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17802A - 電子系統及相關之主機裝置及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電子系統及相關之主機裝置及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17802A
TW201317802A TW100138221A TW100138221A TW201317802A TW 201317802 A TW201317802 A TW 201317802A TW 100138221 A TW100138221 A TW 100138221A TW 100138221 A TW100138221 A TW 100138221A TW 201317802 A TW201317802 A TW 20131780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ost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s
configuration
arrangement order
electronic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382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u-Ting Lin
Ho-Kuang Hsieh
Original Assignee
Ac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er Inc filed Critical Acer Inc
Priority to TW1001382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317802A/zh
Priority to US13/538,878 priority patent/US20130103859A1/en
Priority to EP12181386.9A priority patent/EP2624130A3/en
Publication of TW2013178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17802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0Bus structure
    • G06F13/4063Device-to-bus coupling
    • G06F13/409Mechanical coupling
    • G06F13/4095Mechanical coupling in incremental bus architectures, e.g. bus stac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 G06F13/4247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daisy chain b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401Bootstrapping
    • G06F9/4411Configuring for operating with peripheral devices; Loading of device driv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45Program loading or initiating
    • G06F9/44505Configuring for program initiating, e.g. using registry, configuration files

Abstract

一種電子系統的管理方法。該電子系統具有以菊鏈式耦接之一主機裝置以及複數電子裝置。其中,該主機裝置具有一組態設定。首先,偵測該主機裝置與該複數電子裝置之一排列順序。接著,依據所偵測到之該主機裝置與該複數電子裝置之該排列順序,調整該主機裝置之該組態設定,致使該主機裝置使用該複數電子裝置執行相應該排列順序之一特定操作。

Description

電子系統及相關之主機裝置及管理方法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電子系統及其管理方法,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具有以菊鏈式(daisy chain)連接方式電性連接之複數裝置之電子系統及其管理方法。
近年來,隨著電腦與資訊產業的蓬勃發展,各種新的周邊設備可輕易的連結上主機裝置例如個人電腦與筆記型電腦等等,其中包含了網際網路和外接式儲存裝置等。同時,這些週邊設備除了原先的功能外,也可被適當地設定以具備不同的功能。舉例來說,假設週邊設備包括兩顆硬碟時,則這兩顆硬碟可分別直接當作一般硬碟使用或者也可共同被設定為磁碟陣列(RAID),且其中一顆硬碟可視為另一顆硬碟的鏡射碟(RAID mirror)。然而,一般的系統或軟體設定,都是要經由軟體使用者介面才能修改,使用者通常需要手動修改許多的軟體設定,才能使用周邊設備的不同功能。舉例來說,假設使用者有兩顆硬碟,當使用者想利用這兩顆硬碟設定為磁碟陣列,需要一系列的軟體設定步驟來改變相關設定,才能使得這兩顆硬碟變成具有鏡射碟的磁碟陣列功能。當其他使用者使用這台電腦時,往往不知道為何有兩顆硬碟,可是軟體系統只看得到一個硬碟,使用者必須操作磁碟陣列軟體,才能知道原來這兩顆硬碟已經被設定成具有鏡射碟的磁碟陣列功能。此外,使用者也無法從外觀上就直覺看出系統的設定,造成使用上十分不便。
有鑑於此,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子系統及其管理方法,以解決上述的問題。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電子系統的管理方法,電子系統具有以菊鏈式耦接之一主機裝置以及複數電子裝置。其中,主機裝置具有一組態設定。管理方法包括下列步驟:偵測主機裝置與複數電子裝置之一排列順序;以及依據所偵測到之主機裝置與複數電子裝置之排列順序,調整主機裝置之組態設定,致使主機裝置使用複數電子裝置執行相應排列順序之一特定操作。
本發明實施例另提供一種電子系統,包括複數電子裝置以及一主機裝置。主機裝置以及複數電子裝置係以菊鏈式耦接在一起。主機裝置具有一組態設定,其係用以偵測主機裝置與複數電子裝置之一排列順序,並依據所偵測到之主機裝置與複數電子裝置之排列順序,調整組態設定,以使用複數電子裝置執行相應排列順序之一特定操作。
本發明實施例另提供一種主機裝置,其係以菊鏈式耦接至複數電子裝置,主機裝置包括一偵測單元以及一設定與調整單元。偵測單元用以偵測主機裝置與複數電子裝置之一排列順序。設定與調整單元係耦接至偵測單元,用以接收並依據偵測單元所偵測到之主機裝置與複數電子裝置之排列順序,調整組態設定,以使用複數電子裝置執行相應排列順序之一特定操作。
本發明上述方法可以透過程式碼方式收錄於實體媒體中。當程式碼被機器載入且執行時,機器變成用以實行本發明之裝置。
為使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出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本發明實施例中提供一種電子系統及其裝置管理方法,可相應外接硬體連接的相對排列位置改變而自動修改連接硬體的軟體設定或啟動相應的新軟體應用。
第1圖顯示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電子系統之示意圖。如第1圖所示,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電子系統100中至少包含一主機裝置(host device)110、以及多個電子裝置120以及130。其中,主機裝置110包括電腦系統如個人電腦、手持式裝置與可攜式裝置如筆記型電腦、個人數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網路電腦、迷你電腦、以及類似之設備,但不限於此。電子裝置120、130可為任何種類的周邊裝置(peripheral device)。舉例來說,電子裝置120、130可為光碟機(optical disk drive)、硬碟(Hard disk driver,HDD)、繪圖處理單元(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裝置、喇叭(speaker)等等,但不限於此。主機裝置110以及電子裝置120、130均具有高速傳輸介面,諸如雷奔(Thunderbolt,or Light Peak)介面,電子裝置120、130可以相容於高速傳輸介面的傳輸協定與主機裝置110進行通訊。主機裝置110、以及電子裝置120、130係以菊鏈式耦接在一起。其中,主機裝置110、以及電子裝置120、130分別具有兩個連接端且連接端可連接至任一電子裝置的其中一連接端,而另一連接端則連接至另一電子裝置的其中一連接端,使其以菊鏈式耦接在一起。舉例來說,兩個連接端可分別為實體上方便連接的公頭母頭形狀,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實際上,每個連接端都可以執行資料輸出和輸入。需說明的是,電子裝置的數量及種類並不限於此,任何具有雷奔介面之電子裝置、具有比雷奔介面的傳輸速度更快之電子裝置,或者以菊鏈式耦接之電子裝置皆為本揭露之範疇。
主機裝置110可更包括一連接端112、一連接端114、一偵測單元116以及一設定與調整單元118。其中,連接端112或連接端114可具有一連接介面如高速傳輸介面,可用以分別連接至具有相同連接介面的電子裝置的對應連接端。偵測單元116可用以偵測與監控主機裝置110與電子裝置120與130之間彼此互相串接的排列順序,並且於偵測到其排列順序改變時,發出一訊息至設定與調整單元118。由於主機裝置110與電子裝置120與130係以菊鏈式耦接,主機裝置110與電子裝置120與130的串接位置順序可互換而產生不同的排列順序。請參照第2A圖以及第2B圖,係顯示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排列順序示意圖。如第2A圖所示,主機裝置110的連接端114係連接至電子裝置120的連接端122,而電子裝置120的連接端124係連接至電子裝置130的連接端132。因此,偵測單元116將偵測到主機裝置110與電子裝置120、130係以一第一排列順序連接在一起。換句話說,於第一排列順序中,電子裝置120與130係設置於主機裝置110的同一側。於另一實施例中,如第2B圖所示,主機裝置110的連接端112係連接至電子裝置120的連接端124,而主機裝置110的連接端114係連接至電子裝置130的連接端132。因此,偵測單元116將偵測到主機裝置110與電子裝置120、130係以一第二排列順序連接在一起。換句話說,於第二排列順序中,電子裝置120與130係設置於主機裝置110的不同側,亦即,分別設置於主機裝置110的兩側。
需提醒的是,前述列舉的裝置數量與排列順序僅係用以說明,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僅止於此。於其他實施例中,電子系統100中可包括兩個以上的電子裝置,因此可具有更多種可能的排列順序的組合。
設定與調整單元118係耦接至偵測單元116,可依據偵測單元116所偵測到的排列順序資料來調整相關的系統組態設定值。主機裝置110可具有一組態設定,用以設定電子裝置120、130的組態,以決定電子裝置120、130的使用方式。舉例來說,當主機裝置110的組態設定為第一組態時,電子裝置120、130可用以執行一第一操作,而當主機裝置110的組態設定為第二組態時,電子裝置120、130可用以執行一第二操作。因此,設定與調整單元118可藉由改變主機裝置110的組態設定值來使用電子裝置120、130執行不同的操作。詳細的管理方法將於後進行說明。
第3圖顯示一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管理方法之流程圖。請同時參照第1圖與第3圖。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管理方法可以應用於電子系統100的主機裝置110上,用以依據裝置(110、120、130)間的排列順序決定系統的組態設定。首先,如步驟S302,偵測單元116偵測主機裝置110與電子裝置120、130的一排列順序。於一些實施例中,偵測單元116偵測主機裝置110與電子裝置120、130的排列順序可透過偵測主機裝置110與電子裝置120、130的相對排列位置是否改變。當偵測單元116偵測出主機裝置110與電子裝置120、130的排列順序之後,偵測單元116便發出一訊息至設定與調整單元118,其中此訊息可包含所偵測到的排列順序資料。舉例來說,參見第2A圖與第2B圖,當主機裝置110以及電子裝置120、130之間的排列順序由第一排列順序(第2A圖)改變為第二排列順序(第2B圖)時,偵測單元116將偵測到主機裝置110以及電子裝置120、130之間的排列順序已經改變,因此便發出包含第二排列順序的訊息至設定與調整單元118。當設定與調整單元118接收到偵測單元116所發出包含排列順序的訊息之後,接著,如步驟S304,設定與調整單元118可依據所偵測到的主機裝置110與電子裝置120、130的排列順序,調整主機裝置110的組態設定,致使主機裝置110可使用電子裝置110執行相應排列順序的特定操作。其中,主機裝置110可從前述訊息中取得一目前排列順序資料,並依據目前排列順序資料來調整其組態設定。舉例來說,假設主機裝置110為一個人電腦PC以及電子裝置120、130分別為硬碟HDA以及硬碟HDB時,則當偵測單元116偵測到其排列順序為PC->HDA->HDB時,設定與調整單元118可將其組態設定為兩顆獨立的硬碟使用,而當偵測單元116偵測到其排列順序為HDB->PC->HDA,設定與調整單元118可將其組態設定為磁碟陣列以利用硬碟HDB與硬碟HDA執行一磁碟陣列操作。因此,設定與調整單元118可依據目前排列順序,調整主機裝置110的組態設定,致使主機裝置110可使用電子裝置120、130執行相應排列順序的操作。詳細的排列順序偵測以及相關組態設定調整方式將於後進行說明。
第4圖顯示另一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管理方法之流程圖。請同時參照第1圖與第4圖。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管理方法可以應用於電子系統100的主機裝置110上,用以依據裝置(110、120、130)間的排列順序決定系統的組態設定。
首先,如步驟S402,偵測單元116偵測主機裝置110以及所有與其串接之電子裝置120、130之間的排列順序,並如步驟S404,接著判斷排列順序是否有發生變化。若否,則回到步驟S402,持續偵測主機裝置110以及電子裝置120、130之間的排列順序。若偵測單元116偵測到主機裝置110以及電子裝置120、130之間的排列順序已經改變時(步驟S404的是),表示主機裝置110以及電子裝置120、130的串接位置有被更動,因此可能需要更動系統100的組態設定來因應此更動,偵測單元116便發出一訊息至設定與調整單元118,其中此訊息可包含所偵測到的目前排列順序資料。舉例來說,參見第2A圖與第2B圖,當主機裝置110以及電子裝置120、130之間的排列順序由第一排列順序(第2A圖)改變為第二排列順序(第2B圖)時,偵測單元116將偵測到主機裝置110以及電子裝置120、130之間的排列順序已經改變,因此便發出包含第二排列順序的訊息至設定與調整單元118。類似地,當主機裝置110以及電子裝置120、130之間的排列順序由第二排列順序變回第一排列順序或另一第三排列順序時,偵測單元116將偵測到主機裝置110以及電子裝置120、130之間的排列順序已經改變,因此便發出包含第一排列順序或第三排列順序的訊息至設定與調整單元118。
當設定與調整單元118接收到偵測單元116所送出的訊息時,如步驟S406,設定與調整單元118依據訊息中偵測單元116所偵測到的目前排列順序資料來調整相關的系統組態設定值。其中,設定與調整單元118調整相關的系統組態設定值可包括調整相關的系統硬體參數設定值、開啟對應的軟體應用程式、啟動/安裝對應的驅動程式、或顯示對應的使用者介面等等,但不限於此。
於一些實施例中,主機裝置110可更具有一包含複數既定的排列順序與其對應的組態設定的列表,而設定與調整單元118依據偵測單元116所偵測到的目前排列順序資料來調整相關的系統組態設定值係利用目前排列順序資料為索引以查表方式找到該排列順序資料所對應的組態設定,之後,再自動將系統組態調整為所找到的該組態設定。於一些實施例中,主機裝置110可更提供一使用者介面(未繪示),透過使用者介面,使用者可事先修改、設定或從該列表中選擇每一排列順序所對應的組態設定。
由於設定與調整單元118會隨著不同的排列順序自動地調整對應的組態設定,因此,使用者無須手動修改相關的組態設定。同時,使用者也可直觀地依據主機裝置110以及電子裝置120、130之間的排列順序來了解目前電子裝置120、130的被使用方式,或者也可直接藉由將主機裝置110以及電子裝置120、130依特定的排列順序進行串接來指定電子裝置120、130的被使用方式,使得使用者同時可增加操作樂趣並兼具實用性。
此外,由於偵測單元116將持續偵測主機裝置110以及電子裝置120、130的排列順序,因此當其排列順序已經還原到原先的排列順序時,設定與調整單元118也會自動將其調整為原先的組態設定。
於一些實施例中,偵測單元116可藉由判斷電子裝置120、130係設置於主機裝置110的同一側或不同側來判斷主機裝置110以及電子裝置120、130的排列順序是否改變。舉例來說,當電子裝置120、130係由設置於主機裝置110的同一側(例如均在其左側或右側)改為分別設置於主機裝置110的左側與右側時,偵測單元116便判定其排列順序已改變。
以下列舉一些排列順序與特定操作的實施例,用以輔助說明依據本發明之管理方法細節,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
於以下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20、130至少可用以執行一第一操作以及一第二操作,且當偵測單元116偵測到主機裝置110與電子裝置120、130的排列順序為一第一排列順序(如第2A圖所示)時,設定與調整單元118將相應第一排列順序,調整主機裝置110的組態設定為一第一組態,以致使電子裝置120、130可用以執行第一操作,而當偵測單元116偵測到主機裝置110與電子裝置120、130的排列順序為不同於第一排列順序的一第二排列順序(如第2B圖所示)時,設定與調整單元118將相應第二排列順序,調整主機裝置110的組態設定為一第二組態,以致使電子裝置120、130可用以執行第二操作。此外,於以下實施例,假設主機裝置110係為一個人電腦,而電子裝置120、130可為相同種類的周邊裝置或不同種類的周邊裝置,包括硬碟、記憶體、光碟機、喇叭、顯示螢幕、繪圖處理單元、無線通訊模組例如可與一WiFi網路建立一連線的WiFi通訊模組等,但不限於此。
於第一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20、130分別為硬碟HDA以及硬碟HDB。請參見第5A圖與第5B圖。如第5A圖所示,當硬碟HDA以及硬碟HDB設置在個人電腦PC的同一側時,偵測單元116偵測到其排列順序為PC->HDA->HDB,則個人電腦PC可將硬碟HDA以及硬碟HDB視為兩顆獨立的硬碟,因此,設定與調整單元118將其組態設定為兩顆獨立的硬碟使用。之後,如第5B圖所示,當硬碟HDA以及硬碟HDB分別設置在個人電腦PC的不同側時,偵測單元116偵測到其排列順序為HDB->PC->HDA,則個人電腦PC可將硬碟HDA以及硬碟HDB共同視為磁碟陣列,因此,設定與調整單元118將其組態設定為磁碟陣列以硬碟HDB與硬碟HDA執行一磁碟陣列操作,其中硬碟HDB作為硬碟HDA的鏡射磁碟(RAID mirror)。
於第二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20、130分別為記憶體MA以及記憶體MB。請參見第6A圖與第6B圖。如第6A圖所示,當記憶體MA以及記憶體MB設置在個人電腦PC的同一側時,其排列順序為PC->MA->MB,則個人電腦PC可將記憶體MA以及記憶體MB視為一個擴充的記憶體,因此,設定與調整單元118將其組態設定為擴充記憶體使用。之後,如第6B圖所示,當記憶體MA以及記憶體MB分別設置在個人電腦PC的不同側時,其排列順序為MB->PC->MA,則個人電腦PC可將記憶體MA與記憶體MB分別設為兩個獨立的記憶體,因此,設定與調整單元118執行一虛擬化軟體以將系統改變為具有兩個作業系統A與B的電腦,其中,作業系統A使用記憶體MA當作其記憶體,而作業系統B則使用記憶體MB當作其記憶體。於一些實施例中,當記憶體MA以及記憶體MB分別設置在個人電腦PC的不同側時,個人電腦PC可將記憶體MA與記憶體MB分別設為兩個獨立的記憶體,而設定與調整單元118不執行前述虛擬化軟體,並使用記憶體MA當作系統記憶體,而使用記憶體MB當作特定應用程式專用的記憶體,進而提昇系統效能。
於第三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20為硬碟HDA,而電子裝置130為WiFi通訊模組WI。請參見第7A圖與第7B圖。如第7A圖所示,當WiFi通訊模組WI以及硬碟HDA設置在個人電腦PC的排列順序為PC->WI->HDA,硬碟HDA與個人電腦PC中間有WiFi通訊模組WI作用,代表硬碟裝置HDA裡儲存的資料可以經由WIFI裝置WI分享於網路上,因此,設定與調整單元118將硬碟HDA的組態設定為一分享的網路硬碟,使得其他裝置可透過WiFi通訊模組WI來共同存取硬碟HDA。之後,如第7B圖所示,當WiFi通訊模組WI以及硬碟HDA排列順序為PC->HDA->WI,此時個人電腦PC與硬碟HDA直接連接,中間沒有連接WiFi通訊模組WI,代表此硬碟內的資料不經由WIFI裝置WI分享出去,因此,設定與調整單元118將硬碟HDA的組態設定為一般硬碟使用,關閉硬碟內資料的網路分享功能,而將WiFi通訊模組WI的組態設定為一般無線通訊元件使用。
綜上所述,依據本發明之電子系統及其相關之管理方法,可偵測電子系統中的主機裝置與所有硬體電子裝置的排列順序並自動相應外接電子裝置連接的相對排列位置改變而自動修改連接電子裝置的軟體設定或啟動相應此排列順序所產生的新的軟體應用,不僅可減少軟體設定的複雜度,也可透過同樣的硬體裝置再利用(reuse)來產生新的軟體配置,大幅提高此電子系統的使用樂趣和軟硬體彈性,可更貼近使用者的使用需求,提高使用者的使用意願。此外,使用者也可以透過硬體外觀排列,直覺了解系統軟體設定,進而可靈活運用電子系統來執行多項操作。
本發明之方法,或特定型態或其部份,可以以程式碼的型態包含於實體媒體,如軟碟、光碟片、硬碟、或是任何其他機器可讀取(如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其中,當程式碼被機器,如電腦載入且執行時,此機器變成用以參與本發明之裝置。本發明之方法與裝置也可以以程式碼型態透過一些傳送媒體,如電線或電纜、光纖、或是任何傳輸型態進行傳送,其中,當程式碼被機器,如電腦接收、載入且執行時,此機器變成用以參與本發明之裝置。當在一般用途處理器實作時,程式碼結合處理器提供一操作類似於應用特定邏輯電路之獨特裝置。
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悉此項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做些許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電子系統
110...主機裝置
112、122、132...連接端
114、124、134...連接端
116...偵測單元
118...設定與調整單元
120、130...電子裝置
S302-S304...執行步驟
S402-S406...執行步驟
第1圖係顯示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電子系統之示意圖。
第2A圖以及第2B圖係顯示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排列順序示意圖。
第3圖係顯示一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管理方法之流程圖。
第4圖顯示另一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管理方法之流程圖。
第5A圖以及第5B圖係顯示一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電子系統排列之示意圖。
第6A圖以及第6B圖係顯示另一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電子系統排列之示意圖。
第7A圖以及第7B圖係顯示另一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電子系統排列之示意圖。
S302-S304...執行步驟

Claims (14)

  1. 一種電子系統的管理方法,該電子系統具有以菊鏈式耦接之一主機裝置以及複數電子裝置,其中該主機裝置具有一組態設定,該管理方法包括:偵測該主機裝置與該複數電子裝置之一排列順序;以及依據所偵測到之該主機裝置與該複數電子裝置之該排列順序,調整該主機裝置之該組態設定,致使該主機裝置使用該複數電子裝置執行相應該排列順序之一特定操作。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系統的管理方法,其中依據所偵測到之該主機裝置與該複數電子裝置之該排列順序,調整該主機裝置之該組態設定之步驟更包括:偵測該主機裝置與該複數電子裝置之該排列順序是否改變;以及當偵測到該主機裝置與該複數電子裝置之該排列順序改變時,取得一目前排列順序資料,並依據該目前排列順序資料調整該主機裝置之該組態設定。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電子系統的管理方法,其中偵測該主機裝置與該複數電子裝置之該排列順序是否改變係包含:偵測該主機裝置與該複數電子裝置之相對排列位置是否改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電子系統的管理方法,其中偵測該主機裝置與該複數電子裝置之相對排列位置是否改變之步驟更包括:偵測該電子裝置係設置於該主機裝置之同一側或不同側。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系統的管理方法,其中該電子系統用以執行一第一操作或一第二操作,且依據所偵測到之該主機裝置與該複數電子裝置之該排列順序,調整該主機裝置之該組態設定之步驟更包括:當偵測到該主機裝置與該複數電子裝置之該排列順序為一第一排列順序時,依據該第一排列順序,調整該主機裝置之該組態設定為一第一組態,致使該電子系統執行該第一操作;以及當偵測到該主機裝置與該電子裝置之該排列順序變為一第二排列順序時,依據該第二排列順序,調整該主機裝置之該組態設定為一第二組態,致使該電子系統執行該第二操作,其中該第二排列順序與該第一排列順序不同。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電子系統的管理方法,更包括:當偵測到該主機裝置與該電子裝置之排列順序由該第二排列順序變回該第一排列順序時,自動調整該主機裝置之該組態設定為該第一組態,致使該電子系統執行該第一操作。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電子系統的管理方法,更包括:提供一使用者介面,用以設定該第一組態以及該第二組態。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電子系統的管理方法,更包括:以查表方式取得該第一排列順序所對應之該第一組態或該第二排列順序所對應之該第二組態。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系統的管理方法,其中調整該主機裝置之該組態設定包括:調整該主機裝置之一硬體設定值、一軟體設定值以及開啟/關閉相應之應用程式,以執行該特定操作。
  10. 一種電子系統,包括:複數電子裝置;以及一主機裝置,具有一組態設定,用以偵測該主機裝置與該複數電子裝置之一排列順序,並依據所偵測到之該主機裝置與該複數電子裝置之該排列順序,調整該組態設定,以使用該複數電子裝置執行相應該排列順序之一特定操作;其中,該主機裝置以及該複數電子裝置係以菊鏈式耦接在一起。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電子系統,其中該主機裝置更偵測該主機裝置與該複數電子裝置之該排列順序是否改變,並且當偵測到該主機裝置與該複數電子裝置之該排列順序改變時,取得一目前排列順序資料,並依據該目前排列順序資料調整該主機裝置之該組態設定。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電子系統,其中該主機裝置偵測該主機裝置與該複數電子裝置之該排列順序是否改變係偵測該主機裝置與該複數電子裝置之相對排列位置是否改變。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電子系統,其中該電子系統用以執行一第一操作以及一第二操作,且該主機裝置更相應於偵測到該主機裝置與該複數電子裝置之該排列順序為一第一排列順序時,依據該第一排列順序,調整該主機裝置之該組態設定為一第一組態,致使該電子系統執行該第一操作、並且相應於偵測到該主機裝置與該複數電子裝置之該排列順序變為一第二排列順序時,依據該第二排列順序,調整該主機裝置之該組態設定為一第二組態,致使該電子系統執行該第二操作,其中該第二排列順序與該第一排列順序不同。
  14. 一種主機裝置,以菊鏈式耦接至複數電子裝置,包括:一偵測單元,用以偵測該主機裝置與該複數電子裝置之一排列順序;以及一設定與調整單元,耦接至該偵測單元,用以接收並依據該偵測單元所偵測到之該主機裝置與該複數電子裝置之該排列順序,調整該組態設定,以使用該複數電子裝置執行相應該排列順序之一特定操作。
TW100138221A 2011-10-21 2011-10-21 電子系統及相關之主機裝置及管理方法 TW2013178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38221A TW201317802A (zh) 2011-10-21 2011-10-21 電子系統及相關之主機裝置及管理方法
US13/538,878 US20130103859A1 (en) 2011-10-21 2012-06-29 Electronic systems and host devices and management methods using the same
EP12181386.9A EP2624130A3 (en) 2011-10-21 2012-08-22 Electronic systems and host devices and management methods using the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38221A TW201317802A (zh) 2011-10-21 2011-10-21 電子系統及相關之主機裝置及管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17802A true TW201317802A (zh) 2013-05-01

Family

ID=46875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38221A TW201317802A (zh) 2011-10-21 2011-10-21 電子系統及相關之主機裝置及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103859A1 (zh)
EP (1) EP2624130A3 (zh)
TW (1) TW20131780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09266B (zh) * 2016-12-02 2017-12-21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與設定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317791A (zh) * 2011-10-17 2013-05-01 Acer Inc 電子裝置與電子系統
US9785487B1 (en) * 2015-05-12 2017-10-10 Google Inc. Managing device functions based on physical interaction with device modul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74800A (en) * 1991-02-22 1993-12-28 Hewlett-Packard Company Automatic signal configuration
US6670882B1 (en) * 1999-07-28 2003-12-30 Cisco Technology, Inc. Multi drop stack bus detector method and apparatus
US6865615B1 (en) * 2000-07-20 2005-03-0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n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reconfiguring a system bus topology
US6487474B1 (en) * 2001-05-10 2002-11-2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utomated data storage library with multipurpose slots providing user-selected control path to shared robotic device
DE102005014783A1 (de) * 2005-03-31 2006-10-05 Siemens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en zum Übertragen von Daten auf eine Datenleitung zwischen einem Steuergerät und zumindest einem dezentralen Datenverarbeitungsgerät
US7865756B2 (en) * 2007-03-12 2011-01-04 Mosaid Technologies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lock signal synchronization in a configuration of series-connected semiconductor devices
WO2009062280A1 (en) * 2007-11-15 2009-05-22 Mosaid Technologies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failure isolation and data recovery in a configuration of series-connected semiconductor devices
JP5272897B2 (ja) * 2008-07-29 2013-08-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EP2424237A1 (en) * 2010-08-27 2012-02-29 Televic Conference NV Device for use in a digital conference system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09266B (zh) * 2016-12-02 2017-12-21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與設定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103859A1 (en) 2013-04-25
EP2624130A2 (en) 2013-08-07
EP2624130A3 (en) 2014-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54811B2 (en) Multi-mode NVMe over fabrics devices
JP2006195975A (ja) 複数の種類のストレージ装置を管理するための装置と方法
US9110863B2 (en) Seamless switching of USB devices connected to a monitor hub
TW201816626A (zh) 擴充座組配技術
US11005945B2 (en) Profiled wireless docking system
US909311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lculating data compression ratio without writing data to media
TWI488116B (zh) 電子系統及相關之管理方法
WO2015191342A1 (en) Virtual bluetooth controller interfaces
TW201317802A (zh) 電子系統及相關之主機裝置及管理方法
CN116431546B (zh) 参数配置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US8370550B2 (en) Rule-based assignment of control of peripherals of a computing device
US10157594B2 (en) Layered content display system
US10908811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a graphical menu
US20170034946A1 (en) Server embedded storage device
CN110134478B (zh) 全景场景的场景转换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US10637909B2 (en) Methods for managing entity profiles and application launching in software applications
WO2020223575A1 (en) Pipelined-data-transform-enabled data mover system
CN107357524B (zh) 存储文件的方法、读取文件的方法、电子设备
CN112149127B (zh) 安全策略的配置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TWI547859B (zh) 移除外接設備的方法、電腦系統及非暫態電腦可讀媒介
EP2587386B1 (en) Electronic systems and management methods
US11934286B2 (en) Subsystem power range configuration based on workload profile
EP1739555B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operation of the same
JP2019186878A (ja) 無線lanアクセスポイント装置
Schuster et al. 31 Days Before Your CompTIA A+ Certification Exam: A Day-by-day Review Guide for the CompTIA 220-901 and 220-902 Certification Exa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