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900108A - Adjustable pedal orbit of elliptical exercise machine - Google Patents

Adjustable pedal orbit of elliptical exercise machin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900108A
TW200900108A TW96123003A TW96123003A TW200900108A TW 200900108 A TW200900108 A TW 200900108A TW 96123003 A TW96123003 A TW 96123003A TW 96123003 A TW96123003 A TW 96123003A TW 200900108 A TW200900108 A TW 20090010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driving
rotating shaft
exercise machine
afore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61230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356717B (zh
Inventor
Mark Kannel
Original Assignee
Johnson Health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hnson Health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hnson Health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TW961230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0900108A/zh
Publication of TW2009001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001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567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56717B/zh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Description

200900108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與運動健身器材有關,特別是關於一種可調整 踏板軌跡的橢圓運動機(Elliptical)。 【先前技術】 橢圓運動機是一種能以左、右二踏板承載使用者的雙 腳,進而導引雙腳在一概呈橢圓形的軌跡上運動的運動健 身器材。在習知技藝中,某些橢圓運動機,的踏板軌跡可供 使用者依據個人需求進行調整,藉以改變邁步幅度、運動 難度或鍛鍊部位。 第12圖所示即為一種習知的可調整踏板軌跡的橢圓 運動機(9)(註:詳情可參閱美國第2007/0117684號早期 公開專利案),其相關部分的動作原理如下:各踏板(91) 被一前後延伸的支撐桿(92)所支撐,各支撐桿(92)的前端 連結在一曲柄(93)尾端,後端樞接在一可前後擺盪的懸臂 (94)底端’使得其所支撐的踏板(91)能沿一概呈橢圓形的 軌跡運動;其中,用以支持前述懸臂(94)的架體(95)可受 一驅動裝置(96)控制其偏斜角度,藉以改變懸臂(94)頂端 的空間位置,而讓懸臂(94)底端(即支撐桿(92)後端)的擺 盈路徑對應變動,使得踏板(91)的運動轨跡跟著改變(具 體表現在斜度方面)。 上揭習知結構雖然揭示了 一種典型原理,不過在實務 製作及使用上卻存在著—些尚待改進之處,例如: 200900108 王,、)前述架體(95)可能製成一開口朝上的11形 王以其左、右二側桿上的一樞轉點(97)樞接在骨架(98) 士 ’並以别述二側桿的頂端分別承吊左、右二懸臂(94)。 刖述驅動裝置(96)—般是利用馬達驅使—螺桿_螺管組合 伸長或,短’藉由推拉U形框底部的橫向連桿而使頂部的 一^吊。P位同步位移。就力學來看,此般架體(95)可看作 一第—類槓桿」’其中,由於驅動裝置(96)施力點與架 體樞轉點(9 7)之間的長度(即施力臂)小於懸臂(9 4)懸吊 點與架體樞轉點(97)之_長度(即抗力臂),使得驅動裝 置(96)的作功效率相對較低,因此需要出力較大的馬達, 導致生產成本及耗費電力相對偏高。順帶說明,在此狀況 下,直接挪向架體(95)上的樞轉點(97)以改變施力臂與抗 力臂的比例,並非解決上述問題的理想方法,其理由在於 如此將會縮短懸臂(9 4)頂端的偏擺範圍、增加驅動裝置的 空間需表、降低調整執跡時的反應效率,總之弊多於利。 (二) 此外,在上述結構之下,前述驅動裝置(96) 一般會設置在左右之間的中央位置(使能對稱施力於前述 U形框)’因此,當設計階段在設定構件的相對關係時, 為了不與底部的驅動裝置(96)(以及圖中未示的保護用殼 蓋)產生干涉’並且保留不致發生夾傷意外的安全間距, 必須適度提高支撐桿(92)活動範圍最低點的高度,導致踏 板(91)被托撐至更高的位置運動,因而影響到使用者登上 踏板(91)時的便易性與運動時的安全感。 (三) 或者,前述架體(95)可能是由相互分離的左、 200900108 右二縱向侧桿所構成(亦即缺少前述u形框的橫向連 桿)’再配合上左、右兩組轉H(⑹同步推拉二者底 端,使得頂端的二承吊部位同步―。此種設計雖然藉由 將驅動裝置⑽由支料⑽下方移域邊,維持了支^ 桿(92)及踏板(91)儘量壓低的設計需求,但因採用兩組^ 動裝置(96),使知生產成本更加提高。同時,縱使此種奸 構下的各驅動裝置出力要求較低’但因前述力臂比例的問 題仍然存在,所以各驅動裝置的作功效率依然偏低,未能 有效運用。 附帶一提,在另一種類似第12圖的習知結構中,架 體的樞轉點是位在最底端,而且驅動裝置直接推拉前述架 體的頂端,亦即施力臂與抗力臂等長,此種結構下的驅動 裝置作功效率仍不理想。 (四)前揭懸臂式結構除了作功效率的問題之外,在 穩固性方面亦有進一步改善的空間。請再次參閱第12 圖’由於架體(95)頂端的承吊部位承受著極大的向下分 力’同時’架體(95)的頂端也經常不是位在樞轉點(97) 的正上方’使得架體(95)的上半段(即抗力臂)有彎曲變形 之虞’為此必須採用較為粗壯的金屬桿材,而且,架體(95) 的樞轉點(97),以及架體(95)底端與驅動裝置(96)之間的 連接點亦承受著極大應力,使得該處的樞接結構必需採用 耐荷較強的構件,以避免壞損。 此外’有別於前述以可調整偏斜角度的架體支撐懸 臂’另一種習知結構(例如前揭美國第2007/0117684號早 200900108 期公開專利案的第二實施例)則是在左右二側各設置^一前 後延伸的固定橫桿,並將擺臂頂端以可位移的方式設在橫 桿上’藉由驅使擺臂頂端在橫桿上前後位移而達到調整軌 跡的目的。此種結構同樣因為採用兩組驅動裝置,使得成 本較高。 在習知的各種可調整踏板執跡的橢圓運動機中,驅動 裝置均未能與既有結構良好整合,除了需要另外設計殼罩 加以覆蓋掩飾,造成成本提昇、體積增加、外觀複雜,更 嚴重的是如前所述,在設計上因為其他構件必須閃避或牵 就驅動農置’因而降低了設計的自由度及人體工學。 再者省知的各種可调整踏板軌跡的橢圓運動機,使 用=只能透過操控台上所顯示的電子數據得知目前的踏 跡斜度’並無法藉由運動機主要構件的空間關係進行 目視判斷。何況,多數習知結構當中的調整用構件 則述料'架體)都不是位在制者的眼前。 【發明内容】 健irr旨於改進上述缺點,主要目的在於提供-種可 ==運動機,其t用以調整前 ==率較高,因此可採用出力相對
Hr如此有助降低成本、節省電能及便利設計。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於裎 橢圓運動機,1中的支~齡7~種可調整踏板軌跡的 無變形、壞損之虞。“料為穩固安定,相闕構件較 200900108 本發明的又-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調整踏板軌跡的 橢圓運動機,其巾㈣調歸_跡_動裝置被整合在 較佳的位置,不致影響其他構細配置設計、造成人體工 學及使减受的低減,㈣材外觀較為清爽簡 潔。 本發明的再-目的在於提供—種可調整踏板執跡的 概圓運動機,使用料經由可見的構件㈣關係及其變 化,直觀地認知目前的踏板執跡斜度及其變化。 為了達成前述目的’本發明所提供的橢圓運動機包含 有:-骨架;A、右二架體’各具有相對位在較前方的— 帶動部位以及位在較後㈣-承吊部位及—熟部位 述二架體的帶動部位相互連結,而且轉軸部位同軸 前述骨架·’在各架體上,承吊部錢介在帶動部位= 部位之間’而且轉軸部位與帶動部位之間的直線距離大於 ^轴部位與承吊部位之_直線距離;—驅練置,行 架上,具有一馬達,可帶動前述架體的帶動部位, 使传則述承吊部位產生對應位移;左、右二懸臂, =魅接在對應的_承㈣位;左、右二支料,各且 有一相對位在較前方並且可作迴繞運動的迴繞部= ,在較後方的《部位,前述㈣部位枢接在對應的 =端;左、右二踏板,分別被前述二支樓桿直接或間^支 芽,可被引導在一封閉軌跡上運動。 姓或者,本發明也可選擇使前述左、右二架體不 ,並且搭配二驅動裝置同步驅動前述二架體。 200900108 在本發明中’因為用以支持懸臂的可活動架體形成 「第二類槓桿」,且「施力臂」大於「抗力臂」,所以驅動 裝置的作功效率較咼。同時,因為各架體用以支持懸臂的 位置(即承吊部位)的相對二側延伸至骨架上,所以支撐結 構較為穩固安定。 進而,由於一般橢圓運動機均在前端設有(用以支持 操控台的)儀錶桿,所以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例適當地將 驅動裝置整合在前述儀錶桿内,不僅有較佳的外觀,而且 不會影響其他構件’同時,使用者可透過架體前端的帶動 部位高低位置’直觀地得知踏板軌跡的傾斜程度。 【實施方式】 以下即配合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上揭技術特徵的一 較佳實施例結構,以及能藉以獲致的功效、特點。 橢圓運動機(1)具有-用u作為其他構件裝設基礎的 月架(10),其主要包含平置在地面上的一底座(11)、固接 在底座(11)前端頂側的一支座(12)(參閱第5圖,被—殼 罩(13)包覆)、以及由支座(12)頂端再往上延伸的一中2 儀錶桿(14)。底座(11)的後半部形成一上下敞空且後端開 故的U形透空區域(15)。儀錶桿(14)的頂端設有一操控△ (16) 。 σ 在骨架(10)的後半部另外設有一活動架(20),前述活 動架(20)是由形狀對稱的左、右二架體(21)結合而成,各 架體(21)包含-縱桿段(22)及一橫桿段⑵),前述二 200900108 (21)的縱桿段(22)分別豎立在骨架(1〇)後端的左、右二 側,底端以左右軸向樞接在骨架底座(11)的11形開口兩 旁,而且左、右二側的樞軸位在同一軸線以)上(參閱第6 圖)’刖述一架體(21)的橫桿段(23)分別在左右二侧前後 延伸,後端透過一輔助構件(24)與縱桿段(22)的頂端固接 (參閱第6圖)’前端分別由外往内彎曲,然後在中央位置 透過一連結構件(25)相互連結,共同形成一開口朝後的u 子形。如此,活動架(20)後端的左、右二縱桿段(22)之間 形成一前後暢通的進出空間(26)。各縱桿段(22)與橫桿段 (23)的接合部位分別以一角套(27)加以覆蓋,角套(27) 的頂面形成一可供捉扶的部位。 骨架(10)前端設有一用以控制活動架(2〇)的驅動裝 置(30),請參閱第7及第8圖,前述驅動裝置(3〇)主要包 含一偏轉座(31)、一馬達(32)、一螺桿(33)及一昇降座 (34) ’前述偏轉座(31)以左右軸向樞設在前述支座(a) 上’並且位在中空儀錶桿(14)的管道底端;前述馬達(32) 安裝在偏轉座(31)上’使用者可透過前述操控台(16)控制 其運轉;前述螺桿(33)呈縱向延伸容納在儀錶桿(14)内 部’底端樞接在偏轉座(31)上,頂端則是未受支持的自由 端;馬達(32)的出力可經由偏轉座(31)上的減速齒輪組 (未標示)驅使螺桿(33)原地旋轉;前述昇降座(34)螺合在 螺桿(33)上(參閱第8圖)。 中空儀錶桿(14)的後侧管壁上設有一沿著長軸向延 伸的槽孔(17)。前述活動架(20)前端中央的連結構件(25) 11 200900108 經由槽孔(17)伸入儀錶桿(14)内部,並且與驅動裝置(3〇) 的昇降座(34)固接。藉此’當螺桿⑽受馬達(32)驅動而 正轉或反轉時,昇降座(34)會沿著螺桿(33)軸肖上昇或下 降’帶動活動架(2〇)的橫桿段⑵)前端(以下稱帶動部位) 昇高或降低,使得活動架⑽以其縱桿段(22)底端(以下 稱轉軸部位)為軸心進行偏轉。過程中,因為與活動竿(2〇) 剛性連結的昇降座㈤也必須在—弧形軌跡上運動嘴以 螺桿(33)會連同偏轉座⑻—衫生對應偏斜(註:請觀 察第7A、7B、7C圖中的螺桿(33)角度變化)。 活動架(20)的前述帶動部位可被驅動 在-下止點_圖所示)及—上止點(如第7c(圖 之間昇降歧位,對應於此,活動架⑽整體可受押在一 最小角度(如第5圖中實線所示)及一最大角度(如&5圖 中假想線所示)之間偏轉及定位。請參閱第5目,、舌動架 (20)的縱桿段(22)與橫桿段⑵)之間的前述辅助構件 (24)上設有-承吊部位⑽,當活動架⑽進行上述偏轉 時,承吊部位(28)呈現明顯的前後位移,換古之,驅動裝 置⑽可控制活動架⑽)的左、右二承吊部^(⑻在一 ^ 止點及一後止點之間活動及定位。 為了提昇活動架(20)及驅動裴置(3〇)的穩定度,本實 施例在儀錶桿(14)内部的左右壁面上各^置二導軌 ⑽,各導執⑽是-以活動架(2__部^為一圓心的 弧形板片;㈣’昇降座⑽的左右二侧分別樞执位在導 轨⑽相對二侧面的前'後二滾輪⑽,前述二^ 12 200900108 的輪周以適當緊度夾抵導軌(18)(請參閱第8圖)。 活動架(20)後端的左右二侧分別設有一左懸臂(4〇L) 及一右懸臂(40R),各懸臂(4〇L)(40R)呈縱向延伸,頂端 形成一懸吊端,以左右軸向樞接在對應側邊的架體(21) 承吊部位(28) ’底端形成一擺盪端,可在骨架底座 後半部的U形透空區域(15)上方前後擺盪。當活動架(2〇) 改變角度時,左、右二懸臂(40L)(40R)的懸吊端會同步地 前後位移。 請參閱第5圖(註:圖中取除了前端的殼罩(13)局 部),骨架(10)的支座(12)上樞設一左右軸向的曲柄軸 (52),其相對二端分別固接一曲柄(54)。支座(12)上另外 設有一阻力裝置(56),可受控於前述操控台(16)而決定曲 柄(54)的旋轉阻力(註:此為習知技藝,例如業界常用的 飛輪搭配渦電流制動器)。 左右一側分別具有前後延伸的一左支撐桿(60L)及一 右支撐桿(60R),各支撐桿(60L)(6〇R)的前端伸入殼罩 (13)内,並且樞接在對應側邊的曲柄(54)尾端,形成可在 -圓形執跡上運動的迴繞部位;各支撐桿(帆)(賺)的後 端樞接在對應侧邊的懸臂(40L)(4〇R)底端,形成可在一弧 形轨跡上運動的擺盪部位。因為左、右二支撐桿(6〇l) (60R)的前端在前述圓形軌跡上維持18〇。相對,所以後 端會在前述弧雜跡上反向運動,t其中—至孤形 軌跡的前極點時,另一側恰好擺盪至後極點。 各支擇桿⑽L)⑽_中段部位切著—踏板(7〇l) 13 200900108 (70R) ’基於支撐桿(60L)(60R)前、後二端的圓形及弧線 運動軌跡,各踏板(70L)(70R)可被導引在一近似橢圓形的 封閉執跡上運動。在本實施例中,各踏板(70LK70R)將其 前端以左右軸向樞接在支撐桿(60L)(60R)頂側,使其後端 可相對於支撐桿(60L)(60R)上下偏轉;同時,骨架(10) 刖端的左右二侧分別設有一縱向延伸的扶手桿(82L) (82R) ’各扶手桿(82l)(82R)中段一預定部位以左右軸向 樞接在儀錶桿(14)上,頂端及底端可前後搖擺;此外,左 右二侧又各設有一前後延伸的連桿(84L)(84R),各連桿 (84L)(84R)的前端樞接在扶手桿(82l)(82R)底端,被引導 在一弧形軌跡上前後運動,後端則托撐在踏板(7〇l)(70R) 底部,與踏板(70L)(70R)固接並且同軸樞設在支撐桿 (60L)(60R)上(參閱第9圖)。藉此,扶手桿(82L)(82R) 可與踏板(70L)(70R)及支撐桿(60L)(60R)相互帶動,而且 踏板(70L)(70R)相對於支撐桿(60LK60R)的角度可在運 動中循環變化,提供較佳的人體工學(習知技藝)。 在另一種習知結構中(圖面未示),連桿與支擇桿樞 接,而踏板固接在連桿上,並未直接樞接在支禮桿上,亦 即踏板被支樓桿間接支撐,但前述連動效果相同。 上揭橢圓運動機(1)的使用方式簡述如下:使用者可 將雙腳踩踏在左、右二踏板(70LK70R)上,並以雙手捉握 左、右二扶手杯(82L)(82R)的頂端,施力使踏板(7〇[) (70R)及扶手桿(82L)(82R)沿著各自的執跡運動,藉此進 行手腳協調的全身運動。 200900108 在使用之前,使用者是由橢圓運動機(D的後方經由 前述進出空間(26)往前踩上左、右二踏板(7〇l)(70R),當 使用結束後,也是經由進出空間(26)往後走下地面。在踩 上及離開踏板(70L)(70R)的過程中,使用者可以暫時捉扶 活動架(20)左右二侧的角套(27)頂面,以維持穩定。 運動中’使用者除了可利用操控台(16)設定前述阻力 裝置(56)施予曲柄(54)的阻力,藉以調整踏板(7〇l)(70R) 及扶手桿(82L)(82R)的運動阻力,還可利用操控台(16) 透過前述驅動裝置(30)改變活動架(2〇)的角度,藉以調整 踏板(70L)(70R)運動執跡的斜度,舉例而言’若使活動架 (20)定位在如第l〇A、10B圖所示的最小角度,則懸臂 (40L)(40R)的頂端會位在活動範圍的前止點,此時懸臂 (40L)(40R)底端(即支撐桿後端)的弧形軌跡(;T1)前端略 高於後端,使得踏板(70L)(70R)運動軌跡(未標示)的斜度 相對較小,運動難度較低;反之,若使活動架(2〇)定位在 如第11A、11B圖所示的最大角度,則懸臂(4〇L)(4〇R)的 頂端會位在後止點,此時支撐桿(6〇L)(6〇R)後端的弧形軌 跡(T2)前端明顯高於後端,使得踏板(7〇L)(7〇R)運動執跡 的斜度相對較大,運動難度較高。 除了踏板執跡可供調整之外,本發明的橢圓運動機 (1)還具有下列優點: (一)在力學上,前述活動架(2〇)形同一「第二類槓 桿」,也就是抗力點(承吊部位(28))介在施力點(帶動部 位)與支點(轉軸部位)之間。請參閱第5圖,在本實施例 15 200900108 中,前述三點雖未排成一線——大略構成一個直角三角 形’但帶動部位與轉軸部位之間的直線距離(即施力臂), 仍明顯大於承吊部位與轉軸部位之間的直線距離(即抗力 臂)。因此,相較於第12圖的「第一類槓桿」,本發明當 中的驅動褒置(30)作功效率較高,基於這項優勢,製作者 可採用出力相對較低、體積相對較小的馬達,如此有助降 低成本、節省電能及便利設計。 (二) 因為活動架(20)的前後二端均支撐在骨架 (10)上’而用以承吊重量的承吊部位(28)設在前後二端之 間’同時,由第l〇A、1〇B、ha、11B圖可看出,各懸臂 (40L)(40R)的擺盪範圍被設定在縱桿段(22)與橫桿段 (23)之間’所以,活動架(2〇)所承吊的重量可以平均分散 至相對二側’支撐結構較為穩固安定,桿材及軸承等亦較 無變形、壞損之虞。 (三) 本實施例將驅動裝置(30)安裝在一般橢圓運 動機既有的殼罩(13)及儀錶桿(14)内部,並未佔用額外的 空間’不僅可讓外觀顯得清爽簡潔,而且,驅動裝置(30) 的存在(或者說踏板執跡可供調整這項功能的存在),不會 影響到支撐桿(60L)(60R)及踏板(70L)(70R)要儘量降低 的5又计需求。值得一提的是,本實施例的骨架底座(12 ) 後半部形成一 U形透空區域(15),可讓支撐桿(60LX60R) 後端在安全前提下儘量貼近地面,亦即可讓踏板(7〇l) (7〇ί〇在較低的高度運動,如此,使用者比較容易登上或 走下踏板(70L)(70R),而且在運動時較有安全感。 16 200900108 (四)在本實施例中,活動架(20)前端的高低,直接 對2於踏板運動軌跡的斜度,更詳而言之,活動架(20) 的則端愈*/低’即代表踏板軌跡的前端愈高/低,因此, 用f可經由活動架(2〇)前端的帶動部位在儀錶桿(14) 的问低位置或其昇降動作’快速、直觀地認知目前踏板 跡的斜度或其變化,而且不限於運動中或使用之前。其 儀錶桿(14)上的前述槽孔〇7)長度對應於調整範圍, 二4其上下端點可提示調整限度,此外,槽孔(I?)旁邊還 可標劃刻度,以提高辨識性。 上揭實施例使左、右二架體(21)的帶動部位相互連 、°再以單一驅動裝置(30)帶動前述帶動部位。但本發明 也可使左、右二架體不相連結,再配合以兩組驅動裝置分 別帶動前述二架體的帶動部位,使兩側的承吊部位同步位 移0 而且,相關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應知,以上詳細說明 僅是揭示一較佳實施態樣,但本發明在實施時,當可在前 迷發明精神及發明特徵之下,對若干結構進行無涉實質的 變動或替換’例如’活動座的轉轴部位、承吊部位、帶動 ^位彼此之間的空間關係、帶動部位的活動路徑以及承吊 部位的對應位移,均可依設計目㈣纽變;此外,驅動 裝·置亦可採用各種已知的電動機構。 17 200900108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是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其中的 架剛端位在可活動範圍的下止點,而且其中的左側懸臂位
在可活動範_後止點、右㈣臂位在可活動範圍的前止 點; J 第2圖是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對應第1圖狀態的另一 立體圖; 第3圖是本發明-較佳實施例對應第1、2圖狀 正視圖; ’ 第4圖是本發明-較佳實施例對應第i、2圖狀態的 頂視圖; & 第5圖是本發明-較佳實施例對應第j、2圖狀態的 右側視圖,圖中示意活動架的活動態樣;本圖取除了擴圓 運動機前端的殼罩局部,以便展示内部結構; 第Θ圖以立體形態示意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中的活 動架的活動態樣;本圖的視角對應於第2圖; 第7A、第7B及第7C圖均是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中 的儀錶桿部位的縱向剖視圖,分別顯示活動架前端位在可 活動範圍的下止點、巾間位置及上止點的狀態; 第8圖是沿第7B圖當中8-8剖線的剖視圖; 第9圖是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中的右側踏板部位的 仰角立體圖; 第10A及第10B圖均是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右侧視 圖,不意當活動架前端位在下止點時的使用狀態; 18 200900108 第11A及第11B圖均是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右側視 圖,示意當活動架前端位在上止點時的使用狀態;以及 第12圖是一種習知的可調整踏板執跡的橢圓運動機 的右側視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橢圓運動機 10骨架 11底座 12支座 13殼罩 14儀錶桿 15 U形透空區域 16操控台 17槽孔 18導軌 20活動架 21架體 22縱桿段 23橫桿段 24輔助構件 25連結構件 26進出空間 27角套 28承吊部位 30驅動裝置 31偏轉座 32馬達 33螺桿 34昇降座 35滾輪 40R/L懸臂 5 2曲柄轴 54曲柄 56阻力裝置 60R/L支撐桿 70R/L踏板 84R/L連桿 82R/L扶手桿 19

Claims (1)

  1. 200900108 十、申請專利範圍: 、 L一種可調整踏板軌跡的橢圓運動機,包含有: 一骨架; 一活動架,具有左、右二架體,前述二架體以一帶 動部位相互連結,而且各具有位在前述帶動部位後方的一 承吊部位及一轉軸部位,前述二架體的轉軸部位同軸地柩 接在前述骨架;在各前述架體上,前述承吊部位是介在前 述帶動部位與前述轉軸部位之間,而且,前述轉軸部位與 則述▼動部位之間的直線距離大於前述轉軸部位與前述 承吊部位之間的直線距離; 一驅動裝置,設在前述骨架上,具有一馬達,其出 力與前述活動架的帶動部位動力連結,可帶動前述帶動部 位相對於則述骨架位移,使得前述活動架的二承吊部位相 對於前述骨架產生對應位移; 左、右二懸臂,各具有一懸吊端及一擺盪端,前述 二懸臂的懸吊端分別枢接在前述活動架的二承吊部位; 左、右二支撐桿,各具有一迴繞部位及一位在前述 迴繞部位後方的擺盪部位,前述迴繞部位可相對於前述骨 架在一封閉軌跡上運動,前述擺盪部位樞接在對應的前述 懸臂的擺盪端;以及 〜 左、右二踏板,分別被前述二支撐桿直接或間接支 撐。 2·依據t請相範目帛丨賴述的可難踏板軌跡 的橢圓運動機,其中,前述活動架的前述承吊部位位在前 20 200900108 述轉軸位的上方’而且各前述架體具有—由前述承吊部 位連Ίa述轉軸部位的縱桿段,以及—由前述承吊部位 連^ 動部位的橫桿段;前述三橫桿段連結成一開 口朝後的u字形。 3。·依據U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可調整踏板軌跡 的橢圓運動機,其巾,前述二料的擺盪範圍是介在前述 縱桿段與橫桿段之間。 tutu㈣圍第丨項所述的可調整踏板執跡 ^橢圓運動機,其中,前述驅動褒置可帶動前述活動架的 動。p位上下位移,當前述帶動部位上移/下移時,前述 位會對應後移/前移’且前述懸臂的擺I端弧形軌 跡及則述踏㈣勒執跡,斜度均會對應增加/減少。 的橢專利範㈣1項所述的可職踏板軌跡 :橢固運動機’其中,前述骨架包含一縱 可㈣前絲動㈣料部㈣著前述 6.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 的橢圓運動機’其中,前述驅動裝置還包含^ ? ::達r;r容納在前述儀 的:圓=請:Γ圍第6項所述的可調整磁^ 驅動前述活動架的前述轉柏部位至前述 裝置的昇降座之間形成剛性連結;前述驅 21 200900108 含一樞設在前述骨架的偏轉座,前述螺桿的其中一端樞接 在前述偏轉座,另一端形成自由端。 8.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可調整踏板軌跡 的橢圓運動機,其中,前述儀錶桿上設有至少一弧形導 執,前述昇降座設有至少一對分別位在前述導軌相對二側 的滾輪。 9.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可調整踏板軌跡 的橢圓運動機,其中,前述骨架具有一設置在地面上的底 座,前述底座的後半部形成一開口朝後且上下敞空的U形 透空區域;前述二懸臂的擺盪端是位在前述透空區域當中 的地面的上方。 10. —種可調整踏板軌跡的橢圓運動機,包含有: 一骨架; 左、右二架體,各具有一帶動部位以及位在前述帶 動部位後方的一承吊部位及一轉軸部位,前述轉軸部位樞 接在前述骨架;在各前述架體上,前述承吊部位是介在前 述帶動部位與前述轉軸部位之間,而且,前述轉軸部位與 前述帶動部位之間的直線距離大於前述轉軸部位與前述 承吊部位之間的直線距離; 左、右二驅動裝置,設在前述骨架上,各具有一馬 達,前述二驅動裝置的馬達出力分別與前述二架體的帶動 部位動力連結,可帶動前述帶動部位相對於前述骨架位 移,使得前述二架體的承吊部位相對於前述骨架產生對應 位移; 22 200900108 左、右二懸臂,各具有一懸吊端及一擺盪端,前述 二懸臂的懸吊端分別樞接在前述活動架的二承吊部位; 左、右二支撑桿,各具有一迴繞部位及一位在前述 迴繞部位後方的擺盪部位,前述迴繞部位可相對於前述骨 架在一封閉軌跡上運動,前述擺盪部位柩接在對應的前述 懸臂的擺盪端;以及 左、右二踏板,分別被前述二支撐桿直接或間接支 撐。 23
TW96123003A 2007-06-25 2007-06-25 Adjustable pedal orbit of elliptical exercise machine TW200900108A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6123003A TW200900108A (en) 2007-06-25 2007-06-25 Adjustable pedal orbit of elliptical exercise machin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6123003A TW200900108A (en) 2007-06-25 2007-06-25 Adjustable pedal orbit of elliptical exercise machin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00108A true TW200900108A (en) 2009-01-01
TWI356717B TWI356717B (zh) 2012-01-21

Family

ID=44721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6123003A TW200900108A (en) 2007-06-25 2007-06-25 Adjustable pedal orbit of elliptical exercise machin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090010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85009B (zh) * 2010-02-12 2013-02-11 Johnson Health Tech Co Ltd Elliptical motion machine with adjustable pedal trajectory
TWI581830B (zh) * 2015-03-13 2017-05-11 明躍國際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步態模擬健身器材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00435B (zh) * 2013-09-25 2015-09-21 Univ Kun Shan Elliptical motion machin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85009B (zh) * 2010-02-12 2013-02-11 Johnson Health Tech Co Ltd Elliptical motion machine with adjustable pedal trajectory
TWI581830B (zh) * 2015-03-13 2017-05-11 明躍國際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步態模擬健身器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356717B (zh) 2012-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27366B (zh) 可调整踏板轨迹的椭圆运动机
US7922625B2 (en) Adaptive motion exercise device with oscillating track
US8628454B2 (en) Sports training machin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8979713B2 (en) Pedal motion path adjustable elliptical trainer
TWM287691U (en) Ellipse exercise machine with all-foldable function
US8449437B1 (en) Exercise methods and apparatus
CN102188790B (zh) 可调整踏板轨迹的椭圆运动机
TW200900108A (en) Adjustable pedal orbit of elliptical exercise machine
CN108653991B (zh) 手足复合式运动机
TWI440489B (zh) The Structure of Elliptical Motion Machine
CN208260090U (zh) 变轨椭圆机
TWM241076U (en) Device with oval track for pedaling exercise and adjustable stroke
CN101890213B (zh) 椭圆运动机
TWI385009B (zh) Elliptical motion machine with adjustable pedal trajectory
CN202237041U (zh) 椭圆踏步机结构
CN201969269U (zh) 椭圆运动机
TWI336629B (zh)
EP2537566A1 (en) Sports training machin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EP2147701B1 (en) Stationary exercise apparatus
CN217311787U (zh) 斜向枢摆踏步机
TW200902119A (en) Exercise apparatus
JP4741330B2 (ja) トレーニング装置
CN109381838B (zh) 具多种运动型态的复合式运动机
CN201046316Y (zh) 运动器材
JP3056821U (ja) ペダルが楕円運動する歩行運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