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15453A - 工程防護面罩 - Google Patents

工程防護面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15453A
TW201315453A TW100136683A TW100136683A TW201315453A TW 201315453 A TW201315453 A TW 201315453A TW 100136683 A TW100136683 A TW 100136683A TW 100136683 A TW100136683 A TW 100136683A TW 201315453 A TW201315453 A TW 20131545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sk
cap body
lens
protective mask
engineering protecti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366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ang-Lin Chen
Original Assignee
Hang-Lin Che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Lin Chen filed Critical Hang-Lin Chen
Priority to TW1001366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315453A/zh
Publication of TW2013154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15453A/zh

Link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一種工程防護面罩,可連接於一氣體供應端;該工程防護面罩包括有:一帽體、以及一面罩。該帽體係包括一前緣、一後緣、以及一頂部。該面罩係設置於該帽體之前緣,並於該面罩上預設之一視窗位置更結合有一鏡片模組。該氣體供應端係透過一管體連接於該帽體之該頂部上,進而將一氣體灌注於該帽體之內。該鏡片模組更包括:一鏡框、一鏡片、以及一致動元件;其中,該致動元件可透過開關控制該氣體供應端所輸出之氣體,進而使該致動元件帶動該鏡片進行開啟或閉合之動作。

Description

工程防護面罩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工程防護面罩,尤指一種將具有鏡片模組之面罩結合於一帽體之上,且透過一氣體供應端將空氣輸入至該帽體之內,進一步達到於帽體下方產生氣體並製造正壓環境之目的。
目前所熟知之既有的工程防護面罩,以一般焊接工廠為例,常見之焊接(氣焊或電銲)作業其缺點在於使用者必須在操作過程中,不斷地中斷作業以利手持或掀蓋遮光護具。為了能夠準確地進行焊接作業,焊接人員通常是先打開面罩上的護目鏡以獲得較佳視線,接著,將焊槍對準欲焊接的位置點後、再以手來把面罩上的護目鏡蓋上。然而,在手動蓋上護目鏡的時候卻容易造成實際焊接位置點的偏移,不僅降低了焊接品質且甚至有焊壞掉(例如燒熔掉)被焊物的可能。並且,由於反覆性地掀、蓋護目鏡會造成作業速度降低,以致於會有部分焊接人員貪圖方便暫時不使用遮光護具而直接從事焊接作業。如此一來,焊接時所產生的大量紫外線會刺激並破壞角膜和視網膜,所產生的強烈光照常會造成電光性眼炎之類等疾病造成作業人員眼睛的傷害,而焊接的工作隨時都可能給操作者帶來危險,所以在進行焊接過程時必須採取適當的防護措施。
當使用者進行焊接作業時,必須將具有焊接護目鏡之面罩遮於面前以抵抗焊接時所發出的強光,且通常由於必需以手持面罩或是手動掀閉面罩上之護目鏡來使用。因此,於操作時無法將手空出造成利用上不方便,且一般工廠之工作環境危險因子較多,其空氣品質也多半處於不良之狀態下。所以,工作人員必須配戴更多符合工業安全需求之安全頭盔以及各別必須之防護措施之設備以避免進一步之勞動傷害;例如:防塵口罩、防噪音耳罩等等...以因應不同之施工環境。但瑣碎的防護設備眾多,往往造成攜帶不便,無法多元化適用於各種不同的工作場合。
有鑑於此,本發明一種工程防護面罩發展出結合一帽體之面罩,且不用手持且透過一開關即可控制該面罩上之護目鏡開啟與否,整合於焊接工具之上更方便於焊接工作之進行。並且,於帽體上方透過一管體連接至一氣體供應端,藉由該管體上之一微調開關控制使得該帽體內充滿該氣體供應端所提供之氣體,進一步而產生一正壓環境,以達到適用於空氣渾濁或特殊具有沼氣的工作環境,提供配戴該工程防護面罩者擁有更安全且多元化的作業環境。
本發明之第一目的是在於提供一種工程防護面罩,係藉由將一面罩結合於一帽體之前緣上,且透過一氣體供應端將空氣輸入至該帽體之內,進一步達到於帽體下方充填輸入氣體並於該帽體內製造正壓環境之目的。
本發明第二目的是在於提供一種工程防護面罩,係藉由具有一鏡片模組之該面罩,且該鏡片模組透過一致動元件連接該氣體供應端並經由一氣閥開關予以控制,進一步使該鏡片模組之一鏡片開合於該鏡片模組之一鏡框之中,達到於進行焊接時可抵擋所產生強光之目的。
本發明第三目的是在於提供一種工程防護面罩,係藉由於該帽體後緣處設置防焰且透氣之一防護罩,並大致與該帽體前緣之該面罩對應且相互銜接,令該氣體供應端所輸出之氣體得以大致充填集中於該帽體下方之該防護罩與該面罩所圍繞之空間內,進一步達到防護頭部後方及兩側頸部之安全。
本發明第四目的是在於提供一種工程防護面罩,其中,該鏡片模組更可卸下更換,並透過一結合裝置與該面罩進行結合,達到適用於其他工作場合所需之目的。
為達上述之目的,本發明揭露了一種工程防護面罩,可連接於一氣體供應端;該工程防護面罩包括有:一帽體、一面罩、以及一防護罩。該帽體係包括一前緣、一後緣、以及一頂部。該面罩係設置於該帽體之該前緣,並於該面罩上預設之一視窗位置上更結合有一鏡片模組。該氣體供應端係透過一管體連接於該帽體之該頂部上,進而將一氣體灌注於該帽體之內並於該帽體內產生正壓環境,使外部髒污空氣無法進入該帽體內,令配戴該工程防護面罩之同時可由該氣體供應端提供新鮮的空氣給配戴者。
該鏡片模組更包括:一鏡框、一鏡片、以及一致動元件;其中,該致動元件可透過開關控制該氣體供應端所輸出之氣體,進而使該致動元件帶動該鏡片進行開啟或閉合之動作。
該防護罩係設置於該帽體之該後緣上並與該面罩相對應,而該防護罩係可以是防焰材質之布料或皮革所構成,並具有一預設程度之透氣功能。該防護罩與該面罩係分別設置於該帽體之該後緣與該前緣之上且大致銜接,令該氣體供應端所輸出之氣體得以大致充填集中於該帽體下方之該防護罩與該面罩所圍繞之空間內。
此外,該鏡片模組更可依照不同工作場合卸下更換所適合的鏡片,例如:將墨色適合焊接作業的鏡片更換成透明之一般防護鏡片,或是更換成具有隔絕紫外線或其他具有顏色或度數之透鏡鏡片,並藉由一結合裝置與該面罩進行結合,達到適用於各種不同之工作場合所需。
為了能更清楚地描述本發明所提出之工程防護面罩,以下將配合圖式詳細說明之。
請參閱圖一、圖二所示,圖一為本發明工程防護面罩之立體示意圖,圖二為本發明工程防護面罩之剖面示意圖。如圖一所示,本發明一種工程防護面罩1係可連接於一氣體供應端13來使用。該工程防護面罩1係包括有:一帽體11、一面罩12、以及一防護罩14。該帽體11係包括一前緣111、一後緣112、以及一頂部113。該面罩12之一上緣121係設置於該帽體11內之該前緣111上,並於該面罩12上預設之一視窗位置122上更結合有一鏡片模組123。該氣體供應端13係透過一管體131連接於該帽體11之該頂部113上,進而將該氣體供應端13所產生之一氣體9灌注於該帽體11之內。並且,透過該管體131上所設置之一微調開關2調整該氣體9進入於該帽體11內之流量多寡,進而於該帽體11在內以及其下方處產生一正壓環境。於該帽體11之該頂部113以及該管體131上係分別設置有一母接頭81以及一公接頭82,以提供該帽體11與該管體131之間得以快速進行連接。
此外,於本發明工程防護面罩1之該帽體11內更固設有一內襯114以提供使用者頭部予以配戴套附,而該內襯114係可以是一網狀或具有複數個通氣孔之材質所構成。並且,該內襯114與該帽體11內壁之間係具有預設一間隙115,使該氣體供應端13所注入該帽體11內之該氣體9得以於該內襯114與該間隙115中進行交互流通。如此一來,不僅可使本發明工程防護面罩1之配戴者頭部可以快速散熱通風,且提供配戴者在該面罩12遮蔽口鼻的情況下可擁有更佳呼吸的清淨空氣。同時,於該帽體11下方處形成正壓環境,可避免外在惡劣工作環境之有毒或髒污空氣侵入人體內,造成不可預料之工安意外。當然,也可於該帽體11內壁上設置複數個氣流通道(圖中未示),用以導流輸入該帽體11內之該氣體9,由於上述複數個氣流通道之導流技術廣為一般習用安全帽之通風散熱之用,故在此不再詳加贅述。
該鏡片模組123更包括:一鏡框1231、一鏡片1232、以及一致動元件1233。於本發明實施例中,該致動元件1233係可以是一氣壓缸,並帶動該鏡片1232於該鏡框1231上進行開啟或閉合之動作。進一步說,該鏡框1231係設置固定於該面罩12之上且將該視窗位置122予以框圍,而該鏡片1232係大致對應並覆蓋於該鏡框1231中央鏤空處與該視窗位置122相對應。並且,該鏡片1232之一側緣12321係透過一樞軸3與該鏡框1231之一側邊12311以類似於門軸方式進行樞接,令該鏡片1232得以開合於該鏡框1231之中央鏤空處。
於本發明實施例中,該鏡片1232係為一墨色鏡片且遮光度為5以上且可抵抗紫外線等對人眼有害光線與輻射,必須透過焊接時所產生的強光輔助方能透視該鏡片1232,進而達到保護眼睛之功能。由於此處所述之該鏡片1232係為市面上可購得之防護鏡片,而非本發明之重點技術特徵,故不再贅述其詳細構成。
該致動元件1233(該致動元件以下稱之為氣壓缸)係設置於該面罩12之上,更透過樞接於該樞軸3一側之一連動元件5帶動該鏡片1232於該鏡框1231上進行開合動作。於本實施例中,該連動元件5係為一彎折之L型片體,利用中央之一貫孔51樞接於該樞軸3上。連動元件5之一被動端52連接於該鏡片1232之上,另一主動端53則樞接於該氣壓缸1233之一傳動端12331上。並且,利用該氣壓缸1233之缸體上所連接之一第一管線41以及一第二管線42並透過該氣體供應端13上所連接之一分接器6與該氣體供應端13相連通。此外,更於該第一管線41以及該第二管線42上分別設有一第一開關411以及一第二開關412,用以控制該氣體供應端13將該氣體9輸出進入該氣壓缸1233之內,藉以控制該氣壓缸1233之該傳動端12331動作的方向,進一步使該連動元件5所連動之該鏡片1232得以透過該樞軸3於該鏡框1231內進行如活頁般開合動作。當然,該分接器6亦同時提供該管體131進行連接,使該氣體供應端13所產生之該氣體9得以注入於該帽體11之內。
該防護罩14係具有防焰且透氣之功能,且藉由該防護罩14之一上緣141處固定於該帽體11內之該後緣112上,其大致與該帽體11之該前緣111上所結合之該面罩12相對應。而該防護罩14與該面罩12各別之兩側邊大致相互銜接,令該氣體供應端13所輸出之該氣體9得以大致充填集中於該帽體11下方之該防護罩14與該面罩12所圍繞之一容置空間110內。藉此,該帽體11下方處也就是該防護罩14與該面罩12所圍繞之該容置空間110內產生正壓環境,不僅提供該配戴者新鮮乾淨的空氣,更進一步達到保護該工程防護面罩1之配戴者的後方頭頸部裸露處及兩耳側頸部之安全,以避免焊接時所噴發四射的火花與高溫焊渣造成操作者受到燙傷的情事發生。該防護罩14係可以是防焰材質之布料或皮革所構成,並具有一預設程度之透氣功能。
此外,本發明一種工程防護面罩1通常會同時搭配一焊接工具7進行焊接的工作,而控制該鏡片1232於該鏡框1231內進行開合動作之該第一開關411以及該第二開關412係可以一併整合於該焊接工具7手持之操作把手上。藉此,使操作者在進行焊接過程時可經由手持該焊接工具7之手指直接按壓、控制該第一開關411以及該第二開關412,進而令該鏡片1232進行關閉或開啟之動作,以提供方便操作者焊接時防護之所需。
也就是說,通常由於進行焊接作業時會一併產生極大且刺目的光線,而一般焊接用之護目鏡片係大多為墨色且遮光度高達到5以上,於一般正常照度之室內光線下眼睛無法透過其墨色護目鏡片看到所直視之物件。因此,必須要靠焊接同時所產生之巨大光線並透過該鏡片1232濾光保護方能輔助操作者之雙目進行精準且不會偏離焊道之焊接工作。所以,在該焊接工具7瞄準接近欲焊接處的當下,隨即以手指按下該第一開關411驅使該鏡片1232閉合覆蓋於該鏡框1231之上。一方面可避免焊接時所產生之強光直接傷害眼睛,且同時可較為精確的瞄準欲焊接處進行焊接工作,不僅提高焊接品質,且更可保護眼睛不受到高溫或火花濺射所造成之傷害。此外,當焊接工作完成或是暫時停止焊接工作欲檢視焊接處時,同樣可透過手指即時按下位於該焊接工具7上所整合之該第二開關412,進一步將該鏡片1232開啟於該鏡框1231之上,使該操作者之眼睛得以立即透過該面罩12上之該鏡框1231所框圍的該視窗位置122處對外進行察看檢視。
以下所述之本發明其他較佳實施例中,因大部份的元件係相同或類似於前述實施例,故相同之元件與結構以下將不再贅述,且相同之元件將直接給予相同之名稱及編號,並對於類似之元件則給予相同名稱但在原編號後另增加一英文字母以資區別且不予贅述,合先敘明。
請參閱圖三所示,為本發明工程防護面罩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剖面示意圖。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工程防護面罩與圖一、圖二所述之實施例不同點在於,該氣壓缸1233a之該傳動端12331a係直接與該鏡片1232a連接,且該氣壓缸1233a設置於該鏡框1231a側邊之該面罩12a上,使該氣壓缸1233a之該傳動端12331a將該鏡片1232a以上下線性滑動或是左右線性橫移的方式推至該鏡框1231a中央處並覆蓋於該視窗位置122上。另外,於該鏡框1231a之該側邊12311a之兩相對應鄰邊12312a內增設一相對應之滑軌12313a用以容納該鏡片1232a,使該氣壓缸1233a驅動該鏡片1232a橫移時得以於該滑軌12313a內平穩的移動,同時亦具有定位與防止該鏡片1232a移動時產生震動脫落的風險。
請參閱圖四所示,為本發明工程防護面罩第二較佳實施例之示意圖。本發明之第二較佳實施例的工程防護面罩與圖一、圖二所述之實施例不同點在於,該致動元件1233b係可以是一電磁閥(該致動元件以下稱之為電磁閥),而該電磁閥1233b係具有一電子迴路12332b,可以是透過一有線遙控端(圖中未示)或一無線遙控端12333b針對該電子迴路12332b進行遠端控制該電磁閥1233b之該傳動端12331b進一步帶動該鏡片1232執行開啟或閉合之動作;其中,該無線遙控端12333b係可以是:紅外線、RF無線遙控、或藍芽傳輸模式其中之一。
請參閱圖五所示,為本發明工程防護面罩第三較佳實施例之示意圖。本發明之第三較佳實施例的工程防護面罩與圖一、圖二所述之實施例不同點在於,該鏡片模組123a係為單一鏡片體可予以卸下更換,並透過至少一結合裝置124、124’與該面罩12進行結合。該結合裝置124、124’係分別對應設置於該鏡片模組123a以及該面罩12之上,也就是說位於該面罩12上之該結合裝置124’係設置於該視窗位置122之兩側,並與設置於該鏡片模組123a上之該結合裝置124相對應。該結合裝置124、124’係可以是:螺絲、卡槽、卡榫、滑軌、卡釦、磁鐵吸附、黏貼、夾具、或魔鬼氈其中之一。
也就是說,本發明工程防護面罩第三較佳實施例之該鏡片模組123a更可依照不同工作場合卸下更換所適合的鏡片。例如但不侷限於:將墨色適合焊接作業的防紫外線鏡片更換成透明之一般防護鏡片以提供於一般光照程度的工作環境下作業,或是更換成具有隔絕紅外線或其他具有顏色或度數之透鏡鏡片,並分別藉由設置於該鏡片模組123a以及該面罩12上之該兩相對應結合裝置124、124’進行快速更換結合,可適用於各種不同之工作場合所需,達到具有多元化實用之工程防護面罩。舉例來說,當把該鏡片模組123a更換為透明之一般防護鏡片後,由於本發明之面罩12仍保留了與氣體供應端13相連接,而可將該氣體供應端13所產生之氣體9灌注於該帽體11之內以產生一正壓環境的功能;所以,此面罩12的功能不再侷限於焊接使用,而更可提供一般清潔人員或其他工程人員在有毒氣體或通風不佳的環境下工作時所配戴,以作為提供新鮮空氣與避免吸到有毒氣體之工程防護面罩使用。
請參考圖六所示,為本發明工程防護面罩第四較佳實施例之剖面示意圖。本發明之第四較佳實施例的工程防護面罩與圖一、圖二所述之實施例不同點在於,該致動元件1233c係可以是一電磁閥或一氣壓缸其中之一,於該傳動端12331c上可設置一齒條12332c,而該齒條12332c係與該樞軸3同軸心上所設置之一齒輪12333c相齧合,進而使該致動元件1233c驅動該傳動端12331c上之該齒條12332c進行位移時可帶動所齧合之該齒輪12333c進行轉動,進一步旋動該樞軸3上所結合之該鏡片1232執行開啟或閉合之動作。
唯以上所述之實施例不應用於限制本發明之可應用範圍,本發明之保護範圍應以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內容所界定技術精神及其均等變化所含括之範圍為主者。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及修飾,仍將不失本發明之要義所在,亦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故都應視為本發明的進一步實施狀況。
1...工程防護面罩
11...帽體
110...容置空間
111...前緣
112...後緣
113...頂部
114...內襯
115...間隙
12...面罩
121...上緣
122...視窗位置
123、123a...鏡片模組
1231、1231a...鏡框
12311、12311a...側邊
12312a...鄰邊
12313a...滑軌
1232、1232a...鏡片
12321...側緣
1233、1233a、1233b、1233c...致動元件
12331、12331a、12331b、12331c...傳動端
12332c...齒條
12333c...齒輪
12332b...電子迴路
12333b...無線遙控端
124、124’...結合裝置
13...氣體供應端
131...管體
14...防護罩
141...上緣
2...微調開關
3...樞軸
41...第一管線
411...第一開關
42...第二管線
421...第二開關
5...連動元件
51...貫孔
52...被動端
53...主動端
6...分接器
7...焊接工具
81...母接頭
82...公接頭
9...氣體
圖一為本發明工程防護面罩之立體示意圖。
圖二為本發明工程防護面罩之剖面示意圖。
圖三為本發明工程防護面罩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剖面示意圖。
圖四為本發明工程防護面罩第二較佳實施例之立體示意圖。
圖五為本發明工程防護面罩第三較佳實施例之立體示意圖。
圖六為本發明工程防護面罩第四較佳實施例之剖面示意圖。
1...工程防護面罩
11...帽體
111...前緣
112...後緣
113...頂部
12...面罩
121...上緣
122...視窗位置
123...鏡片模組
1231...鏡框
12311...側邊
1232...鏡片
1233...致動元件
12331...傳動端
13...氣體供應端
131...管體
14...防護罩
141...上緣
2...微調開關
3...樞軸
41...第一管線
411...第一開關
42...第二管線
421...第二開關
5...連動元件
51...貫孔
52...被動端
53...主動端
6...分接器
81...母接頭
82...公接頭

Claims (10)

  1. 一種工程防護面罩,可連接於一氣體供應端;該工程防護面罩包括有:一帽體,係包括一前緣、一後緣、以及一頂部;以及一面罩,係設置於該帽體之該前緣上,並於該面罩上預設之一視窗位置處更結合有一鏡片模組;其中,該氣體供應端係透過一管體連接於該帽體,進而將氣體灌注於該帽體之內,使該帽體下方產生一正壓環境。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工程防護面罩,其中,該鏡片模組係可卸下更換,並透過至少一結合裝置與該面罩進行結合;其中,該結合裝置係可以是:螺絲、卡槽、卡榫、滑軌、卡釦、磁鐵吸附、黏貼、夾具、或魔鬼氈其中之一;其中,於該帽體之該頂部以及該管體上係分別設置有一母接頭以及一公接頭,以提供該帽體與該管體之間得以快速進行連接。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工程防護面罩,其更包括一防護罩,該防護罩係設置於該帽體內之該後緣上,並與該帽體前緣之該面罩相對應並大致銜接,令該氣體供應端所輸出之氣體得以大致充填集中於該帽體下方之該防護罩與該面罩所圍繞之空間內。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工程防護面罩,其中,該鏡片模組更包括:一鏡框、一鏡片、以及一致動元件;其中,該致動元件係帶動該鏡片進行開啟或閉合之動作;其中,該致動元件是一氣壓缸、或一電磁閥其中之一。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工程防護面罩,其中:當該致動元件是氣壓缸時,該氣壓缸係分別利用一第一管線以及一第二管線與該氣體供應端相連接,且於該第一管線以及該第二管線上分別設有一第一開關以及一第二開關,係用以控制該氣體供應端將氣體輸出進入該氣壓缸之內,藉以控制該氣壓缸動作的方向;其中,該第一開關與該第二開關係設置於一焊接工具之操作把手上。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工程防護面罩,其中,當該致動元件是電磁閥時,該電磁閥係具有一電子迴路,且可透過一有線遙控端或一無線遙控端針對該電子迴路進行遠端操作。
  7. 一種工程防護面罩,包括有:一帽體,係包括一前緣、一後緣、以及一頂部;以及一面罩,係設置於該帽體之該前緣上,並於該面罩上預設之一視窗位置處更結合有一鏡片模組;其中,該鏡片模組更包括:一鏡框、一鏡片、以及一致動元件;該致動元件係帶動該鏡片進行開啟或閉合之動作;其中,該致動元件是一氣壓缸、或一電磁閥其中之一。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工程防護面罩,其中,該鏡片模組係可卸下更換,並透過至少一結合裝置與該面罩進行結合;其中,該結合裝置係可以是:螺絲、卡槽、卡榫、滑軌、卡釦、磁鐵吸附、黏貼、夾具、或魔鬼氈其中之一。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工程防護面罩,其中,更包括一氣體供應端且透過一管體連接於該帽體,進而將氣體灌注於該帽體之內,使該帽體下方產生一正壓環境;並且,於該帽體之該頂部以及該管體上係分別設置有一母接頭以及一公接頭,以提供該帽體與該管體之間得以快速進行連接;此外,該工程防護面罩更包括一防護罩,該防護罩係設置於該帽體內之該後緣上,並與該帽體前緣之該面罩相對應並大致銜接,令該氣體供應端所輸出之氣體得以大致充填集中於該帽體下方之該防護罩與該面罩所圍繞之空間內。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工程防護面罩,其中:當該致動元件是氣壓缸時,該氣壓缸係分別利用一第一管線以及一第二管線與該氣體供應端相連接,且於該第一管線以及該第二管線上分別設有一第一開關以及一第二開關,係用以控制該氣體供應端將氣體輸出進入該氣壓缸之內,藉以控制該氣壓缸動作的方向;其中,該第一開關與該第二開關係設置於一焊接工具之操作把手上;當該致動元件是電磁閥時,該電磁閥係具有一電子迴路,且可透過一有線遙控端或一無線遙控端針對該電子迴路進行遠端操作。
TW100136683A 2011-10-11 2011-10-11 工程防護面罩 TW2013154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36683A TW201315453A (zh) 2011-10-11 2011-10-11 工程防護面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36683A TW201315453A (zh) 2011-10-11 2011-10-11 工程防護面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15453A true TW201315453A (zh) 2013-04-16

Family

ID=48802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36683A TW201315453A (zh) 2011-10-11 2011-10-11 工程防護面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31545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04131A (zh) * 2018-07-24 2018-11-30 闫羽 一种焊接用智能头盔
CN113974967A (zh) * 2021-11-19 2022-01-28 浙江工业大学 多功能一体化焊接安全帽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04131A (zh) * 2018-07-24 2018-11-30 闫羽 一种焊接用智能头盔
CN113974967A (zh) * 2021-11-19 2022-01-28 浙江工业大学 多功能一体化焊接安全帽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10198B2 (en) Protection device for a welder
KR101482166B1 (ko) 마스크 탈착형 자동 차광 고글
CN205181600U (zh) 一种焊接防护面罩
US11779075B2 (en) Protective headgear with adjustable air supply
KR101962613B1 (ko) 공기정화부가 구비된 모자
KR101104449B1 (ko) 쿨링 용접 헬멧
CN102370541B (zh) 焊接用透视护具
TW201315453A (zh) 工程防護面罩
KR20140144538A (ko) 다기능 마스크
WO1998006458A1 (en) Visor mounted breathing equipment
TWM424027U (en) Engineering protective mask
KR20190002016U (ko) 차세대 용접 마스크
JP3517785B2 (ja) 保護帽と保護具の取付構造
KR200383007Y1 (ko) 카트리지의 결합구조를 갖는 용접 헬멧
KR100786134B1 (ko) 용접면에 입김이 서리지 않는 용접헬멧
KR101178254B1 (ko) 용접용 투시 보호구
CN209392230U (zh) 一种焊接用面部保护装置
KR101941197B1 (ko) 이중보호 기능을 갖는 기능성 차광고글
JP2726427B2 (ja) 防塵用呼吸保護具
CN213346318U (zh) 一种电动送风焊接面罩
CN213346319U (zh) 电焊用防尘头巾
CN205323040U (zh) 一种防雾霾面罩
CN213722881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防盲眩护目的焊接面罩
KR20090000741U (ko) 용접용 안면 보호 마스크
KR200343730Y1 (ko) 방진 및 방독용 보안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