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142769A - Three-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devic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three-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method - Google Patents

Three-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devic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three-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metho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142769A
TW201142769A TW099140565A TW99140565A TW201142769A TW 201142769 A TW201142769 A TW 201142769A TW 099140565 A TW099140565 A TW 099140565A TW 99140565 A TW99140565 A TW 99140565A TW 201142769 A TW201142769 A TW 20114276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image
emitting element
dimensional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405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atsuhisa Ito
Naoya Eguchi
Hiroki Kikuchi
Shinichiro Tajiri
Izushi Kobayashi
Hiroaki Yasunaga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1427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42769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19/00Advertising or display mea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9F19/12Advertising or display mea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special optical effects
    • G09F19/125Stereoscopic displays; 3D display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11/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complete information is permanently attached to a movable support which brings it to the display position
    • G09F11/02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complete information is permanently attached to a movable support which brings it to the display position the display elements being secured to rotating members, e.g. drums, spindl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19/00Advertising or display mea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9F19/12Advertising or display mea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special optical effec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13/00Illuminated signs; Luminous advertising
    • G09F13/18Edge-illuminated signs
    • G09F2013/1886Special effects
    • G09F2013/189Three dimensional effec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13/00Illuminated signs; Luminous advertising
    • G09F13/20Illuminated signs; Luminous advertising with luminescent surfaces or parts
    • G09F13/22Illuminated signs; Luminous advertising with luminescent surfaces or parts electroluminescent
    • G09F2013/222Illuminated signs; Luminous advertising with luminescent surfaces or parts electroluminescent with LEDs

Description

201142769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相關於能夠在其全周邊顯示三維影像之三維 影像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三維影像顯示方法。 【先前技術】 有關依據光再生法之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已有各 種建議,光再生法係依據由電腦所產生之用於三維影像顯 示的二維影像而在其全周邊上將對象成像或在對象的全周 邊上再生三維影像。例如,在“可從全方向觀看三維影像 顯示裝置 ”(URL:http://hhil.hitachi.co.jp/products/transpost.html )中揭示可從全方向觀看之三維影像顯示裝置。此三維影 像顯示裝置包括視角受限螢幕、旋轉機構、上鏡、下鏡群 、投影機、及個人電腦,以及使用雙眼視差來顯示三維影 像。個人電腦控制投影機和旋轉機構。 投影機將三維影像顯示用的影像投影到上鏡上。投影 到上鏡上之三維影像顯示用的影像被下鏡群反射,然後投 影到視角受限螢幕上。以旋轉機構高速旋轉視角受限螢幕 。若如上述組配三維影像顯示裝置,則可從360°的任何角 度觀看三維影像,因爲背景是透明的。 在“可從全方向觀看之圓柱形3 D視頻顯示器”( URL:http:/ /www.yendo.org/seelinder/)中揭示可從全方向 觀看之3D視頻顯示器。此3D視頻顯示器包括用於三維影 像顯示之圓柱形旋轉本體以及電動機。讓光能夠經此被透 -5- 201142769 射之複數個垂直線設置在旋轉本體的周邊表面上。時序控 制器、ROM、LED陣列、LED驅動器、及位址計數器設置 在旋轉本體中。時序控制器連接到位址計數器、ROM、及 LED驅動器,以及控制其輸出。三維影像顯示用的影像資 料儲存在ROM中。另一方面,滑環設置在旋轉本體的旋轉 軸中。電力經由滑環供應到旋轉本體中的組件。 位址計數器依據來自時序控制器的設定/重設信號而 產生位址。ROM連接到位址計數器。ROM接收來自時序控 制器的讀取控制信號和來自位址計數器的位址,讀取三維 影像顯示用的影像資料,及將其輸出到LED驅動器。LED 驅動器接收來自ROM的影像資料和來自時序控制器的發射 控制信號,以及驅動LED陣列》LED陣列藉由LED驅動器 的控制而發出光。電動機旋轉旋轉本體。若如上述組配3D 視頻顯示器,則可在3 60°的全周邊範圍上顯示三維影像。 因此,可不用戴雙眼視差用的眼鏡就可觀看三維影像》 關於此種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八-2004-1 7 77 09 (第八頁,第七圖)揭示三維影像顯示裝置。此三 維影像顯示裝置包括光分配機構和圆柱形二維圖案顯示機 構。當觀看者觀看時,光分配機構設置在具有凸面彎曲形 狀之顯示螢幕的正或背表面上。光分配機構具有以矩陣形 狀形成複數個開口或形成透鏡之彎曲表面,使得來自顯示 螢幕上的複數個像素之光束被分配到開口或透鏡。二維圖 案顯示機構在顯示螢幕上顯示二維圖案。 若如上述組配三維影像顯示裝置,則能夠有效執行使 -6- 201142769 全運動移動影像顯示變得容易之三維影像的影像映射°因 此,即使觀看位置改變,仍能夠以高解析度顯示三維影像 ,不會對三維影像有不利的影響。 而且,JP-A-2005-114771 (第八頁,第3圖)揭示光再 生型顯示裝置。此顯示裝置包括一發光單元和圓柱形螢幕 。發光單元具有能夠在旋轉軸四周旋轉之結構。螢幕配置 在發光單元四周,及形成與旋轉軸軸對稱之旋轉本體的一 部分。複數個發光區排列在面向螢幕之發光單元的一側上 。兩或多個不同方向爲發光區的光束之發射方向,及光的 發射角度受限在預定範圍。 發光單元在旋轉軸四周旋轉用於發光區的旋轉掃描, 及發光區所發出的光量係根據給定資訊來調整,使得影像 能夠顯示在螢幕上。若如上述組配顯示裝置,則可將三維 影像顯示在3 6 0°的全周邊範圍上。因此,許多人可觀看三 維影像,卻不必戴雙眼視差用的眼鏡。 而且’ JP-T-2002-5038 3 1揭示顯示裝置,其藉由在旋 轉整個裝置的同時將彎曲狀態的影像顯示在圓柱形裝置內 ’而呈現同一影像給出現在裝置的四周之所有觀看者。 JP-A- 1 0-9 70 1 3揭示三維顯示裝置,其藉由在對應於視 差構件的複數個顯示單元之中使以預定視差的單位角度照 射光之顯示單元在旋轉的同時發光給觀看者來執行三維顯 示。 【發明內容】 201142769 然而,在依據習知技術的方法之三維影像顯示中具有 下面問題。 在“可從全方向觀看三維影像顯示裝置”( URL:http://hhil.hitachi.co.jp/products/transpost.html )所 揭示之三維影像顯示裝置中,應備製視角受限螢幕、旋轉 機構、上鏡、下鏡群、投影機、及個人電腦。因此,因爲 系統尺寸增加,控制變得複雜。 根據“可從全方向觀看之圓柱形3 D視頻顯示器”( URL:http://www.yendo.org/seelinder / )所揭示之 3D視頻顯 示器,使用從設置在旋轉本體的周邊表面上之複數個垂直 線所透射的光來顯示三維影像。因此,因爲光使用效率變 糟,所以將可能增加能量耗損。 JP-A-2004- 1 77709 (第八頁,第七圖)所揭示三維影 像顯示裝置包括光分配機構,其設置在顯示螢幕的正或背 表面上、當觀看者觀看時具有凸面彎曲形狀、及具有以矩 陣形狀形成複數個開口或形成透鏡之彎曲表面。因爲來自 顯示螢幕上的複數個像素之光束被分配到開口或透鏡,所 以具有無法獲得影像的實際品質之問題。 根據JP-A-2005-114771 (第八頁,第3圖)所揭示的光 再生型顯示裝置,發光單元在旋轉軸四周旋轉用於發光區 的旋轉掃描,及發光區所發出的光3係根據給定資訊來調 整,使得影像能夠顯示在固定螢幕上。因此,像JP-A-2004- 1 777 09 (第八頁,第七圖)所揭示三維影像顯示裝 置—樣,具有無法獲得影像的實際品質之問題。 -8 - 201142769 而且,JP-T-2002-503 83 1所揭示的顯示裝置被製造以 呈現同一影像給在其四周的觀看者。因此,爲了顯示具有 對應於觀看位置之視差的影像,難以執行三維顯示。 JP-A-10-97013揭示能夠具有對應於圓柱形裝置四周的 觀看位置之視差的影像之三維顯示裝置。然而,因爲未說 明有關當從裝置四周的任何觀看位置觀看時,影像在哪一 種狀態被顯示,所以難以實現。 鑑於上述,希望設置三維影像顯示裝置,使其能夠從 其全周邊觀看三維影像,與習知技術的系統比較具有優良 的再生性卻不會使三維顯示機構複雜;其製造方法;及三 維影像顯示方法。 本發明的實施例設置三維影像顯示裝置,其包含:旋 轉區,其可操作成在旋轉中心四周旋轉,旋轉區具有包含 縫隙之外本體;複數個發光元件,其配置在該外本體內, 當旋轉區在旋轉中心四周旋轉時,複數個發光元件的每一 個可操作成經由縫隙發出光到觀看位置;顯示控制器,其 依據影像資料,藉由複數個發光元件的每一個來控制光的 發射。 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設置影像顯示裝置,其包含:旋 轉區,具有複數個發光元件,旋轉區可操作成在中心四周 旋轉及呈現影像;感測器,用以偵測物件;以及顯示控制 器,用以至少部分依據感測器對物體之偵測來控制表面上 的影像之呈現。 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用以顯示影像之方法’其包含: -9 - 201142769 使具有複數個發光元件之旋轉區能夠在中心四周旋轉及呈 現影像;使物體能夠被偵測;以及至少部分依據感測器對 物體之偵測來控制影像的呈現。 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設置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其具 有編碼在其上之指令,當執行指令時能夠執行顯示影像之 方法,方法包含:使具有複數個發光元件之旋轉區能夠在 中心四周旋轉及呈現影像;使物體能夠被偵測;以及至少 部分依據感測器對物體之偵測來控制影像的呈現。 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用以顯示影像之方法,其包含: 使旋轉區具有表面能夠呈現影像;使感測器能夠在中心四 周旋轉,及在沿著表面之複數個點的任一個中偵測物體; 以及至少部分依據由感測器所偵測的物體來控制表面上之 影像的呈現。 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設置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其具 有編碼在其上之指令,當執行指令時能夠執行顯示影像之 方法,方法包含:使旋轉區具有表面能夠呈現影像;使感 測器能夠在中心四周旋轉,及在沿著表面之複數個點的任 一個中偵測物體:以及至少部分依據由感測器所偵測的物 體來控制表面上之影像的呈現。 根據三維影像顯示裝置,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或在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之三維影像顯示方法中,使用具有形 成在彎曲部的凹下表面側中之發光表面的發光元件陣列, 經由縫隙,而複數個發光元件發出對應於發光表面之方向 的光到旋轉區的外面。因此,能夠從其全周邊觀看三維影 -10- 201142769 像,與習知技術的系統比較具有優良再生性卻不會使三維 顯示機構複雜。 尤其是’因爲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之三維影像顯示裝 置包括複數個發光元件陣列和複數個縫隙,所以例如,可 藉由使複數個發光元件陣列發出具有不同波長的光束而實 現三維彩色影像顯示器。 根據依據本發明的實施例之製造三維影像顯示裝置的 方法’三維影像顯示裝置係由發光元件陣列裝附在圓柱形 旋轉區內之簡單組態所製造。因此,能夠容易製造三維影 像顯示裝置,其能夠從其全周邊觀看三維影像,與習知技 術的系統比較具有優良的再生性卻不會使三維顯示機構複 雜。 【實施方式】 下面,將參考附圖詳細說明用以實施本發明的最佳模 式(下面簡稱作實施例)。此外,將以下面順序給予說明 0 1 ·第一實施例(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1 0 :組態的 例子、組裝的例子、形狀計算的例子、形成的例子、操作 的原理、軌跡的例子、條件、資料產生的例子、三維影像 顯不的例子) 2·第二實施例(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20 :組態的 例子及操作的例子) 3.第三實施例(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30 :組態的 -11 - 201142769 例子及操作的例子) 4 ·第四贲施例(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4 0 :組態的 例子及操作的例子) 5. 第五實施例(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50 :組態的 例子及操作的例子) 6. 第六實施例(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60 :組態的 例子及操作的例子) 7 ·第七實施例(縫隙寬度的最佳化) 8. 第八實施例(發射時序的最佳化) 9. 第九實施例(使用根據第一至第八實施例的每一個 之顯示裝置來觀看三維影像之例子) 10. 第十實施例(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70:組態 的例子及操作的例子) <第一實施例> [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1 0的組態之例子] 圖1爲圖示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10的組態之例子 作爲第一實施例之局部剖面立體圖。圖1所示之多方向三 維影像顯示裝置10爲光再生型三維影像顯示裝置之例子, 其包括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具有縫隙之旋轉區104、及 具有驅動機構之安裝框105。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10 依據由電腦所產生之三維影像顯示用的二維影像(下面僅 簡稱作影像資料Din )等等而在其全周邊上將對象成像或 在對象的全周邊上再生三維影像。 -12- 201142769 旋轉區104被組配成包括具有縫隙之外本體41和具有 入口埯之轉臺42。外本體41裝附於轉臺42上。轉臺42具有 碟形,及旋轉軸103設置在轉臺42的中心。旋轉軸103充作 轉臺42的旋轉中心,亦充作外本體4 1的旋轉中心。下面, 旋轉軸103被稱作旋轉區104的旋轉軸103。入口埠106設置 在轉臺42的預定位置,使得空氣流入外本體41。 —或多個具有預定形狀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設置 在轉臺42上的外本體41中。在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中, 例如,“m (列)xn (行)”發光元件列陣成矩陣。使用諸 如發光二極體、雷射二極體、及有機EL元件等等自發光元 件。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被組配,使得複數個發光元件 根據旋轉區1 04的旋轉而發光;及依據三維影像用的影像 資料Din來控制光發射。此發射控制係藉由稍後說明之顯 示控制器1 5 (圖1 8 )來執行。 此外,發光元件並不侷限於自發光元件,及可以是藉 由組合光源與調變元件所獲得之發光裝置。只要在經由觀 看點P用的縫隙(參考圖3)旋轉掃描時能夠遵循旋轉區 104的調變率,可使用任一種發光元件或發光裝置。不僅 發光元件而且用以驅動發光元件之驅動電路(驅動器)安 裝在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中。 例如,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具有疊層結構,其中其 各個包括直線列陣(安裝)的複數個發光元件之複數個一 維發光元件基板#1 (參考圖5至7 )沿著藉由將印刷電路板 切割成彎曲形狀(例如,弧狀)所形成的小開口表面上之 -13- 201142769 旋轉軸103疊層。以此方式,可容易形成具有有著彎曲形 狀(例如、弧狀)的發光表面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 以具有預定孔徑彡和預定高度Η的圓柱形來形成裝附於 轉臺42上以覆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之外本體4 1。外本 體41的預定孔徑0約100 mm至200 mm及高度Η約400 mm至 500 mm»縫隙102設置在外本體41的周邊表面之預定位置 。縫隙102被設置,以在平行於外本體41的周邊表面上之 旋轉軸103的方向上刺穿,並且固定在二維發光元件陣列 1 〇 1的前面。縫隙I 02將光的發射角限制在預定範圍。 無疑地,縫隙1 02可以是窗口,其係藉由透射光之透 明構件所形成,並未侷限於刺穿部位。在此例中,外本體 41的周邊表面之縫隙102和位在縫隙102的更裡面之二維發 光元件陣列101形成以一組爲單位的發光單元Ui ( i=l,2, 3 ,) 0 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具有有著彎曲形狀的部位,及 彎曲形狀的凹下表面側爲發光表面。此外,彎曲發光表面 配置在旋轉區104的旋轉軸103和縫隙102之間,以面向縫 隙1 02。以此方式,與平面發光表面比較,變得容易引導 (聚集)從彎曲發光表面所發出的光到縫隙102。藉由執 行鐵片或鋁板的壓印工作、軋滾機械等等所形成之圓柱形 本體被使用作爲外本體41。較佳的是,以黑色塗佈外本體 41的內部和外部,使得光被吸收。此外,位在外本體41的 縫隙102上方之孔爲用於感測器的孔1〇8。 外本體41的頂板部具有風扇結構,使得流自轉臺42的 -14 - 201142769 入口埠1 0 6之空氣能夠被排到外面。例如,諸如冷卻葉片 構件的一例子之葉片等一些風扇區107 (排出埠)設置在 外本體41的頂板部(上部)中,使用旋轉操作產生空氣流 ’及從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或其驅動器所產生的熱被強 制排出到外面。風扇區1 07係可藉由切割外本體4 1的上部 來形成。在此例中,頂板部亦充作風扇區1 07。若頂板部 亦充作風扇區1 〇7,則外本體4 1變得更堅固。 風扇區107的位置並不侷限於旋轉區104的旋轉軸103 之上部,及風扇區107可裝附在外本體41的下部中之旋轉 軸1 03附近。雖然依據葉片構件的葉片方向,但是當旋轉 區104旋轉時會產生從旋轉區104的上部朝下部的空氣流, 或者從旋轉區1〇4的下部朝上部的空氣流。在任何例子中 ,設置入口埠或排出埠在旋轉區104上方或下方較佳。 如此,因爲葉片構件裝附於旋轉軸103,所以使用旋 轉區104的旋轉操作可產生空氣流。因此,在不重新添加 風扇電動機等等之下,可將產生自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 的熱排出到外面。結果’因爲不需要風扇結構,所以可降 低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10的製造成本。 安裝框105爲可旋轉式支撐轉臺42之區。軸接收區( 未圖示)設置在安裝框105上方。軸接收區與旋轉軸103嚙 合,使得旋轉軸1〇3可自由旋轉,且亦支撐旋轉區104。電 動機52設置在安裝框105內部,以便與預定旋轉(調變) 速度旋轉轉臺42。例如,直接連接型AC電動機與旋轉軸 103的下端嚙合。電動機52直接傳送力矩到旋轉軸1〇3,及 -15- 201142769 旋轉軸103旋轉。結果,旋轉區104以預定調變率旋轉。 電動機52對應於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之“驅動區”的一 特定例子。 在此例中,當供應電力或影像資料Din到旋轉區104時 ,採取經由滑環5 1供應之方法。根據此方法,供應電力和 影像資料Din到旋轉軸103之滑環51被設置。滑環51被分成 固定側組件和旋轉側組件。旋轉側組件裝附於旋轉軸1 03 。鎧甲53 (配線纜線)連接到固定側組件》 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經由另一鎧甲54連接到旋轉側 組件。在固定側組件和旋轉側組件之間,採用滑動構件( 未圖示)電連接到環狀本體之結構。滑動構件形成固定側 組件或旋轉側組件,及環狀本體形成旋轉側組件或固定側 組件。經由此結構,在安裝框1 0 5中,供應自外面之電力 或影像資料Din可經由滑環5 1傳送到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 [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10的組裝之例子] 隨後,將參考圖2至8說明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10 的組裝方法和各構件的製造方法。圖2爲多方向三維影像 顯示裝置10的組裝之例子的放大立體圖。根據多方向三維 影像顯示裝置10的組裝例子,首先,備製圖2所示之具有 縫隙的外本體41和具有入口埠之轉臺42以形成旋轉區104 。例如,藉由將具有預定孔徑之圓柱形材料切割成具有預 定長度,而形成具有預定孔徑和預定長度之圓柱形外本體 -16- 201142769 4 1。在此例中,藉由鐵板或鋁板所形成之圓柱形本體被使 用作爲外本體4 1。 然後’縫隙102和感測器用的孔108被形成在外本體41 的周邊表面之預定位置中。在此例中,縫隙102被刺穿在 平行於圓柱形材料的周邊表面上之旋轉軸103的方向上。 孔108被刺穿在縫隙1〇2上方。在裝附於轉臺42上的狀態中 使用外本體41。以黑色塗佈外本體41的內部和外部,使得 光被吸收。 然後,轉臺42係使用具有預定厚度之碟形金屬材料所 形成。旋轉軸103形成在轉臺42的中心。旋轉軸103充作轉 臺42的旋轉中心,亦充作外本體4 1的旋轉中心。在此例中 ,用以定位之一對桿狀構件被形成(未圖示;下面稱作定 位梢8 3 ),以突出到轉臺42內。當疊層一維發光元件基板 #1等等時使用定位梢83 » 此外,滑環5 1設置在旋轉軸1 03中,及從旋轉側組件 拉出鎧甲54»入口埠106形成在轉臺42的預定位置中。入 口埠106爲當空氣流入外本體41時之空氣入口。亦以黑色 塗佈轉臺42以吸收光。 另一方面,形成用以形成三維影像之具有預定形狀的 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在此例中’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 1 被形成,使得彎曲發光表面被形成。圖3爲計算二維發光 元件陣列1 0 1的發光表面之形狀的例子(第—例子)之說 明圖。 在此例中,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的發光表面之形狀 -17- 201142769 爲在圖3所示之χ-y座標平面上(垂直於旋轉軸103的平面 )由點(χ(θ),y(〇))所圖示之曲線’其以下面式子來表示 。當形成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時’從旋轉區104的旋轉軸 1 〇 3到任何觀看點P之線段的距離被設定成L 1。從旋轉軸 103到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的最短距離被設定成L2e而且 ,在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10中’影像顯示被執行’使 得當從任何觀看點P觀看裝置時’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 1所 產生之發光點的軌跡(即 '所觀看到的影像顯示表面)變 成例如平坦表面。在此例中’ L2等於從旋轉軸103到由複 數個發光元件所產生之發光點的軌跡所形成之平面的距離 〇 此外,從旋轉區1 〇4的旋轉軸1 03到縫隙1 02之線段的 距離被設定成r,及具有距離L1的線段和具有距離r的線段 之間的角度(其爲指示相關於具有距離L 1的線段之縫隙 102的位置之角度)被設定成Θ。此外,形成二維發光元件 陣列101的發光表面之彎曲形狀的X軸座標値被設定成Χ(θ) ,及形成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的發光表面之彎曲形狀的y 軸座標値被設定成y(e)。即、X軸座標値Χ(θ)係以式子(1 )來表示。 χ(θ) = r(L2-L 1 )sin0cos0/(L 1-rcos0) + L2sin9 ... (1) y軸座標値y(e)係以式子(2)來表示。 y(0) = r(L2-Ll )sin20/(Ll-rcos0)-L2sin0 ... (2) x軸座標値χ(θ)和y軸座標値y(0)決定二維發光元件陣 列1〇1的發光表面之形狀。在圖3中,(xl,yl)爲縫隙102 -18- 201142769 的座標》( x2, -L2 )爲從觀看點p經由縫隙102實際觀看到 之發光點的座標。 如此,從觀看點P經由縫隙1 02所觀看到之發光點的軌 跡可決定所看到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的發光表面之形 狀爲平坦表面。若發光表面的形狀被決定’則藉由切割以 彎曲形狀形成印刷電路板較佳。 圖4爲計算藉由上述式子(1)及(2)所獲得之二維 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的發光表面之形狀的例子之說明圖。根 據圖4所示之發光表面形狀的計算例子,從圖3所示之旋轉 區104的旋轉軸103到任何觀看點p之線段的距離L1爲90 mm 。從旋轉區104的旋轉軸103到虛擬直線之距離L2爲10 mm 。從旋轉區1 〇 4的旋轉軸1 0 3到縫隙1 0 2之線段的距離r爲3 0 mm。圖示具有距離L 1的線段和具有距離r的線段之間以及 指示相關於距離L1的線段之縫隙102的位置之角度Θ被圖示 作-33°5Θ£33°的例子。 圖5至7爲形成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的例子(第一至 第三例子)之立體圖。圖5爲形成一維發光元件基板#1的 例子之放大立體圖。在此例中,當形成二維發光元件陣列 101時,首先形成一維發光元件基板#1。一維發光元件基 板#1係藉由依據上述式子(1)及(2),以圖案化銅箔基 板(未圖示)來形成配線圖案、將利用配線圖案所形成之 印刷電路板3 1的外觀切割成Υ型、及將內部切割成彎曲形 狀(例如,以弧形)所獲得。在此例中,具有配線結構之 連接器34形成在彎曲部的對側。 -19 - 201142769 此外,定位孔3 2及3 3形成在一維發光元件基板#k之印 刷電路板3 1的兩側中》串聯至並聯轉換和驅動器用的1C 3 5 (半導體積體電路)安裝於印刷電路板3 1上,印刷電路 板31被切割成外觀具有Y型和內部具有彎曲形狀。然後, 發光元件20j在安裝1C 35之印刷電路板31的邊緣或小開口 表面上直線列陣成Ί ”列。此外,直線透鏡構件1 09配置在 發光元件2 0j的正表面上。如此,形成一維發光元件基板 #1(基板)(參考圖6)。 圖6爲一維發光元件基板# 1的組態之例子的立體圖》 在此例中,備製圖6所示之“η”個一維發光元件基板#1。這 是爲了藉由疊層“η”個一維發光元件基板#1來形成二維發 光元件陣列1 〇 1 ( m列X η行)。 作爲具有彎曲形狀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 1,能夠使 用撓性平板顯示器,其被彎曲成υ型,使得發光表面具有 彎曲形狀;或者平板顯示器’其在事先被形成彎曲形狀。 難以將具有一般結構之平板顯示器用於根據本發明的實施 例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〇丨。此外’因爲在萬用型平板顯 示器中配線線路被列陣成矩陣’所以採用動態照明法,其 中以m列或η行爲單位連續掃描發光元件以被點亮。 因此,因爲更新影像花時間’所以更新率最快約2 4 0 至1 000 Hz。因此,需要以大於1 000 Ηζ來足夠快地更新影 像。在此例中,努力以使用執行高速回應之發光元件20j 來大幅增加發光元件2 0j的驅動電路之速度,或者努力藉 由大幅增加一次所驅動之發光元件2 〇j的數目來降低動態 -20- 201142769 照明中的掃描線數目。 爲了明顯增加一次所驅動之發光元件20j的數目,將 列陣成矩陣之配線圖案分割成小單位,及分開且並行地驅 動所分割的配線圖案之小矩陣較佳,或者同時爲所有發光 元件20j執行靜態照明。 圖7爲疊層“k”個一維發光元件基板#k ( k=l至η)的例 子之立體圖。在此例中,藉由只疊層必要的一維發光元件 基板#k數目來製造具有彎曲形狀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 ,其中發光元件20j被直線列陣成“j”列。 關於具有如圖7所示之疊層結構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 1 0 1,首先,在對準印刷電路板的定位孔3 2及3 3之狀態中 堆疊一維發光元件基板#k。藉由此堆疊,插入到在轉臺42 上突出之圓柱形定位梢83變得容易。結果,可依據自我對 準來疊層“k”個一維發光元件基板#1至#k。經由此種形成 順序,能夠容易形成具有彎曲發光表面之二維發光元件陣 列 1 0 1。 在此例中,若從一開始平行傳送影像資料Din到一維 發光元件基板#k,則配線圖案的數目明顯增加。因此,不 僅用以驅動發光元件2 0j之驅動器1C (驅動器電路)而且 用於串聯到並聯轉換之IC ( ASIC電路)被安裝作爲一維發 光元件基板#k上的1C 35。用於串聯到並聯轉換之1C針對 平行轉換串聯傳送的影像資料Din來操作。 如此,藉由疊層使用一維發光元件基板#k之結構的資 訊傳送方法,能夠經由串聯配線圖案傳送影像資料Din直 -21 - 201142769 到最後的發光元件20j。結果,現在與平行傳送影像資料 Din到一維發光元件基板#k比較,可明顯降低配線圖案數 目。此外,可以高產量形成在組裝效率和維修方面非常好 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以此方式,可製造具有彎曲形 狀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 1。 若備製圖3至7所示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1,則將二 維發光元件陣列101裝附於圖2所示之旋轉區104的預定位 置,在此例中,是在轉臺42上。在此例中,在轉臺42上突 出之圓柱形定位梢83被插入到“k”個一維發光元件基板#k 的印刷電路板之孔。然後,以自我對準來定位各一維發光 元件基板#k。爲了維持此狀態,將“k”個一維發光元件基 板#1至#n沿著旋轉軸103疊層和裝附。 在此例中,安裝在預定基板上之連接基板11在轉臺42 上設置成筆直狀態。用於與一維發光元件基板#1至#11之具 有配線結構的連接器連接之具有插入結構的連接器設置在 連接基板1 1中。一維發光元件基板# 1至#11之具有配線結構 的連接器被安裝到連接基板11的具有插入結構之連接器內 ,使得“k”個一維發光元件基板連接到連接基板1 1。 而且,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配置在旋轉區104的旋轉 軸103和外本體41的縫隙102之間,使得彎曲的發光表面( 凹下表面側)面向縫隙1 〇 2的位置。例如,將二維發光元 件陣列101裝附於旋轉區104的旋轉軸103、二維發光元件 陣列101、和縫隙102對準在直線上之位置。二維發光元件 陣列1 〇 1連接到從滑環5 1的旋轉側組件拉出之鎧甲5 4。 -22- 201142769 在此例中,觀看者偵測器的例子之觀看者偵測感測器 81裝附於可從外本體41的內部觀看外面之位置。觀看者偵 測感測器8 1經由臂構件82裝附於連接基板1 1。觀看者偵測 感測器8 1裝附於臂構件82的一端,及當藉由偵測在由電動 機52所旋轉的旋轉區104外面正看著三維影像之觀看者來 決定是否具有觀看者時被使用。位置感測偵測器(PSD感 測器)、超音波感測器、紅外線感測器、臉部辨識相機等 等被使用作爲觀看者偵測感測器8 1。 較佳的是,觀看者偵測感測器8 1能夠以小角度的解析 度來偵測全周邊。因爲觀看者偵測感測器8 1與旋轉區1 04 —起旋轉來偵測觀看者,所以可由一觀看者偵測感測器8 1 偵測全周邊。因此,能夠製造具有高角解析度的系統。結 果,因爲可大幅降低感測器的數目,所以可實現高解析度 和低成本二者。 當高速相機被應用作爲觀看者偵測感測器8 1時’相機 裝附於旋轉區104的旋轉軸103。藉由裝附此種高速相機於 旋轉區104的旋轉軸103及將其旋轉,可在3 60°的全區域上 偵測觀看者的存在。 若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裝附於轉臺42上’則外本體 4 1被裝附,以覆蓋轉臺42上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在 此例中,可藉由將縫隙102固定在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的 發光表面前面,而將光的發射角限制成預定範圍。因此’ 可藉由外本體41的周邊表面之縫隙102和位在縫隙102更裡 面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來形成發光單元U1。 -23- 201142769 此外,可設置用以可旋轉式支撐轉臺42之安裝框i〇5 。在此例中,滑環51設置在安裝框105的上部,及安裝軸 接收區(未圖示)。軸接收區與旋轉軸1〇3嚙合,使得旋 轉軸103可自由旋轉,且亦支撐旋轉區104。在安裝框105 中,除了滑環51以外還安裝電動機52、控制器55、I/F基板 56、及供電區57等等(參考圖18)。電動機52與旋轉軸 103直接連接。 控制器5 5和供電區5 7經由鎧甲5 3連接到滑環5 1的固定 側組件。因此,在安裝框1 〇5中,供應自外面的電力或影 像資料Din可經由滑環5 1傳送到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1。若 備製安裝框1 05,則裝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 1的旋轉區 104被裝附到安裝框105。結果,完成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 裝置1 0。 [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中之透鏡構件1 09的功能之例 子] 圖8爲當從旋轉軸方向觀看時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 中之透鏡構件1 09的功能之例子的槪要圖。在此例中’圖8 所示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係藉由疊層複數個一維發光 元件基板# 1所形成。爲了方便,例如,在第一行列陣十二 個(m=12)發光元件20j(j=l至m)。圖5至7所示之例子 爲發光元件的數目爲59( m = 59)之例子。 在未到達縫隙102附近之下’從發光元件201至21 2發 出的大部分光束就在外本體4丨中被散射以變成熱。因此’ -24- 201142769 在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ο 1中,具有預定形狀之透鏡構件1 09 裝附於發光元件201至212的每一個之發光表面。在此例中 ,透鏡構件1 09裝附於各發光元件20j,使得從發光元件 20 1至21 2所發出的光束變成平行光束。結果,從發光元件 201至21 2所發出的光束可聚集在縫隙102附近。 微透鏡或SELFOC透鏡被使用作爲透鏡構件109。無疑 地,爲了降低製造成本,諸如微透鏡陣列或SELFOC透鏡 陣列等片狀透鏡或板狀透鏡可裝附於二維發光元件陣列 101,來取代將透鏡構件109裝附於發光元件201至212的每 一個。 若光束只聚集左和右方向上,則亦可使用雙凸透鏡。 藉由裝附此種透鏡構件1 09,可盡可能抑制散射光。這是 有利的,因爲可有效使用光,及取得適用於多方向三維影 像顯示裝置10之亮度或對比。結果,可預期提高電力效率 [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10的操作原理] 接著,將參考圖9至17說明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 10的操作原理。圖9爲當從旋轉軸方向觀看時之多方向三 維影像顯示裝置10的操作之例子的槪要圖。在圖式中,省 略透鏡構件109。 圖9所示之多方向三維影像顯不裝置1〇採用光再生法 。旋轉區104旋轉在箭頭R的方向上(參考圖1) ’或者與 作爲旋轉中心之旋轉軸1 03相反之方向上。 -25- 201142769 在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ίο中,平行於旋轉軸103 之縫隙102設置在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的發光表面之前的 外本體41中,使得從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所發出的光不 會從除了縫隙位置之外的部位漏洩。由於此縫隙結構’在 左和右方向上從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的發光元件201至 212的每一個所發出之光的發射角度主要受到縫隙102的限 制。 雖然在此例中將發光元件201至212的數目設定成m= 12 ,但是亦可設定其他數目。藉由十二個發光元件201至212 ,以旋轉軸1〇3做爲參考所形成之三維影像之光束從旋轉 區104的內部經由縫隙102漏洩到外面。此處,藉由連接十 二個發光元件201至212的每一個到縫隙之102所獲得的線 段之方向以向量來表示。 由連接發光元件20 1到縫隙1 02所獲得之線段所指示的 方向假設爲經由縫隙〗〇2從發光元件201漏洩出之光的方向 。下面,此方向被說明作“向量201 V方向’’。同樣地,由連 接發光元件202到縫隙1 02所獲得之線段所指示的方向假設 爲經由縫隙102從發光元件202漏洩出之光的方向。此方向 被說明作“向量202 V方向”。同樣地,由連接發光元件212 到縫隙102所獲得之線段所指示的方向假設爲經由縫隙102 從發光元件21 2漏洩出之光的方向。此方向被說明作“向量 2 1 2 V方向”。 例如,輸出自發光元件201的光通過縫隙1 02,然後在 向量201V方向上發出。輸出自發光元件2 02的光通過縫隙 -26- 201142769 102,然後在向量2 02V方向上發出。同樣地,輸出自發光 元件203至212的光束通過縫隙102,然後在向量203V至 2 12V方向上發出。如此,因爲來自發光元件201至212的光 束在不同方向上發出,所以能夠降低對應於由縫隙1 02所 調整的一垂直線之光束。 藉由相對於觀看點P之具有此種縫隙結構的旋轉區1 04 之旋轉掃描,可形成具有圓柱形狀之光再生表面。此外, 可根據相關於觀看點P的旋轉掃描之角度,藉由反射來自 外面的影像資料Din或者來自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的一發 光單元U1上之諸如ROM等位在旋轉區中的儲存裝置之影像 資料Din,可輸出任意再生光。 [發光點之軌跡的例子] 隨後,將說明從觀看點P所觀察之發光點的軌跡之例 子。 在此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1 〇中,例如,將十二個 (m=12)發光元件配置在垂直於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〇1中 之旋轉軸103的平面上之如上述的不同位置中。根據旋轉 區104的旋轉,“m”個發光元件的每一個經由縫隙102發出 用於不同觀看位置的光到外面。此處,假設在旋轉旋轉區 1 04的同時,從旋轉區1 04四周的任何觀看位置朝旋轉軸 1 03之方向上執行觀察。在此例中,稍後將說明之顯示控 制器1 5 (圖1 8 )控制複數個發光元件的光發射,使得例如 藉由以複數個發光元件所形成的發光點之軌跡,將對應於 -27- 201142769 任何觀看位置之平面影像形成在旋轉區104中。在各自觀 看位置中,觀察到對應於具有些微視差的觀看位置之平面 影像。因此,當從等同兩眼的位置之任何兩觀看位置觀察 時,例如,觀察到對應於具有視差之觀看位置的平面影像 。結果,觀看者可在旋轉區的四周任何位置中辨識三維影 像。 圖10A至1 2D爲從觀看點p所觀察到之發光點的軌跡之 例子的說明圖。如圖1 0 A至1 0D所示,當以固定速度旋轉 具有發光單元U1之旋轉區104,用以執行相關於觀看點 p = 300之旋轉掃描時,從觀看點p = 300所觀察到的發光元件 從發光元件201以時間T的間距連續移動到發光元件202、 203、... ' 2 1 2 〇 藉由調整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 1的發光表面形狀和縫 隙1 02的位置,而實現發光點的軌跡(圖式中的小黑色0 形記號)形成平坦表面之結構。例如,在圖1 〇 A所示之時 間t = 0中,當經由縫隙1 02在觀看點3 00觀察二維發光元件 陣列101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201漏洩的光。 在圖10B所示之時間t = T中,當經由縫隙102在觀看點 300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202 漏洩的光。位在圖式的右側第一個之小白色圓形記號指示 發光元件201的發光點。在圖10C所示之時間t = 2T中,當經 由縫隙102在觀看點3 00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〇1時,觀 察到從發光元件203漏洩的光。圖10C中的第二小圆形記號 指示發光元件202的發光點。 -28- 201142769 在圖10D所示之時間t = 3T中,當經由縫隙102在觀看點 3 00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 1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2〇4 漏洩的光。圖10D中的第三小圓形記號指示發光元件203的 發光點。 而且,在圖1 1 A所示之時間t = 4T中,當經由縫隙102在 觀看點300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時,觀察到從發光元 件205漏洩的光。圖1 1 A中的第四小圓形記號指示發光元件 2 04的發光點。在圖1 1 B所示之時間t = 5 T中,當經由縫隙 102在觀看點300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時,觀察到從 發光元件206漏洩的光。圖11B中的第五小圓形記號指示發 光元件205的發光點。 在圖11C所示之時間t = 6T中,當經由縫隙102在觀看點 3 00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207 漏洩的光。圖1 1C中的第六小圓形記號指示發光元件206的 發光點。在圖1 1D所示之時間t = 7T中,當經由縫隙102在觀 看點3 00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 1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 208漏洩的光。圖1 1 D中的第七小圓形記號指示發光元件 207的發光點。 在圖12A所示之時間t = 8T中,當經由縫隙102在觀看點 3〇〇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209 漏洩的光。圖12A中的第八小圓形記號指示發光元件20 8的 發光點。在圖12B所示之時間t = 9T中,當經由縫隙102在觀 看點3 00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〇1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 21〇漏洩的光。圖12B中的第九小圓形記號指示發光元件 -29- 201142769 209的發光點。 在圖1 2 C所示之時間t= 1 OT中,當經由縫隙1 〇 2在觀看 點3 0 0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 211漏洩的光。圖12C中的第十小圓形記號指示發光元件 2 1 〇的發光點。在圖1 2D所示之時間t= 1 1 T中,當經由縫隙 102在觀看點3 00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時’,觀察到從 發光元件212漏洩的光。圖12D中的第Η--小圓形記號指示 發光元件2 1 1的發光點。圖1 2D中之第十二小黑圓形記號指 示發光元件212的發光點。 [光的輸出形式] 接著,將說明光束如何經由縫隙1 02輸出到複數個觀 看點。圖13Α至16爲光束經由縫隙102輸出到複數個觀看點 Ρ之情況(第一至第四情況)的說明圖。在此例中,在發 光單元U1的全周邊( 3 60 °)四周每6°設定六十個觀看點 ρ = 300至3 5 9之例子中,圖示從時間t = 0至時間t = 5T之區段 (1 /1 2圈)的情況,其中從任何參考位置以3 (Γ旋轉旋轉區 104» 根據此種發光單元U1,如圖13A至15B所示,一次將 光束輸出到如發光元件201至212—樣多的數目之複數個( 十二)觀看點ρ。經由此輸出’發光點的軌跡形成平坦表 面,及不僅在觀看點P = 300中而且在其他觀看點p = 349至 3 59中都觀察得到。 例如,在圖1 3 A所示之時間t = 〇中,當經由縫隙1 〇2在 -30- 201142769 觀看點300 (省略p)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〇1時,觀察 到從發光元件20 1漏洩的光。此例子爲旋轉區1 〇4以順時鐘 方向旋轉,及以觀看點3 00作參考,每6°位移觀看點之例 子。當在距圖13A所示的觀看點300以6°反時鐘方向存在之 另一觀看點3 5 9經由縫隙1 〇 2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 1時 ,觀察到從發光元件202漏洩的光。 當在距圖13A所示的觀看點300以12°反時鐘方向存在 之另一觀看點3 5 8經由縫隙1 〇2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 1 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203漏洩的光。當在距圖13A所示的 觀看點300以18°反時鐘方向存在之另一觀看點357經由縫 隙1 02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 204漏洩的光。 當在距圖13A所示的觀看點300以24°反時鐘方向存在 之另一觀看點3 5 6經由縫隙1 02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 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205漏洩的光。當在距圖13A所示的 觀看點3 00以30°反時鐘方向存在之另一觀看點3 5 5經由縫 隙1 02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 206漏洩的光》 當在距圖13A所示的觀看點300以36°反時鐘方向存在 之另一觀看點3 54經由縫隙102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〇1 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207漏洩的光。當在距圖13A所示的 觀看點300以42°反時鐘方向存在之另一觀看點353經由縫 隙1 02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 208漏浅的光。 -31 - 201142769 當在距圖13A所示的觀看點300以48°反時鐘方向存在 之另一觀看點3 52經由縫隙102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 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209漏洩的光。當在距圖13A所示的 觀看點3 00以5C反時鐘方向存在之另一觀看點351經由縫 隙1 02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 210漏洩的光。 當在距圖13A所示的觀看點300以60°反時鐘方向存在 之另一觀看點3 50經由縫隙102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 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211漏洩的光。當在距圖13A所示的 觀看點3 00以66°反時鐘方向存在之另一觀看點3 49經由縫 隙1 02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1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 212漏洩的光。 而且,在圖1 3 B所示之時間t = T中,當經由縫隙1 02在 觀看點300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〇1時,觀察到從發光元 件2 0 2漏洩的光。當在距圖1 3 B所示的觀看點3 0 0以6 °順時 鐘方向存在之另一觀看點301經由縫隙1〇2觀察二維發光元 件陣列1 Ο 1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20 1漏洩的光。 當在距圖13B所示的觀看點300以6°反時鐘方向存在之 另一觀看點3 59經由縫隙102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時 ,觀察到從發光元件203漏洩的光。當在距圖13B所示的觀 看點300以12°反時鐘方向存在之另一觀看點358經由縫隙 102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204 漏洩的光。 當在距圖13B所示的觀看點300以18°反時鐘方向存在 -32- 201142769 之另一觀看點3 5 7經由縫隙1 02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i i 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205漏洩的光。當在距圖13B所示的 觀看點300以24°反時鐘方向存在之另一觀看點3 5 6經由縫 隙1 02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丨〇丨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 2 0 6漏洩的光。 當在距圖13B所示的觀看點300以30。反時鐘方向存在 之另一觀看點3 5 5經由縫隙1 02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 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2 0 7漏洩的光。當在距圖1 3 B所示的 觀看點300以3 6°反時鐘方向存在之另一觀看點3 5 4經由縫 隙1 02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丨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 208漏拽的光。 當在距圖13B所示的觀看點300以42°反時鐘方向存在 之另一觀看點3 5 3經由縫隙1 02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 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209漏洩的光。當在距圖13B所示的 觀看點3 00以48°反時鐘方向存在之另一觀看點3 5 2經由縫 隙1 02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 210漏洩的光。 當在距圖13B所示的觀看點3 00以54°反時鐘方向存在 之另一觀看點3 5 1經由縫隙1 02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 1 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211漏洩的光。當在距圖13B所示的 觀看點300以60°反時鐘方向存在之另一觀看點3 5 0經由縫 隙1 02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 212漏洩的光。 而且,在圖14A所示之時間t = 2T中,當經由縫隙102在 -33- 201142769 觀看點300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時,觀察到從發光元 件203漏洩的光。當在距圖14A所示的觀看點300以6°順時 鐘方向存在之另一觀看點301經由縫隙102觀察二維發光元 件陣列1 0 1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202漏洩的光。 當在距圖14A所示的觀看點300以12°順時鐘方向存在 之另一觀看點3 0 2經由縫隙1 0 2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 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201漏洩的光》當在距圖14A所示的 觀看點3 00以6°反時鐘方向存在之另一觀看點3 59經由縫隙 102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〇1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204 漏洩的光。 當在距圖MA所示的觀看點3 00以12°反時鐘方向存在 之另一觀看點3 5 8經由縫隙1 〇 2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 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205漏洩的光。當在距圖14A所示的 觀看點300以18°反時鐘方向存在之另一觀看點357經由縫 隙1 02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 206漏洩的光。 當在距圖14A所示的觀看點3 00以24°反時鐘方向存在 之另一觀看點3 5 6經由縫隙1 〇 2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 1 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207漏洩的光。當在距圖14A所示的 觀看點3 00以30°反時鐘方向存在之另一觀看點3 5 5經由縫 隙1 02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 2〇8漏洩的光。 當在距圖14A所示的觀看點3 00以36°反時鐘方向存在 之另一觀看點3 54經由縫隙1〇2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 -34- 201142769 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209漏洩的光。當在距圖14A所示的 觀看點300以42°反時鐘方向存在之另一觀看點3 5 3經由縫 隙1 02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 1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 2 10漏洩的光。 當在距圖14A所示的觀看點300以48°反時鐘方向存在 之另一觀看點3 52經由縫隙1 02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 1 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2 1 1漏洩的光。當在距圖1 4A所示的 觀看點3 00以54°反時鐘方向存在之另一觀看點351經由縫 隙1 02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 1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 212漏洩的光。 而且,在圖14B所示之時間t = 3T中,當經由縫隙102在 觀看點3 00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〇1時,觀察到從發光元 件204漏洩的光。當在距圖14B所示的觀看點3 00以6°順時 鐘方向存在之另一觀看點301經由縫隙102觀察二維發光元 件陣列101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203漏洩的光。 當在距圖14B所示的觀看點3 00以12°順時鐘方向存在 之另一觀看點3 0 2經由縫隙1 〇 2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 1 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202漏洩的光。當在距圖14B所示的 觀看點3 00以18°順時鐘方向存在之另一觀看點3 03經由縫 隙1 02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 201漏洩的光》 當在距圖14B所示的觀看點300以6°反時鐘方向存在之 另一觀看點359經由縫隙102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時 ,觀察到從發光元件205漏洩的光。當在距圖14B所示的觀 -35- 201142769 看點300以12°反時鐘方向存在之另—觀看點358經由縫隙 102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〇〗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2〇6 漏洩的光。 當在距圖14B所示的觀看點300以18。反時鐘方向存在 之另一觀看點3 5 7經由縫隙1 〇 2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 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207漏洩的光。當在距圖14B所示的 觀看點300以24°反時鐘方向存在之另一觀看點3 56經由縫 隙1 〇2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 208漏洩的光。 當在距圖14B所示的觀看點300以30°反時鐘方向存在 之另一觀看點3 5 5經由縫隙1 02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 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209漏洩的光。當在距圖14B所示的 觀看點300以36°反時鐘方向存在之另一觀看點354經由縫 隙1 02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 210漏洩的光。 當在距圖14B所示的觀看點300以42°反時鐘方向存在 之另一觀看點3 5 3經由縫隙1 02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 1 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211漏洩的光。當在距圖14B所示的 觀看點3 00以48°反時鐘方向存在之另一觀看點3 5 2經由縫 隙1 02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 212漏洩的光。 而且,在圖15A所示之時間t = 4T中,當經由縫隙102在 觀看點300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〇1時,觀察到從發光元 件2 05漏洩的光。當在距圖15A所示的觀看點300以6°順時 -36- 201142769 鐘方向存在之另一觀看點301經由縫隙102觀察二維發光元 件陣列101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204漏洩的光。 當在距圖15A所示的觀看點300以12°順時鐘方向存在 之另一觀看點3 02經由縫隙1 02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 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203漏洩的光。當在距圖15A所示的 觀看點3 00以18°順時鐘方向存在之另一觀看點3 03經由縫 隙1 02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 202漏洩的光。 當在距圖15A所示的觀看點300以24°順時鐘方向存在 之另一觀看點304經由縫隙102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 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201漏洩的光。當在距圖15 A所示的 觀看點3 00以6°反時鐘方向存在之另一觀看點3 59經由縫隙 102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〇1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206 漏洩的光。 當在距圖15A所示的觀看點300以12°反時鐘方向存在 之另一觀看點358經由縫隙102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〇1 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207漏洩的光。當在距圖15A所示的 觀看點300以18°反時鐘方向存在之另一觀看點357經由縫 隙1 0 2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 208漏洩的光。 當在距圖15A所示的觀看點300以24°反時鐘方向存在 之另一觀看點3 56經由縫隙102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ι〇1 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209漏洩的光。當在距圖15A所示的 觀看點300以30°反時鐘方向存在之另一觀看點355經由縫 -37- 201142769 隙1 02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 1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 210漏洩的光。 當在距圖15Α所示的觀看點300以36°反時鐘方向存在 之另一觀看點3 54經由縫隙102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 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211漏洩的光。當在距圖15 Α所示的 觀看點300以42°反時鐘方向存在之另一觀看點353經由縫 隙1 02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 1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 212漏洩的光。 而且,在圖15B所示之時間t = 5T中,當經由縫隙102在 觀看點3 00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 1時,觀察到從發光元 件206漏洩的光。當在距圖15B所示的觀看點3 00以6°順時 鐘方向存在之另一觀看點301經由縫隙102觀察二維發光元 件陣列101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205漏洩的光。 當在距圖15B所示的觀看點300以12°順時鐘方向存在 之另一觀看點302經由縫隙102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 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2 04漏洩的光。當在距圖15B所示的 觀看點300以18°順時鐘方向存在之另一觀看點303經由縫 隙1 02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 1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 203漏洩的光》 當在距圖15B所示的觀看點300以24Ί暝時鐘方向存在 之另一觀看點304經由縫隙102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〇1 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202漏洩的光。當在距圖15B所示的 觀看點300以30°順時鐘方向存在之另一觀看點305經由縫 隙1 02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 1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 -38- 201142769 2 〇 1漏洩的光。 當在距圖15Β所示的觀看點300以6°反時鐘方向存在之 另一觀看點3 5 9經由縫隙1 0 2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時 ,觀察到從發光元件207漏洩的光。當在距圖15Β所示的觀 看點3 00以1 2 °反時鐘方向存在之另一觀看點3 5 8經由縫隙 102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208 漏洩的光。 當在距圖15Β所示的觀看點300以18°反時鐘方向存在 之另一觀看點3 5 7經由縫隙1 02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 1 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209漏洩的光。當在距圖15Β所示的 觀看點300以24°反時鐘方向存在之另一觀看點3 56經由縫 隙1 〇2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 2 1 〇漏洩的光。 當在距圖UB所示的觀看點300以30°反時鐘方向存在 之另一觀看點3 5 5經由縫隙1 0 2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 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211漏洩的光。當在距圖15Β所示的 觀看點300以36°反時鐘方向存在之另一觀看點354經由縫 隙1 〇 2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i時,觀察到從發光元件 212漏浅的光。 同樣地,另外在時間t = 6T至1ΪΤ中,觀察到從十二個 發光元件201至212漏洩的光束逐一位移。同時,旋轉區 1〇4從角度30°到達角度60°且旋轉。因此,若旋轉區1〇4在 全周邊四周旋轉(1圏),即、以3 6 0。旋轉,則觀察到在 時間t = 〇至59Τ中從十二個發光元件201至212所發出的光束 -39- 201142769 。以此方式,在距觀看點3 0 0以角度6 °順時鐘方向或/反時 鐘方向存在之另一觀看點做爲參考經由縫隙102觀察二維 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結果,可觀察到從十二個發光元件20 1 至212漏洩的光束逐一位移(參考圖16)。 圖1 6爲藉由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1所形成之發光點的 全軌跡之例子圖。根據圖1 6所示之藉由二維發光元件陣列 1 〇 1所形成的發光點之全軌跡的例子,在時間t = 0至5 9T中 之發光點的軌跡形成平坦表面及在所有(六十個)觀看點 300至359觀察得到。在此例中,觀看點的數目是60 (角度 6°的配置節距)。因爲從六十個觀看點300至359所觀察到 之再生的影像是平的,所以用以以預定順序將成像資料轉 換成發射光資料之處理被降低。因此,如上述之發光單元 U 1的結構非常有利於產生再生光束用的影像資料。 [三維影像顯示用的影像資料之產生的例子] 接著,將說明可應用到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10之 三維影像顯示用的影像資料之產生的例子。圖1 7爲將成像 資料轉換成發射光資料之例子的資料格式圖。 在此例中,欲顯示在圖1 6所示的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 裝置10上之物體(欲成像的對象)從其全周邊成像。例如 ’物體配置在成像中心,及在全周邊四周每6。設定六十個 成像點(等同觀看點300至359 ),以配置中心爲旋轉中心 〇 然後’在物體成像時,實際上使用相機從觀看點300 -40- 201142769 至359的每一個朝中心位置(等同旋轉軸103)拍攝物體的 影像。藉由此成像,可收集物體的光再生所需之全周邊上 的成像資料。 然後’在縫隙方向上(縱向方向)以線資料爲單位來 執行配置操作處理,使得如圖17所示一般收集之成像資料 變成用於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 1中之十二列的發光元件2 0 1 至212之每一發射時序的發射光資料。 此處,藉由在成像點300拍攝影像所獲得之影像(〇。 )的成像資料被表示如下。成像點300爲成像資料(300-201 、 300-202 、 300-203 ' 300-204 、 300-205 、 300-206 、 300-207 ' 300-208 ' 300-209 ' 300-210 ' 300-211 ' 300-2 12)。 而且,藉由在成像點301拍攝影像所獲得之影像(6° )的成像資料被表示如下。成像點3 0 1爲成像資料(3 0 1 · 201 、 301-202 、 301-203 、 301-204 、 301-205 、 301-206 、 301 -207 ' 3 0 1 -208 ' 3 0 1 -209 ' 301-210 ' 301-211 ' 301-2 12)。 藉由在成像點3 02拍攝影像所獲得之影像(12° )的成 像資料被表示如下。成像點302爲成像資料(302-20 1、 3 02-202、302-203 、 302-204、302-205 、 302-206、302-207、302-208、302-209 ' 302-2 1 0、302-2 1 1、302-2 1 2 ) 〇 藉由在成像點3 03拍攝影像所獲得之影像(18° )的成 像資料被表示如下。成像點3 03爲成像資料(3 03 -20 1、 -41 - 201142769 303 -202 ' 3 03 -203 ' 303-204 ' 303-205 ' 303-206 ' 3 03 - 207 、 303-208 、 303-209 、 303-210 、 303-211 、 303-212) ο 藉由在成像點3 0 4拍攝影像所獲得之影像(2 4 ° )的成 像資料被表示如下。成像點304爲成像資料(304-20 1、 304-202 ' 304-203 ' 304-204 ' 304-205 ' 304-206 ' 304-207 、 304-208 、 304-209 、 304-210 、 304-211 、 304-212) 。同樣地,藉由在成像點3 5 8拍攝影像所獲得之影像(3 4 8 ° )的成像資料被表不如下。成像點358爲成像資料(358-201 、 358-202 、 358-203 、 358-204 、 358-205 、 358-206 、 3 5 8 -207、3 5 8 -208、3 58-209、3 5 8-2 1 0、3 5 8-2 1 1、3 5 8-2 12)。 此處,藉由在成像點3 5 9拍攝影像所獲得之影像(3 54° )的成像資料被表示如下。成像點3 59爲成像資料(3 5 9-201 、 359-202 、 359-203 、 359-204 ' 359-205 、 359-206 、 359-207、359-208、3 59-209、3 59-2 1 0、3 5 9-2 1 1、3 5 9-212)。 藉由執行下面配置操作,在時間t = 0至t = 59中,將如上 述所獲得之成像資料轉換成發射光資料。首先,有關時間 t = 〇之發光元件201的發射光資料,列陣物體的影像(〇° ) 之成像資料( 300-201)。有關同一時間t = 〇之發光元件202 的發射光資料,列陣物體的影像( 354°)之成像資料( 3 5 9-202 )。有關同一時間t = 0之發光元件203的發射光資料 ,列陣物體的影像(3 4 8°)之成像資料(3 5 8 _2 03 )。 -42- 201142769 有關同一時間t = 0之發光元件204的發射光資料,列陣 物體的影像( 3421之成像資料( 357-204)。有關同一時 間t = 0之發光元件20 5的發射光資料,列陣物體的影像( 3 3 6 ° )之成像資料(3 56-205 )。有關同一時間t = 0之發光 元件206的發射光資料,列陣物體的影像( 330°)之成像 資料(3 5 5 -206 )。 有關同一時間t = 0之發光元件207的發射光資料,列陣 物體的影像(324°)之成像資料( 3 54-207 )。關同一時間 t = 〇之發光元件208的發射光資料,列陣物體的影像(318° )之成像資料(3 53 -208 )。有關同一時間t = 0之發光元件 209的發射光資料,列陣物體的影像(312° )之成像資料 (352-209)。 有關同一時間t = 0之發光元件210的發射光資料,列陣 物體的影像(306°)之成像資料(351-210)。有關同一時 間t = 0之發光元件2 1 1的發射光資料,列陣物體的影像( 300°)之成像資料( 350-211)。有關同一時間t = 0之發光 元件212的發射光資料,列陣物體的影像(294° )之成像 資料( 349-212)。 經由此配置操作,可產生時間t = 0中之發光元件20 1至 212的發射光資料。所產生的資料爲發射光資料( 300-201 、359-202 、 358-203 、 357-204 、 356-205 、 355-206 ' 354-207 、 353-208 、 352-209 、 351-210 、 350-211 、 349-212) 然後,有關時間t = T之發光元件201的發射光資料,列 -43- 201142769 陣物體的影像(6°)之成像資料(301-201)。有關同一時 間t = T之發光元件202的發射光資料,列陣物體的影像((Γ )之成像資料(300-202 )。有關同一時間t = T之發光元件 203的發射光資料,列陣物體的影像(3 54 ° )之成像資料 (3 59-2 03 )。有關同一時間t = T之發光元件204的發射光 資料,列陣物體的影像(34 8° )之成像資料(3 58-204 )。 有關同一時間t = T之發光元件205的發射光資料,列陣 物體的影像(342°)之成像資料(357-205)。有關同一時 間t = T之發光元件206的發射光資料,列陣物體的影像( 336°)之成像資料( 356-206)。有關同一時間t = T之發光 元件2〇7的發射光資料,列陣物體的影像(330°)之成像 資料( 355-207)。有關同一時間t = T之發光元件208的發 射光資料,列陣物體的影像(324。)之成像資料(3 54-208 )0 有關同一時間t = T之發光元件209的發射光資料,列陣 物體的影像(3 18°)之成像資料(3 53-209 )。有關同一時 間t = T之發光元件2 1 0的發射光資料,列陣物體的影像( 312°)之成像資料( 352-210)。有關同一時間t = T之發光 元件21 1的發射光資料,列陣物體的影像(3 06 » )之成像 資料(351-211 )。有關同一時間t = T之發光元件212的發 射光資料,列陣物體的影像(3 00。)之成像資料(3 5 0-2 1 2 )° 經由此配置操作,可產生時間t = T中之發光元件20 1至 2 1 2的發射光資料。所產生的資料爲發射光資料(3 〇 ! -2 0 1 -44- 201142769 、300-202 、 359-203 、 358-204 、 357-205 、 356-206 、 355-207 、 354-208 、 353-209 、 352-210 、 351-211 ' 350-212) ο 然後,有關時間t = 2T之發光元件201的發射光資料, 列陣物體的影像(12° )之成像資料(302-2〇1 )。有關同 一時間t = 2T之發光元件202的發射光資料,列陣物體的影 像(6° )之成像資料(30 1 -202 )。有關同一時間t = 2T之發 光元件203的發射光資料,列陣物體的影像(〇° )之成像 資料(3 00-2〇3 )。有關同一時間t = 2T之發光元件204的發 射光資料,列陣物體的影像(3 5 4 ° )之成像資料(3 5 9 - 2 04 )° 有關時間t = 2T之發光元件205的發射光資料,列陣物 體的影像(348°)之成像資料(358-2 05)。有關同一時間 t = 2T之發光元件206的發射光資料,列陣物體的影像(342° )之成像資料(3 5 7-206 )。有關同一時間1 = 2丁之發光元 件207的發射光資料,列陣物體的影像(3 36。)之成像資 料(356-2〇7 )。有關同一時間t = 2T之發光元件20 8的發射 光資料,列陣物體的影像(3 30°)之成像資料(3 5 5_208 ) 〇 有關時間t = 2T之發光元件209的發射光資料,列陣物 體的影像(324°)之成像資料(354-209)。有關同—時間 t = 2T之發光元件210的發射光資料,列陣物體的影像(31 8。 )之成像資料(3 5 3 -2 1 0 )。有關同一時間^2丁之發光元 件2 1 1的發射光資料,列陣物體的影像(3 1 2。)之成像資 -45- 201142769 料(352-211)。有關同一時間t = 2T之發光元件212的發射 光資料,列陣物體的影像(306°)之成像資料(35丨-2 12) 〇 經由此配置操作,可產生時間t = 2T中之發光元件20 1 至212的發射光資料。所產生的資料爲發射光資料(302_ 201 、 301-202 、 300-203 、 359-204 、 358-205 、 357-206 、 3 56-207、3 55-208、3 54-209、3 53 -2 1 0、352-2 1 1、351-2 12)。 然後,有關時間t = 3T之發光元件201的發射光資料, 列陣物體的影像(18°)之成像資料(3 03 -20 1 )。有關同 —時間t = 3T之發光元件202的發射光資料,列陣物體的影 像(12° )之成像資料(3 02-202 )。有關同一時間t = 3T之 發光元件203的發射光資料,列陣物體的影像(6° )之成 像資料( 301-203)。有關同一時間t = 3T之發光元件204的 發射光資料,列陣物體的影像(〇° )之成像資料(3 00-204 )° 有關時間t = 3T之發光元件205的發射光資料,列陣物 體的影像(354° )之成像資料(3 59-205 )。有關同一時間 t = 3T之發光元件206的發射光資料,列陣物體的影像( 348° )之成像資料(3 58-206 )。有關同一時間t = 3T之發光元 件207的發射光資料,列陣物體的影像(342° )之成像資 料(357-207) ° 有關同一時間t = 3T之發光元件208的發射光資料,列 陣物體的影像(3 36·)之成像資料(3 5 6-208 )。有關時間 -46- 201142769 t = 3T之發光元件209的發射光資料,列陣物體的影像( 330° )之成像資料(3 5 5 -209 )。有關同一時間t = 3T之發光元 件2 1 0的發射光資料,列陣物體的影像(3 24 ° )之成像資 料(354-210)。 有關同一時間t = 3T之發光元件211的發射光資料,列 陣物體的影像(3 1 8 ° )之成像資料(3 5 3 -2 1 1 )。有關同一 時間t = 3 T之發光元件2 1 2的發射光資料,列陣物體的影像 (3 12° )之成像資料(3 52-2 1 2 )。 經由此配置操作,可產生時間t = 3 T中之發光元件20 1 至212的發射光資料。所產生的資料爲發射光資料(303-201 、 302-202 、 301-203 、 300-204 、 359-205 、 358-206 、 3 5 7-207、3 5 6-208 > 3 5 5-209 ' 354-2 1 0 > 3 53-2 1 1 ' 352-2 12)。 然後,有關時間t = 4T之發光元件201的發射光資料, 列陣物體的影像(24° )之成像資料(3〇4-201 )。有關同 一時間t = 4T之發光元件202的發射光資料,列陣物體的影 像(18° )之成像資料(3 03 -202 )。有關同一時間t = 4T之 發光元件203的發射光資料’列陣物體的影像(12° )之成 像資料(302-203 )。有關同一時間t = 4T之發光元件204的 發射光資料,列陣物體的影像(6° )之成像資料(3 0 1 -204 )° 有關時間t = 4T之發光元件205的發射光資料,列陣物 體的影像(〇 ° )之成像資料(3 0 0 - 2 0 5 )。有關同一時間 t = 4T之發光元件206的發射光資料,列陣物體的影像(3 54。 -47- 201142769 )之成像資料(3 5 9-206 )。有關同一時間t = 4T之發光元 件2 0 7的發射光資料,列陣物體的影像(3 4 8 ° )之成像資 料( 358-207)。有關同一時間t = 4T之發光元件208的發射 光資料,列陣物體的影像(342°)之成像資料(3 5 7 -208 ) 〇 有關時間t = 4T之發光元件209的發射光資料,列陣物 體的影像(336°)之成像資料(356-209)。有關同一時間 t = 4T之發光元件210的發射光資料,列陣物體的影像(3 3 0° )之成像資料(3 5 5-2 1 0 )。有關同一時間t = 4T之發光元 件2 1 1的發射光資料,列陣物體的影像(3 24 ° )之成像資 料(354-211)。有關同一時間t = 4T之發光元件212的發射 光資料,列陣物體的影像(3 18° )之成像資料(3 53 -2 I2 ) 〇 經由此配置操作,可產生時間t = 4T中之發光元件201 至212的發射光資料》所產生的資料爲發射光資料(304-201 、 303-202 、 302-203 、 301-204 、 300-205 、 359-206 、 3 5 8 -207 ' 3 5 7 -208 > 3 5 6-209 ' 3 5 5-2 1 0 ' 3 54-2 1 1 ' 3 5 3 - 2 12)。 同樣地,有關時間t = 58T之發光元件201的發射光資料 ,列陣物體的影像(348°)之成像資料(358-2〇1)。有關 同一時間t = 58T之發光元件202的發射光資料,列陣物體的 影像( 342°)之成像資料( 357-202)。有關時間t = 58T之 發光元件203的發射光資料,列陣物體的影像(3 3 6 ° )之 成像資料(3 5 6_2〇3 )。有關同一時間t = 58T之發光元件 -48 - 201142769 204的發射光資料,列陣物體的影像(3 3 0 ° )之成像資料 (355-204) ° 有關時間t = 58T之發光元件205的發射光資料,列陣物 體的影像(324°)之成像資料(3 54-205 )。有關同一時間 t = 5 8T之發光元件206的發射光資料,列陣物體的影像( 318°)之成像資料( 353-206)。有關時間t = 58T之發光元 件2 07的發射光資料,列陣物體的影像(3 1 2 ° )之成像資 料( 352-207)。有關同一時間t = 58T之發光元件208的發 射光資料,列陣物體的影像(306°)之成像資料(351-208 )° 有關同一時間t = 58T之發光元件209的發射光資料,列 陣物體的影像(300°)之成像資料(35 0-209)。有關同一 時間t = 58T之發光元件210的發射光資料,列陣物體的影像 (294°)之成像資料( 349-210)。有關同一時間t = 58T之 發光元件21 1的發射光資料,列陣物體的影像(28 8 ° )之 成像資料(348-211)。有關同一時間t = 58T之發光元件 212的發射光資料’列陣物體的影像(282° )之成像資料 (347-212) 0 經由此配置操作’可產生時間t = 5 8 τ中之發光元件2 0 1 至212的發射光資料。所產生的資料爲發射光資料( 358-201 、 357-202 、 356-203 、 355-204 ' 354-205 、 353-206 、 3 52-207 ' 3 5 1 -208、3 50-209 ' 349-2 1 0、348 -2 1 1 ' 347- 2 12)。 然後,有關時間t = 59T之發光元件201的發射光資料, -49- 201142769 列陣物體的影像(354°)之成像資料(359-201)。有關同 —時間t = 59T之發光元件202的發射光資料,列陣物體的影 像(348° )之成像資料(3 5 8-202 )。有關時間t = 59T之發 光元件203的發射光資料,列陣物體的影像(3 42 ° )之成 像資料(3 5 7-203 )。有關同一時間t = 59T之發光元件204 的發射光資料,列陣物體的影像(3 3 6 ° )之成像資料( 3 56-204 ) ° 有關時間t = 59T之發光元件2 05的發射光資料,列陣物 體的影像(3 3 0° )之成像資料(3 5 5-2 05 )。有關同一時間 t=5 9T之發光元件206的發射光資料,列陣物體的影像( 324°)之成像資料( 354-206)。有關時間t = 59T之發光元 件207的發射光資料,列陣物體的影像(318°)之成像資 料( 353-207)。有關同一時間t = 59T之發光元件208的發 射光資料,列陣物體的影像(312°)之成像資料(3 5 2-208 )° 有關同一時間t = 59T之發光元件209的發射光資料,列 陣物體的影像(3 06° )之成像資料(3 5 1 -2 09 )。有關同一 時間t = 59T之發光元件210的發射光資料,列陣物體的影像 ( 300°)之成像資料( 350-210)。有關同一時間t=59T之 發光元件211的發射光資料,列陣物體的影像(294° )之 成像資料(349-2 1 1 )。有關同一時間t = 59T之發光元件 2 1 2的發射光資料,列陣物體的影像(28 8 ° )之成像資料 (348-212)。 經由此配置操作,能夠產生時間t= 5 9 T中之發光元件 -50- 201142769 201 至 212的發射光資料(359-201、358-202、357-203、 356-204 ' 3 55-205 ' 3 54-206 ' 3 53 -207 ' 3 52-208 ' 351-209、 350-210、 349-211、 348-212)。 只有藉由此種配置操作處理,能夠容易產生可應用到 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10之三維影像顯示用的發射光資 料(下面稱作影像資料Din)。此外,藉由使發光單元U1 能夠具有將影像資料Din的產生列入考量之內部結構,以 小信號處理電路,能夠以短時間產生三維影像顯示用的影 像資料Din。 在上述例子中,已說明以相機拍攝實際成像對象(物 體)的影像之方法。然而,可藉由電腦圖形產生三維影像 顯示用的影像資料Din,而並不侷限於此。再者,在使用 電腦圖形之虛擬物體的顯示中,可藉由描繪從六十個觀看 點3 00至359的每一個到旋轉軸103之方向上的影像並且執 行同一處理,而容易地產生影像資料Din。 此處,描繪意謂視覺化有關藉由計算被給予作數字資 料之物體、外形等等的資訊。在三維圖形的描繪時,在考 量觀看點的位置,光源的數目、位置、或類型,物體的形 狀或頂點的座標,及材料之下,藉由執行陰影等來產生影 像。描繪的技術包括射線追蹤法、輻射成像法等等。 [控制系統的組態之例子] 接著,將說明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10的控制系統 之組態的例子。圖1 8爲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1 〇的控制 -51 - 201142769 系統之組態的例子之方塊圖。能夠從其全周邊觀看之此例 中的三維影像顯示裝置具有光束被輸出到沒有觀看者的許 多區域之結構。因此,有關電力效率,擔心無用的電力消 耗大。因此,經由觀看者偵測來實現電力效率的提高和資 訊量的降低。 影像源傳輸裝置90連接到圖18所示之多方向三維影像 顯示裝置10,及輸入三維影像顯示用的串聯影像資料Din 。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1 〇的控制系統被分成旋轉區 1 〇4和安裝框1 05,及這兩控制系統經由滑環5 1彼此電連接 〇 旋轉區104中的控制系統具有連接基板11。形成n線之 “k”個一維發光元件基板#k ( k=l至η )及一觀看者偵測感 測器8 1連接到連接基板1 1。一維發光元件基板# 1至#η被組 配成,依據η線之三維影像顯示用的串聯影像資料Din,使 m列中之發光元件能夠連續發光(參考圖1 9 )。 顯示控制器15安裝在連接基板11上。顯示控制器15以 —像素爲單位來輸入三維影像用的影像資料Din,及依據 影像資料Din,以一像素爲單位來控制發光元件的發射強 度。已以一像素爲單位調整其發射強度之串聯影像資料 Din被傳送到圖5所示之一維發光元件基板# 1的串聯至並聯 轉換和驅動器用的1C 3 5等等。經由此控制,可以一像素 爲單位來控制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的發射強度。 在此例中,因爲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10爲光再生 型顯示裝置,所以大量的影像資料Din被傳送到一維發光 -52- 201142769 元件基板#1的IC 35等等,以在全周邊上執行顯示。然而 ,對輸送帶或影像產生而言,傳送未被觀看之影像資料 Din是無用的。因此,只以精確定位方式輸出光到觀看者 存在之區域。 觀看者偵測感測器8 1連接到連接基板1 1。觀看者偵測 感測器81偵測由圖1所示之電動機52旋轉的旋轉區1〇4外面 之正看著三維影像的觀看者(例如,觀看者的瞳孔),及 產生觀看者偵測信號S8 1。觀看者偵測信號S8 1輸出到顯示 控制器15,及當決定是否存在觀看者時被使用。 顯示控制器1 5從觀看者偵測感測器8 1接收觀看者偵測 信號S81以取得觀看者偵測値、比較觀看者偵測値與預定 觀看者決定値、及根據比較結果來控制發光元件的發射強 度。尤其是,使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 1能夠在偵測到等於 或大於觀看者決定値之觀看者偵測値的區段中操作。在偵 測到小於觀看者決定値之觀看者偵測値的區段中,顯示控 制器15控制一維發光元件基板#1至#n的發射強度,以停止 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 1。 觀看者偵測感測器8 1對應於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之“ 物體偵測器”和“觀看者偵測器”的一特有例子。 如此,藉由採用光只輸出到觀看者存在的區域之結構 以及藉由使用觀看者偵測感測器8 1來偵測是否有觀看者, 可在存在觀看者的區域中控制一維發光元件基板#1至的 發射強度。因爲在其他區域可停止一維發光元件基板#1至 #n的發射,所以能夠降低電力消耗。因此,可以比習知技 -53- 201142769 術的平板顯示器好很多的電力效率來顯示三維影像。而且 ,因爲可大幅降低欲傳送的資訊量,所以傳輸電路或影像 產生電路變小。結果,可降低成本。 另一方面,驅動控制系統設置在安裝框1 0 5中。此驅 動控制系統包括控制器55、I/F基板56、供電區57、及編碼 器58。I/F基板56經由雙向高速串聯介面(I/F )連接到外 面的影像源傳輸裝置90。經由I/F基板5 6和滑環5 1,依據連 接基板1 1特有的雙向高速串聯I/F,而影像源傳輸裝置90輸 出三維影像顯示用的串聯影像資料D i η » 控制器55對應於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之“驅動控制器”的 特有例子。 例如,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1 0將已被觀看者偵測 感測器8 1偵測到之觀看者的區域連續傳送到影像源傳輸裝 置90。影像源傳輸裝置90只傳送對應的區域影像到多方向 三維影像顯示裝置10。在此例中,當複數個觀看者在多方 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10四周觀看三維影像時,可再生不同 的影像源給每一觀看區。在此例中,各觀看者可選擇欲再 生的影像源,或者能夠藉由使用相機的臉部辨識來指明觀 看者以及再生事先設定的視頻源(參考圖33Β)。若此被 用於數位招牌應用,則可由一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10 發送出複數個不同資訊項目。 此處,數位招牌意指使用電子資料之各種資訊顯示器 。數位招牌適用於被設定作爲商店/商業場所、運輸場所 等等的公共顯示之吸引顧客、廣告 '或商品促銷用的顯示 -54- 201142769 器。例如,若對應於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10的3 60° — 圏之顯示區被分成三個120。觀看區,及在各自觀看區中再 生不同的影像資料,則能夠在三個觀看區中觀看不同的顯 示資訊項目。 例如,若第一角色的前側之三維影像顯示在多方向三 維影像顯示裝置10的前側上之顯示區(0°至120° )中,則 位在前側之觀看者可觀看第一角色的前側之三維影像。同 樣地,若第二角色的前側之三維影像顯示在右側上之顯示 區(121°至240° )中,則位在右側之觀看者可觀看第二角 色的前側之三維影像。同樣地,若第三角色的前側之三維 影像顯示在左側上之顯示區(241°至360° )中,則位在左 側之觀看者可觀看第三角色的前側之三維影像。.以此方式 ,可由一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10等等發送出複數個不 同顯示資訊項目。 控制器5 5連接到I/F基板5 6。影像源傳輸裝置9 0經由 I/F基板56輸出同步化信號Ss到控制器55。電動機52、編碼 器58、和開關區60連接到控制器55。編碼器58裝附於電動 機5 2,及偵測電動機5 2的旋轉速度,和將指示旋轉區1 04 的旋轉速度之速度偵測信號S 5 8輸出到控制器5 5。當打開 供電時,開關區60輸出開關信號S60到控制器55。開關信 號S60指示有關電力OFF (關)和電力ON (開)之資訊。 開關區60由使用者控制on/off0 編碼器58對應於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之“旋轉偵測器”的 特有例子。 -55- 201142769 控制器55依據同步化信號Ss和速度偵測信號S58來控 制電動機52以預定旋轉(調變)速度旋轉。供電區5 7連接 到滑環51、控制器55、及I/F基板56,以及供應基板驅動用 的電力到連接基板1 1、控制器55 '及I/F基板56。 在此例中,控制器5 5控制旋轉區1 04,以在控制旋轉 區104的旋轉之伺服控制系統的誤差量超過預定値而因此 發生不規則旋轉時快速停止旋轉操作。編碼器5 8偵測由電 動機52所旋轉之旋轉區10 4的旋轉。 控制器5 5比較取自編碼器5 8的旋轉偵測値與預定旋轉 參考値,並且根據比較結果控制電動機52。尤其是,當偵 測到等於或大於旋轉參考値之旋轉偵測値時,控制器55控 制電動機52停止旋轉區104的旋轉操作。如此,根據多方 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1 〇,若控制旋轉區1 04的旋轉之伺服 控制系統的誤差量超過預定値,則可快速停止旋轉操作。 因此,因爲事先防止旋轉區104的過度旋轉,所以可確保 安全性。結果,能夠防止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10被破 壞。 圖19爲——維發光元件基板#1的組態之例子的方塊圖 。圖19所示之一維發光元件基板#1被組配,以包括一串聯 至並聯轉換器12、“m”個驅動器DRj ( j = l至m)、及“m”個 發光元件20j (j = l至m)。在此例中,將說明m=12 (列) 之例子。串聯至並聯轉換器12連接到連接基板11,及將第 一線之三維影像顯示用的串聯影像資料Din轉換成第一至 第十二線的三維影像顯示用的並聯影像資料D#j ( j = 1至m -56- 201142769 十二個驅動器DR1至DR12(驅動電路)連接到串聯至 並聯轉換器12。第一列的發光元件201連接到驅動器DR1。 發光元件201依據第一列之三維影像顯示用的影像資料D#1 來發光。第二列的發光元件202連接到驅動器DR2。發光元 件202依據第二列之三維影像顯示用的影像資料D#2來發光 〇 同樣地,第三至第十二列的發光元件203至2 12分別連 接到驅動器DR3至DR12。發光元件203至212依據第三至第 十二列之三維影像顯示用的影像資料D#3至D#1 2來發光。 結果,依據第一線的三維影像顯示用的串聯影像資料Din ,十二個發光元件201至212以連續方式發光。在此例中’ 一串聯至並聯轉換器12及“m”個驅動器DRj形成用於圖5所 示之串聯至並聯轉換和驅動器的1C 3 5。因爲其他一維發 光元件基板#2至#n亦具有一維發光元件基板#1的組態和功 能,所以將省略其說明。 [三維影像顯示的例子] 接著,將說明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之三維影像顯示方 法中的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10之操作的例子。圖20爲 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10中之三維影像顯示的例子之操 作流程圖。根據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1 〇,旋轉區1 04 具有預定孔徑和預定長度,且亦具有縫隙1 〇2在平行於旋 轉軸103的周邊表面之方向上,如圖1所示。在此例中,假 -57- 201142769 設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裝附於旋轉區104和藉由旋轉旋轉 區104來顯示三維影像之例子。 此例中所應用之三維影像用的影像資料Din係藉由例 如使用具有“ m (列)X η (行)”成像元件之一成像系統在 全周邊上以等距在Ν處成像任何成像對象所獲得。藉由此 成像所獲得之對應於“Ν處xm (列)”的二維影像資料Din被 輸入。此外,藉由以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和縫隙〗02所形 成之一發光單元U1,在成像對象的全周邊上再生三維影像 。當在從等同“N”個成像位置的其中之一的任何觀看位置 朝旋轉軸103之方向上執行觀察時,顯示控制器15控制複 數個發光元件的光發射,使得例如藉由以複數個發光元件 所形成之發光點的軌跡,將依據二維影像資料Din的平面 影像形成在旋轉區104。 在這些操作條件下,首先,在步驟ST1中多方向三維 影像顯示裝置10的控制器55偵測是否已打開供電。在此例 中,當觀看三維影像時使用者打開開關區60。當打開供電 時’開關區60輸出指示電力ON資訊的開關信號S60到控制 器55。當偵測到依據開關信號S60的電力ON資訊時,控制 器55執行三維影像顯示處理。 然後,在步驟ST2中,連接基板11被輸入有欲待供應 到裝附於旋轉區1 04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1之三維影像用 的影像資料Din。如圖16所示,以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〇1中 的十二(m=12)列之發光元件201至212持續再生六十( N = 6〇 )個成像位置的順序以及六十個成像位置持續的順序 -58- 201142769 來設定影像資料Din。在影像源傳輸裝置90中’從對應於 “60處xl2 (列)”之二維影像資料Din擷取對應的用於三維 影像顯示之影像資料Din。 影像源傳輸裝置90執行配置操作處理,在圖17所示之 縫隙方向(縱向方向)上以線資料爲單位重新配置資料的 配置。然後,影像源傳輸裝置9〇將收集的影像資料轉換成 用於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〇1中之十二列的發光元件201至 212之每一發射時序的發射光資料。如上述已獲得之在時 間t = 0至t = 5 9T中所再生的發射光資料爲三維影像用的影像 資料Din。影像資料Din從影像源傳輸裝置90供應到安裝框 105,然後在安裝框105中經由滑環51與電力一起傳送到旋 轉區104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 然後,在步驟ST3中,發光元件201至2 12依據影像資 料Din來發光。因爲在此例中弧狀發光表面設置在二維發 光元件陣列101中,所以從發光表面發出的光束聚集在縫 隙102的方向上(參考圖16)。輸出自發光元件201至212 的光束聚集在旋轉區104的縫隙102附近。 此外,在步驟ST4中,裝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之旋 轉區104以預定速度旋轉。在此例中,安裝框1〇5中之電動 機52以預定旋轉(調變)速度旋轉轉臺42。藉由轉臺42的 旋轉,旋轉區104旋轉。 裝附於電動機52之編碼器58偵測電動機52的旋轉速度 ’及輸出指示旋轉區104的旋轉速度之速度偵測信號S5 8到 控制器55。控制器55依據速度偵測信號S58來控制電動機 -59- 201142769 52以預定旋轉(調整)速度旋轉。因此’旋轉區l〇4能夠 以預定調變速率來旋轉。在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10中 ,以旋轉區104的旋轉軸做爲參考所形成之三維影像的 光束經由縫隙1 02從旋轉區1 〇4的內部漏洩到外面。漏洩到 外面的這些光束提供三維影像給複數個觀看點。 然後,在步驟S T 5中’控制器5 5決定是否結束三維影 像顯示處理。例如,控制器55藉由偵測依據來自開關區60 之開關信號S60的電力OFF資訊來結束三維影像顯示處理。 當未偵測到來自開關區60的電力OFF資訊時’處理回到步 驟ST2及ST4,繼續三維影像顯示處理。 如此,根據作爲第一實施例之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 置10,輸出自發光元件201至212之光束聚集在旋轉區1〇4 的縫隙102附近。藉由此聚集,旋轉區1〇4的旋轉軸103做 爲參考所形成之三維影像的光束經由縫隙1 〇2從旋轉區1 04 的內部漏洩到外面。 因此,因爲可以觀看者的觀看點做爲參考來旋轉掃描 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〇1的發光表面,所以可在旋轉軸104的 外面觀察到以旋轉軸1 〇3做爲參考所形成之三維影像。結 果,能夠容易實現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1〇,其與依據 習知技術方法的三維影像顯示機構比較具有簡單結構,且 能夠以良好的電力效率從其全周邊觀看。此外,因爲可顯 示習知技術的平板顯示器不可能之各種3D多邊形,所以可 設置三維角色分支服務。 在上述實施例中,已說明經由滑環51將影像資料Din -60- 201142769 與電力一起傳送到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之例子。然而, 本發明並不侷限於此。亦可使用無線電通訊系統,將影像 資料Din與電力一起從安裝框105傳送到旋轉區104。 例如,用於電力接收的線圈或用於影像信號之無線接 收器設置在旋轉區104中。在安裝框105中,設置用於電力 接收的線圈或用於影像信號之無線發送器。具有天線的裝 置被使用作爲無線接收器和無線發送器的每一個。供電線 連接到用於電力接收的線圈,及此供電線連接到二維發光 元件陣列1 0 1。信號線連接到無線接收器,及此信號線連 接到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 在安裝框105中,用於電力傳輸之線圈配置在與用於 旋轉區104的電力接收之線圈鏈結的位置中。用於供電之 纜線連接到用於電力傳輸之線圈,使得電力從外面供應。 同樣地,無線發送器配置在能夠與旋轉區1 04的無線接收 器通訊之位置中。用於影像信號之纜線連接到無線發送器 ,使得影像資料Din從影像源傳輸裝置90等等供應。 然後,供應自外面的電力可藉由電磁感應傳送到二維 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此外,供應自影像源傳輸裝置90的影 像資料Din可經由電磁波傳送到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此 外,無線接收器的天線亦可被使用作爲用於電力接收的線 圈,及無線發送器的天線亦可被使用作爲電力傳輸的線圈 。在此例中,將由電磁感應所供應之電壓(電流)的頻率 設定成電磁波的載波頻率較佳。無疑地,蓄電池、影像資 料等等可內建到旋轉區104。較佳的是,將影像資料Din寫 -61 - 201142769 入儲存裝置,及被讀入旋轉區104中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 10 1° 當只有一發光單元U1時,考慮其由於偏斜所導致的振 動之現象。在此例中,設置平衡器及將平衡器的重心中心 與旋轉軸103匹配較佳。較佳的是,平衡器具有與二維發 光元件陣列1〇1幾乎相同的重量,及配置在距二維發光元 件陣列101的位置180°位移之位置中。無疑地,平衡器的 數目並不侷限於1,可每120°配置一平衡器。經由此組態 ,旋轉區104可平順旋轉。 此外,假設例如在操作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1 〇旋 轉的同時平衡器偏向及因此其由於偏斜而振動之例子,或 者假設在操作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10旋轉的同時從外 面給予大振動等等之例子。在此種例子中,因爲在重心的 中心未與旋轉軸103匹配之狀態中旋轉旋轉區104,所以會 有難以維持旋轉區1 04或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 1在預定形狀 之疑慮(損害)。 在此例中,較佳的是,將諸如加速度感測器或振動感 測器等振動偵測器59裝附於安裝框105,及當偵測到等於 或大於設定値之振動量時,控制器55控制旋轉區104快速 停止旋轉操作。 圖18所示之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10包括控制器55 和振動偵測器59。振動偵測器59偵測安裝框105上由電動 機52所旋轉之旋轉區104的振動,及輸出振動偵測信號S59 。控制器55比較依據取自振動偵測器59的振動偵測信號 -62- 201142769 s 5 9之振動偵測値與所設定的預定振動參考値,及根據比 較結果控制電動機52。尤其是,當偵測到等於或大於振動 參考値的振動偵測値時,控制器55控制電動機52停止旋轉 區104的旋轉操作。 如此,能夠使用諸如加速度感測器等振動偵測器59來 偵測安裝框1 05的振動,及若振動量超過預定値時快速停 止旋轉操作。因此,因爲事先防止旋轉區104的過度旋轉 ,所以能夠確保安全性。結果,能夠防止多方向三維影像 顯示裝置10被破壞。 <第二實施例> [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20的組態之例子] 圖21A爲作爲第二實施例之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 20的組態之例子的剖面圖,及圖21B爲操作的例子之說明 圖。有關由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和縫隙102所形成之發光 單元U 1的數目,除了上述組態之外還可採用各種組態。例 如,亦可考量使用使用圓柱形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 1的兩 組發光單元U 1之組態。 圖21A所示之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20採用光再生 法’及包括兩發光單元U1及U2。旋轉區104在箭頭R的方 向上或者以旋轉軸103作爲旋轉中心的相對方向上旋轉》 在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20中,以旋轉區104的旋 轉軸1 〇 3作爲原點,在外本體4 1中以相等角度(1 8 0 ° )設 置兩縫隙102。發光單元U1具有一縫隙1〇2,而發光單元
S -63- 201142769 U2具有另一縫隙102。發光單元U1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 1 〇 1配置在外本體4 1和旋轉軸1 03之間,使得發光表面面向 旋轉區104的一縫隙102。發光單元U2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 101配置在外本體41和旋轉軸103之間,使得發光表面面向 旋轉區104的另一縫隙1 02。 在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20中,平行於旋轉軸103 的縫隙102設置在發光單元U1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之發 光表面之前的外本體41中。再者在此例中,採用從二維發 光元件陣列1 0 1發出的光束未從縫隙位置以外的部位漏洩 之結構。以類似方式形成另一發光單元U2。 [操作的例子] 由於兩縫隙結構,所以在左和右方向上從圖21B所示 之發光單元U1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所發出之光的發射 角度主要受到縫隙1 02的限制。同樣地,在左和右方向上 從發光單元U2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所發出之光的發射 角度主要受到縫隙1 02的限制。藉由相對於觀看點以此種 兩縫隙結構來旋轉掃描旋轉區〗04,可形成具有圓柱形狀 的光再生表面。以旋轉軸103爲參考所形成之三維影像的 光束從旋轉區104的內部經由兩縫隙102漏洩到外面。 如此,根據作爲第二實施例之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 置20,來自兩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〇1的光束在不同方向 上發出。因此,能夠再生對應於由兩縫隙102所調整之兩 垂直線的光束。結果,能夠觀察到由從兩個二維發光元件 -64 - 201142769 陣列1 ο 1所發出的光束所形成之具有高解析度的三維影像 <第三實施例> [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30的組態之例子] 圖22 Α爲作爲第三實施例之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 30的組態之例子的剖面圖,及圖22B操作的例子之說明圖 。在本實施例中,安裝具有不同波長之單色的幾個二維發 光元件陣列1 〇 1,使得能夠執行彩色顯示,卻不會使二維 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的結構複雜。 圖22 A所示之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3 0採用光再生 法,及包括三個發光單元Ul、U2、及U3。旋轉區104在箭 頭R的方向上或者以旋轉軸103作爲旋轉中心的相對方向上 旋轉。在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30中,以旋轉區104的 旋轉軸103作爲原點,在外本體41中以相等角度(120° ) 設置三縫隙102。發光單元U1具有第一縫隙102,發光單元 U2具有第二縫隙102,及發光單元U3具有第三縫隙102。 在此例中,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配置在旋轉區1 04的 旋轉軸103和縫隙102之間,使得發光表面面向旋轉區104 的縫隙1 02。例如,發光單元U 1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 1配 置在外本體41和旋轉軸103之間,使得發光表面面向旋轉 區104的第一縫隙102。 發光單元U2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配置在外本體41 和旋轉軸103之間,使得發光表面面向旋轉區104的第二縫 -65- 201142769 隙102。發光單元U3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配置在外本體 41和旋轉軸1〇3之間’使得發光表面面向旋轉區1〇4的第二 縫隙102。用於不同波長的發光元件安裝在三個二維發光 元件陣列1 0 1中。因此,三維影像的彩色顯示係藉由組合 從三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〇1所發出之具有不同波長的光 束來執行。 在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30中,平行於旋轉軸103 的縫隙102設置在發光單元U1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之發 光表面之前的外本體41中。再者在此例中,採用從二維發 光元件陣列1 〇 1發出的光束未從縫隙位置以外的部位漏洩 之結構。以類似方式形成其他發光單元U2及U3。 [操作的例子] 由於三縫隙結構,所以在左和右方向上從圖2 2 B所示 之發光單元U1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所發出之光的發射 角度主要受到縫隙1 〇 2的限制。在左和右方向上從發光單 元U2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所發出之光的發射角度主要 受到縫隙1 02的限制。同樣地,在左和右方向上從發光單 元U3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所發出之光的發射角度主要 受到縫隙102的限制。 藉由相對於觀看點以此種三縫隙結構來旋轉掃描旋轉 區104,可形成具有圓柱形狀的光再生表面。以旋轉軸1〇3 爲參考所形成之三維影像的光束從旋轉區的內部經由 三縫隙102漏洩到外面。 -66- 201142769 如此,根據作爲第三實施例之多方向三維影彳象顯示裝 置30,來自三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的光束在不同方向 上發出。因此,能夠再生對應於由三縫隙102所調整之三 垂直線的光束。結果’能夠觀察到由從三個用於不同波長 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所發出之例如R、G、及B顏色的 光束所形成之具有高解析度的三維彩色影像。 <第四實施例> [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40的組態之例子] 圖23 A爲作爲第四實施例之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 40的組態之例子的剖面圖,及圖2 3 B操作的例子之說明圖 。圖23 A所示之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40採用光再生法 ,及包括六個發光單元U1至U6。旋轉區104在箭頭R的方 向上或者以旋轉軸103作爲旋轉中心的相對方向上旋轉。 在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40中,以旋轉區104的旋 轉軸103作爲原點,在外本體41中以相等角度(60° )設置 六縫隙102。發光單元U1具有第一縫隙102、發光單元U2 具有第二縫隙102、及發光單元U3具有第三縫隙102。發光 單元U4具有第四縫隙102、發光單元U5具有第五縫隙102 、及發光單元U6具有第六縫隙102。 在此例中,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配置在旋轉區104的 旋轉軸103和縫隙102之間,使得發光表面面向旋轉區104 的縫隙1 02。例如,發光單元u 1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 1配 置在外本體41和旋轉軸103之間,使得發光表面面向旋轉 -67- 201142769 區104的第一縫隙102。 發光單元U2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配置在外本體41 和旋轉軸103之間’使得發光表面面向旋轉區1〇4的第二縫 隙1 02。發光單元U3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配置在外本體 41和旋轉軸1〇3之間’使得發光表面面向旋轉區104的第三 縫隙102。 發光單元U4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配置在外本體41 和旋轉軸1 〇 3之間’使得發光表面面向旋轉區1 0 4的第四縫 隙102。發光單元U5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配置在外本體 41和旋轉軸1〇3之間’使得發光表面面向旋轉區1〇4的第五 縫隙1 02。發光單元U6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配置在外本 體41和旋轉軸1〇3之間’使得發光表面面向旋轉區1〇4的第 六縫隙102 » 在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40中,平行於旋轉軸103 的縫隙102設置在發光單元U1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之發 光表面之前的外本體41中。再者在此例中’採用從二維發 光元件陣列1 〇 1發出的光束未從'縫隙位置以外的部位漏洩 之結構。以類似方式形成其他發光單元U2至U6。 [操作的例子] 由於六縫隙結構’所以在左和右方向上從圖23B所不 之發光單元U1的二維發光元1件陣列101所"發出之光的發射 角度主要受到縫隙1 0 2的限制°在左和右方向上從發光單 元U2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丨〇1所發出之光的發射角度主要 -68- 201142769 受到縫隙102的限制。在左和右方向上從發光單元U3的二 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所發出之光的發射角度主要受到縫隙 102的限制。 在左和右方向上從發光單元U4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 1 〇 1所發出之光的發射角度主要受到縫隙1 02的限制。在左 和右方向上從發光單元U5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所發出 之光的發射角度主要受到縫隙1 02的限制。同樣地,在左 和右方向上從發光單元U6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所發出 之光的發射角度主要受到縫隙1 02的限制。 藉由相對於觀看點以此種六縫隙結構來旋轉掃描旋轉 區104,可形成具有圓柱形狀的光再生表面。以旋轉軸103 爲參考所形成之三維影像的光束從旋轉區1 〇4的內部經由 六縫隙102漏洩到外面。 如此,根據作爲第四實施例之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 置40,來自六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的光束在不同方向 上發出。結果,能夠再生對應於由六縫隙102所調整之六 垂直線的光束。 <第五實施例> [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50的組態之例子] 圖24A爲作爲第五實施例之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 50的組態之例子的剖面圖,及圖24B操作的例子之說明圖 。有關由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和縫隙102所形成之發光單 元U 1的形狀,除了上述組態之外還可採用各種組態。例如 -69 - 201142769 ,亦可考量使用使用平面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 ’的兩組發 光單元υ Γ之組態。 圖24Α所示之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50採用光再生 法,及包括兩發光單元U1’及U2’。旋轉區104在箭頭R的方 向上或者以旋轉軸103作爲旋轉中心的相對方向上旋轉。 在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50中,以旋轉區104的旋 轉軸103作爲原點,在外本體41中以相等角度(180°)設 置兩縫隙102。發光單元U1’具有一縫隙102,而發光單元 U2’具有另一縫隙102。發光單元U1’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 101’具有平面(平坦)發光表面,及配置在外本體41和旋 轉軸103之間,使得發光表面面向旋轉區104的一縫隙102 。發光單元U2’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配置在外本體41 和旋轉軸103之間,使得發光表面面向旋轉區104的另一縫 隙 1 0 2。 在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50中,平行於旋轉軸103 的縫隙102設置在發光單元U1’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之 發光表面之前的外本體41中。再者在此例中,採用從二維 發光元件陣列1 01 ’發出的光束未從縫隙位置以外的部位漏 洩之結構。以類似方式形成另一發光單元U2’。 [操作的例子] 由於兩縫隙結構,所以在左和右方向上從圖2 4 Β所示 之發光單元U1’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所發出之光的發 射角度主要受到縫隙1 02的限制。同樣地,在左和右方向 -70- 201142769 上從發光單元U2’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所發出之光的 發射角度主要受到縫隙1 0 2的限制。藉由相對於觀看點以 此種兩縫隙結構來旋轉掃描旋轉區1 04,可形成具有圓柱 形狀的光再生表面。在此例中,以旋轉軸1 〇 3爲參考所形 成之三維影像的光束從旋轉區104的內部經由兩縫隙1〇2漏 洩到外面。 如此,根據作爲第五實施例之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 置50,來自兩個平面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的光束在不同 方向上發出。因此,能夠再生對應於由兩縫隙102所調整 之兩垂直線的光束。結果,類似於第二實施例,能夠觀察 到由從兩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 ’所發出的光束所形成之 具有高解析度的三維影像。 <第六實施例> [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60的組態之例子] 圖25A爲作爲第六實施例之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 60的組態之例子的剖面圖,及圖25B操作的例子之說明圖 。在本實施例中,安裝具有不同波長之單色的幾個平面二 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 ’,使得能夠執行彩色顯示,卻不會使 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 ’的結構複雜。 圖25A所示之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60採用光再生 法,及包括三個發光單元Ul’、U2’、及U3’。旋轉區1〇4在 箭頭R的方向上或者以旋轉軸1 〇3作爲旋轉中心的相對方向 上旋轉。在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60中’以旋轉區104 -71 - 201142769 的旋轉軸103作爲原點,在外本體41中以相等角度(120° )設置三縫隙102。發光單元U1’具有第一縫隙102,發光 單元U2’具有第二縫隙1〇2,及發光單元U3’具有第三縫隙 102° 在此例中,平面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 1 ’以等邊三角形 的形狀配置在外本體4 1中。各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 1 ’配 置在旋轉區104的旋轉軸103和縫隙102之間,使得發光表 面面向旋轉區104的縫隙102。例如,發光單元U1’的二維 發光元件陣列101’配置在外本體41和旋轉軸103之間,使 得發光表面面向旋轉區104的第一縫隙102。 發光單元U2’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配置在外本體 41和旋轉軸103之間,使得發光表面面向旋轉區104的第二 縫隙102。發光單元U3’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配置在外 本體41和旋轉軸10 3之間,使得發光表面面向旋轉區104的 第三縫隙102。用於不同波長的發光元件安裝在三個二維 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 ’中,及因此,執行三維影像的彩色顯示 〇 在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60中,平行於旋轉軸103 的縫隙102設置在發光單元U1’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之 發光表面之前的外本體41中。再者在此例中,採用從二維 發光元件陣列1 〇1 ’發出的光束未從縫隙位置以外的部位漏 洩之結構。以類似方式形成其他發光單元U2’及U3’。 [操作的例子] •72- 201142769 由於三縫隙結構,所以在左和右方向上從圖25B所示 之發光單元U1’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所發出之光的發 射角度主要受到縫隙1 〇 2的限制。在左和右方向上從發光 單元U2’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Γ所發出之光的發射角度 主要受到縫隙1 〇2的限制。同樣地,在左和右方向上從發 光單元U3’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Γ所發出之光的發射角 度主要受到縫隙的限制。 藉由相對於觀看點以此種三縫隙結構來旋轉掃描旋轉 區104,可形成具有圓柱形狀的光再生表面。以旋轉軸103 爲參考所形成之三維影像的光束從旋轉區104的內部經由 三縫隙102漏洩到外面》 如此,根據作爲第六實施例之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 置60,來自三個平面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的光束在不同 方向上發出。因此,能夠再生對應於由三縫隙102所調整 之三垂直線的光束。結果,類似於第三實施例,能夠觀察 到由從三個用於不同波長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 ’所發出 之例如R、G、及B顏色的光束所形成之具有高解析度的三 維彩色影像。 <第七實施例> [縫隙寬度的最佳化] 在本實施例中,使用根據上述第一實施例之多方向三 維影像顯示裝置10的組態作爲例子,將參考圖26 A及26B說 明旋轉區104中之縫隙102的寬度之最佳化。此外,亦針對 -73- 201142769 根據其他實施例之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執行相同最佳 化。 較佳的是,短軸方向上之縫隙1〇2的寬度Ws被設定, 使得當某個時刻從任何觀看點P經由縫隙1 02觀察二維發光 元件陣列1 〇 1時,所觀察的寬度剛好與水平方向上的發光 元件之間的安裝節距Wp相同。若其被觀察具有與安裝節 距Wp相同寬度,則可成爲當從預定方向觀察二維發光元 件陣列101時,可觀察只來自約一發光元件的發光點之狀 態。當所觀察的寬度變成大於安裝節距Wp時,鄰接的發 光元件之發射圖案逐漸混合。結果,發生影像模糊。這是 因爲顯示資料被更新,使得在某個時刻一發光元件對應於 一特定觀看點P。相反地,若縫隙寬度Ws減少及所觀察的 寬度因此減少,則雖然難以發生影像模糊,但是光量被降 低,以產生黑暗影像。 實際上,縫隙寬度Ws和安裝節距Wp隨著觀察時序或 觀看點P的位置而改變。因此,進行調整,使得例如從某 觀看點P所觀察的影像上中間部位最佳較佳。例如,如圖 26A所示縫隙102和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的中間部位之間 的距離被設定成a,及縫隙102和觀看點p之間的距離被設 定成b。此外,假設距離b足夠大於距離a及縫隙寬度Ws等 於安裝節距Wp。在此例中,如圖26 A所示,當從觀看點p 經由縫隙1 02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 1的中間部位時,二 維發光元件陣列101被觀察約與安裝節距Wp相同尺寸。在 同一組態中,考量如圖26B所示,從觀看點p經由縫隙1〇2 -74- 201142769 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的端部之狀態。在此例中’從 傾斜方向經由縫隙1 〇2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 1 °在此例 中,因爲從傾斜方向觀察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 ’所以縫 隙寬度w s被觀察似乎比圖2 6 Α所示之狀態小。此外’所觀 察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的尺寸亦被觀察似乎比圖26A所 示之狀態小。最後’即使從圖2 6 B所示的傾斜方向觀察二 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被觀察似乎與 安裝節距Wp相同尺寸。 <第八實施例> 如第一實施例所說明一般,在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 置10中,例如爲六十個觀看點P 300至3 59執行影像顯示, 使得由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 1所產生之發光點的軌跡(即 、所觀察的影像顯示螢幕)變成例如平坦表面。此處,假 設在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中,在彎曲表面內以相等距離 列陣複數個發光元件,及在同一時序執行所有複數個發光 元件的影像更新(發射控制)。在此例中,圖27 A圖示從 任何觀看點P觀察顯示螢幕120的例子。在圖27A中,黑點 對應於像素(發光點的軌跡)。在此例中,具有在所觀察 的顯示螢幕120上之水平方向中的左和右端之像素之間的 寬度w 1看起來小於中間部位中的像素之間的寬度w〇。然 而,理想上,中間部位中的像素之間的寬度w與左和右端 中的像素之寬度相同(以等距列陣發光點)較佳,如圖 2 7 B所示。 -75- 201142769 在本實施例中,將說明依據根據第一實施例之多方向 三維影像顯示裝置1〇的組態來實現圖27B所示之理想影像 顯示的方法。此外,亦使用同一方法爲根據其他實施例之 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執行影像顯示。 首先,參考圖28及29,將說明用以實現圖27B所示之 理想顯示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之彎曲形狀以及計算發 光點(發光元件)的位置之例子。圖28及29所給予的參考 號碼之意義基本上與圖3及4相同。 在圖28中,從觀看點p經由縫隙102實際觀察到之發光 點(等同圖27B所示之像素)被假設爲y = -L2上之點(x2,-L2 )。使發光點(x2,-L2 )能夠被觀察之縫隙102的通過點 (xl,yl )之條件如下(在此例中,L3 = L1-L2 )。 ^ _ x2{Ll -L3- Vl32 r2+(r2-Il2)jc22} L32+x22 yl = -y/r2 -xl2 此處,假設指示縫隙102的位置之角度Θ在圖28的箭頭 之旋轉方向上增加,則角度Θ如下。 e=-sin''(0)(xl/r) 因此,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中之彎曲的發光點(發 光元件)之位置座標(χ(θ), y(0))如下。 x(0) = x2cos0 + L2sin0 ... (ΙΑ) y(〇) = x2sin0-L2cos0 ... (2A) 假設縫隙102通過角度θ = 0°的位置之時間爲t = 〇及一循 環所花的時間(即、3 6 0。旋轉)爲T c,則從觀看點P所觀 -76- 201142769 察之影像的發光點之更新時序如下。 t = Tc*0/2n ... (3) [特有例子] 圖29圖示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的彎曲形狀以及用以 在平坦表面上以等距列陣從觀看點P經由縫隙1 02所實際觀 察到的發光點之彎曲表面上的發光點(發光元件)之位置 的特有例子。在圖29中,設定Ll=90、L2 = 10、及r = 30,X 軸方向上的發光點數目被設定成12,及距離被設定成4。 此外,以等距所觀察的發光點之x2的値被設定成-22、-18 、-14、-10' -6、-2、2、6、10、14、18、^ 22 ° 而且,當在一循環中輸出六十個點p =300至3 59之影 像時,十二個發光元件201至2 12的每一個之更新間距T如 下。 T = Tc/60 ... (4) 圖30爲用以實現圖27B所示之理想影像顯示的發光元 件之發射時序圖。而且,圖31爲比較例子中的發射時序圖 。圖31中的比較例子對應於圖l〇A至15B所示之光輸出時序 。在圖30及31中,水平軸指示時間t,及垂直軸指示十二 個發光點(發光元件201至212)。在圖30中,實心曲線( 在圖3 1中’直線)指示某一觀看點p之發射時序。例如, 在圖3 0中,最左邊的實心曲線指示從觀看點3 〇 〇所觀察之 發光點(發光元件)的發射時序。此外,藉由顯示控制器 1 5 (圖1 8 )來執行圖3 0及3 1所示之發射時序的控制。 -77- 201142769 在圖31所示之比較例子中,十二個發光元件201至212 的更新間距T和更新時序(時間)是相同的。例如,在時 間t=llT中,發光元件201至212執行用於觀看點311至300 的影像顯示(光發射)(例如,發光元件201執行用於觀 看點31 1的光發射,同時,發光元件202執行用於觀看點 310的光發射)。在隨後時間t=12T中,發光元件201至212 同時更新,以執行用於觀看點312至301的光發射。也就是 說,十二個發光元件201至212的影像更新時序(發射更新 時序)是相同的。 另一方面,在圖30所示之例子中,更新間距T在十二 個發光元件201至212中是相同的,但是其更新時序(時間 )不同。例如,發光元件201在比時間t = 5T稍早的時間開 始用於觀看點311的光發射,但是其他發光元件202至212 在那時未發光。例如,發光元件202在比時間t = 5T稍早的 時間開始用於觀看點310的光發射。如此,爲十二個發光 元件20 1至2 1 2獨立控制光發射時序。藉由以此種發射時序 獨立控制發光元件201至212的發射,可實現圖27B所示之 理想影像顯示。 圖32圖示當在圖29所示之組態中在時間t = 〇十二個發 光元件201至212同時發光時經由縫隙102所發出的光之狀 態(光向量)。從圖32所見,有關來自各別發光元件的光 向量,與觀看位置的位置關係是不同的。此亦指示必須如 圖3 0所示一般獨立控制各發光元件的發射時序來取代使十 二個發光元件201至212同時發光》 -78- 201142769 [藉由使所觀察的影像平坦所獲得之效果] 在上述實施例的每一個中’形成二維發光元件陣列 101的彎曲表面,使得從觀看點P所觀察的顯示螢幕變成平 坦表面較佳。理由如下。 若所觀察的顯示螢幕是平坦的,則由相機所成像之影 像或由CG (電腦圖形)所產生的影像可照原樣使用,卻不 必影像處理。然而,若所觀察的顯示營幕是平坦的,則必 須產生和使用藉由校正顯示螢幕的曲率所獲得之影像,使 得從觀看點P所觀察的影像不失真。 若所觀察的顯示螢幕是平坦的,則當從上方或下方觀 看顯示螢幕時,弓形中的影像會失真。因此,難以獲得優 良的三維影像》 尤其是,當像本實施例一樣從觀看點P所觀察之顯示 螢幕上的像素之間的距離固定時,可進一步獲得下面效果 〇 若像素之間的距離固定,則由相機所成像之影像或由 CG (電腦圖形)所產生的影像可照原樣使用,卻不必影像 處理。若像素之間的距離不固定,則必須產生和使用藉由 校正像素之間的寬度之失真所獲得的影像。 <第九實施例> [使用根據第一至第八實施例的每一個之顯示裝置觀 看三維影像的例子] 圖33 A及3 3B爲在作爲各實施例之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 -79- 201142769 裝置10中觀看三維影像的例子之說明圖。圖33 A所示之觀 看三維影像的例子爲四個觀看者H1至H4藉由多方向三維 影像顯示裝置10等等來觀看以三維方式所顯示之角色(男 娃娃)的例子。在此例中,因爲三維影像顯示在角色的全 周邊,所以觀看者H1 (男)可看見角色的左側之三維影像 。觀看者H2(男)可看見角色的前側之三維影像。觀看者 H3 (男)可看見角色的右側之三維影像。觀看者H4(女 )可看見角色的後側之三維影像。 在圖33B所示之觀看三維影像的例子中,採用僅輸出 影像到決定具有觀看者之區域而不輸出三維影像到決定沒 有觀看者之區域的三維影像顯示法。例如,在圖33B中具 有四個觀看者H1至H4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10四周。 這是三個觀看者H1至H3觀看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10 ,但是觀看者H4並未觀看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10之例 子。在此例中,根據圖18所示之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 1 〇,觀看者偵測感測器8 1偵測三個觀看者Η 1至H3的瞳孔 ,及產生觀看者偵測信號S 8 1。 依據輸出自觀看者偵測感測器8 1的觀看者偵測信號 S81,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10連續傳送三個觀看者Hl 至H3的觀看區到影像源傳輸裝置90。影像源傳輸裝置9〇只 傳送對應於三個觀看者H1至H3的觀看區之區域影像到多 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10。結果,能夠只在三個觀看者以 至H3存在之觀看區中再生顯示資訊。 在此例中,正看著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10之觀看 -80- 201142769 者Η 1可看見角色的左側之三維影像。同樣地,觀看者H2 可看見角色的正側之三維影像。同樣地,觀看者Η3可看見 角色的右側之三維影像。然而,三維影像未顯示在未看著 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1.0之觀看者Η.4的觀看區。 在圖33Β中,點線表示顯示光與觀看者Η1至Η3的臉部 接觸。顯示光爲什麼未與觀看者Η4接觸之理由即爲,觀看 者Η4的眼睛未轉向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10,因此決定 觀看者Η4非觀看者。因爲對應於觀看者Η1及Η2之間的觀 看區之區域影像也未被輸出,所以也非觀看區所顯示之三 維影像。以此方式,可提供獨特的三維影像顯示法。 <第十實施例> [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70的組態] 圖34圖示根據本實施例之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70 的組態之例子。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7 0包括紅外線發 光區8 1 Α和紅外線接收區8 1 Β來取代圖2所示之多方向三維 影像顯示裝置1 〇中的觀看者偵測感測器8 1。類似於觀看者 偵測感測器8 1,紅外線發光區8 1 A和紅外線接收區8 1 B裝附 於臂構件82的一端,及經由臂構件82連接到連接基板11。 此外,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70包括用於發光區的孔 108A和用於光接收區的孔108B,來取代圖2所示之多方向 三維影像顯示裝置10中的孔108。在外本體41裝附於轉臺 42的狀態中,用於發光區的孔108A設置在對應於紅外線發 光區81A的位置中。在外本體41裝附於轉臺42的狀態中, 201142769 用於光接收區的孔l〇8B設置在對應於紅外線接收區81B的 位置中。 紅外線發光區8 1 A和紅外線接收區8 1 B被設置,以例如 在如圖36所示一般顯示三維顯示影像76之狀態中,當物體 接近旋轉區1〇4的表面四周時,偵測物體(例如,觀看者 的手75 )的移動之位置。紅外線發光區81 A經由用於發光 區的孔108A朝旋轉區104的外面發出紅外線。紅外線接收 區81B經由孔108B接收從紅外線發光區81 A所發出及然後 藉由來自外面物體的反射而返回之反射返回光。 圖3 5圖示使用紅外線發光區8 1 A和紅外線接收區8 1 B之 物體偵測電路的組態之例子。此物體偵測電路包括偵測信 號處理區71、輸出放大器72、及A/D轉換器73。此外,除 了觀看者偵測感測器8 1的電路區之外,其他控制系統的電 路組態約與圖1 8所示之電路的組態相同。 在本實施例中,紅外線發光區8 1 A、紅外線接收區8 1 B 、及偵測信號處理區7 1主要對應於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之“ 物體偵測器”的一特有例子。 偵測信號處理區7 1經由輸出放大器7 2來控制紅外線發 光區8 1 A的發射。此外,偵測信號處理區7 1經由A/D轉換 器7 3接收來自紅外線接收區8 1 B的偵測信號,及取得藉由 來自外面物體的反射所返回之紅外線的返回光之反射強度 上的資訊β此外,指示電動機52的旋轉角度(旋轉區104 的旋轉角度)之資訊的角度資訊信號從裝附於電動機52的 編碼器5 8 (參考圖1 8 )被輸入到偵測信號處理區7 1。因此 -82- 201142769 ,偵測信號處理區7 1以預定角度爲單位取得紅外線的反射 返回光之反射強度上的資訊。偵測信號處理區71依據各角 度的反射強度上之資訊來決定區域(回應區),其中假設 具有諸如觀看者的手75等物體。偵測信號處理區7 1輸出指 示所取得的回應區資訊之信號到顯示控制器1 5 (參考圖1 8 )。此外,偵測信號處理區71經由I/F基板5 6輸出指示回應 區資訊的信號到影像源傳輸裝置90 (參考圖18)。 [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70的操作] 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70三維影像之基本顯示操作 與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10者相同(圖1等等)。也就 是說,旋轉區104被旋轉,及由顯示控制器15執行位在旋 轉區1 04內的發光元件之發射控制。結果,例如,如圖3 6 所示,三維顯示影像76顯示在全周邊上。欲顯示之三維影 像顯示影像76用的影像資料Din係從影像源傳輸裝置90所 供應(圖1 8 ) ^ 如此,在顯示三維顯示影像76之狀態中,偵測信號處 理區71視需要以預定角度爲單位從紅外線接收區81B取得 紅外線的反射返回光之反射強度上的資訊。偵測信號處理 區71依據各角度的反射強度上之資訊來決定區域(回應區 ),其中假設具有諸如觀看者的手75等物體。例如,如圖 38所示,反射強度超過預定臨界位準之角度區被決定爲回 應區。也就是說,決定諸如觀看者的手75等物體存在於角 度區。偵測信號處理區7 1輸出指示所取得的回應區資訊之 -83- 201142769 信號到顯示控制器1 5和影像源傳輸裝置90。影像源傳輸裝 置9 0供應對應於回應區的影像資料D i η。顯示控制器1 5根 據回應區(偵測到諸如觀看者的手7 5等物體之位置)來控 制發光元件。例如,發光元件的發射控制被執行,使得根 據偵測到諸如觀看者的手7 5等物體之位置來改變由觀看者 所看見的三維顯示影像76之顯示狀態。 圖37Α及37Β圖示根據物體偵測來改變三維顯示影像76 的顯示狀態之例子。觀看者的眼睛之方向是任何位置(例 如’前方)。小鳥影像被顯示作爲三維顯示影像76。例如 ’如圖37Α及37Β所示,顯示被執行,使得小鳥的方向被改 變成旋轉區104四周偵測到手75之方向。僅藉由舉起手75 ,觀看者就可具有操作三維顯示影像7 6的顯示狀態(小鳥 的方向)之感覺。 此外,可將滯後給予用於決定圖3 8所示之回應區的臨 界位準。此外,可執行根據反射強度的改變之顯示操作, 卻不必設定臨界位準。 <其他實施例> 本發明並不侷限於上述實施例,而可以各種方式修改 〇 例如,在圖1及2所示之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10中 ,將用於保護旋轉區1〇4之固定構件設置在旋轉區104外面 。在此例中,例如,可設置不旋轉之固定構件,以覆蓋被 形成有縫隙102的外本體41之外周邊,具有距離在其間。 -84- 201142769 例如,固定構件係可藉由圓柱形透明構件來形成。另一選 擇是,處理成網狀之圓柱形構件亦可被使用作爲固定構件 。例如,可使用由處理成網狀的金屬所形成之構件,諸如 穿孔金屬等。 本發明非常適合應用於依據光再生法之多方向三維影 像顯示裝置等等,光再生法係依據由電腦所產生之用於三 維影像顯示的二維影像而在其全周邊上成像對象或在對象 的全周邊上再生三維影像。 本申請案包含相關於日本專利局分別於2008、12、12 ,2009、10、21,及2009、12、10所發表的日本優先權專 利申請案 JP 2008-317522、 JP 2009-242716、及】?2009- 2 8 07 5 4所揭示者之題材,藉以倂入其全文做爲參考。 精於本技藝之人士應明白,只要它們在附錄於後的申 請專利範圍之範疇內或其同等物,可依據設計需求和其他 因素,來進行各種修改、組合、子組合、和變更。 【圖式簡單說明】 圖1爲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之多方向三維影像顯 示裝置的組態之例子的局部斷開立體圖; 圖2爲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的組裝之例子的放大 立體圖; 圖3爲計算二維發光元件陣列的發光表面之形狀的例 子(第一例子)之說明圖; 圖4爲計算二維發光元件陣列的發光表面之形狀的例 -85- 201142769 子(第二例子)之說明圖; 圖5爲二維發光元件陣列的形狀之例子(第一例子) 的立體圖; 圖6爲二維發光元件陣列的形狀之例子(第二例子) 的立體圖; 圖7爲二維發光元件陣列的形狀之例子(第三例子) 的立體圖: 圖8爲當從旋轉軸方向觀看時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中 的透鏡構件之功能的例子之槪要圖; 圖9爲當從旋轉軸方向觀看時之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 裝置的操作之例子的槪要圖; 圖10A至10D爲從觀看點觀察之發光點的軌跡之例子 (第一例子)的說明圖; 圖11A至11D爲從觀看點觀察之發光點的軌跡之例子 (第二例子)的說明圖; 圖12A至12D爲從觀看點觀察之發光點的軌跡之例子 (第三例子)的說明圖; 圖13A及13B爲經由縫隙將光束輸出到複數個觀看點之 情況(第一情況)的說明圖; 圖ΜA及14B爲經由縫隙將光束輸出到複數個觀看點之 情況(第二情況)的說明圖; 圖15A及15B爲經由縫隙將光束輸出到複數個觀看點之 情況(第三情況)的說明圖; 圖1 6爲經由縫隙將光束輸出到複數個觀看點之情況( -86- 201142769 第四情況)的說明圖; 圖1 7爲將成像資料轉換成發射光資料之例子的資料格 式圖; 圖1 8爲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的控制系統之組態的 例子之方塊圖; 圖1 9爲——維發光元件基板的組態之例子的方塊圖: 圖20爲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中之三維影像顯示的 例子之操作流程圖; 圖21A爲根據第二實施例之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 的組態之例子的說明圖; 圖21B爲操作的例子之說明圖; 圖22 A爲根據第三實施例之.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 的組態之例子的說明圖; 圖22B爲操作的例子之說明圖; 圖23 A爲根據第四實施例之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 的組態之例子的說明圖; 圖23 B爲操作的例子之說明圖; 圖24A爲根據第五實施例之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 的組態之例子的說明圖; 圖24B爲操作的例子之說明圖; 圖25A爲根據第六實施例之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 的組態之例子的說明圖; 圖2 5 B爲操作的例子之說明圖; 圖26A及26B爲有關縫隙的最佳寬度之說明圖; -87- 201142769 圖27A及27B爲從全周邊三維影像顯示裝置中之任何觀 看點所觀察到的顯示螢幕上之像素配置的例子之說明圖; 圖2 8爲二維發光元件陣列的彎曲形狀和計算發光點( 發光元件)的位置之例子的說明圖; 圖2 9爲二維發光元件陣列的彎曲形狀和發光點(發光 元件)的位置之特有例子的說明圖; 圖3 0爲二維發光元件陣列中之發光元件的發射時序之 說明圖; 圖3 1爲二維發光元件陣列中之發光元件的比較例子之 說明圖; 圖32爲當在圖29所示之組態中於時間t = 0複數個發光 元件同時發光 '時之經由縫隙所發出的光之狀態的說明圖; 圖33A及33B爲在作爲各實施之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 置等等中觀看三維影像的例子之說明圖: 圖3 4爲根據第十實施例之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的 組態之例子的放大立體圖; 圖3 5爲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的物體偵測電路之組 態的例子之方塊圖: 圖3 6爲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的物體偵測之槪念的 說明圖; 圖37A及37B爲根據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中之物體 偵測的三維影像之顯示狀態的變化之例子的說明圖;及 圖38爲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中之各旋轉角度的反 射強度之測量結果的例子之波形圖。 -88- 201142769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U1 :發光單元 U1 ’ :發光單元 U2 :發光單元 U2’ :發光單元 U3 :發光單元 U3’ :發光單元 U4 :發光單元 U5 :發光單元 U6 :發光單元 # 1 : 一維發光元件基板 #k : 一維發光元件基板 DRj :驅動器
Din :串聯影像資料 D#j :並聯影像資料 1 〇 :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 1 1 :連接基板 1 2 :串聯至並聯轉換器 1 5 :顯示控制器 20 :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 2〇j :發光元件 3 〇 :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 3 1 :印刷電路板 3 2 :定位孔 -89- 201142769 3 3 :定位孔 34 :連接器 35 :積體電路 40 :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 41 :外本體 4 2 :轉 a 50 :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 5 1 :滑環 52 :電動機 5 3 :鎧甲 54 :鎧甲 5 5 :控制器 5 6 :介面基板 5 7 :供電區 5 8 :編碼器 5 9 :振動偵測器 6 0 :開關區 60: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 70:多方向三維影像顯示裝置 7 1 :偵測信號處理區 72 :輸出放大器 73 :類比/數位轉換器 75 :手 7 6 :三維顯示影像 -90 - 201142769 8 1 :觀看者偵測感測器 8 1 A :紅外線發光區 8 1 B :紅外線接收區 82 :臂構件 8 3 :定位梢 90 :影像源傳輸裝置 1 0 1 :二維發光元件陣列 1 0 1 ’ :二維發光元件陣列 102 :縫隙 103 :旋轉軸 1 04 :旋轉區 105 :安裝框 1 0 6 :入口埠 1 07 :風扇區 108 :孔 1 08 A :孔 1 0 8 B :孔 109 :透鏡構件 120 :顯示螢幕 201 :發光元件 202 :發光元件 203 :發光元件 204 :發光元件 205 :發光元件 -91 201142769 206 :發光元件 207 :發光元件 208 :發光元件 209 :發光元件 2 1 0 :發光元件 2 1 1 :發光元件 2 1 2 :發光元件 3 00 :觀看點 3 0 1 :觀看點 3 0 2 :觀看點 3 0 3 :觀看點 3 0 4 :觀看點 3 0 5 :觀看點 3 06 :觀看點 3 07 :觀看點 3 0 8 :觀看點 3 0 9 :觀看點 3 1 0 :觀看點 3 1 1 :觀看點 3 1 2 :觀看點 3 1 3 :觀看點 3 1 4 :觀看點 3 1 5 :觀看點 3 1 6 :觀看點 -92 201142769 3 1 7 :觀看點 3 1 8 :觀看點 3 1 9 :觀看點 3 2 0 :觀看點 3 2 1 :觀看點 3 2 2 :觀看點 3 23 :觀看點 3 24 :觀看點 3 2 5 :觀看點 3 2 6 :觀看點 3 2 7 :觀看點 3 2 8 :觀看點 3 2 9 :觀看點 3 3 0 :觀看點 3 3 1 :觀看點 3 3 2 :觀看點 3 3 3 :觀看點 3 3 4 :觀看點 3 3 5 :觀看點 3 3 6 :觀看點 3 3 7 :觀看點 3 3 8 :觀看點 3 3 9 :觀看點 340 :觀看點 201142769 3 4 1 :觀看點 3 4 2 :觀看點 3 4 3 :觀看點 344 :觀看點 345 :觀看點 3 4 6 :觀看點 347 :觀看點 3 4 8 :觀看點 3 4 9 :觀看點 3 5 0 :觀看點 3 5 1 :觀看點 3 5 2 :觀看點 3 53 :觀看點 3 5 4 :觀看點 3 5 5 :觀看點 3 5 6 :觀看點 3 5 7 :觀看點 3 5 8 :觀看點 3 5 9 :觀看點 -94

Claims (1)

  1. 201142769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三維影像顯示裝置,包含: 旋轉區,其可操作成在旋轉中心四周旋轉,該旋轉區 具有包含縫隙之外本體; 複數個發光元件,其配置在該外本體內,當該旋轉區 在該旋轉中心四周旋轉時,該複數個發光元件的每一個可 操作成經由該縫隙發出光到觀看位置; 顯示控制器,其依據影像資料,藉由該複數個發光元 件的每一個來控制光的發射。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三維影像顯示裝置, 其中該影像顯示資料係用於三維影像,及該顯示控制 器使對應於該影像資料的影像能夠在至少兩觀看點的每一 個中產生。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三維影像顯示裝置, 其中該顯示控制器使大體上平面影像能夠在該至少兩 觀看點的每一個中產生。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三維影像顯示裝置, 其中該顯示控制器使同一影像能夠在關於該影像顯示 裝置的複數個觀看點中產生。 5.—種影像顯示裝置,包含: 旋轉區’其具有複數個發光元件,該旋轉區可操作成 在中心四周旋轉及呈現影像; 感測器,用以偵測物件;以及 顯示控制器’用以至少部分依據該感測器對物體之偵 -95- 201142769 測來控制該影像的呈現。 6.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影像顯示裝置,其中該 感測器可操作成在該中心四周旋轉。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影像顯示裝置,其中該 旋轉區和該感測器被操作式耦合,使得該旋轉區和該感測 器在該中心四周一起旋轉。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影像顯示裝置,其中該 感測器對物體之該偵測包含偵測物體的存在。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影像顯示裝置,其中該 感測器對物體之該偵測包含偵測關於該旋轉區的物體之位 置。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影像顯示裝置,其中至 少部分依據關於該旋轉區的該物體之該位置來控制對該影 像的該修改。 1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影像顯示裝置,其中該 感測器對物體之該偵測包含偵測關於該影像的物體之位置 〇 1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影像顯示裝置,其中 至少部分依據關於該影像的該物體之該位置來控制對該影 像的該修改。 1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影像顯示裝置’其中該 感測器對物體之該偵測包含偵測物體的移動。 1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 3項之影像顯示裝置’其中 該感測器偵測方向上的移動,及該顯示裝置至少部分依據 -96- 201142769 該方向來控制該影像的顯示。 15.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影像顯示裝置,其中 該影像的顯示之控制包含控制該影像的移動。 1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 5項之影像顯示裝置,其中 該影像的移動之控制包含控制遠離已偵測的該物體之移動 的該影像之移動。 1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 5項之影像顯示裝置,其中 該影像的移動之控制包含控制朝向已偵測的該物體之移動 的該影像之移動。 1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 5項之影像顯示裝置,其中 該影像的移動之控制包含控制該影像在依據已偵測的該物 體之移動所決定的點四周之旋轉。 19.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影像顯示裝置’其中由 該感測器所偵測的該物體爲該影像顯示裝置的觀看者。 2 0.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之影像顯示裝置’其中 由該感測器所偵測的該物體爲該觀看者之附屬肢體。 2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影像顯示裝置,其中該 感測器包含紅外線感測器。 2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影像顯示裝置,其中該 旋轉區將該影像呈現作旋轉。 2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影像顯示裝置’其中該 旋轉區將該影像呈現作三維。 24.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影像顯示裝置,其中® 該旋轉區所呈現之該影像係透過藉由旋轉在該周邊內的該 -97- 201142769 中心之複數個發光元件的光之發射所產生。 2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影像顯示裝置,其中該 旋轉區可操作成在該中心四周3 60度旋轉。 2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影像顯示裝置,其中: 該旋轉區具有表面,及可操作成將影像呈現給看到該 表面之觀看者; 該感測器可操作成在該中心四周旋轉,及在沿著該表 面之複數個點的任一個中偵測該物體;以及 該顯示控制器至少部分依據由該感測器所偵測的該物 體來控制該表面上之該影像的呈現。 2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之影像顯示裝置,其中 該感測器只包含單一感測器。 28. —種顯示影像之方法,包含: 使具有複數個發光元件之旋轉區能夠在中心四周旋轉 及呈現影像; 使物體能夠被偵測;以及 至少部分依據該感測器對該物體之偵測來控制該影像 的呈現。 2 9.—種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其具有編碼在其上之 指令,當執行該指令時能夠執行顯示影像之方法,該方》去 包含: 使具有複數個發光元件之旋轉區能夠在中心四周旋轉 及呈現影像; 使物體能夠被偵測;以及 -98- 201142769 至少部分依據該感測器對該物體之偵測來控制該影像 的呈現。 30. —種顯示影像之方法’包含: 使旋轉區具有表面能夠呈現影像; 使感測器能夠在中心四周旋轉,及在沿著該表面之複 數個點的任一個中偵測物體;以及 至少部分依據由該感測器所偵測的物體來控制該表面 上之該影像的呈現。 31. —種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其具有編碼在其上之 指令,當執行該指令時能夠執行顯示影像之方法,該方法 包含: 使旋轉區具有表面能夠呈現影像; 使感測器能夠在中心四周旋轉,及在沿著該表面之複 數個點的任一個中偵測物體:以及 至少部分依據由該感測器所偵測的物體來控制該表面 上之該影像的呈現。 -99 -
TW099140565A 2009-12-10 2010-11-24 Three-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devic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three-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method TW201142769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80754A JP5552804B2 (ja) 2008-12-12 2009-12-10 立体画像表示装置、その製造方法及び立体画像表示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42769A true TW201142769A (en) 2011-12-01

Family

ID=43743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40565A TW201142769A (en) 2009-12-10 2010-11-24 Three-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devic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three-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method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2333753A2 (zh)
JP (1) JP5552804B2 (zh)
KR (1) KR20110066092A (zh)
CN (1) CN102096197A (zh)
SG (1) SG172529A1 (zh)
TW (1) TW201142769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05706B (zh) * 2012-03-14 2015-10-21 Inst Information Industry 應用近紅外線與遠紅外線之物體偵測方法、裝置以及其電腦可讀取記錄媒體
TWI508522B (zh) * 2011-12-19 2015-11-11 Chicony Electronic Co Ltd Means for calibrating the clock and a method thereof
US9860521B2 (en) 2012-09-03 2018-01-02 Lg Innotek Co., Ltd.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28631B (zh) * 2008-12-12 2014-03-01 Sony Corp 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device, a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a 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method
US8514474B2 (en) * 2011-08-30 2013-08-20 Delta Electronics, Inc.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device
CN103293683A (zh) * 2012-02-22 2013-09-1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柱状透镜式立体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KR102097705B1 (ko) 2013-09-10 2020-04-0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디스플레이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6101690A (zh) * 2016-07-13 2016-11-09 吉林大学 一种三维高帧显示的方法
JP2019060989A (ja) * 2017-09-25 2019-04-18 公立大学法人大阪市立大学 3次元表示装置および移動体
JP6381760B1 (ja) * 2017-10-02 2018-08-29 有限会社 アドリブ 全周画像表示装置
WO2019078908A1 (en) * 2017-10-20 2019-04-25 Meng Weihui Ted ROTATING VISION PERSISTENCE DISPLAY DEVICE
CN111261027B (zh) * 2020-01-22 2022-07-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旋转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旋转显示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16796B2 (ja) 1996-09-20 2001-10-09 双葉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立体表示装置
SI9800044A (sl) * 1998-02-17 1999-10-31 Damjan Jurjav�i� Naprava, ki omogoča videnje slike z vseh strani
JP3906146B2 (ja) 2002-11-27 2007-04-18 株式会社東芝 立体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立体画像表示方法
JP4470432B2 (ja) 2003-10-02 2010-06-02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08522B (zh) * 2011-12-19 2015-11-11 Chicony Electronic Co Ltd Means for calibrating the clock and a method thereof
TWI505706B (zh) * 2012-03-14 2015-10-21 Inst Information Industry 應用近紅外線與遠紅外線之物體偵測方法、裝置以及其電腦可讀取記錄媒體
US9860521B2 (en) 2012-09-03 2018-01-02 Lg Innotek Co., Ltd.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TWI623911B (zh) * 2012-09-03 2018-05-11 Lg伊諾特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處理系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SG172529A1 (en) 2011-07-28
CN102096197A (zh) 2011-06-15
JP2011107665A (ja) 2011-06-02
EP2333753A2 (en) 2011-06-15
JP5552804B2 (ja) 2014-07-16
KR20110066092A (ko) 2011-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142769A (en) Three-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devic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three-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method
TWI428631B (zh) 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device, a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a 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method
TW201214354A (en) 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method
US8933998B2 (en) Three-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devic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three-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method
CN102271219B (zh) 图像显示装置、电子装置、图像显示系统、图像获取方法
US8820977B2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8787005B2 (en) Display apparatus
JP2015509210A (ja) 光学イメージングシステム及び3d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5050120B1 (ja) 立体画像表示装置
JP2012018305A (ja) 表示装置
JP2008257021A (ja) 表示装置
US8829547B2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display apparatus with light-focusing lens
JP2010072504A (ja) 画像投影装置
JP2012175369A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並びに表示システム
JP2013015690A (ja) 表示装置
JP3905894B2 (ja) 映像表示装置
JP2012173968A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並びに表示システム
WO2019207922A1 (ja) 表示撮像装置
KR101156574B1 (ko) 2차원 및 3차원 겸용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3165578U (ja) 立体投影システムに応用される伝送モジュール
KR101512368B1 (ko) 유기 발광 다이오드를 이용한 마이크로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2013007873A (ja) 立体画像表示装置
JP2013020068A (ja) 立体画像表示装置
JP2009053233A (ja) Led表示装置
JPH0820854B2 (ja) 小型表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