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244258A - A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antenna - Google Patents

A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antenna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244258A
TW201244258A TW100115288A TW100115288A TW201244258A TW 201244258 A TW201244258 A TW 201244258A TW 100115288 A TW100115288 A TW 100115288A TW 100115288 A TW100115288 A TW 100115288A TW 201244258 A TW201244258 A TW 20124425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input
coupling portion
open ends
symmetr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152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78443B (zh
Inventor
Chun-Jui Pan
Original Assignee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2442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442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784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7844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2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 H01Q1/521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reducing the coupling between adjacen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28Combinations of substantially independent non-interacting antenna units o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30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to end of elongated active element, e.g. unipole
    • H01Q9/42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to end of elongated active element, e.g. unipole with folded element, the folded parts being spaced apart a small fraction of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Description

201244258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天線,尤其涉及一種多輸入輸出天線。 【先前技#ί】 [0002] 目前,天線設計的趨勢為輕薄短小,在空間越來越小的 情況下天線與天線間距離過於接近,這使得改善天線間 的隔離度變得很困難,在現有技術中為了改善隔離度, 一般採取增加槽孔的方式或者利用接地部來分割兩個天 線的方式,但是上述的兩種方式都將增加天線的面積, 不符合當今天線設計的發展趨勢。所以,如何以較小的 面積來設計天線,且能有效改善天線間的隔離度,使其 具有優良的輻射性能是當前業界急需改進的目標。 【發明内容】 [0003] 有鑒於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多輸入輸出天線,能有效改 善天線間的隔離度以使其具有優良的輻射性能。 [0004] 一種多輸入輸出天線,設置於基板上,該基板包括第一 表面及與該第一表面相對設置的第二表面。該多輸入輸 出天線包括呈軸對稱設置的第一天線與第二天線、耦合 部及接地部。每一個天線分別包括饋入部、輻射體及耦 合部。饋入部設置於該第一表面,用於饋入電磁波訊號 。輻射體設置於該第一表面,用於輻射從該饋入部饋入 的電磁波訊號,其中該輻射體呈蜿蜒狀,且蜿蜒的長度 等於該輻射體所輻射出電磁波訊號的波長的四分之一。 耦合部設置於該第一天線與該第二天線之間,該耦合部 的長度等於該輻射體所輻射出電磁波訊號的波長的二分 100115288 表單編號Α0101 第4頁/共42頁 1002025584-0 201244258 之一。 [0005] 優選的,該每一個天線還包括匹配部,設置於該第一表 面,該匹配部電性連接於該饋入部與該輻射部,用於該 饋入部與該輻射體之間的阻抗匹配。 [0006] 優選的,該輻射體包括均呈L形的第一輻射部與第二輻射 部,以及呈長條形的第三輻射部,其中該第一輻射部的 一端電性連接於該匹配部,該第一輻射部的另一端與該 第三輻射部垂直相連。 [0007] 優選的,該第二輻射部與該第三輻射部垂直相連,且該 第二輻射部的彎折方向與該第一輻射部的彎折方向相同 [0008] 優選的,該耦合部與該第一天線及該第二天線均相互隔 離,且該耦合部呈軸對稱。 [0009] 優選的,該耦合部的對稱軸與呈軸對稱設置的該第一天 線與該第二天線的對稱軸相同。 [0010] 優選的,該耦合部由一條長條形的微帶線組成並包括兩 個開放端,該長條形的微帶線蜿蜒成中間有缺口的一矩 形形狀,且該兩個開放端自該缺口處向該矩形内部延伸 ,其中延伸的方向與該耦合部的對稱軸平行。 [0011] 優選的,該耦合部由一條長條形的微帶線組成並包括兩 個開放端,該長條形的微帶線蜿蜒成中間有缺口的一矩 形形狀,且該兩個開放端自該缺口處向該矩形外部延伸 ,其中延伸的方向與該耦合部的對稱軸平行。 100115288 表單編號A0101 第5頁/共42頁 1002025584-0 201244258 [0012] [0013] 優選的’ _合部由-條長條形的微帶線組成並包括兩 個開放端,該長條形的微帶線婉㈣中間有缺 形形狀,且該兩個開放端首先自該缺口處向該矩形外部 的第-方向延伸,然後向該矩形外部的第二方向延伸, 其中,該第-方向與該耦合部的對稱軸平行,該第二方 向與該搞合部的對稱軸垂直,且該兩個開放端在該第二 方向上的延伸方向相反。 優選的,_合部由-條長條形的微帶線組成並包括兩 個開放端’該長條形的微帶線惋蜒成中間有缺口的_矩 形形狀,且該兩個開放端首先自該缺口處向該矩形内部 的第-方向延伸,然後向該矩形内部的第二方向延伸, 其中,該第一方向與該耦合部的對稱軸平行,該第二方 向與該耦合部的對稱軸垂直,且該兩個開放端在該第二 方向上的延伸方向相反。 [0014] [0015] 藉由以下對具體實施方式詳細的描述結合附圖將可輕 易的瞭解上述内容及此項發明之諸多優點。 【實施方式】 請同時參閱圖1和圖2,所示分別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 第一多輸入輸出天線20的正面及反面示意圖。 [0016] 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多輸入輸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〇ut-pUt,ΜΙΜΟ)天線20設置於基板 1〇上。 基板10為印刷電路板’其包括第一表面102 (圖1所示) 以及與第一表面102相對設置的第二表面1〇4 (圖2所示) 。第一多輸入輸出天線20包括呈轴對稱設置的第一天線 22與第二天線24、第一辆合部26及接地部28。 100115288 表單編號Α0101 第6頁/共42頁 1002025584-0 201244258 [0017] 第一天線22包括饋入部221、匹配部223以及輻射體225 。輻射體225包括第一輻射部225a、第二輻射部225b以 及第三輻射部225c。在本實施方式中,由於第二天線24 與第一天線22相互對稱,故僅以第一天線22的結構進行 詳細說明。 [0018] 饋入部221設置於基板10的第一表面102,用於饋入電磁 波訊號。 [0019] 輻射體225設置基板10的第一表面102,用於輻射從饋入 〇 部221饋入的電磁波訊號。在本實施方式中,輻射體225 中的第一輻射部225a、第三輻射部225c以及第二輻射部 225b依次相連並共同形成蜿蜒狀,其中,第一輻射部 225a與第二輻射部225b均呈L形,第三輻射部225c呈長 條形。在本實施方式中,輻射體225的長度大致等於輻射 體225所輻射出電磁波訊號的波長的四分之一。 [0020] 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輻射部225a的一端電性連接於匹 配部223,另一端與第三輻射部225c垂直相連,第二輻射 部225b與第三輻射部225c垂直相連,且第二輻射部225b 的彎折方向與第一輻射部225a的彎折方向相同。 [0021] 匹配部223設置於基板10的第一表面102,用於饋入部 221與輻射體225之間的阻抗匹配。在本實施方式中,匹 配部223的一端電性連接於饋入部221,另一端電性連接 於輻射體225中的第一輻射部225a,匹配部223可以由各 種類型的LC匹配電路組成,例如L型的LC匹配電路、π型 的LC匹配電路、T型的LC匹配電路等,具體的電路圖由圖 100115288 表單編號A0101 第7頁/共42頁 1002025584-0 201244258 3所示。 [0022] 請參閱圖3,所示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匹配部223所包 括匹配電路的類型示意圖。如圖3所示,(a)與(b)為 L型的LC匹配電路,(c)為π型的LC匹配電路,(d)為 T型的LC匹配電路。在本實施方式中,圖中的XL· X10可 以分別是電感元件或者電容元件,藉由計算第一多輸入 輸出天線20的阻抗來選擇不同類型的LC匹配電路,以達 到阻抗匹配的目的,改善第一多輸入輸出天線20的輻射 性能。 [0023] 請繼續參閱圖1和圖2,第一耦合部26設置於第一天線22 與第二天線24之間並與其均相互隔離,用於改善第一天 線22與第二天線24之間的隔離度。在本實施方式中,第 一耦合部26呈蜿蜒狀,且蜿蜒的長度大致等於輻射體225 所輻射出電磁波訊號的波長的二分之一,這樣可以使在 特定頻率上第一天線22 (或者第二天線24)上的電流會 有部分耦合到第一耦合部26,並在第一耦合部26上產生 共振,而大量減少電流耦合至第二天線24 (或者第一天 線22)的饋入部221,進而達到改善隔離度的效果。 [0024] 在設計原理上,本發明與現有技術中通常採用接地部分 割兩天線的方式完全不同。現有技術中利用接地部來分 隔天線主要是利用地將兩天線的場型向外輻射,以此減 少在兩天線之間的輻射,進而減少電磁波能量輻射至另 一天線,從而達到改善兩天線間隔離度的效果。而本發 明實施方式中的設計原理是在兩天線之間設置耦合部2 6 並適當設計該耦合部26的長度,使其在特定頻率上使天 100115288 表單編號 A0101 第 8 頁/共 42 頁 1002025584-0 201244258 線22與24上的電流會有部分耦合到叙合部26,旅在粞含 部26上產生共振,進而大量減少電流藉由近場耦合矣另 一天線,使其達到高隔離度的效果。由此巧·見,二者的 設計原理完全不同。 [0025] Ο 此外,在現有技術中還通常採用增加槽孔的方式來改善 兩天線間的隔離度’其設計原理主要是在特定頻率上在 槽孔中形成共振,使接地部的電流被局限在槽孔四周’ 大量減少由一個天線藉由接地部耦合至另一個天線的電 流,進而改善隔離度,但是這種設計方式設計的兩個天 線過於接近’即使加上槽孔,隔離度依舊沒有改善,因 此增加槽孔的設計只能有效改善接地部之電流耦合。而 本發明實施方式中在兩天線22與24之間設置搞合部26並 適當設計該耦合部26的長度,主要在減少天線22與24之 間近場的耦合’同時接地部28之電流耦合亦有改善,因 此,本發明實施方式中的設計方式可以在更有限的面積 ο [0026] 下改善隔離度,比現有技術中利用增加槽孔的設計方式 更具優勢。 在本贯施方式中,第—耦合部26設置於基板1〇的第一表 面102,呈軸對稱,且其對稱轴與呈軸對稱設置的第一天 線22與第二天線24的對稱轴相同《在本實施方式中,第 一耗合部26由-條長條形的微帶線組成並包括兩個開放 端’長條形的微帶線碗蜒成巾間有缺口的―大致矩形形 狀’且兩侧放端自該缺口處向矩形内部延伸,其中延 伸的方向與第-Μ合部26的對稱軸平行。需要、、主咅的菩 ’第1合部㈣_形狀並不限於上述所形;^形狀 100115288 第 共42頁 1002025584-0 表單編號Α0101 201244258 ,只要滿足第-輕合部26的婉蜒長度大致等於輕射體郎 所輻射出電磁波訊號的波長的二分之一這個條件,第— 輕合部26可以設計成其他的㈣形狀,如本發明的其他 實施方式所示。 [0027] [0028] [0029] [0030] 接地部28設置於基板!◦的第—表面⑽與第二表㈣4。 請同時參閱圖4和圖5,圖4為本發明—實施方式中第—多 輸入輸出天線20的第一表面102尺寸示意圖,圖5為本發 明實施方式中第-多輸人輪出天線2G的第二表面m尺寸 示意圖。 在本實施方式巾’基板_長度、寬度及厚度分別為65 毫米、24毫米及1毫米,接地部28在第一表面1〇2與第二 表面104上的長度、寬度均分別為54毫米、24毫米第一 輻射部225a的長度與寬度分別為1〇毫米與丨毫米,第二輻 射部225b的長度與寬度分別為9毫米與丨毫米,第三輻射 部225c的長度與寬度分別為8 5毫米與丨毫米第一耦合 部26的長度與寬度分別為37毫米與〇. 3毫米。 凊參閱圖6,所示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第一多輸入輸出 天線20的回波損耗(Return L〇ss)與隔離度(Is〇la — tion)的測試圖。如圖6所示,曲線a為回波損耗的測試 圖,曲線b為隔離度的測試圖,採用這種設計方式可以使 得第一多輸入輸出天線2〇可以覆蓋到長期演進(L〇ng
Term Evolution ’ LTE)標準下的2. 5GHz~2. 6GHz頻段 ’且在這個頻段下其回波損耗的衰減幅度均小於_1〇dB, 符合行業標準’同時在這個頻段下具有較好的隔離度, 100115288 表單編號A0101 第10頁/共42頁 1002025584-0 201244258 從而極大地提高了第一多輸入輸出天線2〇的輻射性能。 [0031] 請參閱圖7與圖8 ’所示分別為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中第 一多輸入輸出天線420的的正面及反面示意圖。在本實施 方式中,第二多輸入輸出天線42〇與圖1和圖2所示的第一 多輸入輸出天線20大致相同,其僅是將第/多輪入輸出 天線20中的第一耦合部26從基板1〇的第〆表面1〇2移至 第二表面104,同時適應性的改變了第一耦合部26的蜿蜒 形狀使其變為第二耦合部426,以及改變了輻射體225的 Ο [0032] 相關尺寸。 第二多輸入輸出天線420包括呈轴對稱設置的第—天線22 與第二天線24、第二耦合部426及接地部28。第一天線 22包括饋入部221、匹配部223以及輻射體225。輻射體 225包括第一輻射部225a '第二輻射部225b以及第三輻 射部225c。
[0033] Q 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二多輸入輸出天線42〇中的第二耦合 部426設置於基板1〇的第二表面1〇4,並位於第—天線22 與第二天線24之間且與其均相互隔離,用於改善第二多 輸入輸出天線420的隔離度。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二耦合 部426呈蜿蜒狀,且蜿蜒的長度大致等於輻射體225所輻 射出電磁波訊號的波長的二分之一,這樣可以使在特定 頻率上第一天線22 (或者第二天線24)上的電流會有部 分耦合到第二耦合部426,並在第二耦合部426上產生共 振,而大量減少電流耦合至第二天線24 (或者第一天線 22 )的饋入部,進而達到改善隔離度的效果。 100115288 表單编號A0101 第11頁/共42頁 ^02025584-0 201244258 [0034] 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二耦合部426呈軸對稱,且其對稱軸 與呈軸對稱設置的第一天線22與第二天線24的對稱轴相 同,且第二耦合部426在基板10的第一表面102上的投影 與輻射體2 2 5部分重合。 [0035] 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二耦合部426由一條長條形的微帶線 組成並包括兩個開放端,長條形的微帶線蜿蜒成中間有 缺口的一大致矩形形狀,且兩個開放端自該缺口處向矩 形外部延伸,其中延伸的方向與第二耦合部426的對稱軸 平行。需要注意的是,第二耦合部426的蜿蜒形狀並不限 於上述所形成的形狀,只要滿足第二耦合部426的蜿蜒長 度大致等於輻射體225所輻射出電磁波訊號的波長的二分 之一這個條件,第二耦合部426可以設計成其他的蜿蜒形 狀,如本發明的其他實施方式所示。 [0036] 請同時參閱圖9和圖10,圖9為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中第 二多輸入輸出天線420的第一表面102尺寸示意圖,圖10 為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中第二多輸入輸出天線420的第二 表面104尺寸示意圖。 [0037] 在本實施方式中,基板10的長度、寬度及厚度分別為65 毫米、24毫米及1毫米,接地部28在第一表面102與第二 表面104上的長度、寬度均分別為54毫米、24毫米,第一 輻射部225a的長度與寬度分別為10毫米與1毫米,第二輻 射部225b的長度與寬度分別為12毫米與1毫米,第三輻射 部225c的長度與寬度分別為8.5毫米與1毫米,第二耦合 部426的長度與寬度分別為48毫米與0.5毫米。 100115288 表單編號A0101 第12頁/共42頁 1002025584-0 201244258 [0038] 凊參閱圖1卜所示為本發明另—實施方式中第二多輸入 輸出天線420的回波損耗與隔離度的測試圖。如圖η所不 曲線C為回^^耗的測試圖,曲線d為隔離度的測試圖 採用k種〜十方式可以使得第二多輸入輸出天線42〇可 以覆蓋到長期廣埃(Ung km EvQiuticm,⑽標 Ο [0039] 準下的2. 5GHz〜2. 6GHz頻段,且在這個頻段下其回波損 耗的哀減幅度i“、於4議符合行業標準,同時在這個 頻ί又下具有k好的隔離度,從而極大地提高了第二多輸 入輪出天線420的輪射性能。 請參閱圖12與_13,所示分別為本發明又—實施方式中 第一少輸人輪出天線62G的的正面及反面示意圖。在本實 施方式中帛二多輪入輸出天線620與圖1和圖2所示的第 夕輸入輸出天綠2〇大致相同其僅是將第一多輸入輸 出天線2〇中的第〜耦合部26從基板1。的第-表面102移 至第一表面1〇4 ’同時適應性的改變了第—柄合部26的婉 Ο [0040] 挺形狀使其變為第三耦合部626,以及改變了賴射體225 的相關尺寸。 第三多輸入輸出天線620包括呈轴對稱設置的第-天線2 與第二天線24、楚_ 年二耦合部626及接地部28。篦一妥砼 22包括饋入部221 大線 、匹配部223以及輻射體225。輻鼾栌 225包括第一輻射邱99ς ^ ± ^ 輻射體 4225a、第二輻射部225b以及第三起 射部225c。 —# [0041] 100115288 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三多輸入輸出天線62〇中的第三耦合 部626設置於基板10的第二表面104,並位於第—天、線a 與第·一天線24之間且與其均相互隔離,用於改善第:夕 表單編號A0101 第13頁/共42頁 1002025584- 201244258 輸入輪出天線620的隔離度。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二耦人 部626呈蜿蜒狀,且蜿蜒的長度大致等於輻射體225所^ 射出電磁波訊號的波長的二分之一,這樣可以使在特定胃 頻率上第一天線22 (或者第二天線24)上的電流會有部 分耦合到第三耦合部626,並在第三耦合部626上1生°共 振,而大量減少電流耦合至第二天線24 (或者第—天線 22)的饋入部’進而達到改善隔離度的效果。 、 _2] *本實施方式中,第三麵合部咖呈轴對稱,且其對稱柏 與呈軸對稱設置的第一天線22與第二天線24的對
同,且第三麵合部626在基板10的第一表面m上的投影 與輻射體225部分重合。 〜 [0043] 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三耗合部626由―條長條形的微帶 組成並包括兩個開放端’長條形的微帶線婉蜒成中間有 缺口的—大致矩形形狀,且兩個開放端首^該缺口處 向矩形外部的第-方岐彳,然後向矩形外部的第二方 向延伸,其中,第-方向與第三•合部㈣對稱軸-平 ’第二方向與第三搞合部626的對稱輪垂直,且兩個開: 端在第二方向上的延伸方向相反。需要注意的是,第三 搞合部的婉蜒形狀並不限於上述口 滿足第絲合箱㈣難長度大㈣抑射體225所幸 這個條件,第三耦合 ’如本發明的其他實施 射出電磁波訊號的波長的二分之— 部62 6可以設計成其他的蜿蜒形狀 方式所示。 [0044] 請參閱圖u,所示為本發日収-實施方式中第三多輸入 輸出天線62_射體225與第三耗合部咖的尺寸示意 100115288 表單編號Α0101 第14頁/共42頁 1002025584-0 201244258 [0045] [0046] Ο [0047]
圖。 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輻射部225a的長度與寬度分別為 9.5毫米與1毫米,第二輻射部225b的長度與寬度分別為 12毫米與1毫米,第三輻射部225c的長度與寬度分別為 8.5毫米與1毫米,第三耦合部626的長度與寬度分別為 54. 4毫米與0. 5毫米。 請參閱圖15,所示為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中第三多輸入 輸出天線620的回波損耗與隔離度的測試圖。如圖15所示 ,曲線e為回波損耗的測試圖,曲線f為隔離度的測試圖 ,採用這種設計方式可以使得第三多輸入輸出天線620可 以覆蓋到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LTE)標 準下的2. 5GHz〜2. 6GHz頻段,且在這個頻段下其回波損 耗的衰減幅度均小於-10dB,符合行業標準,同時在這個 頻段下具有較好的隔離度,從而極大地提高了第三多輸 入輸出天線6 2 0的轄射性能。 請參閱圖16與圖17,所示分別為本發明再一實施方式中 第四多輸入輸出天線820的的正面及反面示意圖。在本實 施方式中,第四多輸入輸出天線820包括呈軸對稱設置的 第一天線22與第二天線24、第四耦合部826及接地部28 。第一天線22包括饋入部221、匹配部223以及輻射體 225。輻射體225包括第一輻射部225a、第二輻射部225b 以及第三輻射部225c,其中,第一輻射部225a呈倒F形 ,包括第一開路端、第二開路端及第三開路端,第一開 路端電性連接匹配部223,第二開路端電性連接接地部28 ,第三開路端與第三輻射部225c垂直相連,第二輻射部 100115288 表單編號A0101 第15頁/共42頁 1002025584-0 201244258 b /、第二輻射部22 5C均為長條形且垂直相連。 [0048] [0049] [0050] 100115288 在本實施方式中,第四多輸入輸出天線820中的第四 #826叹置於基板的第二表面104,並位於第—天 與第二; 八線22 -線24之間且與其均相互隔離,用於改善第四夕 輸入輪出天線82〇的隔離度。在本實施方式中,第四輕夕合 邠826呈琬蜒狀,且蜿蜒的長度大致等於輻射體225所輻 射出電磁波訊號的波長的二分之一,這樣可以使在特定 鮮^第―天線22 (或者第二天線24)上的電流會有: 分耦合到第四耦合部826,並在第四耦合部826上產生妓 振,而大量減少電流耦合至第二天線24 (或者第—天線 22)的饋入部,進而達到改善隔離度的效果。 ^ 在本實施方式中,第四麵合部826呈轴對稱,且其 :呈軸對稱設置的第—天線22與第二天線24的對稱:相軸 ^本實施方式中,第_合聰6由_條長條形 組成並包括兩個開放端,長條形的微帶魏 帶線 缺口的-大致矩形形狀,且兩個開放端首先自 :矩形内部的第-方向延伸,然後向矩形内部:第 向延伸,其中,第-方向與第_合部似的對^方_ ’第-方向與第四耦合部826的對稱輪 、仃 端在第二方向上岐伸方向相反1要兩個開放 耦合部826的蜿蜒形狀並不限於上:〜的是,第四 滿足第四搞合部826的婉蜒長度大致形成的形狀’只要 射出電磁波訊乾的波長的二分之—這個"^射體邮所輻 部826可以設計成其他的蜿蜒形狀,°如’、件第四耗合 表單編號A0101 第^頁/共处頁 本發明的其他實施 1002025584-0 201244258 [0051] [0052] Ο [0053] Ο [0054] 方式所示。 月多閱圖18 ’所示為本發明再一實施方式中第四多輸入 輸出天線820的輻射體225與第四耦合部826的尺寸示意 圖。 在本實施方式中,第-輻射部225a的長度與寬度分別為 13毫米與1毫米,第二輻射部225b的長度與寬度分別為8 毫米與1奎本 吐 笔水,第三輻射部225c的長度與寬度分別為8.5 毫米與1臺伞 吐 宅木’第四耦合部826的長度與寬度分別為62毫 米與0. 5毫米。 多閱圖19,所示為本發明再一實施方式中第四多輸入 輸出天線820的回波損耗與隔離度的測試圖。如圖19所示 g為回波損耗的測試圖,曲線h為隔離度的測試圖 、’㈣這種設計方式可以使得第四多輸人輸出天線820可 :^ 】長期演進(LonS Term Evolution,LTE )標準下的2.5GHZ~2. 6GHz頻段,且在這個頻段下其回波損 耗喊減幅度均小於-麗,符合行業標準,同時在這個 頻段下具有較好_離度,從而極大地提高了第四多輸 入輸出天線820的輻射性能。 本發明藉由設置輻射體225的婉挺長度大致等於所轄射出 電磁波訊號的波長的四分之―,以及設置第一耦合部26 、第二搞合部426、第三搞合部_及第四搞合部826的 婉蜒長度大料純_225所㈣㈣磁波簡的波長 的二分之-這種設計方式,可以在有__下,有效 改善天線間的隔離度以使其具有優良的㈣性能。 100115288 表單編號A0101 第Π頁/共42頁 1002025584-0 201244258 [0055] [0056] [0057] [0058] [0059] [0060] [0061] [0062] [0063] 綜上所述’本發明符合發„利要件,纽法提出專利 申請。惟’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舉凡孰 悉本案技藝之人士,在爰依本案發明精神所作之等效修 飾或變化,皆應包含於以τ之中請專利範圍内。 【圖式簡單說明】 圖1與圖2分別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第一多輸入輪出天 線的的正面及反面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方式中匹配部所包括匹配電路的類型 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方式中第一多輸入輸出天線的第一表 面尺寸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第一多輸入輸出天線的第二表 面尺寸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第一多輸入輸出天線的回波損 耗與隔離度的測試圖。 圖7與圖8分別為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中第二多輸入輸出 天線的的正面及反面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中第二多輸入輸出天線的第— 表面尺寸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中第二多輸入輸出天線的第 二表面尺寸示意圖。 圖11為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中第二多輸入輸出天線的回 波損耗與隔離度的測試圖。 100115288 表單編號Α0101 第18頁/共42頁 1002025584-0 [0064] 201244258 [0065] 圖12與圖13分別為本發明又一實施方式中第三多輸入輸 出天線的的正面及反面示意圖。 [0066] 圖14為本發明又一實施方式中第三多輸入輸出天線的輻 射體與第三耦合部的尺寸示意圖。 [0067] 圖15為本發明又一實施方式中第三多輸入輸出天線的回 波損耗與隔離度的測試圖。 [0068] 圖16與圖17分別為本發明再一實施方式中第四多輸入輸 出天線的的正面及反面示意圖。 〇 [0069] 圖18為本發明再一實施方式中第四多輸入輸出天線的輻 射體與第四耦合部的尺寸示意圖。 [0070] 圖19為本發明再一實施方式中第四多輸入輸出天線的回 波損耗與隔離度的測試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0071] 基板 10 [0072] 第一表面 102 [0073] 第二表面 104 [0074] 第一多輸入輸出天線 20 [0075] 第二多輸入輸出天線 420 [0076] 第三多輸入輸出天線 620 [0077] 第四多輸入輸出天線 820 [0078] 第一天線 22 表單編號A0101 第19頁/共42頁 100115288 1002025584-0 201244258 [0079] 饋入部 221 [0080] 匹配部 223 [0081] 輻射體 225 [0082] 第一輻射部 225a [0083] 第二輻射部 225b [0084] 第三輻射部 225c [0085] 第二天線 24 [0086] 第一耦合部 26 [0087] 第二耦合部 426 [0088] 第三耦合部 626 [0089] 第四耦合部 826 [0090] 接地部 28 100115288 表單編號 A0101 第 20 頁/共 42 頁 1002025584-0

Claims (1)

  1. 201244258 七、申凊專利範圍: 1 種多輸人輸出天線,設置於基板上,該基板包括第一表 面及與該第一表面相對設置的第二表面該多輸入輸出天 、線包括轴對稱設置的第一天線以及第二天線、麵合部及接 地部,每—個天線分別包括: 饋入部’設置於該第一表面,用於饋入電磁波訊號; 輕射體’設置於該第一表面,用於輕射從該饋入部饋入的 %磁波a號,其巾射體埏狀,且婉挺的長度等於 〇 雜射體所輻射出電磁波訊號的波長的四分之-;以及 輕合部’設置於該第一天線與該第二天線之間該麵合部 的長度等於該輕射體所輻射出電磁波訊號的波長的二分之 〇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所述之多輸入輸出天線,其中該每 -個天線還包括匹配部,設置於該第一表面,該匹配部電 性連接於該饋入部與該輻射部,用於該饋入部與該賴射體 之間的阻抗匹配。 Ο 3 ·>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多輸入輸出天線,其中該轄 射體包括均呈L形的第-輻射部與第二輪射部,以及呈長 條形的第三輕射部,其中該第一輕射部的一端電性連接於 該匹配部,該第一輻射部的另一端與該第三輕射部垂直相 連。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多輸入輪出天線其中該第 二輻射部與該第三輻射部垂直相連,且該第二輕射爾 折方向與該第一輻射部的彎折方向相同。 5. 如中請專利範圍第i項所述之多輸人輸出天線,其中該搞 100115288 表單編號A0101 第21頁/共42頁 1002025584-0 201244258 合部與該第一天線及該第二天線均相互隔離,且該耦合部 呈轴對稱。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多輸入輸出天線,其中該耦 合部的對稱軸與呈軸對稱設置的該第一天線與該第二天線 的對稱轴相同。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多輸入輸出天線,其中該耦 合部由一條長條形的微帶線組成並包括兩個開放端,該長 條形的微帶線蜿蜒成中間有缺口的一矩形形狀,且該兩個 開放端自該缺口處向該矩形内部延伸,其中延伸的方向與 該耦合部的對稱轴平行。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多輸入輸出天線,其中該耦 合部由一條長條形的微帶線組成並包括兩個開放端,該長 條形的微帶線蜿蜒成中間有缺口的一矩形形狀,且該兩個 開放端自該缺口處向該矩形外部延伸,其中延伸的方向與 該耦合部的對稱軸平行。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多輸入輸出天線,其中該耦 合部由一條長條形的微帶線組成並包括兩個開放端’該長 條形的微帶線蜿蜒成中間有缺口的一矩形形狀,且該兩個 開放端首先自該缺口處向該矩形外部的第一方向延伸,然 後向該矩形外部的第二方向延伸,其中,該第一方向與該 耦合部的對稱軸平行,該第二方向與該耦合部的對稱軸垂 直,且該兩個開放端在該第二方向上的延伸方向相反。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多輸入輸出天線,其中該耦 合部由一條長條形的微帶線組成並包括兩個開放端,該長 條形的微帶線蜿蜒成中間有缺口的一矩形形狀,且該兩個 開放端首先自該缺口處向該矩形内部的第一方向延伸,然 100115288 表單編號A0101 第22頁/共42頁 1002025584-0 201244258 後向該矩形内部的第二方向延伸,其中,該第一方向與該 耦合部的對稱軸平行,該第二方向與該耦合部的對稱軸垂 直,且該兩個開放端在該第二方向上的延伸方向相反。
    100115288 表單編號A0101 第23頁/共42頁 1002025584-0
TW100115288A 2011-04-27 2011-04-29 多輸入輸出天線 TWI4784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073909A CN102760949A (zh) 2011-04-27 2011-04-27 多输入输出天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44258A true TW201244258A (en) 2012-11-01
TWI478443B TWI478443B (zh) 2015-03-21

Family

ID=47055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15288A TWI478443B (zh) 2011-04-27 2011-04-29 多輸入輸出天線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274536A1 (zh)
CN (1) CN102760949A (zh)
TW (1) TWI4784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25829B2 (ja) * 2010-11-30 2014-11-19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
TWI511378B (zh) * 2012-04-03 2015-12-01 Ind Tech Res Inst 多頻多天線系統及其通訊裝置
TWI539672B (zh) 2012-11-16 2016-06-2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通訊裝置
CN103855468B (zh) * 2012-12-04 2016-11-23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装置
CN103872430A (zh) * 2012-12-07 2014-06-1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天线、和用于形成天线的方法
CN203339302U (zh) * 2013-01-28 2013-12-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系统
RU2562401C2 (ru) 2013-03-20 2015-09-10 Александр Метталинович Тишин Низкочастотная антенна
US20160072194A1 (en) * 2013-05-28 2016-03-10 Nec Corporation Mimo antenna device
CN103326116B (zh) * 2013-06-17 2015-06-10 清华大学 用于移动终端的小型平面宽频带双天线系统
JP5947263B2 (ja) * 2013-08-27 2016-07-06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および無線通信装置
JP6320074B2 (ja) * 2014-02-19 2018-05-09 日本アンテナ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
US9774079B2 (en) * 2014-04-08 2017-09-26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Capacitively-coupled isolator assembly
TWI539674B (zh) * 2014-09-26 2016-06-2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天線系統
CN104319479B (zh) * 2014-10-16 2017-07-11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超构材料的小型化超宽带mimo天线
CN105703076A (zh) * 2014-11-24 2016-06-22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装置
CN105826682B (zh) * 2015-01-06 2019-04-12 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Mimo天线
CN104505592B (zh) * 2015-01-14 2017-11-07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具有宽频带特性的mimo移动终端天线
CN204391264U (zh) * 2015-01-20 2015-06-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数据卡和终端
CN104701624B (zh) * 2015-03-03 2018-03-06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新型紧凑型的双频段mimo天线
CN104716430B (zh) * 2015-04-09 2018-06-05 重庆大学 一种具有高隔离度的双频微带天线阵
JP6523846B2 (ja) * 2015-07-22 2019-06-05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非接触型カードリーダ、および無線システム
CN106252848B (zh) * 2016-08-30 2020-01-10 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紧凑型高隔离度天线
CN107994344B (zh) 2016-10-21 2019-01-11 环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双频天线模块
KR102558661B1 (ko) * 2016-11-22 2023-07-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TW201919283A (zh) 2017-11-09 2019-05-16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行動裝置
TWI682583B (zh) * 2017-11-30 2020-01-11 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利用非輻射耦合邊實現隔離之多天線系統
TWI667844B (zh) * 2018-03-15 2019-08-01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迴圈天線
CN108493600B (zh) * 2018-04-08 2024-01-16 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5g mimo天线结构
CN109066103A (zh) * 2018-07-26 2018-12-21 山西大学 方向图可重构mimo天线
TWI727498B (zh) * 2018-11-15 2021-05-1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雙頻天線裝置
US10804602B2 (en) * 2019-01-14 2020-10-13 Shenzhen Sunway Communication Co., Ltd. 5G MIMO antenna system and handheld device
CN109818134B (zh) * 2019-03-18 2021-06-25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金属边框天线的终端
CN110098485B (zh) * 2019-05-06 2021-04-09 深圳锐越微技术有限公司 小间距微带天线阵列
CN113328233B (zh) * 2020-02-29 2022-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2310641B (zh) * 2020-09-02 2022-03-01 瑞声新能源发展(常州)有限公司科教城分公司 天线模组及应用该天线模组的终端设备
CN115395231B (zh) * 2022-09-02 2023-04-18 安徽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多缺陷地的二端口mimo天线
CN115764260A (zh) * 2022-11-17 2023-03-07 南通大学 一种适用超导串联约瑟夫森双晶结的嵌入蜿蜒线的蝶形天线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71988B2 (ja) * 2007-01-19 2010-10-2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アレーアンテナ装置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CN101345339A (zh) * 2007-07-12 2009-01-1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平面天线
WO2009032263A1 (en) * 2007-08-31 2009-03-12 Vue Technology, Inc. A large scale folded dipole antenna for near-field rfid applications
KR101394437B1 (ko) * 2007-09-21 2014-05-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아이솔레이션 특성을 향상시키는 멀티밴드 안테나 및 멀티밴드 안테나 시스템
US7973718B2 (en) * 2008-08-28 2011-07-05 Hong Kong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employing coupling elements to increase antenna isolation
CN101901962B (zh) * 2009-05-27 2014-03-26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辐射场型隔离器及天线系统与使用该天线系统的通讯装置
JP5532847B2 (ja) * 2009-11-20 2014-06-25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マルチ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携帯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60949A (zh) 2012-10-31
US20120274536A1 (en) 2012-11-01
TWI478443B (zh) 2015-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244258A (en) A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antenna
JP6342048B2 (ja) 容量結合した複合ループアンテナ
CN106856261B (zh) 天线阵列
KR100859864B1 (ko) 아이솔레이션 소자를 포함하는 평판형 미모 어레이 안테나
KR101139703B1 (ko) 복수개의 아이솔레이션 조절부를 구비한 mimo 안테나
TWI493789B (zh) 天線
EP2666208B1 (en) Circular polarized compound loop antenna
CN109509962B (zh) 一种用于5g手机终端的双频mimo天线结构
CN102868017B (zh) 辐射装置及基于辐射装置的阵列天线
TWI420743B (zh) 用於電子裝置之雙頻印刷電路天線
JP2007097167A (ja) アイソレーション素子を含む平板型mimoアレーアンテナ
KR101169932B1 (ko) 다중 대역 mimo안테나
TWI583050B (zh) 電子裝置
KR101133343B1 (ko) 위상 변화가 없는 mimo 안테나
KR101040084B1 (ko) 주파수 선택표면 단위 셀 및 이를 이용한 표면파 억제장치
TW201448350A (zh) 天線結構及具有該天線結構的無線通訊裝置
TW201417399A (zh) 寬頻天線及具有該寬頻天線的可攜帶型電子裝置
CN110034384B (zh) 天线结构及具有该天线结构的无线通信装置
WO2020133224A1 (zh) 一种天线单元及阵列天线
Kurekar et 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MIMO antenna for WLAN application
Zhao et al. MIMO antenna using resonance of ground planes for LTE mobile application
KR101021478B1 (ko) 멀티밴드 옴니 안테나
TW201228119A (en) Stand-alone multi-band antenna
Bashiri et al. CPW-fed slot-like sleeve-monopole antenna with bandwidth enhancement for UWB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Pachiyannan et al. ISOLATION ENHANCEMENT TECHNIQUES: T-STRIP DEFECTED GROUND STRUCTURE UWB MIMO ANTENN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