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31819A - 可攜式電子裝置、相關設備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可攜式電子裝置、相關設備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31819A
TW201331819A TW101140101A TW101140101A TW201331819A TW 201331819 A TW201331819 A TW 201331819A TW 101140101 A TW101140101 A TW 101140101A TW 101140101 A TW101140101 A TW 101140101A TW 201331819 A TW201331819 A TW 20133181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de
portable electronic
electronic device
user
user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401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ohn-Rhys Newman
Pascal Wever
Marco Paglia
Duncan Burns
Julian Bleecker
Jacob Zukerman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Corp filed Critical Nokia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3318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31819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5Power saving in peripheral device
    • G06F1/3262Power saving in digitizer or table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5Power saving in peripheral device
    • G06F1/3265Power saving in display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87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by switching off individual functional units in the computer system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 G09G2330/02Details of power systems and of start or stop of display operation
    • G09G2330/021Power management, e.g. power sav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一種設備,其被組態以執行至少下列事項:提供對於一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第一操作模式,該第一操作模式被組態以允許與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使用者界面之一般解鎖定使用者互動,該第一操作模式關聯於允許對於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個或多個第一位準之功率消耗以及處理器活動的一可用性;提供對於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第二操作模式,該第二操作模式被組態以允許與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使用者界面之被鎖定使用者互動,該第二操作模式關聯於允許對於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個或多個第二位準之功率消耗或處理器活動的一可用性;並且其中該第二操作模式之該被鎖定使用者互動允許該使用者使用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的使用者界面而提供一個或多個特定限制使用者輸入至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以在該第二操作模式中直接地互動於使用該使用者界面被提供之關聯的第二操作模式輸出,該等一個或多個特定限制使用者輸入不關聯於一般解鎖定可攜式電子裝置以進入該第一操作模式。

Description

可攜式電子裝置、相關設備及方法 發明領域
本揭示係關於可攜式電子裝置模式、相關方法、電腦程式以及設備之領域。某些揭示論點/實施例係關於可攜式電子裝置,尤其是,使用時可能以手握持著之所謂的手可攜式電子裝置(雖然他們使用時可能被置於托架中)。此等手可攜式電子裝置包含所謂的個人數位助理(PDA)以及平板電腦。
依據一個或多個揭示論點/實施例之可攜式電子裝置/設備可提供一個或多個音訊/文字/視訊通訊功能(例如,電信通訊、視訊通訊、及/或文字發送(短訊息服務(SMS)/多媒體訊息服務(MMS)/電子郵件)功能)、互動式/非互動式觀看功能(例如,網路瀏覽、導航、TV/節目觀賞功能),音樂記錄/播放功能(例如,MP3或其他格式及/或(FM/AM)無線電廣播記錄/播放)、資料下載/傳送功能、影像捕捉功能(例如,使用(例如,內建式)數位攝影機)以及遊戲功能。
發明背景
可攜式電子裝置可使得一個或多個應用能夠被展現。通常,一應用允許使用者接取裝置之功能性(例如,使用電子郵件應用以寫入用於發送之訊息),辨識位置相關資訊、連接至另一裝置,或使用該裝置以接取資訊(例如,使用網路瀏覽器以讀取新聞網站)。當裝置是在全致動模式 時,藉由一個或多個應用被提供之功能性以及資訊的全部範圍是通常可供用於使用者,(除非有關聯於一特定應用之另外的安全限制-即使如此,使用者將至少可試圖接取該應用,或被呈現關聯於此一應用的至少一些資訊)。如果複數個應用被使用,通常是需顯著數量的處理器活動及/或功率。因此,在此一全致動模式下,其將沒有處理器活動及/或功率使用上之限制,因而使用者可接取複數個應用。
為了降低處理器活動及/或功率消耗(例如,以延長電池效期),使用者可關掉可攜式電子裝置,或進入另一模式,其中使用者與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互動被防止並且功能失去作用(除了允許使用者將可攜式電子裝置返回至致動模式之外)。這模式也可鎖定由於意外地致動功能性之使用者無意的輸入。
這說明書中之先前發表之文件或任何背景的列表或討論不一定認為是該文件或背景是目前技術之部份或是一般之常識。本揭示之一個或多個論點/實施例可能是或可能不是針對一個或多個背景議題。
發明概要
於一第一論點中,提供一設備,該設備包括:至少一處理器;以及包含電腦程式碼之至少一記憶體,該至少一記憶體以及該電腦程式碼被組態以便,藉由該至少一處理器,導致該設備進行至少下面的步驟: 提供對於一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第一操作模式,該第一操作模式被組態以允許與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使用者界面之一般解鎖定使用者互動,該第一操作模式關聯於允許對於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個或多個第一位準之功率消耗以及處理器活動的一可用性;提供對於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第二操作模式,該第二操作模式被組態以允許與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使用者界面之被鎖定使用者互動,該第二操作模式關聯於允許對於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個或多個第二位準之功率消耗或處理器活動的一可用性;並且其中該第二操作模式之該被鎖定使用者互動允許該使用者使用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的使用者界面而提供一個或多個特定限制使用者輸入至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以在該第二操作模式中直接地互動於使用該使用者界面被提供之關聯的第二操作模式輸出,該等一個或多個特定限制使用者輸入不關聯於一般解鎖定可攜式電子裝置以進入該第一操作模式。
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操作模式可被考慮作為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操作狀態。例如,該操作模式可能支配可用的應用,被引動或不被引動之硬體(例如,袖珍型鍵盤、記憶體、發送器),可用的功能性(例如,資料之發送可以第一模式被引動,但不是第二模式)、可用的資訊、資訊如何被呈現、及/或使用者可如何與可攜式電子裝置互動(例如,使用者界面之方面,例如,一鍵盤,是否被引動、 不引動及/或被組態而以不同的方式回應至相同的輸入)。亦即,操作模式可定義可攜式電子裝置之性能(例如,原定性能)及/或功能(以及於可攜式電子裝置上進行之可能應用)。操作模式可支配甚麼資訊將被供應至使用者及/或使用者可用的功能。
第二模式可以是使用者定義之操作模式(例如,具有使用者儲存的偏愛之操作模式)。當一應用正執行時,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操作模式可支配該應用之行為。
該設備可被組態以便:引動自複數個使用者應用之一特定使用者應用的選擇而作為一選擇的第二操作模式應用,以至於,當於第二操作模式中時,該關聯的第二模式輸出包括關聯於該選擇的第二操作模式應用之資訊。例如,一地圖應用於第二操作模式中可能是可用的,該第二模式輸出提供關聯於可攜式電子裝置位置之位置資訊。
該選擇的第二操作模式應用之關聯的第二模式輸出可包括縮簡輸出,該縮簡輸出當於第一模式時是可用於該選擇的第二操作模式應用之輸出的一縮簡形式。例如,於一地圖應用之情況中,剛好可用於第一模式中的一部份資訊是可用於第二模式中的。一縮簡形式可被考慮作為一減小的形式,及/或一刪改的形式。
該縮簡的輸出可包括一個或多個下列事項:一文字訊息之一主題;一文字訊息之一第一行; 一文字訊息特徵之一第一預定數目;辨識一文字訊息之傳送者的資訊;一新聞標題;被檢測以及抽取自一訊息之資訊(例如,姓名、地址、電話號碼);一方向指示符;以及一位置指示符。
第二模式輸出可以是,例如,一個或多個下面事項:視覺輸出(例如,影像、文字);觸覺輸出(例如,觸動回授、振動);以及音訊輸出。
當可攜式電子裝置被組態而於第二操作模式中時,可攜式電子裝置及/或選擇的第二操作模式應用可被組態,以便連續地提供第二模式輸出(或在預定區間之更新輸出)。例如,如果第二操作模式應用是導航應用或音樂播放機應用,則第二模式輸出可連續地被提供(例如,關於目前位置之資訊、關於方向指示符之資訊、關於目前正播放的音樂之資訊),因而使用者可藉由簡單地看該裝置而接取那資訊。
當可攜式電子裝置被組態而於第二操作模式中時,可攜式電子裝置及/或選擇的第二操作模式應用可被組態,而不連續地提供第二模式輸出。例如,如果第二操作模式應用是一部落格應用或電子郵件(或其他通訊聯繫)應用,第二模式輸出可被提供僅回應於一事件(例如,訊息接收)、或回應於與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使用者互動。
二個或更多的複數個使用者應用可以是可用於第一操作模式中,該等使用者應用包括,例如,二個或更多個下列事項:一遊戲應用;一電子郵件應用;一導航應用(例如,一衛星導航應用);一社交網路應用;一新聞饋送應用;一網路瀏覽器;以及一地圖應用。
一個或多個特定使用者應用可被選擇作為一個或多個選擇的第二操作模式應用。
當於第二操作模式中時,關聯的第二模式輸出可包括關聯於導航應用之導航資訊,並且可允許之特定限制使用者輸入可包含改變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位置。這可以是,例如,使用者帶著可攜式電子裝置移動。
第二模式輸出可包括關於自第三者所接收之訊息的資訊並且特定限制使用者輸入可引動記錄一音訊訊息,並且發送該被記錄的訊息至第三者。因此,如果一訊息被接收,這仍然以第二模式被提供至使用者,並且該使用者可藉由記錄來自第二模式的音訊訊息而容易地回應。
二模式輸出可包括關於正被播放音樂檔之資訊並且特定限制使用者輸入可引動使用者選擇將被播放的一不同音樂檔。
特定限制使用者輸入可以是相關於該第一操作模式中可用的使用者輸入之一般範圍而受限定。亦即,可用於第二模式中的使用者輸入可以是可用於第一模式中的使用者輸入之一子集。例如,一實施範例可具有一鍵盤使用者界面以及一操縱桿使用者界面,其中於第一模式中,使用者可經由鍵盤使用者界面以及操縱桿使用者界面二者而提供輸入,而於第二模式中,使用者可僅經由操縱桿使用者界面而提供輸入(或甚至於第二操作模式藉由鍵盤及/或操縱桿之可檢測輸入範圍可能受限定)。以此方式,被鎖定使用者互動可以是相關於一般解鎖定使用者互動而受限定。
第二操作模式中可用的被鎖定使用者互動可以是相關於第一操作模式中可用的一般解鎖定使用者互動而受限定。被鎖定使用者互動可以是一般解鎖定使用者互動之子集。一般解鎖定互動可引動使用者以與裝置的所有應用互動。一般解鎖定互動可引動使用者以接取裝置的所有功能性。被鎖定互動可防止使用者,於第二模式中,避免接取某些應用/功能性(其可以是可用於第一操作模式中)。
可攜式電子式設備之一個或多個功率消耗以及處理器活動的第二位準可以是較低於一個或多個功率消耗以及處理器活動之第一位準。
第二操作模式可允許使用者使用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使用者界面而提供特定限制使用者輸入至可攜式電子裝置,以便於第二操作模式中直接地互動於使用使用者界面被提供之相關輸出,而保持該可攜式電子裝置於該第二 操作模式。
設備可被組態以提供對於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第三操作模式,該第三操作模式關聯於允許對於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個或多個第三位準之功率消耗或處理器活動的可用性,該等一個或多個功率消耗以及處理器活動之第三位準是較低於該第二位準。
第三模式可提供一睡眠模式,於該睡眠模式中回應於關聯輸出之使用者輸入不能沒進入該等第一或第二操作模式的至少一者而被提供。
設備可被組態以允許一使用者互動而改變設備模式自一模式至一不同的模式。
設備可被組態,當於第三模式中時,使得與被組態以於該設備上進行之一個或多個應用的使用者互動失效,但是允許該使用者解鎖定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以進入該第一操作模式。
第二模式之被鎖定使用者互動可相關於一個或多個電源、處理器以及使用者界面功能性之可用性而被鎖定。
設備可被組態以回應於一事件而允許使用者互動自第三模式移動至第二模式。
一事件可包括下列事項:來自一第三者之一訊息的接收;或一排程事件。
自一第三者所接收之訊息可包括一個或多個一短訊息服務(SMS)、一多媒體訊息服務(MMS)、一照片訊 息、一影像為基礎訊息、一視訊訊息、一音訊訊息、一社交媒體網站為基礎訊息、一微通訊聯繫為基礎訊息、一網站為基礎訊息、一關聯於交易訊息、一網站討論會為基礎訊息或一超連結。
排程事件可包括一個或多個下列事項:一行事曆項目;一警報器;一排程軟體更新;一排程防毒更新;以及一時間與日期為基礎之排程更新。
一特定限制使用者輸入可包括一個或多個下列事項:傾斜該裝置;移動裝置至一新的位置;與一觸控螢幕互動;按一觸控螢幕;懸停在一觸控螢幕之上;碰觸該觸控螢幕之一特定區域;按一鍵;以及於該觸控螢幕上擦刷。
特定限制使用者輸入可允許於第二模式中關聯於該第二模式輸出之作業的進行。
在可攜式電子裝置自動地返回至第二模式之前,特定限制使用者輸入可允許於第一模式中關聯於該第 二模式輸出之作業的進行。
設備可以是下列物件之至少一者:一可攜式電子裝置、用於一可攜式電子裝置之電路、一膝上型電腦、一桌上型電腦、一移動式電話、一智慧型手機、一平板電腦、一監視器、一個人數位助理或一數位攝影機或其一模組。
具有第一以及第二模式之可攜式電子裝置可被考慮是膝上型電腦、桌上型電腦、移動式電話、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監視器、個人數位助理或數位攝影機。
使用者界面可包括下列物件之一個或多個的組合:一棒棍、一指示棒、一碰觸墊、一觸控螢幕、一顯示器、一輸入筆與墊、一滑鼠、一實體鍵盤、一虛擬鍵盤、一操縱桿、一遠端控制器、一按鈕、一麥克風、一移動檢測器、一位置檢測器、一畫線器以及一加速器。
設備/可攜式電子裝置可包括一顯示器,並且該顯示器可包括一AMOLED(主動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一電子墨水(e-Ink)顯示器、一LCD(液晶顯示器)之一個或多個的組合。例如,一顯示器可包括一下方之e-Ink螢幕,以及頂部上之一LCD,其中當正使用e-Ink螢幕時,該LCD可被組態為透明的或半透明。當於第二操作模式中時,顯示器可被組態以至於使用較少電力(例如,藉由減少顏色及/或亮度,及/或改變顯示器之色調搭配)。例如,一1/4視訊圖形陣列OLED顯示器可能消耗3瓦,但是展示白色文字於黑色背景上卻僅需0.7瓦。亦即,改變可攜式電子裝置之操作模式可包括改變可攜式電子裝置之顯示模式。
在特定限制使用者輸入及/或關聯特定限制使用者輸入的功能/作業之處理及/或進行期間,對於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個或多個第二位準之功率消耗以及處理器活動可以是暫時地較高於對於可攜式電子裝置之第一位準的功率消耗以及處理器活動。
記憶體可包括一個或多個,例如,CD、DVD、快閃記憶體、軟式磁碟片、硬碟、依電性記憶體、非依電性記憶體、隨機接取記憶體。
設備可被連接/可連接至一網路。該網路可以是,例如,網際網路、移動式電話網路、無線網路、LAN或以太。設備可包括與網路互動之發送器及/或接收器。發送器/接收器可包括,例如,天線、以太埠、LAN連接、USB埠、無線電天線、藍芽連接器、紅外線埠或光纖檢測器/發送器。
應了解,第二操作模式可以不是一飛機或飛行模式(例如,其中天線發送以及接收功能被暫停)。應了解,第二操作模式可以不是低電池模式,該低電池模式回應於檢測電池位準是在一預定臨界值之下而被致動。應了解,設備/可攜式電子裝置可被組態以提供除了第二操作模式之外的飛行模式及/或低電池模式。
於一第二論點中,提供一種方法,該方法包括:提供/使用對於一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第一操作模式,該第一操作模式被組態以允許與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使用者界面之一般解鎖定使用者互動,該第一操作模式關 聯於允許對於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個或多個第一位準之功率消耗以及處理器活動的一可用性;提供/使用對於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第二操作模式,該第二操作模式被組態以允許與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使用者界面之被鎖定使用者互動,該第二操作模式關聯於允許對於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個或多個第二位準之功率消耗或處理器活動的一可用性;並且其中該第二操作模式之該被鎖定使用者互動允許該使用者使用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的使用者界面而提供一個或多個特定限制使用者輸入至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以在該第二操作模式中直接地互動於使用該使用者界面被提供之關聯的第二操作模式輸出,該等一個或多個特定限制使用者輸入不關聯於一般解鎖定可攜式電子裝置以進入該第一操作模式。
於一第三論點中,提供包括電腦程式碼之電腦程式,該電腦程式碼被組態以進行下列事項:提供對於一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第一操作模式,該第一操作模式被組態以允許與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使用者界面之一般解鎖定使用者互動,該第一操作模式關聯於允許對於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個或多個第一位準之功率消耗以及處理器活動的一可用性;提供對於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第二操作模式,該第二操作模式被組態以允許與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使用者界面之被鎖定使用者互動,該第二操作模式關聯於允許對於 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個或多個第二位準之功率消耗或處理器活動的一可用性;並且其中該第二操作模式之該被鎖定使用者互動允許該使用者使用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的使用者界面而提供一個或多個特定限制使用者輸入至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以在該第二操作模式中直接地互動於使用該使用者界面被提供之關聯的第二操作模式輸出,該等一個或多個特定限制使用者輸入不關聯於一般解鎖定可攜式電子裝置以進入該第一操作模式。
電腦程式可被儲存於一儲存媒體上(例如,於CD、DVD、記憶條或其他非暫時性媒體上)。電腦程式可被組態以作為一應用程式而在一裝置或設備上執行。一應用程式可經由一操作系統藉由一裝置或設備執行。
於一第四論點中,提供一設備,該設備包括:第一構件,其被組態而提供對於一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第一操作模式,該第一操作模式被組態以允許與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使用者界面的一般解鎖定使用者互動,該第一操作模式關聯於允許對於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個或多個第一位準的功率消耗以及處理器活動之一可用性;第二構件,其被組態以提供對於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第二操作模式,該第二操作模式被組態以允許與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使用者界面之被鎖定使用者互動,該第二操作模式關聯於允許對於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個或多個第二位準之功率消耗或處理器活動的一可用性;並且 其中該第二操作模式之該被鎖定使用者互動允許該使用者使用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的使用者界面而提供一個或多個特定限制使用者輸入至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以在該第二操作模式中直接地互動於使用該使用者界面被提供之關聯的第二操作模式輸出,該等一個或多個特定限制使用者輸入不關聯於一般解鎖定可攜式電子裝置以進入該第一操作模式。
本揭示包含一個或多個不論是否明確地被說明之分離或各種組合方式之對應的論點、實施例或特點(包含申請專利範圍)。用以進行一個或多個所討論功能之對應的構件也是在本揭示之內。
用以實作一個或多個被揭示的方法之對應電腦程式也是在本揭示之內並且被包含於一個或多個所述實施例中。
在上面之概要將僅作為範例並且是非限定性。
100‧‧‧設備
101‧‧‧可攜式電子裝置
102‧‧‧天線
103‧‧‧通訊單元
104‧‧‧顯示裝置
105‧‧‧界面
107‧‧‧記憶體
108‧‧‧處理器
201‧‧‧可攜式電子裝置
204、205‧‧‧觸控螢幕使用者界面
325a‧‧‧導航應用圖像使用者界面元件
329a‧‧‧釘住選擇應用使用者界面元件
330a‧‧‧釘住選擇圖像
331a‧‧‧位置輸入欄
332a、332b、340a‧‧‧所需位置
333a、333b‧‧‧方向指示符
334a‧‧‧方向改變路徑
335a‧‧‧方向改變標誌
336a‧‧‧地圖區域
337a‧‧‧首頁圖像
338a‧‧‧使用者呈現位置
339a‧‧‧返回圖像
391、591‧‧‧使用者手指
401、501‧‧‧可攜式電子裝置
404‧‧‧電容性觸控螢幕
411‧‧‧實體鍵使用者界面
431‧‧‧圖像區域
432‧‧‧應用區域
442b‧‧‧訊息
451‧‧‧記錄使用者界面元件圖像
481‧‧‧模式鍵
504‧‧‧圖形使用者界面觸控螢幕
525a‧‧‧行事曆應用使用者界面元件
542a、542b‧‧‧行事曆項目
543b‧‧‧新的會面要求
561a、561b‧‧‧時間指示符
562a、562b‧‧‧時鐘
571‧‧‧導航使用者界面元件
581‧‧‧實體模式按鈕
582‧‧‧虛擬袖珍型鍵盤
583‧‧‧更新鍵
584‧‧‧刪除更新使用者界面元件
601‧‧‧第一操作模式流程
602‧‧‧第二操作模式流程
700‧‧‧光碟
接著將參考附圖僅藉由範例而說明,於其中:圖1是描述包括有包含記憶體、處理器以及通訊單元的一些電子構件之實施範例;圖2是圖解地說明包括觸控螢幕之實施範例;圖3a-3c描述圖2實施範例,其中一導航應用被選擇作為第二操作模式應用。
圖4a-4d描述一進一步的實施範例,其中一電子郵件應用被選擇作為第二操作模式應用。
圖5a-5f描述一進一步的實施範例,其中一行事曆應用被選擇作為第二操作模式應用。
圖6描述地說明被使用以提供可攜式電子裝置之第一操作模式以及第二操作模式的方法之流程圖。
圖7分解地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範例而提供一程式之電腦可讀取媒體。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圖形中所展示之其他實施例被提供對應至早先描述實施例之相似特點的參考號碼。例如,特點數目1也可對應至數目101、201、301等等。這些編號特點可出現於圖形中,但是也可能不直接地在這些特定實施例的說明之內被提及。這些仍然被提供於圖形中以協助對進一步實施例的了解,尤其是關於早先描述之實施例的相似特點。
一可攜式電子裝置通常具有一致動第一操作模式(其可能是或可能不是圖形為基礎的)以允許使用者大體上與該裝置互動並且大致地接取該裝置的全部功能性。例如,於致動操作模式中,該使用者可以被呈現廣泛範圍圖像以及代表可供一般使用之不同的可用應用之選擇。一些電子裝置具有第二模式(或睡眠模式),其中可用選擇之全部可用性不被引動。對於這些裝置,使用者可以被呈現,以一致動模式,允許與該可攜式電子裝置完全互動之界面,以及,以睡眠/備用模式被呈現,禁止與可攜式電子裝置完全互動之界面(但是允許對於裝置解鎖定以進入一般模 式)。其他電話/可攜式電子裝置(例如、Nokia N8)可允許使用者鎖定以及解鎖定該裝置(例如,藉由使用在電話邊之一滑動器或藉由按一連串的鍵)。於解鎖定模式中,使用者可具有對於所有應用及/或電話全部功能性的一般解鎖定接取。於鎖定模式中,使用者是可接收電話、觀看一螢幕保護,但是使用者應用及/或功能性是不可用的。
此處所包含之實施範例可被考慮以提供具有中間型式功能性、資訊及/或互動之操作模式的方法。例如,其可允許使用者直接地且明確地接取被提供之功能性、資訊及/或互動(例如,而不需瀏覽或考慮以不同模式被提供的其他功能性/資訊)。
圖1展示設備(100)之實施範例,例如,移動式電話。於其他實施範例中,設備(100)可包括用於移動式電話(或PDA或音訊/視訊播放機)之模組,並且可包括適當地被組態之記憶體(107)以及處理器(108)。
圖1實施範例,於此情況中,包括,例如,顯示裝置(104),例如,液晶顯示器(LCD)或觸控螢幕使用者界面。圖1之設備(100)被組態以至於可接收、包含、及/或另外接取資料。例如,這實施範例(100)包括通訊單元(103),例如,接收器、發送器及/或收發器,而與用以連接至無線網路之天線(102)通訊及/或用以接受連接至網路的一實體之一接埠(未被展示),以至於資料可經由一個或多個網路型式被接收。這實施範例包括可在資料經由天線(102)或接埠被接收之後或在使用者界面(105)被產生之後儲存資料之記 憶體(107)。處理器(108)可自使用者界面(105)、自記憶體(107)或自通訊單元(103)接收資料。應了解,於某些實施範例中,顯示裝置(104)可包含使用者界面(105)。無視於資料由來,這些資料可經由顯示裝置(104)、及/或任何提供設備之其他輸出裝置而被輸出至設備(100)之使用者。處理器(108)也可將供用於稍後之使用者的資料儲存在記憶體(107)中。記憶體(107)可儲存電腦程式碼及/或應用,其可被使用以指示/引動處理器(108)進行功能(例如,讀取、寫入、刪除、編輯處理資料)。
這實施範例被組態以引動複數個操作模式,該等複數個操作模式包括第一操作模式以及第二操作模式。第一操作模式被組態以允許一般解鎖定使用者互動於可攜式電子裝置(101)之使用者界面(105),並且關聯於允許對於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個或多個第一位準的功率消耗以及處理器(108)活動之可用性。
第二操作模式被組態以允許鎖定使用者與可攜式電子裝置使用者界面(105)互動,並且關聯於允許對於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個或多個第二位準的功率消耗或處理器(108)活動之可用性。
當自第一操作模式改變至第二操作模式時,可攜式電子裝置可以,例如,被組態以進行一個或多個下列步驟:改變顯示裝置之模式至一低功率模式(例如,藉由降低螢幕(104)之亮度);限定可用的處理活動數量;使得使用者界面(105)部份失效(例如,以至於回應至使用者輸入之一部 份的碰觸使用者界面是不被組態);限定可用之非永久性記憶體(例如RAM)(107)數量;使預定硬體(例如,發送器、接收器、通訊單元(103))失效;以及引動應用以第二操作模式執行。
第二操作模式之鎖定使用者互動允許使用者,使用可攜式電子裝置使用者界面(105)而提供一個或多個特定限制使用者輸入(例如,比較至第一操作模式中之可用的一般互動輸入而限定)至可攜式電子裝置,以便直接地以第二操作模式與使用使用者界面(105)所提供之相關第二操作模式輸出互動,該等一個或多個特定限制使用者輸入不關聯於一般解鎖定可攜式電子裝置以進入該第一操作模式。
圖2是描述設備之一實施範例,該設備包括,例如,可攜式電子裝置(201),例如,具有使用者界面之移動式電話,該使用者界面包括用以發送及/或接收資料(例如,電子郵件、文字訊息、電話、對應至網頁的資訊)之觸控螢幕使用者界面(205、204)、記憶體(未被展示)、處理器(未被展示)以及天線(未被展示)。
圖3a-c是圖解地說明當圖2實施範例之移動式電話可攜式電子裝置(201)是在使用中時的一系列圖形。於這範例中,使用者希望到英國的諾丁安市之跑步/體育用品商店。當可攜式電子裝置被導通時,以第一致動模式中被呈現至使用者之首先螢幕是首頁螢幕(如圖3a所展示)。首頁螢幕顯示一些使用者界面元件圖像,當可攜式電子裝置是在第一致動模式中時,各個使用者界面元件圖像代表使用者 可選擇以及互動的不同應用。於此情況中之應用包括,電子郵件客戶、電影播放器、行事曆應用、通訊聯繫應用、導航應用、設定控制應用、網路瀏覽器應用、外接裝置界面應用、按鈕選擇應用(在下面將進一步的討論)、鎖定應用、音樂播放器應用以及遊戲應用。
於此情況中,使用者希望得到至一特定商店之方向,因此使用者藉由他的手指(391)(或其他尖筆)按(或懸停)在對應的導航應用圖像使用者界面元件(325a)上而選擇導航應用。這打開導航應用。
於圖3a中展示之情況中,可攜式電子裝置被組態而於第一(致動)模式中,該第一(致動)模式被組態以提供與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使用者界面的一般解鎖定使用者互動。於此情況中,該一般解鎖定使用者互動允許使用者進入導航應用之位置輸入欄(331a)而登入所需的位置(332a)。設備被組態以依照地圖(例如,其可被儲存在可攜式電子裝置上,或在遠距裝置上,例如,伺服器)而決定目前地理位置(例如,使用全球定位系統),以及自決定的目前地理位置至輸入位置的路線。為了形成這些決定以及呈現決定的結果,可攜式電子裝置,於第一模式中,具有可用的一個或多個功率消耗以及處理器活動之第一致動位準(其將非限定性,但是不必定是如此,例如,於裝置具有可提供雙倍於第一致動模式之電池效期(或相對延長)之進一步致動模式的情況中,例如,藉由限定WLAN掃瞄或可被執行之背景應用數量)。
當可攜式電子裝置決定自目前位置至輸入的所需位置之路線時,顯示器被組態以呈現下列事項於顯示器上:一所需的位置輸入欄(331a),其中使用者可輸入/編輯他所需的位置是在何處;一地圖區域(336a),其指示使用者之目前位置(338a)、輸入所需位置(340a)之位置、藉由一方向改變標誌(335a)指示各個方向之改變的一路徑(334a);一方向指示符(333a),其被組態以指示使用者必需隨著路徑(334a)自他的目前位置前進的方向;一首頁圖像(337a),其被組態以允許使用者至返回至首頁螢幕;一返回圖像(339a),其被組態以允許使用者返回至上次螢幕;以及一釘住選擇圖像(330a),其被組態以允許使用者選擇操作模式應用作為一特定第二操作模式應用。
接著,使用者可於第一操作模式中,使用路徑地圖以及方向指示符以隨著該路徑至他所需的位置。當使用者改變位置時,設備被組態以更新該使用者之目前位置以及對應的路徑地圖。於此情況中,當於第二(被鎖定)操作模式中時,使用者也希望接收導航應用資訊輸出,因此使用者藉由選擇(藉由使用他的手指(391)按住或懸停)釘住選擇圖像(330a)(如圖3b中所展示)而選擇導航應用作為第二(被鎖定)操作模式應用。
於此情況中,自從與觸控螢幕之上次使用者互動經一預定週期之後,該設備被組態以自動地輸入第二(被鎖定)操作模式(如圖3c中所展示)。該第二(被鎖定)操作模式,於這實施範例中,被組態以允許與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使用 者界面的被鎖定使用者互動並且關聯於允許對於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個或多個第二位準的功率消耗或處理器活動之可用性。於此情況中,第二位準之功率消耗或處理器活動是較低於第一模式中可用的第一位準之功率消耗或處理器活動。例如,可攜式電子裝置可被組態以於第二模式中比於第一模式中較少頻繁地更新使用者之目前位置以及路徑地圖。應了解,當可攜式電子裝置是在第二模式中時,藉由降低可用的功率消耗或處理器活動可有助於延伸電池效期。
當於第二(被鎖定)操作模式中時,關聯的第二模式輸出包括關聯於所選擇的第二操作模式應用之資訊,其於此情況中是導航應用。於此情況中,所選擇的第二操作模式應用之第二模式輸出包括縮簡輸出,該縮簡輸出是當在第一模式中時可用於所選擇的第二操作模式應用之輸出的一縮簡形式。亦即,如於第一模式,於第二模式中之所選擇的第二操作模式應用提供之輸出包括一所需的位置(332b);以及被組態以指示使用者必須自他的目前位置隨著路徑前進至什麼方向之一方向指示符(333b)。但是,不同於當在第一(致動)模式中時之用於所選擇的第二操作模式應用之圖形,當在第二(被鎖定)操作模式中時,顯示器並不展示一地圖,首頁圖像被組態以允許使用者返回至首頁螢幕;一返回圖像被組態以允許使用者返回至上次螢幕;並且一釘住選擇圖像被組態以允許使用者選擇操作模式應用作為一特定第二操作模式應用。更進一步地,對於這實施 範例,所需的位置(332b),如於第二模式之展示,是不可編輯的,因而所需的位置(332a),如於第一模式之展示,是可經由與可攜式電子裝置之解鎖定使用者互動而藉由使用者編輯的。於此情況中,當可攜式電子裝置被組態而為第二操作模式中時,導航應用被組態以連續地提供第二模式輸出。應了解,其他實施範例可被組態以提供音訊第二模式輸出。例如,一第二模式導航應用可被組態以提供音訊第二模式輸出,其將通知使用者往那個方向去並且何時轉向。以此方式,使用者可以不需要查看可攜式電子裝置之顯示器。
於此情況中,第二操作模式之被鎖定使用者互動允許使用者提供一個或多個特定限制使用者輸入至可攜式電子裝置,以於第二操作模式中直接地互動於使用使用者界面(205)被提供之關聯的第二模式輸出(332b,333b),該等一個或多個特定限制使用者輸入不關聯於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般解鎖定以進入第一操作模式。於此情況中,特定限制使用者輸入包括改變可攜式電子裝置之地理位置。於此情況中,特定限制使用者輸入並不包括直接地與觸控螢幕之互動,因這實施例被組態以於第二模式中使觸控螢幕失效(除了允許解鎖定以進入第一模式外)。於此情況中,可攜式電子裝置被組態以藉由決定地理位置(例如,使用一全球定位系統)而檢測地理位置特定使用者輸入。
以此方式,設備被組態以當可攜式電子裝置朝向所需的位置移動時而決定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位置。於此 情況中,回應於使用者提供的地理位置特定限制使用者輸入(藉由改變地理位置),該設備被組態以更新方向指示符(333b)。
例如,於圖3c所展示之情況中,使用者已抵達他需要改變方向以便追隨該路徑之點。於第一模式中,於顯示之地圖上,使用者之位置將對應至第一方向改變標誌。於這第二模式中,可攜式電子裝置被組態以更新方向指示符,以至於使用者可繼續隨著該路徑而不必離開可攜式電子裝置之第二(被鎖定)操作模式。
於此情況中,當操作模式應用被執行時,使用者藉由按著一釘住選擇圖像(330a)而選擇特定的第二操作模式應用。這實施例方便選擇特定的第二操作模式應用之一另外/不同的方法。尤其是,這實施範例被組態以當使用者選擇釘住選擇應用使用者界面元件(329a)時,呈現可用於釘住選擇的應用之列表。自這顯示的複數個可用的應用中,使用者可選擇一個(或多於一個)作為一選擇的第二操作模式應用。這可允許使用者自一中心應用選擇所需的第二操作模式應用而不必首先執行將被釘住之選擇的/特定的應用。
應了解,其他實施範例可以其他方式引動第二操作模式應用之選擇。例如,其他實施範例可被組態以依照上次執行應用引動自動選擇,或引動將被釘住以供稍後第二模式中使用之執行應用的選擇(不必定得是上次進行的應用)。其他實施範例也可使用實體或虛擬的使用者界面元件(例如,實體鍵)以引動特定使用者應用之選擇作為一選擇 的第二操作模式應用。應了解,其他實施例可被組態以具有一個或多個原定第二操作模式應用,如果沒有其他使用者應用已被選擇作為一選擇的第二操作模式應用,則該等一個或多個原定第二操作模式應用被組態以提供第二模式輸出。
應了解,對於另一實施範例可被組態以於不同的操作模式中具有不同的色調搭配。例如,可攜式電子裝置可被組態,於第一模式中,以顯示彩色(例如,資訊,例如,文字、地圖或影像),並且,於第二模式中,顯示黑色以及白色。應了解,雖然於第二操作模式中,可攜式電子裝置可被組態以改變該顯示(例如,呈現一動畫或改變像素色彩)。改變像素組態可延伸像素壽命(例如,藉由防止產生永久人為因素之色彩的連續顯示(例如,預燒或影像持續))。
應了解,除了第一以及第二操作模式之外,其他實施範例也可具有進一步的操作模式。例如,一實施範例可具有一第三模式,於其中除了能夠使可攜式電子裝置自第三操作模式改變為另一模式(例如,第一操作模式或第二操作模式)之外,與可攜式電子裝置的所有使用者互動不被引動。第三操作模式可被考慮為一簡單背景睡眠模式。
應了解,其他實施範例可允許使用者定義將於第二模式中被顯示的第二模式輸出以及其如何被顯示。例如,一實施例可引動使用者以組態可攜式電子裝置,以至於路徑地圖是第二模式輸出,但是方向指示符不是第二模式輸出。應了解,第二模式輸出可包括關聯可用於第一操 作模式中之選擇的第二操作模式應用之所有資訊。應了解,第二模式之輸出可被預定(亦即,在第二模式被輸入之前)或被決定,而可攜式電子裝置是於第二模式中。更進一步地,一實施範例可使得使用者能於第二模式中繼續不停地切換顯示螢幕的背光。
在上述範例中,可攜式電子裝置有關導航應用的第一以及第二模式被說明。應了解,可用於可攜式電子裝置上的其他應用(例如,電子郵件應用、行事曆應用、電影播放器應用)可被組態,以便當可攜式電子裝置是在第一或在第二操作模式中時,提供不同的功能性/資訊。
應了解,其他實施範例可被組態以具有多於一個第二操作模式應用。應了解,當可攜式電子裝置被組態而於第二操作模式中時,所選擇的第二操作模式應用可被組態而於前景位置中。例如,各第二操作模式應用可被呈現於一系列重疊視窗中,其中釘住選擇的第二操作模式應用被顯示於前景位置中。
圖4a圖解地說明設備之進一步的實施範例(401),例如,包括一電容性觸控螢幕(404)之個人數位助理裝置,該電容性觸控螢幕被組態以顯示一圖形使用者界面。這實施例同時也包括一實體鍵使用者界面(411),於此情況中,其是一虛擬標準打字機鍵盤(QWERTY鍵盤)。於圖4a所展示之情況中,使用者已以可攜式電子裝置之第一(致動)模式開啟一電子郵件應用。當電子郵件應用被執行時,使用者界面包括一圖像區域(431),以及一應用區域 (432)。圖像區域(431)包括一些圖像:一被組態以允許使用者操作首頁螢幕之首頁圖像、一電子郵件應用圖像、一行事曆應用圖像、一通訊通知應用圖像以及一遊戲應用圖像。應用圖像允許使用者操作藉由可攜式電子裝置被提供之對應的分別應用。
第一(致動)模式,於此情況中,允許一般被解鎖定使用者與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使用者界面的互動。亦即,使用者可藉由互動於觸控螢幕及/或實體鍵使用者界面而與可攜式電子裝置互動。於此情況中,第一模式是關聯於允許對於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個或多個第一位準之功率消耗以及處理器活動的可用性。於此情況中,當可攜式電子裝置是於第一操作模式中時,螢幕亮度被組態而為第一亮度。
於圖4b展示之情況中,電子郵件應用被執行。於此情況中,電子郵件應用區域(432)提供一列表或最近接收的電子郵件。於此情況中,使用者已結束檢閱他的最近接收的訊息並且希望將電話/可攜式電子裝置(401)放在他的口袋中。為了,例如,節省電池壽命以及減低他口袋中不需要的鍵按壓之風險,使用者改變可攜式電子裝置之模式至第二(備用)模式(例如,藉由按一模式鍵(481))。按該模式鍵(481)以改變可攜式電子裝置模式至第二模式選擇目前致動應用作為所選擇的第二操作模式應用。應了解,為了自複數個可用的應用(例如,行事曆應用、通訊聯繫應用)中選擇一不同的可用應用,使用者將在改變可攜式電子裝置模式之前使得那應用成為致動應用。應了解,對於其他實施 範例,設備可被組態以自動地改變電子裝置模式,例如,在檢測不活動的一預定週期之後。一原定應用可被預選以供第二模式中之使用(而不是被使用之上次應用)。
第二(備用)操作模式被組態以允許與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使用者界面的鎖定使用者互動。於此情況中,實體鍵使用者界面(411)不被引動(除了允許裝置模式被改變之外),因而一個或多個特定限制使用者輸入可經由觸控螢幕使用者界面被輸入以直接地與關聯的第二模式輸出互動。亦即,由於第一模式中使用者可經由實體鍵使用者界面(411)或觸控螢幕使用者界面(404)與可攜式電子裝置互動,但是於第二模式中卻僅經由觸控螢幕使用者界面(404)(或甚至於第二模式中僅僅經由觸控螢幕使用者界面(404)之部份),因此比較至第一模式中可用的一般解鎖定使用者互動,第二模式中可用之被鎖定使用者互動是受限定。於此情況中,當可攜式電子裝置被組態而於第二操作模式中時,第二模式電子郵件應用被組態而不連續地提供第二模式輸出。亦即,於此情況中,第二模式電子郵件應用被組態以僅回應於一事件(例如,訊息之接收)而提供第二模式輸出。
於圖4b所展示之情況中,可攜式電子裝置已接收一新的訊息,於此情況中是自第三者接收。關於訊息(442b)之資訊被顯示在觸控螢幕上作為第二模式輸出。於此情況中,第二模式輸出是縮簡第二模式輸出,由於第二模式輸出是第一操作模式中可用的輸出之一縮簡(例如,刪減)形 式。於此情況中,縮簡的第二(備用)模式輸出(442b)包括訊息之日期以及時間(雖然這可被省略)、訊息之傳送者、訊息主題以及訊息之首先二句。這些細節之選擇可被省略。藉由提供縮簡輸出,使用者可快速地以及容易地查看重要訊息細節而不需要改變可攜式電子裝置模式。
於此情況中,設備被組態,於第二模式中,以允許使用者使用可攜式電子裝置(401)之觸控螢幕使用者界面(404)而提供一個或多個特定限制使用者輸入至可攜式電子裝置,以便於第二操作模式中直接地與使用使用者界面被提供的相關縮簡訊息第二模式輸出(442b)互動,該等一個或多個特定限制使用者輸入不關聯於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般解鎖定以進入第一操作模式。
於此情況中,當縮簡第二模式輸出被顯示在觸控螢幕上時,使用者可藉由按在記錄使用者界面元件圖像(451)上(例如,使用手指或其他尖筆)而提供特定使用者輸入。當特定使用者輸入是正進行時(例如,當圖像是被按著/被選擇時),設備同時也被組態以記錄一聲音訊息以供發送至顯示的訊息之傳送者。於此情況中,使用者希望藉由一音訊訊息快速地回覆該接收的訊息。因此,當於第二模式中時,使用者按著致動訊息之記錄的記錄使用者界面元件圖像(451),而該互動同時也進行(如圖4c中之展示)(雖然與使用者界面元件圖像(451)之連續的互動可能不是必須的)。當使用者已結束記錄該訊息時,他鬆開他在記錄使用者界面元件上的手指而引動被記錄之訊息發送至所接收訊 息的傳送者。應了解,當特定功能被致動時,可用的處理程序活動及/或功率消耗可能暫時地被增加。當然,於另一實施例中,使用者界面圖像(451)可藉由致動鍵使用者界面(411)之觸控螢幕界面(404)而允許使用者將一訊息打字。
在訊息已被傳送之後,於這範例中,使用者希望檢閱全部接收的訊息。為了處理這事,使用者藉由手動地按著模式鍵(481)經一預定時間週期而進入第一(致動)模式。應了解,其他實施範例可能需要敲打複數個鍵或與複數個鍵互動以在操作模式之間切換。當於第一(致動)模式時,使用者可開啟在電子郵件應用內之最近接收的訊息。這被展示於圖4d中。於第一模式中,可攜式電子裝置被組態以能夠顯示所有的第一模式輸出。於此情況中,第一模式輸出(442a)除了包括可用於第二模式中的資訊之外也包括訊息的最後句子,例如,訊息之日期以及時間、訊息傳送者、訊息主題以及訊息之首先二句。當於第一模式中時,比較至可用於第二模式中之互動,有另外的互動是可用的。於第一模式中,這實施範例被組態以便允許使用者,例如,轉傳該訊息至另一使用者、經由一文字訊息回覆至傳送者、刪除接收的訊息、儲存接收之訊息以及標記接收的訊息為重要的。
應了解,除了第一以及第二操作模式之外,其他實施範例也可具有進一步的操作模式。例如,一實施範例可具有第三模式(例如,簡單背景模式),其中,除了那些引動可攜式電子裝置使自第三模式被改變為另一模式(例 如,第一模式或第二模式)之外,與可攜式電子裝置的所有使用者互動不被引動。應了解,當於第三模式時,可攜式電子裝置可被組態以回應於一事件(例如,回應於接收一訊息、或一排程行事曆事件)而改變為第二模式。
應了解,藉由提供使用者僅允許特定限制使用者輸入之第二模式,使用者可於第二模式中更直覺地以及容易地與裝置互動。此外,其可防止使用者免於形成與可攜式電子裝置之非必要或意外的互動而維持有用的功能性。其也可允許可攜式電子裝置之電池壽命被延長。例如,如果使用者希望使用裝置以執行一簡單任務,則他可能不需要致動裝置的全部功能性去處理這簡單任務。
圖5a圖解地說明包括被組態以顯示圖形使用者界面之觸控螢幕(504)(其包括OLED螢幕)之設備的進一步實施範例(501),例如,移動式電話或個人數位助理裝置。於圖5a展示之情況中,使用者已正好啟用可攜式電子裝置。顯示至使用者之啟始螢幕是首頁螢幕。該首頁螢幕包括複數個使用者界面元件,各使用者界面元件對應至一應用。在這實施範例上之可用的應用包括:電子郵件應用、電影播放機應用、通訊聯繫應用、導航應用、行事曆應用以及設定應用。
當可攜式電子裝置首先被啟用時,該可攜式電子裝置被組態而於第一操作模式中(如圖5a中之展示)。該第一操作模式被組態以允許與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使用者界面的一般解鎖定使用者互動,並且是關聯於允許對於可攜式電 子裝置之一個或多個功率消耗以及處理器活動之第一位準的可用性。於這範例中,使用者希望檢閱那天有什麼事件他必須去做。他因此藉由選擇所對應的行事曆應用使用者界面元件(525a)(例如,藉由按著或懸停在所需的使用者界面元件上)而開啟行事曆應用。這開啟行事曆應用並且顯示那天之資訊。有關於行事曆項目之目前時間使用水平線時間指示符(561a)以及對應的時鐘(562a)被顯示。該行事曆應用也提供導航使用者界面元件(571)。藉由與導航使用者界面元件(571)之互動,使用者可查看在時間上早些以及稍後(藉由分別地按著向上與向下箭號),並且選擇先前的日子或稍後的日子(藉由分別地按著左方以及右方箭號)。應了解,於第一操作模式中,使用者可選擇一行事曆項目(542a)並且編輯聯繫或傳送一更新至對應於該行事曆項目的參與者(例如,會議參與者)。
當使用者已完成檢閱該天之事件時,他希望將可攜式電子裝置(501)置於第二模式中,以便維持電池壽命。於此情況中,使用者藉由按著並且保持按住實體模式按鈕(581)經一預定時間週期而進入第二模式(如於圖5b中之展示)。這自動地選擇特定執行使用者應用(於此情況中是行事曆應用)作為一選擇的第二操作模式應用,以至於,當於第二操作模式中時,關聯的第二模式輸出包括關聯於該選擇的第二操作模式應用之資訊。
圖5c展示當可攜式電子裝置是於第二操作模式中時當行事曆應用已被選擇作為第二操作模式應用時之情 況。第二模式被組態以允許鎖定使用者互動於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使用者界面,並且是關聯於允許對於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個或多個功率消耗或處理器活動的第二位準之可用性。對於這實施例,藉由組態對應至背景的像素將被關電(使他們變成黑色)以及組態對應至文字與使用者界面元件的像素將變成白色,螢幕被安置於低功率模式中。這減低螢幕功率消耗而可攜式電子裝置仍然是在第二模式中。應了解,其他實施範例可被組態以使得全部或部份螢幕成為低功率模式(例如,藉由關掉背光源、減低對比、選擇減低電力之色調搭配)。此等輸出形式可被考慮為低功率輸出。可用的功率消耗及/或處理器活動也藉由減低可用於以第二模式被接取/被執行的應用數量而被限制。
當於第二模式中時,可攜式電子裝置被組態以連續地(或連續察覺地、例如,在預定區間)顯示以及更新被顯示在螢幕上之第二模式輸出。於此情況中,行事曆項目(542b)將相關於時間指示符(461b)移動而允許使用者快速地以及容易地查看接著將發生什麼。於第二模式中,導航使用者界面元件是不可用於允許使用者觀看不同日子的行事曆項目。這可減低進行行事曆應用所需的記憶體以及處理器活動數量。
於這實施範例中,第二操作模式之被鎖定使用者互動允許使用者使用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使用者界面而提供一個或多個特定限制使用者輸入至可攜式電子裝置,以便於第二操作模式中直接地與使用使用者界面被提供之關聯 的第二模式輸出互動,該等一個或多個特定限制使用者輸入不關聯於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般解鎖定以進入第一操作模式。
於此情況中,雖然使用者是在醫師之約定,他接收來自他的朋友邀請他去午餐之一新的會面要求(543b)。為了快速地回應,他使用他的手指(591)輸入對應至會面要求之選擇的一特定限制使用者輸入而持續於第二操作模式中。這開啟在一編輯視窗中編輯之會面要求(而可攜式電子裝置持續在第二操作模式中)。編輯視窗包括一虛擬袖珍型鍵盤(582)以及要求之傳送者所供應之資訊。為了致動袖珍型鍵盤,使用者持續袖珍型鍵盤之更新鍵(583)上的選擇。這允許使用者選擇資訊項目,並且致動袖珍型鍵盤(582)的其他鍵,以至於他可將文字(使用特定限制使用者輸入)輸入選擇的資訊項目。於此情況中,使用者希望更新時間並且傳送說他將遲到的訊息。使用者首先藉由選擇更新鍵而改變時間並且接著當更新鍵被選擇時,則選擇時間並且藉由使用被致動之袖珍型鍵盤而輸入數目以編輯所選擇的時間。這被展示於圖5c中。以此相同方式,使用者編輯該訊息。應了解,對於這實施範例,使用者不能改變應用至不同的應用,而可攜式電子裝置是在第二模式中。亦即,可用於第二模式中的被鎖定互動是相關於可用在第一操作模式中的一般解鎖定互動而受限定。
當所需的訊息被輸入時,使用者釋放更新鍵(583)(如圖5f中之展示),其引動更新以及訊息之發送。亦 即,一刪除更新使用者界面元件(584)被顯示經一預定時間週期,以至於如果刪除更新使用者界面元件不被選擇,則該更新將被發送至會面的其他參與者。這是使用者所希望的,因此於此情況中,他不按下刪除更新使用者界面元件(584)並且訊息快速地以及容易地被發送至他的朋友。
應了解,當於第二模式中時,其他實施範例可能或不能引動電話之接收(例如,電話呼叫)。例如,一實施範例可以,回應於接收一電話,自動地將裝置模式自第二模式改變成為第一模式。於第一模式中,設備將引動與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般解鎖定互動,例如,以接受/拒絕電話以及除了電話應用外之與其他應用的互動,而至少該電話是致動模式。當電話被結束/拒絕時,裝置接著可自動地將裝置返回至第二模式。另一實施範例可能引動電話之接收/接受而持續於第二操作模式中,並且因此當電話是致動時,不允許一般互動(例如,除了電話應用之外的其他應用)。
圖6展示圖解地說明可攜式電子裝置的不同模式之操作的流程圖,並且是自我說明的。
圖7分解地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而提供一程式之電腦/處理器可讀取媒體700。於這範例中,電腦/處理器可讀取媒體是一碟片,例如,數位多功能碟片(DVD)或一小型光碟(CD)。於其他實施例中,電腦可讀取媒體可以是用以實行本發明功能之方式而被程式化的任何媒體。
熟習本技術之讀者應明白,任何上述設備/裝置/伺服器及/或特定之上述設備/裝置/伺服器的其他特點,可 藉由所配置之設備被提供,以至於它們變成被組態以僅當它們被引動,例如,被導電或其類似者時,實行所需的操作。於此等情況中,它們可以不必具有於非引動(例如,於斷電狀態)中被裝載進入主動記憶體中之適當軟體,並且僅於引動時(例如,於導通狀態)裝載適當的軟體。該設備可包括硬體電路及/或韌體。該設備可包括被裝載至記憶體上之軟體。此等軟體/電腦程式可被記錄在相同記憶體/處理器/功能單元上及/或一個或多個記憶體/處理器/功能單元上。
於一些實施例中,一特定的上述設備/裝置/伺服器可藉由適當的軟體被預先程式化以執行所需的操作,並且其中該適當軟體可由使用者下載一“密碼”而被引動以供使用,例如,以解鎖定/引動軟體以及其之相關功能性。關聯此等實施例之優點可包含,當對於裝置之進一步功能性是所需求時,可減低下載資料之需要,並且於一裝置被認為具有足夠容量以儲存可能不被使用者引動之功能性的預先程式化軟體之範例中,這可能是有用的。
應了解,除了上述功能之外,任何所述設備/電路/元件/處理器可具有其他功能,並且這些功能可藉由相同設備/電路/元件/處理器被執行。一個或多個揭示之論點可包含被記錄在一適當的載體(例如,記憶體、信號)上之相關電腦程式以及電腦程式(其可以是原始/輸送被編碼)的電子分配。
應了解,此處說明之任何“電腦”或處理器可包括一個或多個分別的處理器/處理元件之集合,其可能或許可 不被安置於相同電路板上,或電路板之相同區域/位置上或甚至相同裝置上。於一些實施例中,一個或多個任何所述處理器可被分佈在複數個裝置上。相同或不同的處理器/處理元件可進行所述之一個或多個功能。
應了解,名詞“傳信”可能涉及被發送如一串列被發送及/或被接收之信號之一個或多個信號。該等信號串列可包括一個、二個、三個、四個或甚至更多分別的信號成分或不同的信號以形成該傳信。一些或所有的這些分別的信號可同時地被發送/被接收,序列地,及/或使得它們時間上彼此重疊。
參看任何所述電腦及/或處理器以及記憶體(例如,包含ROM、CD-ROM等等)之任何討論,這些可包括被程式化以實行本發明功能之電腦處理器、特定應用積體電路(ASIC)、場程控閘陣列(FPGA)及/或其他硬體構件。
申請人在此以分離方式揭示此處說明之各個分別的特點以及二個或更多個此等特點之任何組合,其表示程度使得此等特點或組合可依據本說明文整體,參照熟習本技術者明白之普通常識而被實行,而無關於此等特點或特點組合是否可解決此處揭示的任何問題,並且是不受限於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申請人指出所揭示之論點/實施例可由任何此等分別的特點或特點組合所構成。鑑於先前之說明,熟習本技術者應明白,在揭示範疇之內是可有各種修改。
雖然此處已展示以及說明並且指出本發明被應 用至其較佳實施例之基本新穎特點,熟習本技術者應明白,本發明可有所述裝置與方法之形式以及細節之各種省略及替代與改變,而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例如,其明顯地預期,實質上以相同方式而實質上進行相同功能以達成相同結果的那些元件及/或方法步驟之所有組合,皆是在本發明範疇之內。此外,應明白,配合本發明之任何揭示形式或實施例之所展示及/或所說明之結構及/或元件及/或方法步驟,可被包含於任何其他被揭示或被說明或被建議形式或實施例中,作為設計選擇之一般事項。更進一步地,申請專利範圍中,構件加功能句子,將涵蓋進行所述功能之所述結構而且不僅是結構上等效者,且同時也涵蓋等效結構者。因此雖然可能因一釘子使用一圓柱形表面,而一螺釘使用一螺旋狀表面,以將木質部份緊固在一起,一釘子以及一螺釘可能不是結構等效者,當於緊固木質部份的環境中,一釘子以及一螺釘可以是等效結構者。
101‧‧‧可攜式電子裝置
102‧‧‧天線
103‧‧‧通訊單元
104‧‧‧顯示裝置
105‧‧‧界面
107‧‧‧記憶體
108‧‧‧處理器

Claims (20)

  1. 一種設備,其包括:至少一處理器;以及包含電腦程式碼之至少一記憶體,該至少一記憶體以及該電腦程式碼被組態以便,藉由該至少一處理器,導致該設備進行至少下面的步驟:提供對於一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第一操作模式,該第一操作模式被組態以允許與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使用者界面之一般解鎖定使用者互動,該第一操作模式關聯於允許對於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個或多個第一位準之功率消耗以及處理器活動的一可用性;提供對於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第二操作模式,該第二操作模式被組態以允許與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使用者界面之被鎖定使用者互動,該第二操作模式關聯於允許對於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個或多個第二位準之功率消耗或處理器活動的一可用性;並且其中該第二操作模式之該被鎖定使用者互動允許該使用者使用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的使用者界面而提供一個或多個特定限制使用者輸入至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以在該第二操作模式中直接地互動於使用該使用者界面被提供之關聯的第二操作模式輸出,該等一個或多個特定限制使用者輸入不關 聯於一般解鎖定可攜式電子裝置以進入該第一操作模式。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設備,其中該設備被組態以進行下面的步驟:引動自複數個使用者應用之一特定使用者應用的選擇而作為一選擇的第二操作模式應用,以至於,當於該第二操作模式中時,該關聯的第二操作模式輸出包括關聯於該選擇的第二操作模式應用的資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設備,其中該選擇的第二操作模式應用之關聯的第二操作模式輸出包括縮簡輸出,該縮簡輸出是當於該第一操作模式時可用於該選擇的第二操作模式應用之輸出的一縮簡形式。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設備,其中該縮簡輸出包括一個或多個下列事項:一文字訊息之一主題;一文字訊息之一第一行;辨識一文字訊息之傳送者的資訊;一新聞標題;一方向指示符;以及一位置指示符。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設備,其中該等複數個使用者應用包括一個或多個下面事項:一電子郵件應用;一導航應用; 一社交網路應用;一新聞饋送應用;一網路瀏覽器;以及一地圖應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設備,其中該關聯的第二操作模式輸出包括一個或多個下面事項:關聯於一導航應用之導航資訊,並且可允許之該等特定限制使用者輸入包含改變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位置;關於來自一第三者之一接收訊息的資訊,並且該特定限制使用者輸入引動記錄一音訊訊息,並且發送該被記錄訊息至該第三者;以及關於被播放之音樂檔的資訊,並且該特定限制使用者輸入引動使用者選擇一不同之音樂檔被播放。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設備,其中該特定限制使用者輸入是相關於該第一操作模式中可用的使用者輸入之一般範圍而受限定。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設備,其中對於該可攜式電子式設備之該等一個或多個功率消耗以及處理器活動的第二位準是較低於該等一個或多個功率消耗以及處理器活動的第一位準。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設備,其中該第二操作模式輸出是相關於該第一操作模式中可用的輸出之一低功率輸出。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設備,其中該第二操作模式允許該使用者使用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使用者界面而提供特定限制使用者輸入至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以在該第二操作模式中直接地互動於使用該使用者界面被提供之關聯輸出,而保持該可攜式電子裝置於該第二操作模式。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設備,其被組態以提供對於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第三操作模式,該第三操作模式關聯於允許對於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個或多個第三位準之功率消耗或處理器活動的可用性,該等一個或多個功率消耗以及處理器活動之第三位準是較低於該第二位準。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設備,其被組態,當於該第三操作模式中時,使得與被組態以於該設備上進行之一個或多個應用的使用者互動失效,但是允許該使用者解鎖定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以進入該第一操作模式。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設備,其中該第二操作模式之被鎖定使用者互動,相關於一個或多個電源、處理器以及使用者界面功能性之可用性而被鎖定。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設備,該設備被組態以回應於一事件使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操作模式自該第三操作模式改變至該第二操作模式。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設備,其中該事件包括一個或多個下列事項:來自一第三者之一訊息的接收,以及 一排程事件。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設備,其中一特定限制使用者輸入包括一個或多個下列事項:傾斜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移動該可攜式電子裝置至一新的位置;與一觸控螢幕互動;按一觸控螢幕;懸停在一觸控螢幕之上;碰觸該觸控螢幕之一特定區域;按一鍵;以及於該觸控螢幕上擦刷。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設備,其中在該特定限制使用者輸入及/或關聯於該特定限制使用者輸入的功能/作業之處理程序及/或執行期間,對於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個或多個第二位準的功率消耗以及處理器活動是暫時地較高於對於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第一位準的功率消耗以及處理器活動。
  18.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設備,其中該設備是下列物件之至少一者:一可攜式電子裝置、用於一可攜式電子裝置之電路、一袖珍型電腦、一膝上型電腦、一桌上型電腦、一移動式電話、一智慧型手機、一平板電腦、一監視器、一個人數位助理或一數位攝影機或其一模組。
  19. 一種方法,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提供對於一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第一操作模式,該 第一操作模式被組態以允許與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使用者界面之一般解鎖定使用者互動,該第一操作模式關聯於允許對於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個或多個第一位準之功率消耗以及處理器活動的一可用性;提供對於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第二操作模式,該第二操作模式被組態以允許與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使用者界面之被鎖定使用者互動,該第二操作模式關聯於允許對於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個或多個第二位準之功率消耗或處理器活動的一可用性;並且其中該第二操作模式之該被鎖定使用者互動允許該使用者使用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的使用者界面而提供一個或多個特定限制使用者輸入至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以在該第二操作模式中直接地互動於使用該使用者界面被提供之關聯的第二操作模式輸出,該等一個或多個特定限制使用者輸入不關聯於一般解鎖定可攜式電子裝置以進入該第一操作模式。
  20. 一種包括電腦程式碼之電腦程式,該電腦程式碼被組態以進行下列事項:提供對於一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第一操作模式,該第一操作模式被組態以允許與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使用者界面的一般解鎖定使用者互動,該第一操作模式關聯於允許對於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個或多個第一位準之功率消耗以及處理器活動的一可用性;提供對於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第二操作模式,該 第二操作模式被組態以允許與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使用者界面之被鎖定使用者互動,該第二操作模式關聯於允許對於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個或多個第二位準之功率消耗或處理器活動的一可用性;並且其中該第二操作模式之該被鎖定使用者互動允許該使用者使用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的使用者界面而提供一個或多個特定限制使用者輸入至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以在該第二操作模式中直接地互動於使用該使用者界面被提供之關聯的第二操作模式輸出,該等一個或多個特定限制使用者輸入不關聯於一般解鎖定可攜式電子裝置以進入該第一操作模式。
TW101140101A 2011-10-31 2012-10-30 可攜式電子裝置、相關設備及方法 TW20133181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285,652 US20130111415A1 (en) 2011-10-31 2011-10-31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ssoci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31819A true TW201331819A (zh) 2013-08-01

Family

ID=48173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40101A TW201331819A (zh) 2011-10-31 2012-10-30 可攜式電子裝置、相關設備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111415A1 (zh)
TW (1) TW201331819A (zh)
WO (1) WO2013065001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26815B2 (en) 2013-09-22 2017-04-1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unlocking electronic device, and apparatus therefor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29487B1 (en) * 2012-01-10 2016-12-27 Google Inc. Method of providing fast switching to web apps
WO2013137906A1 (en) * 2012-03-16 2013-09-1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 L.P. Illuminating a first light source and a second light source of a display device
EP2847660B1 (en) 2012-05-09 2018-11-14 Apple Inc. Device,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selecting user interface objects
WO2013169865A2 (en) 2012-05-09 2013-11-14 Yknots Industries Llc Device,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moving a user interface object based on an intensity of a press input
WO2013169842A2 (en) 2012-05-09 2013-11-14 Yknots Industries Llc Device,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selecting object within a group of objects
JP6002836B2 (ja) 2012-05-09 2016-10-05 アップル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ジェスチャに応答して表示状態間を遷移するためのデバイス、方法、及びグラフィカルユーザインタフェース
EP2847658B1 (en) 2012-05-09 2017-06-21 Apple Inc. Device,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providing tactile feedback for operations performed in a user interface
JP6273263B2 (ja) 2012-05-09 2018-01-31 アップル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ユーザ接触に応答して追加情報を表示するための、デバイス、方法、及びグラフィカルユーザインタフェース
EP2847662B1 (en) 2012-05-09 2020-02-19 Apple Inc. Device,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providing feedback for changing activation states of a user interface object
WO2013169843A1 (en) 2012-05-09 2013-11-14 Yknots Industries Llc Device,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manipulating framed graphical objects
WO2013169849A2 (en) 2012-05-09 2013-11-14 Industries Llc Yknots Device,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displaying user interface objects corresponding to an application
CN107728906B (zh) 2012-05-09 2020-07-31 苹果公司 用于移动和放置用户界面对象的设备、方法和图形用户界面
US9448813B2 (en) 2012-05-24 2016-09-20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Entry points to image-related applications in a mobile device
US9785217B2 (en) * 2012-09-28 2017-10-10 Synaptics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w power input object detection and interaction
RU2523040C2 (ru) 2012-10-02 2014-07-20 ЭлДжи ЭЛЕКТРОНИКС ИНК. Регулировка яркости экрана для мобильн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US9483475B2 (en) * 2012-12-26 2016-11-01 Htc Corporation Content recommendation method
CN107832003B (zh) 2012-12-29 2021-01-22 苹果公司 用于放大内容的方法和设备、电子设备和介质
US9830076B2 (en) * 2013-03-28 2017-11-28 Nokia Technologies Oy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9721107B2 (en) * 2013-06-08 2017-08-01 Apple Inc. Using biometric verification to grant access to redacted content
CN110636171B (zh) * 2013-09-16 2021-11-1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0558334B2 (en) * 2014-03-31 2020-02-11 Htc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messaging
WO2015180103A1 (zh) * 2014-05-29 2015-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选择终端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US9354071B2 (en) * 2014-09-25 2016-05-3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ynamically determining meeting locations
JP6497549B2 (ja) * 2015-03-05 2019-04-10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タッチ操作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095396B2 (en) 2015-03-08 2018-10-09 Apple Inc. Devices, methods,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for interacting with a control object while dragging another object
US9632664B2 (en) 2015-03-08 2017-04-25 Apple Inc. Devices, methods,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for manipulating user interface objects with visual and/or haptic feedback
US9639184B2 (en) 2015-03-19 2017-05-02 Apple Inc. Touch input cursor manipulation
US20170045981A1 (en) 2015-08-10 2017-02-16 Apple Inc.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Processing Touch Inputs Based on Their Intensities
US20160365021A1 (en) * 2015-04-06 2016-12-15 Bluestream Development, Llc Mobile device with low-emission mode
US9430988B1 (en) * 2015-04-06 2016-08-30 Bluestream Development, Llc Mobile device with low-emission mode
US9860451B2 (en) 2015-06-07 2018-01-02 Apple Inc.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apturing and interacting with enhanced digital images
US9891811B2 (en) 2015-06-07 2018-02-13 Apple Inc.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navigating between user interfaces
US10200598B2 (en) 2015-06-07 2019-02-05 Apple Inc.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apturing and interacting with enhanced digital images
US9830048B2 (en) 2015-06-07 2017-11-28 Apple Inc.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processing touch inputs with instructions in a web page
CN104881362A (zh) * 2015-06-18 2015-09-0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第三方应用待机电流测试的方法及装置
US9880735B2 (en) 2015-08-10 2018-01-30 Apple Inc. Devices, methods,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for manipulating user interface objects with visual and/or haptic feedback
US10235035B2 (en) 2015-08-10 2019-03-19 Apple Inc. Devices, methods,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for content navigation and manipulation
CN105630372B (zh) * 2015-10-30 2018-11-06 东莞酷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的解锁方法及装置
KR101685989B1 (ko) 2016-01-04 2016-12-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CN109241714A (zh) * 2016-01-06 2019-01-1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图像显示方法及装置
US10650621B1 (en) 2016-09-13 2020-05-12 Iocurrents, Inc. Interfacing with a vehicular controller area network
KR102309296B1 (ko) 2017-03-17 2021-10-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23124B1 (en) * 1999-04-23 2003-02-18 Palm,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on of an accessory device connection status
JP4773448B2 (ja) * 2004-09-24 2011-09-14 ノキア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電子装置のユーザーからの入力を受信する方法
KR101517967B1 (ko) * 2008-07-07 2015-05-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1608673B1 (ko) * 2009-10-30 2016-04-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터치 락 상태를 가지는 휴대 단말기 및 이의 운용 방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26815B2 (en) 2013-09-22 2017-04-1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unlocking electronic device, and apparatus theref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111415A1 (en) 2013-05-02
WO2013065001A2 (en) 2013-05-10
WO2013065001A3 (en) 2013-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331819A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相關設備及方法
TWI578171B (zh) 電子裝置模式、相關設備及方法(二)
US10855615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sharing content using the same
US20130111378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ssoci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20130111345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ssoci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s
TWI575404B (zh) 電子裝置模式、相關設備及方法(一)
CN102640101B (zh) 用于提供用户接口的方法及装置
US20100231356A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mobile terminal
CN110222212A (zh)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JP2013516699A (ja) 別の装置の表示解像度を持つモードを含む複数のアプリケーション表示モードを有する装置および方法
WO2021180074A1 (zh) 信息提醒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889348A (zh) 一种图像分享方法及装置
CN115454286B (zh) 应用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WO2018120169A1 (zh) 自动设置壁纸的方法、终端设备和图形用户界面
CN108234774A (zh) 一种应用程序的下载方法及终端
WO2021057301A1 (zh) 文件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231900A (zh) 一种应用图标显示方法及终端
CN112764607A (zh) 定时消息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358931A (zh) 一种界面显示方法及终端
CN110069304A (zh) 一种通知消息显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8320148A (zh) 一种资源转移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9857876A (zh) 一种信息显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0244884A (zh) 一种桌面图标管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0049486A (zh) 一种sim卡选择方法及终端设备
WO2016206066A1 (zh) 一种智能终端模式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智能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