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034230A - Reactor to form solar cell absorbers in roll-to-roll fashion - Google Patents
Reactor to form solar cell absorbers in roll-to-roll fashion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034230A TW201034230A TW98144574A TW98144574A TW201034230A TW 201034230 A TW201034230 A TW 201034230A TW 98144574 A TW98144574 A TW 98144574A TW 98144574 A TW98144574 A TW 98144574A TW 201034230 A TW201034230 A TW 201034230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roller
- reactor
- workpiece
- gap
- continuous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4/00—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 C23C14/58—After-treatment
- C23C14/5846—Reactive treatment
- C23C14/5866—Treatment with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Description
201034230 六、發明說明:
本申請案主張2008年12月29曰申請之標題為「Rea ctor to Form Solar Cell Absorbers in a Roll to Ro 11 Fashion」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1/141,208號的優 先權,該申請案為2008年12月29日申請之標題為「Μ ETHOD AND APPARATUS TO FORM SOLAR CELL ABSORBER LAYERS WITH PLANAR SURFACE」之 美國申請案第12/345,389號的部分連續案且主張其優先 • 權;該申請案為2008年12月12曰申請之標題為「REA CTOR TO FORM SOLAR CELL ABSORBERS」之美國 申請案第12/334,420號的部分連續案且主張其優先權, 該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2/334,420號為2008年2月6曰申 請之標題為「Reel-To-Reel Reaction of a Precursor Fi lm to Form Solar Cell Absorber」之美國專利申請案 第12/027,169號的部分連續案,該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2 /027,169號為2007年11月12日申請之標題為「Reel-T o-Reel Reaction Of Precursor Film To Form A Sola r Cell Absorber」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1/938,679號及 2006年10月13曰申請之標題為「Method and Apparat us For Converting Precursor Layers Into Photovoltai c Absorbers」之美國實用申請案第ll/549,590號的部分 連續案且主張該等申請案之優先權;該申請案為2008年 7月21日申請之標題為「METHOD AND APPARATUS TO FORM THIN LAYERS OF PHOTOVOLTAIC ABS 4 201034230 ORBERS」之美國申請案第12/177,007號的部分連續案 且主張其優先權;該申請案為2008年2月6曰申請之標 題為「REEL-TO-REEL REACTION OF A PRECURSOR FILM TO FORM SOLAR CELL ABSORBER」之美國 申請案第12/027,169號的部分連續案且主張其優先權, 該美國申請案第12/027,169號為2007年11月12曰申請 之標題為「Reel to Reel Reaction of Precursor Film to Form Solar Cell Absorber」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1 /93 8,679號的部分連續案,該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1/938, 679號為2006年10月13曰申請之標題為「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verting Precursor Layers into Ph otovoltaic Absorbers」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ll/549,590 號的部分連續案;該申請案為2007年11月12曰申請之 標題為「REEL TO REEL REACTION OF PRECURSO R FILM TO FORM SOLAR CELL ABSORBER」之美 國申請案第1 1/938,679號的部分連續案且主張其優先 權,該美國肀請案第11/938,679號為2006年10月13 曰申請之標題為「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verti ng Precursor Layers into Photovoltaic Absorbers」之 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1/549,590號之部分連續案;且該申 請案為2006年10月13日申請之標題為「METHOD AN D APPARATUS FOR CONVERTING PRECURSOR LA YERS INTO PHOTOVOLTAIC ABSORBERS」之美國申 請案第ll/549,590號的部分連續案且主張其優先權;所 201034230 有申請案在此特意地以引用之方式全部併入本文。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使用滾軸式製程及反應器工具製備用於 輻射偵測器及光電應用之半導體膜之薄膜的方法及裝 置。 Φ 【先前技術】 太陽能電池為將太陽光直接轉變成電力之光電裝置。 最常見的太陽能電池材料為矽,其形式為單晶晶圓或多 晶晶圓。然而’使用基於矽之太陽能電池發電之成本比 藉由更傳統之方法發電之成本高。因此,自2〇世紀70 年代早期起就開始努力降低用於地表使用之太陽能電池 的成本。一種降低太陽能電池成本之途徑為開發可在大 面積基板上沈積太陽能-電池-品質(solar-cell-quality) 籲 吸收層材料之低成本的薄臈生長技術及使用高產量、低 成本之方法製造該等裝置。 包括週期表之IB族(Cu、Ag、Au )、IIIA族(B、A1、
Ga、In、ΤΙ )及 VIA 族(〇、s、Se、Te、Po )材料或元 素中之一些的IBIIIAVIA族化合物半導體為用於薄膜太 陽能電池結構之優良吸收層材料。尤其Cu、In、Ga、Se 及S之化合物(通常稱為ciGS(S),或Cu(In,Ga)(S,Se)2 或 CuIni.xGaJSySej-yK,其中(χχ彡 1,〇彡 y彡 1 且 k 約 6 201034230 等於2)已經用於太陽能電池結構中’其產生接近 的轉換效率。含有IIIA族元素A1及/或vIA族元素Te 之吸收層亦顯示其具前景。因此,概括而言,含有:i) IB族的Cu,ii) ΠΙΑ族的In、Ga及A1中至少一種,及 iii ) VIA族的s、Se及Te中至少一種的化合物對於太陽 能電池應用受極大關注。 第1圖中展示一習知IBIIIAVIA族化合物光電電池(諸 如一 Cu(In,Ga,Al)(S,Se,Te)2薄膜太陽能電池)之結構。 ❹ 該裝置10製造於一基板11(諸如一玻璃片、一金屬片、 一絕緣箔或腹板,或一導電箔或腹板)上。吸收層膜12 (其包括(:11(111,0&,八1)(8,86,丁6)2家族申之材料)在一導 電層13(其先前沈積於該基板丨丨上且其充當該裝置之電 觸點)上生長。該基板11及該導電層13形成一基底2〇。 包含Mo、Ta、W、Ti及不銹鋼等之各種導電層已經用於 第1圖之太陽能電池結構中。若該基板本身為一經適當 參 選擇之導電材料’則可不使用導電層13,因為基板ii 隨後可用作該裝置之歐姆接觸。談吸收層膜12生長之 後,在該吸收層膜上形成一透明層14(諸如一 cdS、ZnO 或CdS/ZnO堆疊)。轄射15經由該透明層14進入該裝 置。亦可在透明層14上沈積金屬柵格(未圖示),以降 低該裝置之有效串聯電阻《吸收層膜12之較佳電類型為 P-型,且透明層14之較佳電類型為n_型。然而,亦可使 用η-型吸收層及p_型窗層。第1圖之較佳裝置結構稱作 「基板-類型」結構。一「頂置板·類型(superstrate_type)」 201034230 結構亦可藉由在一透明頂置板(SUperstrate,諸如玻璃或 透明聚合箔)上沈積一透明導電層,且隨後沈積該 Cu(In’Ga,Al)(S,Se,Te)2吸收層膜且最後藉由一導電層形 成該襄置之歐姆接觸來打造。在該頂置板結構,光自該 透明頂置板側進入該裝置》藉由多種方法沈積之多種材 料可用於提供第1圖展示之裝置之各層。 在一使用IBIIIAVIA族化合物吸收層之薄膜太陽能電 池中,電池效率為IB/HIA之莫耳比的強函數(strong function )。若在組成中存在一種以上ΙΠ a族材料,則該 等ΠΙΑ元素之相對量或莫耳比亦影響性質。對於 Cu(In,Ga)(S,Se)2吸收層而言,例如該裝置之效率為 Cu/(In+Ga)之莫耳比之函數。此外,該電池之一些重要 參數(諸如其開路電壓、短路電流及填充因子)隨該等 ΙΠΑ元素之莫耳比(亦即Ga/(Ga+In)之莫耳比)變化。 般而5 ’對於良好裝置效能,Cu/(in+Ga)之莫耳比保 • 持在〗·0附近或以下。另一方面’隨著Ga/(Ga+In)之莫 耳比增加,該吸收層之光學帶隙(〇ptical bandgap )增加, 且因此該太陽能電池之開路電壓增加,而該短路電流通 常會降低。對㈣膜沈積製程,重要的是具有控制組成 中IB/ΠΙΑ之莫耳比及ΙΠΑ族組分之莫耳比兩者的能 力。應注意雖然化學式通常寫為Cu(In,Ga)(S,Se)2,但該 化σ物之更精確式為Cu(In,Ga)(s,Se)k,其中k通常接近 於2但未必精喊為2。為簡單起見,我們將繼續使用為2 之让值。應進一步注意,在該化學式中之符號「Cu(X,Y)」 201034230 意謂 X 及 Y 自(χ=〇〇/。且 γ=1〇〇〇/。)至(X=1〇〇0/。且 γ=0〇/〇) 之所有化學組成。舉例而言,Cu(in,Ga)意謂自Culn至 CuGa之所有組成。類似地,Cu(In Ga)(s,Se)2意謂 Ga/(Ga+In)之莫耳比自〇至1變化,且Se/(Se+s)之莫耳 比自0至1變化之整個家族的化合物。 一種用於生長用於太陽能電池應用之 Cu(In,Ga)(S,Se)2類型化合物薄膜的技術為二階段製 程’其中首先將該Cu(In,Ga)(S,Se)2材料之金屬組分沈積 於一基板上,且隨後在一高溫退火製程中使其與S及/ 或Se反應。舉例而言,對於CuInSe2生長,首先將Cu 及In之薄層沈積於一基板上,隨後使該堆疊之前驅體層 在尚溫下與Se反應。若反應氣氛亦含有硫,則可生長一 CuIn(S,Se)2層。在該前驅體層中添加Ga (亦即使用一 Cu/In/Ga堆疊膜前驅體)允許生長一 Cu(In,GaKS,Se)2 吸收層》 二階段製程方法亦可使用包括VIA族材料之堆疊層。 舉例而言,可藉由在一 In-Ga-Se/Cu-Se堆叠中沈積 In_Ga-Se及Cu-Se層且使其在Se存在下反應獲得一 Cu(In,Ga)Se2膜。類似地’亦可使用包括γΙΑ族材料及 金屬組分之堆疊。具有VIA族材料之堆疊包括(但不限 於)In-Ga-Se/Cu 堆疊、Cu/In/Ga/Se 堆疊、Cu/Se/In/Ga/Se 堆疊等。可使用濺射及蒸發技術來沈積含有該等前躁體 堆疊之IB族及IIIA族組分之層。在CulnSe2生長之情況 下,舉例而言,如U.S. 4,798,660中描述,將cu及In 201034230 層順序地減射沈積於一基板上,且隨後將堆疊之膜在含 有Se之氣體存在下在高溫下加熱通常長於分鐘的時 間。美國專利6,048,442揭示一種方法:濺射沈積具有一 Cu-Ga合金層及一 In層之一堆疊前驅體膜以在一金屬後 電極層上形成一 Cu-Ga/In堆疊’且隨後使該前驅體堆疊 膜與Se及S之一反應以形成吸收層。美國專利6,〇92,669 描述用於製造該等前驅體層之賤射系之設備。
包括金屬組分之前驅體層之硒化及/或硫化 W I sulfidation or sulfurization )可用各種形式之 VIA 族材 料進行。一種方法涉及使用氣體(諸如H2Se、H2S或其 混合物)以與包括Cu、In及/或Ga之前驅體同時或連續 地反應。以此方式,可在退火及在高溫下反應後形成一 Cu(In,Ga)(S,Se)2膜。藉由在化合物形成之製程期間觸發 反應性氣體中之電漿來提高反應速率或反應性為可能 的。來自元素源之Se蒸汽或S蒸汽亦可用於硒化及硫 φ 化。或者,如前所述,可將Se及/或S沈積於包括Cu、 In及/或Ga之前驅體層之上,且該堆疊結構可在高溫下 退火以開始在該等金屬元素或組分與該(等)VIA族材 料之間的反應,進而形成Cu(In,Ga)(S,Se)2化合物。 二階段製程之反應步驟通常在批次爐中進行。以此方 式,將許多沈積有前驅體層之預切基板(通常為玻璃基 板)放置於一批次爐中且反應進行一段時間(其可從15 分鐘至幾個小時變化)。該分批爐之溫度通常在裝載該等 基板之後升至反應溫度,該反應溫度可在400-600°C範圍 201034230 之内。該溫度上升之上升速率通常低於5°C/秒,通常小 於1 °C /秒。該緩慢加熱製程對於使用氣態Se源(諸如 HzSe)或有機金屬Se源硒化金屬前驅體(諸如僅含有 Cu、In及/或Ga之前驅體層)起作用。然而,據報導, 對於含有固態Se之前驅體,緩慢的上升速率會導致Se 去濕及形態上的問題》舉例而言,據報導,藉由將一前 驅體層放置於一批次爐中使其與基底/Cu/In/Se之一結構 在一低溫度上升速率(諸如1°C/秒)下反應產生易成粉 末且不均勻的膜。該等缺陷膜不會產出高效率的太陽能 電池。
一種在美國專利5578503中所述之先前技術反應方法 利用一快速升溫退火(RTP )方法使前驅體層以批次方 式反應’每次一個基板。該等RTP方法亦在若干出版物 (參見,例如,Mooney等人,Solar Cells,第30卷,第 69 頁,1991 ; Gabor 等人,AIP Conf. Proc. #268,PV
Advanced Research Development Project > 第 236 頁, 1992;及 Kerr 等人,IEEE Photovoltaics Specialist Conf., 第676頁,2002 )中揭示。在先前技術之RTP反應器設 計中,具有前驅體層之基板之溫度以一高速率(通常為 10°C /秒或更高)升至反應溫度。吾人相信,如此高的溫 度上升通過Se之熔點( 220°C )避免了去濕之問題,且 因此產出具有優良形態學的膜。 進行硒化/硫化製程之反應室的設計對所得化合物膜 之品質、太陽能電池之效率、該製程之產量、材料利用 201034230 率及成本為至關重要的。此外,在一實質不含氧氣之環 境中進行該硒化/硫化製程為重要的,因為氧氣之存在將 促進Cu、In及Ga氧化物形成,降低所得太陽能電池吸 收層之光電品質。在先前技術批次反應方法中,涉及具 有一種以上VIA族材料之前驅體之反應的反應製程通常 以串行方式進行。舉例而言,對於CIGSS膜之形成,以 Cu-Ga/In堆疊形式之前驅體層首先在一爐或反應器中使 用H2Se氣體作為Se源進行硒化。在約400-450°C下反應 之後,獲得一 CIGS膜。隨後將該爐抽成真空並使其溫 度升至500°C以上。同時,將H2S氣體引入該反應器。 在第一反應步驟期間形成之CIGS膜現在進一步與S反 應,以形成一 CIGSS層,該CIGSS層用作太陽能電池吸 收層。應理解,該等批次製程為費時的且涉及幾個抽真 空/淨化/反應氣體置換步驟。 【發明内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在連續可撓性基板上形成太陽能電池 吸收層之方法及整合工具。包括多個製程間隙部分之滚 轴式迅速熱處理反應器工具用以使在一連續可撓性工件 上之一前驅體層反應以便形成CIGS(S)類型吸收層。在 該反應器之製程間隙部分中使用滾輪以避免缺陷且亦改 善材料利用率。 【實施方式】 12 201034230 前驅體(包含IB族材料、IIIA族材料及視情況任選之 VIA族材料或組分)與VIA族材料之反應可用若干方式 實現◊該等技術涉及在以下來源(諸如i)直接沈積於該 前驅體上之固態Se、S或Te源,及ii ) H2Se氣體、H2S 氣體、HJe氣體、Se蒸汽、S蒸汽、Te蒸汽等)提供之 Se、S及Te中至少一種存在下將該前驅體層加熱至 350-600°C之溫度範圍(較佳400_575〇c之範圍)歷時i 分鐘至幾個小時之時間。若涉及與一種以上Via族材料 反應’則該等反應可以單一或串行方式進行。換言之, 若使一前驅體與Se及S反應,則該反應可藉由以下進 行:i)使該前驅體首先與Se反應且隨後與S反應,ii) 使該前驅體首先與S反應且隨後與Se反應,iii)使該前 躁體與Se及S同時反應’或iv)使方法〇、π)及出) 任意混合。Se、S、Te之蒸汽亦可藉由遠離該前驅體加 熱該等材料之固態源而產生》諸如H2Se及H2S之氫化物 氣體可為瓶裝氣體。該等氫化物氣體及短使用期氣體(諸 如Hje )亦可原位產生’舉例而言,藉由包含s、se及 /或Te之陰極在酸性水溶液中電解產生’且隨後提供至 反應器。產生該等氫化物氣體之電化學方法適合原位生 產。 如上所述,前驅體層可同時或順序地暴露於一種以上 VIA族材料。舉例而言,包含Cu、In、Ga及Se之一前 驅體層可在S存在下退火以形成Cu(In,Ga)(S,Se)2。該前 驅體層在此情況下可為一堆疊,該堆疊包含:一含有 13 201034230
Cu、Ga及in之金屬層及沈積於該金屬層上之一 Se層。 或者,可將Se奈米微粒遍及含有Cu、In及Ga之金屬層 散佈。該前驅體層包含Cu、In、Ga及S且在反應期間該 層在Se存在下退火以形成Cu(In,Ga)(S,Se)2亦為可能的。 形成一 Cu(In,Ga)(S,Se)2化合物層之一些較佳實施例 可概述如下:i)在包含Cu、In及Ga之一金屬前驅體上 沈積一 Se層形成一結構且使該結構在氣態S源中在高溫 下反應,ii)在包含Cu、In及Ga之一金屬前驅體上沈 積一 S與Se之混合層或一 S層及一 Se層形成一結構且 使該結構在高溫下在一不含S或Se之氣態氣氛中反應或 在包含S及Se中至少一種之氣態氣氛中反應,iii)在包 含Cu、In及Ga之一金屬前驅體上沈積一 S層形成一結 構且使該結構在氣態Se源中在高溫下反應,iv )在包含 Cu、In及Ga之一金屬前驅體上沈積一 se層形成一結構 且使該結構在高溫下反應以形成一 Cu(In,Ga)Se2層及/或 包含Cu、In及Ga之硒化物之一混合相層,且隨後使該
Cu(In,Ga)Se2層及/或該混合相層與一氣態s源、液態s 源或諸如一 S層之固態S源反應,v)在包含Cu、In及 Ga之一金屬前驅體上沈積一 s層形成一結構,且使該結 構在高溫下反應以形成一 Cu(In,Ga)S2層及/或包含Cu、 In及Ga之硫化物之一混合相層’且隨後使該Cu(In Ga)S2 層及/或該混合相層與一氣態Se源、液態源或諸如一 Se層之固態Se源反應。 應注意’ VIA族材料為腐触性的。因此,在高溫下暴 14 201034230 露於VIA族材料或材料蒸汽之反應器或腔室之所有部分 的材料均應適當地選擇。該等部分應由實質上為惰性的 材料製成或應藉由其塗覆,該等實質上為惰性的材料諸 如為陶瓷(例如氧化鋁、氧化钽、二氧化鈦、氧化锆等)、 玻璃、石英、不銹鋼、石墨、耐火金屬(諸如Ta)、耐 火金屬氮化物及/或碳化物(諸如Ta_氮化物及/或碳化 物、Τι-氣化物及/或碳化物、w_氮化物及/或碳化物)、其 他氮化物及/或碳化物(諸如矽-氮化物及/或碳化物)等。 包含Cu、In、Ga及視情況任選的至少一種VIA族材 料之前驅體層之反應可在以一低速率對該前驅體層施加 一處理溫度的一反應器中進行。或者,可在該前媒體之 溫度以至少約10°c/秒之速率升至高反應溫度時使用快 速升溫處理(RTP )。VIA族材料(若包括在該前驅體層 中)可藉由蒸發、濺射或電鍵獲得。或者,可製備包含 VIA族奈米微粒之油墨且可沈積該等油墨以在該前驅體 層内形成一 VIA族材料層。亦可使用其他液體或溶液, 諸如包含至少一種VIA族材料之有機金屬溶液。可使用 浸入熔體或油墨、喷霧熔體或油墨、刮板塗佈 (doctor-blading )或油墨書寫技術來沈積該等層。 第2A圊中展示一捲盤式裝置100或滾轴式RTP反應 器’其用來進行一前驅體層之反應以形成一 IBIIIAVIA 族化合物膜。應注意,將在該反應器中反應之前駆體層 可包含至少一種IB族材料及至少一種IIIA族材料。舉 例而言,該前驅體層可為Cu/In/Ga、Cu-Ga/In、Cu-In/Ga、 15 201034230
Cu/In-Ga、Cu-Ga/Cu-In、Cu_Ga/Cu七心、c—Ga 或Cu-Ga/In/In-Ga、CU-In-Ga等之堆疊,其中在該堆疊 内各種材料層之順序可改變。此處Cu_Ga、CuIn、lnGa、 Cu-In-Ga分別意謂CU與(^之合金或混合物、^與In 之合金或混合物、In與Ga之合金或混合物及Cu、匕及 Ga之合金或混合物。或者,該前驅體層亦可包括至少一 種VIA族材料。該等前驅體層有許多實例。一些實例為 Cu/In/Ga/VIA族材料堆疊、Cu-VIA族材料/In/Ga堆疊、 ® In-VIA族材料/CU_VIA族材料堆疊或Ga-VIA族材料 /Cu/In堆疊,其中Cu-VIA族材料包括Cu與一 VIA族材 料之合金、混合物或化合物(諸如Cu,化物、cu硫化 物等),In-VIA族材料包括In與一 VIA族材料之合金、 混合物或化合物(諸如In_砸化物、In硫化物等),及 Ga-VIA族材料包括Ga與一 VIA族材料之合金、混合物 或化合物(諸如Ga-硒化物、Ga硫化物等八該等前驅體 _ 沈積於包含基板11之一基底20上,該基底2〇可另外 包含如第1圓所示之一導電層13。可使用本文所述之實 施例的方法及裝置處理之其他類型的前驅體包括可使用 低溫方法(諸如化合物電鍍、無電電鍍、自化合物靶濺 射、使用IBIIIAVIA族奈米_微粒系之油墨的油墨沈積、 喷塗包含Cu、In、Ga及視情況任選之Se之金屬奈米微 粒等)形成在一基底上之IBIIIAVIA族材料層。該等材 料層隨後在肖等裝置或反應器中在35〇_6〇〇β(:之溫度範 圍退火,以改善其結晶品質、組成及密度。 16 201034230 退火及/或反應步驟可在本發明實施例之反應器中在 實質上等於大氣壓力、低於大氣壓力之壓力或高於大氣 磨力之壓力下進行。反應器中之較低磨力可經由使用真 空泵實現。在一實施例中,一前驅體層可在一系統内反 應,該系統用於處理一前驅體層或使其反應以使該前驅 體層以一連續捲盤式方式轉化為一高品質太陽能電池吸 收層(諸如一高品質IBIIIAVIA族膜)。在一實施例中, 該系統包括一反應器以使在一基底之一前表面上形成之 一前驅體層反應,該基底可為一連續可撓性基底。滾軸 式或捲盤式處理增加產量且使基板操作降至最低;因 此’其為用於大批量生產之一較佳方法。 第2A圖及第2B圖以側視圖及橫截面視圖展示一連續 反應器100,其包括周邊反應器壁1〇2及藉由該等周邊 反應器壁102界定之一製程間隙104β具有一前表面1〇6A 及一後表面106B之一連續工件1〇5經由該製程間隙且在 φ 該等周邊反應器壁102之一底壁102A上方行進,同時該 連續工件1〇5之一頂層1〇7得以反應及轉化。該頂層1〇7 可為包含Cu、至少一種ΙΠΑ族材料及視情況任選的至少 一種VIA族材料(諸如Se)之一前驅體層。該連續工件 105經由一入口孔108A進入該製程間隙1〇4 ;其經由該 製程間隙行進,同時該頂層107得以反應;且經由該製 程間隙104之一出口孔ι〇8Β離開該製程間隙1〇4 »該連 續工件之頂層107形成於一基底層110上方,該基底層 包括一接觸層111及一可撓性基板112,因此該工件之上 17 201034230 表面106A為該頂層107之上表面(參見第2C圖)。在 進入該製程間隙之前’該頂層107包括一前驅體材料(立 包含例如Cu、In、Ga及視情況任選之Se ),亦即,在於 該連續反應器100中反應之前,該頂層為一前駆鱧層。 當該工件經由該製程間隙104行進且反應時,在存在所 施加之熱及視情況包含VIA族材料之氣態物質的情況 下,該前驅體材料轉化為一 IBIIIAVIA族吸收層材料。 ❹ 因此’離開該製程間隙104之連續工件1〇5之頂層107 包含該吸收層材料,亦即該頂層1〇7完全轉化為該吸收 層材料。該製程間隙104藉由放置於該等周邊壁1〇2之 内部或外部之加熱元件加熱,該等周邊壁包含底壁 102A、頂壁102B及側壁i〇2C。該等加熱元件加熱該等 周邊壁102’該等周邊壁又依序加熱該製程間隙及經由 該製程間隙104行進之連續工件1〇5。亦可有冷卻旋管 來冷卻該等周邊壁之選定區域。在一些設計中,在藉由 ❿ 該等周邊壁形成之空腔内可存在一插入件。在此情況 下,該製程間隙位於該插入件之周邊壁内。示範性反應 器之細節可在同一受讓人之下列專利申請案中找到: 07年5月17日申請之標題為r Method and Apparatus r converting precursor layers into photovoltaic absorbers」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n/549 59〇號,及2〇〇8 年 月12日申凊之標題為「Reactor to Form Solar Cell Absorbers」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2/334,42〇號,其在此 以引用之方式全部併入本文。一般而言,該製程間隙1 〇4 18 201034230 包括至少三部分之溫度分佈以使在該基底110上之前藤 想材料層完全轉化為吸收層。沿該製程間隙〗〇4之示範 性部分之大概位置可沿在該連續反應器丨〇〇下面安置的 一基準線看到。 因此,一低溫部分104A鄰近該入口孔108A定位;一 冷卻部分104C鄰近該製程間隙1〇4之出口孔定位;且一 尚溫部分104B位於該低溫部分與該冷卻部分之間。此 外’該連續反應器1〇〇包含一第一反應器區域100A及一 © 第二反應器區域100B。該低溫部分、高溫部分及冷卻部 仝中之溫度可分別在20-350°C、400-600。〇及低於1〇〇 之範圍内。該連續工件105之未處理的部分(進入該製 程間隙104 )可自一供給捲轴(未圖示)展開,且已處 理的部分(離開該製程間隙)繞一接收捲軸(未圖示) 收起且捲繞。在該製程期間’諸如氮氣之惰性氣體可經 由該入口孔108A及出口孔108B流入該製程間隙ι〇4, 參 以形成一擴散障壁’阻止揮發性物質(諸如在該製程間 隙104内之含有via族材料之蒸汽)經由該入口孔i〇8A 及出口孔108B逸出。亦可藉由連接至該製程間隙104 之至少一個進氣口向該製程間隙104提供製程氣體。用 於在連續工件上形成CIGS(S)類型吸收層之示範性反應 器之細節可在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2/345,389號、第 12/334,420 號、第 12/177,007 號、第 12/027,169 號、第 11/938,679號及第11/549,590號中找到,該等申請案中 每一者在上文中已提到。用過的氣體及含有VIA族之蒸 19 201034230 汽經由靠近該出口孔1〇8Β放置之一排氣孔113自該製程 間隙104除去。應注意,亦可利用位於在該入口孔ι〇8Α 與出口孔108B之間之不同位置的其他排氣口或排氣 孔。較佳將排氣口加熱至25(TC以上(較佳高於3〇〇〇c ) 的溫度,以避免Se及/或S物質在該等位置有任何冷凝。 冷排氣管線亦會使VIA族元素蒸汽形成下沈,導致在該 反應器内之不良材料利用率。 籲 在本文中該等實施例之新穎反應器設計中,使前驅體 以一串行方式與一種以上物質反應為可能的。在此情況 下,有必要使該一種以上氣態物質在該製程間隙1〇4内 彼此分隔。該反應器之另一關注為材料利用率之提高。 包含Cu、In、Ga之前驅體層與Se或s之反應例如通常 耗費比形成CIGS(S)化合物所需之Se*s量多的以或§ 量。這是因為諸如Se及S之VIA族材料為相對揮發性 的材料,且其在反應溫度(通常在4〇〇_6〇〇<t之範圍内) _ 下為蒸汽形式。含有Se及S之氫化物(Hje、H2S )即 使在室溫下亦為氣體。因此,在與該前驅體層反應期間, 該等揮發性物質需要盡可能地包含於一盡可能小的空腔 内。當該等揮發性物質到達該前驅體層之表面時,其與 該表面反應且形成非揮發性的硒化物及硫化物。因此, 増加氣態Se及S物質在該前驅體層上方的停留時間且增 加其揸擊該前驅體層表面之速率對於提高其利用率(亦 即使其包含於作冑&應結果形成之晒化物及/或硫化物 中)為必要的。任何找不到機會與該前驅體層反應之揮 20 201034230 發性Se及/或s物質將經由該排氣孔導向該製程間隙外 部。排出之Se及/或S構成未利用的材料,亦即材料損 失。該損失增加整個反應製程之成本。增加VIA族材料 利用率需要使該間隙1〇4盡可能地窄。另一方面,若該 前驅體層在經由非常窄的製程間隙(諸如具有2 3 之 高度的間隙)移動時觸及該等周邊壁1〇2之頂壁1〇2B, 則該製程間隙可使該前驅體層在反應期間或之後產生劃 痕。 在本文中該等實施例之設計中,為避免當該連續工件 105經由該製程間隙丨〇4行進時在該連續工件丨之頂 層1 〇7與該等周邊壁1〇2之頂壁ι〇2Α之間有任何實體接 觸’鄰近該頂壁102B放置一或多個可移動之緩衝構件 114以在該製程間隙(較佳在該高溫部分1 〇4B )中形成 縮小的間隙部分。在該實施例中,該等可移動之緩衝構 件114可為保護滾輪’若該頂層ι〇7觸及該等滾輪,則 φ 該等滾輪轉動且防止任何表面損傷。提供該等保護滾輪 114以在該連續工件由於其自該低溫部分1 〇4A進入該高 溫部分104B所引起之熱膨脹而向上彎曲觸及該頂壁 102B時防止該頂層1〇7有任何劃痕。此為與連續金屬腹 板或工件相關的獨特問題,該腹板之一第一部分保持在 一低溫度下(例如在室溫下),而臨近該第一部分之一第 二部分之溫度升至一高溫(諸如250-6001之溫度範 圍)。在此情況下’該第二部分膨脹,而該第一部分保持 不變。此導致該腹板變形,以承受在該第一部分與該第 21 201034230 二部分之間之空間差(dimensional differentia卜就一薄 且寬之箔而言,為一寬度差)。由於該製程間隙i 〇4之低 深寬比,在該頂壁102B與該連續工件之前表面1〇6八之 間之垂直距離為約2-10 mn^若沒有該等保護滾輪114, 在該高溫部分104B中,該連續工件可向上彎曲且該頂層 107可觸及該頂壁102B,對正形成之吸收層造成損壞。 為防止在如此窄的製程間隙中在該工件與頂壁之間的該 罄 接觸,將該間隙之高度增加至10-25 mm範圍可視為解決 方案之一。然而,如之前解釋,就增加材料利用率及有 效利用所產生之熱量而言,窄的間隙具有吸引人的益 處。保護滾輪之使用使該製程間隙之高度進一步降低’ 此進一步增加該反應製程之效率。在一實施例中,該等 保護滾輪114之長度可實質上等於該製程間隙1〇4之寬 度’且該等保護滚輪可放置於沿該頂壁1〇2Β之寬度延伸 之半圓形空腔115内。視該製程間隙j 〇4之寬度而定, • 該等滾輪之長度可在20-200 cm範圍内或更長》該等滾 輪之直徑可在2-20 mm範圍内,較佳在3-6 mm範圍内。 其可使用惰性材料(諸如陶瓷、石英及石墨)構造,或 其可在外表面上具有惰性塗層。該等滾輪可以一速度驅 動(藉由一馬達轉動)’以使其表面線速度大約與該移動 工件之線速度相同〃或者,該等滾輪可為空閒滾輪,僅 在該工件觸及時轉動。雖然第2八圖中僅展示三個保護滾 輪114’但在該第一反應器部分i〇〇a及第二反應器部分 100B内沿該高溫部分! 〇4B之若干位置處可有或多或少 22 201034230 的滾輪114。
使用本文中該等實施例描述之可移動緩衝構件以避免 對該連續工件105之頂層107產生實體損壞之原理可有 利地用於進一步使該製程間隙1〇4在一選定位置變窄, 而不擔憂對該連續工件105之頂層1〇7之損壞。參見第 2A圖’靠近該排氣& 113冑位之—可移動之隔離及缓衝 構件116有效縮小該頂壁1〇2A與該連續工件之前表面 106A之間之距離,且將該反應器分為兩個區段:第一反 應器區段100A及第二反應器區段1〇〇B。使該製程間隙 在該排氣孔113之前之位置處變窄有利地允許在該製程 間隙之兩個不同區段(第一反應器區段1〇〇A及第二反應 器區段100B )中有效利用兩種不同蒸汽物質。參見第2A 圖及第2B圖,在此實施例中,該可移動之隔離及緩衝構 件110可為一隔離滾輪,該隔離滾輪經處理成一定尺寸 以在該底壁102A之一表面u8與該隔離滾輪116之一下 端120之間形成一縮小之間隙rg。第2B圖為該連續反 應器100之一前視橫截面視圖,其展示在藉由該等周邊 壁102(包含該底壁1〇2A、該頂壁1〇2B及該等側壁102C) 界定之製程間隙内之一示範性隔離滾輪116。在該縮小 之間隙RG處,在該前表面i〇6a與該隔離滾輪之下端 120之間之垂直距離可非常小,例如在1 _2 mm範圍内。 如第2B圓所示,該隔離滾輪116沿該製程間隙104之寬 度延伸且可移動地附接至該等側壁102C,以便若該連續 工件之前表面106A觸及其時,該隔離滚輪116轉動且防 23 201034230 止在該前表面H)6A上產生任何過度摩擦及損壞。如第 2Α圖及第2Β圖所示,該隔離滾輪U6可以可移動地放 置至在該數程間隙104之頂壁1〇2Β中形成之—半圓形空 腔中。 二 該隔離滾輪116之隔離功能可在第冗圖中展示之連績 反應器100之局部視圖中看到。該隔離滾輪116阻斷大 部分自該第-反應器區段驗内之製程間隙之部分進 入該第二反應器區& 100Β内之製程間隙之部分的氣 流。此目的有二:i)在該隔離滾輪116下方之縮小的間 隙增加氣體在該隔離滾輪116下方之逮度(藉由㈣⑽ 展示)’產生-有效擴散障壁,以阻止氣態物質自該第二 反應器區段100B内之製程間隙之部分至該第一反應器 區段100A内之製程間隙之部分的任何明顯傳遞,“)在 該兩個反應器區段之間之有效擴散障壁允許自該第—反 應器區段H)GA内之製程間隙之部分向該排氣孔ιΐ3之氣 流量下降,增加任何VIA族揮發性物f在該第—反應器 區段難内之製程間隙之部分中之停留時間。如之前論 述’增加停留時間使材料利用率提高。吾人現將描述用 於在一可撓性基底上生長一 CIG4收層之實例。 可在第2A圖之反應器中使用一工件,該工件包含沈積 於可撓性基底上之一前驅體層。該示範性前驅體層包 含金屬Cu、In及Ga物質以及元素Se。該工件之一部分 自該入口 108A至出口 ι〇8Β行進’且在該製程間隙内之 反應在該基底上形成該CIGS層。諸如氮氣之惰性氣體 24 201034230 自該入口孔108A及出口孔1 08B流入該製程間隙。來自 該入口孔之流量可為來自該出口孔之流量的1-10%。舉 例而言,來自該出口孔之流量可在0.5-10公升/分鐘範圍 之内,而來自該入口孔之流量可小至0.005公升/分鐘》 如之前所述’該隔離滾輪116之存在允許在該第一反應 器區段100A内使用如此低的流量。當該工件之部分在該 第一反應器區段100A内自左至右移動時,在該前驅體層 中的Cu、In、Ga及Se開始彼此反應。一些se蒸發且充 參 滿該第一反應器區段100A内之製程間隙之部分,因為其 為揮發性的。然而,在該第一反應器區段100A内之小氣 體流量使蒸發的Se蒸汽在該入口 ι〇8Α與該隔離滾輪 116之間之製程間隙部分内保持一段較長時間,以便其 可與經由該入口 108A進料之工件之其他部分中的前驅 鱧層反應。一旦該工件之已反應部分進入該第二反應器 區段100B,則其可用存在於該第二反應器區段1〇〇B内 ❹ 之製程間隙之部分中的惰性氣體處理’直至其經由該出 口 108B離開該反應器。或者,可將諸如Η』之s源進 料至在該第二反應器區段1〇〇B内之製程間隙之部分,且 進步實現該CIGS膜(在第一反應器區段1〇〇A中形成) 與s之反應,以形成一 CIGSS化合物層。該隔離滾輪ιΐ6 之存在不允許S物質自在該第二反應器區段100B内之製 程間隙之部分實質擴散至在該第一反應器區域100A内 之製程間隙之部分。 應'主意,可將更多隔離滚輪放置於在該製程間隙104 25 201034230 内之若干其他位置,以提高材料利用率及/或改善在各反 應器區段或區域之間之隔離。舉例而言,可將一另外隔 離滚輪(未圖示)放置至該排氣孔11 3右侧以改善氣態 物質在該出口孔108B與該另外隔離滾輪之間之第二反 應器區段100B中的材料利用率《該另外隔離滾輪亦實質 上防止來自該第一反應器區段100A朝向該排氣孔113 之氣態物質進入在該出口孔108B與該另外隔離滾輪之 間之第二反應器區段100Β»以此方式’可在該反應器之 兩個區段中非常有效地進行兩種不同反應且避免損壞太 陽能電池吸收層表面。隔離滾輪甚至可在該入口孔及該 出口孔處使用以減少該惰性或製程氣體經由該等孔流 動’同時防止揮發性物質經由該等孔自該反應器流出。 將滾輪放置至該等底部周邊壁中以減少對該工件之背側 的損壞亦為可能的《如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2/345 389號 中描述’在該反應器之一低溫度區段中亦可使用平面化 ® 滾輪(planarization rollers ),該申請案在此特意地以引 用之方式併入本文。該等包括滾輪之示範性反應器之細 節可在本申請案之受讓人之以下專利申請案中找到: 2008年12月12日申請之標題為「Reactor to Form Solar Cell Absorbers」美國專利申請案第i2/334,42〇號’在此 以弓丨用之方式全部併入本文β 雖然本發明就某些較佳實施例來描述但熟習此項技 術者將顯而易見該等較佳實施例之修改。 26 201034230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為使用一 IBIIIAVIA族吸收層之一太陽能電池 的橫截面視圖; 第2A圖為根據一較佳實施例之一反應器之一實施例 的示意側視圖; 第2B圖為第2A圖中展示之反應器沿線2B-2B的示意 橫截面視圖;及 ▲ 第2C圖為根據一較佳實施例包括一隔離滾輪之反應 器之一部分的細節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 裝置 11 基板 12 吸收層膜 13 導電層 © 14 透明層 15 輻射 20 基底 100 裝置/反應器 100A 第一反應器區域/部分/區段 100B 第二反應器區域/部分/區段 102 周邊壁 102A 底壁 27 201034230
102B 頂壁 102C 側壁 104 間隙 104A 低溫部分 104B 高溫部分 104C 冷卻部分 105 連續工件 106A 前表面/上表面 106B 後表面 107 頂層 108A 入口孔/入口 108B 出口孔/出口 110 基底層/基底 111 接觸層 112 可撓性基板 113 排氣孔 114 保護滾輪 115 半圓形空腔 116 隔離滾輪 118 表面 120 下端/箭頭 RG 縮小之間隙
2S
Claims (1)
- 201034230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反應器,i用以在—遠链τ从&丄& ,、用Μ隹運續工件經由該反應器在^ 製程方向上行進時使該連續工件退火’該連續工件包 括沈積於一可撓性基板上之一前驅體材料,其中該退 火製程使該前驅體材料轉化為一太陽能電池吸收層, 該反應器包含: 一連續製程間隙,其藉由一周邊壁界定,該周 邊壁包括一頂壁、一底壁及側壁,該連續製程間 鳙 隙包括一入口孔,其供該工件進入該連續製程間 隙’其中該前驅體材料面向該頂壁;一出口孔, 其供該工件自該連續製程間隙出去;及一排氣 孔,其位於該入口孔與該出口孔之間以自該連續 製程間隙除去氣體;及 至少一個滾輪,其具有一轉動轴,該轉動轴與 該製程方向實質上為橫向的,且該滾輪具有至少 . 部分佈置在該連續製程間隙之該頂壁下面之一外 滾輪表面,以在該滾輪之外滾輪表面與該底壁之 間形成一縮小之間隙’其中該縮小之間隙比該連 續製程間隙小’且其中該至少一個滾輪經設置以 使得在該工件在該入口孔與該出口孔之間在該製 程方向上移動時’該工件經由該縮小之間隙行 進,其中該前驅體材料面向該至少一個滾輪。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反應器’其中該連續製程間 29 201034230 隙包括一工件高溫處理部分及一工件冷卻部分,其中 該連續製程間隙之該工件高溫處理部分位於該入口孔 與該排氣孔之間’且該工件冷卻部分位於該排氣孔與 該出口孔之間。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反應器,其中該連續製程間 隙之該頂壁與該底壁之間之垂直距離在2 2〇 mm範圍 之内,且其中該至少一個滾輪之直徑在卜19 mm範圍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反應器,其中該至少一個滾 輪包括至少一個第一滾輪及至少一個第二滚輪。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反應器,其中該至少一個第 一滾輪之直徑在1 _6 mm範圍之内,且該至少一個第二 滾輪之直徑在1-19 mm範圍之内。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反應器,其中該至少一個第 一滾輪包括複數個保護滾輪,其各自具有與該製程方 向實質上為橫向的一轉動軸,且各自具有一保護滾輪 外滾輪表面,該保護滾輪外滾輪表面至少部分佈置在 該連續製程間隙之第一部分之頂壁下面,其中該等保 護滾輪中各者之保護滾輪外滾輪表面在與該前媒體材 料接觸後立即在該轉動軸上滾動,從而當該連續工件 30 201034230 經由該工件兩溫處理部分移動時防止該前驅體材料接 觸該頂壁。 7.如申請專利範圍帛6項之反應器,其中該至少—個第 一滾輪包括一氣醴隔離滚輪,該氣鱧隔離滚輪具有與 該製程方向實質上為橫向的一轉動軸,且具有一隔離 滾輪外滾輪表面,該隔離滾輪外滾輪表面至少部分佈 e 置在該連續製程間隙之第一部分之頂壁下面且鄰近該 排氣孔,其中當該連續工件經由該工件高溫處理部分 移動時,該氣體隔離滾輪產生一氣體擴散障壁以阻止 氣態物質自該工件尚溫處理部分至該工件冷卻部分及 自該工件冷卻部分至該工件高溫處理部分傳遞。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反應器,其中該複數個保護 滾輪中各者之直徑比該至少一個氣艎隔離滾輪之直徑 ❿ 小。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反應器,其中該頂壁實質上 為平的,複數個空腔形成於其中,各空腔與該複數個 保護滾輪中各者及該至少一個氣體隔離滾輪之位置相 對應,以使得各保護滾輪外表面及各隔離滾輪外表面 分地配合於該相對應之空腔内 10·如申請專利範圍"項之反應器,其中該複數個保 31 201034230 護滾輪中各者之直徑在l-6 mm範圍之内,且該至少 一個氣體隔離滾輪之直徑在3_19mm範圍之内。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反應器,其中該至少一個 滾輪由包含一陶瓷材料之一滾輪體及具有包含該陶 瓷材料之一塗層之一滾輪體之一製成。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之反應器’其中該陶竟材料 包含石英及石墨中至少—種。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之反應器,其中該至少一個 滾輪至少部分地佈置於在該連續製程間隙之該頂壁 中的一空腔内。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反應器,其中該至少一個 Φ 滾輪之長度比該連續製程間隙之寬度小。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反應器,其中該至少一個 滾輪藉由一馬達以一速度轉動,以使得當該連續工 件經由該縮小之間隙移動時,該至少一個滚輪之表 面線速度實質上等於該連續工件之線速度。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反應器,其中在該連續工 件經由該縮小之間隙移動時,該至少一個滚輪在與 32 201034230 該連續工件接觸後立即在該轉動軸上轉動。 1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反應器,其中該周邊壁由 不銹鋼製成。33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4120808P | 2008-12-29 | 2008-12-29 | |
US12/345,389 US8323735B2 (en) | 2006-10-13 | 2008-12-29 |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form solar cell absorber layers with planar surface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034230A true TW201034230A (en) | 2010-09-16 |
Family
ID=42310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98144574A TW201034230A (en) | 2008-12-29 | 2009-12-23 | Reactor to form solar cell absorbers in roll-to-roll fashion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201034230A (zh) |
WO (1) | WO2010078088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481058B (zh) * | 2012-05-24 | 2015-04-11 | Sunshine Pv Corp | 薄膜太陽能電池的退火裝置 |
TWI481057B (zh) * | 2012-05-24 | 2015-04-11 | Sunshine Pv Corp | 薄膜太陽能電池的退火裝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50005846A1 (en) * | 2003-06-23 | 2005-01-13 | Venkat Selvamanickam | High throughput continuous pulsed laser deposition process and apparatus |
WO2007112370A1 (en) * | 2006-03-26 | 2007-10-04 | Lotus Applied Technology, Llc | Atomic layer deposi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ating flexible substrates |
US20080175993A1 (en) * | 2006-10-13 | 2008-07-24 | Jalal Ashjaee | Reel-to-reel reaction of a precursor film to form solar cell absorber |
US9103033B2 (en) * | 2006-10-13 | 2015-08-11 | Solopower Systems, Inc. | Reel-to-reel reaction of precursor film to form solar cell absorber |
US20080299411A1 (en) * | 2007-05-30 | 2008-12-04 | Oladeji Isaiah O | Zinc oxide film and method for making |
-
2009
- 2009-12-20 WO PCT/US2009/068885 patent/WO2010078088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9-12-23 TW TW98144574A patent/TW201034230A/zh unknown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481058B (zh) * | 2012-05-24 | 2015-04-11 | Sunshine Pv Corp | 薄膜太陽能電池的退火裝置 |
TWI481057B (zh) * | 2012-05-24 | 2015-04-11 | Sunshine Pv Corp | 薄膜太陽能電池的退火裝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0078088A1 (en) | 2010-07-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1938360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verting precursor layers into photovoltaic absorbers | |
JP4599503B2 (ja) | 光起電力モジュールの大量製造装置および方法 | |
US8163090B2 (en) | Methods structures and apparatus to provide group VIA and IA materials for solar cell absorber formation | |
US20100226629A1 (en) | Roll-to-roll processing and tools for thin film solar cell manufacturing | |
US8192594B2 (en) | Technique and apparatus for depositing thin layers of semiconductors for solar cell fabrication | |
CN101578707B (zh) | 用于形成太阳能电池吸收体的前驱物膜的卷对卷反应 | |
US9103033B2 (en) | Reel-to-reel reaction of precursor film to form solar cell absorber | |
US8323408B2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provide group VIA materials to reactors for group IBIIIAVIA film formation | |
US20090183675A1 (en) | Reactor to form solar cell absorbers | |
JP2011511477A (ja) | 太陽電池吸収体を形成するための前駆体膜のリール・ツー・リール反応 | |
US20110120373A1 (en)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processing a precursor layer in a group via environment | |
US20120264075A1 (en) | Assembled Reactor for Fabrications of Thin Film Solar Cell Absorbers through Roll-to-Roll Processes | |
US20110081487A1 (en)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processing a precursor layer in a group via environment | |
JP2013504215A (ja) | Via族環境において前駆体層を処理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 | |
US8153469B2 (en) | Reaction methods to form group IBIIIAVIA thin film solar cell absorbers | |
TW201034230A (en) | Reactor to form solar cell absorbers in roll-to-roll fashion | |
US20100139557A1 (en) | Reactor to form solar cell absorbers in roll-to-roll fash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