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15036A - 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15036A
TW201315036A TW101116519A TW101116519A TW201315036A TW 201315036 A TW201315036 A TW 201315036A TW 101116519 A TW101116519 A TW 101116519A TW 101116519 A TW101116519 A TW 101116519A TW 201315036 A TW201315036 A TW 20131503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cess
actuator
contact
hook
hub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165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Daisuke Sasaki
Takayuki Nagata
Original Assignee
Hoside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siden Corp filed Critical Hosiden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3150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15036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9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9Fixed connection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592Fixed connection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ons to contact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82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 H01R12/85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88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acting manually by rotating or pivoting connector housing 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2983Linear camming means or pivoting lever for connectors for flexible or rigi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flat or ribbon cables
    • H01R13/62988Lever acting directly on flexible or rigi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flat or ribbon cables, e.g. recess provided to this purposeon the surface or edge of the flexible or rigi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flat or ribbon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在使軸部卡合於鉤時,可減低施加於兩者之負荷的連接器。連接器,係具備殼體(100)、接點(200)及作動件(400)。殼體(100)係具有凹部(110)、及設置於殼體(100)之兩側的凹部(120)。作動件(400),係具有:設置於本體部(410)之兩端的轂(420);以及配設於轂(420)之間的軸部(430)。凹部(120)的傾斜面(121)係向上傾斜。在作動件(400)位在立起位置時,轂(420)係位在傾斜面(121)上,而軸部(430)係位在接點(200)的鉤(230)之下側。當作動件(400)從立起位置旋動至平伏位置時,轂(420)係轉動於傾斜面(121)上並上升,而軸部(430)係移動至上側,並卡合於鉤(230)。

Description

連接器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可供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可撓性印刷電路)或FFC(Flexible Flat Cable:可撓性扁平纜線)等扁平的連接對象物連接的連接器。
此種連接器,係具備殼體(housing)、複數個接點(contact)及作動件(actuator)。在殼體,係設置有:第1凹部;及一對第2凹部,其係設置於第1凹部的長度方向之兩緣部;以及複數個容納孔,其係隔以間隔地配設於長度方向且連通於第1凹部。接點係分別被壓入容納孔且隔以間隔地排列於殼體之長度方向。接點,係具有:配置於第1凹部內的鉤(hook);以及朝向下方突設於該鉤之根部的突起部。作動件,係具有寬度方向的第1、第2端部;以及長度方向的第3、第4端部。第1端部係插入第1凹部,第3、第4端部係插入第2凹部。在第1端部係使複數個軸部隔以間隔地配設於長度方向。藉由作動件的軸部卡合於接點的鉤,可使作動件在立起位置與平伏位置之間旋動自如地保持。立起位置係作動件相對於殼體立起的位置,平伏位置係作動件相對於殼體平伏的位置。第2凹部的面係成為階梯狀。第3、第4端部係具有對應前述底面之行狀的階梯狀之抵接面。
在使作動件的軸部卡合於接點的鉤時,使第3、第4端部的抵接面抵接於殼體的第2凹部之底面。之後,將接點插入容納孔。如此,接點的突起部抵接於作動件的軸部,且該軸部配置於接點的鉤之下側。之後,當將接點壓入容納孔時,作動件的軸部被按壓於接點的突起部,且該作動件的抵接面上升到殼體的第2凹部之底面的層格。藉此,作動件的軸部可卡合於接點的鉤(參照專利文獻1的段落0036至0040及第9圖至第12圖)。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9-64743號公報
前述連接器,由於是成為:在使作動件的軸部卡合於接點的鉤時,接點的突起部按壓作動件的軸部之構成,所以會在接點及作動件施加極大的負荷。
本發明係有鑒於上述情形而研創者,其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在使作動件的軸部卡合於接點的鉤時,可減低施加於接點及作動件之負荷的連接器。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的連接器,係具備:殼體,其係具有絕緣性;及複數個接點,其係在第1方向隔以間隔地配設於前述殼體;以及作動件,其係至少在平伏位置與立起位置之間旋動自如地由前述殼體所保持,該平 伏位置係朝向與前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之一方側,該立起位置係朝向與前述第1、第2方向正交的第3方向之一方側。前述殼體,係具有:第1凹部;以及一對第2凹部,其係設置於前述第1凹部的前述第1方向之兩緣部。前述作動件,係具有:本體部,及一對轂(boss),其為設置於前述本體部的第1方向之兩端的突起且被插入於前述第2凹部;以及軸部,其係設置於前述本體部的前述轂之間且被插入於前述第1凹部。前述接點,係具有配置於前述第1凹部內的鉤。前述第2凹部,係具有傾斜面,該傾斜面為該第2凹部之底面且向上傾斜於前述第2方向之一方側。在前述作動件位在前述立起位置的狀態下,前述轂係位在前述第2凹部之傾斜面上,而前述軸部係位在前述鉤的前述第3方向之另一方側。藉由將前述作動件從前述立起位置旋動至前述平伏位置,且使前述轂一邊轉動於前述第2凹部之傾斜面上同時一邊上升,前述軸部就會移動至前述第3方向之一方側,且卡合於前述鉤。
依據如此發明的態樣之情況,在作動件位在立起位置時,作動件的轂係位在殼體的第2凹部之傾斜面上,且作動件的軸部係位在接點的鉤之第3方向的另一方側。當作動件從立起位置朝向平伏位置旋動,且轂一邊旋轉於殼體的第2凹部之傾斜面上同時一邊上升時,軸部就會移動至第3方向之一方側,且卡合於接點的鉤。如此前述連接器,由於在使作動件的軸部卡合於接點的鉤時,接點不會按壓軸部,所以可減低施加於作動件及接點的負荷。而 且,在作動件位在平伏位置時,由於軸部會從第3方向之一方側卡合於接點的鉤,所以可抑止作動件從殼體朝向第3方向之一方側脫落。
能夠形成以下的構成:前述接點,係復具有設置於前述鉤的前述第2方向之另一方側的傾斜部。前述傾斜部,係使前述第3方向之另一方側的部分向上傾斜於前述第2方向之一方側。在前述作動件位在前述立起位置的狀態下,前述軸部係抵接於前述傾斜部。在前述轂一邊旋轉於前述第2凹部之傾斜面同時一邊上升時,前述軸部係上升於前述傾斜部上,且卡合於前述鉤。
依據如此發明的態樣之情況,在轂一邊旋轉於第2凹部之傾斜面同時一邊上升時,由於軸部會上升於傾斜部,且卡合於鉤,所以負荷會施加於作動件及接點。但是,前述負荷,由於僅有軸部會上升於傾斜部上,所以可比起如習知例般在接點按壓作動件的軸部時施加於兩者的負荷還小。又,在轂上升於第2凹部之傾斜面時,由於軸部會上升於傾斜部上,所以可抑止轂在第2凹部之傾斜面上空轉或移動至第2方向之另一方側。
能夠形成以下的構成:前述殼體,係復具有:在前述第1方向隔以間隔地配設於該殼體且與前述第1凹部連通的複數個容納孔。前述接點係由前述容納孔所容納保持。
依據如此發明的態樣之情況,在作動件位在立起位置之狀態下,作動件的軸部係位在接點的鉤之第3方向之另一方側。因而,使作動件位在立起位置,之後,使接點容 納於容納孔,藉此可防止接點的鉤與作動件的軸部之撞擊。亦即,在將接點安裝於殼體時,可抑止負荷施加於接點的鉤與作動件的軸部。
較佳為:前述軸部,係在前述作動件位在前述立起位置的狀態下,以其軸心比前述轂之軸心還偏心於前述殼體的前述第1凹部之底部側的方式所配置。
依據如此發明的態樣之情況,在作動件位在立起位置的狀態下,軸部,係以其軸心比轂之軸心還偏心於殼體的第1凹部之底部側的方式所配置。因而,能夠在作動件從立起位置旋動至平伏位置,且轂一邊轉動於第2凹部之傾斜面上同時一邊上升時,加大軸部往第3方向之一方側的移動距離。藉由前述移動距離變大,就能夠在作動件位在立起位置之狀態下,將作動件的軸部之位置從鉤朝向第3方向之另一方側大幅地離開。因而,在使接點容納於容納孔時,容易防止接點的鉤與作動件的軸部之撞擊。
能夠形成以下的構成:前述第2凹部,係在前述第2方向之一方側復具有第1壁面。在前述作動件位在前述平伏位置的狀態下,前述轂係抵接於前述第2凹部之前述傾斜面及第1壁面,而前述軸部係卡合於前述鉤且抵接於前述傾斜部。
依據如此發明的態樣之情況,在作動件位置平伏位置之狀態下,藉由轂抵接於第2凹部之前述傾斜面及第1壁面,可限制作動件往第3方向之另一方側及第2方向之一方側的移動,且藉由軸部卡合於鉤且抵接於傾斜部,可限 制作動件往第3方向之一方側及第2方向之另一方側的移動。亦即,由於作動件之4方向的移動受到限制,所以可抑止位在平伏位置的作動件從殼體脫落。
前述軸部,係能夠具有圓柱部、以及連接於前述圓柱部的三角柱部而呈淚滴形狀。在此情況下,在前述作動件位在前述立起位置的狀態下,前述軸部的前述圓柱部係抵接於前述傾斜部之下側,而該軸部的三角柱部係轉向前述第3方向之另一方側。在前述轂一邊旋轉於前述第2凹部之傾斜面同時一邊上升時,前述圓柱部係上升於前述傾斜部並卡合於前述鉤,另一方面,前述三角柱部係朝向前述傾斜部而旋轉,在前述圓柱部卡合於前述鉤的狀態下,前述三角柱部係抵接於前述傾斜部。
依據如此發明的態樣之情況,在軸部的圓柱部已卡合於鉤之狀態下,該軸部的三角柱部係抵接於傾斜部。因而,可抑制作動件傾倒平伏位置以上。
能夠形成復具備:設置於前述殼體的接地接點的構成。前述接地接點,係具有配置於前述第1凹部內的接點部。
依據如此發明的態樣之情況,當連接對象物插入殼體的第1凹部時,就能夠使接地接點的接點部接觸到連接對象物的接地。因而,由於前述連接器受到屏障(shield),所以可謀求該連接器的EMI特性等之提高。
能夠形成以下的構成:前述接地接點,係具有:接點本體,其係具有前述接點部;及抵接部,其係連接於前述 接點本體且抵接於前述殼體之外表面;以及連接部,其係設置於前述抵接部。
依據如此發明的態樣之情況,接地接點的抵接部係抵接於殼體的外表面,且連接部設置於抵接部。亦即,由於連接部係配置於殼體外,所以可簡單地連接於基板等的接地。
前述抵接部,係能夠形成具有第1板、以及相對於前述第1板被折彎成大致直角的第2板而呈大致L字狀。前述連接部,係設置於前述第1、第2板。
依據如此發明的態樣之情況,在大致L字狀的抵接部之第1、第2板設置有連接部。藉由該連接部以焊錫連接於基板的接地,可提高前述連接器的基板安裝強度。
以下,就本發明實施例1的連接器一邊參照第1A圖至第6C圖同時一邊加以說明。
〔實施例1)
第1A圖及第1B圖所示的連接器,係能夠安裝於未圖示的基板上且能夠供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可撓性印刷電路)10(請參照第5A圖至第6C圖)連接的接合器(receptacle)。前述連接器,係具備殼體100、複數個接點200、一對接地接點300及作動件400。以下,就前述連接器的各構成要素詳細說明。另外,在第1A圖至 第2E圖中,係將前述連接器之作為長度方向的第1方向表示為X、將前述連接器之作為前後方向的第2方向表示為Y、將前述連接器之作為高度方向的第3方向表示為Z。第2方向Y係正交於第1方向X,第3方向Z係正交於第1、第2方向X、Y。
如第2A圖至第3B圖所示,殼體100,係延伸於第1方向X的絕緣樹脂製長方體。在殼體100,係設置有延伸於第1方向X的大致矩形狀之第1凹部110。第1凹部110係開放第2方向Y之一方側(前側)及第3方向Z之一方側(上側)。在殼體100的第1凹部110之第1方向X的兩緣部,係設置有第3方向Z之一方側被開放的一對矩形狀之第2凹部120。各第2凹部120,係具有傾斜面121和壁面122。如第2A圖所示,傾斜面121,係第2凹部120的底面,且往上傾斜於第2方向Y之一方側。壁面122,係第2凹部120的第2方向Y之一方側的內壁面。
在殼體100,係於第1方向隔以間隔地設置有複數個容納孔130。如第2B圖所示,容納孔130,係從殼體100的第2方向Y之另一方側的面(背面)朝向第1凹部110的第2方向Y之另一方側的壁面貫通。容納孔130係連通於第1凹部110。如第3A圖所示,在第1部110的底部,係於第1方向X以與容納孔130相同間隔設置有複數個容納槽140。容納槽140係連通於第1凹部110及容納孔130。
在殼體100的容納孔130之第1方向X的外側部分, 係設置有一對插入孔150。如第2C圖所示,插入孔150,係從殼體100的第2方向Y之另一方側的面(背面)朝向第1凹部110的第2方向Y之另一方側的壁面貫通。插入孔150,係連通於第1凹部110。在殼體100的容納槽140之插入孔150的第1方向X之兩側部分,係設置有一對卡合孔160。殼體100的第1方向X之兩端面,係設置有一對安裝凹部170。
各接點200,係如第2B圖所示地能夠容納於殼體100的容納孔130之具有導電性的金屬板。各接點200,係具有固設部210、傾斜部220、鉤230、接點部240及尾(tail)部250。固設部210,係具有延伸於第2方向Y之一方側的第1、第2臂(arm)211、212而呈大致C字狀的板。在該固設部210的第3方向z之兩端部係設置有突起。包含突起在內的固設部210之第3方向Z的尺寸,係稍微大於殼體100的容納孔130之第3方向Z的尺寸。固設部210係能夠壓入殼體100的容納孔130。在固設部210被壓入殼體100的容納孔130之狀態下,第1臂211的前端部係能夠插入第1凹部110內,而第2臂212的前端部係能夠容納於容納槽140。
鉤230,係設置於第1臂211之前端部且第3方向Z之另一方側的部分(下側部)凹陷成圓弧狀。在第1臂211的鉤230之根部(第2方向Y之另一方側),係設置有傾斜部220。在固設部210壓入殼體100的容納孔130之狀態下,鉤230及傾斜部220,係配置在殼體100的第 1凹部110內。傾斜部220,係使第3方向Z之另一方側的部分(下側部)往上傾斜於第2方向Y之一方側。傾斜部220之傾斜角,係大於第2凹部120的傾斜面121之傾斜角且設定在作動件400之後述的軸部430可一邊滑動於該傾斜部220上同時一邊上升的角度。
接點部240係設置在第2臂212之前端部。接點部240,係在第3方向Z之一方側(上側)凸出的突起。在第2臂212之前端部已容納在容納槽140之狀態下,接點部240係能夠配置在殼體100的第1凹部110內。
尾部250,係連接於固設部210的第2方向Y之另一方側的端部。在固設部210已壓入殼體100的容納孔130之狀態下,能夠從殼體100之背面突出。尾部250係能夠以焊錫連接於上述基板的信號用之電極。
一對接地接點300,係如第3A圖及第3B圖所示地能夠安裝於殼體100之具有導電性的金屬板,且形成對稱形狀。各接地接點300,係具有接點本體310、抵接部320、連接部331、332及卡合部340。抵接部320係具有第1板321、及相對於第1板321折彎成直角的第2板322而呈大致L字狀的板。第1板321係能夠抵接於殼體100的背面(外表面),而第2板322係能夠卡合於殼體100的安裝凹部170。
卡合部340,係從第1板321之第3方向Z的端部(上端)延伸於第2方向Y之一方側的板,且相對於第1板321折彎成大致直角。卡合部340係能夠卡合於殼體 100的卡合孔160。接點本體310,係從第1板321之第3方向Z的端部(上端)延伸於第2方向Y之一方側的板。接點本體310係具有接點部311。接點部311,係朝向接點本體310的第2方向Y之另一方側翻折而成的前端部,且在第3方向Z之另一方側(下側)凸出的大致V字狀。接點本體310,係插入殼體100的插入孔150,且接點部311能夠配置於殼體100的第1凹部110內。
連接部331,係從第1板321之第3方向Z的另一方側之端部(下端)延伸於第2方向Y之另一方側的板,且相對於第1板321折彎成大致直角。連接部332,係從第2板322之第3方向Z的另一方側之端部(下端)延伸於第1方向Y之外側的板,且相對於第2板322折彎成大致直角。連接部331、332係能夠以焊錫連接於上述基板的接地用之電極。
如第2A圖至第3B圖所示,作動件400,係可在平伏位置與立起位置之間旋動自如地由殼體100所保持的絕緣樹脂製之板。如第2A圖至第2C圖所示,所謂平伏位置,係指作動件400朝向第2方向Y之一方側的位置。如第2D圖及第2E圖所示,所謂立起位置,係指作動件400朝向第3方向Z之一方側(上側)的位置。作動件400,係具有本體部410、一對轂420及複數個軸部430。
本體部410,係具有按壓部411、凸脈412及一對突片(tab)413。按壓部411係延伸於第1方向X(長度方向)的大致矩形狀之板。按壓部411,係具有:基端側的 第1端部;以及其相反側之前端側的第2端部。在按壓部411之第1端部的中間部,係設置有延伸於第1方向X的凸脈412。在按壓部411之第1端部的第1方向X之兩端部,係設置有突片413。凸脈412係位在突片413之間。凸脈412及突片413,係能夠插入殼體100的第1凹部110。在凸脈412及突片413插入殼體100的第1凹部110之狀態下,會在凸脈412及突片413與第1凹部110之底部之間產生間隙。該間隙的第3方向Z之尺寸,係稍微小於FPC10的厚度尺寸。前述間隙,係成為如第2B圖及第2E圖所示能夠供FPC10壓入的插入口α。
轂420,係在設置於突片413之第1方向X凸出的圓柱狀之突起。轂420係插入殼體100的第2凹部120,且能夠從該第2凹部120之傾斜面121的中間部朝向傾斜面121的上側轉動。轂420藉由從傾斜面121的中間部轉動到傾斜面121的上側而使作動件400能夠從立起位置旋動至平伏位置。在作動件位在立起位置時,按壓部411會如第2E圖所示地抵接於殼體100的第1凹部110之第2方向Y的另一方側之壁面,且轂420會位在傾斜面121之中間部。在作動件位在平伏位置時,轂420係如第2A圖所示地位在傾斜面121之上游側,且抵接於第2凹部120之傾斜面121及第2方向Y的一方側之壁面122。又,在作動件位在平伏位置之狀態下,按壓部411與殼體100的第1凹部110之底部之間的第3方向Z之距離係設定為比FPC10之厚度還稍微小。因而,按壓部411,係能夠按壓 被壓入插入口α的FPC10。
如第3A圖及第3B圖所示,在凸脈412,係於第1方向X以與殼體100的容納孔130相同間隔設置有複數個開縫(slit)412a。開縫412a,係朝向厚度方向貫通凸脈412。在開縫412a之相鄰的壁面間,係設置有軸部430。軸部430,係於第1方向X隔以間隔(與容納孔130相同間隔)地配置在本體部410的轂420之間。在開縫412a的軸部430之第3方向Z之一方側(上側),插入有位在第1凹部110內之接點200的鉤230。
如第2B圖及第2E圖所示,軸部430,係外形小於轂420的淚滴(teardrop)形狀。該軸部430,具有圓柱部431以及連接於圓柱部431的三角柱部432。軸部430係以軸心O2比轂420的軸心O1還偏心於本體部410的基端側之方式所配置。換言之,在作動件400位在立起位置之狀態下,軸部430,係以軸心O2比轂420的軸心O1還偏心於殼體100的第1凹部110之底部側的方式所配置。隨著轂420從傾斜面121之中間部朝向上側轉動,軸部430就能夠一邊旋轉同時一邊移動至第3方向之一方側。具體如同以下所述。
在轂420位在傾斜面121之中間部時,軸部430,係如第2E圖所示地抵接於接點200的傾斜部220之下側,並且位在接點200的鉤230之第3方向Z之另一方側(下側)。具體而言,圓柱部431抵接於傾斜部220之下側,三角柱部432朝向第2E圖之斜右下方(第2方向Y之一 方側與第3方向Z之另一方側之間)。在轂420位在傾斜面121之上側時,軸部430係抵接於接點200的傾斜部220之上側,並且卡合於接點200的鉤230。具體而言,圓柱部431卡合於鉤230,三角柱部432抵接於傾斜部220,且朝向第2E圖之斜左下方(第2方向Y之另一方側與第3方向Z之另一方側之間)。如此軸部430係能夠從鉤230的第3方向Z之另一方側的位置(亦即,鉤230之下側位置)移動至卡合於鉤230的位置。三角柱部432,係能夠從朝向第2E圖之斜右下方的位置,旋轉至朝向第2E圖之斜左下方的位置。在軸部430從鉤230之第3方向Z的另一方側移動至卡合於鉤230的位置時,會從傾斜部220之下側朝向上側一邊滑動於該傾斜部220同時一邊上升。另外,藉由三角柱部432抵接於傾斜部220,來抑止作動件400旋動至比平伏位置還靠近第3方向Z之另一方側。
以下,就上述的連接器之組裝步驟一邊參照第4A圖及第4B圖同時一邊加以說明。首先,準備藉由絕緣樹脂被射出成型而製作成的殼體100。另一方面,準備具有導電性之金屬板被沖壓(press)成型的接地接點300。之後,將接地接點300的接點本體310插入殼體100的插入孔150,並且使接地接點300的卡合部340嵌合(卡合)於殼體100的卡合孔160。如此,接點本體310的接點部311配置於軀體(body)100的第1凹部110內,第1板321抵接於殼體100的背面,第2板322嵌入(卡合)於 殼體100的安裝凹部170。如此接地接點300可安裝於殼體100。另外,接地接點300,也能夠如後述般地在殼體100安裝有作動件400之後,才進行安裝。
之後,準備藉由絕緣樹脂被射出成型而製作成的作動件400。之後,如第4A圖及第4B圖所示,將作動件400的凸脈412及突片413從第3方向Z之一方側插入殼體100的第1凹部110,並且將轂420從第3方向Z之一方側插入殼體100的第2凹部120。如此,按壓部411抵接於第1凹部110的第2方向Y之另一方側的壁面,轂420位在第2凹部120的傾斜面121之中間部。藉此,作動件400位在立起位置。
之後,準備具有導電性之金屬板被沖壓成型的接點200。之後,將接點200分別壓入殼體100的容納孔130。如此,接點200的第1臂211之前端部、傾斜部220及鉤230插入殼體100的第1凹部110,第2臂212之前端部插入容納槽140。此時,接點200的鉤230,係分別插入位在第1凹部110內之作動件400的凸脈412之開縫412a,而傾斜部220,係抵接於位在第1凹部110內的軸部430。藉此,軸部430抵接於傾斜部220之下側,且位在鉤230之下側。
其次,作為將如同上述般組裝而成的連接器安裝於上述基板的前階段,係使作動件400從立起位置旋動至平伏位置。如此,轂420會從第2凹部120的傾斜面121之中間部朝向上側一邊旋轉同時一邊上升。隨之,軸部430, 係一邊旋轉同時一邊從傾斜部220之下側朝向上側滑動(從鉤230之下側位置上升),且卡合於鉤230。此時,三角柱部432朝向傾斜部220旋轉。當作動件400位在平伏位置時,藉由軸部430之三角柱部432抵接於傾斜部220,使作動件400移動限制在平伏位置以上以免朝向第3方向Z之另一方側旋動。與此同時,轂420係抵接於第2凹部120之傾斜面121及壁面122,並且軸部430從第3方向Z之另一方側卡合於鉤230且抵接於傾斜部220。藉此,作動件400的第2方向Y之一方側、另一方側、第3方向Z之一方側、另一方側的4方向之移動可受到限制。
以下,就將上述連接器安裝於上述基板的步驟加以說明。首先,準備基板。之後,設置於基板之接地用的電極上以及上述連接器的接地接點300之連接部331、332上。如此,接點200的尾部250係分別載置於基板之信號用的電極上。之後,分別將連接部331、332以焊錫連接於接地用的電極,將尾部250以焊錫連接於信號用的電極。
以下,就在安裝於基板之連接器連接FPC10的步驟一邊參照第5A圖至第6C圖同時一邊加以說明。首先,使作動件400位在立起位置。在此狀態下,如第5A圖及第5B圖所示,將FPC10壓入連接器的插入口α。如此,接點200的接點部240彈性地接觸FPC10之下面的未圖示之導電線,且接地接點300的接點部311彈性地接觸FPC10之上面的未圖示之接地(參照第6C圖)。此時,作動件 400的凸脈412及突片413按壓於FPC10,軸部430遠離接點200的傾斜部220,且位在鉤230的正下方(第3方向Z之另一方側)(參照第5B圖之上層的圖)。
之後,使作動件400從立起位置旋動至平伏位置。如此,作動件400的凸脈412及突片413的第2方向Y之一方側的角部抵接於FPC10,而作動件400以該角部為支點而旋動。藉此,轂420係一邊旋轉同時一邊從第2凹部120之傾斜面121浮起(參照第5A圖之中層的圖)。與此同時,軸部430係一邊旋轉同時一邊上升(移動第3方向Z之一方側),且卡合於鉤230(參照第5B圖之中層的圖)。之後,轂420係一邊旋轉同時一邊抵接於第2凹部120的第2方向Y之一方側的壁面122(參照第5A圖之下層的圖)。與此同時,軸部430在卡合於鉤230之狀態下旋轉(參照第5B圖之下層的圖)。軸部430的三角柱部432係朝向傾斜部220而旋轉。
當作動件400位在平伏位置時,如第6A圖所示轂420抵接於第2凹部120的第2方向Y之一方側的壁面122,並且轂420位在第2凹部120的傾斜面121之上側。藉此,作動件400的移動係以不會移動至第2方向Y之一方側及第3方向Z之另一方側的方式受到限制。軸部430,係如第6B圖所示地卡合於鉤230且抵接於傾斜部220。因此,作動件400的移動係以不會移動至第3方向Z之一方側及第2方向Y之另一方側的方式受到限制。此外,由於軸部430的三角柱部432抵接於傾斜部220,所 以作動件400係移動限制在平伏位置以上以免旋動至第3方向Z之另一方側。此時,作動件400的按壓部411係將FPC10按壓於第3方向Z之另一方側,且使FPC10之信號用的電極彈性地接觸於接點200的接點部240。
依據如以上的連接器之情況,在作動件400位在立起位置時,轂420係位在殼體100的第2凹部120之傾斜面121的中間部上,軸部430係位在接點200的鉤230之第3方向Z的另一方側。因而,在作動件400位在立起位置之狀態下,藉由將接點200插入軀體100的容納孔130,鉤230及傾斜部220並不會按壓軸部430。又,在作動件400從立起位置旋動至平伏位置時,轂420一邊轉動於第2凹部120的傾斜面121上同時一邊上升,而軸部430從鉤230的第3方向Z之另一方側朝向第3方向Z之一方側移動並卡合於鉤230。此時,作動件400的軸部430,係僅滑動於接點200的傾斜部220上。因而,前述連接器,係可在將接點200安裝於殼體100時以及使作動件400的軸部430卡合於接點200的鉤230時,減輕施加於接點200的鉤230與作動件400的軸部430之負荷。
又,在作動件400位在立起位置之狀態下,軸部430,係以軸心O2比轂420的軸心O1還偏心於殼體100的第1凹部110之底部側的方式所配置。因而,在作動件400從立起位置旋動至平伏位置,且轂420一邊轉動於第2凹部120的傾斜面121上同時一邊上升時,軸部430往第3方向之一方側的移動距離就會變大。藉由前述移動距 離變大,可在作動件400位在立起位置之狀態下,使軸部430的位置從鉤230朝向第3方向Z之另一方側大幅地離開。因而,可在使接點200容納於容納孔130時,防止接點200的鉤230與作動件400的鉤230及傾斜部220之撞擊,且負荷不易加大。
又,在轂420上升於第2凹部120的傾斜面121時,由於軸部430會上升於傾斜部220上,所以可抑止轂420在第2凹部120的傾斜面121上空轉或移動至第2方向Y之另一方側。
而且,在作動件400位在平伏位置之狀態下,轂420係抵接於第2凹部120的傾斜面121及壁面122,並且軸部430係從第3方向Z之一方側卡合於鉤230且抵接於傾斜部220。藉此,由於作動件400的第2方向Y之一方側、另一方側、第3方向Z之一方側、另一方側的4方向之移動受到限制,所以在平伏位置,可防止作動件400從殼體100脫落。因而,前述連接器,係容易在作動件400位在平伏位置之狀態下安裝於或可搬運於基板。
更且,藉由接地接點300的連接部331、332以焊錫連接於上述基板之接地用的電極,且接點部311接觸於FPC10之接地,前述連接器可受到屏障。因而,可謀求前述連接器的EMI特性等之提高。又,在接地接點300之大致L字狀的抵接部320之第1、第2板321、322設置有連接部331、332。由於該連接部331、332以焊錫連接於基板之接地用的電極,所以可提高前述連接器的基板安裝 強度。
另外,上述的連接器,並非被限定於上述實施例1,在申請專利範圍之記載範圍中能夠任意地進行設計變更。以下,將詳細說明。
在上述實施例1中,殼體100,係假設具有第1凹部110、第2凹部120、容納孔130、容納槽140、插入孔150、卡合孔160及安裝凹部170。但是,殼體,係只要具有第1凹部、及設置於前述第1凹部的第1方向之兩緣部的一對第2凹部則能夠任意地進行設計變更。
在上述實施例1中,接點200,係壓入殼體100的容納孔130。但是,接點,係只要於第1方向隔以間隔地配設於殼體則能夠任意地進行設計變更。例如,接點的態樣,係能夠藉由嵌入(insert)成型而埋設於殼體。在此情況下,只要以能夠將第2凹部120開放於第2方向Y之一方側,將作動件400的轂420從第2方向Y之一方側插入第2凹部120的方式進行設計變更即可。
在上述實施例1中,接點200,係假設具有固設部210、傾斜部220、鉤230、接點部240及尾部250。但是,接點,係只要具有配置於殼體之第1凹部內的鉤則能夠任意地進行設計變更。亦即,前述接點,係可設為具有在平伏位置卡合作動件之軸部的鉤之軸支用的接點。在此情況下,本發明之連接器的態樣,係能夠另外具備可連接於FPC等連接對象物之連接用的接點。
在上述實施例1中,作動件400,係假設具有本體部 410、一對轂420及複數個軸部430,本體部410具有按壓部411、凸脈412及一對突片413,轂420設置於突片413,軸部430設置於凸脈412。但是,作動件,係只要具有:本體部,及一對轂,其為設置於前述本體部的第1方向之兩端的突起且被插入於殼體的第2凹部;以及軸部,其係設置於前述本體部的前述轂之間且被插入於殼體的第1凹部,而能夠卡合於上述接點鉤,則能夠任意地進行設計變更。另外,作動件,係只要可以在立起位置與平伏位置之間轉動自如的方式由殼體所保持即可。換言之,作動件,係能夠形成以下的構成:在立起位置與平伏位置之間轉動自如的方式由殼體及其他的構件(例如接點)所保持。
在上述實施例1中,係假設在作動件400位在立起位置時,轂420位在殼體100的第2凹部120之傾斜面121的中間部,軸部430抵接於接點200的傾斜部220之下側並且位在鉤230之下側。但是,只要作動件位在立起位置時,轂位在殼體的第2凹部之傾斜面上,軸部位在接點的鉤之第3方向的另一方側則能夠任意地進行設計變更。例如,能夠設為以下的態樣:省略接點的傾斜部,且在作動件位在立起位置時,軸部位在接點的鉤之第3方向的另一方側。亦即,能夠設為以下的構成:接點,並無關於作動件之旋動,而僅是在作動件位在平伏位置時,作動件的軸部才卡合於鉤。另外,如上述般將接點當作軸支用的接點時,無論是否具備傾斜部也能夠任意地進行設定。
在上述實施例1中,係假設當作動件400從立起位置旋動至平伏位置時,轂420從傾斜面121之中間部朝向上側一邊旋轉同時一邊上升,軸部430一邊轉動同時一邊從傾斜部220之下側朝向上側滑動(從鉤230之下側位置上升),且卡合於鉤230。但是,只要當作動件從立起位置旋動至平伏位置時,轂一邊轉動於殼體的第2凹部之傾斜面上同時一邊上升,軸部移動至第3方向之一方側,且卡合於接點的鉤則能夠任意地進行設計變更。因而,能夠形成以下的態樣:在作動件從立起位置旋動至平伏位置時,軸部不會滑動於接點的傾斜部。
在上述實施例1中,係假設在作動件400位在平伏位置之狀態下,轂420抵接於第2凹部120的傾斜面121及壁面122,並且軸部430從第3方向Z之一方側卡合於鉤230且抵接於傾斜部220。但是,只要在作動件位在平伏位置之狀態下,軸部卡合於鉤則能夠任意地進行設計變更。
在上述實施例1中,係假設轂420為在設置於作動件之突片413的第1方向X凸出之圓柱狀的突起。但是,只要轂為設置於作動件的本體部之第1方向之兩端的突起且插入前述第2凹部則能夠任意地進行設計變更。又,轂的形狀沒有必要為圓柱狀,只要是能夠一邊轉動於第2凹部之傾斜面同時一邊上升的突起,則能夠任意地進行設計變更。例如,轂的形狀,係.能夠設為多角形的柱狀等之突起。
在上述實施例1中,係假設軸部430設置於凸脈412的開縫412a之壁面間。但是,軸部,係只要配設於作動件的本體部之轂之間且插入前述第1凹部,並能夠卡合於接點的鉤則能夠任意地進行設計變更。例如,能夠設為以下的構成:設置於本體部的前述轂之間的一個軸部,能夠卡合於複數個接點的鉤。能夠設為以下的構成:分別設置於開縫之壁面間的軸部能夠卡合於複數個接點的鉤,該開縫係設置於作動件的本體部之基端部。
在上述實施例1中,係假設:在作動件400位在立起位置的狀態下,軸部430,係以軸心O2比轂420的軸心O1還偏心於殼體100之第1凹部110的底部側之方式所配置。但是,並非被限定於此。例如,軸部的軸心也能夠設為與轂的軸心相同。又,軸部的形狀,並未被限定於淚滴形狀,也能夠形成圓柱狀、多角形的柱狀等。
在上述實施例1中,雖然假設連接器係具備接地接點300,但是也能夠設為不具備接地接點300的構成。接地接點300,係只要具有:設置於殼體的接點本體;以及配置於殼體之第1凹部內的接點部,則能夠任意地進行設計變更。例如,接地接點,係能夠設為藉由嵌入成型而埋設於殼體的態樣。又,接地接點的抵接部及/或連接部係能夠省略。
另外,在上述實施例1中,構成連接器之各部的素材、形狀、尺寸、數目及配置等係說明其一例,只要能夠實現同樣的功能則能夠任意地進行設計變更。又,在上述 實施例1中,作為本發明之能夠連接於連接器的連接對象,雖然假設為FPC10,但是只要是FFC(Flexible Flat Cable:可撓性扁平纜線)或扁平纜線等扁平的連接對象物,則也可為任何物。另外,在此所謂的立起位置係只要作動件朝向第3方向之一方側則能夠任意地進行設計變更。在此所謂的平伏位置係只要作動件朝向第2方向之一方側則能夠任意地進行設計變更。
10‧‧‧FPC
100‧‧‧軀體(殼體)
110‧‧‧第1凹部
120‧‧‧第2凹部
121‧‧‧傾斜面
122‧‧‧壁面
130‧‧‧容納孔
140‧‧‧容納槽
150‧‧‧插入孔
160‧‧‧卡合孔
170‧‧‧安裝凹部
200‧‧‧接點
210‧‧‧固設部
211‧‧‧第1臂
212‧‧‧第2臂
220‧‧‧傾斜部
230‧‧‧鉤
240‧‧‧接點部
250‧‧‧尾部
300‧‧‧接地接點
310‧‧‧接點本體
311‧‧‧接點部
320‧‧‧抵接部
321‧‧‧第1板
322‧‧‧第2板
331‧‧‧連接部
332‧‧‧連接部
340‧‧‧卡合部
400‧‧‧作動件
410‧‧‧本體部
411‧‧‧按壓部
412‧‧‧凸脈
412a‧‧‧開縫
413‧‧‧突片
420‧‧‧轂
430‧‧‧軸部
431‧‧‧圓柱部
432‧‧‧三角柱部
O1‧‧‧轂的軸心
O2‧‧‧軸部的軸心
X‧‧‧第1方向
Y‧‧‧第2方向
Z‧‧‧第3方向
α‧‧‧插入口
第1A圖係顯示本發明實施例1的連接器之前視圖、俯視圖及右側視圖的概略立體圖。
第1B圖係顯示前述連接器之後視圖、俯視圖及左側視圖的概略立體圖。
第2A圖係前述連接器之第1A圖中的2A-2A剖視圖且顯示前述連接器之作動件位在平伏位置的狀態之示意圖。
第2B圖係前述連接器之第1A圖中的2B-2B剖視圖且顯示前述連接器之作動件位在平伏位置的狀態之示意圖。
第2C圖係前述連接器之第1A圖中的2C-2C剖視圖且顯示前述連接器之作動件位在平伏位置的狀態之示意圖。
第2D圖係前述連接器之第1A圖中的2A-2A剖視圖且顯示前述連接器之作動件位在立起位置的狀態之示意 圖。
第2E圖係前述連接器之第1A圖中的2B-2B剖視圖且顯示前述連接器之作動件位在立起位置的狀態之示意圖。
第3A圖係顯示前述連接器之前視圖、俯視圖及右側視圖的分解立體圖。
第3B圖係顯示前述連接器之後視圖、仰視圖及左側視圖的分解立體圖。
第4A圖係顯示前述連接器之第1A圖中的2A-2A剖視圖,並顯示組裝步驟及作動件之旋動過程的示意圖。
第4B圖係顯示前述連接器之第1A圖中的2B-2B剖視圖,並顯示組裝步驟及作動件之旋動過程的示意圖。
第5A圖係顯示前述連接器之第1A圖中的2A-2A剖視圖,並顯示FPC之連接過程的示意圖。
第5B圖係顯示前述連接器之第1A圖中的2B-2B剖視圖,並顯示FPC之連接過程的示意圖。
第6A圖係顯示前述連接器之第1A圖中的2A-2A剖視圖,並顯示FPC已被連接的狀態之示意圖。
第6B圖係顯示前述連接器之第1A圖中的2B-2B剖視圖,並顯示FPC已被連接的狀態之示意圖。
第6C圖係顯示前述連接器之第1A圖中的2C-2C剖視圖,並顯示FPC已被連接的狀態之示意圖。
100‧‧‧軀體(殼體)
110‧‧‧第1凹部
120‧‧‧第2凹部
130‧‧‧容納孔
140‧‧‧容納槽
210‧‧‧固設部
211‧‧‧第1臂
212‧‧‧第2臂
220‧‧‧傾斜部
230‧‧‧鉤
240‧‧‧接點部
250‧‧‧尾部
331‧‧‧連接部
332‧‧‧連接部
400‧‧‧作動件
410‧‧‧本體部
412‧‧‧凸脈
412a‧‧‧開縫
420‧‧‧轂
430‧‧‧軸部
431‧‧‧圓柱部
432‧‧‧三角柱部
O1‧‧‧轂的軸心
O2‧‧‧軸部的軸心

Claims (9)

  1. 一種連接器,係具備:殼體,其係具有絕緣性;及複數個接點,其係在第1方向隔以間隔地配設於前述殼體;以及作動件,其係至少在平伏位置與立起位置之間旋動自如地由前述殼體所保持,該平伏位置係朝向與前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之一方側,該立起位置係朝向與前述第1、第2方向正交的第3方向之一方側,前述殼體,係具有:第1凹部;以及一對第2凹部,其係設置於前述第1凹部的前述第1方向之兩緣部,前述作動件,係具有:本體部,及一對轂,其為設置於前述本體部的第1方向之兩端的突起且被插入於前述第2凹部;以及軸部,其係設置於前述本體部的前述轂之間且被插入於前述第1凹部,前述接點,係具有配置於前述第1凹部內的鉤,前述第2凹部,係具有傾斜面,該傾斜面為該第2凹部之底面且向上傾斜於前述第2方向之一方側,在前述作動件位在前述立起位置的狀態下,前述轂係位在前述第2凹部之傾斜面上,而前述軸部係位在前述鉤 的前述第3方向之另一方側,藉由將前述作動件從前述立起位置旋動至前述平伏位置,且使前述轂一邊轉動於前述第2凹部之傾斜面上同時一邊上升,前述軸部就會移動至前述第3方向之一方側,且卡合於前述鉤。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連接器,其中,前述接點,係復具有設置於前述鉤的前述第2方向之另一方側的傾斜部,前述傾斜部,係使前述第3方向之另一方側的部分向上傾斜於前述第2方向之一方側,在前述作動件位在前述立起位置的狀態下,前述軸部係抵接於前述傾斜部,在前述轂一邊旋轉於前述第2凹部之傾斜面同時一邊上升時,前述軸部係上升於前述傾斜部上,且卡合於前述鉤。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的連接器,其中,前述殼體,係復具有:在前述第1方向隔以間隔地配設於該殼體且與前述第1凹部連通的複數個容納孔,前述接點係由前述容納孔所容納保持。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連接器,其中,前述軸部,係在前述作動件位在前述立起位置的狀態下,以其軸心比前述轂之軸心還偏心於前述殼體的前述第1凹部之底部側的方式所配置。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連接器,其中,前 述第2凹部,係在前述第2方向之一方側復具有壁面,在前述作動件位在前述平伏位置的狀態下,前述轂係抵接於前述第2凹部之前述傾斜面及第1壁面,而前述軸部係卡合於前述鉤且抵接於前述傾斜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連接器,其中,前述軸部,係具有圓柱部、以及連接於前述圓柱部的三角柱部而呈淚滴形狀,在前述作動件位在前述立起位置的狀態下,前述軸部的前述圓柱部係抵接於前述傾斜部之下側,而該軸部的三角柱部係轉向前述第3方向之另一方側,在前述轂一邊旋轉於前述第2凹部之傾斜面同時一邊上升時,前述圓柱部係上升於前述傾斜部並卡合於前述鉤,另一方面,前述三角柱部係朝向前述傾斜部而旋轉,在前述圓柱部卡合於前述鉤的狀態下,前述三角柱部係抵接於前述傾斜部。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連接器,其中,復具備:設置於前述殼體的接地接點,前述接地接點,係具有配置於前述第1凹部內的接點部。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連接器,其中,前述接地接點,係具有:接點本體,其係具有前述接點部;及抵接部,其係連接於前述接點本體且抵接於前述殼體之外表面;以及 連接部,其係設置於前述抵接部。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連接器,其中,前述抵接部,係具有第1板、以及相對於前述第1板被折彎成大致直角的第2板而呈大致L字狀,前述連接部,係設置於前述第1、第2板。
TW101116519A 2011-07-22 2012-05-09 連接器 TW20131503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61257 2011-07-2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15036A true TW201315036A (zh) 2013-04-01

Family

ID=47840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16519A TW201315036A (zh) 2011-07-22 2012-05-09 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20130011919A (zh)
TW (1) TW20131503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62461B (en) * 2013-10-22 2016-12-11 Japan Aviation Electron Connector which is reduced in possibility of damage due to warping of a connection object without decreasing the insertability of the connection object
EP3832809A4 (en) * 2018-07-27 2022-04-20 Kyocera Corporation CABLE CONNECTOR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62461B (en) * 2013-10-22 2016-12-11 Japan Aviation Electron Connector which is reduced in possibility of damage due to warping of a connection object without decreasing the insertability of the connection object
EP3832809A4 (en) * 2018-07-27 2022-04-20 Kyocera Corporation CABLE CONNEC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30011919A (ko) 2013-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72698B2 (en) Card connector
US716895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support element
US8636531B2 (en) Connector for connection with flat connecting objects
JP4898860B2 (ja) コネクタ
US7637787B2 (en) Audio jack connector
US735110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n inner printed circuit board
US7387528B2 (en) Connector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US807052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terminals
US7179107B2 (en) Connector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US20080020640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shell
US7993161B2 (en) Low profile connector with combo solder tails
US20080045086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metal spring
JP2011505661A (ja) フレキシブルプリント回路板のための電気コネクタ
US6811439B1 (en) Thin connector
US20110059626A1 (en) Shieled connector having leveling arrangement ensuring reliable interconnection
US7247051B2 (en) Adapt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020064996A1 (en) Retention element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080153360A1 (en) Low profile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62523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 shielding shell having soldering tails
US20060234553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 metal housing
TWI358161B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US20090298305A1 (en) Card edge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spacer
US8721366B2 (en) Connector
US743513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ntacts
TW201315036A (zh) 連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