
- 如請求項23之方法,其中將該排程請求資源指派給複數個UE且該進一步指派的排程請求資源係指派給該UE之一專用資源。
- 如請求項23之方法,其中判定期望排程請求資源類型之一改變包括基於以下至少一者偵測該UE之活動之一改變:與該UE有關的一當前資料活動狀態或一資料活動等級;與駐留在該UE上之一或多個應用程式有關的一活動;有關於與該UE相關聯之服務或邏輯頻道的一活動;一不連續接收計時器(DRX)狀態或子狀態;與一DRX有關的型樣之一改變;控制DRX行為之一或多個計時器是否運行或過期之一判定;該eNB與該UE之間的路徑損失之一判定或量測;一下行鏈路載波對干擾(C/I)或下行鏈路載波對干擾加雜訊(C/N+I)之一判定或量測; 一上行鏈路載波對干擾(C/I)或上行鏈路載波對干擾加雜訊(C/N+I)之一判定或量測;該UE之一上行鏈路資料速率;該UE之一上行鏈路調變及編碼方案;最大裝置傳輸功率對一當前UE傳輸功率之一比率。
- 如請求項1或2之方法,其中該所指派的排程請求資源係與一第一排程請求資源類型相關聯,且該方法進一步包括:將一進一步排程請求資源指派給該UE,其中該進一步排程請求資源與一第二排程請求資源類型相關聯;及在該進一步指派資源上自該UE接收一進一步上行鏈路控制頻道信號。
- 如請求項1或2之方法,其中藉由該eNB使用SC-FDMA以接收上行鏈路通信信號。
- 如請求項1或2之方法,其中藉由該eNB使用除SC-FDMA以外的一調變方案以發送下行鏈路通信信號。
- 一種用於一單載波分頻多重存取(SC-FDMA)無線系統之演進節點B基地台,其經操作以施行如請求項1至28中任一項之一方法。
- 一種包括如請求項29之一演進節點B基地台之無線系統。
- 一種電腦可讀媒體,其包括藉由一裝置執行時施行如請求項1至28中任一項之方法之可執行指令。
- 一種實施於用於一無線電信系統之一演進節點B基地台 中之方法,該方法包括:指派包括複數個副載波之一排程請求資源給一使用者設備(UE);在該所指派的資源之該複數個副載波上接收一上行鏈路控制頻道信號;解擴展該所接收的上行鏈路控制頻道信號以形成第一複數個調變符號估計;使用該第一複數個調變符號估計由該所接收的上行鏈路控制頻道信號解碼一使用者ID;及傳輸將上行鏈路資源之一部分指派給與該所解碼使用者ID相關聯之UE之一訊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161579947P | 2011-12-23 | 2011-12-23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334614A true TW201334614A (zh) | 2013-08-16 |
TWI586200B TWI586200B (zh) | 2017-06-01 |
Family
ID=48654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1149366A TWI586200B (zh) | 2011-12-23 | 2012-12-22 | 實施於演進節點b基地台中之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964678B2 (zh) |
TW (1) | TWI586200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566556B (zh) * | 2014-03-20 | 2017-01-11 | 英特爾智財公司 | 用於共同控制頻道之調變及編碼方案發信之方法、系統及裝置 |
US10404333B2 (en) | 2015-11-23 | 2019-09-03 | Intel IP Corporation |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tenna elements of an antenna array |
TWI787265B (zh) * | 2017-05-13 | 2022-12-21 | 美商高通公司 | 系統資訊效能增強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395797B8 (en) * | 2010-06-11 | 2014-04-02 |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operation activity modes of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terminal |
US9736086B1 (en) * | 2011-04-29 | 2017-08-15 | Altera Corporation | Multi-function, multi-protocol FIFO for high-speed communication |
US9247563B2 (en) * | 2011-12-23 | 2016-01-26 | Blackberry Limited | Method implemented in a user equipment |
GB2498709B (en) * | 2012-01-17 | 2013-12-18 | Renesas Mobile Corp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an uplink data transmission |
WO2013134952A1 (zh) * | 2012-03-16 | 2013-09-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调度请求资源配置方法、设备及系统 |
WO2013165216A1 (en) * | 2012-05-03 | 2013-11-0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Reference signals and common search space for enhanced control channels |
KR102107677B1 (ko) * | 2012-07-10 | 2020-05-07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 플렉서블한 전송 슬롯 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
EP2730044B1 (en) * | 2012-09-28 | 2017-08-1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enhanced pdcch |
EP3518444B1 (en) * | 2013-01-26 | 2021-08-25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receiv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by u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ame |
US10028302B2 (en) * | 2013-03-08 | 2018-07-17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link grant-free transmission scheme |
US9480081B2 (en) * | 2013-03-15 | 2016-10-25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using terminal cooperation |
JP6298263B2 (ja) * | 2013-09-26 | 2018-03-20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無線基地局、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WO2015042885A1 (en) * | 2013-09-27 | 2015-04-02 |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 Method to report the channel status |
PL3471486T3 (pl) * | 2013-12-17 | 2021-11-22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Przyrząd, urządzenie i sposób do potwierdzania transmisji danych łącza w górę |
US20150215957A1 (en) * | 2014-01-23 | 2015-07-30 | Humax Holdings Co.,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on lte dual connectivity |
WO2016003065A1 (en) * | 2014-07-03 | 2016-01-07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0609663B2 (en) * | 2014-07-11 | 2020-03-3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for reporting timing differences in multiple connectivity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US10178691B2 (en) * | 2014-07-17 | 2019-01-08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questing schedul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6664289B (zh) * | 2014-08-28 | 2020-07-07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实现数据传输的干扰管理的通信设备和方法 |
US10764912B2 (en) * | 2014-10-13 | 2020-09-0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cheduling request modes for enhanced component carriers |
WO2016085380A1 (en) * | 2014-11-24 | 2016-06-02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time-frequency resources |
US9918302B2 (en) * | 2014-12-12 | 2018-03-1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for managing transmissions in an unlicens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band |
US11818717B2 (en) * | 2014-12-31 | 2023-11-14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control signaling with massive Carrier Aggregation |
US9794944B2 (en) * | 2015-03-13 | 2017-10-1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bility tracking of user equipment |
WO2016175398A1 (ko) * | 2015-04-28 | 2016-11-03 | 엘지전자(주)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경쟁 기반 자원을 이용한 상향링크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WO2017034258A1 (ko) * | 2015-08-21 | 2017-03-0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v2x 신호를 송신 또는 수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장치 |
WO2017061930A1 (en) | 2015-10-05 | 2017-04-13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network nodes and devices for communicating at an unlicensed frequency spectrum |
BR112018006742B1 (pt) | 2015-11-13 | 2024-01-02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Método para alocação de recursos de rádio |
EP3386251B1 (en) * | 2015-12-29 | 2019-11-0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Transmission method, transmission apparatus, network device, and user equipment |
US10200991B2 (en) * | 2016-04-25 | 2019-02-05 |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 Scheduling request process in a wireless device and wireless network |
CN107666721B (zh) * | 2016-07-29 | 2020-11-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US10470204B2 (en) * | 2016-08-10 | 2019-11-05 | Ofinno, Llc | Multiple semi persistent scheduling in a wireless network |
US11595948B2 (en) | 2016-09-23 | 2023-02-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esource allocation patterns for scheduling services in a wireless network |
WO2018058588A1 (en) * | 2016-09-30 | 2018-04-05 |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 detecting and dl and ul format processing |
EP4221046A1 (en) * | 2017-03-16 | 2023-08-02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Transmission direction configur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
GB2562367B (en) * | 2017-03-23 | 2021-03-10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scheduling requests (SR)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
WO2018201411A1 (zh) * | 2017-05-04 | 2018-11-0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调度请求传输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
CN116032447A (zh) * | 2017-06-14 | 2023-04-28 | Idac控股公司 | 可靠控制信令 |
CN109565681B (zh) * | 2017-06-16 | 2021-04-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资源请求的发送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
US10278227B2 (en) | 2017-09-01 | 2019-04-30 | Google Llc | Downlink-only fifth generation new radio |
US20190132831A1 (en) * | 2017-10-30 | 2019-05-02 | Google Llc | Resource Element-Level Alloc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WO2019095765A1 (en) * | 2017-11-15 | 2019-05-23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
CN111108798B (zh) * | 2017-11-15 | 2023-02-03 |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
US10986613B2 (en) * | 2018-01-19 | 2021-04-2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UCI) to resource element (RE) mapping |
ES2879836T3 (es) | 2018-03-27 | 2021-11-23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Señalización de la asignación de recursos en el dominio de la frecuencia |
WO2019219926A1 (en) * | 2018-05-18 | 2019-11-21 |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 Duration of shortened semi-persistent scheduled intervals |
CN110708750B (zh) * | 2018-07-09 | 2021-06-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功率调整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
US11895645B2 (en) * | 2018-08-16 | 2024-02-06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Shared resource configuration for bandwidth parts |
CN110875811B (zh) * | 2018-08-31 | 2022-07-15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指示信令的传输方法、基站和终端 |
US11369001B2 (en) | 2018-09-26 | 2022-06-2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esource management, access control and mobility for grant-free uplink transmission |
WO2020087361A1 (zh) * | 2018-10-31 | 2020-05-07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信号发送方法、天线面板信息的指示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9863810B (zh) * | 2019-01-23 | 2022-06-17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参考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09923904B (zh) * | 2019-02-11 | 2022-07-29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信道监听方法及装置 |
JP7039739B2 (ja) * | 2019-02-12 | 2022-03-22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通信制御方法、ユーザ装置、及び基地局 |
US11246153B2 (en) * | 2019-02-15 | 2022-02-08 |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out-of-order uplink scheduling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
US11291020B2 (en) * | 2019-04-10 | 2022-03-29 | Hussein Moradi | Spread spectrum scheduling request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resource |
CN112312572B (zh) * | 2019-07-30 | 2021-10-26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信道传输方法、装置、网络侧设备及终端 |
WO2022077398A1 (en) * | 2020-10-15 | 2022-04-21 | Apple Inc. | High frequency beam switching |
US11997034B2 (en) * | 2021-05-13 | 2024-05-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ntrol of scrambling sequence per symbol for digital post distortion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450914B2 (en) | 2001-07-31 | 2008-11-11 | Hughes Network Systems, Ll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data communications resources in a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US8521889B2 (en) | 2003-05-15 | 2013-08-27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modifying bandwidth and/or quality of service for a user session in a network |
JP4824953B2 (ja) | 2005-06-23 | 2011-11-30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通信方法並びに移動局及び基地局 |
BRPI0614741A2 (pt) | 2005-08-09 | 2011-04-12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étodo e aparelho para alocar recursos de comunicação utilizando a comutação de circuito virtual em um sistema de comunicação sem fio e método para transmitir e receber dados em uma estação móvel que utiliza o mesmo |
US9420603B2 (en) | 2006-09-08 | 2016-08-1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ecovery from resource mismatch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WO2008050574A1 (ja) | 2006-10-23 | 2010-02-25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移動体通信方法、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移動局装置 |
US20080165733A1 (en) | 2007-01-10 | 2008-07-10 | Motorol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dynamic and contention-free allocation of communication resources |
US7783292B2 (en) | 2007-01-31 | 2010-08-24 | Nokia Corporation |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providing enhanced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 wireless mesh network |
CN101682889B (zh) | 2007-04-24 | 2013-11-06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移动通信方法、无线基站、移动台以及处理器 |
US8218526B2 (en) | 2007-04-30 | 2012-07-10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Uplink synchronization maintenance principles in wireless networks |
JP4954782B2 (ja) | 2007-05-01 | 2012-06-20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基地局装置及び方法 |
US8467367B2 (en) | 2007-08-06 | 2013-06-1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ultiplexing and transmission of traffic data and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KR20090015778A (ko) | 2007-08-08 | 2009-02-1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스케줄링 요청 신호 전송 방법 |
EP2144474B1 (en) | 2007-08-08 | 2012-02-08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Method,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obile station device |
GB2452698B (en) | 2007-08-20 | 2010-02-24 | Ipwireless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ignal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KR101457688B1 (ko) | 2007-10-04 | 2014-11-1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제어채널의 수신오류를 검출하는 데이터 전송방법 |
KR101420879B1 (ko) | 2007-11-29 | 2014-07-1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스케줄링 정보에 관한 데이터의 전송방법 |
US8780704B2 (en) | 2008-01-10 | 2014-07-1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hared resource allocation |
US8175050B2 (en) | 2008-02-13 | 2012-05-0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esource release and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mode notification |
EP2093921B1 (en) | 2008-02-22 | 2015-10-14 | Sequans Communications | Method and product for memory management in a HARQ communication system |
EP2312874B1 (en) | 2008-08-04 | 2017-12-27 | Sun Patent Trust | Base station, terminal, band allocation method, and downlink data communication method |
US8325661B2 (en) | 2008-08-28 | 2012-12-0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upporting multiple access technologies in a wireless environment |
US8379581B2 (en) | 2008-12-08 | 2013-02-19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plink power control |
AU2010207287B2 (en) | 2009-01-26 | 2014-10-23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pparatus,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
CA2752857C (en) | 2009-02-24 | 2016-08-02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pparatus,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
US9001777B2 (en) | 2009-03-17 | 2015-04-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cheduling inform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WO2010124238A2 (en) | 2009-04-24 | 2010-10-28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feedback for component carrier aggregation |
US8880083B2 (en) | 2009-04-28 | 2014-11-04 | Apple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ation of femtocells in a wireless network |
US9049739B2 (en) | 2009-06-23 | 2015-06-02 | Lg Electronics Inc. |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 signal using scheduling informa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ame |
CN102474880B (zh) | 2009-06-29 | 2016-01-06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和布置 |
JP4907700B2 (ja) | 2009-07-10 | 2012-04-04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無線局、送信局及び周波数帯共用方法 |
JP5180163B2 (ja) | 2009-08-05 | 2013-04-10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移動端末装置、無線基地局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US8385240B2 (en) | 2009-09-03 | 2013-02-2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el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shared 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 modems |
WO2011041623A1 (en) | 2009-10-01 | 2011-04-07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Uplink control data transmission |
US8553627B2 (en) | 2009-10-02 | 2013-10-08 |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 Transmission diversity scheme on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with ACK/NACK differentiation |
KR101784189B1 (ko) | 2009-10-28 | 2017-10-1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다중 반송파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제어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US8639852B2 (en) * | 2009-11-13 | 2014-01-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Burst access protocol |
CN102123399B (zh) | 2010-01-08 | 2014-01-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调度请求的方法及装置 |
ES2825041T3 (es) | 2010-01-18 | 2021-05-14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Estación base de radio y equipo de usuario y métodos en los mismos |
KR101652248B1 (ko) | 2010-02-11 | 2016-08-30 | 주식회사 팬택 | 채널추정 기준신호의 주기/비주기 전송 스위칭 방법, 그를 이용한 채널추정 기준신호의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
US20120307773A1 (en) | 2010-02-12 | 2012-12-06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Scheduling Request and ACK/NACK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Prioritization Over PUCCH in LTE |
US9253798B2 (en) | 2010-02-12 | 2016-02-02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ing uplink random access channel transmission |
US8743804B2 (en) | 2010-06-10 | 2014-06-03 | Htc Corporation | Method of handling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transmission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
CN103190112B (zh) | 2010-11-02 | 2016-08-03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在多分量载波通信系统中使用调度请求资源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传输方法与装置 |
WO2012074449A1 (en) | 2010-12-03 | 2012-06-07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mitigating inter -cell interference on transmission of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
US8880744B2 (en) | 2010-12-10 | 2014-11-04 | Symantec Corporation | Configuration registry systems and methods |
JP5427221B2 (ja) | 2011-01-07 | 2014-02-26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基地局 |
US20120207109A1 (en) | 2011-02-14 | 2012-08-16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Multiplexing of ACK/NACK an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on uplink control channel |
US8953532B2 (en) | 2011-09-19 | 2015-02-10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control signaling |
US9137842B2 (en) | 2011-10-03 | 2015-09-15 | Mediatek Inc. | Methods of UE providing speed information to network |
US9137841B2 (en) | 2011-10-03 | 2015-09-15 | Mediatek Inc. | Enhancement for scheduling request triggering based on traffic condition |
IN2012DE00756A (zh) | 2012-03-15 | 2015-08-21 | Nokia Siemens Network Oy |
-
2012
- 2012-12-19 US US13/719,543 patent/US8964678B2/en active Active
- 2012-12-22 TW TW101149366A patent/TWI586200B/zh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566556B (zh) * | 2014-03-20 | 2017-01-11 | 英特爾智財公司 | 用於共同控制頻道之調變及編碼方案發信之方法、系統及裝置 |
US10411828B2 (en) | 2014-03-20 | 2019-09-10 | Intel IP Corporation | Methods, systems, and devices for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signaling for common control channel |
US10404333B2 (en) | 2015-11-23 | 2019-09-03 | Intel IP Corporation |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tenna elements of an antenna array |
TWI787265B (zh) * | 2017-05-13 | 2022-12-21 | 美商高通公司 | 系統資訊效能增強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8964678B2 (en) | 2015-02-24 |
US20130163532A1 (en) | 2013-06-27 |
TWI586200B (zh) | 2017-06-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586200B (zh) | 實施於演進節點b基地台中之方法 | |
TWI586199B (zh) | 實施於演進節點b基地台中之方法 | |
TWI586195B (zh) | 實施於用於無線系統中之使用者設備中之方法 | |
TWI571163B (zh) | 實施於演進節點b之方法 | |
TWI580297B (zh) | 實施於使用者設備之方法 | |
TWI599258B (zh) | 實施於使用者設備之方法 | |
KR101555456B1 (ko) | 무선 시스템에서 사용하기 위한 사용자 장비(ue)에서 구현되는 방법 | |
KR101616220B1 (ko) | Enodeb 기지국에서 구현되는 방법 | |
JP6615617B2 (ja)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 |
JP6368975B2 (ja) | 端末装置、集積回路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 |
JP6596792B2 (ja) | ユーザ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 |
BR112019014146A2 (pt) | Equipamento de usuário, equipamento de rede, e métodos para transmissões livres de concessão | |
WO2015115454A1 (ja)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 |
JPWO2014148442A1 (ja)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集積回路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