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121735A - Parallel robot - Google Patents

Parallel robo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121735A
TW201121735A TW98145216A TW98145216A TW201121735A TW 201121735 A TW201121735 A TW 201121735A TW 98145216 A TW98145216 A TW 98145216A TW 98145216 A TW98145216 A TW 98145216A TW 201121735 A TW201121735 A TW 20112173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parallel robot
bracket
rope
transmission me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81452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58611B (zh
Inventor
guo-qing Zhang
zhi-ming Zhao
Jiong Zhou
Original Assignee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Priority to TW0981452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58611B/zh
Publication of TW2011217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217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586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58611B/zh

Links

Description

201121735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並聯機器人。 [先前技術] [〇〇〇2]機器人中常會採用並聯機器人以實現多方位之快速運動 ,且並聯機器人相對於串聯機構具有剛度大、結構穩定 、承載能力強、精度高等優點,擴大機器人之應用領域 〇 [0003] —種並聯機器人’包括支架、可動乎台以及連接於支架 與可動平台之間之三條主動支鏈及一條轉動支鏈。主動 支鏈包括與支架固定連接之驅動裝置、與可動平台錢接 之第一連桿及鉸接於驅動裝置及第一速桿之間之第二連 桿。驅動裝置包括伺服電機及減速器,藉由減速器來改 變來調節主動支鏈中之第一連桿之轉動逮度。惟,由於 減速器之成本較高’故此種並聯機器人之奪體製作成本 較高。此外,減速器結構較為複雜,不便於維修。 【發明内容】 [0004] 鑒於上述狀況,有必要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且成本較低之 並聯機器人。 [0005] 一種並聯機器人,包括支架、可動平台、連接於支架與 可動平台之間之爭移支鏈及轉動支鏈,以及固定於支架 上之第一動力裝置及第二動力裝置,第一動力裝置驅動 平移支鏈,第二動力裝置驅動轉動支鏈,第—動力裝置 包括主動輪,平移支鏈包括第一傳動件及傳動繩,第一 傳動件包括扇形傳動部’傳動繩之中部纏繞於該主動輪 098145216 0982077279-0 表單編號A0101 第4頁/共20頁 201121735 [0006] ❹ [0007] [0008] 〇 [0009] [0010] 上,且其餘部分纏繞於扇形傳動部之弧形邊緣上,使主 動輪藉由傳動繩帶動第一傳動件轉動。 上述並聯機器人藉由纏繞於第一動力裝置之主動輪和平 移支鏈之第一傳動件之扇形傳動部之傳動繩來實現減迷 傳動,省去齒輪等結構複雜之裝置,結構簡單,且生產 成本較低。此外,並聯機器人之平移支鏈之平移角度通 常於一定範圍内,故藉由將第一傳動件之扇形傳動部之 扇形角度根據平移角度來設置,而無需採用圓形齒輪,節省空間,減少轉動慣量’,該並聯機器人之結構簡單 且具有較高之傳動精度。 【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方式對本發明提供之並聯機器人作 進一步詳細說明。 請參閱圖1,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之並聯機器人1〇〇包括— 支架10、一可動平台20、連捧於支:架10與可動平台2〇之 間之三平移支鏈4〇及一轉動支鏈,以及固定於支架1〇 上之三第一動力裝置30及一第,二動力裝置5〇。 支架10大致呈圓形,自支架10<邊緣沿朝向其中心部之 方向開設有三安裝口 11,該三安裝口丨丨等間距形成於支 架1〇之台面上。支架10對應於每一安裝口 u下方設有一 連接部13,每一連接部13中安裝有支撐軸承131。支架 之中心還貫通開設有安裝孔15。當然,支架1〇亦可為 三角形等其他形狀。 請同時參閱圖2及圖4,可動平台20大致呈圓柱形,其週 098145216 表單編號A0101 第5頁/共20頁 0982077279-0 201121735 緣上凸出形成有二連接部21,每-連接部21上開設有連 接孔211。 [0011] 每第-動力裝置3〇分別安裝於支架1〇上方靠近三安裝 口 U處’以提供三平移支鏈40之動力。第-動力裝置30 包括馬達31及與馬達31 ®定連接之线輪33。 [0012] 每一平移支鏈4G包括—第-傳動件41、-第二傳動件43 複數傳動繩45及二固定組件47。該第二傳動件43與該 第傳動件41可轉動連接。該複數傳動繩45之中部纏繞 於第-動力裝置30之主動輪33上,且其餘部分纏繞於第 一傳動件41上。二固定組件47將傳動繩45之兩端固定於 第一傳動件41上。 :::: [0013] 第一傳動件41包括扇形傳動部41丨、傳動桿4丨3及轉轴 415 °扇形傳動部411之弧形邊緣形成有複數相互平行之 導向槽4112 °導向槽4112沿扇形傳動部411之周向延伸 。傳動桿413自扇形之圓心遠離扇形傳動部411延伸形成 ’其遠離扇形傳動部411之一端開設有蓮接孔4131。轉轴 415基本垂直穿過傳動桿413。扇形傳動部411之扇形角 度根據並聯機器人1〇〇所需要之平移角度設置。 [0014] 請同時參閱圖3至圖5,第二傳動件43為四連桿結構,包 括第一連桿431、第二連桿432及連接於第一連桿431和 第二連桿432之第一樞轉組件433、第二樞轉組件434、 第三樞轉組件435、第四樞轉組件436及加強桿437。四 柩轉組件433、434、435、436均包括轉動連接之第一轉 動件4331和第二轉動件4333。第一、第二樞轉組件433 098145216 表單編號A0101 第6頁/共20頁 0982077279-0 201121735 、434藉由第一轉動件4331分別連接於第一連桿a〗之兩 端,第三、第四樞轉組件435、436藉由第一轉^件““ 分別連接於第二連桿432之兩端。加強桿437可増加第一 連桿431和第二連桿432之連接強度及整個四連桿結構穩 定性。本實施例中’第…第二、第三、第四抱轉組件 433、434、.435、436為球较鍵結構。 [0015] ❹ 傳動繩45之中部纏繞於第一動力裝置3〇之主動輪33上, 位於主動輪33兩侧之部分分別纏繞於第一傳動件41之扇 形傳動部411之二相鄰之導向槽4112内,且兩端分別固定 於第一傳動件41之扇形傳動部411之兩侧。每根傳動繩45 自第一傳動件41之一導向槽4112繞入,於第一動力裝置 30之主動輪33上環繞後,自另一相鄰等向;^4112繞出。 傳動繩45纏繞於第一動力裝置30之主動g33之圈數為η。 第一傳動件41之扇形傳動部之相鄰二導向槽411 2之間之 間距等於傳動繩45之直徑與η傳之乘積,且導向槽4112始
3 ^ % 2ft ik' ii--' .Ϊ . >.· S 末端之尚度差等於第一傳件之直)登與傳動比之乘積 ❹ [0016] 。於本實施例中’ η值取2。·傳参^(|45可採用韌性高、彈 * - 性小之材質製成’於本實施例中,%動繩45為鋼絲繩。 固定組件4 7包括定位件4 71、緊固件4 7 3及彈性件4 7 5。 定位件471藉由螺釘(圖未標)與扇形傳動部411固定連 接’二定位件471分別固定於扇形傳動部411兩側。緊固 件473包括固定塊4731和穿過定位件471與固定塊4731螺 合之螺釘4733。傳動繩45之兩端分別固定於二固定塊 4731中’螺釘4733具有頭部4735。彈性件475由複數碟 形彈片疊加而成,套設於螺釘4733上,並分別與螺釘 098145216 表單編號A0101 第7頁/共20頁 0982077279-0 201121735 3之頭α(Μ735及&位件471相抵。該彈性件可提供 彈f生拉力於傳動繩45,使傳動繩45於傳動過程中不鬆 懈。另,該彈性件475可調整傳動繩45相對於第-動力聚 置30之主動輪33之作肖力’使每根傳動繩45之作用力其 本均等。 & [0017] [0018] [0019] 098145216 第二動力裝置5G安裝於支架1()之安裝心中以提供轉 動支鏈60之動力。第:動力裝置5()包括馬達5丨、與馬達 51連接之主㈣輪(圖未示)及與主誠輪4合之傳動 齒輪53。傳動齒輪53與轉動支鏈嶋動連接,從而驅動 轉動支鏈60轉動。 _ 轉動支鏈60包括轉動連桿61及套設於轉動連桿61上之轴 承63。轉動連桿61與可動平台2()活動連接。軸承63與傳 動齒輪53活動連接。 請同時參閱圖1至圖5,組裝該並聯機器人⑽時第一動 力裝置30及第二動力裝置—定於支架1〇上。平移支鍵 40之第-傳動件41之轉軸415之兩端分別收容於支架ι〇 之支撐軸承131内,以實現㈣接。第—傳動件41之扇 形傳動部4U自支架10之安裝σ11處伸出,傳動繩⑽ 繞第-動力裝置之主動輪33後’其位於主動輪33兩側之 部分分別缠繞於輪殼扇形傳動部411之二相鄰之導向槽 4U2内’且兩端分別固定於第一傳動件41之扇形傳動部 411之兩側。第二傳動件43藉由第二、第四樞轉組件434 、436之第二轉動件4333穿過第一傳動件41之連接孔 4131與第一傳動件41轉動連接。第―、第三樞轉组件 433、435之第二轉動件4333穿過可動平台2〇之連接㈣ 表單編號Α0101 第8頁/共20頁 201121735 [0020] Ο [0021]
G
[0022] 之連接孔2U與可動平台2G轉動連接。轉動支細之轉動 連桿61之1穿過支㈣之安裝孔丨5與支⑽轉動連接 軸承63與第一動力裝置5〇之傳動齒輪固定連接。 工作時,平移支鏈4〇之第—傳動件41於第一動力装置別 之驅動下繞支架1()之連接部13轉動,並帶動第二傳動件 43實現平移、轉動等勒,“實現平移支鏈40之相對 支架1〇於空間内移動,並帶動可動平台2G相對支架10於 空間内作三維移動。轉動支細於第二動力裝置50之驅 動下相對支架10轉動’並帶動可動乎台20内部轉動。從 而實現可動平台2G相對支架10之平移及可動平台20内部 之轉動。 本發明之並聯機器人100藉由填繞於第一動力裝置30之主 動輪33和平移支鏈4〇之第一傳動件41之扇形傳動部411 之傳動繩45來實現減速傳動,省去齒輪等結構複雜之裝 置,結構簡單,且生產成本較低。並且“,,型之纏繞 * ! t ~ f ·* || .丨 方式可增大傳動繩45與主動輪33畀第一傳動件41之扇形 傳動部411之接觸之長度,乂而增大傳動繩45與主動輪33 及第一傳動件41之扇形傳動部411之摩擦力,以實現高精 度之傳動。 並且,由於第一傳動件41之扇形傳動部411採用扇形結構 ’扇形之角度可根據並聯機器人1〇〇所需要之移動角度來 §又置,而無需採用圓形齒輪,可節省空間,使結構簡單 。扇形傳動部411所需要之驅動力亦較圓形齒輪小,故轉 動過程中之轉動慣量亦較小,可提高傳動精度。 098145216 表單編號A0101 第9頁/共20頁 0982077279-0 201121735 [0023] 45之導向槽4112,且導向槽41网上收谷傳動繩 相互平行,使傳動繩45 於父叉處不θ δ接觸,可避免於轉動過”,傳動鄉 45由於自身接觸而出現之磨損, 吁勒观 、°】延長傳動繩45之壽命 [0024] 進一步地 "、呀間使用後’出現鬆動等情泛 ,可藉由螺釘4733壓縮彈性件仍,使傳動繩45再次# 拉緊,從而避免打滑等情況出現。
[_综上所述,本發明確已符合發明專利之要件,遂依法提 出專射請。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方 式,自不能以此限制本案之_請專利範圍。舉凡熟悉本 案技藝之人士援依本發明之精神所作之等效修飾或變化 ,皆應涵蓋於以下申請專利範圍内。 【圖式簡單說明】 [0026] 圖1係本發明實施例之並聯機器人之立體組合圖。 [0027] 圖2係圖1所示並聯機器人之局部立體分解示意圖。
[0028] 圖3係圖1所示並聯機器人之第二傳動件之立體分解示意 圖。 [0029] 圖4係圖2所示並聯機器人IV處之放大示意圖。 [0030] 圖5係圖1所示並聯機器人之平移支鍵之局部立體分解示 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0031] 並聯機器人100 098145216 表單編號A0101 第10頁/共20頁 0982077279-0 201121735 [0032] 相對支架1 0 [0033] 安裝口 11 [0034] 連接部13、21 [0035] 支撐軸承131 [0036] 安裝孔15 [0037] 可動平台20 [0038] 連接孔211、4131 Ο [0039] 第一動力裝置30 [0040] 馬達31、51 [0041] 動輪33 [0042] 平移支鏈40 [0043] 第一傳動件41 :rir|.l;: II ' \ [0044] 扇形傳動部411 1 Γν-/ ! ' 老 [0045] 導向槽4112 λ i?' ' ί . ;: ' ' '? ei. [0046] 傳動桿413 [0047] 轉軸415 [0048] 第二傳動件43 [0049] 第一連桿431 [0050] 第二連桿432 098145216 表單編號A0101 第11頁/共20頁 0982077279-0 201121735 [0051] 第一樞轉組件 433 [0052] 第一轉動件4331 [0053] 第二轉動件4333 [0054] 第二樞轉組件 434 [0055] 第三枢轉組件 435 [0056] 第四樞轉組件 436 [0057] 加強桿437 [0058] 傳動繩45 [0059] 固定組件47 [0060] 定位件471 [0061] 緊固件473 [0062] 固定塊4731 [0063] 螺釘4733 [0064] 頭部4735 [0065] 彈性件475 [0066] 第二動力裝置 50 [0067] 傳動齒輪53 [0068] 轉動支鏈60 [0069] 轉動連桿61 098145216 表單編號A0101 第12頁/共20頁 0982077279-0 201121735 [0070]轴承 6 3
098145216 表單編號A0101 第13頁/共20頁 0982077279-0

Claims (1)

  1. 201121735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並聯機器人,包括支架、可動平台、連接於支架與可 動平台之間之平移支鏈及轉動支鏈,以及固定於該支架上 之第一動力裝置及第二動力裝置,該第一動力裝置驅動該 平移支鏈,該第二動力裝置驅動該轉動支鏈,其改良在於 :該第一動力裝置包括主動輪,該平移支鏈包括第一傳動 件及傳動繩,該第一傳動件包括扇形傳動部,該傳動繩之 中部纏繞於該主動輪上,且其餘部分纏繞於該扇形傳動部 之弧形邊緣上,該主動輪藉由該傳動繩帶動該第一傳動件 轉動。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並聯機器人,其中該平移支 鏈還包括連接該第一傳動件與可動平台之第二傳動件。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並聯機器人,其中該第一傳 動件還包括自該扇形傳動部之圓心延伸形成之傳動桿,該 傳動桿與第二傳動件可轉動連接。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並聯機器人,其中該傳動件 還包括轉軸,該支架上形成有連接部,該轉軸可轉動連接 於該連接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並聯機器人,其中該支架還 包括設置於該連接部内之支撐軸承,該支撐軸承套設於該 轉軸上。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並聯機器人,其中該第二傳 動件為四連桿結構。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並聯機器人,其中該第一傳 動件還包括固定該傳動繩之固定組件,該固定組件將該傳 098145216 表單編號A0101 第14頁/共20頁 0982077279-0 201121735 動繩之末端固定於該扇形傳動部上。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並聯機器人1中該固定組 件包括固定於該從動輪上之定位件及與該定位件連接之緊 固件’該緊固件與該傳動繩固定連接。 9 .如_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並聯機器人,其中該固定組 件還包括彈性件,該緊固件具有頭部,該彈性件套設於該 緊固件上,且卡持於該緊固件之頭部及該定位件之間。 1〇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並聯機器人,其中該扇形傳 動部之弧形邊緣上開設有導向槽,該傳動繩纏繞於該螺旋
    098145216 表單編號A0101 第15頁/共20頁 0982077279-0
TW098145216A 2009-12-28 2009-12-28 並聯機器人 TWI4586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8145216A TWI458611B (zh) 2009-12-28 2009-12-28 並聯機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8145216A TWI458611B (zh) 2009-12-28 2009-12-28 並聯機器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21735A true TW201121735A (en) 2011-07-01
TWI458611B TWI458611B (zh) 2014-11-01

Family

ID=45045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45216A TWI458611B (zh) 2009-12-28 2009-12-28 並聯機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58611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26013B (zh) * 2011-08-17 2014-02-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工業機器人
US8908260B2 (en) 2011-10-19 2014-12-09 Hong Fu 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Focusing mechanism
TWI508831B (zh) * 2013-01-28 2015-11-21 Prec Machinery Res & Dev Ct A joint device for a parallel robot
WO2018195769A1 (zh) * 2017-04-25 2018-11-01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具有弧形移动副的三自由度并联机构
WO2018195762A1 (zh) * 2017-04-25 2018-11-01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具有弧形移动副的三自由度并联机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1897B (zh) * 2018-07-10 2019-06-11 廈門萬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arallel mechanism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51197A (en) * 1981-08-19 1982-09-28 Carson Donald G Precision positioning apparatus having a rotating driving element and a rotating driven element
US5333514A (en) * 1992-04-24 1994-08-02 Toyoda Koki Kabushiki Kaisha Parallel robot
JP3806273B2 (ja) * 1999-09-17 2006-08-09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四自由度パラレルロボット
JP4632560B2 (ja) * 2000-03-01 2011-02-16 シーグ パック システムズ アクチェンゲゼルシャフト 三次元空間内で製品を操作するロボット
FR2832345B1 (fr) * 2001-11-19 2003-12-19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Mecanisme articule comprenant un reducteur a cable utilisable dans un bras de robot
KR100553849B1 (ko) * 2003-07-08 2006-02-24 한국과학기술원 케이블구동 메커니즘을 이용한 로봇 팔의 손목구조
US20080141813A1 (en) * 2005-03-18 2008-06-19 Matthias Ehrat Device for Moving and Positioning an Object in Space
CN101977737A (zh) * 2008-01-18 2011-02-16 法特罗尼克基金会 两自由度并行操纵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26013B (zh) * 2011-08-17 2014-02-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工業機器人
US8908260B2 (en) 2011-10-19 2014-12-09 Hong Fu 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Focusing mechanism
TWI508831B (zh) * 2013-01-28 2015-11-21 Prec Machinery Res & Dev Ct A joint device for a parallel robot
WO2018195769A1 (zh) * 2017-04-25 2018-11-01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具有弧形移动副的三自由度并联机构
WO2018195762A1 (zh) * 2017-04-25 2018-11-01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具有弧形移动副的三自由度并联机构
US10994410B2 (en) 2017-04-25 2021-05-04 Shenzhen Institutes Of Advanced Tech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Three-degree-of-freedom parallel mechanism with curved sliding pair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58611B (zh) 2014-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121735A (en) Parallel robot
CN110315511B (zh) 一种采用被动弹簧张紧的索驱动并联分拣机器人
RU2381099C2 (ru) Исполнительный механизм
KR100563413B1 (ko) 수평면에서 이동 가능한 다관절 아암을 갖는 로봇
US20060237565A1 (en) Level Wind Mechanism
US20130090194A1 (en) Reducing device having a high reduction ratio, robot and haptic interface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such reducing device
US20110120254A1 (en) Parallel robot
JP7224342B2 (ja) 高減速ベルト駆動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
JP4772666B2 (ja) ナット、ネジおよびケーブルを備える伝達装置
CN109109017B (zh) 一种用于绳索牵引机器人的自动排线绕线机构
CN102452076A (zh) 一种钢丝绳传动机构
JP2012071952A (ja) 線材の巻取り・繰出し装置
JP4886318B2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12894780A (zh) 一种基于三自由度串并混联机构的绳驱动腕部模块及其使用方法
JP2013249865A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01065815A (zh) 一种用于无线轴线圈绕制机上的排线设备
CN114407074B (zh) 一种欠驱动连续体机械臂
JP5954706B2 (ja) 関節装置及びリンク機構
WO2021149166A1 (ja) 巻取装置
CN113172645B (zh) 一种连续体机器人
JP2009269156A (ja) ねじれ紐アクチュエータとそれを用いた義肢用アクチュエータユニット
CN209036570U (zh) 一种用于绳索牵引机器人的自动排线绕线机构
KR102467463B1 (ko) 슬림형 무대 승강장치
CN217732248U (zh) 一种用于精密线材的双卷筒收线装置
JP2005221044A5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