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004187A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erminal,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 Google Patent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erminal,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004187A
TW201004187A TW98112033A TW98112033A TW201004187A TW 201004187 A TW201004187 A TW 201004187A TW 98112033 A TW98112033 A TW 98112033A TW 98112033 A TW98112033 A TW 98112033A TW 201004187 A TW201004187 A TW 20100418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frequency
band
terminal
bas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81120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iroaki Miyamoto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0041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04187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2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intra-user or intra-terminal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201004187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無線通信系統、終端機、基地台及無線通信方 法。 【先前技術】 近年來作為無線通信系統之多工存取方式,OFDMA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正交分頻多工存取) 方式正受到矚目。 OFDMA方式係相對於資料之發送起點,以反向連結或順向 連結之方式發送資料時,分配某頻率帶域内之頻率與該頻率可使 用之時間之方式,現正被採用於例如WiMAX (w〇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全球互通微波存取)中。 於WiMAX中’例如係反向連結時,終端機別也⑽) 在發送反向資料之際會對基地台(BaseStati〇n)要求帶域。如此, 基地台即將分配給本身之基地台之頻率帶域内頻率與該頻率可 帶分配給終賴。又’終端機於自基地台所分配到的時間 喊用被分配_鮮,以發送反㈣料(參照例如專利文獻D。 ”i^lMAX中雖可使用5MHz/7MHz/10廳/2〇MHz之複數 域頻率帶域構成細胞’故會將頻率帶 中二中可===僅^職 個頻率帶域内之鮮。 滅4要求喊之基地台之1 義地連結時,可分配給基地台之鱗亦麟正分配Μ 基地台之1個頻率帶域内之頻率。 干力1皇你止刀配口該 如此’於WiMAX中,就; 使用之頻轉域皆未有效地受到Γ順向連結雙方而言,可 由以上之情形可知,在由W彳ΜΔΥ 頻率帶域之通信方式之鱗 方^代表,可使用複數 1 口糸統中’於反向連結或順向連結 3 201004187 時,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可使用之頻率帶域已成為重要之課題。 【專利文獻1】日本特表2008-503935號公報 【發明内容】 在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可解決上述課題之無 統、終端機、基地台及無線通信方法。 °糸 、甬r本無線通信系統在終端機與基地台之間進行無線 包卞相互鄰接之第1基地台及第2基地台, f第1基地台及該第2基地台被分配到彼此互異之頻率册 域’自位於該第丨基地台及該第2基地台之細胞交界之 J反向連結之_要求時,分配本身之基地台之頻率帶域
該、,端機使用分別自該第!基地台及該 ==基地台及該第2基地台中通信中之基地:S 通信本錄聽祕在終賴絲地纟⑽進行無線 ’玄相互鄰接之第i基地台及第2基地台, 帶域, 機,對巧第2基地台進行順向連結之帶▲要纟之、、田胞又界之終端 分配彳軸雜之帶域要求時, 第2 ί ί 么本*之基地台之頻率帶域内之頻率盘自, 朝該終端機發送順向連結之資料 不同=====,&梅與被分配到 中之基地台_糾要時’對通信 201004187 資料發送部,使用自通信中臭 基地台分配到的頻率,朝通^中配到的頻率與自鄰接 本發明之第1基地台包含帶诗發达反向連結之資料。 地台通信中及非通信中之終自與本身之基 頻率帶域内之頻率。 埤要未,分配本身之基地台 本發明之第2基地台包含: 帶域要求部,與本身之基地么 f,皮分配到不同於本身之基:台::以,於本身之基 :/ 時,經由通信中之終端機朝鄰接 求,由Ϊ端機而來之帶域要 基地二ί用域内之頻率與自鄰接 本發明之帛1鱗^順向輕之資料。 包含: 猎由終%機進行’其特徵在於 要求步驟’本身之終端機位於通作中之其m # 到不同於該基地台之頻率帶域之 二中之基地台與被分配 信台與鄰接基地台要求交界時,朝通 1 貝料發送步驟,使用自通信中戍,及 接基地台分配到的頻率,朝通;1 口为配到的頻率與自鄰 本發明之帛2鱗谢;赌之資料。 包含帶域分配步驟,針對來自與本身進仃’其特徵在於 非通信中之終端機之帶域要求,、 通信中之終端機與 頻率。 刀配本身之基地台頻率帶域内之 包含^之第3無線通信方法係藉由基地台進行,其特徵在於 基地台上不==f信中之終端機位於本身之 之細胞交界時,經由通針之“ 5 201004187 之帶域要求;及 接基 本發明之弟4無線通信方法 、之貝枓。 包含帶域分配步驟,針對自鄰=手:f基丁,其在於 求,分配本身之基地終端機而來之帶域要 =本發明之第i無線通信系統,第i基地台 互邮接且被分配到彼此互里册 . 土也σ相 之 機收到反向連結之帶域要;時頻J =身胞交界之終端 頻率,終職使物,丨自f ^ 本身之率帶域内: 發送反向連結之資料。 a 口及4 2基地。》配到的頻率 率給自第1基地台及第2基地㈣ 頻率帶域之效果。"于無線通料統巾可使用之 互鄰:ΪΪ:二 1=言系統’第1基地台及第2基地台相 頻率Hi 分配本身之基地台頻率帶域内之 基地台分配_解,發_向連結之資料。仏、目弟 率分西因己結僅可將第1基地台頻率帶域内之頻 故可緙二亦可自第2基地台分配頻率給第1基地台, 果凡件可更有效地_無線通⑽財可使用之頻率帶域之效 【實施方式】 例如在WiMAX中,可使用5MHz/7MHz/1〇MHz/2〇MHz之複 $頻率帶域’並將頻率帶域其中任—者分配給各基地台,故有 t 5在鄰接之基地台之間分配不同之頻率帶域。 本册於本實施形態中,吾人欲在鄰接之基地台之間分配不同之頻 ;▼域,若鄰接之基地台中尚存在有空間之頻率,即將該頻率 201004187 亦使用於資料之發送。 又,於以下所說明之實施形態中,雖舉WiMAX方式之無線 通信系統為例而說明之,但本發明並不限於wiMAX方式,^要 是可使用複數頻率帶域之通信方式即可適用。 -1係顯示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無線通信系統構成圖。
參照圖1即知,本實施形態之無線通信系統包含終端 M 與基地台BS1、BS2。 又’圖1中係將頻率帶域fl (例如1〇MHz)分配給基地台 BSj,且基地台BS2與基地台BS1鄰接,被分配有與基地台BS1 不同^頻率帶域£2 (例如2〇MHz)。且終端機MS位於係基地台 BS1 ^供無線通信服務之區域之細胞C1與係基地台BS2提供^ 線通信服務之區域之細胞C2之細胞交界。 八…、 且圖1中雖為使說明簡單而僅顯示丨個終端機Ms及2座基 地台BS1、BS2,但實際上亦可設置其他終端機及基地台。且線 巧MS雖位於2座基地台BS1、BS2之細胞交界’但本發明並不 受此所限定’亦可適用於位於3座以上基地台之細胞交界之情形。 在此說明關於終端機MS及基地台BS1、BS2之内部構成。 圖2係顯示終端機MS及基地台BS1、BS2内部構成之方 圖。 又’圖2中僅顯示終端機MS及基地台BS1、bS2之構成要 素中本發明之本質性部分,而省略其他之構成要素。 穴參照圖2即知’終端機MS包含通信部m、帶域要求部1〇2、 貝料發送部103、擴大帶域通知部1〇4與帶域要求傳送部1〇5。在 於終端機MS之構成要素之_,雖假定正與基地台BS1 ’中之情形以說明之’但正與基地台BS2通信中之情形之動作 亦相同。 ,信部101分別與基地台BS1、BS2進行無線通信。 要求部1〇2於基地纟BS1與終端機Ms通信中產生應發 台BS1之反向資料時,對基地台BS1與基地台BS2 反向連結之帶域。 > 7 201004187 a 部1〇3在自基地台脱分配到頻率時,使用自基地 = 到的頻率帶域^内之頻率與自祕台BS2所分配到 的内之頻率,朝基地台㈣發送反向資料。 僅使發送部⑼在未自基地台脱分配到頻率時, BS1發送細_率帶域fl内之解,朝基地台 地部1〇4在自基地台脱分配到頻率時,通知基 地0 该頻率與分配到該頻率之時間帶。 某地傳送部105在基地台bsi與終端機ms通信中,自 ‘域i求。11欠到順向連結之帶域要求時,朝基地台BS2傳送該 2即知’各基地台聰、BS2分別包含通信部2(Π、 帶_求部2〇3與資料發送部204。在此,雖說 之之構成要素之動作’但基地台脱之構成要素 ^信部201與終端機MS進行無線通信。 機7逝在基地台與終端機MS通信巾,自終端 機=接=到反向連結之帶域要求時,分配頻率帶域打内之頻 J面’帶域分配部2。2僅在基地台肌與終 、 =頻;=二==之帶域酬’存在有ί 時間帶之情形下,於該時間帶中二;者之 自其ii =分畴2〇2僅在基地台脱與終端機MS通信中, ς σ S2經由終端機Ms接收到順向連結之帶域要 =未將頻率分配給基地台BS1之時間帶 。f 中分配頻率帶域fl内之頻率。 亥%間| 帶要求部203在基地台腦與終端機Ms通信 :¾給終端機MS之順向資料時’經由終端機M = 進行順向連結之帶域要求。 也〇 BS2 貝料發达部204在自基地台BS2分配到頻率時,使用分配給 201004187 基地台BS1之頻率帶域fl内之頻率與自基地台BS2分配到的頻率 τ域£2内之頻率’朝終端機MS發送順向資料。 另一方面,資料發送部204在未自基地台BS2分配到頻率時, 僅使用分配給基地台BS1之頻率帶域fj内之頻率,朝終端機ms 發送順向資料。 以下 刀馬反向逑、之情形與順向連結之情形 、^,,又,於以下終端機 ' ^ 八口〜興川貝问连|吉 貝細*形悲之無線通信糸統發送資料時之動作 MS正與基地台BS1通信中。 〔反向連結之情形〕 圖3係說明本實施形態之無線通信系統進行反向連結之際 送資料時動作之流程圖。 芬照圖3即知,終端機廳之帶域要求部1〇2在與基地台㈣ j中’產生應發送給基地台BS1之反向資料時(步驟3〇1) 土 i : BS1與基地台BS2要求反向連結之帶域(步驟3〇2、3〇。 斑可域分配部202將頻率帶域n内之頻率 ;終端機ms,並通知終端機ms經 反向t BSL之帶域分配部202針對來自終端機ms之 終喊其中任一者之時間帶(步驟狗。 共他 通传if在有未將任何_分配給絲地台败 /ϋϋΐΓϊ ΐ其中任—者之時間帶時,基地台BS2之帶域 驟306)。分配頻率給終端機MS之舉已失敗(步 9 201004187 配部逝於該時間帶中,將頻率帶域β内之頻率分配仏 MS,並通知終端機MS經分配之頻率與時 =^ = =5:使用於反向資料之發送之頻以基= BS1 ^ 其後,終端機MS之資料發送部1〇3 —曰 (^310) =配到的頻率帶域fl内之頻率與自基地台bs | β内之鮮,朝基地台BS1發送反向資料(步驟峨羊4 中之’ itr形態中’在終端_8與基地台顧通信 進行反向 -不同之頻率帶域之連:二地台 ㈣基地台BS1分配到的頻率帶域 /刀配:頻ί 内之頻率,朝基地台BS1發送反^資i。 口此,如圖4所示,於進行反向連結時,不僅可將頻 内之二率員^^:二^給終端機廳’亦可將頻率帶域^ 貝手目基地口 BS2分配給終端機MS,故可雜锃兄承古4仏 !J用热線通信系統巾可使用之頻轉域之效果。& ^ 〔順向連結之情形〕 送資職之域通«統進行連結之際發 圖’基地台腺之帶域要求部203在纽端機 〇丨貞 上: 其次,終端機MS :帶域fnff f (步驟502)。 來自基地台BS1,要灰其从求傳达# 1〇5朝基地台BS2傳送 驟503)。 土 σ BS2提供順向連結帶域之要求(步 其-人’基地台BS2之帶域分配部2〇2確認順向連結之帶域令 10 201004187 Ϊβ$ J; ;5^〇;; BS2 基地台腦之舉已失&通知終端機MS分配頻率給 八阶iiMs之帶域要求傳送部105朝基地台bsi傳送 刀配^率給基地台BS1之舉已失敗之通知(步驟5〇6)。 之BS1之資料發送部2G4僅使用分配給基地台聰 ^ ^ 3 之頻率’朝終端機Ms發送順向資料(步驟507)。 面^步驟5〇4中,存在有未將頻率分配給基地台脱 率帶it内之^率台202於該時間帶中’將頻 ίϊΐίΠ G8) °藉此可將基地台脆中使用於順向 貝枓之發送之頻率擴大至自基地台BS2分配到的頻率。 白其ί:ΐ 2端、機MS之帶域要求傳送部105朝基地台BS1通知 自基,口 BS2为配給基地台BS1之頻率與時間帶(步驟5〇9)。 μ ΐ 11基地台BS1之資料發送部204使用分配給基地台BS1 内之頻率與自基地台败分配到的頻率帶域β内 之頻率,朝終端機MS發送順向資料(步驟51〇)。 ^上述’於本實施形態中,在終端機MS與基地台腦通信 ^月形下’基地台BS1經由終端機Ms,對絲地台BS1鄰接, ==到與基地台BS1不同之頻率帶域之基地台脱進行順向連 域要求’使时配給基地台BS1之鮮帶域£1内之頻率與 順脱分配到的解帶域Ω内之頻率,朝終端機MS發送 因此,如6所示,進行順向連結時,不僅可將頻 内之頻率分配給基地台BS1,亦可自基地台BS2將頻率帶域β f頻率分配給基地台BS卜故可獲得更有效地湘無線 中可使用之頻率帶域之效果。 、丨〜于、、、元 以上雖已參照貫施开久癌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並不由上述實 11 201004187 施形態,限定。熟悉該技藝者可在本發明之範圍内針對本發明之 構成或詳細情形進行可理解之各種變更。 x 本申請案主張以2〇〇8年4月μ日所申請之日本申 麗-腹572域礎之優先權,並將其所有揭示導人其中4寸願 【圖式簡單說明】 圖 圖1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鱗通信系統構成之方塊 Ϊ 2係顯示圖1所示之終端機及基地台内部構成之方请m 資料時動作之流程圖。 線通糸、、'充進仃反向連結之際發送 圖4係說_ 1所示之鱗通綠騎行反向連結時之效果 資料絲之紐通錢崎行順向連結之際發送 所不之無線通n纟鱗行軸連結時之效果 圖 圖6係說明圖1 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BS卜BS2:基地台 Cl、C2:細胞 fl、β:頻率帶域 MS·.終端機 101、 201:通信部 102、 203:帶域要求部 103、 204:資料發送部 104:擴大帶域通知部 105:帶域要求傳送部 202:帶域分配部 301 〜311、501 〜510:步驟 12

Claims (1)

  1. 201004187 七、申請專利範圍: 魏信姐職與祕自之間進行無線通信, 包含相互鄰接之第丨基地台及第2 域,2基地台“彼此互異之頻率帶 收到反向第2基地台之細胞交界處的終端機 頻以 喊要未時,分配本身之基地台之頻率帶域内之 該,端機使用分別自該第】基地台 ;;反=資基:台與該第2基地台中之正在通信中= 2·如申請專利細第1項之無線通信系統,其中: 枚丄該第1基地台及§彡第2基地台針s來自未與本身之基地a捐 ^身’僅於存在有未將任何頻率分配給正與 時中 终端機的時間帶之情形下,才會於該 、坍Τ中分配本身之基地台的頻率帶域内之頻率; ' Λ 終?機在未由非通信中之基地台分配到頻率時,僅使用自 基地台分配到的頻率,向通信中之基地台發送 ϋ申請專利範圍第i或2項之無線通信系統,其中,於該 日士巾之基地台分配_树,賴辭與分_該頻率Ϊ 4間帶通知通信中之基地台。 貝手之 iiS·無線通信祕,在終端麟基地纟之騎行錄聽,其特 包含相互鄰接之第1基地台及第2基地台; 該第1基地台及該第2基地台被分配到彼此互異之頻 時,勒飯帶域要求 13 201004187 該第1基地纟朗本冑之基地纟之_帶軸之 第2基地台分配到的頻率,朝該終端機發送 資料、"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無線通信系統,其中:之貝枓。 該第2基地台針對來自該第丨基地台之帶域要 有士將頻率分配給本身之基地台之時間帶的情形下欠於$ 間帶巧配本身之基地台之頻率帶域内之頻率; a '^ ^ 身之基頻率時’僅使用本 料。 頻率,朝该終端機發送順向連結之資 6. —種終端機,包含: 到不台通信中之基地台與被分配 信1:台4鄰;f地㈣行反= 二之 ,對通 基地==用自鄰接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 ^反向連結之資料。 接基地台分配到頻率時,僅用? 於该貧料發送部未自鄰 :基地台發送反向連^_ 知部,於自鄰接基地台*配到頻率,,二中’更包含擴大_通 之時間帶通知通信中之基地△'。、'寺,將该頻率與分配到該頻率 終===物自與椒姆通信中 内之頻率。 及要求,分配本身之基地台的頻率帶域 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 自未與本身之基地台通信中=/、中,該帶域分配部針對來 率分配給正與本身之帶^求,僅於存在有未 V之情形下’才會於該時 上口,之任-終端機的時間 之頻率。 刀配本身之基地台的頻率帶域内 u.—種基地台,包含: 201004187 帶域要求部,當與本身之基地台 之基地台與被分配到不同於本身之其二中之終端機係位在本身 台之細胞交界處時,經由通信中ς =之頻率帶域的鄰接基地 向連結之帶域要求; 、、而機,朝鄰接基地台進行順 帶域分配部,針對自鄰接基 細 求,分配本身之基地台的頻率帶域 ,柒機而來之帶域要 j料發送部’使用本身之基地台頻率 基地〇分配到的頻率,朝通信中之终 ^内之頻率與自鄰接 .丨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基地台,其幾^达順向連結之資料。 該帶域分配部針對自鄰接某:么二. 求,僅於存在有未將頻率分配給本U 2機而來之帶域要 下,才會於該時間帶中分配本身 :也口的時間帶之情形 當該資料發送部未自鄰接A址t頻率帶域内之頻率; 之基地台頻率帶域内之4接配到頻率時,僅使用本身 資料。 料朝通k中之終端機發送順向連結之 Ϊ「種無線通信方法,藉由終端機進行無線通信,其碰在於包 配到台= 之基地台與被分 接基地台分ί到自分配到的頻率與自鄰 μ·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s 發n向連結之資料。 ^,當未自編地台分配 Γ二基物送反向連結^ 大帶域通知步=ί自信方法’射更包含擴 西己顺頻率之_通,_率舆分 含帶域分配步驟,之 15 201004187 ί信中之終端機之帶域要求,分鉢身之基地台解帶域内之頻 配步 僅於存在有未將頻率分配給與本/端機之v域要求, 的時間帶之情形下,才會於該時中之任-終端機 域内之頻率。 f 77配本身之基地台頻率帶 ^種無線通細’輸㈣進行_信,其特徵為包 帶域要求步驟,當與本身之基 身之基地台與被分配到不同於本 中之終端機係位在本 地台之細胞交界處時,經由通信之頻率帶域的鄰接基 向連結之帶域要求;及 D <鸲機朝鄰接基地台進行順 資料發送步驟,使用本身之A 接基地台分配到的頻率,朝通土 0 ^員率帶域内之頻率與自鄰 1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I綠、s二端機發送順向連結之資料。 步驟中,當未自鄰接基地台分酉己方法,其中,於該資料發送 頻率帶域内之頻率,朝通信中级她=日守,僅使用本身之基地台 2〇.-種無線通信方法,係藉由基地a幾發送順向連結之資料。 含帶域分配步驟,針對自鄰接^ ^進行無線通信,其特徵為包 求,分配本身之基地台頻率帶^ =經由終端機而來之帶域要 21.如中請專利範圍第2〇J員之無線=。 步驟中,針對自鄰接基地台經由终L方法,其中,於該帶域分配 在有未將頻率分配給本身之其二=機而來之帶域要求,僅於存 時間帶中分配本身之基地^率^^铜帶之情形!τ,才會於該 圖式
TW98112033A 2008-04-14 2009-04-10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erminal,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TW201004187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04572A JP2009260467A (ja) 2008-04-14 2008-04-14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端末、基地局、無線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04187A true TW201004187A (en) 2010-01-16

Family

ID=41199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8112033A TW201004187A (en) 2008-04-14 2009-04-10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erminal,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09260467A (zh)
TW (1) TW201004187A (zh)
WO (1) WO200912830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89614B2 (ja) * 2018-03-07 2023-06-1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通信管理方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91345C (fi) * 1992-06-24 1994-06-10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Menetelmä kanavanvaihdon tehostamiseksi
JP4139647B2 (ja) * 2002-08-07 2008-08-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ハンドオーバ方法、基地局および移動局
JP4177830B2 (ja) * 2005-03-31 2008-11-05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端末
EP2048893A4 (en) * 2006-07-27 2011-07-06 Fujitsu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IC STATION AND MOBILITY DEVICE
JP2008048148A (ja) * 2006-08-16 2008-02-28 Nec Corp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周波数割り当て方法並びにそれに用いる基地局
JP4674222B2 (ja) * 2007-05-07 2011-04-20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通信網におけるリソース予約システム、リソース予約方法及びリソース予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260467A (ja) 2009-11-05
WO2009128303A1 (ja) 2009-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72838B (zh)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US8406782B2 (en) Cell identifiers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22119830A (ja) Srs設定情報を受信する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端末
TWI374623B (en) Signal acquisi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4821866B (zh) 用于多用户和多小区mimo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US9167624B2 (en) Method and operation for operation between WPAN and WLAN for a network interface card
CN107210810A (zh) 使用统一的灵活5g空中接口的设备、系统和方法
TW200810456A (en) 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TW200527929A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grating resource allocation between time division duplex and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WO2013189189A1 (en) Migration of a virtual access point
CN108702660A (zh)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TW201010320A (en) Multichannel TDMA mechanism
EP3282624B1 (en) Device and user equipment to process a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CN113285795B (zh) Bwp的跳频配置方法及网络设备、终端
WO2020207245A1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JP2004015697A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複数周波数の負荷分散方式
WO2008133453A1 (en) Method for spectrum collaboration in dynamic frequency-hopping wireless regional area network
CN113056947A (zh) 分布式单元、中央单元及其方法
JP6878587B2 (ja) 情報伝送方法、ネットワーク機器及び端末装置
WO2020048379A1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JP2015516776A (ja) 信号を送信する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10583078A (zh) 无线电接入技术间频谱共享
TW201004187A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erminal,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5102678B (zh) 共建共享基站满足用户业务需求的bwp切换方法和系统
CN110089175A (zh) 组合用户设备上的载波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