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23074A - 二氧化碳電化學還原轉化利用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二氧化碳電化學還原轉化利用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23074A
TW201323074A TW100147015A TW100147015A TW201323074A TW 201323074 A TW201323074 A TW 201323074A TW 100147015 A TW100147015 A TW 100147015A TW 100147015 A TW100147015 A TW 100147015A TW 201323074 A TW201323074 A TW 20132307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thode
carbon dioxide
anode
chamber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470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48325B (zh
Inventor
Cheng Wang
chen-chen Zhao
zhi-xiang Liu
Jian-Wei Guo
xiang-ming He
Original Assignee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3230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230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483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4832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MPOUNDS OR NON-METAL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15/00Operating or servicing cells
    • C25B15/08Supplying or removing reactants or electrolytes; Regeneration of electroly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MPOUNDS OR NON-METAL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1/00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inorganic compounds or non-metals
    • C25B1/01Products
    • C25B1/02Hydrogen or oxy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MPOUNDS OR NON-METAL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3/00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
    • C25B3/20Processes
    • C25B3/25Reduc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MPOUNDS OR NON-METAL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9/00Cells or assemblies of cells; Constructional parts of cells; Assemblies of constructional parts, e.g. electrode-diaphragm assemblies; Process-related cell features
    • C25B9/17Cells comprising dimensionally-stable non-movable electrodes; Assemblies of constructional parts thereof
    • C25B9/19Cells comprising dimensionally-stable non-movable electrodes; Assemblies of constructional parts thereof with diaphrag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MPOUNDS OR NON-METAL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9/00Cells or assemblies of cells; Constructional parts of cells; Assemblies of constructional parts, e.g. electrode-diaphragm assemblies; Process-related cell features
    • C25B9/40Cells or assemblies of cells comprising electrodes made of particles; Assemblies of constructional part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6/00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ochemical generators
    • H01M16/003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ochemical generators of fuel cells with other electrochemical devices, e.g. capacitors, electrolys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36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non-carbon containing sources, e.g. by water electrolysi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tallur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Non-Metals, Compounds, Apparatus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涉及一種二氧化碳電化學還原轉化利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提供一膜反應器,該膜反應器包括一燃料電池;一腔體;一電解質隔膜設置在該腔體中,並將該腔體分隔為陰極室以及陽極室;一陽極設置在所述陽極室內,以及一陰極設置在所述陰極室內;將陰極電解液以及二氧化碳持續併流通入所述膜反應器的陰極室,同時將所述陽極電解液以及陽極活性物質持續通入所述膜反應器的陽極室;利用所述燃料電池在該膜反應器的陰極與陽極之間提供電解電壓以分解二氧化碳,並獲得預期產物,該預期產物包括氫氣及氧氣;以及將所述氫氣以及氧氣作為燃料電池的燃料通入燃料電池反應產生電能。該方法具有較好的二氧化碳轉化效率以及能量循環利用率。

Description

二氧化碳電化學還原轉化利用的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二氧化碳電化學還原轉化利用的方法。
以化石能源為核心的資源枯竭問題和以氣候變化為核心的環境問題是當前人類面臨的兩大危機。自工業革命以來的上百年裏,大量使用化石能源導致其資源短缺,對環境也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以地球變暖為核心的全球環境問題日益嚴重,已經成為威脅人類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削減溫室氣體排放以減緩氣候變化成為當今國際社會關注的熱點。大量含碳能源的消耗加快了CO2排放速度,打破了自然界CO2循環的平衡,造成CO2在大氣中的積累,一方面形成溫室效應引起氣候變化,另一方面造成了碳源流失。利用可再生能源將CO2轉化成含碳的化工原料或燃料則是實現能源和環境可持續發展亟待解決的關鍵課題。
資源化利用CO2主要可通過化學轉化、光化學還原、電化學或化學還原、生物轉化、CO2與甲烷的重構、CO2的無機轉化方面進行。其中化學轉化、CO2與甲烷的重構均需要在高溫(900-1200K)進行,輸入輸出能量不匹配。而光化學還原的效率小於1%,最大效率僅為4.5%,反應選擇性及效率均限制了其應用。CO2的無機轉化易形成CaCO3廢棄物。生物轉化CO2反應器仍處於探索階段。電化學還原易使分子結構穩定的CO2形成激發態CO2陰離子,進一步生產甲酸、甲醇、乙醇、甲烷等高附加值的有機產品,其過程的能源利用效率高,目前已成為研究的重點。
與其他CO2轉化利用路線相比,電化學轉化頗具吸引力。電化學CO2轉化一方面可以通過控制不同的陰極還原電位和催化劑從而得到不同的產物;另反應無需在高溫高壓下進行,所以對反應裝置要求低,體系簡單,造價低廉,操作條件溫和。同時,CO2電化學轉化可望有效的利用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作為電解電源,作為新型的儲能方式。
目前國內外在研究CO2電化學還原問題主要集中在CO2電化學基礎研究,電化學反應器是CO2轉換的關鍵技術。反應器和系統研究均處於起步階段,在反應器方面多採用槽式電解池,傳統的槽式電解池效率低下,通量小,不利於產業化。中國發明專利200810058225.7公開了CO2在離子液體中的電化學還原方法和裝置。在該電化學反應裝置中的陰極室內注入離子液體,並通入CO2,在陽極雙極板內側通入氫氣,氫氣在陽極上被氧化,生成質子穿過質子交換膜到達陰極,電子則通過外電路轉移到陰極,CO2和質子在陰極上發生電化學還原反應,生成甲醇等有機化合物,生成的有機化合物經精餾,得到甲醇、水和其他副反應產物。但該專利使用的離子液體價格高、不穩定並與產物分離困難,另還需要加入氫氣原料,導致電化學還原CO2的性價比較低,而且陰極為液相環境、陽極為氣相環境,兩極間存在較大壓差,反應裝置無法放大生產。中國發明專利201010266161公開了一種能通過電化學還原CO2制取甲醇的空氣擴散電極的製備方法。該方法包括在親水性導電的碳布上塗覆聚四氟乙烯憎水透氣層,然後在該碳布上再沈積一層活性催化劑。活性催化劑層的成分主要包括氧化銅、氧化釕以及氧化銅和其他金屬氧化物的複合物或者氧化釕和其他金屬氧化物的複合物。該塗覆了聚四氟乙烯和催化劑活性層的空氣擴散電極能夠將CO2通過電化學還原製成甲醇。但該方案的空氣擴散電極對催化劑利用率和產率均較低。
有鑒於此,提供一種具有較高轉化率以及能量循環利用率的二氧化碳電化學還原轉化的方法實為必要。
一種二氧化碳電化學還原轉化利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提供一膜反應器,該膜反應器包括一燃料電池;一腔體;一電解質隔膜設置在該腔體中,並將該腔體分隔為陰極室以及陽極室;一陽極設置在所述陽極室內,以及一陰極設置在所述陰極室內;將陰極電解液以及二氧化碳持續併流通入所述膜反應器的陰極室,同時將所述陽極電解液以及陽極活性物質持續通入所述膜反應器的陽極室;利用所述燃料電池在該膜反應器的陰極與陽極之間提供電解電壓以分解二氧化碳,並獲得預期產物,該預期產物包括氫氣及氧氣;以及將所述氫氣以及氧氣作為燃料電池的燃料通入燃料電池反應產生電能。
相較於先前技術,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二氧化碳電化學還原轉化的方法中,二氧化碳與所述陰極電解液持續且併流通入陰極室內反應,從而可大通量、連續地處理二氧化碳,此外,由於預期產物氫氣以及氧氣均可循環利用,從而二氧化碳轉化過程中可提高能量的循環利用率。
以下將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用於二氧化碳電化學還原轉化利用的膜反應器以及二氧化碳電化學還原轉化過程。
請一併參閱圖1以及圖2,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膜反應器10,用於將二氧化碳(CO2)電化學轉化利用,包括一腔體20以及一電源30,一電解質隔膜260設置在該腔體20中,並將該腔體20分隔為陰極室22以及陽極室24,所述陰極室22內設置有一陰極220,所述陽極室24內設置有一陽極240,所述隔膜260設置於所述陰極220與所述陽極240之間。所述電源30設置於所述腔體20外,所述電源30具有一正極端302以及一負極端304,所述正極端302與所述陽極240電連接,所述負極端304與所述陰極220電連接。所述CO2通入所述陰極室22內發生電化學還原反應生成陰離子,同時所述陽極室24內發生電化學氧化反應產生陽離子,所述陽離子穿過所述電解質隔膜260,與所述電化學還原反應產生的陰離子結合形成預期產物。該些預期產物均可回收利用。
所述陰極220與所述電解質隔膜260之間的距離可為0釐米至5釐米。該距離範圍有利於提高電解效率。本發明實施例中該距離為1釐米。所述陰極220為一滴流床結構。請一併參閱圖1至圖3,具體地,該陰極220包括一多孔導電支撐層2202,以及設置在該多孔導電支撐層上的陰極催化劑2204。所述陰極催化劑2204用於電化學還原CO2
所述多孔導電支撐層2202具有一支撐骨架,支撐骨架形成複數通孔,使液體或氣體可以從該多孔導電支撐層2202內部穿過。所述多孔導電支撐層2202的開孔率可為30%至90%。該開孔率可確保所述陰極220的機械強度以及CO2電化學還原反應的傳質速率。該多孔導電支撐層2202中孔的直徑可為50微米至2000微米。請參閱圖1以及圖2,該多孔導電支撐層2202具有一定的厚度,從而使該陰極220具有三維立體結構。該多孔導電支撐層2202的厚度可為2毫米至30毫米,優選地,該多孔導電支撐層2202的厚度可為2.1毫米至20毫米。所述厚度可提高所述電化學還原反應的質子傳導速率以及電子傳導速率。且該厚度可增加CO2電化學還原的接觸面積。所述孔均為通孔,從該多孔導電支撐層2202厚度方向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該通孔可以直線狀延伸或曲線狀延伸。所述曲線狀延伸的通孔可增大陰極室內反應物與陰極催化劑2204的接觸面積,從而提高陰極催化劑2204的催化效率,以及二氧化碳的轉化效率。該多孔導電支撐層2202的材料可為耐腐蝕的金屬或合金,如,鈦,鎳或不銹鋼等。所述陰極催化劑2204可均勻分佈於所述多孔導電支撐層2202。具體地,請參閱圖3,所述陰極催化劑2204可均勻地設置於所述多孔導電支撐層2202的孔道內,並沈積在所述孔道的內壁中或直接設置於該多孔導電支撐層2202上。當所述陰極催化劑顆粒直接設置於所述多孔導電支撐層2202上時,所述陰極催化劑2204位於所述電解質隔膜260以及所述多孔導電支撐層2202之間。所述多孔導電支撐層2202的孔面向所述電解質隔膜260設置。所述陰極催化劑優選為球形的顆粒狀。該陰極催化劑2204的粒徑小於所述多孔導電支撐層2202的孔徑,該粒徑可為1微米至1000微米。所述陰極催化劑2204可為鋅(Zn)、鎘(Cd)、銦(In)、鈦(Ti)、錫(Sn)、鉛(Pb)、鉍(Bi)、鈀(Pd)、鉑(Pt)、銅(Cu)、銀(Ag)、金(Au)或該些材料的合金或氧化物,或承載上述材料中至少一種的載體型催化劑。所述載體可為奈米碳管或石墨烯等。在所述載體型催化劑中,所述陰極催化劑2204的含量可為10%至100%。
所述陰極室22進一步包括一陰極進料口222,以及一陰極出料口224。該陰極進料口222設置於所述腔體20的底部。陰極電解液與CO2從陰極進料口222併流進料,並在該陰極室內發生電化學還原反應。反應生成陰極反應產物隨反應剩餘的所述陰極電解液從所述陰極出料口224流出。具體地,所述陰極電解液與CO2在所述陰極室22中從下往上併流通過所述設置有陰極催化劑2204的多孔導電支撐層2202。從所述多孔導電支撐層2202的孔的一端進入,並沿該多孔導電支撐層2204的厚度方向流經整個孔並從所述孔的另一端流出。該陰極電解液與CO2在流動的過程中經過所述陰極催化劑表面發生反應以分解CO2。由於該多孔導電支撐層2202具有一定的厚度,從而所述孔在該厚度延伸方向具有一定的長度,因此,當所述陰極催化劑2204設置於所述孔內時,可增大所述陰極電解液、CO2與所述陰極催化劑的接觸面積,從而可高效的分解CO2。所述陰極反應產物可通過一陰極分離裝置42與所述反應剩餘的陰極電解液進行分離。
所述陽極240優選可為一多孔擴散電極,包括一多孔擴散層2402以及一陽極催化劑層2404設置在該多孔擴散層2402表面。所述多孔擴散層2402、陽極催化層2404以及所述電解質隔膜260構成一複數層結構,其中所述陽極催化劑層2404設置於該多孔擴散層2402以及所述電解質隔膜260之間。所述陽極催化劑層2404與所述電解質隔膜260之間的距離可為0微米至10微米。本發明實施例中所述陽極催化劑層2404與所述電解質隔膜260零間距設置,零間距設置可大大地降低電解反應所需的電解電壓,從而可提高該膜反應器10的電流效率。
所述多孔擴散層2402可由耐腐蝕的多孔材料製備而成。該多孔材料可為多孔碳材料,如碳紙,碳布或碳氈等,或多孔金屬材料,如不銹鋼網、鈦網或鎳網等。該多孔擴散層的厚度為0.1毫米至3毫米,該多孔擴散層的開孔率可為50%至90%,所述孔徑可為1微米至100微米。該陽極催化劑層2404的厚度與所述陽極催化劑的擔載量有關,如可為10微米至50微米。所述陽極催化劑層2404由複數分散性較好的陽極催化劑或一整層連續的塗層構成。該陽極催化劑可為鉑(Pt)、釕(Ru)、銥(Ir)、金(Au)、鎳(Ni)、鈷(Co)、鋅(Zn)、銀(Ag)、該些物質的合金或氧化物,該陽極催化劑還可為二氧化錳(MnO2)、LaNi5或LaNiO2等具有催化活性的化合物。此外,該陽極催化劑也可以為上述物質中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複合物。該陽極催化劑可通過噴塗等方式形成於所述多孔擴散層2402的表面。
所述陽極室24進一步包括一陽極進料口242以及一陽極出料口244。所述陽極進料口242設置於所述腔體的底部。陽極電解液和陽極活性物質從該陽極進料口242進料,並在陽極室內發生電化學氧化反應,反應生成陽極反應產物隨反應剩餘的所述陽極電解液經所述陽極出料口244流出。所述陽極反應產物可通過一陽極分離裝置44與所述反應剩餘的陽極電解液進行分離。
所述電解質隔膜260將所述陰極220與所述陽極240隔離,所述陽極240、電解質隔膜260以及所述陰極220依次為一層疊結構。該電解質隔膜260可選擇性地允許一定量的陽離子從所述陽極240轉移到陰極220,以在電化學反應中,平衡所述陽極240與陰極220中離子的化學計量比。所述電解質隔膜260可隔絕電子通過。
該電解質隔膜260可為陽離子交換膜。優選地,可為增強型離子交換膜,如增強型全氟磺酸膜、增強型全氟羧酸膜或增強型全氟磺酸/全氟羧酸複合膜等。所述增強型離子交換膜具有較高的強度以及較低的溶脹率,可防止該電解質隔膜260在工作過程中出現蠕變、皺褶、氣泡以及脫層等現象,從而可提高該膜反應器10的結構穩定性。該增強型離子交換膜可將常用的離子交換膜與增強材料如聚四氟乙烯網或其他材料多孔膜複合而成。該電解質隔膜260的厚度可為50微米至500微米。
所述電源30用於給該CO2的電化學還原反應提供電解電壓。該電源可為各種形式的能源,如風電、光電以及電化學電池等。
請參閱圖2,該電源30可進一步包括一直流電源32,以及一充電電源34。所述直流電源32用於直接給該電化學還原反應提供直流電接電壓。該直流電源32通過所述正極端302與所述膜反應的陽極240電連接,所述負極端304與所述陰極220電連接。所述充電電源34與該直流電源32並聯電連接,用於給該直流電源32充電。所述充電電源34可為各種形式的能源,如風電、光電以及電化學電源等。
該電源30可進一步包括一電能控制器36,該電能控制器36與所述電化學電源34以及所述直流電源32並聯連接,用於將所述電化學電源34提供的電能轉化為所述膜反應器10電解還原CO2所需的直流電能。
本發明實施例中所述充電電源34為電化學電源。該電化學電源優選可為一燃料電池,該燃料電池可為鹼性燃料電池、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以及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等。所述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可包括空冷式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以及自增濕式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等。本發明實施例中所述燃料電池由複數燃料電池單體串聯疊加構成。該燃料電池包括一燃料進料口342,一氧化劑進料口344以及反應物出料口346。通過所述燃料以及氧化劑的反應產生電能提供給所述直流電源32。所述燃料可為氫氣以及甲醇等。所述氧化劑可為空氣或氧氣。所述燃料以及氧化劑反應的產物如水可通過所述反應物出料口346流出。該燃料電池可進一步包括一燃料出料口以及氧化劑出料口(圖未示),用於將未反應的燃料以及氧化劑從所述燃料電池中排出。當所述膜反應器100的陰極反應產物包括氫氣時,所述膜反應器100進一步包括一氫氣輸送管道52,將所述燃料進料口342與所述陰極分離裝置42連接,用於傳輸氫氣到所述燃料進料口342進一步利用。當所述膜反應器100的陽極反應產物包括氧氣時,所述膜反應器100進一步包括一氧氣輸送管道54,將所述氧化劑進料口344與所述陽極分離裝置44連接,用於傳輸氧氣至所述氧化劑進料口344進一步利用。此外,所述膜反應器100還可包括一水輸送管道56,將所述反應物出料口346與所述陰極進料口222以及陽極進料口242中的至少一個相連接,用於作為溶劑補充到所述陰極電解液或陽極電解液中。
請一併參閱圖1至圖4,本發明實施例進一步提供一種利用所述膜反應器100電化學轉化利用CO2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提供所述膜反應器10;
S2,將所述陰極電解液以及CO2持續併流通入所述膜反應器100的陰極室22,使該陰極電解液以及CO2流經該滴流床結構,同時將所述陽極電解液以及陽極活性物質持續通入所述膜反應器100的陽極室24;
S3,在該膜反應器10的陰極220與陽極240之間提供電解電壓以分解CO2,並獲得所述預期產物。
在上述步驟S2中,所述陰極電解液以滴流(水滴狀)的方式流經該設置有陰極催化劑2204的多孔導電支撐層2202內部,CO2則以連續流動的方式通過該設置有陰極催化劑2204的多孔導電支撐層2202,即所述陰極電解液與CO2以活塞流的方式通過該設置有陰極催化劑2204的多孔導電支撐層2202。所述CO2可通過一增壓泵增壓後通入所述陰極室22內,以使CO2可以持續流經所述陰極催化劑2204表面。所述陰極電解液以及CO2的體積比可為1:4至1:8,該陰極室的壓強可為0.5個大氣壓至8個大氣壓。
在上述步驟S3中,所述電解電壓可為2V至5V,優選地,該電解電壓可為2.8V至3.5V。本發明實施例利用所述燃料電池提供所述膜反應器10電解反應所需的電能。在所述膜反應器10的陰極220與陽極224之間提供電解電壓後,所述陽極室240內持續進行電化學氧化反應,所述陰極室220內持續進行電化學還原反應以分解CO2
具體地,陰極室220內,所述陰極電極液、CO2與該陰極催化劑2204在多孔導電支撐層2202上發生三相反應,該三相反應具體為所述CO2以及陰極電解液在所述陰極催化劑2204的作用下發生電化學還原反應。由於陰極220由所述多孔導電支撐層2202構成,所述陰極電極液、CO2與所述陰極催化劑2204的接觸面積較大,所述反應可高效快速地進行。另,由於所述多孔導電支撐層2202具有一定的厚度,從而所述陰極電解液與CO2可高通量且連續地通過該陰極催化劑2204表面,從而能提高CO2的電化學還原轉化效率。請參閱圖1以及圖2,該厚度方向與所述電解電壓對應的電流方向一致。所述陰極電解液包括溶劑以及溶於該溶劑的溶質,該溶質可為溶解的鹼金屬碳酸氫鹽,鹼金屬甲酸鹽,碳酸氫銨(NH4HCO3)以及甲酸銨(HCOONH4)等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鹼金屬碳酸氫鹽可為碳酸氫鈉(NaHCO3)或碳酸氫鉀(KHCO3)等。所述鹼金屬甲酸鹽可為甲酸鈉(HCOOK),甲酸鉀(HCOOK)或其水合物等。所述溶劑優選為水。所述三相電化學還原反應根據所述陰極電解液的種類而生成陰離子,如甲酸根離子。此外,該三相反應伴隨著副反應,生成陰極副產物。本發明實施例中該陰極副產物為氫氣。所述陰極副反應過程可表示為:2H2O+2e-→H2+2OH-。所述陰極電解液的pH優選為大於等於7,所述陰極室內的反應溫度為20℃至90℃,本發明實施例中所述反應溫度為50℃。
在所述陽極室240內,所述陽極電解液以及陽極活性物質從所述陽極進料口進入,並在該陽極室24內流動,當均勻分佈後,穿過所述多孔擴散層2402到達所述陽極催化劑層2404發生電化學氧化反應。所述陽極電解液包括溶劑和可溶於該溶劑的溶質,該溶劑優選為水,該溶質可為鹼金屬氫氧化物、鹼金屬鹽、銨鹽或酸等。具體地,該溶質可為氫氧化鈉(NaOH)、硫酸鈉(Na2SO4)、硫酸銨((NH4)2SO4)或硫酸(H2SO4)。所述陽極活性物質可選擇與所述陽極電解液的溶質相同的物質,如鹼金屬氫氧化物等。所述電化學氧化反應後會產生過剩陽離子,該陽離子種類由所述陽極電解液以及陽極活性物質所決定,如鈉離子、鉀離子或銨離子等。該過剩陽離子會穿過所述電解質隔膜260,與所述陰極室22內電化學還原產生的陰離子結合,生成所述預期產物,如甲酸鹽等。所述電化學氧化反應同樣伴隨著副反應,進而生成陽極副產物。該陽極副產物可根據需要而選擇所述陽極電解液以及陽極活性物質。本發明實施例中所需的陽極副產物為氧氣(O2),所述陽極副反應過程可表示為:2OH-→1/2O2+2H2O+2e-或2H2O→O2+2H++2e-。所述陽極室內的反應溫度可為20℃至90℃,所述陽極電解液的濃度為0至10wt%。
所述預期產物與所述陰極副產物隨反應剩餘的所述陰極電解液從所述陰極出料口224循環流出。所述陽極副產物隨反應剩餘的所述陽極電解液循環流出。
上述方法可進一步包括利用所述陰極分離裝置42從所述陰極電解液中分離所述預期產物、陰極副產物以及反應剩餘的所述陰極電解液。該分離的方法可為氣液分離、蒸餾或乾燥等方法。當所述陰極副產物為氫氣時,可通過一氣液分離器分離出所述氫氣並收集。同時,可回收分離後的所述陰極電解液到所述陰極進料口222以循環利用。
同樣地,在上述膜反應器電化學反應的過程中,可利用所述陽極分離裝置44從流出的所述陽極電解液中分離所述陽極副產物。當所述陽極副產物為氧氣時,可通過一氣液分離器分離出所述氫氣,並收集。同時,可回收分離後的所述陽極電解液到所述陽極進料口242以循環利用。
當所述陰極副產物氫氣,以及所述陽極副產物為氧氣時,所述氫氣以及氧氣可進一步用於所述燃料電池中。具體地,該氫氣可作為燃料,通入所述燃料進料口342、氧氣作為氧化劑,通入所述氧化劑進料口344,提供給所述燃料電池進一步反應產生電能,所述燃料與氧化劑的反應產物水又可作為溶劑從所述水出料口346輸出,並作為溶劑補給到所述膜反應器10陰極電解液或陽極電解液中循環利用。從而可降低該膜反應器10的能量消耗,又可提高能量的循環利用率。
下面將通過幾個具體的實施例對本發明所述膜反應器10以及CO2轉化利用過程做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
CO2電化學還原轉化利用的膜反應器10陰極220採用10毫米厚的多孔鈦網作為所述多孔支撐層,該多孔支撐層的開孔率為60%。選取高度分散的Sn/Cu合金顆粒作為所述陰極催化劑,該陰極催化劑顆粒均勻地沈積於該多孔支撐層的孔中。陽極240中,採用石墨碳紙作為所述多孔擴散層2402,選用Ni粉作為陽極催化劑,並將該Ni粉鍍於所述石墨碳紙表面形成所述陽極240。所述電解質隔膜260採用聚四氟乙烯網增強的全氟磺酸陽離子交換膜,並將該電解質隔膜260與所述陽極240熱壓形成複合結構。全氟磺酸陽離子交換膜的厚度為150微米。採用空冷式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作為所述電化學電源34。
利用火力發電廠產生的CO2廢氣淨化後經增壓泵達到約2個大氣壓,將其和陰極電解液NaHCO3的水溶液混合併流輸送到所述膜反應器10的陰極進料口222。CO2與NaHCO3的水溶液以活塞流的方式經過該填充有Sn/Cu合金顆粒的多孔鈦網。在3V電解電壓的作用下,CO2與水持續且高效快速地進行電還原反應合成甲酸根。陽極活性物質NaOH和陽極電解液NaOH水溶液從所述陽極進料口242通入,NaOH水溶液經陽極室24中的流道均勻分佈後,通過石墨碳紙層進入陽極催化層進行電氧化反應,OH-被氧化消耗,過剩鈉離子穿過增強型全氟磺酸膜與陰極220中生成的甲酸根結合為甲酸鈉。當陰極中的甲酸鈉達到一定濃度後經所述陰極出料口224排出,並進行濃縮分離回收。從所述陰極出料口224收集陰極副產物氫氣,並從所述陽極出料口244收集所述陽極副產物氧氣。將氫氣和氧氣分別通入所述燃料電池的陽極和陰極反應產生電能。產生的電能經電能控制器調壓後補充給該膜反應器10電解還原CO2所需的直流電源。此外,收集該燃料電池化學反應產生的水,並補給給所述陰極電解液或陽極電解液中。經檢測,該膜反應器10的電流效率達到85%,CO2轉化率達到90%。另,經實驗證明,利用該膜反應器10可每天處理轉化100噸以上的CO2
實施例2
該實施例膜反應器10與實施例1中的膜反應器的結構以及CO2電化學轉化過程基本相同,區別在於:
膜反應器10的陰極220的多孔支撐層採用2.1毫米厚且開孔率為31%的多孔鎳網。所述陰極催化劑採用Cd/In合金,並電鍍於該多孔鎳網的支撐骨架上。陽極催化劑採用MnO2和Ag粉的混合物。所述電解質隔膜260採用多孔聚四氟乙烯膜增強的全氟羧酸陽離子交換膜。該增強的全氟羧酸陽離子交換膜的厚度為52微米。採用自增濕式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作為所述電化學電源34。CO2由冬天供暖鍋爐產生。陰極電解液採用KHCO3的水溶液。所述電解電壓為3.5V。所述陰極出料口224經濃縮分離後收集的產物為甲酸鉀。經測試,該實施例膜反應器10的電流效率達80%,CO2的轉化率達到82%。
實施例3
該實施例膜反應器10與實施例1中的膜反應器10的結構以及CO2電化學轉化過程基本相同,區別在於:
膜反應器10的陰極220的多孔支撐層採用20毫米厚且開孔率為90%的多孔不銹鋼網。所述陰極催化劑採用Bi和Zn混合顆粒,並電鍍於該多孔不銹鋼網的支撐骨架上。採用多孔鎳網作為陽極240的多孔擴散層2402,陽極催化劑採用LaNi5和Co粉的混合物,將LaNi5和Co粉噴塗於該多孔擴散層2402形成所述陽極催化劑層2404。所述電解質隔膜260採用增強型全氟磺酸/羧酸複合陽離子交換膜。該全氟磺酸/羧酸複合陽離子交換膜的厚度為200微米。採用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作為所述電化學電源34。
CO2廢氣淨化後經增壓泵達到約5個大氣壓。所述陰極電解液為NH4HCO3的水溶液。所述電解電壓為2.8V。所述陽極活性物質為氨水,所述陽極電解液為(NH4)2SO4水溶液。所述陰極出料口224經濃縮分離後收集的有機產物為甲酸銨。經測試,該膜反應器10的電流效率為90%,CO2的轉化率達到92%。
相較於先前技術,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用於CO2電化學還原轉化利用的膜反應器具有以下優點:一、由於所述陰極10採用滴流床的結構,所述陰極電解液以滴流的方式流經所述陰極表面的陰極催化劑層,同時CO2以連續流動的方式通過該設置有陰極催化劑的多孔支撐層,且所述陰極電解液可在整個陰極催化劑層表面以膜狀流動,CO2、所述陰極電解液與所述陰極催化劑具有較大的接觸面積,從而陰極催化劑的利用率高,三相反應可以高效、快速地進行,從而該膜反應器10可以大通量、連續地處理CO2。此外,CO2電化學還原轉化為有機產物的轉化率高,可達到80%以上。二、由於整個膜反應器10陰極表面的液體(包括所述陰極電解液以及反應後的產物溶液)可以呈膜狀流動,從而CO2通過液相至固態的所述陰極催化劑表面的阻力較小,操作壓力較為均勻。且該膜反應器10的陰極室中沒有攪拌設備,液體的流速較低,對所述陰極催化劑顆粒的損傷較少,能夠延長該陰極催化劑的使用壽命,進而提高了該膜反應器10的CO2電化學轉化效率。三、本發明實施例所述膜反應器10進一步可集成所述電化學電源如燃料電池,該燃料電池一方面可給所述直流電源提供CO2電化學還原轉化所需電能,另一方面,所述膜反應器10電化學反應的副產物氫氣以及氧氣又可作為燃料電池的燃料以及氧化劑反應產生電力,且所述燃料和氧化劑的反應物水還可作為所述膜反應器10陰極電極液或陽極電解液的補給溶劑,從而提高了能源的循環利用率,且降低了能耗。四、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膜反應器的結構簡單,反應環境要求不高,因此可較大地降低該膜反應器的成本以及CO2電化學還原轉化利用的成本。
綜上所述,本發明確已符合發明專利之要件,遂依法提出專利申請。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自不能以此限制本案之申請專利範圍。舉凡習知本案技藝之人士援依本發明之精神所作之等效修飾或變化,皆應涵蓋於以下申請專利範圍內。
10...膜反應器
20...腔體
22...陰極室
24...陽極室
30...電源
32...直流電源
34...電化學電源
36...電能控制器
42...陰極分離裝置
44...陽極分離裝置
52...氫氣輸送管道
54...氧氣輸送管道
56...水輸送管道
220...陰極
222...陰極進料口
224...陰極出料口
240...陽極
242...陽極進料口
244...陽極出料口
260...電解質隔膜
302...正極端
304...負極端
342...燃料進料口
344...氧化劑進料口
346...反應物出料口
2202...多孔導電支撐層
2204...陰極催化劑
2402...多孔擴散層
2404...陽極催化劑層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膜反應器的剖面正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具有燃料電池的膜反應器的剖面正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膜反應器的陰極正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二氧化碳電化學轉化利用方法的流程圖。

Claims (11)

  1. 一種二氧化碳電化學還原轉化利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提供一膜反應器,該膜反應器包括:
    一燃料電池;
    一腔體;
    一電解質隔膜設置在該腔體中,並將該腔體分隔為陰極室以及陽極室;
    一陽極設置在所述陽極室內;以及
    一陰極設置在所述陰極室內;
    將陰極電解液以及二氧化碳持續併流通入所述膜反應器的陰極室,同時將所述陽極電解液以及陽極活性物質持續通入所述膜反應器的陽極室;
    利用所述燃料電池在該膜反應器的陰極與陽極之間提供電解電壓以分解二氧化碳,並獲得預期產物,該預期產物包括氫氣及氧氣;以及
    將所述氫氣以及氧氣作為燃料電池的燃料通入燃料電池反應產生電能。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二氧化碳電化學還原轉化利用的方法,其中,所述陰極為一滴流床結構,包括一多孔導電支撐層,以及設置在該多孔導電支撐層上的陰極催化劑。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二氧化碳電化學還原轉化利用的方法,其中,所述陰極電解液以滴流的方式流經所述陰極催化劑表面,且所述二氧化碳以連續流動的方式流經所述陰極催化劑表面,所述陰極電解液以及二氧化碳在該陰極催化劑表面發生三相電化學還原反應。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二氧化碳電化學還原轉化利用的方法,其中,進一步包括將所述二氧化碳增壓後通入所述陰極室。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二氧化碳電化學還原轉化利用的方法,其中,所述電解電壓為2伏至5伏。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二氧化碳電化學還原轉化利用的方法,其中,所述預期產物進一步包括甲酸或甲酸鹽。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二氧化碳電化學還原轉化利用的方法,其中,進一步包括將所述陰極室內反應後剩餘的所述陰極電解液回收並通入所述陰極室中循環利用。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二氧化碳電化學還原轉化利用的方法,其中,進一步包括回收陰極室內反應後剩餘的所述陽極電解液並通入所述陽極室中循環利用。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二氧化碳電化學還原轉化利用的方法,其中,進一步包括將所述氫氣以及氧氣在所述燃料電池中反應產生的水補給到所述陰極電解液或陽極電解液中。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二氧化碳電化學還原轉化利用的方法,其中,所述陰極室內的反應溫度為20℃至90℃。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二氧化碳電化學還原轉化利用的方法,其中,所述陰極電解液的pH值大於等於7。
TW100147015A 2011-12-12 2011-12-19 二氧化碳電化學還原轉化利用的方法 TWI4483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11708.2A CN103160849B (zh) 2011-12-12 2011-12-12 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转化利用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23074A true TW201323074A (zh) 2013-06-16
TWI448325B TWI448325B (zh) 2014-08-11

Family

ID=48570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47015A TWI448325B (zh) 2011-12-12 2011-12-19 二氧化碳電化學還原轉化利用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518329B2 (zh)
CN (1) CN103160849B (zh)
TW (1) TWI4483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011137967A (ru) 2009-04-30 2013-06-10 Юниверсити Оф Флорида Рисерч Фаундейшн Инк. Воздушные катоды на основе одностенных углеродных нанотрубок
EP2652822A4 (en) 2010-12-17 2014-07-30 Univ Florida HYDROGEN OXIDATION AND PRODUCTION OVER CARBON LAYERS
RU2013148843A (ru) 2011-04-04 2015-05-10 Юниверсити Оф Флорида Рисеч Фаундэйшн, Инк. Диспергирующие вещества для нанотрубок и пленки из нанотрубок, не содержащие диспергирующих веществ, на их основе
CN103849885B (zh) * 2012-12-06 2016-12-21 清华大学 阴极催化剂,阴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反应器
US9528192B1 (en) * 2013-01-16 2016-12-27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Administrator Of The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Solar powered CO2 conversion
FR3007427B1 (fr) * 2013-06-20 2016-07-01 Ifp Energies Now Couche active a base de particules metalliques sur support conducteur poreux, methode de fabrication et utilisation en tant que cathode pour l'electroreduction de dioxyde de carbone.
FR3007425B1 (fr) * 2013-06-20 2016-07-01 Ifp Energies Now Nouveau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acide formique
WO2015077508A1 (en) * 2013-11-20 2015-05-28 University Of Florida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Carbon dioxide reduction over carbon-containing materials
CN103613067B (zh) * 2013-11-22 2015-10-28 山东理工大学 湿二氧化碳电催化制备合成气的方法
CN103668311B (zh) * 2013-12-09 2016-09-07 华中师范大学 用于电催化还原co2至甲酸的催化电极、应用及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至甲酸的方法
CN103715436B (zh) * 2013-12-19 2017-01-18 东华大学 一种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US9951430B2 (en) * 2015-04-16 2018-04-24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Methods for co-processing carbon dioxide and hydrogen sulfide
DE102015209509A1 (de) * 2015-05-22 2016-11-24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Elektrolysesystem zur elektrochemischen Kohlenstoffdioxid-Verwertung mit Protonenspender-Einheit und Reduktionsverfahren
CN105789663B (zh) * 2016-04-29 2018-06-08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中石墨烯修饰的多孔镍作阴极还原二氧化碳的方法
JP2018021217A (ja) * 2016-08-01 2018-02-08 富士通株式会社 二酸化炭素還元装置
US20230193487A1 (en) * 2018-01-18 2023-06-22 Avantium Knowledge Centre B.V. Catalyst System for Catalyzed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pplications and Uses Thereof
DE102018201287A1 (de) * 2018-01-29 2019-08-01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Poröse Elektrode zur elektrochemischen Umsetzung organischer Verbindungen in zwei nicht mischbaren Phasen in einem elektrochemischen Flussreaktor
DE102018202184A1 (de) 2018-02-13 2019-08-14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Separatorlose Doppel-GDE-Zelle zur elektrochemischen Umsetzung
EP3626861A1 (de) * 2018-09-18 2020-03-25 Covestro Deutschland AG Elektrolysezelle, elektrolyseur und verfahren zur reduktion von co2
EP3628757A1 (en) * 2018-09-25 2020-04-01 Paul Scherrer Institut Method for removing non-proton cationic impurities from an electrochemical cell and an electrochemical cell
JP7528010B2 (ja) * 2021-03-18 2024-08-05 株式会社東芝 炭素化合物製造システムおよび炭素化合物制御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JP7524118B2 (ja) 2021-03-18 2024-07-29 株式会社東芝 二酸化炭素電解装置
CN113265670B (zh) * 2021-04-20 2022-11-18 复旦大学 含有支撑薄膜的电解池及电化学系统
CN114000172B (zh) * 2021-12-16 2023-03-07 东北大学 一种捕集、还原二氧化碳并联产氧气或氯气的方法
CN114477083B (zh) * 2022-03-14 2023-06-23 东南大学 利用废弃物自供氢气和溶剂的生物质炼制方法及系统
CN114525542B (zh) * 2022-03-16 2024-05-14 苏州大学 用于电催化还原co2的纳米钯合金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5725979B (zh) * 2022-07-01 2024-05-14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用于尿素电解制氢和碳还原的三电极体系及方法和系统
CN115305492B (zh) * 2022-07-01 2023-11-07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交替进行尿素电解制氢和碳还原的系统及方法和应用系统
CN115672020B (zh) * 2022-12-12 2023-02-28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烟道废气中二氧化碳捕集分离催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68458A (en) * 1961-12-27 1965-02-02 Standard Oil Co Electrochemical cell
US4510034A (en) * 1982-08-31 1985-04-09 Asahi Kasei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oating type insoluble lead dioxide anode
JPH08126886A (ja) * 1994-10-28 1996-05-21 Japan Organo Co Ltd 超純水の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US6051117A (en) * 1996-12-12 2000-04-18 Eltech Systems, Corp. Reticulated metal article combining small pores with large apertures
US6902837B2 (en) * 2002-09-13 2005-06-07 Proton Energy System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balanced control of backup power
CA2408951C (en) * 2002-10-18 2008-12-16 Kvaerner Canada Inc. Mediated hydrohalic acid electrolysis
US20070054170A1 (en) * 2005-09-02 2007-03-08 Isenberg Arnold O Oxygen ion conductors for electrochemical cells
SE531126C2 (sv) * 2005-10-14 2008-12-23 Morphic Technologies Ab Publ Metod och system för framställnng, omvandling och lagring av energi
JP5184795B2 (ja) * 2006-06-06 2013-04-1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燃料電池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子機器
US20080277287A1 (en) * 2007-03-09 2008-11-13 Robert Brian Dopp High rate electrochemical devices
JP5144755B2 (ja) * 2007-07-13 2013-02-13 ユニバーシティ オブ サザン カリフォルニア メタノール製造のための水媒体中の二酸化炭素の一酸化炭素及び水素への電気分解
CN101250711B (zh) * 2008-03-27 2010-11-10 昆明理工大学 二氧化碳在离子液体中的电化学还原方法和装置
CA2747212A1 (en) * 2008-12-18 2010-06-24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hemicals
US20110114502A1 (en) * 2009-12-21 2011-05-19 Emily Barton Cole Reducing carbon dioxide to products
CN101931081B (zh) * 2010-08-27 2012-03-28 西安交通大学 电化学还原二氧化碳制甲醇的空气扩散电极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60849B (zh) 2016-06-08
US20130146470A1 (en) 2013-06-13
TWI448325B (zh) 2014-08-11
CN103160849A (zh) 2013-06-19
US9518329B2 (en) 2016-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48325B (zh) 二氧化碳電化學還原轉化利用的方法
TWI414636B (zh) 膜反應器
TWI448327B (zh) 膜反應器
EP3320576B1 (en) Redox flow battery with carbon dioxide based redox couple
CN107075700B (zh) 有机氢化物制造装置及使用其的有机氢化物的制造方法
KR101793711B1 (ko) 이산화탄소로부터 탄산염 및/또는 개미산염을 제조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CN109996905B (zh) 有机氢化物制造装置和有机氢化物的制造方法
Kuang et al. High‐concentration electrosynthesis of formic acid/formate from CO2: reactor and electrode design strategies
He et al. Advances in electrolyzer design and development for electrochemical CO2 reduction
CN114402095B (zh) 错流式水电解
Wang et al. Recent progress in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of CO2 into formate and C2 compounds
CN111315685A (zh) 通过co2和氯化物联合电解制备和分离光气
Kim et al. The development of a gas-feeding CO2 fuel cell using direct hydrazine oxidation reaction
CN115253627A (zh) 一种用于空气中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的系统及方法
Afshan et al. Green H2 Generation from Seawater Deploying a Bifunctional Hetero‐Interfaced CoS2‐CoFe‐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in an Electrolyzer
Liu et al. Aqueous Zn–CO 2 batteries: a route towards sustainable energy storage
LU506500B1 (en) Electrochemical packed bed reactor and use thereof
CN112251765B (zh) 一种基于铅网的水分解制氢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WO2023119779A1 (ja) 水溶液電解方法
CN117210830A (zh) 一种高浓度纯甲酸的电化学合成方法及电化学电解系统
CN117684191A (zh) 一种高温电解槽串联膜电极反应电堆制备多碳化合物的装置及方法
CN117867522A (zh) 一种合成气和碳酸氢盐联产系统和联产方法
CN118292004A (zh) 一种co2电解制甲酸与阳极制氯气耦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