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003477A - Sensing system - Google Patents

Sensing system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003477A
TW201003477A TW98100969A TW98100969A TW201003477A TW 201003477 A TW201003477 A TW 201003477A TW 98100969 A TW98100969 A TW 98100969A TW 98100969 A TW98100969 A TW 98100969A TW 201003477 A TW201003477 A TW 20100347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sensing
reflector
reflective element
light sour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81009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41047B (zh
Inventor
Cho-Yi Lin
Hsin-Chi Cheng
Original Assignee
Pixart Imaging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xart Imaging Inc filed Critical Pixart Imaging Inc
Priority to TW981009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41047B/zh
Priority to US12/422,191 priority patent/US8232511B2/en
Priority to DE200910003800 priority patent/DE102009003800A1/de
Publication of TW2010034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034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410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4104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2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opto-electronic means
    • G06F3/042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opto-electronic means by interrupting or reflecting a light beam, e.g. optical touch-scree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Description

201003477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感測系統(sensing system ),且特別 是有關於一種具有一反射元件(reflective element)之感測系 統。 【先前技術】 觸控系統(touch system)已經有許多相關專利加以揭露, 例如美國專利號第4,782,328號與第6,8〇3,9〇6之專利。上述兩 篇專利所揭露之觸控系統各自都需要至少兩個感測器 (sensor) ’使得上述各篇專利所揭露之觸控系統的生產成本 (cost of production)較高。以下將以上述兩篇專利的其中之 一作說明。 請參考圖1,其繪示習知之一種觸控螢幕系統的示意圖。 美國專利號第4,782,328號之專利所揭露之觸控螢幕系統 (touch screen system) 100 包括一面板(panel) 110、一第一 光感測器(photosensor) 120、一第二光感測器130與一處理 器(processor)140。面板11〇具有一觸控螢幕區域(t〇uch screen area) 112,其外型為一矩形。第一光感測器12〇與第二光感 測器130配置於觸控螢幕區域112之一邊(b〇undary) ma的 相對兩端,且第一光感測器120與第二光感測器13〇的感測範 圍分別涵蓋觸控螢幕區域112。此外,第一光感測器12〇與第 二光感測器130電性連接至處理器14〇。 當一指示物(pointer) 150觸控上述觸控螢幕區域112時, 第一光感測器120與第二光感測器130分別沿著一第一感測路 線(sensing path ) 162與一第二感測路線丨64感測指示物丨5〇。 處理盗140根據第一感測路線162與第二感測路線164計算指 示物150所在之位置。 4 201003477 然而’習知之觸控螢幕系統1〇〇必須具有兩個光感測器 120與130’所以,習知之觸控螢幕系統1〇〇的生產成本較高。 【發明内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感測系統,其生產成本較低。 本發明提出一種感測系統,適於感測一指示物並計算指示 物之位置。感測系統包括一面板、一反射元件、一影像感測器 (image sensor)與一處理器。面板具有一第一平面(plane) 與一位於第一平面之第一區域(area)。第一區域的形狀為四 邊形而具有依序連接之一第一邊、一第二邊、一第三邊與一第 四邊。反射7L件配置於第一邊且位於第一平面上。反射元件之 第-平面實質上垂直第一平面,第二平面為一_面反射面 (reflectivemirrorplane),且第二平面映照(mirr〇r)第一區 域以形成一第二區域。影像感測器配置於第三邊與第四邊所相 交之一角落且位於第一平面上。影像感測器之感測範圍涵蓋第 一區域與第二區域。處理器電性連接影像感測器。 當指示物鄰近第一區域,且指示物相對於反射元件形成一 第一鏡像(mirror image),使得指示物與第一鏡像位於影像 感測器之感測範圍内時’以及當指示物之鄰近第—區域的—部 $、第一鏡像之鄰近第二區域的一部分與影像感測器不共線 日寸,景》像感測器感測指示物與第一鏡像,且處理器計算指示 所在之位置。 μ 在本發明之-實施例中,上述之影像感測器沿著 測路線感測指示物與沿著—第二感測路線感測第—鏡^ 理器根據[感測路線與第二❹桃線計算指示物所在 置。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第一區域的形狀為矩形。 5 201003477
處理器具有第—邊盥筮二、A 訊,並且處理対所相距之—第-距離「D1」的資 確定第佩^ =物所在之位置包括下列步驟。首先, =確衫(难)「A1」。 接著,將—二感測路線與第三邊之間的第二角度「A2」。 盘第四邊所/ D1除以tanA1與tanA2之和以計算出指示物 與苐四邊所相距之—第二距離「D2」。 心ί本Γ明之「實施例中,上述之感測系統更包括一第一線 /’、( mear light Source)與一第二線性光源。第一線性光 ^配置於第二邊且位於第一平面上,且第一線性光源相對於反 才=件形成一第二鏡像。第二線性光源配置於第三邊且位於第 *平面上,且第二線性光源相對於反射元件形成一第三鏡像。 第四邊相對於反射元件形成一第四鏡像。反射元件、第一線性 光源、第二線性光源與第四邊環繞第一區域。反射元件、第二 鏡像、第三鏡像與第四鏡像環繞第二區域。第一線性光源、第 二鏡像與第三鏡像位於影像感測器之感測範圍内。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感測系統更包括一第一光 源、—第—反射體(reflector)與一第二反射體。第一光源, 位於影像感測器旁。第一反射體配置於第二邊且位於第一平面 上。第一反射體相對於反射元件形成一第二鏡像。第一反射體 具有一第一回復反射表面(retro-reflective surface ),且第一 回復反射表面適於反射第一光源所發出之光線。第二反射體配 置於第三邊且位於第一平面上。第二反射體相對於反射元件形 成—第三鏡像。第二反射體具有一第二回復反射表面,且第二 回復反射表面適於反射第一光源所發出之光線。第四邊相對於 反射元件形成一第四鏡像。反射元件、第一反射體、第二反射 體與第四邊環繞第一區域。反射元件、第二鏡像、第三鏡像與 6 201003477 第四鏡像環繞第二區域。第一反射體、第二鏡像與第三鏡像位 於影像感測器之感測範圍内。此外,第一光源適於發出不可見 光(invisible light )。影像感測器具有一影像感測視窗 (image-sensing window)與一濾波器(fiiter)。濾波器配置 於影像感測視窗之前,且濾波器過濾不可見光之外的其他光線 使得不可見光通過濾波器。另外,第一光源為紅外光發光二極 體(infrared light emitting diode,IR LED ),且濾波器為紅外 光通遽波器(IR-pass filter )。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第一區域的形狀為非矩形 之四邊形。此外,處理器具有一經過角落並平行第一邊之第一 假想線(imaginary line)與第一邊所相距之一第一距離「历 的資訊,並且處理器計算指示物所在之位置包括下列步驟。^ 先,確定第一感測路線與第一假想線之間的第一角度「A3 接著,確定第二感測路線與第一假想線之間的第二角度 「A4」。接著,將兩倍的D3除以tanA3與tanM之和以計& 出-經過角落並垂直第-邊之第二假想線與指示物所相距之 一第二距離「D4」。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感測系統更包括—第一線 性光源、一第二線性光源與一第三線性光源。第一線性 置於第二邊且位於第-平面上,且第―祕光源相對於反:元 件形成-第二鏡像。第二線性統配置於第三邊錄於第一平 面上,且第二線性光源相對於反射元件形成一第三鏡像。 線性光源配置於第四邊且位於第_平面上,且第三線性光源^ 對於反射it件形成—第四鏡像。反射元件、第—線性光源 二線性光源與第三線性光源環繞第。反射元件、第 像、第三鏡像與第四鏡像環繞第二區域。第—線性光源、第二 7 201003477 鏡像鏡像與第四鏡像位於影像感測器之感測範圍内。 n ί明之—實施例中’上述之感_統更包括—第一光 位於旦a反射體、—第二反射體與一第三反㈣。第一光源 剛n旁。第—反射體配置於第二邊錄於第一平面 呈古t反射體相對於反射元件形成―第二鏡像。第—反射體 7 回復反射表面,且第—回復反射表面適於反射第一 先源所發出之光線。第二反射體配置於第三邊且位於第一平面 二反射體相對於反射&件形成象。第二反射體 第一回復反射表面,且第二回復反射表面適於反射第一 光源所發出之光線。第三反射體配置於第四邊且位於第一平面 第二反射體相對於反射元件形成一第四鏡像。第三反射體 具有一第三回復反射表面,且第三回復反射表面適於反射第一 ,源所發出之光線。反射元件、第一反射體、第二反射體與第 一反射體裱繞第一區域。反射元件、第二鏡像、第三鏡像與第 四鏡像環繞第二區域。第一反射體、第二鏡像、第三鏡像與第 四鏡像位於影像感測器之感測範圍内。此外,第一光源適於發 出=可見光。影像感測器具有一影像感測視窗與一濾波器。濾 波态配置於影像感測視窗之前,且濾波器過濾不可見光之外的 其他光線使得不可見光通過濾波器。另外,第一光源為紅外光 發光二極體,且濾波器為紅外光通濾波器。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感测系統更包括一第一光 源,其配置於第一平面上方(above)且位於第一區域外。第 —光源相對於反射元件形成一第二鏡像。第一光源與第二鏡像 位於影像感測器之感測範圍之外。指示物具有一反光表面 (reflective surface)。第一光源適於發出不可見光,且第一鏡 像藉由第一光源照射指示物之反光表面而形成。 201003477 在本發明之-實施例中,上述之指示物具有一發 第-鏡像藉由魏裝置所糾之鱗㈣成。 、 在本發明之-實施例中,當指示物鄰近第一區域 勿相對於反射7L件形成第„_鏡像,使得指示物與第二 = 影像感測器之感測範圍内時,以及當指示物之鄰近第—區的 =部分、第-鏡像之鄰近第二區域的那部分與影像感測哭丘線 日守,影像感測器沿著-第三感測路線感測指示物 S理 ==第D?::線之指示物之大: 指示物之大,Μ===_—,錢理器根據 、藉由反射元件與影像感測器的配置,本發明之實施例之感 測系統的處理H得以計算指示物所在之位置。因此,與習知技 術相較’本實施例之感難統可咖-個影像感靡’,、使得本 實施例之感測系統的生產成本較低。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 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實施方式】 [第一實施例] 圖2繪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一種感測系統的立體示意 圖’圖3繪示圖2之感測系統運作時的俯視示意圖。請參考圖 2與圖3,感測系統200適於感測一指示物270並計算指示物 270之位置(詳見下述)。感測系統2〇〇包括一面板21〇、/ 反射元件220、一第一線性光源23〇、一第二線性光源24〇、 一影像感測器250與一處理器260。面板210例如為一白板 (whiteboard)或一觸控螢幕(t〇uchscreen),其具有一第一 平面214與一位於第一平面214的第一區域212。第一區域212 9 201003477 的形狀為四邊形,其例如為矩形,且第一區域212具有依序連 接之一第一邊212a、一第二邊212b、一第三邊212c與一第四 邊 212d。 反射元件220配置於第一邊212a且位於第一平面214 上。反射元件220之一第二平面222實質上垂直第—平面214, 第一'平面222為一鏡面反射面,且第二平面222映照第一區域 212以形成一第二區域212,。反射元件220例如為一平面反射 鏡(plane mirror),但不以此為限定。第一線性光源230配置 於弟—邊212b且位於第一平面214上,且第一線性光源230 相對於反射元件220形成一第二鏡像230,。 第二線性光源240配置於第三邊212c且位於第一平面214 上’且弟二線性光源240相對於反射元件220形成一第三鏡像 240’。第四邊212d相對於反射元件220形成一第四鏡像 2l2d’。反射元件220、第一線性光源230、第二線性光源240 與第四邊212d環繞一第一區域212。反射元件220、第二鏡像 230’、第三鏡像24〇,與第四鏡像212d,環繞一第二區域212,。 影像感測器250配置於第三邊212c與第四邊212d所相交 =一角落ci且位於第一平面214上,影像感測器25〇之感測 範圍涵蓋第一區域212與第二區域212,。第一線性光源230、 第一鏡像230’與第三鏡像240,位於影像感測器250之感測範 圍内。此外,處理器260電性連接影像感測器25〇。 以下對於本貫施例之感測系統200的運作方式作說明。圖 4_、’’曰示圖3之處理器計算指示物所在之位置的示意圖,圖5綠 示圖3之影像感測器之影像感測視窗的示意圖。請參考圖3、 圖^與圖5,當指示物270 (可參見圖2)鄰近第一區域212, 且指示物270相對於反射元件22〇形成一第一鏡像27〇,,使得 201003477 指示物270與第一鏡像270’位於影像感測器250之感測範圍内 時,以及當指示物270之鄰近第一區域212的一部分、第一鏡 像270’之鄰近第二區域212’的一部分與影像感測器250不共 線時,影像感測器250感測指示物270與第一鏡像270’,且處 理器260計算指示物270所在之位置。進言之,本實施例之影 像感測器250沿著一第一感測路線282感測指示物270與沿著 一第二感測路線284感測第一鏡像270,,且處理器260根據第 一感測路線282與第二感測路線284計算指示物270所在之位 置。 在此必須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指示物270之鄰近第 一區域212的那部分是指示物270的一尖端272(可見圖2)、 第一鏡像270’之鄰近第二區域212,的那部分是第一鏡像270, 之一尖端272’。 詳言之’在本實施例中,影像感測器250具有一影像感測 視窗252與一透鏡(未繪示)。透鏡配置於影像感測視窗252 之前,使得影像感測器250的影像感測範圍得以涵蓋第一區域 212與第二區域212’。當指示物270並未鄰近第一區域212時, 第一線性光源230、第二鏡像230,與第三鏡像240,所發出的光 線會於衫像感測視窗252上形成亮度(brightness )較高的亮區 (bright zone ) 254 ’ 此即為主要的感測區塊(primary sensing Z〇ne) °當指示物270鄰近第一區域212時,影像感測器250 沿著第一感測路線282感測指示物270,影像感測視窗252上 的免區254會出現一第一暗紋(obscure strip) 252a,且影像感 測器250輸出—第一電性訊號。處理器260接收上述第一電性 说號並根據第一暗紋252a在影像感測視窗252上的位置以確 定第一感測路線282與第三邊212c之間的第一角度A1。換言 201003477 之,處理器260可藉由内建的方式而具有暗紋於影像感測視窗 252上的位置與介於感測路線與第三邊212c之間的角度的對 應關係的資訊,使得上述確定第一角度A1的工作得以執行。 同理,影像感測器250會沿著第二感測路線284感測第一 鏡像270’ ’影像感測視窗252上的亮區254會有一第二暗紋 252b,且影像感測器25〇輸出一第二電性訊號。處理器26〇接 收上述第二電性訊號並根據第二暗紋252b在影像感測視窗 252上的位置以確定第二感測路線284與第三邊212c之間的 第二角度A2。在此必須說明的是,第一線性光源23〇與第二 線性光源240的亮度越強,則影像感測視窗252上的第一暗紋 252a與第二暗紋252b越明顯。 此外,處理器260可藉由内建的方式具有第一邊212&與 =二邊212c所相距之一第一距離D1的資訊。在本實施例中, 第三邊212c是作為直角座標系(Cartesian鑛出_辦⑽) 之X軸,第四邊212d是作為直角座標系之γ軸,且角落〇 的座標為(〇,〇)。指示物270之乂座標為指示物27〇與第四 邊212d所相距之-第二距離m,且指示物27〇盘第一鏡像 270,之中點位於第一邊212&上,所以m等於(D2輕1+〇2. _Α2)/2。因此’處理器細可將兩倍的m除以tanM與说慮 之和以計算出指示物27G與第四邊212d所相距之第二距離 D2。換言之,指示物27〇之座標(D2,D2 tanAi)可經由上述 言:算方式得以求出。在此必須說明的是,上述之指示物27〇在 齡之座標輯算方式是㈣舉例,設計者可依照設計 =採用別種座標系統以計算指示物之座標,本發明於此不作 P良疋。 藉由反射元件220與影像感測器250的配置,本實施例之 12 201003477 感測系統200之處理器260得以計算指禾物270所在之位置。 因此’與習知技術相較,本實施例之感測系統200可採用一個 影像感測器250 ’使得本實施例之感測系統200的生產成本較 低。 [第二實施例] 圖6繪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一種感測系統運作時的俯 視示意圖。圖7繪示圖6之處理器計算指示物所在之位置的示 思圖。凊參考圖6與圖7,本實施例之感測系統300與第一實 施例之感測系統200的不同之處在於,感測系統300更包括— 第三線性光源390,且位於面板310之第一平面314處的第— 區域312的形狀為非矩形之四邊形。 第三線性光源390配置於第一區域312之第四邊312d 上’且第三線性光源390相對於反射元件320形成一第四鏡像 39〇’。反射元件320 (配置於第一區域312之第一邊312a)、 第一線性光源330 (配置於第一區域312之第二邊312b)、第 二線性光源340 (配置於第一區域312之第三邊312c)與第三 線性光源390環繞第一區域312。 反射元件320、第一線性光源330相對於反射元件320所 形成之第二鏡像330,、第二線性光源340相對於反射元件320 所形成之第三鏡像340,與第四鏡像390,環繞第二區域312,。 此外’影像感測器350配置於第三邊312c與第四邊312d所相 交之角落C2,且影像感測器350之感測範圍涵蓋第一區域312 與第二區域312,。第一線性光源330、第二鏡像330,、第三鏡 像340’與第四鏡像390,位於影像感測器350之感測範圍内。 另外’指示物370相對於反射元件320形成第一鏡像370,。 以下對於本實施例之感測系統300的運作方式作說明。在 13 201003477 本實施T,經過㈣C2並平行第—邊 L1是作為直角座標系之又軸,經過角 之第假心線 之第二假想線L 2是作為直角座標系之亚*直第一邊312 a 標為⑽)。處理器36。可藉由^二二’且角落C2的座 1^與第-邊3〗2a所相距之第—距離有第一假想線 當指示物370鄰近第一區域3 二^。 射元件320形成第-鏡像37〇,,曰不物37〇相對於反 370,位於影像感測器35〇之戌測1曰不物370與第一鏡像 之鄰近第-區域312的—部以及當指示物別 3U,的-部分與影像感測器35〇不;^之鄰近第二區域 先沿著第-感測路線382感測指 二J測 384感測第-鏡像37〇,。接著,處 ,°耆弟-感測路線 382與第二感測路線384分別破艮據第一感測路線 想線L1之間的第一角度A3,以及=路線382與第一假 想線U之間的第二角度M 第—感翁線384與第-假 除以―3與tanA4之和以計算出t ’處理器360將兩倍的D3 所相距之第二距離D4。因此,一假想線L2與指示物370 故則可經由上述計算方式得以日之座標(D4, D4. 在此必須說明的是,本實 德 式與處理器36〇之確定角 】,像感測器B之感測方 描述,故於此不再贅述。又 式可參考第一實施例的相關 圖8繪示圖6之處理器計算指 圖,圖9!會示圖6之影像 二匆所在之位置的另—示意 參考圖6、圖8與圖9,^太二Α Θ像感測視窗的示意圖。請 近第-區域312時,第^施1中,當指示物370並未鄰 鏡像340,與第四鏡像,==、第二鏡像330,、第三 ®的先線會於影像感測視窗 14 352 201003477 (亦可見圖6)上形成党度較南的免區354,此即為主要的威 測區塊。當指示物370之鄰近第一區域312的那部分、第一鏡 像370’之鄰近第二區域312,的那部分與影像感測器35〇共線 時’影像感測器350沿著一第三感測路線386 (亦即第二假想 線L2)感測指示物370之大小。在此必須說明的是,本實施 例之處理器360可藉由内建的方式具有位於第三感測路線3% 之指示物370之大小與指示物370相距角落C2之第三距離D5 之長短的對應關係的資訊,且處理器360根據指示物370之大 小計算指示物370所在之位置。 換言之’指示物370愈靠近影像感測器350之影像感測視 窗352 (亦即第三距離D5愈小),影像感測視窗352上的亮 區354所出現的第三暗紋352c的寬度W1就會愈大。上述寬 度W1之大小與第三距離D5之長短的對應關係可預先内建於 處理器中。因此,當指示物370、第一鏡像37〇,與影像感測器 350共線時,處理器360根據指示物370之大小計算出對應之 第三距離D5。 在本實施例中,處理器360更可藉由内建的方式具有第三 感測路線386與第一假想線L1之間的第三角度A5,所以指示 物370的座標(D5.COSA5,D5.SinA5)得以求出。在本實施例 中,第三角度A5為90度。 [第三實施例] 圖10繪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一種感測系統的立體示意 圖。請參考圖2與圖1〇 ’感測系统4〇〇與感測系统2〇〇的不 同之處在於’感測系統400省略第—線性光源23〇與第二線性 光源240的配置。感測系統400包括一第一光源43〇,其配置 於面板410之第一平面414上方且位於第一區域412外。'第一 15 201003477 光源430相對於反射元件420形成第二鏡像430,。第一光源 430與第二鏡像430’位於影像感測器450之感測範圍之外。指 示物470具有一反光表面472,反光表面472的反光材料例如 符合歐規EN471之規格,但是不以此為限。 第一光源430適於發出不可見光,例如為紅外光,其波長 約為940奈米(nm)。指示物470之相對於反射元件420所 形成之第一鏡像(未繪示)藉由第一光源430照射指示物470 之反光表面472而形成。影像感測器450可具有一遽波器456, 其配置於影像感測視窗452之前。指示物470可反射不可見光 至濾波器456’濾波器456過濾其他光線使得影像感測視窗452 接收指示物470所反射之不可見光。此外,影像感測器45〇亦 可感測指示物470的第一鏡像(未繪示)。 在此必須說明的是’第一區域412可為非矩形之四邊形, 但是並未以圖面緣示。 [第四實施例] 圖11繪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一種感測系統的立體示意 圖。請參考圖2與圖11 ’感測系統500與感測系統200的不 同之處在於,感測系統500可省略配置第一線性光源230與第 二線性光源240。指示物570具有一發光裝置572,且第一鏡 像(未繪示)藉由藉由發光裝置572所發出之光線而形成。影 像感測器550可感測指示物570及其相對於反射元件52〇所形 成之第一鏡像(未繪示)。 在此必須說明的是’第一區域512可為非矩形之四邊形, 但是並未以圖面繪示。 [第五實施例] 圖12繪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一種感測系統運作時的俯 16 201003477 視示意圖。請參考圖3與圖12,感測系統600與感測系統200 的不同之處在於’感測系統600可省略配置第一線性光源23〇 與第二線性光源240。感測系統600更包括一第一光源S1、一 第一反射體630與一第二反射體64〇〇第一光源S1位於影像 感測器650旁。第一光源si,例如為紅外光發光二極體,適 於發出不可見光’例如為紅外光。影像感測器650可具有一遽 波器656 ’例如為紅外光通濾波器,其可讓紅外光通過且配置 於影像感測視窗652之前。 第一反射體630配置於面板610之第一區域612的第二邊 612b且位於面板610之第一平面614上。第一反射體630相 對於反射元件620形成第二鏡像630,。第一反射體630具有一 弟一回復反射表面632,且第一回復反射表面632適於反射第 一光源S1所發出之光線。亦即,第一反射體630的材質可為 回復反射材料(retro-reflective material)。 第二反射體640配置於面板610之第一區域612的第三邊 612c且位於面板610之第一平面614上。第二反射體640相 對於反射元件620形成第三鏡像640’。第二反射體640具有一 第二回復反射表面642,且第二回復反射表面642適於反射第 一光源S1所發出之光線。亦即,第二反射體640的材質也可 為回復反射材料。 面板610之第一區域612的第四邊612d相對於反射元件 620形成第四鏡像612d’。反射元件620、第一反射體630、第 二反射體640與第四邊612d環繞第一區域612。反射元件 620、第二鏡像630,、第三鏡像640,與第四鏡像612d’環繞第 二區域612,。第一反射體630、第二鏡像630’與第三鏡像640’ 位於影像感測器650之感測範圍内。 17 201003477 笛-紅外光發光二極體的第—光源S1發出紅外光,且 :-630的第-回復反射表面632與第二反射體_ 射表面642會將紅外光反射。換言之,反射紅外= :弟举回设反射表面632與第=回復反射表面642的功用如同 弟一實施例之第一線性光源230與第二線性光源24〇的功用, 故於此不再贅述。因此’指示物(未緣示)及其第一鏡像(未 繪不)會於影像感測器65〇的影像感測視f 652上分別形成第 ,、、、文(未繪示)與第二暗紋(未繪示),相關敘述可參考第 一實施例的内容’於此不再贅述。 [第六實施例] 圖13繪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之一種感測系統運作時的俯 視示意圖。請參考圖12與圖π,本實施例之感測系統7〇〇與 第五實施例之感測系統600的不同之處在於,感測系統7〇〇更 包括一第三反射體790,且位於面板710之第一平面714處的 第一區域712的形狀為非矩形之四邊形。 第三反射體790配置於第一區域712之第四邊712d上, 且第三反射體790相對於反射元件720形成一第四鏡像79〇,。 反射元件720 (配置於第一區域712之第一邊712a)、第一反 射體730 (配置於第一區域712之第二邊712b)、第二反射體 740 (配置於第一區域712之第三邊712c)與第三反射體790 環繞第一區域712。第三反射體790具有一第三回復反射表面 792,且第三回復反射表面792適於反射第一光源S2所發出之 光線。亦即,第三反射體790的材質也可為回復反射材料。 反射元件720、第一反射體730相對於反射元件720所形 成之第二鏡像730’、第二反射體740相對於反射元件720所形 成之第三鏡像740’與第四鏡像790’環繞第二區域712’。第— 18 201003477 反射體730、第二鏡像73〇,、第三鏡像74〇,與第四鏡像79〇, 位於影像感測器750之感測範圍内。 例如為紅外光發光二極體的第一光源S2發出紅外光,且 第一反射體730的第一回復反射表面732、第二反射體740的 第二回復反射表面742與第三反射體790的第三回復反射表面 792會將紅外光反射。換言之’反射紅外光的第一回復反射表 面732、第二回復反射表面742與第三回復反射表面792的功 用如同第二實施例之第一線性光源330、第二線性光源340與 第三線性光源390的功用,故於此不再贅述。因此,指示物(未 緣示)及其第一鏡像(未繪示)會於影像感測器750的影像感 測視窗752上分別形成第一暗紋(未繪示)與第二暗紋(未繪 示)’相關敘述可參考第一實施例與第二實施例的内容,於此 不再贅述。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實施例之感測系統至少具有以下或其 他優點。藉由反射元件與影像感測器的配置,本發明之實施例 之感測系統的處理器得以計算指示物所在之位置。因此,與習 知技術相較,本實施例之感測系統可採用一個影像感測器,使 传本實施例之感測系統的生產成本較低。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 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内,當 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 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圖式簡單說明】 圖1繪示習知之一種觸控螢幕系統的示意圖。 圖2繪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一種感測系統的立體示意 圖° 19 201003477 圖3繪示圖2之感測系統運作時的俯視示意圖。 圖4繪示圖3之處理器計算指示物所在之位置的示意圖。 圖5繪示圖3之影像感測器之影像感測視窗的示意圖。 圖6繪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一種感測系統運作時的俯 視示意圖。 圖7繪示圖6之處理器計算指示物所在之位置的示意圖。 圖8繪示圖6之處理器計算指示物所在之位置的另一示意 圖。 圖9繪示圖6之影像感測器之影像感測視窗的示意圖。 圖10繪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一種感測系統的立體示意 圖。 圖11繪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一種感測系統的立體示意 圖。 圖12繪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一種感測系統運作時的俯 視示意圖。 圖13繪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之一種感測系統運作時的俯 視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0 :觸控螢幕系統 110、210、310、410、610、710 :面板 112 :觸控螢幕區域 112a、212a、212b、212c、212d、312a、312b、312c、312d、 612b、612c、612d、712a、712b、712c ' 712d :邊 120、130 :光感測器 140、260、360 :處理器 150、270、370、470、570 :指示物 20 201003477 162、164、282、284、382、384、386 :感測路線 200、300、400、500、600、700 :感測系統 212、212,、312、312,、412、512、612、612,、712、712,: 區域 214、222、314、414、614、714 :平面 220、320、420、520、620、720 :反射元件 230、240、330、340、390 :線性光源 212d’、230’、240’、270’、330’、340’、370’、390,、430’、 612d,、630,、640,、730,、740,、790,:鏡像 250、350、450、550、650、750 :影像感測器 252、352、452、652、752 :影像感測視窗 252a、252b、352c :暗紋 254、354 :亮區 272、272’ :尖端 430、SI、S2 :光源 456、656 :濾波器 472 :反光表面 572 :發光裝置 630、640、790 :反射體 632、642、792 :回復反射表面
Al、A2、A3、A4、A5 :角度
Cl、C2 :角落 D卜 D2、D3、D4、D5 :距離 LI、L2 :假想線 W1 :寬度 21

Claims (1)

  1. 201003477 七、申請專利範圍: 置,1包i種感測祕,適於㈣—指示物並計算該指示物之位 、一面板’具有-第-平面與-位於該第一平面 其中該第-區域的形狀為四邊形而具有依序連接 二 邊、一第二邊、一第三邊與一第四邊; 弟 一反射元件,配置於該第一邊且位於該 該反射元件之一第二平面實質上垂直該第—二二t =了鏡面反射面’該第二平面映照該第—區域以形: — 一影像感測器,配置於該第三邊鱼兮 落且位於該第一平面上,其中 感^之^所相交之-角 第一區域與該第二區域;从 之感概圍涵蓋該 一處理器,電性連接該影像感測器; 當該指示物鄰近該第一區域,且該 件?成一第—鏡像,使得該指示物與該第-鏡』於該反射元 ,之感測範圍内時’以及當該指示物之鄰近該:該影像感 部分、該第-鏡像之鄰近該第二區域的 區域的一 不共線時,該影像感測器感測該指示物與該第::=像感= 理器計算該指轉所在德置。 且該處 2.如申請專利範圍帛j項所述之感測系統, 感測路線計算該指示物感·線與該第二 域的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感測系統,其中該第一區 4.如申凊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感測系統,其中該處理器 22 201003477 具有該第一邊與該第三邊所相距之一第一距離「D1」的資訊, 並且該處理器計算該指示物所在之位置包括: 確定該第一感測路線與該第三邊之間的第一角度「A1」; 確定該第二感測路線與該第三邊之間的第二角度「A2」; 以及 將兩倍的D1除以tanAl與tanA2之和以計算出該指示物 與該第四邊所相距之一第二距離「D2」。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感測系統,更包括: 一第一線性光源,配置於該第二邊且位於該第一平面上, 其中該第一線性光源相對於該反射元件形成一第二鏡像;以及 一第二線性光源,配置於該第三邊且位於該第一平面上, 其中該第二線性光源相對於該反射元件形成一第三鏡像,該第 四邊相對於該反射元件形成一第四鏡像,該反射元件、該第一 線性光源、該第二線性光源與該第四邊環繞該第一區域,該反 射元件、該第二鏡像、該第三鏡像與該第四鏡像環繞該第二區 域,且該第一線性光源、該第二鏡像與該第三鏡像位於該影像 感測器之感測範圍内。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感測系統,更包括: 一第一光源,位於該影像感測器旁; 一第一反射體,配置於該第二邊且位於該第一平面上,其 中該第一反射體相對於該反射元件形成一第二鏡像,該第一反 射體具有一第一回復反射表面,且該第一回復反射表面適於反 射該第一光源所發出之光線;以及 一第二反射體,配置於該第三邊且位於該第一平面上,其 中該第二反射體相對於該反射元件形成一第三鏡像,該第二反 射體具有一第二回復反射表面,且該第二回復反射表面適於反 23 201003477 第光源所發出之光線,該第四邊相對於該反射元件形成 該;反=件、該第-反射體、該第二反射體與該 μ弟一區域,該反射元件、該第二鏡像、該第三鏡 四鏡像環繞該第二區域,且該第一反射體、該第二鏡 =鏑1像位於該影像感測器之感測範圍内。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感測系統,其中該第一光 ^適!!發^不可見光,該影像感測11具有—影像感測視窗與-^皮裔η5亥濾波器配置於該影像感測視窗之前,且該濾波器過 ;慮6亥不可見光之外的其他光線使得該不可見光通過該濾波器。 、8.如申明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感測系統,其中該第一光 源為紅外光發光二極體,且輯波器為紅外紐濾、波器。 、9.如申。月專利範圍第2項戶斤述之感測系、统,其中該一 域的形狀為非矩形之四邊形。 °°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感喝統,其中 ^具有-經過該角落並平行該第—邊之第—假想線 邊所相距之-第一距離「D3」的資訊,並哭上 指示物所在之位置包括: Λ °。十鼻该 厂 定該第—感測路線與該第-假想線之_第―角度 確定該第二感測路線與該第一假想線 「Α4」;以及 s的弟一角度 將兩倍的D3除以tanA3與taiiA4 角落並垂直該第一邊之第二假想線與該於」^算出經過該 二距離「D4」。 曰不物所相距之一第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感判 -第-線性光源,配置於該第二邊且—該第面上, 24 201003477 其中該第一線性光源相對於該反射元件形成一第二鏡像; 一第二線性光源,配置於該第三邊且位於該第一平面上, 其中該第二線性光源相對於該反射元件形成一第三鏡像;以及 一第三線性光源,配置於該第四邊且位於該第一平面上, 其中該第三線性光源相對於該反射元件形成一第四鏡像,該反 射元件、該第一線性光源、該第二線性光源與該第三線性光源 環繞該第一區域,該反射元件、該第二鏡像、該第三鏡像與該 第四鏡像環繞該第二區域,且該第一線性光源、該第二鏡像、 該第三鏡像與該第四鏡像位於該影像感測器之感測範圍内。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感測系統,更包括: 一第一光源,位於該影像感測器旁; 一第一反射體,配置於該第二邊且位於該第一平面上,其 中該第一反射體相對於該反射元件形成一第二鏡像,該第一反 射體具有一第一回復反射表面,且該第一回復反射表面適於反 射該第一光源所發出之光線; 一第二反射體,配置於該第三邊且位於該第一平面上,其 中該第二反射體相對於該反射元件形成一第三鏡像,該第二反 射體具有一第二回復反射表面,且該第二回復反射表面適於反 射該第一光源所發出之光線;以及 一第三反射體,配置於該第四邊且位於該第一平面上,其 中該第三反射體相對於該反射元件形成一第四鏡像,該第三反 射體具有一第三回復反射表面,且該第三回復反射表面適於反 射該第一光源所發出之光線,該反射元件、該第一反射體、該 第二反射體與該第三反射體環繞該第一區域,該反射元件、該 第二鏡像、該第三鏡像與該第四鏡像環繞該第二區域,且該第 一反射體、該第二鏡像、該第三鏡像與該第四鏡像位於該影像 25 201003477 感測器之感測範圍内。 ,I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感測系統,其中該第一 3適於發出不可見光,該影像制H具有-影像感測視窗與 厂濾波器,該濾波器配置於該影像感測視窗之前,且該濾波器 過滤讀不可見光之外的其他光線使得該何見光通過該遽二 1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感測系統,其中該第— 1紅外光發光二極體,且該纽器為紅外紐遽波器。 一#、、:如中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感測系統,更包括-第 ΜL ’其配置於該第—平面上方且位於該第—區域外,Α中 相對於該反射元件形成—第二鏡像,該第一光源與 /反来Γ像該影像感測器之感測範圍之外,該指示物呈有 由該第-源:於發出不可見光,且該第-鏡像藉 九源妝射戎指不物之該反光表面而形成。 祕呈^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m统,其中該於- 線=形成發先裝置’且該第—鏡像藉由該發光裝置所發出之: 千物^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感測系統,其中當該户 4傻近&第—區域,且該指示物相對於該反射it件形成^第 感測 =::rr;區=r 該影;=;二 26
TW98100969A 2008-07-10 2009-01-12 感測系統 TWI4410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8100969A TWI441047B (zh) 2008-07-10 2009-01-12 感測系統
US12/422,191 US8232511B2 (en) 2008-10-10 2009-04-10 Sensing system adapted to sense a pointer and calculate a location of the pointer
DE200910003800 DE102009003800A1 (de) 2008-07-10 2009-04-20 Abtast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7126033 2008-07-10
TW98100969A TWI441047B (zh) 2008-07-10 2009-01-12 感測系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03477A true TW201003477A (en) 2010-01-16
TWI441047B TWI441047B (zh) 2014-06-11

Family

ID=41461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8100969A TWI441047B (zh) 2008-07-10 2009-01-12 感測系統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DE (1) DE102009003800A1 (zh)
TW (1) TWI441047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05363B2 (en) 2008-10-10 2012-11-06 Pixart Imaging Sensing system and locating method thereof
CN103164084A (zh) * 2011-12-16 2013-06-19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触控装置及其显示模块与光源组件
TWI424343B (zh) * 2010-11-22 2014-01-21 Pixart Imaging Inc 光學觸控系統及其感測方法
TWI456463B (zh) * 2011-10-26 2014-10-11 Pixart Imaging Inc 光學觸控系統及其定位方法
TWI460635B (zh) * 2011-09-01 2014-11-11 Pixart Imaging Inc 光學觸控系統、光學裝置及其定位方法
US9489085B2 (en) 2012-10-08 2016-11-08 PixArt Imaging Incorporation, R.O.C. Optical touch panel system and positioning method thereof
US9904413B2 (en) 2011-12-08 2018-02-27 Pixart Imaging Inc. Optical touch device, and light source assembly and display module thereof
US11131794B2 (en) 2012-07-16 2021-09-28 Viavi Solutions Inc. Optical filter and sensor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82328A (en) 1986-10-02 1988-11-01 Product Development Services, Incorporated Ambient-light-responsive touch screen data input method and system
US6803906B1 (en) 2000-07-05 2004-10-12 Smart Technologies, Inc. Passive touch system and method of detecting user input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05363B2 (en) 2008-10-10 2012-11-06 Pixart Imaging Sensing system and locating method thereof
TWI424343B (zh) * 2010-11-22 2014-01-21 Pixart Imaging Inc 光學觸控系統及其感測方法
TWI460635B (zh) * 2011-09-01 2014-11-11 Pixart Imaging Inc 光學觸控系統、光學裝置及其定位方法
TWI456463B (zh) * 2011-10-26 2014-10-11 Pixart Imaging Inc 光學觸控系統及其定位方法
US9904413B2 (en) 2011-12-08 2018-02-27 Pixart Imaging Inc. Optical touch device, and light source assembly and display module thereof
CN103164084A (zh) * 2011-12-16 2013-06-19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触控装置及其显示模块与光源组件
CN103164084B (zh) * 2011-12-16 2016-08-03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触控装置及其显示模块与光源组件
US11131794B2 (en) 2012-07-16 2021-09-28 Viavi Solutions Inc. Optical filter and sensor system
US9489085B2 (en) 2012-10-08 2016-11-08 PixArt Imaging Incorporation, R.O.C. Optical touch panel system and positioning method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41047B (zh) 2014-06-11
DE102009003800A1 (de) 2010-0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003477A (en) Sensing system
KR100994526B1 (ko) 감지시스템
US20090090569A1 (en) Sensing System
JP4668897B2 (ja) タッチスクリーン信号処理
US8508508B2 (en) Touch screen signal processing with single-point calibration
TWI453642B (zh) 多點觸控面板及手勢辨識之方法
TWI571769B (zh) 非接觸輸入裝置及方法
JP2010277122A (ja) 光学式位置検出装置
TWI433003B (zh) 觸控系統及其觸碰感測方法
TWI531946B (zh) 座標定位方法及裝置
TWI498785B (zh) 觸控感應裝置以及觸碰點偵測方法
WO2005031554A1 (ja) 光学式位置検出装置
JP6721875B2 (ja) 非接触入力装置
JP2012529083A (ja) 表示パネル
JP4054847B2 (ja) 光デジタイザ
US9471180B2 (en) Optical touch panel system, optical apparatus and positioning method thereof
US8131502B2 (en) Sens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obtaining location of pointer thereof
CN101644975B (zh) 感测系统
JP2012133452A (ja) 反射板及び反射フレーム
TW201327324A (zh) 光學式觸控模組
US8232511B2 (en) Sensing system adapted to sense a pointer and calculate a location of the pointer
TWI587196B (zh) 光學觸控系統及光學觸控位置檢測方法
JP2010282463A (ja) タッチパネル装置
TWI457805B (zh) 測定物體位置的裝置及方法
JP2013218677A (ja) タッチ装置及びタッチ投影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