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919460A -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reproduc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information reproducing method, and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 Google Patents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reproduc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information reproducing method, and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919460A
TW200919460A TW097122424A TW97122424A TW200919460A TW 200919460 A TW200919460 A TW 200919460A TW 097122424 A TW097122424 A TW 097122424A TW 97122424 A TW97122424 A TW 97122424A TW 200919460 A TW200919460 A TW 20091946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information recording
recording medium
layer
record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224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Norihiro Tanabe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9194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19460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record carriers
    • G11B7/268Post-production operations, e.g. initialising phase-change recording layers, checking for defec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65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by using optical interference patterns, e.g. hologra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H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G03H1/00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using light,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waves for obtaining holograms or for obtaining an image from them; Details peculiar thereto
    • G03H1/26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o produce multiple sub- holograms or to obtain images from them, e.g. multicolour techniqu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35Means for guiding the beam from the source to the record carrier or from the record carrier to the detector
    • G11B7/1372Lenses
    • G11B7/1378Separate aberration correction lenses; Cylindrical lenses to generate astigmatism; Beam expand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03Layers;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thereof
    • G11B7/24035Recording layers
    • G11B7/24038Multiple laminated recording lay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03Layers;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thereof
    • G11B7/24035Recording layers
    • G11B7/24044Recording layers for storing optical interference patterns, e.g. holograms; for storing data in three dimensions, e.g. volume storag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2007/000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 G11B2007/0009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for carriers having data stored in three dimensions, e.g. volume storage
    • G11B2007/001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for carriers having data stored in three dimensions, e.g. volume storage for carriers having multiple discrete lay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85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into, or out of, its operative position or across tracks, otherwise than during the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for adjustment or preliminary positioning or track change or selection
    • G11B7/08505Methods for track change, selection or preliminary positioning by moving the head
    • G11B7/08511Methods for track change, selection or preliminary positioning by moving the head with focus pull-in onl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al Head (AREA)
  • Holo Graphy (AREA)
  • Optical Record Carriers And Manufacture Thereof (AREA)

Description

200919460 九、發明說明 [相關申請案之交互參照] 本發明含有關於在2 007年6月26曰向日本專利局申 請的日本專利申請案 JP 2007- 1 6727 1之標的’其全部內 容以參考方式包含於此。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有關於資訊記錄設備、資訊再生設備、資訊記 錄方法、資訊再生方法及光學資訊記錄媒體。 【先前技術】 在過去,碟形光碟廣泛地用作光學資訊記錄媒體’且 —般使用CD (壓縮光碟)、DVD (數位多功能碟)、藍 光碟(Blu-Ray (註冊商標),此後亦稱爲BD)之類。 在對此種光碟作出反應的光學碟片裝置中,將各種音 樂內容、圖案內容之類或各種電腦資料之類記錄在光碟 上。近年來’尤其係’隨著因爲更高解析度之圖案、更高 音質的音樂之類而增加的資訊數量,以及在一片光碟上記 錄更多內容的需求’希望能有更大容量的光碟。 已提出一種增加光碟容量的方法,其中藉由兩系統的 干擾光束並在記錄媒體中形成顯微全像來記錄資訊(參見 例如日本專利申請公開案2006-78834)。 已硏發出一種藉由將相關技藝之光碟堆疊成多層來提 闻目己錄密度之方法(如參見I· Ichimura等人,IS〇M,〇4之 200919460 技術文摘(Technical Digest ),第 Jeju Korea)作爲增加光碟容量的另- 【發明內容】 然而,在曰本專利公開案2006. 種光束之焦點位置對準於希望記錄資 係在旋轉且振動之光碟上執行,因此 裝置的組態變得很複雜,且難以穩定 當使用技術文摘中所描述之方法 時,在照射以形成全像之光線的焦點 變更,且此種變更區域造成全像再生 而難以偵測到具有令人滿意之信號對 有鑑於上述問題,希望能提供一 生資訊,且能夠獲得令人滿意之信號 良之資訊記錄設備、資訊再生設備、 再生方法及光學資訊記錄媒體。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提供一 訊記錄媒體上記錄資訊的資訊記錄設 記錄媒體具有按照照射光線的光線強 材料,且具有複數個交替存在之其中 已變更層及其中該記錄材料尙未變更 記錄設備包括用於發射具有同調性的 的光源;用於將從該光源發射之該記 路徑與第二光路徑之光路徑分支單元 52 頁,10 月 1 1-15, -種方法。 78834中,同時將兩 訊之位置的先進控制 使用相關方法之光碟 地記錄或再生資訊。 來在光碟中形成全像 附近以外的區域容易 期間之串音雜訊,因 雜訊比之信號。 種能夠穩定記錄或再 對雜訊比的新穎且改 資訊記錄方法、資訊 種用於在多層光學資 備,該多層光學資訊 度而改變性質之記錄 該記錄材料已變更之 之未變更層;該資訊 預定波長之記錄光線 錄光線分支成第一光 ;分別配置在該光路 -5- 200919460 徑分支單元的後階段之用於控制在該第一光路徑中之該記 錄光線及該第二光路徑中之該記錄光線的焦點位置之焦點 位置控制單元;以及分別配置在該焦點位置控制單元的後 階段之用於將該第一光路徑中之該記錄光線及該第二光路 徑中之該記錄光線收集於該光學資訊記錄媒體上之物鏡’ 其中該第一光路徑中之該記錄光線從該光學資訊記錄媒體 之一側上的表面垂直進入該光學資訊記錄媒體;該第二光 路徑中之該記錄光線從該光學資訊記錄媒體之另一側上的 表面垂直進入該光學資訊記錄媒體;以及對應於由該第一 光路徑中之該記錄光線及該第二光路徑中之該記錄光線之 間的干擾所產生之駐波的全像係記錄爲記錄標記。 根據此種組態,光源發射具有同調性的預定波長之記 錄光線,光路徑分支單元將從該光源發射之該記錄光線分 支成第一光路徑與第二光路徑,焦點位置控制單元分別控 制在該第一光路徑中之該記錄光線及該第二光路徑中之該 記錄光線的焦點位置,以及物鏡分別將該第一光路徑中之 該記錄光線及該第二光路徑中之該記錄光線收集於該光學 資訊記錄媒體上。在該第一光路徑中之該記錄光線及該第 二光路徑中之該記錄光線在光學資訊記錄媒體中干擾並產 生駐波,藉此該記錄材料按照駐波及記錄的全像而改變性 質。根據本發明之光學資訊記錄媒體具有複數個交替存在 之其中該記錄材料已變更之已變更層及其中該記錄材料尙 未變更之未變更層,因此可局部化欲記錄之全像,且可記 錄具有優越信號對雜訊比之資訊。 -6- 200919460 該焦點位置控制單元可分別控制該第一光路徑中之該 記錄光線及該第二光路徑中之該記錄光線,使得該第一光 路徑中之該記錄光線及該第二光路徑中之該記錄光線變成 相同焦點位置。 該第一光路徑中之該記錄光線及該第二光路徑中之該 記錄光線的焦點深度可等於該已變更層及/或該未變更層 的厚度。 該焦點位置控制單元可分別控制該第一光路徑中之該 記錄光線及該第二光路徑中之該記錄光線的該些焦點位置 使其定位在該未變更層存在之處。 該焦點位置控制單元可分別控制該第一光路徑中之該 記錄光線及該第二光路徑中之該記錄光線的該些焦點位置 使其定位在該已變更層存在之處。 該焦點位置控制單元可由一或複數個光件所組態而 成;以及該第一光路徑中之該記錄光線及該第二光路徑中 之該記錄光線的該些焦點位置可藉由改變該一或複數個光 件的位置來加以控制。 該焦點位置控制單元可由中繼透鏡或準直透鏡所組態 而成。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用於從光學資訊 g己錄媒體上讀取並再生已記錄之全像的資訊再生設備,該 光學資訊記錄媒體具有按照照射光線的光線強度而改變性 質之記錄材料,且具有複數個交替存在之其中該記錄材料 已變更之已變更層及其中該記錄材料尙未變更之未變吏 200919460 層,且具有在該已變更層或未變更層中記錄成全像之資 訊’該資訊再生設備包括用於發射具有預定波長之讀取光 線的光源、用於控制從該光源發射之該讀取光線的焦點位 置之焦點位置控制單元、配置在該焦點位置控制單元的後 階段之用於收集該讀取光線之物鏡、以及用於偵測對應於 來自該全像之該讀取光線的返回光線之光偵測器。 根據相關組態,光源發射具有預定波長之讀取光線, 焦點位置控制單元控制從該光源發射之該讀取光線的焦點 位置’物鏡收集於該光學資訊記錄媒體上之該讀取光線, 以及光偵測器偵測來自記錄於該光學資訊記錄媒體上的該 全像之返回光線。根據本發明之光學資訊記錄媒體具有複 數個交替存在之其中該記錄材料已變更之已變更層及其中 該記錄材料尙未變更之未變更層,以及局部化儲存於其中 之全像,因此可再生具有令人滿意的信號對雜訊比之信 號。 該讀取光線的焦點深度可等於該已變更層及/或該未 變更層的厚度。 該讀取光線之波長可與用於記錄該全像之記錄光線的 波長相同。 該焦點位置控制單元可控制該讀取光線之該焦點位 置,使其爲該未變更層存在之位置;以及該光偵測器可偵 測來自該未變更層中之全像的該返回光線。 該焦點位置控制單元可控制該讀取光線之該焦點位 置,使其爲該已變更層存在之位置,以及該光偵測器可偵 -8- 200919460 測來自該已變更層中之全像的該返回光線。 該焦點位置控制單元可由一或複數個光件所組態而 成,以及該讀取光線的該焦點位置可藉由改變該一或複數 個光件的位置來加以控制。 該焦點位置控制單元可由中繼透鏡或準直透鏡所組態 而成。 該光學資訊記錄媒體可由兩個初始化光束加以初始 化’該兩個初始化光束之一可從該光學資訊記錄媒體之一 側上的表面進入該光學資訊記錄媒體,以及該兩個初始化 光束之另一可從該光學資訊記錄媒體之另一側上的表面進 入該光學資訊記錄媒體。 該兩個初始化光束對該光學資訊記錄媒體之該些表面 的入射角度的數値可爲相等。 可使用波長爲λ [ n m ]的該初始化光束來執行該初始 化,使得該已變更層及該未變更層的厚度變成△ D [nm], 以及該雨初始化光束之該入射角度Θ可具有從公式1所獲 得的値。 ^ = sin_1i—) (公式 1) \2dJD) 該光學資訊記錄媒體可由具有對該記錄材料感光性之 波長的初始化光束所初始化。 該初始化光束可爲平行光束。 該初始化光束的束直徑可具有照射該記錄材料之整個 -9- 200919460 表面的大小。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用於在多層光學 資訊記錄媒體上記錄資訊作爲全像的資訊記錄方法,該多 層光學資訊記錄媒體具有按照照射光線的光線強度而改變 性質之記錄材料,且具有交替存在之複數個其中該記錄材 料已變更之已變更層及其中該記錄材料尙未變更之未變更 層’該資訊記錄方法包括下列步驟··將從光源所發射的具 有同調性之預定波長的記錄光線之光路徑分支成第一光路 徑及第二光路徑、從該光學資訊記錄媒體之一側上的表面 垂直輸入在該第一光路徑中之該記錄光線,且從該光學資 訊記錄媒體之另一側上的表面垂直輸入在該第二光路徑中 之該記錄光線,以及記錄由該第一光路徑中之該記錄光線 及該第二光路徑中之該記錄光線之干擾所產生的全像作爲 記錄標記。 根據相關的組態,從光源所發射的具有同調性之預定 波長的記錄光線之光路徑係在記錄光線之光路徑分支步驟 中分支成第一光路徑及第二光路徑,在輸入記錄光線於光 學資訊記錄媒體的步驟中,從該光學資訊記錄媒體之一側 上的表面垂直輸入在該第一光路徑中之該記錄光線,且從 該光學資訊記錄媒體之另一側上的表面垂直輸入在該第二 光路徑中之該記錄光線,以及在記錄全像的步驟中,由該 第一光路徑中之該記錄光線及該第二光路徑中之該記錄光 線之干擾所產生的駐波來變更記錄材料,且將該全像作爲 記錄標記。根據本發明之光學資訊記錄媒體具有複數個交 -10- 200919460 替存在之其中該記錄材料已變更之已變更層及其中該記錄 材料尙未變更之未變更層,因此可以局部化的方式記錄全 像’且可記錄具有優越信號對雜訊比之資訊。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用於從光學資訊 記錄媒體上讀取並再生已記錄之全像的資訊再生方法,該 光學資訊記錄媒體具有按照照射光線的光線強度而改變性 質之記錄材料’且具有複數個交替存在之其中該記錄材料 已變更之已變更層及其中該記錄材料尙未變更之未變更 層’且具有在該已變更層或未變更層中記錄成全像之資 訊’該資訊再生方法包括下列步驟:關於從光源所發射的 預定波長之讀取光線,控制該讀取光線之焦點位置並照射 該讀取光線於該光學資訊記錄媒體之預定層中之全像上、 偵測來自該全像之該讀取光線的返回光線以及依據該偵測 到的返回光線產生該資訊的再生信號。 根據相關組態,在照射讀取光線的步驟中,在控制關 於從光源所發射的具有預定波長之讀取光線的該讀取光線 之焦點位置之後,讀取光線係照射在記錄於光學資訊記錄 媒體之預定層中的全像上,在偵測返回光線的步驟中,偵 測對應於照射在全像上之讀取光線的該返回光線,以及在 產生再生信號的步驟中,依據該偵測到的返回光線產生該 資訊的再生信號。在根據本發明之資訊再生方法中,偵測 來自在光學資訊記錄媒體中局部化之全像的返回光線,並 且可再生具有令人滿意之信號對雜訊比之信號。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多層光學資訊記 -11 - 200919460 錄媒體,具有按照照射光線的光線強度而改變性質之記錄 材料,其中交替存在複數個其中該記錄材料已變更之已變 更層及其中該記錄材料尙未變更之未變更層,在該已變更 層或該未變更層中記錄資訊作爲全像以及記錄在該已變更 層或該未變更層中的該全像接觸與記錄有該全像之該已變 更層或該未變更層鄰接的該未變更層或該已變更層。 根據上述本發明之實施例’可執行穩定資訊之記錄及 再生,且可獲得令人滿意之信號對雜訊比。 【實施方式】 此後,將參照附圖詳述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注意 到,在此說明書及附圖中’以相同參考符號標示具有相同 功能與結構之結構性兀件’且省略這些結構性元件之重複 解釋。 (第一實施例) (有關於光學資訊記錄媒體1 0 ) 首先,參照第1及2圖描述根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 的用於資訊記錄設備及資#1再生設備中之光學資訊記錄媒 體。第1及2圖爲用於描述根據本實施例之光學資訊記錄 媒體1 〇的例示圖。 根據本實施例的光學資訊記錄媒體10包括會隨著照 射光線的光線強度而改變性質之記錄材料1 〇〗,以及配置 在記錄材料1 0 1兩側上的覆蓋層(未圖示)。光學資訊記 -12- 200919460 錄媒體丨〇可形成爲正方形片狀或矩形片狀,或可形成爲 碟形,如光碟。 記錄材料爲因預定波長之光線而改變性質的化合物。 透過光能加熱來變更記錄材料1〇1或因光能本身發生的各 種改變而導致該變更。發生在記錄材料1 〇〗中的改變包括 物理改變,如記錄材料1 〇丨之硬度等等的改變,以及記錄 材料1 〇 1之相的改變’從結晶相到非晶相或從非晶相到結 晶相;化學改變包括記錄材料1 〇〗改變成新的化合物或新 產生之化合物的沈澱或集結,例如單體至寡聚合物或聚合 物的改變’以及因記錄材料1 0丨中之光化學作用造成的聚 合物之交鏈之類。 其中發生上述改變的記錄材料丨〇 i使用如熱固樹脂的 熱塑材料、如光聚合的光聚合物及光交鏈的光聚合物之光 聚合物、使用鐵電材料及順電材料之晶體的光折射晶體、 全像記錄材料等等。根據本實施例的紀錄材料不限於上述 者,且可使用任意材料’只要其爲因光線照射而改變性質 的物質。下述之初始化程序及信號記錄程序所需的時間係 由記錄材料101之感光度而定,因此可藉由使用具有令人 滿意的感光度之記錄材料來增進初始化所需的時間以及在 記錄期間的傳輸率。 覆蓋層爲使用對於初始光束的波長而言具有足夠透射 率之材料(換言之,不吸收具有初始光束的波長的光之材 料)所形成的層’其中適當地調整覆蓋層的厚度,以獲得 所需之初始光束的透射率。可使用玻璃基板、由聚碳酸酯 -13- 200919460 所製成的塑膠樹脂基板之類來形成覆蓋層。 若可單單由記錄材料101實現光學資訊記錄媒體1〇 所需之性能及耐用性’則於記錄材料丨0 1的兩側上不配置 覆蓋層。 如第1圖中所示’上述的光學資訊記錄媒體1 〇之記 錄材料1 0 1可藉由預定的初始程序來加以初始化,以交替 存在複數個其中記錄材料101未被變更的層(未變更層) 103以及其中已變更之層(已變更層)ι〇5。複數個未變 更層103及已變更層1〇5係交替存在,使光學資訊記錄媒 體1 〇作用爲具有所謂的臨界特性的資訊記錄媒體。 如第2圖中所示’使用兩初始化光束(初始化光束1 及初始化光束2 )來進行光學資訊記錄媒體1 〇的初始化 程序。使用具有具有同調性且對於記錄材料1 〇 1具有感光 性之波長的水平光束作爲相關之初始化光束。如第2圖中 所示,初始化光束1從光學資訊記錄媒體1 0的一側上之 表面進入,且初始化光束2從光學資訊記錄媒體10的另 一側上之表面進入。在此情況中,調整各初始化光束的光 路徑,使得初始化光束1至光學資訊記錄媒體1 0的入射 角度的大小與初始化光束2至光學資訊記錄媒體1 〇的入 射角度的大小變成相等。初始化光束至光學資訊記錄媒體 1 0的入射角度係界定成由初始化光線的光軸和與光學資 訊記錄媒體1 〇的表面平行之參考軸1 2所形成的角度。初 始化光束1及初始化光束2的束直徑較佳具有能夠照射光 學資訊記錄媒體1 〇整個表面的大小。 -14- 200919460 當具有同調性之初始化光束1及初始化光束2進入光 學資訊記錄媒體10時,此種初始化光束在光學資訊記錄 媒體10中互相干擾,藉此在記錄材料101中產生駐波。 光學資訊記錄媒體1 0之記錄材料1 〇1因駐波的強度分布 來物理及/或化學性地改變性質。因此,在光學資訊記錄 媒體10內交替形成如第1圖中所示的未變更層103及已 變更層1 〇 5。換言之’初始化程序亦可視爲在光學資訊記 錄媒體10上照射預定波長的光並在整個光學資訊記錄媒 體1 〇上記錄大全像之程序。當初始化光束1及初始化光 束2的入射角度相較於參考軸1 2爲± Θ時(亦即初始化光 束1及初始化光束2的入射角度相較於參考軸1 2爲對稱 時)’未變更層103及已變更層105之間的介面變成與參 考軸1 2平行。 形成在光學資訊記錄媒體1 0之記錄材料1 0 1中之未 變更層103及已變更層105之層的厚度Δϋ [nm]取決於光 學資訊記錄媒體1 0中所產生的駐波。當進入光學資訊記 錄媒體1 〇的初始化光束的波長爲λ [nm],以及初始化光 束在入射角度Θ進入光學資訊記錄媒體1 〇時,可以下列 公式101表示層的厚度△〇: AD 〇c Λ 2sin0 (公式101) 初始化光束的波長Λ固定在對光學資訊記錄媒體1 0 之記錄材料101有感光度之一波長,因此可藉由控制至光 -15- 200919460 學資訊記錄媒體10之入射角度θ,將未變更層103及已 變更層1 0 5之層的厚度控制在任意値,並可控制欲形成之 未變更層103及已變更層105之數量。 換言之,藉由執行控制使得初始化光束至光學資訊記 錄媒體1 〇之入射角度Θ變成下列公式1 〇2中所得出的 値,來將未變更層103及已變更層105之層的厚度製造成 所希望的厚度。 θ*】㈤ (公式102) 在光學資訊記錄媒體1 0之記錄材料1 0 1中形成的未 變更層103及已變更層105作爲其上記錄各種資訊的紀錄 層。在此情況中,可根據發生在記錄材料! 〇 1中之變更, 適當地選擇使用未變更層103作爲記錄層或使用已變更層 1〇5作爲記錄層。 藉由在記錄材料101中交替形成未變更層103及已變 更層1 05,初始化過的光學資訊記錄媒體1 〇 一定會分成 能夠記錄資訊的層(記錄層)以及不能夠記錄資訊的層。 因此’初始化過的光學資訊記錄媒體1 0具有所謂的臨界 h丨生。未變更層1 〇 3及已變更層1 0 5的厚度△ D較佳小於 或等於後述之記錄光學系統中的焦點深度。 形成兩個未變更層1 〇 3及兩個已變更層1 〇 5的情況係 描繪於第1圖中,但形成在光學資訊記錄媒體1 0之記錄 材料101中的未變更層1〇3及已變更層1〇5之數量不限於 -16- 200919460 此範例’且可形成包括任意數量層的多層結構。 若使用光聚合的光聚合物之類作爲記錄材料101來在 光學資訊記錄媒體10執行初始化,光聚合作用隨光學資 訊記錄媒體1 0中所產生之駐波進行,且形成其中記錄材 料101中的單體以單體存在之層(未變更層1〇3)以及其 中記錄材料101中的單體聚合成聚合物之層(已變更層 105)。在已變更層105中,除了光聚合作用外可進行光 線交鏈作用。 (有關於資訊記錄設備2 0 ) 茲參照第3及4圖詳細描述根據本實施例的資訊記錄 設備20。第3圖爲描述根據本實施例的資訊記錄設備20 的例示圖,且第4圖爲描述根據本實施例的焦點位置控制 單元的一範例之例示圖。 根據本實施例的資訊記錄設備2 0組態成藉由記錄設 備控制單元(未圖示)整體控制整個本體,記錄設備控制 單元包括中央處理單元(CPU )、唯讀記憶體(ROM )、 隨機存取記憶體(RAM )之類的,且能夠在光學資訊記錄 媒體上執行資訊記錄程序,這係藉由讀出儲存在ROM、 儲存單元之類的諸如基本程式及資訊記錄程式的各種程 式’其未圖示,並在RAM (未圖示)之類的中開展此種 程式。 如第3圖中所示,根據本實施例的資訊記錄設備2 〇 包括光源201、作爲光路徑分支單元的分束器203、焦點 -17- 200919460 位置控制單元205及206、物鏡211及212及鏡子213、 215 及 217 。 光源201發射具有同調性的預定波長之光束。欲發射 的光束的波長、光線功率之類的具有依照記錄在光學資訊 記錄媒體1 〇上作爲資訊的記錄標記的大小等等之任意 値。可使用約405 nm至7 8 0 nm的可見光束,或可使用小 於4 0 5 nm的可見光束或紫外線,作爲光源201所發射之 光束波長。欲發射之光束的光線功率係決定光學資訊記錄 媒體1 〇之記錄材料1 0 1變更所需之時間的一項因素,且 可具有依照光學資訊記錄媒體i 〇之規格、光學資訊記錄 媒體1 〇之材料之類的任意値。 可使用固態雷射、半導體雷射之類的作爲光源20 1的 一範例。 根據本實施例的資訊記錄設備20使用從相關光源 20 1所發射的光束(光通量)作爲用於記錄資訊於光學資 訊記錄媒體1 〇上之記錄光線。 作爲光路徑分支單元的一範例之分束器203將從光源 201所發射的記錄光線之光路徑分支成兩光路徑。在第3 圖中所示的範例中,記錄光線係分支成通過第一光路徑之 光通量A以及通過第二光路徑之光通量B的兩光線。 焦點位置控制單元2 05與後述之物鏡2 1 1 —起使用, 並控制由分束器203分支之光通量A或記錄光線的焦點 位置。正常上,光通量A的焦點位置具有一位置,其變 成由資訊記錄設備20中所用之物鏡2 1 1的焦距等等所決 -18- 200919460 定之參考點,但根據本實施例之焦點位置控制單元 藉由使用一或複數個光件來改變光通量A之焦點位 焦點位置控制單元206與後述之物鏡2 1 2 —起 並控制由分束器203分支之光通量B或記錄光線的 置。正常上,光通量B的焦點位置具有一位置,其 資訊記錄設備20中所用之物鏡2 1 2的焦距等等所 參考點,但根據本實施例之焦點位置控制單元206 使用一或複數個光件來改變光通量B之焦點位置。 述焦點位置控制單元205及206。 物鏡2 1 1係配置在焦點位置控制單元205的後 並將由分束器203分支之光通量A或記錄光線收 鏡2 1 1的焦距之位置。物鏡2 1 2係配置在焦點位置 元206的後階段,並將由分束器203分支之光通量 錄光線收集在物鏡2 1 2的焦距之位置。在此,物鏡 物鏡2 1 2具有已決定的焦距及焦點深度的透鏡屬性 物鏡211及物鏡212,以在光學資訊記錄媒體10 位置上聚焦。 可藉由適當地選擇物鏡 211及 212的數. (NA)來控制光通量A及光通量B的點直徑。可 有在〇 . 4 5及0.8 5之間的數値孔徑之物鏡作爲物鏡 212。在第3及4圖中,將物鏡211及212描繪成 鏡,但根據本發明之物鏡2 1 1及21 2不限於此,且 球形透鏡或包括複數個透鏡之物鏡。 鏡子213、215及217改變由分束器203所分 205可 置。 使用, 焦點位 變成由 決定之 可藉由 於後詳 階段, 集在物 控制單 B或記 211及 ,諸如 的相同 直孔徑 選擇具 211及 雙凸透 可爲非 支之光 -19- 200919460 通量B或記錄光線的光路徑,並引導光通量B至 置控制單元206。鏡子213、215及217可爲任意 只要其反射光通量B。可在鏡子213' 215及217 用於調整個別鏡子之角度的鏡子角度調整單元 示)。 在第3圖中,已描述使用分束器203將一光源 發射的光束分支並將光束作爲記錄光線之情況,但 複數個光源且從複數個光源所發射的光束可作爲 線。 (有關於焦點位置控制單元205及206 ) 可使用諸如中繼透鏡或準値透鏡的光件作爲焦 控制單元205及206。在下列說明中,詳述使用包 動透鏡20 7及固定透鏡209的中繼透鏡作爲焦點位 單元205的情況,其之一範例係顯示於第4圖中, 本實施例的焦點位置控制單元205及206的焦點位 於此,且可使用任意類型只要能控制光學系統之 置。焦點位置控制單元206具有與焦點位置控制單 相同的功能並呈現類似的效果,因而省略其之說明 焦點位置控制單元2 0 5係設置在物鏡2 I 1的前 並且藉由以驅動裝置(未圖示)之類的來改變可移 207之位置,來改變由物鏡211所收集之光通量A 位置。 當可移動透鏡20 7係在預定參考位置時,中繼 焦點位 類型, 中配置 (未圖 201所 可使用 記錄光 點位置 括可移 置控制 但根據 置不限 焦點位 元205 〇 階段, 動透鏡 的焦點 透鏡將 -20- 200919460 光通量A收集在因物鏡211而變成參考點(參考焦點位 置)之焦點位置。當可移動透鏡2 0 7朝參考位置的前側移 動且遠離固定透鏡209 (亦即可移動透鏡207朝光源201 側移動)時,光通量A聚焦在參考焦點位置之前方。相 反地,當可移動透鏡207自參考位置遠離且更接近固定透 鏡209 (亦即可移動透鏡207朝物鏡21 1側移動)時,光 通量A聚焦在參考焦點位置之後方。藉由使用此種方 法’可控制光通量A聚焦之位置,且可在此位置收集光 通量 A,並在此處將資訊記錄於光學資訊記錄媒體1〇 中。 相關之中繼透鏡僅爲焦點位置控制單元205的一範 例,且根據本發明的資訊記錄設備20中的焦點位置控制 單元20 5不限於此,且可使用與驅動裝置連接用於改變透 鏡位置之準直透鏡之類的。 (有關於資訊記錄方法) 參照第5及6圖詳述在具有所謂的臨界特性之多層光 學資訊記錄媒體1 0中記錄資訊爲全像之方法。第5及6 圖爲描述根據本實施例的資訊記錄方法之例示圖。 根據本實施例之資訊記錄設備20藉由對應使得當二 元化資訊具有「1」的値時記錄全像,以及當二元化資訊 具有「〇」的値時不記錄全像,以將資訊記錄在光學資訊 記錄媒體1 〇上。 在根據本實施例之資訊記錄設備20中,光通量A通 -21 - 200919460 過物鏡2 1 1並從光學資訊記錄媒體1 〇之一側的表面垂直 地進入光學資訊記錄媒體10,且光通量Β通過物鏡212 並從先學資訊sS錄媒體10之另一側的表面垂直地進入光 學資訊記錄媒體1 0,如第5圖中所示。藉由焦點位置控 制單元205及206以及物鏡212及213來控制光通量A 及光通量B,以在光學資訊記錄媒體1〇之未變更層ι〇3 或已變更層1 0 5加以收集。 由於光通量A及光通量B爲具有同調性的光束,在 相同位置收集之光通量A及光通量B會互相干擾,藉此 產生駐波。因此,在光收集位置之記錄材料1 〇 1會根據所 產生的駐波而改變性質,且記錄顯微全像。亦即,根據本 實施例之資訊記錄設備2 0可視爲用於在光學資訊記錄媒 體10之記錄材料101上記錄所謂的"全像(微全像)之 裝置。 在用於根據本實施例之資訊記錄設備20中的光學資 訊記錄媒體10中,使未變更層103及已變更層1〇5之層 厚度等於藉由上述初始化程序之資訊記錄設備2 0的焦點 深度。因此,如第6圖中所示,變更未變更層1 〇 3之記錄 材料,並在光通量Α及光通量Β的焦點近處記錄全像, 但全像難以記錄在鄰接欲執行記錄之未變更層1 03之已變 更層105中,因不存在未變更記錄材料。 因此,在根據本實施例之資訊記錄設備20中,可在 光學資訊記錄媒體1 0中記錄沿著記錄光線之光軸方向局 部化的全像,以在具有所謂的臨界特性之光學資訊記錄媒 -22- 200919460 體10中執行記錄。此外,由於未變更層103及已變更 1 〇 5互相相鄰,全像之末端變得很清楚。因此,可降低 全像再生期間的串音雜訊,且可獲得令人滿意的信號對 訊比。 (記錄標記之特定範例) 將藉由記錄材料之特定範例於下描述全像或記錄 記。例如,當光聚合之光聚合物用作爲記錄材料1 0 1時 藉由初始化程序交替形成對應於未變更層1 0 3之單體層 及對應於已變更層105之聚合物層。當在未變更層103 相同位置收集到光通量A及光通量B時,在光收集位 之單體改變成聚合物,且產生局部化顯微全像(微 像)。 (有關於資訊再生設備3 0 ) 將參照第7圖詳述根據本實施例之資訊再生設 30。第7圖爲用於描述根據本實施例之資訊再生設備 的例示圖。 根據本實施例之資訊再生設備3 0係組態成藉由再 設備控制單元(未圖示)整體控制整個本體,再生設備 制單元包括中央處理單元(CPU )、唯讀記憶 (ROM )、隨機存取記憶體(RAM )之類的,且能夠從 學資訊記錄媒體讀出並再生資訊’這係藉由讀出儲存 ROM、儲存單元之類的諸如基本程式及資訊記錄程式的 層 在 雜 標 5 以 之 置 全 備 30 生 控 體 光 在 各 -23- 200919460 種程式’其未圖示’並在ram (未圖示)之類的中開展 此種程式。 如第7圖中所示’根據本實施例的資訊再生設備3 〇 包括光源301、作爲光路徑分支單元的分束器3〇3、焦點 位置控制單元305、物鏡307、光收集透鏡309及光偵測 器311’並讀出與再生記錄在執行過初始化程序之光學資 訊記錄媒體1 〇上的資訊(全像)。 光源3 0 1發射具有預定波長之光束。欲發射的光束的 波長、光線功率之類的具有依照記錄在光學資訊記錄媒體 1〇上作爲資訊的記錄標記的大小等等之任意値。可使用 約405 nm至780 nm的可見光束,或可使用小於405 nm 的可見光束或紫外線,作爲光源20 1所發射之光束波長。 欲發射的光束之光線功率較佳爲比記錄光線要弱的功率, 以不導致光學資訊記錄媒體10之記錄材料101中的改 變。光源3 0 1所發射之光束的波長可與記錄光線相同波 長。 可使用固態雷射、半導體雷射之類的作爲光源3 0 1的 一範例。 根據本實施例的資訊再生設備3 0使用從相關光源 3 〇 1所發射的光束(光通量)作爲用於從光學資訊記錄媒 體1 〇讀出資訊之讀取光線。 作爲光路徑分支單元的一範例之分束器303朝光學資 訊記錄媒體1 0側傳送光源3 0 1,並將來自光學資訊記錄 媒體1 〇上記錄的全像之返回光線分支並引導至光偵測器 -24- 200919460 3 1 1側,其容後敘述。 焦點位置控制單元3 0 5與後述之物鏡3 0 7 —起使用, 並控制從光源301所發射之光通量A或讀取光線的焦點 位置。正常上,光通量A的焦點位置具有一位置,其變 成由資訊再生設備30中所用之物鏡3 07的焦距等等所決 定之參考點,但根據本實施例之焦點位置控制單元3 0 5可 藉由使用一或複數個光件來改變光通量A之焦點位置。 焦點位置控制單元3 05與根據本實施例之資訊記錄設備 2〇中的焦點位置控制單元203具有相同功能並呈現類似 的效果,因此省略其之詳細說明。 物鏡3 07係配置在焦點位置控制單元3 05的後階段, 並將從光源301所發射之之光通量A或讀取光線收集在 物鏡3 〇7的焦距之位置。可藉由適當地選擇物鏡3 07的數 値孔徑(N A )來控制光通量A的點直徑。可選擇具有在 0.45及0.85之間的數値孔徑之物鏡作爲物鏡3 07。在第6 圖中’將物鏡3 0 7描繪成雙凸透鏡,但根據本發明之物鏡 3 07不限於此,且可爲非球形透鏡或包括複數個透鏡之物 鏡。 光收集透鏡3 09係配置成收集從分束器3 03分支的光 束’並在配置在光收集透鏡3 09的後階段之光偵測器3 1 1 收集來自光學資訊記錄媒體10的返回光線。在第7圖 中’將光收集透鏡3 0 9描繪成雙凸透鏡,但根據本發明之 光收集透鏡3 0 9不限於此,且可爲非球形透鏡或包括複數 個透鏡之物鏡。 -25- 200919460 光偵測器3 1 1偵測由光收集透鏡3 0 9所收集來自光學 資訊記錄媒體10的返回光線。諸如電荷耦合裝置 (CCD)或PIN光二極體之光接收元件可用爲光偵測器 3 1 1。在光偵測器3 1 1中,根據偵測光線量的差異來判斷 返回光線之存在。例如,若光偵測器3 1 1所偵測到之光線 量大於或等於預定的光線量,則做出返回光線存在的判 斷’且若光偵測器3 1 1所偵測到之光線量小於此預定的光 線量’則做出返回光線不存在的判斷。因此,在光偵測器 3 1 1中,可藉由偵測光線量的差異來判斷返回光線的存 在,亦即,爲記錄標記之全像的存在。 (有關於資訊再生方法) 茲參照第6及7圖詳細說明根據本實施例之資訊再生 方法。 根據本實施例之資訊再生設備3 0當藉由光偵測器 3 1 1觀察到返回光線時判斷有全像,且當沒有觀察到返回 光線時判斷沒有全像。可藉由對應使得當觀察到全像時二 元化資訊具有値「1」以及當沒有觀察到全像時二元化資 訊具有値「〇」來從光學資訊記錄媒體丨〇讀取資訊。 以上述方式偵測到的二元化資訊串係假定爲再生信 號,並由再生設備控制單元(未圖示)之Cpu等等加以 執行’以再生記錄於光學資訊記錄媒體1 〇上的資訊。 在光學資訊記錄媒體10的預定未變更層103收集受 控以由焦點位置控制單元305及物鏡3 07在預定焦點位置 -26- 200919460 收集之光通量A (讀取光線)’如第6圖中所示。讀取光 線之光線功率較佳爲比記錄光線更低之光線功率,以不改 變未變更層1 〇3。若其中收集讀取光線之位置爲受到資訊 記錄設備20信號記錄的位置(亦即其中有全像的位 置),再生全像,並產生反射光線(亦即返回光線)。若 其中收集讀取光線之位置爲沒有受到資訊記錄設備20信 號記錄的位置(亦即其中沒有全像的位置),不會再生全 像,且不會產生反射光線(亦即返回光線)。 返回光線在通過物鏡3 07後轉變成平行光線,且由光 收集透鏡309收集由分束器3 03所分支的返回光線,並進 到光偵測器3 1 1中由光偵測器3 1 1偵測。 根據本實施例之光學資訊記錄媒體1 0在藉由上述初 始化程序而於未變更層1 〇3及已變更層1 05之間有清楚的 介面,且此外,具有形成在接觸相鄰已變更層105的未變 更層103中之全像。因此,即使在藉由資訊再生設備30 再生全像時,有全像之部分及無全像之部分之間的介面非 常清楚,且可降低在介面之雜散光造成的讀取錯誤。因 此,根據本實施例之資訊再生設備3 0可以再生具有令人 滿意的信號對雜訊比(SNR )之資訊。 (有關於資訊記錄及再生設備40 ) 茲參照第8圖詳細描述根據本實施例之資訊記錄及再 生設備40°第8圖爲描述根據本實施例的資訊記錄及再 生設備40的例示圖。 -27- 200919460 根據本實施例之資訊記錄及再生設備40係組態成藉 由記錄及再生設備控制單元(未圖示)整體控制整個本 體,記錄及再生設備控制單元包括中央處理單元 (CPU )、唯讀記憶體(ROM )、隨機存取記憶體 (RAM )之類的,且能夠在光學資訊記錄媒體上寫入資訊 或從光學資訊記錄媒體讀取並再生資訊,這係藉由讀出儲 存在R Ο Μ、儲存單元之類的諸如基本程式及資訊記錄程 式的各種程式,其未圖示,並在RAM (未圖示)之類的 中開展此種程式。 如第8圖中所示,根據本實施例之資訊記錄及再生設 備4G包括光源401、作爲光路徑分支單元的分束器403 及405、焦點位置控制單元407及408、物鏡409及 410、鏡子411、415及417、快門413、光收集透鏡419 及光偵測器421。 光源40 1發射具有同調性的預定波長之光束。欲發射 的光束的波長、光線功率之類的具有依照記錄在光學資訊 記錄媒體1 0上作爲資訊的記錄標記的大小等等之任意 値。可使用約4 0 5 nm至7 8 0 nm的可見光束,或可使用小 於405 nm的可見光束或紫外線,作爲光源4〇丨所發射之 光束波長。光源40 1可針對當記錄資訊時以及當再生資訊 時改變所發射之光束的光線功率。 可使用固態雷射、半導體雷射之類的作爲光源4 0 1的 一範例。 根據本實施例之資訊記錄及再生設備40使用從相關 -28- 200919460 光源401所發射的光束(光通量)作爲 學資訊記錄媒體10上之記錄光線,或 訊記錄媒體10讀出資訊之讀取光線。 作爲光路徑分支單元的一範例之分 4〇 1所發射的光線之光路徑分支成兩光 所示的範例中,從光源40 1所發射的光 一光路徑之光通量A以及通過第二光S 兩光線。 分束器405係配置在第一光路徑上 制單元407傳送光通量A,並朝光收集 自光學資訊記錄媒體1 0之返回光線,3 焦點位置控制單元4 0 7與後述之物 並控制從光源40 1所發射的光通量A 位置。正常上’光通量A的焦點位置 成由資訊記錄及再生設備40中所用之 等所決定之參考點,但根據本實施例之 407可藉由使用一或複數個光件來改變 置。 焦點位置控制單元4 0 8與後述之物 並控制由分束器403所分支之光通量B 位置。正常上,光通量B的焦點位置具 由資訊記錄及再生設備40中所用之物 所決定之參考點,但根據本實施例之 408可藉由使用一或複數個光件來改變 丨用於記錄資訊於光 ;作爲用於從光學資 束器403將從光源 路徑。在第8圖中 :線係分支成通過第 咨徑之光通量B的 ,並朝焦點位置控 透鏡4 1 9側分支來 $容後敘述。 鏡409 —起使用, 或讀取光線的焦點 具有一位置,其變 物鏡409的焦距等 焦點位置控制單元 光通量A之焦點位 鏡4 1 0 —起使用, 或記錄光線的焦點 有一位置,其變成 鏡4 1 0的焦距等等 焦點位置控制單元 光通量B之焦點位 -29- 200919460 置。焦點位置控制單元407及408與根據本實施例之資訊 記錄設備20中的焦點位置控制單元2〇3具有相同功能並 呈現類似的效果,因此省略其之詳細說明。 物鏡4〇9係配置在焦點位置控制單元407的後階段’ 並將由分束器403分支之光通量A或光束收集在物鏡409 的焦距位置。物鏡4 1 0係配置在焦點位置控制單元4 0 7的 後階段,並將由分束器4 0 3所分支之光通量B或光束收集 在物鏡4 1 0的焦距之位置。 可藉由適當地選擇物鏡 409及 410的數値孔徑 (NA )來控制光通量A及光通量B的點直徑。可選擇具 有在〇 . 4 5及0.8 5之間的數値孔徑之物鏡作爲物鏡4 0 9及 41 0。在第8圖中,將物鏡409及41 0描繪成雙凸透鏡, 但根據本發明之物鏡409及4 1 0不限於此,且可爲非球形 透鏡或包括複數個透鏡之物鏡。 鏡子411、415及417改變由分束器403所分支之光 通量B或記錄光線的光路徑,並引導光通量B至焦點位 置控制單元408。鏡子411、415及417可爲任意類型, 只要其反射光通量B。可在411、415及417中配置用於 調整個別鏡子之角度的鏡子角度調整單元(未圖示)。 快門4 1 3係配置在第二光路徑上,並藉由開啓或關閉 快門4 1 3本身來傳送並遮蔽光通量B。用於控制快門之類 的開啓/關閉時間之快門控制裝置(未圖示)係連接至快 門4 1 3,且可藉由快門控制裝置來控制快門4 1 3的開啓/關 閉時間。當用根據本實施例之資訊記錄及再生設備40來 -30- 200919460 記錄資訊時,藉由開啓快門4 1 3並照射光 訊記錄媒體1 〇上來記錄資全像。當用根 訊記錄及再生設備40來再生全像時,藉 使光通量B不會照射於光學資訊記錄媒售 像。 光收集透鏡419係配置成收集由分束 光束,並在配置在光收集透鏡419的後 42 1收集來自光學資訊記錄媒體10的返 圖中,將光收集透鏡419描繪成雙凸透鏡 之光收集透鏡4 1 9不限於此,且可爲非球 數個透鏡之物鏡。 光偵測器42 1偵測由光收集透鏡4 1 9 資訊記錄媒體 1〇的返回光線。諸如 (CCD)或PIN光二極體之光接收元件 42 1。在光偵測器421中,根據偵測光線 返回光線之存在。例如,若光偵測器42 1 量大於或等於預定的光線量,則做出返 斷,且若光偵測器42 1所偵測到之光線量 線量,則做出返回光線不存在的判斷。因 42 1中,可藉由偵測光線量的差異來判 在,亦即,爲記錄標記之全像的存在。 在第8圖中,已描述使用分束器403 發射的光束分支並將光束作爲記錄光線之 複數個光源且從複數個光源所發射的光 通量B於光學資 據本實施例之資 由關閉快門4 1 3 I 10上來再生全 器403所分支的 階段之光偵測器 回光線。在第8 ,但根據本發明 形透鏡或包括複 所收集來自光學 '電荷親合裝置 可用爲光偵測器 量的差異來判斷 所偵測到之光線 回光線存在的判 小於此預定的光 此,在光偵測器 斷返回光線的存 將一光源401所 情況,但可使用 束可作爲記錄光 -31 - 200919460
(有關於資訊記錄及再生方法) 根據本實施例之資訊記錄及再生設備40藉由對應使 得當二元化資訊具有「1」的値時記錄全像,以及當二元 化資訊具有「〇」的値時不記錄全像,以將資訊記錄在光 學資訊記錄媒體10上。根據本實施例之資訊再生設備30 當藉由光偵測器3 1 1觀察到返回光線時判斷有全像,且當 沒有觀察到返回光線時判斷沒有全像。可藉由對應使得當 觀察到全像時二元化資訊具有値「1」以及當沒有觀察到 全像時二元化資訊具有値「0」來從光學資訊記錄媒體1 0 讀取資訊。 資訊記錄方法及資訊再生方法之細節係與上述之資訊 記錄設備2〇中之記錄方法及資訊再生設備30中的再生方 法類似,因此省略其之詳細說明。 如上述,根據本實施例之資訊記錄設備20與資訊記 錄及再生設備40爲所謂的光子模式類型記錄設備,其用 於記錄所謂的微全像於光學資訊記錄媒體上,此光學資訊 記錄媒體預先交替形成有未變更層103及已變更層105。 根據本實施例之資訊再生設備3 0與資訊記錄及再生設備 40從光學資訊記錄媒體讀取並再生微全像,此光學資訊 記錄媒體預先交替形成有未變更層103及已變更層105, 且其中記錄有微全像。 與其中不執行初始化的相關技藝微全像的記錄方法相 -32- 200919460 比’根據本實施例之資訊記錄方法可記錄更爲局部化的全 像。根據本實施例之資訊再生方法可再生具有令人滿意的 信號對雜訊比之信號。 根據本實施例之光學資訊記錄媒體10沒有複雜的程 序’且可僅以兩平行光線之照射來進行形成層結構的程 序。 熟悉此技藝者應了解到可根據在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 及其等效者的範疇內之設計需求及其他因素做出各種修 改、結合、子結合及變更。 在上述實施例中,已描述將資訊記錄在未變更層中作 爲全像的情況,但資訊可記錄在已變更層中作爲全像。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爲描述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光學資訊記錄 媒體之例示圖; 第2圖爲描述根據此實施例的光學資訊記錄媒體之例 示圖; 第3圖爲描述根據本發明此實施例的資訊記錄設備之 例示圖; 第4圖爲描述根據本發明此實施例的焦點位置控制單 元之一範例的例不圖; 第5圖爲描述根據此實施例的資訊記錄方法之例示 圖, 第6圖爲描述根據此實施例的資訊記錄方法之例示 -33- 200919460 圖; 第 7圖爲描述根據此實施例的資訊再生設備之例示 圖;以及 第8圖爲描述根據此實施例的資訊記錄及再生設備之 例示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0 :光學資訊記錄媒體 1 2 :參考軸 20 :資訊記錄設備 3 0 :資訊再生設備 40 :資訊記錄及再生設備 1 〇 1 :記錄材料 1 0 3 :未變更層 1 0 5 :已變更層 201 :光源 203 :分束器 205、206 :焦點位置控制單元 2 1 1、2 1 2 :物鏡 213、 215' 217:鏡子 207:可移動透鏡 2 0 9 :固定透鏡 3 0 1 :光源 3 〇 3 :分束器 -34- 200919460 3 05 :焦點位置控制單元 3 0 7 :物鏡 3 0 9 :光收集透鏡 3 1 1 :光偵測器 4 0 1 :光源 403 :分束器 405、407 :焦點位置控制單元 409 ' 410:物鏡 411、 415、 417:鏡子 4 1 3 :快門 4 1 9 :光收集透鏡 421 :光偵測器 -35-

Claims (1)

  1. 200919460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資訊記錄設備,用於在多層光學資訊記錄媒體 上記錄資訊,該多層光學資訊記錄媒體由按照照射光線的 光線強度而改變性質的記錄材料所組成,且具有複數個交 替存在之其中該記錄材料已變更之已變更層及其中該記錄 材料尙未變更之未變更層,該資訊記錄設備包含: 用於發射具有同調性的預定波長之記錄光線的光源; 用於將從該光源發射之該記錄光線的光路徑分支成第 一光路徑與第二光路徑之光路徑分支單元; 分別配置在該光路徑分支單元的後階段之用於控制在 該第一光路徑中之該記錄光線及該第二光路徑中之該記錄 光線的焦點位置之焦點位置控制單元; 分別配置在該焦點位置控制單元的後階段之用於將該 第一光路徑中之該記錄光線及該第二光路徑中之該記錄光 線收集於該光學資訊記錄媒體上之物鏡; 其中 該第一光路徑中之該記錄光線從該光學資訊記錄媒體 之一側上的表面垂直進入該光學資訊記錄媒體, 該第二光路徑中之該記錄光線從該光學資訊記錄媒體 之另一側上的表面垂直進入該光學資訊記錄媒體;以及 對應於由該第一光路徑中之該記錄光線及該第二光路 徑中之該記錄光線之間的干擾所產生之駐波的全像係記錄 爲記錄標記。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資訊記錄設備’其中該焦 -36- 200919460 點位置控制單元分別控制該第一光路徑中之該記錄光線及 該第二光路徑中之該記錄光線,使該第一光路徑中之該記 錄光線及該第二光路徑中之該記錄光線變成相同焦點位 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資訊記錄設備,其中該第 一光路徑中之該記錄光線及該第二光路徑中之該記錄光線 的焦點深度等於該已變更層及/或該未變更層的厚度。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資訊記錄設備,其中該焦 點位置控制單元分別控制該第一光路徑中之該記錄光線及 該第二光路徑中之該記錄光線的該些焦點位置,使其爲存 在該未變更層的位置。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資訊記錄設備,其中該焦 點位置控制單元分別控制該第一光路徑中之該記錄光線及 該第二光路徑中之該記錄光線的該些焦點位置,使其爲存 在該已變更層的位置。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資訊記錄設備,其中 該焦點位置控制單元係由一或複數個光件所組態而 成;以及 該第一光路徑中之該記錄光線及該第二光路徑中之該 記錄光線的該些焦點位置係藉由改變該一或複數個光件的 位置來加以控制。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資訊記錄設備,其中該焦 點位置控制單元係由中繼透鏡或準直透鏡所組態而成。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資訊記錄設備’其中 -37- 200919460 該光學資訊記錄媒體係由兩個初始化光束加以初始 化; 該兩個初始化光束之一從該光學資訊記錄媒體之一側 上的表面進入該光學資訊記錄媒體;以及 該兩個初始化光束之另一從該光學資訊記錄媒體之另 一側上的表面進入該光學資訊記錄媒體。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資訊記錄設備,其中該兩 個初始化光束對該光學資訊記錄媒體之該些表面的入射角 度的數値爲相等。 1 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資訊記錄設備,其中 使用波長爲λ [nm]的該初始化光束來執行該初始化, 使得該已變更層及該未變更層的厚度變成ΔΟΙηπι];以及 該兩初始化光束之該入射角度Θ具有從公式1所獲得 的値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資訊記錄設備,其中該 光學資訊記錄媒體係由具有對該記錄材料感光性之波長的 初始化光束所初始化。 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1項之資訊記錄設備,其中該 初始化光束爲平行光束。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資訊記錄設備,其中該 初始化光束的束直徑具有照射該記錄材料之整個表面的大 /」、。 14. 一種資訊再生設備’用於從光學資訊記錄媒體讀 -38- 200919460 取並再生已記錄之全像,該光學資訊記錄媒體由按照照射 光線的光線強度而改變性質的記錄材料所組成,且具有複 數個交替存在之其中該記錄材料已變更之已變更層及其中 該記錄材料尙未變更之未變更層,且具有在該已變更層或 未變更層中記錄成全像之資訊,該資訊再生設備包含: 用於發射具有預定波長之讀取光線的光源; 用於控制從該光源發射之該讀取光線的焦點位置之焦 點位置控制單元; 配置在該焦點位置控制單元的後階段之用於收集該讀 取光線之物鏡;以及 用於偵測對應於來自該全像之該讀取光線的返回光線 之光偵測器。 1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4項之資訊再生設備,其中該 讀取光線的焦點深度等於該已變更層及/或該未變更層的 厚度。 1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4項之資訊再生設備,其中該 讀取光線之波長與用於記錄該全像之記錄光線的波長相 同。 1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5項之資訊再生設備,其中 該焦點位置控制單元控制該讀取光線之該焦點位置’ 使其爲存在該未變更層之位置;以及 該光偵測器偵測來自該未變更層中之全像的該返回光 線。 1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5項之資訊再生設備’其中 -39- 200919460 該焦點位置控制單元控制該讀取光線之該焦點位置, 使其爲存在該已變更層之位置;以及 該光偵測器偵測來自該已變更層中之全像的該返回光 線。 1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4項之資訊再生設備,其中 該焦點位置控制單元係由一或複數個光件所組態而 成;以及 該讀取光線的該焦點位置係藉由改變該一或複數個光 件的位置來加以控制。 2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9項之資訊再生設備,其中該 焦點位置控制單元係由中繼透鏡或準直透鏡所組態而成。 2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4項之資訊再生設備,其中 該光學資訊記錄媒體係由兩個初始化光束加以初始 化; 該兩個初始化光束之一從該光學資訊記錄媒體之一側 上的表面進入該光學資訊記錄媒體;以及 該兩個初始化光束之另一從該光學資訊記錄媒體之另 一側上的表面進入該光學資訊記錄媒體。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1項之資訊再生設備,其中該 兩個初始化光束對該光學資訊記錄媒體之該些表面的入射 角度的數値爲相等。 2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之資訊再生設備,其中 使用波長爲λ [nm]的該初始化光束來執行該初始化, 使得該已變更層及該未變更層的厚度變成△ D[nm];以及 -40 - 200919460 所獲得 該兩初始化光束之該入射角度θ具有從公式 的値 (公式1) η · -\( λ. 0 = sin - \2M))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資訊再生設備,其中該 光學資訊記錄媒體係由具有對該記錄材料感光性之波長的 初始化光束所初始化。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資訊再生設備,其中該 初始化光束爲平行光束。 2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4項之資訊再生設備,其中該 初始化光束的束直徑具有照射該記錄材料之整個表面的大 小 。 27.—種資訊記錄方法’用於在多層光學資訊記錄媒 體上記錄資訊作爲全像,該多層光學資訊記錄媒體由按照 照射光線的光線強度而改變性質的記錄材料所組成,且具 有交替存在之複數個其中該記錄材料已變更之已變更層及 其中該記錄材料尙未變更之未變更層,該資訊記錄方法包 含下列步驟: 將從光源所發射的具有同調性之預定波長的記錄光線 之光路徑分支成第一光路徑及第二光路徑; 從該光學資訊記錄媒體之一側上的表面垂直輸入在該 第一光路徑中之該記錄光線,且從該光學資訊記錄媒體之 另一側上的表面垂直輸入在該第二光路徑中之該記錄光 線;以及 記錄由該第一光路徑中之該記錄光線及該第二光路徑 -41 - 200919460 中之該記錄光線之干擾所產生的全像作爲記錄標記。 28· 一種用於從光學資訊記錄媒體上讀取並再生已記 錄之全像的資訊再生方法,該光學資訊記錄媒體由按照照 射光線的光線強度而改變性質之記錄材料所組成,且具有 複數個交替存在之其中該記錄材料已變更之已變更層及其 中該記錄材料尙未變更之未變更層,且具有在該已變更層 或未變更層中記錄成全像之資訊,該資訊再生方法包含下 列步驟: 對於從光源所發射的具有預定波長之讀取光線,控制 該讀取光線之焦點位置並照射駐波上的該讀取光線於該光 學資訊記錄媒體之預定層中; 偵測來自該駐波之該讀取光線的返回光線;以及 依據該偵測到的返回光線產生該資訊的再生信號。 2 9· —種多層光學資訊記錄媒體,由記錄材料所組 成’該記錄材料按照照射光線的光線強度而改變性質,其 中 交替存在複數個其中該記錄材料已變更之已變更層及 其中該記錄材料尙未變更之未變更層; 資訊在該已變更層或該未變更層中記錄爲全像;以及 記錄在該已變更層或該未變更層中的該全像接觸與記 錄有該全像之該已變更層或該未變更層鄰接的該未變更層 或該已變更層。 -42-
TW097122424A 2007-06-26 2008-06-16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reproduc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information reproducing method, and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TW200919460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67271A JP5176409B2 (ja) 2007-06-26 2007-06-26 情報記録装置、情報再生装置、情報記録方法、情報再生方法および光情報記憶媒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19460A true TW200919460A (en) 2009-05-01

Family

ID=40160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22424A TW200919460A (en) 2007-06-26 2008-06-16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reproduc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information reproducing method, and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916610B2 (zh)
JP (1) JP5176409B2 (zh)
KR (1) KR20080114584A (zh)
CN (1) CN101335020B (zh)
TW (1) TW200919460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87635A (ja) * 2008-02-07 2009-08-20 Sony Corp 情報記録媒体初期化装置及び情報記録媒体初期化方法、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情報記録方法、並びに情報記録媒体
KR20100065780A (ko) * 2008-12-08 2010-06-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홀로그래픽 정보 기록 방법 및 홀로그래픽 정보 기록/재생 장치
US8891343B2 (en) * 2008-12-17 2014-11-18 General Electric Corporation Method for formatting and reading data disks
US8549997B2 (en) 2008-12-29 2013-10-08 Crown Products & Servic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pacting materials in open top transport conveyance
JP2011086327A (ja) * 2009-10-14 2011-04-28 Sony Corp 光記録媒体、光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
JP2012069190A (ja) * 2010-09-22 2012-04-05 Sony Corp 再生装置、光路長サーボ制御方法
US8248905B2 (en) 2010-10-15 2012-08-2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 of parallel bit-wise holographic data storage source using a parallel light source
US8254224B2 (en) 2010-11-18 2012-08-28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ervoing system for master with parallel tracks in a holographic replication system
US8154975B1 (en) 2010-11-18 2012-04-10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ervoing system for multiple spot registration for holographic replication system
AU2012283158B2 (en) 2011-07-08 2016-09-08 Crown Products & Services, Inc.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materials transported in open top conveyance
US8830548B2 (en) * 2012-07-31 2014-09-09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tacked film threshold component,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US11832428B2 (en) 2021-07-19 2023-11-28 Google Llc Battery with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hield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77903A (en) 1991-03-25 1997-10-14 U.S. Phillips Corporation Multi-layer information storage system with improved aberration correction
CN1233339A (zh) 1996-09-02 1999-10-27 阿克佐诺贝尔公司 包含交联缓冲层的光记录介质
JPH11126335A (ja) * 1997-10-24 1999-05-11 Sony Corp 光情報記録媒体、光情報記録装置および方法ならびに光情報再生装置および方法
US6212148B1 (en) * 1998-01-30 2001-04-03 Siros Technologies, Inc. Optical data storage by selective localized alteration of a format hologram
US6909684B2 (en) * 2001-03-22 2005-06-21 Fuji Xerox Co., Ltd.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holographic recording and/or retrieval method and holographic recording and/or retrieval apparatus
US6642630B2 (en) 2001-05-30 2003-11-04 Nec Communication Systems, Ltd. Multi-output switching power source circuit
GB0118436D0 (en) 2001-07-27 2001-09-19 Hewlett Packard Co Synchronised cameras with auto-exchange
US7092133B2 (en) * 2003-03-10 2006-08-15 Inphase Technologies, Inc. Polytopic multiplex holography
JP2004320441A (ja) 2003-04-16 2004-11-11 Sony Corp 撮影システム、撮影方法、端末装置、撮影装置、映像制作装置
JP2005303511A (ja) 2004-04-08 2005-10-27 Logic:Kk 画像蓄積システム、携帯端末、画像蓄積装置、画像蓄積方法、画像送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蓄積プログラム
JP4543843B2 (ja) * 2004-09-10 2010-09-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ホログラム記録方法、ホログラム記録装置、ホログラム再生装置及びホ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CN101248377B (zh) * 2005-03-16 2012-04-25 通用电气公司 数据存储设备和方法
JP2007299447A (ja) 2006-04-28 2007-11-15 Teac Corp 光ディスク装置、データ記録方法、及び多層光ディスク媒体
KR100738984B1 (ko) * 2006-06-07 2007-07-13 주식회사 대우일렉트로닉스 광정보 처리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광정보 기록 및 재생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80114584A (ko) 2008-12-31
CN101335020A (zh) 2008-12-31
US7916610B2 (en) 2011-03-29
US20090003177A1 (en) 2009-01-01
JP2009008715A (ja) 2009-01-15
CN101335020B (zh) 2012-07-18
JP5176409B2 (ja) 2013-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919460A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reproduc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information reproducing method, and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JP4200026B2 (ja) 光情報記録媒体
CN101329876B (zh) 光学信息记录、再现方法及光学信息记录、再现设备
US7965607B2 (en) Hologram recording/reproducing device and recording/reproducing optical apparatus
KR20080096532A (ko) 광학기록재생장치
JP2006260669A (ja) 光情報記録再生装置及び記録媒体
KR20020025702A (ko) 홀로그래픽 기록 매체용 기록 장치
WO2006093054A1 (ja) ホログラム記録媒体及びホログラム記録再生装置
JPWO2006118164A1 (ja) 情報記録媒体及び光学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JP4084660B2 (ja) 光記録媒体および光記録再生方法
WO2012008290A1 (ja) 光情報記録媒体の記録再生方法
TW200921660A (en) Optical pickup,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device,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optical information reproduction device, optical information reproduction method and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TWI330837B (en) System for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holographic storage which has tracking servo projection
WO2004008448A1 (ja) 多層光記録媒体及び記憶装置
TWI536376B (zh) 用於逐位元全像儲存之複製及格式化方法及系統
JP3952056B2 (ja) 情報再生方法
JP4910907B2 (ja) 情報記録装置、情報再生装置、情報記録方法、情報再生方法および光情報記憶媒体
US7911913B2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reproduc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information reproducing method, and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JP2006259271A (ja) ホログラム記録媒体及び記録方法
US9093082B2 (en) Data storage devices and methods
US20080239905A1 (en) Focusing-error detecting device and holographic data-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device
US20090046559A1 (en) Holographic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reproducing holographic information using the same
US20020122374A1 (e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optic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optic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method
KR20090017387A (ko) 홀로그래픽 정보 저장매체와, 이를 이용한 홀로그래픽 정보기록/재생 장치 및 방법
KR100710839B1 (ko) 광정보 처리장치, 광정보 재생방법, 광정보 기록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