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22951A - 手術套組 - Google Patents

手術套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22951A
TW201322951A TW100146447A TW100146447A TW201322951A TW 201322951 A TW201322951 A TW 201322951A TW 100146447 A TW100146447 A TW 100146447A TW 100146447 A TW100146447 A TW 100146447A TW 201322951 A TW201322951 A TW 20132295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xtension
surgical kit
hook
suture
surgic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464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81380B (zh
Inventor
Gray Chorng-Jyh Wang
Original Assignee
Pergolas Med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rgolas Medical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Pergolas Med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to TW1001464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81380B/zh
Publication of TW2013229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229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813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81380B/zh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微創肌腱縫合手術套組,其包含:鉤線器及集線器。鉤線器包含握持件,其一端向前延伸為延伸件;鉤狀部,其一端與延伸件連接,其另一端向內彎折呈G形狀,且鉤狀部之外側具有一鈍面;其中,此手術鉤線器具備手術傷口可小於一公分等優點。而集線器包含基座,其係為一框形狀結構;集線體,係包含複數個夾持部,集線體的兩端係分別與基座之兩側連接,且各挾持部之間相互連接而形成縫隙。其中,於鉤線器由組織鉤出至少一縫線後,將該至少一縫線收集置於縫隙。

Description

手術套組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手術套組,特別是一種適合用於微創肌腱縫合手術中的手術套組。
以往傳統的手術觀念,先做破壞再進行重建,傷口較大,雖有助於醫師找到問題而加以解決,但對病患來說,卻造成痛苦增加,以及恢復期的增長。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進步,微創性手術如內視鏡手術或雷射手術,已廣泛運用於外科手術,患者因此大大減少手術的痛苦,正是目前世界醫學的潮流。
微創手術所要做到的,是把病人的傷害、傷口減到最小,由於傷口小,自然可以較快痊癒,運用手術工具,達成過去要進行較大規模手術才能完成的治療。例如就脊椎而言,由於其目的是讓正常組織器官遭受最小破壞,故脊椎本身骨頭部分,還有韌帶、筋膜、肌肉、血管等,都是維持脊椎穩定活動的關鍵,可不破壞就不破壞,破壞愈多,退化速度就愈快,穩定度就越差,滑脫機會也就越大,本來可以活動的脊椎關節將慘遭犧牲,彎屈伸展的負擔由鄰近節段挑起,這樣惡性循環,鄰近節段也會因負擔加重提早退化,又可能產生新問題、新症狀。
所以,手術傷口愈小愈好,沒壓迫神經的脊椎骨不要咬掉最好,韌帶不要切斷最好,肌肉不要破壞不要切開最好。手術後最常讓人擔心的,還有因疤痕產生造成神經包埋壓迫的問題,傷口越大,脊椎破壞越多,神經包埋壓迫機會就越大。
微創手術中,配合內視鏡使用的手術是很重要的一環,隨著科技與技術進步,內視鏡手術可以治療骨刺、黃韌帶肥厚、小關節增生肥大,造成神經根壓迫、神經孔狹窄、椎管狹窄而導致手臂麻痛、肩膀麻痛、頸部麻痛、下背痛、臀部疼痛,大小腿痠麻疼痛、坐骨神經痛、大小腿及腳無力或不靈活等問題,局部麻醉即可,傷口小,手術時間約一小時,失血量少,住院時間短。
而且,有些病患年紀大,同時又有高血壓、糖尿病、心律不整、高血脂、腦中風等慢性病,這些病患接受傳統或顯微手術,須使用全身吸入性麻醉,風險較高,氣管插管術後可能有喉嚨痛或肺炎的機會。相對地,微創手術使用局部麻醉,降低麻醉風險。
此外,病患在手術中全程清醒,可以避免傷害神經,加上手術中病患會與醫師互動,若有威脅到神經,麻痛會立即反應,讓醫師做修正。另外,手術中有無心絞痛、胸口悶痛、腦中風症狀,馬上都可知悉與因應。也可立即知道減壓徹不徹底,效果好與壞。
因此,微創手術最大的優點,因為它的傷口小,且較為美觀,對身體的破壞少,因而復原也快,能夠很快的回到正常的生活,降低住院時間,也減輕了併發症的發生。
相對的,因為要求傷口小,故對醫師來說難度增加,必須有更高的器具上的要求,才能發揮出微創性手術的優勢。
因此,對於使用於微創手術的器具需求亦相應而生。目前所知,已經慢慢發展出適合用於微創手術的縫合針及線,針及線的細度小至肉眼完全無法看清楚。它不僅能夠縫合細小血管,還可用於皮膚微小傷口的縫合,因而不會留下難看的痕跡,故可做到手術後的「天衣無縫」。但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目前尚未成熟地發展出真正適合用於微創手術之手術套組。因此,對於開發出真正適合用於微創手術之手術套組,已成為一刻不容緩的議題。
在上述發明背景說明段落中所揭露之內容,僅為增進對本發明之背景技術的瞭解,因此,上述之內容含有不構成阻礙本發明之先前技術,且應為本領域習知技藝者所熟知。
本發明之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種肌腱縫合手術套組,特別是一種適合用於微創手術中的手術套組。
緣是,為達上述目的,提供一種手術套組,其可包含鉤線器及集線器。鉤線器可包含:握持件,其一端向前延伸為延伸件;鉤狀部,其一端與延伸件連接,其另一端向內彎折呈G形狀,且鉤狀部之外側具有鈍面。集線器包含:基座,其可為一框形狀結構;集線體,可包含複數個夾持部,集線體的兩端可分別與該基座之兩側連接,且各該挾持部之間相互連接而形成一縫隙。
較佳地,延伸件與握持件可呈5~15度角。
較佳地,於鉤線器由組織鉤出至少一縫線後,將該些縫線收集置於集線器的縫隙中。
較佳地,延伸件係呈扁平長方形狀。
較佳地,鉤狀部之上下兩側的距離可與延伸件之寬度相同。
較佳地,鉤狀部之上下兩側的該距離及該延伸件之該寬度可各為0.3~0.7公分。
較佳地,鉤狀部之長度可為0.7~1.5公分。
較佳地,鉤狀部可更包含直桿部、第一彎折部、第一延伸部、第二彎折部及第二延伸部。
較佳地,直桿部可由延伸件之一側壁直線延伸。
較佳地,第一彎折部可與直桿部連接且可朝向延伸件的另一側壁之方向彎折,並可更進一步朝向延伸件的方向直線延伸為第一延伸部。
較佳地,第一延伸部可與於直桿部平行。
較佳地,第二彎折部可與第一延伸部連接且可朝向直桿部的方向彎折,並可更進一步朝向第一彎折部的方向延伸為第二延伸部。
較佳地,第二延伸部可與直桿部以及第一延伸部平行。
較佳地,鉤狀部中的直桿部、第一彎折部、第一延伸部、第二彎折部及第二延伸部可一體成形。
較佳地,鉤線器可由硬化鋼、回火鋼、不銹鋼、高碳鋼或其組合物製成。
較佳地,集線器的挾持部可呈ㄇ形。
較佳地,各挾持部之間的縫隙可為0.3~0.7公分。
較佳地,集線器可由硬化鋼、回火鋼、不銹鋼、高碳鋼或其組合物製成。
承上所述,依本發明之手術套組,其可具有一個或多個下述優點:
(1) 使用鉤線器後,手術傷口可小於一公分。
(2) 鉤線器僅用於撥開組織而非切開組織,對組織破壞力小。
(3) 因其對傷口破壞力小,故復原較快。
(4) 集線器可利於手術過程中縫線的集中整理以及兩端多套組縫線位置的確認。
本發明之優點及特徵以及達到其方法將參照例示性實施例及附圖進行更詳細地描述。然而,本發明可以不同形式來實現且不應該被理解僅限於此處所陳述的實施例。相反地,對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而言,所提供的此些實施例將使本揭露更加透徹與全面的且完整地傳達本發明的範疇,且本發明將僅被所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定義。在圖中,元件及各部位的尺寸及相對尺寸為了清晰易懂而以示意的方法表示。
本發明的實施例將參照後文的圖式說明敘述,其為此發明理想化實施例的圖解繪示。同樣地,舉例來說,可預期繪示形狀的差異係為製程技術及/或公差的結果。因此,本發明的實施例不應被理解為限制描述於後文中某些區域的特定形狀,但可包含由於,例如製程,所導致形狀的偏差。因此,繪示於圖中的某些區域係為圖解概要且其形狀並不意欲以實際區域的形狀來繪示,並且不欲限制本發明之範圍。
本發明之手術套組可包含鉤線器100及集線器200,其特徵將於後文所敘述。請參閱第1圖,其係為本發明之手術套組之鉤線器的側視圖。如第1圖所示,手術鉤線器100可包含握持件101、延伸件102、鉤狀部103。
上述之手術鉤線器100係適用於撥開組織將手術縫線取出,其可包含握持件101,其一端可向前延伸為延伸件102;鉤狀部103,其一端可與延伸件102連接,其另一端可向內彎折呈G形狀,且鉤狀部之外側具有鈍面104。
此外,延伸件102與握持件101可呈5~15度角。
由第1圖可明顯看出,鉤狀部103上下兩側之距離與延伸件102的寬度相同,此設計可方便使用者將此鉤線器撥開組織後配合內視鏡順利的深入組織中鉤取手術縫線。其中,此距離可為0.3~0.7公分,且鉤狀部的長度可為0.7~1.5公分。
請參閱第2圖,其係為本發明之手術鉤線器之上視圖。如第2圖所示,握持部101的可設計為符合人性化且方便使用者握持的設計,且延伸件102可為扁平長方形狀地由握持部101延伸。另外,此手術鉤線器的最大厚度T1可僅為0.7公分。
此外,鉤線器可由硬化鋼、回火鋼、不銹鋼、高碳鋼或其組合物製成。
請參閱第3圖,其係為本發明之手術鉤線器之鉤狀部的放大圖。如第3圖所示,鉤狀部103更可包含直桿部105、第一彎折部106、第一延伸部107、第二彎折部108以及第二延伸部109。
更進一步地說,如第3圖所示,鉤狀部103中的直桿部105可由延伸件102之一側壁直線延伸,然後與第一彎折部106連接;接著,第一彎折部106可朝向延伸件102的另一側壁之方向彎折,然後更進一步朝向延伸件102的方向直線延伸為第一延伸部107。其中,第一延伸部107可與直桿部105平行。
然後,第一延伸部107可與第二彎折部108連接,且第二彎折部108可朝向直桿部105的方向彎折,接著更進一步朝向第一彎折部106的方向延伸為第二延伸部109。其中,第二延伸部109可與直桿部105以及第一延伸部107平行。故由此對照第3圖可明顯得知由直桿部105、第一彎折部106、第一延伸部107、第二彎折部108以及第二延伸部109所構成的鉤狀部103呈G形狀。
此外,由直桿部105、第一彎折部106、第一延伸部107、第二彎折部108以及第二延伸部109所構成的鉤狀部103可一體成形。
請參閱第4圖,其係為本發明之手術套組之集線器的示意圖。如第4圖所示,集線器200可包含基座201及集線體202。
上述的集線器200可適用於鉤線器100從組織中將至少一縫線取出後,將縫線集中放置且利於縫線位置及傷口縫合的確認。其可包含基座201,其可為中空框形結構;集線體202,其可包含複數個夾持部,集線體202之兩端可分別與基座201之兩側連接,並且各挾持部之間相互連接而形成一縫隙G1。
鉤線器100由一組織鉤出至少一縫線220後,將該些縫線220收集置於集線器200的縫隙G1(如第5圖所示)。
各挾持部呈ㄇ形而彼此連接,彼此之間的縫隙G1可為0.3~0.7公分,較佳為0.45~0.55公分,此縫隙G1可在手術過程中將縫線鉤出後的集中放置,以利於縫線位置及傷口縫合的確認。
此外,集線器200可由硬化鋼、回火鋼、不銹鋼、高碳鋼或其組合物製成。
請參閱第5圖,其係為鉤線器及集線器運用於鉤取手術縫線之示意圖。如第5圖所示,鉤線器100運用於微創手術過程中,由於僅用於撥開傷口而非切開傷口,且對傷口僅造成微小損害,且鉤線器100將至少一缝線220鉤出後,可由集線器200來集中縫線220。由於同時進行縫合的縫線220有許多條,這樣有利於縫線220位置的整理,避免縫線糾纏打結並且易於確認兩端所欲打結的配線套組及傷口縫合的確認,以增進手術的效率。此外,鉤線器100及集線器200的優點為可便於單人同時使用,在手術過程中就省了空間上的需求,且不需由多人分別操控鉤線器100及集線器200;反之,若無法單人使用,必須利用較多的人力成本,且容易使得手術過程複雜化。故本發明之手術套組可將手術過程單純化,因此廣泛應用於此領域。
承上所述,依本發明之手術套組,其可具有一個或多個下述優點:
(1) 鉤線器可使手術傷口可小於一公分。
(2) 鉤線器用於撥開組織而非切開組織,對組織破壞力小。
(3) 因鉤線器對傷口破壞力小,故復原較快,方便進行手術。
(4) 集線器可利於手術過程中縫線的集中以及位置的確認,以增進手術的效率。
(5) 單人即可運用本發明之手術套組,使手術過程單純化。
(6)手術套組易於清理與高溫高壓滅菌消毒。
以上所述僅為例示性,而非為限制性。任何未脫離本發明之精神與範疇,而對其進行之等效修改或變更,均應包含於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中。
100...鉤線器
101...握持件
102...延伸件
103...鉤狀部
104...鈍面
105...直桿部
106...第一彎折部
107...第一延伸部
108...第二彎折部
109...第二延伸部
200...集線器
201...基座
202...集線體
220...縫線
T1...厚度
G1...縫隙
第1圖 其係為本發明之手術套組之鉤線器的側視圖;
第2圖 其係為本發明之手術套組之鉤線器的上視圖;
第3圖 其係為本發明之手術套組之鉤線器的鉤狀部的放大圖;
第4圖 其係為本發明之手術套組之集線器的示意圖;以及
第5圖 其係為手術鉤線器運用於鉤取手術縫線之示意圖。
100...鉤線器
101...握持件
102...延伸件
103...鉤狀部
104...鈍面

Claims (12)

  1. 一種手術套組,包含:一鉤線器,其包含:一握持件,其一端向前延伸為一延伸件;一鉤狀部,其一端與該延伸件連接,其另一端向內彎折用以鉤取至少一縫線;以及一集線器,其包含:一集線體,係包含複數個夾持部,且各該挾持部之間相互連接而形成一縫隙;一基座,其兩側與該集線體耦合;其中,於該鉤線器由一組織鉤出該至少一縫線後,將該至少一縫線收集置於該縫隙。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手術套組,其中該延伸件係呈扁平長方形狀。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手術套組,其中該鉤狀部上下兩側的一距離係與該延伸件之一寬度相同。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手術套組,其中該鉤狀部之上下兩側的該距離及該延伸件之該寬度各為0.3~0.7公分。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手術套組,其中該鉤狀部更包含一直桿部、一第一彎折部、一第一延伸部、一第二彎折部及一第二延伸部,且該直桿部係由該延伸件之一側壁直線延伸。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手術套組,其中該第一彎折部係與該直桿部連接且朝向該延伸件的另一側壁之方向彎折,並朝向該延伸件的方向直線延伸為該第一延伸部。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手術套組,其中該第一延伸部係與於該直桿部平行。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手術套組,其中該第二彎折部係與該第一延伸部連接且朝向該直桿部的方向彎折,並朝向該第一彎折部的方向延伸為該第二延伸部。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手術套組,其中該第二延伸部係與該直桿部及該第一延伸部平行。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手術套組,其中該直桿部、該第一彎折部、該第一延伸部、該第二彎折部及該第二延伸部係一體成形。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手術套組,其中該鉤線器及該集線器係由硬化鋼、回火鋼、不銹鋼、高碳鋼或其組合物製成。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手術套組,其中各該挾持部係呈ㄇ形。
TW100146447A 2011-12-15 2011-12-15 微創肌腱縫合手術套組 TWI4813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46447A TWI481380B (zh) 2011-12-15 2011-12-15 微創肌腱縫合手術套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46447A TWI481380B (zh) 2011-12-15 2011-12-15 微創肌腱縫合手術套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22951A true TW201322951A (zh) 2013-06-16
TWI481380B TWI481380B (zh) 2015-04-21

Family

ID=49032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46447A TWI481380B (zh) 2011-12-15 2011-12-15 微創肌腱縫合手術套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8138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86309B (zh) * 2015-03-18 2017-06-11 義大醫療財團法人義大醫院 肌腱剝離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71228B (zh) * 2015-12-08 2017-02-21 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微創手術縫合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99538A (en) * 1999-02-02 2000-08-08 T.A.G. Medical Products Set of surgical tools and surgical method for connecting soft bone parts to one another or to connective tissue
CN2801088Y (zh) * 2005-05-26 2006-08-0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手术缝线固定器
JP4488981B2 (ja) * 2005-08-23 2010-06-23 日本シャーウッド株式会社 取出し具及び医療用縫合具セット
CN201205290Y (zh) * 2008-04-09 2009-03-11 李娟� 缝线固定器
CN201179080Y (zh) * 2008-04-29 2009-01-14 刘鸿箫 具有卡线器的胸骨牵开器
US20110106124A1 (en) * 2009-06-16 2011-05-05 Marc Beaucham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rthroscopic rotator cuff repair using transosseous tunnels
US8790369B2 (en) * 2009-07-24 2014-07-29 Depuy Mitek,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pairing tissu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86309B (zh) * 2015-03-18 2017-06-11 義大醫療財團法人義大醫院 肌腱剝離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81380B (zh) 2015-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28211U (zh) 一种人工肋骨
TWI481380B (zh) 微創肌腱縫合手術套組
WO2008148283A1 (fr) Agrafe de fixation sternale
CN206548580U (zh) 一种悬通针
CN110680426A (zh) 可循环使用的跟腱微创缝合器械及其新型缝合方式
CN207886305U (zh) 尾部带穿线孔的小鼠腹腔静脉结扎辅助器
CN202446313U (zh) 一种嵌甲矫治器
CN213787713U (zh) 一种伸肌腱止点重建治疗锤状指畸形的带线克氏针
CN204364045U (zh) 一种跟腱微创吻合器
CN104523310B (zh) 一种跟腱微创吻合器
CN207837631U (zh) 包皮环切器
CN201624760U (zh) 髁部骨折复位钳
CN221013358U (zh) 小儿疝气针
CN201019803Y (zh) 用于治疗心房颤动的钳夹
CN201683982U (zh) 包皮环切器
CN201642163U (zh) 手术缝合器
CN201719292U (zh) 右弯缝合器
CN202313538U (zh) 手指肌腱止点重建术用弯钩克氏针
CN201719291U (zh) 弯形缝合器
CN204636433U (zh) 网格化组织加固器
CN205433830U (zh) 一种微创外科手术用钳
CN107951700A (zh) 一种低频电针诊疗仪
CN201683939U (zh) 人体腹腔镜手术用腹壁缝合钳
CN212521868U (zh) 简式由内到外半月板缝合器
CN106923889A (zh) 一种微创外科手术用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