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12384A - 頭戴式個人電腦及其互動式系統 - Google Patents
頭戴式個人電腦及其互動式系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312384A TW201312384A TW100146907A TW100146907A TW201312384A TW 201312384 A TW201312384 A TW 201312384A TW 100146907 A TW100146907 A TW 100146907A TW 100146907 A TW100146907 A TW 100146907A TW 201312384 A TW201312384 A TW 201312384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d
- personal computer
- processing unit
- user
- unit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一種頭戴式個人電腦及其互動式系統。所提之頭戴式個人電腦包括:微處理單元、輸出單元,以及具有距離偵測功能的影像擷取單元。微處理單元用以作為頭戴式個人電腦的運作核心。輸出單元耦接並受控於微處理單元,用以投射光學影像至空間中。具有距離偵測功能的影像擷取單元耦接並受控於微處理單元,用以擷取配戴頭戴式個人電腦之使用者於光學影像上的操作手勢。其中,微處理單元反應於使用者於光學影像上的操作手勢而相應地控制頭戴式個人電腦的運作。
Description
本揭露是有關於一種電腦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頭戴式個人電腦及其互動式系統。
人機環境從過去的大型主機到個人電腦已經走了大半個世紀,電腦提供高速運算及大量的儲存能力再加上龐大的網路,快速進展到人類生活無法脫離電腦的世界。過去電腦或者手持式電子裝置的人機介面大多採用鍵盤或滑鼠以作為輸入裝置,而現今的電腦或者手持式電子裝置的人機介面則轉變為使用觸控面板(touch panel)以作為輸入裝置。顯然地,為達到操控電腦或者手持式電子裝置的目的,都必需於電腦或者手持式電子裝置中裝配鍵盤、滑鼠或者觸控面板般的實體輸入裝置。除此之外,無論是採用鍵盤、滑鼠或者觸控面板中的哪一種實體輸入裝置,使用者在對電腦或者手持式電子裝置進行操作時,任何人都可看見使用者對電腦或者手持式電子裝置進行操作的內容。換言之,使用者與電腦或者手持式電子裝置間的輸入是不具隱私的。
有鑒於此,本揭露之一示範性實施例提供一種互動式系統,其包括:第一頭戴式個人電腦,且此第一頭戴式個人電腦包括第一微處理單元、第一輸出單元,以及具有距離偵測功能的第一影像擷取單元。第一微處理單元用以作為第一頭戴式個人電腦的運作核心。第一輸出單元耦接並受控於第一微處理單元,用以投射第一光學影像至空間中。具有距離偵測功能的第一影像擷取單元耦接並受控於第一微處理單元,用以擷取配戴第一頭戴式個人電腦之第一使用者於第一光學影像上的操作手勢。其中,第一微處理單元反應於第一使用者於第一光學影像上的操作手勢而相應地控制第一頭戴式個人電腦的運作。
於本揭露之一示範性實施例中,所提之互動式系統可以更包括:第二頭戴式個人電腦,且此第二頭戴式個人電腦包括第二微處理單元、第二輸出單元,以及具有距離偵測功能的第二影像擷取單元。第二微處理單元用以作為第二頭戴式個人電腦的運作核心。第二輸出單元耦接並受控於第二微處理單元,用以投射第二光學影像至空間中。具有距離偵測功能的第二影像擷取單元耦接並受控於第二微處理單元,用以擷取配戴第二頭戴式個人電腦之第二使用者於第二光學影像上的操作手勢。其中,第二微處理單元反應於第二使用者於第二光學影像上的操作手勢而相應地控制該第二頭戴式個人電腦。
於本揭露之一示範性實施例中,第一與第二頭戴式個人電腦更分別包括一無線通訊模組以進行溝通。
於本揭露之一示範性實施例中,於空間中的第一與第二光學影像為兩彼此不受干擾的實體影像或虛擬影像。
於本揭露之一示範性實施例中,當第一頭戴式個人電腦被設定為主裝置,且第二頭戴式個人電腦被設定為僕裝置時,則第一微處理單元成為主微處理單元以掌控第一與第二頭戴式個人電腦的整體運作,並致使第一與第二使用者看到相同實體或虛擬影像,且反應於第一與/或第二使用者於相同實體或虛擬影像上的操作手勢而相應地控制第一與第二頭戴式個人電腦的運作。反之,當第一頭戴式個人電腦被設定為僕裝置,且第二頭戴式個人電腦被設定為主裝置時,則第二微處理單元成為主微處理單元以掌控第一與第二頭戴式個人電腦的整體運作,並致使第一與第二使用者看到相同實體或虛擬影像,且反應於第一與/或第二使用者於相同實體或虛擬影像上的操作手勢而相應地控制第一與第二頭戴式個人電腦的運作。
本揭露之另一示範性實施例提供一種頭戴式個人電腦,其包括:微處理單元、輸出單元,以及具有距離偵測功能的影像擷取單元。微處理單元用以作為頭戴式個人電腦的運作核心。輸出單元耦接並受控於微處理單元,用以投射光學影像至空間中。具有距離偵測功能的影像擷取單元耦接並受控於微處理單元,用以擷取配戴頭戴式個人電腦之使用者於光學影像上的操作手勢。其中,微處理單元反應於使用者於光學影像上的操作手勢而相應地控制頭戴式個人電腦的運作。
本揭露之再一示範性實施例提供一種頭戴式個人電腦,其包括:微處理單元與輸出單元。微處理單元用以作為頭戴式個人電腦的運作核心。輸出單元耦接並受控於微處理單元,用以投射光學影像至空間中。其中,微處理單元反應於使用者於光學影像上的操作手勢而相應地控制頭戴式個人電腦的運作。
應瞭解的是,上述一般描述及以下具體實施方式僅為例示性及闡釋性的,其並不能限制本發明所欲主張之範圍。
現將詳細參考本揭露之示範性實施例,在附圖中說明所述示範性實施例之實例。另外,凡可能之處,在圖式及實施方式中使用相同標號的元件/構件代表相同或類似部分。
圖1繪示為本揭露一示範性實施例之互動式系統(interactive system)10的示意圖。請參照圖1,互動式系統10可以包括兩結構類似的頭戴式個人電腦(head mount personal computer,HMPC)101與103。於本示範性實施例中,頭戴式個人電腦101可以配戴在使用者A的頭上,藉以於開機時,在任一空間中投射出光學影像IMG1以作為使用者A操控頭戴式個人電腦101的(虛擬)人機介面。相似地,頭戴式個人電腦103可以配戴在使用者B的頭上,藉以於開機時,在任一空間中投射出光學影像IMG2以作為使用者B操控頭戴式個人電腦103的(虛擬)人機介面。
更清楚來說,圖2繪示為圖1之頭戴式個人電腦101/103的實施示意圖。請合併參照圖1與圖2,每一頭戴式個人電腦101/103包括:微處理單元(microprocessing unit)201、輸出單元(output unit)203、具有距離偵測功能的影像擷取單元(image capture unit with a distance detection function)205、移動偵測單元(movement detection unit)207、語音解析單元(voice recognition unit)209,以及無線通訊模組(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dule)211。
於本示範性實施例中,微處理單元201用以作為頭戴式個人電腦101/103的運作核心(operation core)。輸出單元203耦接並受控於微處理單元201,用以投射光學影像(optical image)IMG1/IMG2至任一空間(space)中。具有距離偵測功能的影像擷取單元205耦接並受控於微處理單元201,用以擷取配戴頭戴式個人電腦101/103之使用者A/B於光學影像IMG1/IMG2上的操作手勢(operation gesture)。如此一來,微處理單元201則可以反應於使用者A/B於光學影像IMG1/IMG2上的操作手勢而相應地控制頭戴式個人電腦101/103的運作。
於本示範性實施例中,影像擷取單元205可以更具有可變視角與焦距功能,故而影像擷取單元205則可以利用主動式深度攝影機(active depth camera)來實施,但並不限制於此,而具體實施上可採『光路調整裝置』,例如:液晶調整光學路徑或者用機械式為調整鏡片組間的距離。在此條件下,影像擷取單元205即可在空間中達到較廣且較準確的深度感測。
移動偵測單元207耦接並受控於微處理單元201,用以偵測使用者A/B的眼球運動。例如,移動偵測單元207可以包括單眼/雙眼球位置偵測器,透過單眼/雙眼球位置偵測器即可得知使用者A/B的眼球轉向位置,並且計算出使用者A/B於空間中視覺的注視點。由此,微處理單元201即可反應於使用者A/B的眼球運動而相應地控制頭戴式個人電腦101/103的運作。
另外,為使輸出單元203於空間中所投射的光學影像IMG1/IMG2不受使用者A/B的頭部運動而產生過分地晃動。於本示範性實施例中,移動偵測單元207更可以用來偵測使用者A/B的頭部運動。例如,移動偵測單元207可以包括陀螺儀或者其它類似的裝置,透過陀螺儀或者其它類似的裝置即可得知並計算出使用者A/B的頭部運動(例如:旋轉、移動或震動)。由此,微處理單元201即可反應於使用者A/B的頭部運動而補償輸出單元203,藉以致使光學影像IMG1/IMG2不受使用者A/B的頭部運動影響而穩定地投射於空間中。
於此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補償輸出單元203的機制屬於頭戴式個人電腦101/103本地端的硬體即時運作(hardware real-time operation),故而微處理單元201必需反應於使用者A/B的頭部運動而即時地補償輸出單元203。當然,任何有關頭戴式個人電腦101/103本地端之其它硬體即時運作的操作手勢、眼球運動與/或輸入語音,微處理單元201都必需相應且即時地控制頭戴式個人電腦101/103的運作。
語音解析單元209耦接並受控於微處理單元201,用以接收並解析使用者A/B的輸入語音(input speech)。如此一來,微處理單元201即可反應於使用者A/B的輸入語音而相應地控制頭戴式個人電腦101/103的運作。顯然地,微處理單元201可以反應於使用者A/B的操作手勢、眼球運動與輸入語音至少其中之一或其組合而相應地控制頭戴式個人電腦101/103的運作。
無線通訊模組211耦接並受控制於微處理單元201,用以使得頭戴式個人電腦101/103具有無線連線功能(wireless connection function)。如此一來,基於無線通訊模組211,頭戴式個人電腦101與103之間即可進行溝通/通訊,甚至還可以無線地連結至外部的某些裝置,例如:如圖2所示,遠端電腦(far-end computer)E1、(通訊)基地台(base station,BS)E2、…等,但並不限制於此。
基於上述,以單一頭戴式個人電腦101/103的應用為例,當配戴在使用者A/B頭上的頭戴式個人電腦101/103開機時,微處理單元201會控制輸出單元203投射出實體(公開)或虛擬(隱藏)影像的光學影像IMG1/IMG2於空間中,藉以作為使用者A/B操控頭戴式個人電腦101/103的(虛擬)人機介面。例如,虛擬螢幕、虛擬鍵盤、虛擬滑鼠…等,但並不限制於此。其中,於空間中所投射之光學影像IMG1與IMG2可以為兩彼此不受干擾的實體(公開)影像或虛擬(隱藏)影像,一切端視實際應用而論。
顯然地,基於輸出單元203所投射的光學影像IMG1/IMG2,本示範性實施例之頭戴式個人電腦101/103即無需裝配任何傳統的實體輸入裝置。如此一來,微處理單元201只要透過影像擷取單元205以擷取使用者A/B於光學影像IMG1/IMG2上的操作手勢,或者透過移動偵測單元207以偵測使用者A/B的眼球運動,或者透過語音解析單元209以解析使用者A/B的輸入語音,就可相應地控制頭戴式個人電腦101/103的運作。
於此值得一提的是,若輸出單元203所投射於空間中的光學影像IMG1/IMG2為實體(公開)影像的話,則可供投射於空間中的所有人觀看輸出單元203所投射的光學影像IMG1/IMG2。在此條件下,特別適用於公開的會議場合應用。另外,若輸出單元203所投射於空間中的光學影像IMG1/IMG2為虛擬(隱藏)影像的話,則於空間中除了使用者A/B以外的人都無法觀看輸出單元203所投射的光學影像IMG1/IMG2,藉以使得使用者A/B與頭戴式個人電腦101/103間的輸入具有隱私的功能。在此條件下,特別適用於機密的會議場合應用。
另一方面,為使頭戴式個人電腦101/103能夠更加輕便地以適於配戴在使用者A/B的頭上。於本示範性實施例中,基於無線通訊模組211的緣故,頭戴式個人電腦101/103可以具有無線連線功能以連結至外部的遠端電腦E1。由此,當微處理單元201判斷出頭戴式個人電腦101/103的運作屬於非即時運作時(即,需要大量資料運算的軟體即時運作(software real-time operation),例如播放電影,但並不限制於此),微處理單元201即可透過無線通訊模組211無線地連結至遠端電腦E1,藉以利用遠端電腦E1來進行資料運算與儲存。換言之,頭戴式個人電腦101/103可以利用遠端電腦E1來分散其計算與儲存的能力,從而得以降低配戴在使用者A/B頭上之頭戴式個人電腦101/103的重量。
而在單一頭戴式個人電腦101/103的其它應用上,基於無線通訊模組211的緣故,頭戴式個人電腦101/103可以具有無線連線功能以連結至外部的(通訊)基地台E2。由此,微處理單元201即可透過無線通訊模組211無線地連結至基地台E2,藉以進行通話服務。在此條件下,輸出單元203所投射的光學影像IMG1/IMG2可以呈現為手機(cellar)的外觀,而使用者A/B僅需於投影手機上進行操作,或者透過眼球注視投影手機上的號碼,或者直接講出電話號碼的輸入語音後,微處理單元201就會透過無線通訊模組211無線地連結至基地台E2以讓使用者A/B進行通話。
於本示範性實施例中,微處理單元201可以依據所投影之光學影像IMG1/IMG2的內容而決定所投影之光學影像IMG1/IMG2於空間中的成像距離、成像大小與成像透明度。舉例來說,假設所投影之光學影像IMG1/IMG2的內容為『電影』時,則微處理單元201可以將影像內容為『電影』的光學影像IMG1/IMG2成像於空間中距離使用者A/B例如500公分、尺寸為120吋,且透明度為完全不透明的沉浸模式,如圖3A所示,但並不限制於此。
再舉例來說,假設所投影之光學影像IMG1/IMG2的內容為『手機』時,則微處理單元201可以將影像內容為『手機』的光學影像IMG1/IMG2成像於空間中距離使用者A/B例如20公分、尺寸為7吋,且透明度為完全透明的穿透模式,如圖3B所示,但並不限制於此。甚至,假設所投影之光學影像IMG1/IMG2的內容為『文書編輯』時,則微處理單元201可以將影像內容為『文書編輯』的光學影像IMG1/IMG2成像於空間中距離使用者A/B例如50公分、尺寸為13吋,且透明度為完全不透明的沉浸模式,如圖3C所示,但並不限制於此。一切端視實際應用需求而論。
另一方面,在頭戴式個人電腦101與103兩者間的應用上,基於頭戴式個人電腦101與103各別之無線通訊模組211的緣故,頭戴式個人電腦101與103之間可以進行溝通/通訊。在此條件下,當頭戴式個人電腦101被設定為主裝置(master device),且頭戴式個人電腦103被設定為僕裝置(slaver device)時,則頭戴式個人電腦101之微處理單元201將成為主微處理單元(master microprocessing unit)以掌控頭戴式個人電腦101、103的整體運作,並致使使用者A、B看到相同實體或虛擬影像,且反應於使用者A與/或B於相同實體或虛擬影像上的操作手勢而相應地控制頭戴式個人電腦101、103的運作。
相對地,當頭戴式個人電腦101被設定為僕裝置,且頭戴式個人電腦103被設定為主裝置時,則頭戴式個人電腦103之微處理單元201將成為主微處理單元以掌控頭戴式個人電腦101、103的整體運作,並致使使用者A、B看到相同實體或虛擬影像,且反應於使用者A與/或B於相同實體或虛擬影像上的操作手勢而相應地控制頭戴式個人電腦101、103的運作。如此一來,使用者A、B即可在相同空間看到相同的實體或虛擬影像以進行討論與溝通。當然,若使用者A、B在相同空間所看到的為虛擬影像的話,則除了使用者A、B以外的人都無法觀看到,藉以特別適用於極機密而不想讓他人得知的情況/場合。
於此,雖然上述示範性實施例係以兩頭戴式個人電腦101、103為例來進行說明與解釋,但本揭露並不限制此。換言之,基於上述示範性實施例揭示/教示的內容,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應當可類推/推演出3個或3個以上之頭戴式個人電腦間進行互連溝通的實施方式,故而在此並不再加以贅述之。
綜上所述,本揭露所提之頭戴式個人電腦(HMPC)可以具有多種用途(例如:娛樂、工作、通訊等多重應用),且基於利用所投射的光學影像以作為操控頭戴式個人電腦的(虛擬)人機介面,故而無需裝配實體的輸入裝置以實現操控電腦的目的,從而達到輕便與環保的目的。甚至,由於所投射之用以作為操控頭戴式個人電腦的(虛擬)人機介面可以為虛擬畫面,故而可以令使用者與電腦間的輸入具有隱私的功能。
換各方式來說,本揭露提出一種全新的人機介面,包含全新的虛擬人機互動方式(即,空中觸控(air touch))以及全新且符合人因的資料顯示,不同於現存之電腦與手持式電子裝置都擺脫不了將原有個人電腦小型化的構想,本揭露所提之頭戴式個人電腦(HMPC)足以取代現存的電腦與手持式電子裝置,從而實現簡單、輕便、可攜且環保的概念。
雖然本揭露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揭露,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揭露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故本揭露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另外,本揭露的任一實施例或申請專利範圍不須達成本揭露所揭露之全部目的或優點或特點。此外,摘要部分和標題僅是用來輔助專利文件搜尋之用,並非用來限制本揭露之權利範圍。
10...互動式系統
101、103...頭戴式個人電腦
201...微處理單元
203...輸出單元
205...影像擷取單元
207...移動偵測單元
209...語音解析單元
211...無線通訊模組
A、B...使用者
IMG1、IMG2...光學影像
E1...遠端電腦
E2...基地台
下面的所附圖式是本揭露的說明書的一部分,繪示了本揭露的示例實施例,所附圖式與說明書的描述一起說明本揭露的原理。
圖1繪示為本揭露一示範性實施例之互動式系統(interactive system)10的示意圖。
圖2繪示為圖1之頭戴式個人電腦101/103的實施示意圖。
圖3A~圖3C分別繪示為不同影像內容之所投影的光學影像IMG1/IMG2示意圖。
101、103...頭戴式個人電腦
201...微處理單元
203...輸出單元
205...影像擷取單元
207...移動偵測單元
209...語音解析單元
211...無線通訊模組
IMG1、IMG2...光學影像
Claims (45)
- 一種互動式系統,包括:一第一頭戴式個人電腦,包括:一第一微處理單元,用以作為該第一頭戴式個人電腦的運作核心;一第一輸出單元,耦接並受控於該第一微處理單元,用以投射一第一光學影像至一空間中;以及一具有距離偵測功能的第一影像擷取單元,耦接並受控於該第一微處理單元,用以擷取配戴該第一頭戴式個人電腦之一第一使用者於該第一光學影像上的操作手勢,其中,該第一微處理單元反應於該第一使用者於該第一光學影像上的操作手勢而相應地控制該第一頭戴式個人電腦的運作。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互動式系統,其中該第一頭戴式個人電腦更包括:一移動偵測單元,耦接並受控於該第一微處理單元,用以偵測該第一使用者的頭部運動,其中,該第一微處理單元更反應於該第一使用者的頭部運動而補償該第一輸出單元,藉以致使該第一光學影像穩定地投射於該空間中。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互動式系統,其中該移動偵測單元更用以偵測該第一使用者的眼球運動,且該第一微處理單元更反應於該第一使用者的眼球運動而相應地控制該第一頭戴式個人電腦的運作。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互動式系統,該第一頭戴式個人電腦更包括:一語音解析單元,耦接並受控於該第一微處理單元,用以接收並解析該第一使用者的輸入語音,其中,該第一微處理單元更反應於該第一使用者的輸入語音而相應地控制該第一頭戴式個人電腦的運作。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互動式系統,其中該第一微處理單元更反應於該第一使用者的操作手勢、眼球運動與輸入語音至少其中之一或其組合而相應且即時地控制該第一頭戴式個人電腦的運作。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互動式系統,其中該第一頭戴式個人電腦更包括:一無線通訊模組,耦接並受控制於該第一微處理單元,用以使得該第一頭戴式個人電腦具有一無線連線功能。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互動式系統,其中該第一微處理單元透過該無線通訊模組無線地連結至一遠端電腦,藉以利用該遠端電腦來進行資料運算與儲存。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互動式系統,其中該第一微處理單元透過該無線通訊模組無線地連結至一基地台,藉以進行一通話服務。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互動式系統,其中該第一微處理單元依據該第一光學影像的內容而決定該第一光學影像於該空間中的成像距離、成像大小與成像透明度。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互動式系統,更包括:一第二頭戴式個人電腦,包括:一第二微處理單元,用以作為該第二頭戴式個人電腦的運作核心;一第二輸出單元,耦接並受控於該第二微處理單元,用以投射一第二光學影像至該空間中;以及一具有距離偵測功能的第二影像擷取單元,耦接並受控於該第二微處理單元,用以擷取配戴該第二頭戴式個人電腦之一第二使用者於該第二光學影像上的操作手勢,其中,該第二微處理單元反應於該第二使用者於該第二光學影像上的操作手勢而相應地控制該第二頭戴式個人電腦的運作。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互動式系統,其中該第二頭戴式個人電腦更包括:一移動偵測單元,耦接並受控於該第二微處理單元,用以偵測該第二使用者的頭部運動,其中,該第二微處理單元更反應於該第二使用者的頭部運動而補償該第二輸出單元,藉以致使該第二光學影像穩定地投射於該空間中。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互動式系統,其中該移動偵測單元更用以偵測該第二使用者的眼球運動,且該第二微處理單元更反應於該第二使用者的眼球運動而相應地控制該第二頭戴式個人電腦的運作。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互動式系統,該第二頭戴式個人電腦更包括:一語音解析單元,耦接並受控於該第二微處理單元,用以接收並解析該第二使用者的輸入語音,其中,該第二微處理單元更反應於該第二使用者的輸入語音而相應地控制該第二頭戴式個人電腦的運作。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互動式系統,其中該第二微處理單元更反應於該第二使用者的操作手勢、眼球運動與輸入語音至少其中之一或其組合而相應且即時地控制該第二頭戴式個人電腦的運作。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互動式系統,其中該第二頭戴式個人電腦更包括:一無線通訊模組,耦接並受控制於該第二微處理單元,用以使得該第二頭戴式個人電腦具有一無線連線功能。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互動式系統,其中該第二微處理單元透過該無線通訊模組無線地連結至一遠端電腦,藉以利用該遠端電腦來進行資料運算與儲存。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互動式系統,其中該第二微處理單元透過該無線通訊模組無線地連結至一基地台,藉以進行一通話服務。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互動式系統,其中該第二微處理單元依據該第二光學影像的內容而決定該第二光學影像於該空間中的成像距離、成像大小與成像透明度。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互動式系統,其中該第一與該第二頭戴式個人電腦更分別包括一無線通訊模組以進行溝通。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互動式系統,其中於該空間中的該第一與該第二光學影像為兩彼此不受干擾的實體影像或虛擬影像。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互動式系統,其中當該第一頭戴式個人電腦被設定為一主裝置,且該第二頭戴式個人電腦被設定為一僕裝置時,則該第一微處理單元成為一主微處理單元以掌控該第一與該第二頭戴式個人電腦的整體運作,並致使該第一與該第二使用者看到一相同實體或虛擬影像,且反應於該第一與/或該第二使用者於該相同實體或虛擬影像上的操作手勢而相應地控制該第一與該第二頭戴式個人電腦的運作。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互動式系統,其中當該第一頭戴式個人電腦被設定為一僕裝置,且該第二頭戴式個人電腦被設定為一主裝置時,則該第二微處理單元成為一主微處理單元以掌控該第一與該第二頭戴式個人電腦的整體運作,並致使該第一與該第二使用者看到一相同實體或虛擬影像,且反應於該第一與/或該第二使用者於該相同實體或虛擬影像上的操作手勢而相應地控制該第一與該第二頭戴式個人電腦的運作。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互動式系統,其中該第一與該第二影像擷取單元分別更具有可變視角與焦距功能。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之互動式系統,其中該第一與該第二影像擷取單元分別包括一主動式深度攝影機。
- 一種頭戴式個人電腦,包括:一微處理單元,用以作為該頭戴式個人電腦的運作核心;一輸出單元,耦接並受控於該微處理單元,用以投射一光學影像至一空間中;以及一具有距離偵測功能的影像擷取單元,耦接並受控於該微處理單元,用以擷取配戴該頭戴式個人電腦之一使用者於該光學影像上的操作手勢,其中,該微處理單元反應於該使用者於該光學影像上的操作手勢而相應地控制該頭戴式個人電腦的運作。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之頭戴式個人電腦,更包括:一移動偵測單元,耦接並受控於該微處理單元,用以偵測該使用者的頭部運動,其中,該微處理單元更反應於該使用者的頭部運動而補償該輸出單元,藉以致使該光學影像穩定地投射於該空間中。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之頭戴式個人電腦,其中該移動偵測單元更用以偵測該使用者的眼球運動,且該微處理單元更反應於該使用者的眼球運動而相應地控制該頭戴式個人電腦的運作。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之頭戴式個人電腦,更包括:一語音解析單元,耦接並受控於該微處理單元,用以接收並解析該使用者的輸入語音,其中,該微處理單元更反應於該使用者的輸入語音而相應地控制該頭戴式個人電腦的運作。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所述之頭戴式個人電腦,其中該微處理單元更反應於該使用者的操作手勢、眼球運動與輸入語音至少其中之一或其組合而相應且即時地控制該頭戴式個人電腦的運作。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所述之頭戴式個人電腦,其中更包括:一無線通訊模組,耦接並受控制於該微處理單元,用以使得該頭戴式個人電腦具有一無線連線功能。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0項所述之頭戴式個人電腦,其中該微處理單元透過該無線通訊模組無線地連結至一遠端電腦,藉以利用該遠端電腦來進行資料運算與儲存。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0項所述之頭戴式個人電腦,其中該微處理單元透過該無線通訊模組無線地連結至一基地台,藉以進行一通話服務。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之頭戴式個人電腦,其中該微處理單元依據該光學影像的內容而決定該光學影像於該空間中的成像距離、成像大小與成像透明度。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之頭戴式個人電腦,其中該影像擷取單元更具有可變視角與焦距功能。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所述之頭戴式個人電腦,其中該影像擷取單元包括一主動式深度攝影機。
- 一種頭戴式個人電腦,包括:一微處理單元,用以作為該頭戴式個人電腦的運作核心;以及一輸出單元,耦接並受控於該微處理單元,用以投射一光學影像至一空間中,其中,該微處理單元反應於配戴該頭戴式個人電腦之一使用者於該光學影像上的操作手勢而相應地控制該頭戴式個人電腦的運作。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6項所述之頭戴式個人電腦,更包括:一具有距離偵測功能的影像擷取單元,耦接並受控於該微處理單元,用以擷取該使用者於該光學影像上的操作手勢;一移動偵測單元,耦接並受控於該微處理單元,用以偵測該使用者的眼球運動,且該微處理單元更反應於該使用者的眼球運動而相應地控制該頭戴式個人電腦的運作;以及一語音解析單元,耦接並受控於該微處理單元,用以接收並解析該使用者的輸入語音,且該微處理單元更反應於該使用者的輸入語音而相應地控制該頭戴式個人電腦的運作。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所述之頭戴式個人電腦,其中該移動偵測單元更用以偵測該使用者的頭部運動,且該微處理單元更反應於該使用者的頭部運動而補償該輸出單元,藉以致使該光學影像穩定地投射於該空間中。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所述之頭戴式個人電腦,其中該微處理單元更反應於該使用者的操作手勢、眼球運動與輸入語音至少其中之一或其組合而相應且即時地控制該頭戴式個人電腦的運作。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所述之頭戴式個人電腦,其中更包括:一無線通訊模組,耦接並受控制於該微處理單元,用以使得該頭戴式個人電腦具有一無線連線功能。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0項所述之頭戴式個人電腦,其中該微處理單元透過該無線通訊模組無線地連結至一遠端電腦,藉以利用該遠端電腦來進行資料運算與儲存。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0項所述之頭戴式個人電腦,其中該微處理單元透過該無線通訊模組無線地連結至一基地台,藉以進行一通話服務。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所述之頭戴式個人電腦,其中該影像擷取單元更具有可變視角與焦距功能。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3項所述之頭戴式個人電腦,其中該影像擷取單元包括一主動式深度攝影機。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6項所述之頭戴式個人電腦,其中該微處理單元依據該光學影像的內容而決定該光學影像於該空間中的成像距離、成像大小與成像透明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3/410,305 US8970692B2 (en) | 2011-09-01 | 2012-03-02 | Head mount personal computer and interactive system using the sam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161529933P | 2011-09-01 | 2011-09-0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312384A true TW201312384A (zh) | 2013-03-16 |
TWI437464B TWI437464B (zh) | 2014-05-11 |
Family
ID=48482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0146907A TWI437464B (zh) | 2011-09-01 | 2011-12-16 | 頭戴式個人電腦及其互動式系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437464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091849B2 (en) | 2012-08-31 | 2015-07-28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Wearable display and adjusting method thereof |
TWI555561B (zh) * | 2013-06-09 | 2016-11-01 | 新力電腦娛樂股份有限公司 | 頭戴式顯示器及用於執行呈現在頭戴式顯示器之螢幕上的遊戲之方法 |
CN113407084A (zh) * | 2021-06-24 | 2021-09-17 | 杭州灵伴科技有限公司 | 展示内容更新方法、头戴式显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60766A (zh) | 2015-10-04 | 2017-04-12 | 义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非接触式手势判断方法及其装置 |
TWI611340B (zh) * | 2015-10-04 | 2018-01-11 | 義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非接觸式手勢判斷方法及其裝置 |
-
2011
- 2011-12-16 TW TW100146907A patent/TWI437464B/zh active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091849B2 (en) | 2012-08-31 | 2015-07-28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Wearable display and adjusting method thereof |
TWI555561B (zh) * | 2013-06-09 | 2016-11-01 | 新力電腦娛樂股份有限公司 | 頭戴式顯示器及用於執行呈現在頭戴式顯示器之螢幕上的遊戲之方法 |
US9630098B2 (en) | 2013-06-09 | 2017-04-25 |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Inc. | Head mounted display |
US10173129B2 (en) | 2013-06-09 | 2019-01-08 |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Inc. | Methods for rendering interactive content to a head mounted display |
US10525335B2 (en) | 2013-06-09 | 2020-01-07 |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Inc. | Head mounted display |
US10987574B2 (en) | 2013-06-09 | 2021-04-27 |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Inc. | Head mounted display |
CN113407084A (zh) * | 2021-06-24 | 2021-09-17 | 杭州灵伴科技有限公司 | 展示内容更新方法、头戴式显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US11506904B1 (en) | 2021-06-24 | 2022-11-22 | Hangzhou Lingban Technology Co. Ltd. | Presentation content update method, head-mounted display,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437464B (zh) | 2014-05-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21098678A1 (zh) | 投屏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
US10075491B2 (en) | Directing communications using gaze interaction | |
CN105745568B (zh) | 用于在可头戴式设备上执行多触摸操作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3814343B (zh) | 在可穿戴计算系统上操纵和显示图像 | |
US9516255B2 (en) |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20120249587A1 (en) | Keyboard avatar for heads up display (hud) | |
US20100053151A1 (en) | In-line mediation for manipulating three-dimensional content on a display device | |
US20120075177A1 (en) | Lapel microphone micro-display system incorporating mobile information access | |
TWI437464B (zh) | 頭戴式個人電腦及其互動式系統 | |
US20120229509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er interaction | |
US8970692B2 (en) | Head mount personal computer and interactive system using the same | |
WO2022161432A1 (zh) | 显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 |
JP2017054471A (ja) | 携帯式電子機器、制御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
WO2021036623A1 (zh) | 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1031253B (zh) | 一种拍摄方法及电子设备 | |
KR20130105414A (ko) | 정보 처리 방법, 화상 수집 유닛 구동 방법 및 전기 장치 | |
Chen et al. | A case study of security and privacy threats from augmented reality (ar) | |
WO2018149267A1 (zh) | 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显示方法及设备 | |
WO2021104248A1 (zh) | 视频通话方法、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8881721B (zh) | 一种显示方法及终端 | |
CN105334955B (zh)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
US20100283711A1 (en) | An integrated compu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a framed interface therefor and a method of operating thereof | |
JP2020035293A (ja) | 電子機器及び制御方法 | |
JP2016508271A (ja) | 制御可能なヘッドセットコンピュータディスプレイ | |
Makhsadov et al. | Vrysmart: a framework for embedding smart devices in virtual reali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