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33723A - 透過於列印機與列印用戶端裝置間之實體近接物的列印技術 - Google Patents

透過於列印機與列印用戶端裝置間之實體近接物的列印技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33723A
TW201333723A TW101135603A TW101135603A TW201333723A TW 201333723 A TW201333723 A TW 201333723A TW 101135603 A TW101135603 A TW 101135603A TW 101135603 A TW101135603 A TW 101135603A TW 201333723 A TW201333723 A TW 20133372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er
client
component
printing
proximit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356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82613B (zh
Inventor
Michael F Fallon
Myles Wilde
Matthew J Adiletta
Original Assignee
Inte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l Corp filed Critical Intel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3337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337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826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8261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reduced user or operator actions, e.g. presetting, automatic actions, using hardware token storing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40Details not directly involved in printing, e.g. machine management, management of the arrangement as a whole or of its constitutive parts
    • G06K15/4095Secure prin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4User authentication involving the use of external additional devices, e.g. dongles or smart cards
    • G06F21/35User authentication involving the use of external additional devices, e.g. dongles or smart cards communicating wirelessl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44Program or device authentication
    • G06F21/445Program or device authentication by mutual authentication, e.g. between devices or progra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06Protecting data by securing the transmission between two devices or processes
    • G06F21/608Secure prin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22Increasing security of the print job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6Connection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38Secure printing, e.g. user identification, user rights for device usage, unallowed content, blanking portions or fields of a page, releasing held job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44Job translation or job parsing, e.g. page band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5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92Mobile client, e.g. wireless prin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H04L63/0492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by using a location-limited connec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or limited proximity of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60Context-dependent security
    • H04W12/63Location-dependent; Proximity-depend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用以操作一運算系統的系統與方法可包含使用介於一用戶端裝置以及一目標列印機之間的一互動式實體事件,以明確地選出該目標列印機。在一實例中,在該種互動事件開始時,可在該用戶端裝置以及該目標列印機之間實行一種共同識別方法,接著產生一安全點對點通訊鏈結,而藉著此鏈結可使一列印請求受到執行。

Description

透過於列印機與列印用戶端裝置間之實體近接物的列印技術 發明的技術領域
本發明的實施例係大致有關明確地選出一目標列印機的一列印用戶端。更確切來說,本發明的實施例係有關使用實體近接物以明確地選出一目標列印機並且安全地列印出一文件的技術。
發明的技術背景
在公用設定環境中列印文件的一項挑戰可能是目前使用的程序可能是麻煩的,且可能並不安全。例如,當一使用者使用一公用列印機來列印一文件時,該使用者可能經常要先“找到”該列印機(例如,利用網路位址或電子郵件地址),且隨後安裝該列印機的一特定驅動程式。再者,在把一列印請求傳送到一目標列印機之前,可能先透過一雲端運算基礎建設來傳送該列印請求。透過雲端技術來進行列印可能本來就不安全,因為該雲端技術的一或多個運算部件可能保有該使用者之文件的存取權。
發明的概要說明
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係特地提出一種方法,其包含下列步驟:檢測介於一列印用戶端以及一目標列印機之間的一互動事件;發送一安全協定通訊到該列印用戶端,該安全協定通訊包括一鑑認元件;根據該鑑認元件, 實施一驗證程序;發送一響應通訊,該響應通訊包括該鑑認元件的驗證;以及發送一檔案到該目標列印機以供列印。
100‧‧‧電腦系統
200‧‧‧列印用戶端
201‧‧‧用戶端裝置記憶體
202‧‧‧用戶端處理部件
203‧‧‧用戶端收發器
204‧‧‧用戶端近接列印邏輯組件
205‧‧‧用戶端近接列印應用程式
206‧‧‧用戶端介面
300‧‧‧列印機
301‧‧‧列印機附加物
302‧‧‧列印機收發器
303‧‧‧列印機近接列印邏輯組件
304‧‧‧列印機記憶體
305‧‧‧列印機驅動程式儲存體
306‧‧‧列印機端近接列印應用程式
307‧‧‧列印機處理部件
2000~2140‧‧‧處理方塊
藉著閱讀以下的發明說明與申請專利範圍並且參照伴隨的圖式,熟知技藝者將可了解本發明實施例的各種不同優點,在圖式中:圖1以方塊圖展示出使用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一近接列印程序的一種運算系統實例;以及圖2以流程圖展示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一種用於近接列印程序的方法實例。
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
本發明的實施例可包含一種電腦實行方法,其包含下列步驟:檢測介於一列印用戶端以及一目標列印機之間的一互動事件;把包括一鑑認元件的一安全協定通訊發送到該列印用戶端;以及根據該鑑認元件,實施一驗證程序。該方法亦提供用以發送包括該鑑認元件之驗證之一響應通訊的步驟,以及發送一檔案到該目標列印機以供列印的步驟。
本發明的實施例亦可包含一種包括一組指令的電腦可讀儲存媒體,該等指令受一處理器執行時使一電腦執行下列動作:檢測介於一列印用戶端以及一目標列印機之間的一互動事件;接收包括一鑑認元件的一安全協定通訊,並且提示包括該鑑認元件的一驗證程序。該等指令亦 可使一電腦執行下列動作:發送包括該鑑認元件之一驗證的一響應通訊;以及發送一檔案到該目標列印機以供列印。
此外,本發明的實施例可包含一種包括一組指令的電腦可讀儲存媒體,該等指令受一處理器執行時使一電腦執行下列動作:檢測介於一列印用戶端以及一目標列印機之間的一互動事件,以及發送包括一鑑認元件的一安全協定通訊。該等指令亦可使一電腦執行下列動作:接收包括該鑑認元件之一驗證的一響應通訊;以及接收一檔案以供列印。
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可包括一種系統,其具有一用戶端處理部件、一用戶端記憶體裝置、一列印機處理部件、以及一列印機記憶體裝置。該用戶端記憶體裝置可包括具有供該用戶端處理部件執行之一組指令的一用戶端近接列印應用程式,且該列印機記憶體裝置可包括具有供該列印機處理部件執行之一組指令的一列印機端近接列印應用程式。該用戶端近接列印應用程式以及該列印機端近接列印應用程式可受組配成能檢測介於一列印用戶端以及一目標列印機之間的一互動事件,並且把包括一鑑認元件的一安全協定通訊傳輸到該列印用戶端。該用戶端近接列印應用程式與該列印機端近接列印應用程式亦可受組配成能根據該鑑認元件實施一驗證程序,並且把包括該鑑認元件之驗證的一響應通訊傳輸到該目標列印機。
現在請參照圖1,其以方塊圖展示出運算系統100,其中一列印用戶端以及一列印機使用一種近接列印方 法。電腦系統100可包括耦合至列印機300的列印用戶端200。
列印用戶端200可為能夠引導一列印請求的任何電子裝置,包括一行動裝置(例如,一行動/智慧型電話、一個人數位助理、一平板裝置)、一筆記型電腦、或一桌上型電腦。在展示於圖1的實施例中,列印用戶端200可為使用Android作業系統(OS)的一平板電腦裝置。列印用戶端200可包括用戶端裝置記憶體201、用戶端處理部件202、用戶端收發器203、用戶端近接列印邏輯組件204、以及用戶端介面206。
用戶端裝置記憶體201可包括用來儲存資料的一種記憶體裝置。用戶端裝置記憶體201可內建於列印用戶端200中,或者可為耦合至用戶端裝置記憶體201的一可移除式週邊儲存裝置。用戶端裝置記憶體201可儲存軟體應用程式,包括可由一處理部件執行的電腦可讀可執行指令。例如,用戶端裝置記憶體201可包括用戶端近接列印應用程式205。
如以下更詳細討論地,可把用戶端近接列印應用程式205實行為能與列印機300(以及列印機端近接列印應用程式306)互動,以根據本發明揭露的一近接列印方法實施例完成列印請求。例如,用戶端近接列印應用程式205可受組配成能根據從列印機300傳送出的鑑認資訊來實施一驗證程序。可把用戶端近接列印應用程式205包括在購買時已存在於列印用戶端200上之可得應用程式中的部 分,或者可分別地把用戶端近接列印應用程式205下載到列印用戶端200中(例如,做為一行動電話應用程式或“精靈(widget)”)。
用戶端處理部件202可包括執行電腦可讀可執行指令的至少一電腦處理器。例如,用戶端處理部件202可執行軟體應用程式,例如用戶端近接列印應用程式205。
用戶端收發器203可為令列印用戶端200能無線地與其他無線致能裝置(例如,列印機300)通訊的一發送器/接收器。在此實施例中,列印用戶端200與列印機300根據一藍牙協定(例如,IEEE 802.15.1-2005、無線個人區域網路)來通訊。因此,列印用戶端200與列印機300可使用一藍牙“連接(bonding)”演算法,而一裝置可藉著該演算法來檢測另一個裝置的出現,並且列印用戶端200與列印機300可進行“配對(pairing)”方法,其中在形成藉以在其上於該等二個裝置之間傳輸資料之一通訊路徑之前,列印用戶端200與列印機300均先確認彼此的身分。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中,可根據其他無線通訊協定(例如,近場通訊、Wi-Fi(例如,IEEE 802.11、無線個人區域網路))等來進行無線通訊。
如以下更詳細討論地,用戶端近接列印邏輯組件204可為包括在列印用戶端200上的一或多個邏輯部件,其受組配成能實行本文所述的一種近接列印方法。此外,列印用戶端200可包括用戶端介面206。在此實施例中,用戶端介面206為一平板裝置螢幕,包括該使用者可藉以與該平板裝置互動的一圖形使用者介面(GUI)。
現在請參見列印機300,列印機300可包括耦合至列印用戶端200而能夠接收一列印請求並且執行該請求的任何裝置。在此實施例中,列印機300包括列印機附加物301、列印機收發器302、列印機近接列印邏輯組件303、列印機記憶體304、列印機驅動程式儲存體305以及列印機處理部件307。
相似於用戶端收發器203,列印機收發器302可令列印機300能根據各種不同無線通訊協定而以無線方式與其他裝置通訊,例如列印用戶端200。在此實施例中,列印機收發器302令列印機300能根據一藍牙協定與列印用戶端200通訊。
列印機記憶體304可為能用來儲存資料的一記憶體裝置。例如,列印機記憶體304可用來儲存列印機端近接列印應用程式306。如以下詳細討論地,列印機端近接列印應用程式306可為能受執行以實行本文所述之該近接列印方法的一軟體應用程式。例如,列印機端近接列印應用程式306可受組配成能辨識列印用戶端200,並且啟始包括一鑑認元件的一安全協定通訊,以鑑認列印用戶端200的身分。可把列印機端近接列印應用程式306包括在購買時已駐存在列印機300上之應用程式的部分,或者可把列印機端近接列印應用程式306分別地安裝列印機端近接列印應用程式306。
列印機處理部件307可包括用以執行電腦可讀可執行指令的至少一電腦處理器。例如,列印機-處理部件 307可用來執行軟體應用程式,例如列印機端近接列印應用程式306。
列印機附加物301可包括受組配成能辨識與列印用戶端200進行之一項互動式“事件”的一感測器。例如,在一第一實施例中,列印機附加物301可包括一實體接觸感測器(即,用以檢測實體接觸),其可在把列印用戶端200帶到與列印機附加物301接觸的位置時,辨識出一互動事件。在其他實施例中,列印機附加物301可包括具有受組配能能檢測與列印用戶端200之一項聲音式互動事件之一麥克風的一感測器。在另一個實施例中,列印機附加物301可包括具有一加速度計的一感測器,其用以檢測與列印用戶端200的一振動式互動事件。實行並檢測該種互動事件的目的可包括允許一列印用戶端,例如列印用戶端200,能明確地識別一目標列印機,並且允許該目標列印機能排除了位於鄰近之任何其他合格裝置而檢測並且辨識一特定列印用戶端。
列印機附加物301可耦合至列印機近接列印邏輯組件303。列印機近接列印邏輯組件303可包括受組配成能響應於由列印機附加物301檢測到的一互動事件,發送請求啟始列印機端近接應用程式306之一信號的邏輯部件。
現在請參見圖2,其以流程圖展示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一種用於近接列印程序的例示方法。可把該方法實行為儲存在機器或電腦可讀儲存媒體中的一組邏輯指令,例如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唯讀記憶體(ROM)、可 編程ROM(PROM)、韌體、快閃記憶體等;實行為可組配邏輯組件,例如可編程邏輯陣列(PLA)、現場可編程閘陣列(FPGA)、複雜可編程邏輯裝置(CPLD);實行為使用電路技術的固定功能邏輯硬體,例如應用特訂積體電路(ASIC)、互補金屬氧半導體(CMOS)、或電晶體-電晶體邏輯(TTL)技術,或該等的任何組合。例如,可把用以執行該方法所示之操作的電腦程式碼撰寫為一或多個程式語言的任何組合,包括一物件導向程式語言,例如Java、Smalltalk、C++等,以及習知程序程式語言,例如"C"程式語言或相似程式與語言。
在此實例中,一使用者使用以一Android作業系統(OS)運作的一平板個人電腦(PC),例如已經討論過的列印用戶端200(圖1),以引導一列印請求到列印機,例如上面討論的列印機300(圖1)。二種裝置可根據例如藍牙協定的一種協定而無線地通訊。
該方法開始於處理方塊2000。在處理方塊2010中,一使用者可透過一種一般的行動應用程式在該使用者的平板PC上啟始該列印請求。響應地,該平板OS可提示該使用者要指出一目標列印機。在處理方塊2020中,該使用者可藉著使用一互動事件明確地選出一目標列印機,例如上述的列印機300(圖1)。在此實施例中,該互動事件構成該使用者把該平板PC放在一列印機附加物上方的動作,例如上述的列印機附加物301(圖1)。位於該列印機之該列印機附加物中的一實體接觸/振動檢測感測器可辨識 此互動事件。
在處理方塊2030中,該互動事件可使列印機近接列印邏輯組件,例如上述的近接列印邏輯組件303(圖1),發送一信號以使一列印機處理器,例如上述的列印機處理器307(圖1),啟始一列印機端近接列印應用程式,例如上述的列印機端近接列印應用程式306(圖1)。在處理方塊2040中,該列印機端近接列印應用程式可發送一安全協定通訊以驗證該列印用戶端的身分,包括發送欲被傳送到該使用者平板PC的一鑑認元件(例如,一獨特會話碼)。在處理方塊2050中,該列印機可使用一列印機收發器,例如上述的列印機收發器302(圖1),以呈藍牙格式發送包括該鑑認元件的該安全協定通訊到該使用者的平板PC。在處理方塊2060中,該平板PC可接收包括該獨特會話碼的該安全協定通訊。
在處理方塊2070中,在接收到此安全協定通訊時,該用戶端近接列印應用程式,例如上述的用戶端近接列印應用程式205(圖1),可受到啟始。該用戶端近接列印應用程式可經由該平板PC顯示器(例如上述的用戶端介面206(圖1))對該使用者呈現該鑑認元件。在處理方塊2080中,該用戶端近接列印應用程式可實施一驗證程序,以利用該鑑認元件來驗證該列印用戶端的狀態。在此實施例中,該驗證動作設立輸入該獨特會話碼的動作,例如藉著經由該使用者平板PC顯示器上的一觸控板介面來輸入該獨特會話碼。在處理方塊2090中,該使用者可使用該用戶 端近接列印軟體來引導該平板PC,把包括該鑑認元件之驗證的一響應通訊發送回該列印機。
在處理方塊2100中,該列印機可接收來自該使用者之平板PC的響應通訊,並且使用它來把該使用者之平板PC的狀態驗證為該列印用戶端。在處理方塊2110中,可以在該使用者的平板PC以及該列印機之間開啟一安全點對點通訊通道,且該列印機端近接列印應用程式可傳送一請求通訊以經由該通訊通道把該列印檔案傳送到該平板PC。在處理方塊2120中,該列印用戶端可接收來自該列印機的該請求通訊,並且響應地把該列印檔案呈安全(例如,加密)格式發送到該列印機。在處理方塊2130中,該列印機可接收該列印檔案並且列印它。在處理方塊2140中,此程序可結束。
展示於圖2中之方塊的順序與編號並不意圖暗示著操作的順序,也不排除其他可能性。熟知技藝者將可瞭解的是,上述的系統與方法有各種不同的修改方案以及變化方案。
例如,在展示於圖2的實施例中,一使用者可在選擇該目標列印機之前啟始一列印請求。然而,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中,在該用戶端裝置以及一列印機之間開啟一安全點對點通訊之後,該使用者可啟始該列印請求。
再者,在展示於圖2的實施例中,可在開啟一安全點對點通訊之後,發送該列印檔案,並且傳送一請求通訊。然而,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中,可提示該使用者要 把該列印檔案以及該返回通訊傳送回該列印機,包括該鑑認碼。
此外,在展示於圖2的實施例中,可在接收到包括該獨特會話碼的一安全協定通訊時,啟始該用戶端近接列印軟體。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可在檢測到一互動事件時,啟動該用戶端近接列印軟體。換言之,該列印用戶端可包括相似於上述感測器的一感測器(例如,實體接觸感測器、一麥克風、一加速度計)。該感測器可啟動位於該列印用戶端上而組配成能啟動該用戶端近接列印軟體的一邏輯部件。
在熟讀了本發明揭示內容之後,熟知技藝者將可瞭解的是,在不偏離本發明實施例之較廣精神與範圍的條件下,可以進行各種不同的修改方案與變化方案。因此,本發明說明以及圖式應被視為具有展示性而非限制性。
熟知技藝者將可從上述說明瞭解的是,可以呈多種不同形式來實行本發明實施例的廣泛技術。因此,儘管已經結合本發明特定實例來說明本發明實施例,該等實施例的真實範圍不應如此受限,因此在研讀了圖式、發明說明、以及下面的申請專利範圍之後,熟知技藝者將可進行其他的變化方案。
在某些圖式中,係以直線來表示信號傳導線。某些直線可能較深以表示較為重要的信號路徑、某些直線可能具有一編號以表示數條較為重要的信號路徑、及/或某些直線在一或多個端上具有箭號以表示主要資訊的流動方 向。然而,不應該以具限制性方式來闡述。反之,該種附加細節已經結合一或多個例示實施例使用,以便較容易地瞭解一電路。任何表示出來的信號線,不管是否具有額外資訊,可實際上包含於多個方向移動的一或多個信號,且可利用任何適當類型的信號方案來實行該等信號,例如以差分信號對來實行的數位或類比線路、光纖線路、及/或單端線路。
可能已經給定了例示的大小/模型/數值/範圍,然本發明並不受限於此。隨著製造技術(例如照相平版印刷)越來越成熟,所預期的是可製造出較小尺寸的裝置。此外,為了簡要展示與討論的目的,並且也為了不模糊本發明焦點的目的,可或不可在該等圖式中展示出已知的電源/接地連線以及其他部件。再者,可於方塊圖形式展示出多種配置,以便避免模糊本發明的焦點,並且有鑑於參照該種方塊圖配置之實行方案係高度地仰賴當中用以實行本發明的平台,即,該等特定細節應該屬於熟知技藝者能清楚瞭解的範圍。已經列出特定的細節(例如電路)來解說本發明的例示實施例,熟知技藝者應該了解的是,不需要該等特定細節或其變化方案,亦可實現本發明。本發明說明因此應被視為展示性而不具有限制性。
在本文中,“耦合”一語可用來表示相關部件之間的任何類型的關係性,不管是直接的或間接的,並且可應用於電性、機械性、流體、光學、電磁性、電機性、或其他連接方式。此外,“第一”、“第二”等用語僅用來促進討 論,並無任何特定空間或時間上的重要性,除了另外表示出來的以外。
已經藉由舉例方式並且參照特定實施例來詳細展示並解說本發明實施例的數種特徵與面向。熟知技藝者應該了解的是,在屬於本發明揭示內容的範圍與闡述下,可對已揭露實施例進行替代實行方案以及各種不同修改方案。因此,所意圖的是,僅可藉由以下申請專利範圍的範圍使本發明受限。
100‧‧‧電腦系統
200‧‧‧列印用戶端
201‧‧‧用戶端裝置記憶體
202‧‧‧用戶端處理部件
203‧‧‧用戶端收發器
204‧‧‧用戶端近接列印邏輯組件
205‧‧‧用戶端近接列印應用程式
206‧‧‧用戶端介面
300‧‧‧列印機
301‧‧‧列印機附加物
302‧‧‧列印機收發器
303‧‧‧列印機近接列印邏輯組件
304‧‧‧列印機記憶體
305‧‧‧列印機驅動程式儲存體
306‧‧‧列印機端近接列印應用程式
307‧‧‧列印機處理部件

Claims (30)

  1. 一種方法,其包含下列步驟:檢測介於一列印用戶端以及一目標列印機之間的一互動事件;發送一安全協定通訊到該列印用戶端,該安全協定通訊包括一鑑認元件;基於該鑑認元件,實施一驗證程序;發送一響應通訊,該響應通訊包括該鑑認元件的驗證;以及發送一檔案到該目標列印機以供列印。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鑑認元件為一獨特會話碼。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位於該目標列印機上的一列印機端近接列印應用程式把包括該鑑認元件的該安全協定通訊發送到該列印用戶端。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方法,其中位於該列印用戶端上的一用戶端近接列印應用程式基於該鑑認元件實施該驗證程序,並且發送包括該鑑認元件之驗證的該響應通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方法,其中該用戶端近接列印應用程式係響應於該列印機端近接列印應用程式發送該安全協定通訊到該列印用戶端而受到啟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檢測該互動事件的該步驟包括檢測一感測器啟動。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方法,其中該感測器啟動提示一目標列印機邏輯部件要發送一信號以啟始該列印機端近接列印應用程式。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方法,其中該互動事件包括把該列印用戶端設置為與該目標列印機直接接觸。
  9. 一種包括一組指令的電腦可讀儲存媒體,該等指令受一處理器執行時使一電腦執行下列動作:檢測介於一列印用戶端以及一目標列印機之間的一互動事件;接收包括一鑑認元件的一安全協定通訊;基於該鑑認元件實施一驗證程序;發送包括該鑑認元件之一驗證的一響應通訊;以及發送一檔案到該目標列印機以供列印。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媒體,其中該鑑認元件將包括一獨特會話碼。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媒體,其中該安全協定通訊係接收自位於該目標列印機上的一列印機端近接列印應用程式。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媒體,其中位於該列印用戶端上的一用戶端近接列印應用程式將基於該鑑認元件實施該驗證程序,並且發送包括該鑑認元件之驗證的該響應通訊。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媒體,其中該用戶端近接列印應用程式係響應於該列印機端近接列印應用程式發 送該安全協定通訊到該列印用戶端而受到啟始。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媒體,其中檢測該互動事件的該動作包括檢測一感測器啟動。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媒體,其中該感測器啟動將提示一目標列印機邏輯部件要發送一信號以啟始該列印機端近接列印應用程式。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媒體,其中該互動事件將包括把該列印用戶端設置為與該目標列印機直接接觸。
  17. 一種包括一組指令的電腦可讀儲存媒體,該等指令受一處理器執行時使一電腦執行下列動作:檢測介於一列印用戶端以及一目標列印機之間的一互動事件;發送包括一鑑認元件的一安全協定通訊;接收包括該鑑認元件之一驗證的一響應通訊;以及接收一檔案以供列印。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媒體,其中該鑑認元件將為一獨特會話碼。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媒體,其中位於該目標列印機上的一列印機端近接列印應用程式將把包括該鑑認元件的該安全協定通訊發送到該列印用戶端。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之媒體,其中包括該鑑認元件之驗證的該響應通訊係接收自位於該列印用戶端上的一用戶端近接列印應用程式。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之媒體,其中該用戶端近接列 印應用程式係響應於該列印機端近接列印應用程式發送該安全協定通訊到該列印用戶端而受到啟始。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媒體,其中檢測該互動事件的該動作包括檢測一感測器啟動。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之媒體,其中該感測器啟動將提示一目標列印機邏輯部件要發送一信號以啟始該列印機端近接列印應用程式。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之媒體,其中該互動事件將包括把該列印用戶端設置為與該目標列印機直接接觸。
  25. 一種系統,其包含:一用戶端處理部件;一用戶端記憶體裝置,其包括具有待藉由該用戶端處理部件執行之一組指令的一用戶端近接列印應用程式;一列印機處理部件;以及一列印機記憶體裝置,其包括具有供該列印機處理部件執行之一組指令的列印機端近接列印應用程式,其中該用戶端近接列印應用程式與該列印機端近接列印應用程式受組配成能執行下列動作:檢測介於一列印用戶端以及一目標列印機之間的一互動事件;把包括一鑑認元件的一安全協定通訊移轉到該列印用戶端;基於該鑑認元件實施一驗證程序;以及把包括該鑑認元件之驗證的一響應通訊移轉到該目 標列印機。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系統,其中該鑑認元件將為一獨特會話碼。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系統,其中該用戶端近接列印應用程式係響應於該列印機端近接列印應用程式發送該安全協定通訊到該列印用戶端而受到啟始。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系統,其中檢測該互動事件的該動作包括檢測一感測器啟動。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之系統,其中該感測器啟動將提示一目標列印機邏輯部件要發送一信號以啟始該列印機端近接列印應用程式。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之系統,其中該互動事件將包括把該列印用戶端設置為與該目標列印機直接接觸。
TW101135603A 2011-10-01 2012-09-27 透過於列印機與列印用戶端裝置間之實體近接關係的列印技術 TWI5826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US2011/054490 WO2013048533A1 (en) 2011-10-01 2011-10-01 Printing through physical proximity between printer and print client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33723A true TW201333723A (zh) 2013-08-16
TWI582613B TWI582613B (zh) 2017-05-11

Family

ID=47996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35603A TWI582613B (zh) 2011-10-01 2012-09-27 透過於列印機與列印用戶端裝置間之實體近接關係的列印技術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064209B2 (zh)
TW (1) TWI582613B (zh)
WO (1) WO201304853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48533A1 (en) 2011-10-01 2013-04-04 Intel Corporation Printing through physical proximity between printer and print client device
US9232409B2 (en) * 2013-12-12 2016-01-05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Binding of an apparatus to a computing device
JP6016824B2 (ja) * 2014-01-30 2016-10-26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10114594B2 (en) * 2016-09-30 2018-10-30 Riso Kagaku Corporation Printing apparatus with authentication function
JP7059087B2 (ja) * 2018-04-13 2022-04-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80630B2 (en) * 2000-07-06 2013-02-19 David Paul Felsher Information record infrastructure, system and method
JP3854862B2 (ja) 2001-12-26 2006-12-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認証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US7697691B2 (en) * 2004-07-14 2010-04-13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of delivering Direct Proof private keys to devices using an on-line service
TW201039133A (en) * 2010-07-07 2010-11-01 Kinpo Elect Inc File output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WO2013048533A1 (en) 2011-10-01 2013-04-04 Intel Corporation Printing through physical proximity between printer and print client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064209B2 (en) 2015-06-23
US20140226175A1 (en) 2014-08-14
TWI582613B (zh) 2017-05-11
WO2013048533A1 (en) 2013-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60253664A1 (en) Attestation by proxy
JP6585823B2 (ja) 注文情報を処理する方法及び端末
CN107079031B (zh) 经由与第二设备的通信对第一设备的基于用户认证的批准
US10645557B2 (en) Transferable ownership tokens for discrete, identifiable devices
US9125059B2 (en) Password-free, token-based wireless access
TWI582613B (zh) 透過於列印機與列印用戶端裝置間之實體近接關係的列印技術
WO2015101273A1 (zh) 一种安全验证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US20140173686A1 (en) Device Communication Based On Device Trustworthiness
TWI518582B (zh) 針對列印工作ad-hoc發現及選取印表機
US20180137480A1 (en) Mobile device gesture and proximity communication
US10015668B2 (en) Method of establishing communications
JP2017525058A (ja) 認証コードエントリ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2012123591A5 (zh)
EP3275118B1 (en) Asset authentication in a dynamic, proximity-based network of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11734416B2 (en) Construct general trusted application for a plurality of applications
TW201633228A (zh) 用於移動近場支付的資料傳輸方法及用戶設備
KR102616421B1 (ko) 생체 인증을 이용한 결제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CN111512618B (zh) 发送和接收包括表情符号的消息的电子设备以其控制方法
TWI482020B (zh) 用於促進可攜式電子裝置及印表機之間的通訊的系統與電腦實施方法及相關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
US10291621B2 (en)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US9661000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system, method of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JP6443892B2 (ja) デバイスマッチング方法
JP6737532B2 (ja) 認証方法
EP3238127B1 (en) Pairing of external device with random user action
WO2017113791A1 (zh) 蓝牙自动连接方法和主设备、从设备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