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221998A - Liquid optical element array and display - Google Patents

Liquid optical element array and display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221998A
TW201221998A TW100127997A TW100127997A TW201221998A TW 201221998 A TW201221998 A TW 201221998A TW 100127997 A TW100127997 A TW 100127997A TW 100127997 A TW100127997 A TW 100127997A TW 201221998 A TW201221998 A TW 20122199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electrode
liquid
disposed
optical elem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279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oshihisa Sato
Yuichi Takai
Miki Tsuchiya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2219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21998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02B3/12Fluid-filled or evacuated lenses
    • G02B3/14Fluid-filled or evacuated lenses of variable focal length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04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based on a displacement or a deformation of a fluid
    • G02B26/005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based on a displacement or a deformation of a fluid based on electrowett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Light Control Or Optical Switches (AREA)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 Stereoscopic And Panoramic Photography (AREA)

Description

201221998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利用電潤濕現象(electrowetting phenomenon)的液體光學元件陣列,及包括此液體光學元 ’件陣列的顯示器。 【先前技術】 已發展出藉由電潤濕現象(電毛細管現象( electrocapillarity ))而施加光學動作的液體光學元件。 此電潤濕現象爲一種電極與導電液體之間的介面能量回應 於此電極與此液體之間所施加的電壓而改變,以致使此液 體的表面形狀改變之現象。 利用此電潤濕現象的液體光學元件之範例包括日本未 經審查的專利申請公開案第2002-1 62507號及第2009-25 1 3 39號中所揭示之液體雙凸柱狀透鏡,及日本未經審查 的專利申請公開案(PCT申請案之公開的日文翻譯本)第 2007-534013號。 【發明內容】 在液態透鏡(諸如,日本未經審查的專利申請公開案 第2002-162507號及第2009-251339號,及日本未經審査的 專利申請公開案(PCT申請案之公開的曰文翻譯本)第 2007-534013號中所揭示的那些液態透鏡)中’在兩種不 同的液體(其彼此分離’且具有不同的折射率)之間的介 -5- 201221998 面形狀係藉由控制施加至電極的電壓而改變,以獲得所想 要的焦距。此外,當這兩種不同的液體實質上具有相同的 密度時,即使多方地改變此液態透鏡的姿態,但是由於重 力所導致的偏移而很不可能發生。 然而,在具有不同成份的液體之間,關於環境溫度, 會有密度上的差異。換言之,即使在初始環境溫度(例如 ,在20°C ),這兩種不同的液體之密度爲彼此相同,但是 環境溫度的改變會改變這些液體的密度。因此,例如,在 日本未經審査的專利申請公開案第2002- 1 62507號及第 2 0 09-2 5 1 3 3 9號中所揭示之雙凸柱狀透鏡中,在一對面對 的基板間之預定的單元(cell )區中所塡充之兩種不同的 液體會自初始位置移動非常多。換言之,在此雙凸柱狀透 鏡的軸向係依據此雙凸柱狀透鏡的長度而使用作爲垂直方 向之情況中,具有相當小的密度之液體移動至此單元區域 的上側,而具有相當大的密度之液體移動至此單元區域的 下側。因此,儘管在未施加電壓的狀態中,這兩種不同的 液體之間的介面被假設爲與一對面對的基板之表面平行( 如同圖1 0中所繪示者),但是介面1 3 0係相對於此對面對 的基板之表面而傾斜。要注意的是,圖1 0中所繪示的液體 光學元件陣列包括彼此面對的一對平面基板1 2 1和1 22,及 沿著平面基板1 2 1和1 22的外緣而被垂直地配置,以支撐平 面基板1 2 1和1 22的側壁1 23。極性液體1 28和非極性液體 129被密封於以平面基板121和122與側壁123所包圍的空間 中,以構成上述的介面130。在此種情況中,即使改變施 -6 - 201221998 加至電極的電壓,電潤濕現象仍不會發生’或難以正確地 控制此介面形狀。因此,想要使具有不同的折射率之兩種 不同的液體之間的介面穩定地長期保持。 提供可長期保持穩定的電潤濕現象之發生,及穩定的 提供適合的光學動作之液體光學元件陣列,以及包括此液 體光學元件陣列的顯示器是所想要的。 依據此技術的實施例,提供一種液體光學元件陣列, 包括: (A1)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彼此相面對: (A2 )阻隔壁(barrier rib ),係垂直地配置於此第 一基板之面向此第二基板的表面上,且將此第一基板上的 區域分成複數個單元區域; (A3)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係配置於此等阻隔壁的 壁面上,以彼此相面對; (A4)第三電極,係配置於此第二基板之面向此第一 基板的表面上; (A5 )凸出部,係垂直地配置於此第一基板或此第二 基板上之此等單元區域的各者上;以及 (A6 )極性液體和非極性液體,係密封於此第一基板 與此第三電極之間,且具有不同的折射率。 依據此技術的實施例,提供一種顯示器,包括:顯示 部,及依據此技術之上述實施例的此液體光學元件陣列。 此顯示部例如是包括複數個像素,且根據圖像訊號而產生 二維顯示影像的顯示器。 201221998 在依據此技術的此實施例之此液體光學元件陣列及此 顯示器中,此凸出部係垂直地配置於此第一基板或此第二 基板上之藉由此阻隔壁所分割的此等單元區域之各者上。 因此,即使此等單元區域以垂直方向延伸,但是具有不同 的折射率及不同的密度之兩種不同的液體係因爲毛細現象 而藉由諸如此凸出部及此阻隔壁的週邊構件穩定地予以保 持。 在依據此技術的此實施例之此液體光學元件陣列中, 在這包括兩種不同的液體之間的介面被穩定地長期保持, 而不會因爲此液體光學元件陣列的姿態而受到重力的影像 ,且允許穩定地施加想要的光學動作。因此,在依據此技 術的此實施例之包括此液體光學元件陣列的顯示器中,允 許長期顯示根據預定的圖像訊號之適當的影像。 要瞭解的是,上述的一般說明及下面的詳細說明皆爲 範例的,且意欲提供如主張之此技術的進一步解釋。 【實施方式】 此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將參照附圖而於下面詳細地予以 說明。 首先,參照圖1,依據此技術的實施例之使用液體光 學元件陣列的立體圖像顯示器將於下面予以說明。圖1係 繪示在水平表面上,依據此實施例的立體圖像顯示器之組 態範例的槪圖。 如圖1中所繪示,此立體圖像顯示器包括顯示部(包 -8- 201221998 括複數個像素12),及依序自靠近光源(未繪示出)之側 之作爲液體光學元件陣列的波前轉換/偏向部2。在此情況 中’自此光源的光行進方向被稱爲Z軸方向,而水平方向 及垂直方向分別被稱爲X軸方向及Y軸方向。 顯不部1根據圖像訊號產生二維顯示影像,且例如爲 藉由以背光BL繞射而發出顯示影像光線的彩色液晶顯示器 。顯示部1具有一種組態,其中,玻璃基板1 1、複數個像 素12(12L及HR)(各自包括像素電極及液晶層)、及玻 璃基板1 3係自靠近此光源之側而依序層疊。玻璃基板i i 和13爲透明的,且,例如,包括紅色(R )-色彩層、綠色 (G)-色彩層、及藍色(B)-色彩層的彩色濾光片被提供 用於玻璃基板11和13的其中一個基板。因此,像素12被分 類成顯示紅色的像素R-12、顯示綠色的像素G-12、及顯示 藍色的像素B-12。在顯示部1中,當像素R-12、像素G-12 、及像素B -12係交替地設置於X軸方向上時,相同色彩的 像素12係設置於γ軸方向上。此外,像素12被分類成形成 左眼影像之發出顯示影像光.線的像素,及形成右眼影像之 發出顯示影像光線的像素,且這些像素係交替地設置於X 軸方向上。在圖1中,用於左眼之發出顯示影像光線的像 素12被稱爲像素12L,而用於右眼之發出顯示影像光線的 像素12被稱爲像素12R。 波前轉換/偏向部2係藉由在陣列中的X軸方向上,配 置複數個液體光學元件20 (所提供的各者與例如X軸方向 上之彼此相鄰的一對像素12L和12 R相對應)來予以組構。 201221998 波前轉換/偏向部2實施波前轉換程序,及自顯示部1所發 出的顯示影像光線上之偏向程序。更特別而言,在波前轉 換/偏向部2中,與各個像素對應之各個液體光學元件20用 作爲圓柱透鏡。換言之,整體而言,波前轉換/偏向部2用 作爲雙凸柱狀透鏡(lenticular lens)。因此,在配置於垂 直方向(Y軸方向)的一群像素12作爲一個單元中,來自 像素1 2 L和1 2 R之顯示影像光線的波前被集體轉換成具有預 定曲率的波前。在波前轉換/偏向部2中,若需要的話,則 允許顯示影像光線被集體偏向於水平面(XZ平面)上》 參照圖2、3A及3B,波前轉換/偏向部2的特定組態將 於下面予以說明。 圖2係與XY平面(其與顯示影像光線的行進方向正交 )平行之波前轉換/偏向部2的主要部分之放大的剖面圖。 此外,圖3 A及3 B係沿著圖2中之線111 ( A ) - 111 ( A )及III (B ) - III ( B )的箭頭方向所取得之剖面圖。要注意的是 ,圖2相當於沿著圖3A及3B中之線II- II的箭頭方向所取得 之剖面圖。 如圖2、3A及3B中所繪示,波前轉換/偏向部2包括彼 此面對的一對平面基板21和22,及沿著平面基板21和22的 外緣而被垂直地配置,且支撐平面基板21和22的側壁23。 延伸於Y軸方向上的複數個液體光學元件2 0係配置於以平 面基板2 1和22與側壁23所包圍的空間中之X軸方向上。平 面基板2 1和22係由允許可見光穿過其中的透明絕緣材料( 諸如,玻璃或透明塑膠)所製成。 -10- 201221998 將平面基板21上的空間區域分成複數個單元區域2 0Z 的複數個阻隔壁(barrier rib) 24係垂直地配置於平面基 板21之面向平面基板22的表面21S上。在此情況中,複數 個阻隔壁24延伸於Y軸方向上,且阻隔壁24與側壁23構成 分別與配置於Y軸方向上的多群像素12相對應之具有矩形 平面形狀的單元區域20Z。非極性液體29 (其稍後將予以 說明)被保持於由阻隔壁24所分割的單元區域20Z中。換 言之,阻隔壁24阻止非極性液體29移動(流動)至其他相 鄰的單元區域20Z。阻隔壁24希望由抗溶解或類似者入極 性液體2 8及非極性液體2 9中的材料(諸如,以環氧爲基礎 的樹脂或丙烯酸樹脂)所製成。 彼此面對且由諸如銅(Cu)或ITO的導電材料所製成 之第一電極26A和第二電極26B係分別配置於阻隔壁24之各 者的側壁上。第一電極26A和第二電極26B係經由平面基板 21中所埋入的訊號線及控制部分(皆未繪示出)而連接至 外部電源供應器(未繪示出)。第一電極26A和第二電極 2 6B的各者.係藉由上述的控制部分而允許被設定成具有預 定振幅的電位。第一電極26A和第二電極26B較佳係緊緊地 覆蓋以疏水性絕緣膜27。疏水性絕緣膜27係由具有相對於 極性液體28 (其稍後將予以說明)的疏水性(防水性)( 更嚴格而言,在零場之下,具有非極性液體29 (其稍後將 予以說明)的親合性),且具有良好的電氣絕緣之材料所 製成。更特別而言,疏水性絕緣膜27係由以氟爲基礎的聚 偏二氟乙烯(PVdF)或聚四氟乙烯(PTFE)所製成。爲 -11 - 201221998 了進一步增加第一電極26 A與第二電極26B之間的電氣絕緣 ,由例如旋塗式玻璃(SOG )所製成的另一絕緣膜可被配 置於第一電極26A和第二電極26B,與疏水性絕緣膜27之間 。要注意的是,阻隔壁24的各者之上端,或配置於其上的 疏水性絕緣膜27較佳係與平面基板22和第三電極26C分離 〇 一個或兩個或更多個凸出部25係垂直地配置於平面基 板21上之單元區域20Z的各者上。在配置複數個凸出部25 的情況中,凸出部25較佳係沿著Y軸方向而配置在規則的 區間處。凸出部25係由例如與阻隔壁24的材料相同之材料 所製成,且係與阻隔壁24,及第一電極26A和第二電極26B 分離地配置。此外,凸出部25較佳係與平面基板22和第三 電極26C分離。雖然複數個凸出部25係沿著Y軸方向而配置 之情況被例示於圖2中,但是允許任意選擇凸出部25的數 量。 第三電極2 6C係配置於平面基板22之面向平面基板21 的表面22S上。第三電極26C係由諸如銦錫氧化物(ITO ) 或氧化鋅(ΖηΟ )的透明導電材料所製成,且用作爲接地 電極。 極性液體28和非極性液體29係密封於以此對平面基板 21和22與側壁23所完全包圍的空間區域中。極性液體28和 非極性液體29彼此不會溶解且在封閉空間中彼此分離,及 構成其間的介面IF。 非極性液體29爲具有些許極性且具有電氣絕緣之液體 -12- 201221998 材料,且’例如,以碳氫化合物爲基礎的材料(諸如,癸 院、十二院(dodecane)、十六院(hexadecane)或十一 烷(undecane)、及矽油)是合適的。在未施加電壓於第 —電極26A與第二電極26B之間的情況中,非極性液體29較 佳具有覆蓋與此的平面基板21之整個表面的足夠容量。 另一方面,極性液體28爲具有極性的液體材料,且除 了水之外,例如,溶解諸如氯化鉀或氯化鈉的電解質之溶 液是合適的。當施加電壓至極性液體28時,與非極性液體 29的可濕潤性相較,大大地改變極性液體28相對於內表面 27A和27B的可濕潤性(極性液體28與內表面27A和27B之 間的接觸角)。極性液體28係與作爲接地電極的第三電極 26C相接觸。 在室溫(例如,2 0 °C )時,極性液體2 8和非極性液體 29被調整成具有相同的密度,且極性液體28與非極性液體 29之間的位置關聯性係藉由密封的順序來予以決定。因爲 極性液體28和非極性液體29爲透明的,所以通過介面if的 光線係依據其入射角,及極性液體2 8和非極性液體2 9的折 射率而折射。 此外,因爲當極性液體28和非極性液體29係與凸出部 25相接觸時,其間的接觸介面中之介面張力作用,所以極 性液體28和非極.性液體29係藉由凸出部25而穩定地保持於 初始位置(圖3 A及3 B中所繪示的位置)中。特別而言,相 同單元區域20Z中所配置的凸出部25之間之區間L1 (參照 圖2)的長度較佳爲等於或小於由下面之條件表示式(1) -13- 201221998 所表示的毛細長度AT1。在此的毛細長度Θ爲最大長度, 其中’重力對極性液體28與非極性液體29之間所產生的介 面張力的影響爲可忽略的。因此,在區間L 1符合條件表示 式(1 )的情況中,極性液體28和非極性液體29係極穩定 地保持於初始位置(圖3Α及3 Β中所繪示的位置)中,而不 影響波前轉換/偏向部2的姿態。 Κ~χ ={Δχ/Δρχ^}05 ...... ( 1 ) 其中’ /Τ1爲毛細長度(mm) ,Δγ爲此極性液體與此 非極性液體之間的介面張力(mN/m ) ,Δρ爲此極性液體 與此非極性液體之間的密度差値(g/cm3 ),而g爲重力加 速度(m/s2 )。 此外’在此實施例中,基於與以上所述的原因相同之 原因’故自Y軸方向上的側壁23至複數個凸出部25中之設 置於Y軸方向上的各端處之凸出部25的最小長度L2較佳爲 等於或小於由以上所述之條件表示式(1 )所表示的毛細 長度/T1。 如上所述,毛細長度/T1依據構成其間的介面之兩種媒 介物的種類。例如,在極性液體28爲水且非極性液體29爲 油的情況中,條件表示式(1 )中的介面張力鈔及密度差 値Δρ分別爲29.5 mN/m及0· 1 29 g/cm3 ;因此,毛細長度/T1 爲15.2 mm。因此,當密度差値爲等於或小於0.129 g/cm3時,允許區間L2及長度L2最大爲15.2 mm。 14- 201221998 在液體光學元件20的各者中,在未施加電壓於第一電 極26A與第二電極26B之間的狀態(第一電極26A和第二電 極26B的電位爲零的狀態)中,如圖3A中所繪示,介面IF 具有自極性液體28至非極性液體29的凸狀曲線表面。在Y 軸方向上,此時之介面IF的曲率爲固定的,且液體光學元 件20的各者用作爲一個圓柱透鏡。此外,此狀態(未施加 電壓於第一電極26A與第二電極26B之間的狀態)中之介面 IF的曲率爲最大。非極性液體29相對於內表面27A的接觸 角0 1及非極性液體29相對於內表面27B的接觸角0 2允許 例如藉由選擇疏水性絕緣膜27的材料來予以調整。在此情 況中,當非極性液體29具有比極性液體28更大的折射率時 ,液體光學元件20施加負的折射功率(refractive power) 。另一方面,當非極性液體29具有比極性液體28更小的折 射率時,液體光學元件20施加正的折射功率。例如,在非 極性液體29爲以碳氫化合物爲基礎的材料或矽油,且極性 液體28爲水或電解質溶液之情況中,液體光學元件20施加 負的折射功率。' 當施加電壓於第一電極26A與第二電極26B之間時,介 面IF的曲率降低,且當施加某種或更高的電壓時,例如, 介面IF構成如圖4A、4B及4C中所繪示的平面。要注意的 是,圖4A繪示第一電極26A的電位(VI )與第二電極26B 的電位(V2 )爲彼此相等(V1=V2 )之情況。在此情況中 ,接觸角0 1及02的各者爲直角(90°)。此時,進入液 體光學元件20且通過介面IF的入射光不會受到介面IF中的 15- 201221998 光學動作(諸如收斂、發散或偏向),且如同自液體光學 元件20發出。 在電位(V1 )與電位(V2 )爲彼此不同的情況(V i 尹V2)中’例如,如圖4B及4C中所繪示,介面if構成相 對於X軸及Z軸傾斜的平面(與Y軸平行的平面)(0 1尹 0 2)。更特別而言,在電位(V1 )大於電位(V 2 )的情 況(VI > V2 )中,如圖4B中所繪示,接觸角0 1大於接觸 角02( 01> 02)。另一方面,在電位(VI)小於電位 (V2 )的情況(VI < V2 )中,如圖4C中所繪示,接觸角 01小於接觸角02( 01< 02)。在這些情況(VI共V2 )中,例如,進入與第一電極26A和第二電極26B平行的液 體光學元件20之入射光在介面IF中的XZ平面上被折射及偏 向。因此,當調整電位VI及V2的振幅時,允許入射光被 偏向至XZ平面上的預定方向。 考慮以上所述的現象(藉由電壓的施加而使接觸角0 1及02改變)以下面的方式發生。電荷係藉由電壓的施加 而累積於內表面27A和27B中,且具有極性的極性液體28係 藉由此電荷的庫侖力而被拉至疏水性絕緣膜27。因此,當 與極性液體28的內表面27A和27B相接觸之區域增加時,非 極性液體29移動(被變形),以自藉由極性液體28而與內 表面27A和27B相接觸的部分去除;因此,介面IF於是變成 接近平面。 此外,介面IF的曲率係藉由電位VI及V2的振幅之調整 而改變。例如,在電位VI及V2 (於VI =V2的情況中)具有 -16- 201221998 比介面IF構成水平面的情況中之電位Vinax更小的値之情況 中,例如’如圖5 A中所繪示,獲得具有比電位v 1及V 2爲 零的情況中之介面IF。(由折線所表示)的曲率更小之曲 率的介面IF,(由實線所表示)。因此,施加於通過介面IF 的光線上之折射功率允許藉由改變電位V 1及V2的振幅來 予以調整。換言之,液體光學元件20用作爲可變焦透鏡。 此外,在此狀態中,當電位VI及V2具有不同的振幅(VI # V2 )時,介面IF被傾斜,而具有適當的曲率。例如,在 電位VI爲較大的情況(VI > V2 )中,構成由圖5B中的實 線所表示之介面IFa。另一方面,在電位V2爲較大的情況 (VI < V2 )中,構成由圖5B中的折線所表示之介面IFb。 因此,當調整電位VI及V2的振幅時,允許液體光學元件 2 0使預定方向上的入射光偏向,而施加適當的折射功率於 此入射光上。圖5A及5B繪示在非極性液體29具有比極性液 體28更大的折射率,且液體光學元件20施加負折射功率的 情況中,構成IF ^ IF a時之入射光的改變。 〔立體圖像顯示器的操作〕 在此立體圖像顯示器中,當圖像訊號被供應至顯示部 1時,左眼顯示影像光線IL係自像素12L發出,而右眼顯示 影像光線IR係自像素12R發出。顯示影像光線IL及顯示影 像光線IR進入液體光學元件20。在液體光學元件20中,電 壓的適當値被施加至第一電極26 A和第二電極26B,以使液 體光學元件20的焦距能夠等於在空氣中等於(air- -17- 201221998 equivalent to )像素12L和 1 2 R與介面IF之間的折射率之 距離。要注意的是,依據觀看者的位置,可稍微改變液體 光學元件20的焦距。自顯示部1的像素12L和 12R所發出 之顯示影像光線IL及顯示影像光線IR的發射角係藉由液體 光學元件20中之極性液體28與非極性液體29之間的介面IF 所形成之圓柱透鏡的函數來予以選擇。因此,如圖1中所 繪示,顯示影像光線IL及顯示影像光線IR分別進入此觀看 者的左眼及右眼。因此,使此觀看者能夠看到立體影像。 此外,在液體光學元件20中,當介面IF構成平坦表面 (參照圖4A ),且未對顯示影像光線IL及顯示影像光線IR 實施波前轉換時,允許顯示具有高解析度的二維影像。 因此,在依據此實施例的波前轉換/偏向部2中,凸出 部25係垂直地配置於藉由阻隔壁24所分割之單元區域20Z 中的平面基板21上。因此,甚至在波前轉換/偏向部2(液 體光學元件20)係配置成允許單元區域20Z延伸於垂直方 向上的情況中,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及不同的密度之兩種不 同的液體(極性液體28和非極性液體29 )係因爲毛細現象 而藉由諸如凸出部25及阻隔壁24的週邊構件穩定地予以保 持。換言之,允許液體光學元件20的各者長期穩定地保持 介面IF,而不會受到其姿態的重力之影響,且穩定地施加 想要的光學動作。因此,在包括液體光學元件20的立體顯 示器中,允許長期顯示與預定圖像訊號對應的合適影像。 此外,在此實施例中,垂直地配置.於平面基板2 1上之 凸出部25係與以疏水性絕緣膜27覆蓋的阻隔壁24、平面基 -18- 201221998 板22及第三電極26C分離地配置。因此,相同單元區域20Z 中之介面IF的位置之變化是可防止的,且允許提供穩定的 光學動作供來自沿著Y軸方向配置的複數個像素12L (或 12R)之顯示影像光線IL (或IR)之用。此外,在凸出部 25係配置成被連接至與其相鄰的阻隔壁24之情況中,複數 個封閉區域係藉由凸出部25及阻隔壁24而構成。在此情況 中,因爲在製造狀態中,需要將極性液體28和非極性液體 29個別地塡充於此複數個封閉區域的各者中,所以效率上 是沒有助益的,且關心這些液體之塡充數量的變化。另一 方面,在此實施例中,凸出部25係與阻隔壁24分離;因此 ,解決此種問題。 〔修正例1〕 圖6繪示波前轉換/偏向部2A,作爲此實施例的第一修 正例(修正例1 )。圖6繪示波前轉換/偏向部2 A的剖面組 態,且相當於以上所述的實施例中之圖3 B。在以上所述的 實施例中,凸出部25係垂直地配置於具有阻隔壁24的平面 基板21上;然而,在此修正例中,凸出.部25係垂直地配置 於平面基板22上。這樣做的話,當組裝波前轉換/偏向部 2A時,垂直地配置於平面基板21上的阻隔壁24與垂直地配 置於平面基板22上的凸出部25爲彼此符合,以使在平面基 板2 1與平面基板2 2之間更容易對準。再者,在此修正例中 ,凸出部25較佳係與平面基板22、阻隔壁24、及第一電極 26A至第三電極26C分離地配置。 -19 · 201221998 〔修正例2〕 圖7繪示波前轉換/偏向部2B,作爲此實施例的第二修 正例(修正例2 )。圖7爲繪示波前轉換/偏向部2B的槪要 組態之透視圖。在以上所述的實施例中,凸出部2 5的側端 係與阻隔壁24分離;然而,在此修正例中,凸出部25的側 端係連接至阻隔壁24的側表面。這樣做的話,預期會改善 結構上的穩定度。 〔修正例3〕 圖8繪示波前轉換/偏向部2C,作爲此實施例的第三修 正例(修正例3)。在修正例2中,凸出部25的上端位置實 質上爲與阻隔壁24的上端位置一樣高;然而,在此修正例 中,凸出部25的上端位置爲低於阻隔壁24的上端位置。這 樣做的話,與修正例2相較,使跨越阻隔壁24的側表面上 所形成的第一電極26A和第二電極26B之凸出部25的部分之 阻抗的增加能夠降低。 雖然本技術係參考此實施例來予以說明,但是此技術 不受限於此,且可被各式各樣地改變。例如,在以上所述 的實施例中,波前轉換/偏向部2中的液體光學元件20實施 收斂或發散動作,及偏向動作。然而,可分離地配置波前 轉換部及偏向部,以分別提供此收斂或發散動作,及此偏 向動作供顯示影像光線之用。 此外,如圖9中所繪示,一對像素12L和12R可相當於 -20- 201221998 複數個液體光學元件20,且複數個液體光學元件20的組合 可用作爲一個圓柱透鏡。圖9繪示液體光學元件20 A·、20B 及2 0C組構一個圓柱透鏡的範例。 另外,在以上所述的實施例中,第三電極26C延伸於 平面基板22的表面22S上,以符合所有的複數個單元區域 20Z。然而’只要第三電極26C稍微與極性液體28相接觸的 狀態被持續地保持,則允許任意選擇第三電極26C的尺寸 (形成面積)。 此外,在以上所述的實施例中,使用背光的彩色液晶 顯示器作爲二維影像產生部(顯示部)被例示;然而,此 技術不受限於此。例如,此技術可應用於,例如,使用有 機電激發光(EL)元件的顯示器,或電漿顯示器。 本申請案包含與2010年8月19日向日本專利局申請的 日本優先權專利申請案20 1 0- 1 843 63中所揭示之標的相關 的標的,其全部內容在此被倂入作爲參考。 熟習此項技術者應該瞭解的是,各種改變、組合、子 組合及變化只要在後附申請專利範圍或其等效的範圍內’ 則可依據設計需求及其他因素而被想到。 【圖式簡單說明】 附圖係意欲提供此揭示的進一步瞭解’且倂入於此說 明書的部分中且構成此說明書的部分。這些圖式繪示實施 例,且連同此說明書的這些圖式用來解釋此技術的原理。 圖1係繪示依據此技術的實施例之立體圖像顯示器的 -21 - 201221998 組態之槪圖。 圖2係繪示圖1中所繪示之波前轉換/偏向部的主要部 分之組態的剖面圖。 圖3 A及3 B係繪示圖1中所繪示之波前轉換/偏向部的主 要部分之組態的其他剖面圖。 圖4A、4B及4C係用以說明圖3A及3B中所繪示之液體 光學元件的操作之槪念圖。 圖5A及5B係用以說明圖3A及3B中所繪示之此液體光 學元件的操作之其他槪念圖。 圖6係繪示如修正例1之波前轉換/偏向部的組態之槪 要剖面圖。 圖7係繪示如修正例2之波前轉換/偏向部的組態之槪 要透視圖。 圖8係繪示如修正例3之波前轉換/偏向部的組態之槪 要透視圖》 圖9係用以說明圖1中所繪示之此波前轉換/偏向部的 使用之另一範例的剖面圖。 圖1 〇係繪示相關技術中之液體光學元件的組態範例之 剖面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顯示部 2 :波前轉換/偏向部 2A :波前轉換/偏向部 -22- 201221998 2B :波前轉換/偏向部 2C :波前轉換/偏向部 1 1 :玻璃基板 1 2 :像素 1 2 L :像素 1 2 R :像素 1 3 :玻璃基板 20 :液體光學元件 20A :液體光學元件 20B :液體光學元件 20C :液體光學元件 20Z :單元區域 2 1 :平面基板 2 1 S :表面 2 2 :平面基板 22S :表面 2 3 :側壁 24 :阻隔壁 2 5 :凸出部 26A :第一電極 26B :第二電極 26C :第三電極 2 7 :疏水性絕緣膜 27A :內表面 201221998 2 7 B :內表面 2 8 :極性液體 29 :非極性液體 121 :平面基板 122 :平面基板 1 2 3 :側壁 1 2 8 :極性液體 129 :非極性液體 1 30 :介面 -24

Claims (1)

  1. 201221998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液體光學元件陣列,包含: 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彼此相面對; 阻隔壁,係垂直地配置於該第一基板之面向該第二基 板的表面上,且將該第一基板上的區域分成複數個單元區 域; 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係配置於該等阻隔壁的壁面上 ,以彼此相面對; 第三電極,係配置於該第二基板之面向該第一基板的 表面上; 凸出部,係垂直地配置於該第一基板或該第二基板上 之該等單元區域的各者上;以及 極性液體和非極性液體,係密封於該第一基板與該第 三電極之間,且具有不同的折射率。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液體光學元件陣列,其中 垂直地配置於該第一基板上的該凸出部係與該第二基 板及該第三電極分開配置,以及 垂直地配置於該第二基板上的該凸出部係與該第一基 板分開配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液體光學元件陣列,其中 該4阻隔壁係與該第二基板及該第二電極分開配置。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液體光學元件陣列,其中 該凸出部係與該等阻隔壁及該第一電極和該第二電極 分開配置。 5 -25- 201221998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液體光學元件陣列,其中 該複數個單元區域係沿著第一方向而配置,且各自具 有矩形形狀,該矩形形狀具有在與該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 方向上之長側,以及 複數個該凸出部係沿著第二方向而配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液體光學元件陣列,其中 該第一電極和該第二電極係覆蓋以具有相關於該極性 液體的防水性之疏水性絕緣膜》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液體光學元件陣列,其中 複數個該凸出部係設置以供該等單元區域之各者用, 且在配置於一個單元區域中的該等凸出部間之間隔的長度 爲等於或小於由下面之條件表示式(1)所表示的毛細長 度: Κ~λ = {Δ^/Δ/jxg}0'5 ...... (1) 其中,/Τ1爲毛細長度(mm ) ,爲該極性液體與該 非極性液體之間的介面張力(mN/m ) ,V爲該極性液體 與該非極性液體之間的密度差値(g/cm3 ),而g爲重力加 速度(m/s2)。 8. 一種液體光學元件陣列,包含: 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彼此相面對; 極性液體和非極性液體’係配置於該第一基板與該第 二基板之間,且具有不同的折射率 -26- 201221998 阻隔壁,將該第一基板上的區域分成複數個單兀區域 :以及 凸出部,係垂直地配置於該第一基板或該第二基板上 之該等單元區域的各者上。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液體光學元件陣列,其中 垂直地配置於該第一基板上的該凸出部係與該第二基 板分開配置。 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液體光學元件陣列,其 中 垂直地配置於該第二基板上的該凸出部係與該第一基 板分開配置。 11· 一種顯示器,包括顯示部及液體光學元件陣列, 該液體光學元件陣列包含: _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彼此相面對; 阻隔壁,係垂直地配置於該第一基板之面向該第二基 板的表面上,且將該第一基板上的區域分成複數個單元區 域; 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係配置於該等阻隔壁的壁面上 ,以彼此相面對; 第三電極,係配置於該第二基板之面向該第一基板的 表面上; 凸出部,係垂直地配置於該第一基板或該第二基板上 之該等單元區域的各者上;以及 極性液體和非極性液體,係密封於該第一基板與該第 -27- 201221998 三電極之間,且具有不同的折射率。 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1項之顯示器,其中 該液體光學元件陣列具有使來自該顯示部的顯示影像 光線偏向至水平方向之功能。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項之顯示器,其中 該液體光學元件陣列也用作爲使來自該顯示部的顯示 影像光線中之波前的曲率轉換之波前轉換部。 -28-
TW100127997A 2010-08-19 2011-08-05 Liquid optical element array and display TW201221998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84363A JP2012042758A (ja) 2010-08-19 2010-08-19 液体光学素子アレイおよび立体像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21998A true TW201221998A (en) 2012-06-01

Family

ID=44584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27997A TW201221998A (en) 2010-08-19 2011-08-05 Liquid optical element array and display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873152B2 (zh)
EP (1) EP2420867A1 (zh)
JP (1) JP2012042758A (zh)
KR (1) KR20120018069A (zh)
CN (1) CN102375168A (zh)
TW (1) TW201221998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85891B2 (ja) * 2010-11-02 2015-03-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学素子および立体表示装置
JP5516333B2 (ja) * 2010-11-02 2014-06-11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学素子および立体表示装置
KR101928434B1 (ko) * 2011-08-30 2018-12-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기 습윤 소자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2013054248A (ja) * 2011-09-05 2013-03-21 Sony Corp 光学素子およびその形成方法、光学素子アレイ、表示装置、電子機器
JP2013104913A (ja) * 2011-11-10 2013-05-30 Sony Corp 光学素子アレイおよびその形成方法、表示装置、電子機器
KR101866874B1 (ko) * 2012-11-06 2018-06-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기습윤 프리즘 소자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다시점 3차원 영상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3424790B (zh) * 2013-08-14 2016-01-06 东南大学 一种液体透镜及其制备方法
EP2947496B1 (en) * 2014-05-20 2018-01-17 Parrot Drones Non-aqueous conductive liquids for liquid lenses
CN104658431B (zh) 2015-03-11 2017-12-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包括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CN109116551B (zh) * 2018-08-21 2021-03-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相位调节结构及其制作方法、驱动方法、全息显示装置
CN110632752A (zh) 2019-09-27 2019-12-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聚光板、聚光显示屏及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62507A (ja) 2000-11-27 2002-06-07 Canon Inc 光学素子、照明装置および撮影装置
EP1738589B1 (en) 2004-04-13 2011-07-20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EP2503363A1 (en) * 2006-07-10 2012-09-26 Sony Corporation Lens array
JP4983629B2 (ja) * 2008-02-05 2012-07-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液体光学素子
JP2009251339A (ja) * 2008-04-08 2009-10-29 Sony Corp 光学装置、照明装置、及び、カメラ
US7898740B2 (en) * 2008-04-09 2011-03-01 Seereal Technologies S.A. Tunable optical array device comprising liquid cells
TWI387829B (zh) * 2008-09-11 2013-03-01 Prime View Int Co Ltd 彩色顯示裝置
JP5362381B2 (ja) 2009-02-10 2013-12-11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20018069A (ko) 2012-02-29
US20110299171A1 (en) 2011-12-08
US8873152B2 (en) 2014-10-28
CN102375168A (zh) 2012-03-14
JP2012042758A (ja) 2012-03-01
EP2420867A1 (en) 2012-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221998A (en) Liquid optical element array and display
US8369018B2 (en) Spatial image display device
KR101984701B1 (ko) 전기습윤 렌즈 어레이를 포함하는 3차원 영상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3차원 영상 획득 장치
TWI448728B (zh) 電切換調光單元
US7933069B2 (en) Display device, display controlling method, and program
KR101807692B1 (ko) 다시점 3차원 영상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방법
US7817343B2 (en) Electrowetting lens
KR101911439B1 (ko) 초점길이 가변형 마이크로 렌즈와 이를 포함하는 마이크로 렌즈 어레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3d 디스플레이와 그 동작 방법
JP5516333B2 (ja) 光学素子および立体表示装置
US9042028B2 (en) Electrowetting prism device and multi-view 3D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JP5685891B2 (ja) 光学素子および立体表示装置
WO2010084834A1 (ja) 空間像表示装置
EP2565698A2 (en) Optical element, method of forming optical element, optical element array,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4662129B2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制御方法
KR101559193B1 (ko) 전기습윤 현상을 이용한 광 경로 제어 및 관련 장치
KR20150101309A (ko) 액체 광학소자 시스템 및 액체 광학소자 구동 방법
JP2013140286A (ja) 光学素子アレイの形成方法、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13076744A (ja) 配線基板、光学素子、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