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805263A - Disk drive unit - Google Patents
Disk drive unit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0805263A TW200805263A TW095144230A TW95144230A TW200805263A TW 200805263 A TW200805263 A TW 200805263A TW 095144230 A TW095144230 A TW 095144230A TW 95144230 A TW95144230 A TW 95144230A TW 200805263 A TW200805263 A TW 200805263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c
- arm
- guide
- optical disc
- slider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5—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not contained within cartridges
- G11B17/051—Direct insertion, i.e. without external loading mean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5—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not contained within cartridges
Landscapes
- Feeding And Guiding Record Carriers (AREA)
Description
200805263 • (1)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可對光碟執行資訊訊號的記錄及/或播放的 光碟機裝置,特別是將光碟直接插入裝置本體内.,也就是 所謂吸入式(Slot-in type)的光碟機裝置。 : 【先前技術】
所謂的光碟,傳統上被稱爲CD (Compact Disk)或 DVD ( Digital Versatile Disk) BD ( Blue-ray Disk)的光 碟、被稱爲 MO (Magneto optical)或 MD( Mini Disk) 等的光磁氣碟片早爲大眾所熟知,而對應上述碟片或碟片 匣等的各種光碟機裝置也已在販賣。 光碟機裝置中具有:開啓設於框體的蓋或門,碟片面 -向-奉從的—pr或—將—碟—片—載貫轉—盤I直irm 置型;藉由將碟片載置於從框體進出於水平方向上的碟片 托盤,當碟片托盤縮回時自動地將碟片載置於內部的轉盤 的類型;或直接將碟片載置在設於上述碟片托盤之轉盤的 類型等。然而,無論是哪一種類型,對操作者而言,都必 須執行:開啓關閉蓋或門、退出縮回碟片托盤、及將碟片 載置於轉盤的操作。 相對於此,具有一種:只須從設於框體前面的碟片插 入退出口將碟片插入,碟片便可自動地載置於轉盤,也就 是所謂吸入型的光碟機裝置。在這種吸入型的光碟機裝置 中,具備彼此相對,且能夾入從碟片插入退出口插入之碟 -5- 200805263 " (2) : 片的一對導引滾子,藉由使上述的一對導引滾子互相朝相 反的方向旋轉,可執行:將從碟片插入退出口插入的碟片 朝框體内部拉進來的載入動作、及從該碟片插入退出口將 碟片朝框體外部排出的彈出動作。 此外,搭載著光碟機裝置,譬如筆記型個人電腦之類 的移動機器,需要更進一步的小型輕量薄型化,由於對光 碟機裝置的小型輕量薄型化的需求也隨著上述需求而高漲 的背景,而提供一種光碟機裝置,該光碟機裝置是在吸入 _ 型的光碟機裝置中,將抵接部設在前端部,而該抵接部是 抵接於從前方面板的碟片插入退出口插入之碟片的外周部 ,並配置可將基端部支承成能轉動的複數個轉動臂,一邊 使上述的轉動臂在與該碟片平行的面內轉動,一邊執行從 碟片插入退出口將碟片朝框體内部拉進來的載入動作;及 從碟片插入退出口將碟片朝框體外部排出的彈出動作(譬 如,請參考專利文獻1 )。即使在達成上述薄型化的光碟 0機裝置中,仍被提出一種:搭載於筆記型個人電腦等的超 薄型光碟機裝置,其厚度以12.7mm作爲標準尺寸,甚至 採用與硬碟(HDD)單元相同的9.5mm作爲厚度的薄型化 光碟機裝置。 「配置上述的複數個轉動臂,且一邊使上述轉動臂在 與該該碟片平行的面內轉動,一邊執行碟片的載入動作與 彈出動作」的光碟機裝置’其則提是設計成採用規定尺寸 的光碟,譬如直徑爲12cm的光碟。因此,當從碟片插入 退出口插入直徑小於1 2cm的直徑較小的碟片,譬如直徑 -6- 200805263 (3) 爲8cm的光碟時,不僅無法利用複數個轉動臂正確地搬送 至記錄播放位置,也恐有無法從裝置本體取出直徑較小的 光碟之虞。 因此’在因爲操作者的不注意等,而誤將直徑較小的 碟片從碟片插入退出口插入的場合中,需要可防止該直徑 較小的碟片侵入裝置本體内部的機構。於是提出一種:在 轉動臂的前端設置具有彈性的擋塊,並藉由該擋塊的彈力 將直徑較小的碟片彈出的機構來作爲上述直徑較小的碟片 的不當插入防止機構。但是,在操作者抵抗擋塊的彈力而 強行將直徑較小的碟片壓入的場合中,有可能導致轉動臂 轉動而進入本體的内部,而造成直徑較小的碟片無法取出 ,或者轉動臂與擋塊破損之類的問題。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2-1 1 7604號公報 【發明內容】 0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因此,有鑑於上述傳統的光碟機裝置中所存在的問題 點,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即使在操作者誤將較具有 所規定直徑之光碟更小的直徑較小的光碟插入的場合中, 也能防止該直徑較小的碟片進入裝置本體内部之情形產生 的光碟機裝置。 [用來解決課題之手段] 爲了解決上述的課題,本發明的光碟機裝置,是具備 200805263 ¥ (4) :裝置本體,該裝置本體設有可供直徑較大的碟片形記錄 媒體插入退出的碟片插入退出α ;和彈出臂,該彈出臂用 來排出上述直徑較大的的碟片形記錄媒體;及碟片搬送裝 置,該碟片搬送裝置至少可使上述彈出臂轉動到上述直徑 較大的碟片.形記錄媒體的排出位置爲止的光碟機裝置,其 特徵爲:上述彈出臂設有:用來防止直徑較小的碟片形記 錄媒體之插入的擋塊,當轉動至上述的排出位置時,上述 擋塊,可在上述直徑較小的碟片形記錄媒體的大致整體從 ®上述碟片插入退出口插入之際,轉動至與該直徑較小的碟 片形記錄媒體之插入端側的側面抵接的位置。 [發明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的光碟機裝置,被設於彈出臂的擋塊,在 彈出臂等待直徑較大的碟片形記錄媒體的插入的狀態中,
於直徑較小的碟片形記錄媒體的整體大致從碟片插入退出 口插入之際,轉動至與直徑較小的碟片形記錄媒體之插入 端面抵接的位置。換言之,擋塊是當直徑較小的碟片形記 錄媒體的整體大致被插入時形成抵接。因此,直徑較小的 的碟片形記錄媒體,是在「幾乎不存在可供操作者從碟片 插入退出口的外側朝裝置内部壓入的部分」的狀態下,抵 接於擋塊,因而限制了更進一步的插入。因此,操作者不 可能更進一步將直徑較小的的碟片形記錄媒體朝裝置内部 插入 200805263 Ψ (5) 【實施方式】 以下,針對採用本發明的光碟機裝置,參考圖面進行 詳細的說明。該光碟機裝置1,譬如第1圖所示,是搭載 於筆記型個人電腦1 000之裝置本體1001的吸入型光碟機 裝置1。該光碟機裝置1如第2圖所示,具有裝置全體形 成譬如約12.7mm程度的薄型化構造,並可對被稱爲CD ( Compact Disk)或 DVD( Digital Versatile Disk) 、BD ( Blue-ray Disc)的光碟2執行資訊訊號的記錄·播放。 首先,針對該光碟機裝置1的具體構造進行說明。如 第3圖〜第6圖所示,該光碟機裝置1具備形成裝置本體 之外框的框體3,該框體3是由:底殻4,該底殼4爲下 部框體,且略呈扁平箱狀;及頂蓋5,該頂蓋5爲覆蓋上 述底殼4之上部開口部的頂板所構成。此外,在框體3内 安裝有主框架6,該主框架6覆蓋:驅動機構1 20,該驅 動機構120使後述的基座單元22面向上方並提供搬送碟 片的驅動力;和碟片搬送裝置50,該碟片搬送裝置50係 承接驅動機構120所傳達的驅動力。 如第2圖及第5圖所示,頂蓋5是由薄板金所形成, 並具有:頂板部5a,該頂板部5a是封閉底殼4的上部開 口部;及一對側板部5b,該一對側板部5b是由該頂板部 5a的周圍沿著底殻4的兩側面略爲彎折而成。在頂板部 5a的略中央部,形成有略呈圓形的開口部7。該開口部7 ,是在後述的攫取動作時,用來使卡合於光碟2的中心孔 2a之轉盤23a的卡合突起部33a面向外部的部分。此外, -9 - 200805263 (6) 頂板部5 a之開口部7的周圍,形成有面向框體3.的內側 而略爲突出的底接突起部8,而與被保持於轉盤23 a上的 光碟2之中心孔2a的周圍形成抵接。 在頂板部5a的前面側,形成有朝框體3的內部鼓出 的一對導引突出部11a、lib,該一對導引突出部11a、 11b是一邊在高度方向上控制從後述碟片插入退出口 19插 入的光碟2,並一邊進行導引。該一對導引突出部11a、 1 1 b具有部分的圓錐形狀,該部分的圓錐形狀是在包夾通 β過開口部7而沿著光碟2之插入方向的中心線所形成的大 致對稱的位置,朝向光碟2的插入方向隆起而描繪成圓弧 ,且佔據於與光碟2之插入方向大略垂直的方向上,從外 側朝向内側連續地隆起而縮徑形成圓弧。換言之,上述的 一對導引突出部1 1 a、1 1 b,是沿著軸線方向而將圓錐分割 ,而具有彼此的頂端部面向内側的形狀,並依據從外側面 向内側的方向連續地降低並變細。 0 —對導引突出部11a、lib,可藉由具有上述的形狀, 一邊修正從碟片插入退出口 19所插入的光碟2之寬度方 向的偏移,一邊穩定地朝框體3的内部導引。此外,頂蓋 5可藉由設置上述形狀的導引突出部11a、lib,而提高頂 板部5a的剛性。再者,在頂板部5a内側的主面,實施用 來降低與光碟2之磨擦阻力的加工。 底殼4是由形成略扁平箱狀的板金所構成,其底面部 略呈矩形,在其中一個側面部設有底板部4a,該底板部 4 a是從上述的底面部向上升局並朝外側伸出。將後述光碟 -10- 200805263 • (7) 2載入至框體3內的載入臂51,是可自由轉動地被支承於 底板部4a。 在底殼4的底面部,電路基板59是利用螺絲固定等 方式形成安裝,該電路基板59配置有··構成驅動控制回 路之1C晶片等的電子零件、和用來電氣性連結各部分的 連接器、及用來偵測各部分之動作的偵測開關等。接著在 底殻4之外周壁的局部設有連接器開口部4b,該連接器開 口部4b可使安裝於電路基板59的連接器面向外部。 此外’上述的頂蓋5是利用螺絲固定於底殼4。 具體來說,如第5圖所示,在頂蓋5之頂板部5a的 外周縁部,形成有複數個可供螺絲1 2貫穿的貫穿孔1 3。 此外,在兩側的側板部5b設有:朝内側彎折成略直角的 複數個導引片14。另外,如第3圖所示,在底殻4的外周 縁部形成有:朝内側彎折成略直角的複數個固定片15,並 在上述固定片1 5形成有:對應於頂蓋5之貫穿孔1 3的螺 0絲孔1 6。此外,在底殼4的兩側面部,形成有複數個作爲 頂蓋5之複數個導引片14固定用的導引槽縫(其詳細說 明審略)。 接著,當將頂蓋5安裝於底殼4之際,是在令頂蓋5 的複數個導引片14卡合於底殼4之複數個導引槽縫的狀 態下’使頂蓋5從前面側朝背面側滑動。如此一來,將形 成頂蓋5的頂板部5a封閉底殻4之上部開口部的狀態。 接下來,在上述的狀態下,使螺絲12通過頂蓋5的複數 個貫穿孔1 3後螺合於底殻4的螺絲孔1 6。根據以上的方 -11 - 200805263 ‘ (8) 式,構成第2圖所示的框體3。 如第2圖所示,在框體3的前面安裝有:略呈矩形平 板狀的前方面板18。在該前方面板18設有:光碟2可於 水平方向上進出的碟片插入退出口 19。換言之,光碟2是 形成:可從該碟片插入退出口 19朝框體的内部插入’ 或從該碟片插入退出口 19朝框體3的外部排出。在碟片 插入退出口 19,於與長度方向形成垂直之方向的兩邊部’ 形成突面中未顯示的面板遮幕。面板遮幕,是由裁切成細 ®長形的不織布等所構成,藉由利用接著劑等張貼於前方面 板18的背面側,而可防止塵埃等侵入框體3内,並可於 光碟2插入退出時滑接於碟片表面,藉此可去除附著於光 碟2的塵埃等。 此外,在前方面板1 8的前面設有:表示部20,該表 示部2 0是以亮燈的方式來表示對光碟2存取的狀態;及 彈出鈕21,該彈出鈕21是在欲排出光碟2之際按壓。 I 再者,在設於底殻4之上述底板部4a的其中一個側 面附近,可使後述驅動機構120的滑件122沿著上述的一 個側面滑動的一對導引突起124、124,是突出設置成沿著 上述的一個側面而形成分離(請參考第1 0圖)。 此外,如第3圖及第4圖所示,主框架6是利用螺絲 固定的方式安裝於底殼4的底面部。該主框架6是位於電 路基板5 9的上方,並配置成:在略等於上述底板部4a的 高度而將底殼4的内部分隔成上下。如此一來,框體3是 由主框架6使頂蓋5側形成載入臂5 1與彈出臂52可自由 -12- 200805263 * ⑼ 轉動地面向的碟片搬送範圍,並由主框架6使底殼4側形 成:具備驅動馬達121及滑件122之驅動機構120的配設 範圍;及可將驅動馬達121的驅動力傳遞至彈出臂52之 碟片搬送裝置50的第1、第2連桿臂54、55、操作臂58 及環形臂57的配設範圍。 主框架6是由略呈扁平平板狀的板金所構成,並具有 :上表面6 a,該上表面6 a是從底殼4的背面部側到形成 底板部4a的其中一個側面部地覆蓋底殼4 ;及一對側板部 B 6b,該一對側板部6b是由該上表面6 a的周圍沿著底殼4 的兩側面彎折而成。此外,主框架6在上表面6 a形成: 可使基座單元22與碟片搬送裝置50的彈出臂52,分別面 向光碟2之搬送範圍上的基座用開口部6c及彈出臂用開 口部6d,在設有底板部4a之那一側的側板部6b,形成有 可供載入凸輪板5 3貫穿的側板開口部6 e,上述的載入凸 輪板5 3是與利用驅動馬達1 2 1而形成滑動的滑件1 2 2形 ^成連結。在該主框架6的上表面6a,於底殼4側卡合有: 碟片搬送裝置5〇的彈出臂52,該彈出臂52可跨越框體3 的内外而搬送光碟2;和操作臂58,該操作臂58可傳遞 驅動機構120的驅動力,並操作彈出臂52;及環形臂57 ,該環形臂57是用來導引第2連桿臂55的移動。 此外,主框架6,在兩側的側板部61)設置朝内側彎折 成略直角的複數個導引片6f,並設有用來與底殻4形成固 定的貫穿孔6h。另外,於底殼4上,在對應於貫穿孔6h 的位置形成螺絲孔4 c,藉由使螺絲貫穿上述的螺絲孔4 c -13- 200805263 、 (10) 與貫穿孔6h而形成螺合的方式,可固定主框架6。 該光碟機裝置1,在底殼4的底面部具備構成光碟機 本體的基座單元22。如第7圖所示,基座單元22具有: 由略呈矩形的框體所形成的基礎框體27,且該基礎框體 27是透過複數個阻尼器28 a〜28c而被副框架29所支承。( 接著,基座單元22是藉由:透過副框架29而將基礎框體 27配設於底殼4的方式,使長度方向的其中一端側位於框 體3的略中央。基座單元22,在上述長度方向的其中一端 側設有:碟片安裝部23,該碟片安裝部23可載置從碟片 插入退出口 19插入框體3之内部的光碟2;及碟片旋轉驅 動機構24,該碟片旋轉驅動機構24可驅動載置於上述碟 片安裝部23的光碟2形成旋轉。此外,基座單元22具有 :光學讀頭25,該光學讀頭25可對被碟片旋轉驅動機構 24所旋轉驅動的光碟2,執行訊號的寫入或讀取;及讀頭 進給機構26,該讀頭進給機構26可藉由在長度方向上搬 0送上述光學讀頭25的方式,而在光碟2的半徑方向上執 行動作,而上述的光學讀頭25與讀頭進給機構26是一體 設於基礎框體27。接著,基座單元22,是利用將其基礎 框體27支承於副框架29,並藉由與該副框架29形成一體 的後述基座昇降機構150而對光碟2執行昇降操作。 該基座單元22,是從主框架6的基作用開口部6c處 起面向碟片安搬送範圍,而在底殼4的底面部使碟片安裝 部23位於略中央。接著,基座單元22可藉由後述的基座 昇降機構1 5〇而形成昇降,在初期狀態中,是位在較從碟 -14- 200805263 * (11) 片插入退出口 19插入至框體3内部的光碟2更下方的位 置’隨著光碟2的載入操作而形成上昇,而可旋轉地卡合 於光碟2。在記錄播放動作之後,基座單元22是藉由基座 昇降機構1 5 0而下降,而解除與光碟2之間的卡合,並退 出光碟2的搬送範圍。 基礎框體27,是將板金冲製(punehing)成特定的形 狀,使其周圍略爲向下方彎折而形成。在基礎框體27的 _主面’連續形成有··略呈半圓狀的轉盤用開口部27a,該 轉盤用開口部27a可使後述之碟片安裝部23的轉盤23a 面向上方;及讀頭用開口部27b,該讀頭用開口部27b可 使後述之光學讀頭2 5的接物鏡2 5 a面向上方。再者,如 第6圖所示,在基礎框體27的上表面部安裝有裝飾層板 3 0 ’該裝飾層板3 0形成分別對應於上述開口部2 7 a、2 7b 的開口部。 此外,基礎框體27,在碟片安裝部23之相反側的端 0部形成有導引板3 2 ’該導引板3 2可防止光碟2與基礎框 體27之間的接觸,並將光碟2朝彈出臂52的抵接構件74 導引。在導引板32張貼有纖維薄片40,即使在光碟2形 成滑接的場合中,也能防止對光碟2的訊號記錄面形成損 傷。 此外,基礎框體27在長度方向的兩側面突設有:透 過阻尼器28a、2 8b而與副框架29形成連結的連結片41a 、41b。在各連結片41a、41b貫穿設置有貫穿孔43,該貫 穿孔43與形成於副框架29的連結片45a、45b形成連續 -15- 200805263 ‘ (12) ,並可供帶頭螺絲42貫穿。 碟片安裝部23,具由被碟片旋轉驅動機構24所旋轉 驅動的轉盤2 3 a,在該轉盤2 3 a的中心部,設有用來載置 光碟2的攫取機構33。該攫取機構33具有:卡合突起 3 3 a ’該卡合突起3 3 a是卡合於光碟2的中心孔2 a ;及複 數個卡合爪331>,該複數個卡合爪331)是卡止於上述卡合 在卡合突起部33a的光碟2之中心孔2a的周圍,而將光 碟2保持於轉盤23a上。 碟片旋轉驅動機構24,具有可使光碟2與轉盤2 3 a形 成一體地旋轉驅動的扁平狀心軸馬達2 4 a,該心軸馬達 24a是透過支承板24b並螺絲固定於基礎框體27的下面, 而使設於上表面部的轉盤23 a從基礎框體27的轉盤用開 口部27a略爲突出。 光學讀頭25具有光學滑車(optical block),而形成 對光碟2執行訊號的寫入或讀取,該光學滑車可利用接物
鏡25a來收集從作爲光源的半導體雷射所射出的光束,而 對光碟2的訊號記錄面執行照射,並利用由受光元件等所 形成的光偵測器來偵測該光碟2之訊號記錄面所反射而回 饋的光束。 此外,該光學讀頭25具有:2軸制動器之類的接物鏡 驅動機構,該接物鏡驅動機構可在光軸方向(聚焦方向) ;及垂直於光碟之記錄軌跡的方向(循軌方向)上驅動接 物鏡25a形成位移,而形成:一邊根據由上述光偵測器對 光碟2所測得的偵測訊號,利用該2軸制動器使接物鏡 -16- 200805263 ^ (13) 25a在聚焦方向及循軌方向上形成位移,一邊執行在光碟 2的訊號記錄面上配合接物鏡25a之焦點的焦點伺服裝置 、及使由接物鏡25a所集光之光束的光點追循記錄軌跡的 循軌伺服裝置等的驅動控制。再者,接物鏡驅動機構,除 了上述的聚焦控制及循軌控制之外,亦可採用可調整接物 鏡25a對光碟的訊號記錄面之偏斜(skew )的3軸制動器 ,以促使被接物鏡25a所集光的光束垂直地照射於光碟2 的訊號記錄面。 讀頭進給機構26具有:讀頭基座34,該讀頭基座34 搭載著光學讀頭25;和一對導引軸35a、35b,該一對導 引軸345a、35b將該讀頭基座34支承成可於光碟的半徑 方向上滑動;及位移驅動機構3 6,該位移驅動機構3 6可 驅動被支承於上述一對導引軸35a、35b的讀頭基座34在 光碟2的半徑方向上形成位移。
在讀頭基座34,一對導引片37a、37b與導引片38是 從相互面對的側面突出而形成,上述的一對導引片37a、 3 7b形成有可供上述一對導引軸35a、35b中之其中一個導 引軸35a貫穿的導引孔,而上述的導引片38形成有夾入 另一個.導引軸35b的導引溝。如此一來,讀頭基座34是 可滑動地被一對導引軸35a、35b所支承。 一對導引軸35a、35b,是在基礎框體27的下面配置 成與光碟2的半徑方向互相平行,並在光碟2的內外範圍 中導引「從基礎框體27的讀頭用開口部27b起面向光學 讀頭25」的讀頭基座34。 -17- 200805263 ‘ (14) 位移驅動機構36,是透過齒輪與齒條(圖面中未顯示 ),將安裝於基礎框體27之驅動馬達3 1的旋轉驅動轉換 成直線驅動,而驅動讀頭基座34在沿著一對導引軸35a、 3 5b的方向,也就是指光碟2的半徑方向上形成位移的構 件,譬如可採用具備導螺桿(lead screw )的步進馬達( stepping motor ) ° 接下來,說明透過阻尼器28支承基礎框體27的副框 架29。副框架29,是利用藉由後述的基座昇降機構150 對應於光碟2的搬送來執行昇降操作,而使基礎框體27 對光碟2形成接近或分離的構件。該副框架29具有與基 礎框體27之外形大致相同的形狀,並由略大於基礎框體 27的略矩形框體所形成,藉由與基礎框體27形成連結, 而與基礎框體27 —體構成基座單元22。副框架29,是沿 著設置導引軸35a的側面部而設置,並一體安裝有用來補 強副框架2 9的補強框架44。此外,副框架2 9安裝有阻尼 0器28a、28b,並形成有連結於基礎框體27的連結片45 a 、45b。該連結片45a是設置在:於長度方向的一側面上 對應於基礎框體2 7之連結片4 1 a的位置,連結片4 5 b是 突設在:於長度方向的另一側面上,對應於基礎框體27 的連結片41b之碟片安裝部23側的端部。 再者,在長度方向的另一側面之碟片安裝部23的相 反側的端部’並未於副框架2 9設置連結片,而是在固定 於副框架29的補強框架44,設有對應於基礎框體27之連 結片41c的連結片4 5c。如弟8圖所不,在各連結片45a -18- 200805263 ‘ (15) 〜45c貫穿設有:與基礎框體27之各連結片41a〜41c的 各貫穿孔43形成連續的貫穿孔46。接著,在連結片45 a 〜45c,安裝有各自的阻尼器28a〜28c,並透過上述的阻 尼器28a〜28c而與基礎框體27的連結片41a〜41c連結 ,並使帶頭螺絲42貫穿各貫穿孔43、46。 此外,如第7圖所示,副框架29具有:第1支軸47 ,該第1支軸47是位於面向後述滑件122之側面的碟片 安裝部23側,卡合於滑件122的第i凸輪槽縫13〇而形 成支承;和第2支軸48,該第2支軸48位於面向副滑件 1 5 1之側面的碟片安裝部23側,卡合於副滑件1 5 1的第2 凸輪槽縫1 70而形成支承;及第3支軸49,該第3支軸 4 9是位於「與面向滑件1 2 2的側面之相反側的側面」的前 面側,且可轉動地被設於主框架6之側板部6b的軸孔9 所支承。
因此,該副框架29,是連動於滑件1 22及副滑件1 5 1 的滑動,藉由第1支軸47在第1凸輪槽縫130内滑動, 且第2支軸48在第2凸輪槽縫170内滑動的方式,使碟 片安裝部23側以第3支軸49作爲支點而轉動,而能形成 基礎框體27的昇降。 此外,如第3圖所示,在底殼4的底面部設有作爲攫 取解除手段的頂高銷1 0,該頂高銷1 0可於基座昇降機構 150促使副框架29及基礎框體27下降之際,使載置於碟 片安裝部23之轉盤23a上的光碟2從轉盤23a離脫。該 頂高銷10,是位於基座單元22之碟片安裝部23的附近, -19- 200805263 ‘ (16) 從底殼4的底面部向上方突出,並在貫穿「貫穿設置於裝 飾層板30的貫穿孔27c」後,面向碟片搬送範圍上。 具有上述構造的基座單兀22,如第9圖所示的示意圖 ,是在箭頭A方向及箭頭A的相反方向上形成昇降。此 時,基礎框體27,是形成透過各阻尼器28而僅由副框架 29所支承的狀態,傳遞來自於外部之振動的通路,是形成、 通過整個具有阻尼器28的副框架29,可提高相對於衝撃 的耐性。此外,基礎框體27並不會作用包含各阻尼器28 的多餘重量,換言之,傳遞衝撃之對象物的總重量是不包 含阻尼器的部分,由於較輕.,故可更進一部提高耐衝撃性 〇 再者,該主框架6亦可在固定於底殼4時,透過阻尼 器而形成固定。具體來說,如第10圖所示,主框架6,是 在各自的導引片6f與底殼4的螺絲孔4c之間設置阻尼器 28,並利用帶頭螺絲加以固定。 ^ 形成上述固定的基座單元22,如第11圖的示意圖所 示,副框架29被主框架6所支承,該主框架6是透過底 殼4與阻尼器28而形成固定。此時,基礎框體27,是透 過阻尼器28a〜28c而僅由副框架29所支承,而且該副框 架29是被主框架6所支承,而形成該主框架6透過底殼4 與阻尼器28而固定的狀態,傳遞來自於外部之振動的通 路,是形成通過附設有阻尼器28的主框架6、及附設有阻 尼器28a〜28c的副框架29,由於是透過配置成2段階的 阻尼器,故可提高對衝撃的耐性。 -20- 200805263 ’ (17) 此外,亦可在主框架6之側板部6b的略中間部與底 殼4之間’進一步設置緩衝材3 9。緩衝材3 9,是根據因 衝撃所產生之振動的振幅而直接與側板部6b及底殼4接 觸,且爲了遮斷傳遞衝撃的通路而由厚度較薄的橡膠片等 彈性構件所形成。接著,緩衝材3 9於其中一面形成接著 劑層,並使該接著劑層黏貼於主框架6的側板部6b。 如此一來,可促使底殼4與主框架6之間的間隙狹小 化,且即使在主框架6透過阻尼器28而延續於底殼4内 的場合中,也能防止因主框架6的側板部6b接觸於底殼4 ,而導致外部干擾透過該接觸部而朝主框架6及基礎框體 22傳遞的事態。 如第12圖〜第19圖所示,該光碟機裝置1具備碟片 搬送裝置50,該碟片搬送裝置50是在:從碟片插入退出 口 19插入排出光碟2的碟片插脫位置;及將光碟2載置 於碟片安裝部23之轉盤23a的碟片載置位置之間執行光
該碟片搬送裝置50,是作爲在主框架6的上表面6a ;與面向頂板部5a之碟片安裝部23的主面之間移動操作 的支承構件,其具有:載入臂51與彈出臂52,該載入臂 51與彈出臂52可在與該光碟2之主面平行的面內形成搖 動;和載入凸輪板53,該載入凸輪板53可將來自於後述 驅動機構1 20的驅動力傳遞至載入臂5 1 ;和第1連桿臂 54,該第1連桿臂54可使彈出臂52朝光碟2的排出方向 轉動;和第2連桿臂55,該第2連桿臂55與第1連桿臂 -21 - 200805263 ' (18) 54形成連結;和拉伸線圏彈簧56,該拉伸線圈彈簧56是 張掛於第1與第2連桿臂54、55間;和環形臂57,該環 形臂57可供第2連桿臂55的導引突出部113卡合而導引 第2連桿臂55;及操作臂58,該操作臂58可藉由與驅動 機構1 2 0形成連結,而操作第1連桿臂5 4使彈出臂5 2朝 插入或排出光碟2的方向移動。 該碟片搬送裝置50,在插入光碟2而使彈出臂52轉 動至特定位置爲止的過程中,是藉由彈出臂52使第1連
I 桿臂54朝其中一方轉動,並藉由環形臂57來導引形成於 第2連桿臂55之前端部的導引突出部113,使第2連桿臂 55朝不同於第1連桿臂54之轉動方向的方向移動,再藉 由拉伸線圏彈簧56將彈出臂52朝排出方向彈推並朝插入 方向轉動。另外,在光碟2排出時,是藉由環形臂57導 引第2連桿臂55的導引突出部1 13而使第1、第2連桿臂 54、55互相接近,在拉伸線圈彈簧56未伸張而不會作用 $朝排出方向之彈推力的狀態下,藉由操作臂58透過第1 連桿臂54促使彈出臂52轉動,進而排出光碟2。 如此一來,在插入光碟2之際,在由使用者將光碟2 插入至特定位置爲止的過程中,由於可藉由拉伸線圈彈簧 56而作用朝排出方向的彈推力,而可防止因使用者中斷光 碟2的插入,導致光碟2被保持在半插入框體3内之狀態 的情形。此外,在排出光碟之際,由於附設於彈出臂52 的拉伸線圈彈簧5 6不會作用朝排出方向的彈推力,故對 應於承接驅動機構120之驅動力的操作臂58的操作,使 22-
200805263 ^ (19) 彈出臂52形成轉動,可無須仰賴彈力,而穩定地將 朝「光碟2之中心孔2 a被排出至框體3外」的特 位置排出。 以下,針對碟片搬送裝置5 〇的各構成構件作 說明。 載入臂51,是將光碟2搬送至碟片安裝部23 件,其基端部是在上述底殼4的底板部4a上,可 動地被支承在較碟片安裝部23更朝碟片插入退出C ,其前端部可朝第12圖中的箭頭ai方向及箭頭a2 動。具體地說,載入臂51是由平板狀的板金所形 其中一端部突設有貫穿部60,藉由使該貫穿部60 底板部4a,而可朝第12圖中的箭頭ai方向及a2 動地支承於底板部4 a上。 此外,載入臂51在前端部設有朝上方突出的 6 1,該抵接部6 1與從碟片插入退出口〗9插入之光 外周部形成抵接。抵接部6 1安裝有可旋轉的直徑 旋轉滾子61 a。此外,抵接部6 1是由較光碟2更柔 脂所形成,與從碟片插入退出口 19插入之光碟2 部抵接的中央部分是朝内側彎曲,其兩端部作爲已 凸緣部,而具有控制光碟2在高度方向上之移動的 形狀。 此外,載入臂51在貫穿部60的附近豎立形成 片63,線圈彈簧62的其中一端是卡止於右導引壁 另一端則卡止於該卡止片63 (請參考第6圖)。如 光碟2 定停止 詳細的 上的構 自由轉 丨19側 方向轉 成,在 卡合於 方向轉 抵接部 碟2的 較小的 軟的樹 的外周 擴徑的 略鼓形 有卡止 97,而 此一來 -23- 200805263 (20) ,載入臂51可藉由該線圈彈簧62的彈推力, 穿部60作爲支點,將光碟2從碟片插入退出 片安裝部23側彈推的方向,也就是朝第12 方向轉動彈推。 不僅如此,載入臂51突設有··貫穿卡合 凸輪板53之第1凸輪溝66的卡合凸部64。 51是藉由「使該卡合凸部64沿著載入凸輪板 輪溝66移動的方式」,一邊控制線圈彈簧62 一邊形成轉動。 促使該載入臂51轉動的載入凸輪板5 3, 的板金所形成,藉由與後述之驅動機構1 2 0的 成卡合,而隨著該滑件1 22的移動而在底板咅| 前後移動。而載入凸輪板53,是藉由重疊在補 部4a上的載入臂51之上,且被卡合凸部64 控制載入臂5 1之轉動的構件。如第21圖所开 0輪板53形成有:第1凸輪溝66,該第1凸輪 於載入臂5 1的卡合凸部64所貫穿;和第2凸 第2凸輪溝67被突設於底板部4a的導引凸言 :及一對卡合突起68、68,該一對卡合突起 合於滑件122。 第1凸輪溝66,是藉由使卡合凸部64¾ 控制被線圈彈簧62朝光碟2的載入方向彈推 的轉動的構件。第1凸輪溝66是由以下所構 引部66a,該第1導引部60a是控制卡合凸部 長時間以貫 H 1 9側朝碟 圖中箭頭ai 於後述載入 而該載入臂 53之第1凸 的彈推力並 是由平板狀 滑件122形 5 4a上形成 〖支承於底板 所貫穿,而 ;,該載入凸 溝66被突設 輪溝67,該 邪65所貫穿 68、 68是卡 >成滑動,來 之載入臂5 1 成:第1導 64,而控制 -24-
,隨著滑件122移動 200805263 ' (21) 載入臂51朝光碟2的載入方向,也就是指第j 2 頭心方向轉動;和第2導引部66b,該第2導引 接於第1導引部6 6 a且形成連續,並使載入臂5 j 的載入方向轉動;及第3導引部66c,該第3導 是連接於第2導引部66b而所形成,用來·:導引卡-’而使載入臂51從載置於碟片安裝部23之光碟 分離,朝第1 6圖中箭頭a2方向轉動。 而當載入凸輪板53在框體3内朝後方移動 使卡合凸部64沿著第2導引部66b移動,使承 簧62之彈推力的載入臂5 1朝光碟2的載入方向 第12圖中箭頭&1方向轉動,而將光碟2按壓於 部2 3側。此外,當光碟2載置於碟片安裝部2 3 使卡合凸部64沿著第3導引部66c移動,使載J 抗線圈彈簧62的彈推力而朝第1 6圖中箭頭a2 並使載入臂5 1的抵接部6 1從光碟2的外周分 光碟2形成可旋轉的狀態。 此外,在光碟2排出時 使載入凸輪板5 3移動至後方,使卡合凸部6 4從 部66b朝弟1導引部66a移動,並使載入臂51 ^ 及第19圖中箭頭&1方向轉動而抵接於光碟2。 碟2是被「承接驅動機構120之驅動力」的彈社 排出方向按壓,並一邊被「被線圈彈簧62所彈 入臂51朝插入方向彈推而排出。如此一來,碟 置5 0在光碟2排出時,形成一邊藉由載入臂5 j 圖中的箭 部66b鄰 朝光碟2 引部66c 合凸部64 2的外周 時,藉由 接線圈彈 ,也就是 碟片安裝 時,藉由 、臂51抵 方向轉動 離,而使 至前方而 第2導引 0第1 8圖 此時,光 i臂52朝 推」的載 片搬送裝 及彈出臂 -25- 200805263 ' (22) 52挾持光碟2,一邊壓出至特定的排出位置爲止,載入臂 51可防止光碟2的突然飛出。 再者,當光碟2的排出結束時,載入臂51是藉由令 卡合突起部6 4卡合在行程於載入凸輪板5 3之第1凸輪溝 66的突起部69,來控制朝^方向的轉動並保持在從碟片 搬送範圍退出的位置,等待光碟2的插入。 第2凸輪溝67,是藉由貫穿突設於底板部4a的導引 凸部65,來導引載入凸輪板53之移動的構件。該第2凸 β輪溝67,是與滑件122之移動方向平行的直線狀凸輪溝, 藉由隨著滑件122的移動而使導引凸部65滑動的方式, 將載入凸輪板53朝滑件122的移動方向導引。 卡合於滑件122的一對卡合突起68、68,是互相分離 地形成於載入凸輪板53的其中一側面側。上述的卡合突 起6 8、6 8,是藉由朝下方突設且從底殻4的底面部側突出 的方式,卡合於沿著該底殼4的側面所配設之滑件1 22的 卡合凹部1 2 7、1 2 7。如此一來,使載入凸輪板5 3與滑件 122形成一體,且隨著滑件122的移動而使載入凸輪板53 形成滑動。 再者,載入凸輪板53,是藉由使「形成上述卡合突起 68、68之那一側面的相反側」的另一個側面,可自由滑動 地貫穿於「設在右導引壁57與底板部4a之間」的間隙内 ,而可防止來自於底板部4 a的上浮。 從碟片安裝部23將光碟2朝碟片插入退出口 1 9外排 出的彈出臂52,是配設在「形成載入臂51之側面的相反 -26- 200805263 ^ (23) 側」的側面,也就是指較碟片安裝部23更朝框體3 面側。接著,彈出臂52 —邊受到後述第1、第2連 54、55及操作臂58的操作,並一邊在「將光碟2搬 碟片安裝部23側」之第12圖中的箭頭bl方向;及 光碟2排出至碟,片插入退出口 1 9側」之第i 2圖中的 b2方向上轉動。如第22圖所示,該彈出臂52具備: 支承構件7 1,該旋轉支承構件7 1是可自由旋轉地支 主框架6 ;和頂出臂72,該頂出臂72是可自由轉動 B合於旋轉支承構件7 1而將光碟2壓出;和線圈彈簧 該線圈彈簧73可將頂出臂72朝光碟2的排出方向彈 及抵接構件74,該抵接構件74被安裝於頂出臂72的 ,並與光碟2的側面抵接。 旋轉支承構件71是由略呈圓形的板金所形成, 主框架6的上表面6a上,可自由旋轉地安裝於該上 6a之碟片搬送範圍的相反側。在旋轉支承構件7〗之 _71a的略中央,貫穿設有可供主框架6安裝的安裝孔 。此外,轉動支承構件71在主面71 a形成有:隆起 條狀滑接部75,該滑接部75是滑接於主框架6。轉 承構件7 1是藉由使該滑接部7 5滑接於主框架6的方 而平順地旋轉。 此外,旋轉支承構件71形成有:可供頂出臂72 圈彈簧73卡合的卡合片76。卡合片76,是藉由從 76a的前端所彎折形成,且該立壁76a是從主面71a 立設置的方式,設成較主面71a更上方,而設成從上 的背 桿臂 送至 「將 箭頭 旋轉 承於 地卡 73, 推; 前端 且在 表面 主面 71b 的凸 動支 式, 及線 立壁 所豎 述主 -27- 200805263 、 (24) 框架6的彈出臂用開口部6d朝上表面6a側突出。該卡合 片76是由以下的構件所形成:圓筒狀的卡合部77,該圓 筒狀的卡合部77貫穿頂出臂72的開口部85,並貫穿線圈 彈簧73 ;和轉動控制部78,該轉動控制部78是藉由卡止 於從頂出臂72所突設的卡止片89,而控制頂出臂72的轉 動;及卡止凹部79,該卡止凹部79可供線圈彈簧73之其 中一側的臂7 3 c卡止。 此外,旋轉支承構件71在主面7 1 a形成有卡合孔8 0 ,且後述的第1連桿臂54是可自由旋轉地卡合於該卡合 孔8 0。而旋轉支承構件7 1,從主面7 1 a之其中一側面部 形成有彎折片8 1。彎折片8 i,是藉由從主面7〗a朝下方 彎折的方式,而形成抵接於後述基座昇降機構1 5 0之副滑 件15〗的抵接片,且由於光碟2的插入而朝第12圖中將 光碟2搬送至碟片安裝部23側的箭頭h方向轉動時,開 啓安裝於電路基板5 9之第1開關Sw 1的開關。如此一來 0 ,光碟機裝置1可偵測出被光碟2所按壓的彈出臂5轉動 至框體3之背面側爲止的狀態,進而可計算出對驅動機構 120執行驅動的時機。 可自由轉動地卡合於該卡合片76的頂出臂72,是由 平板狀的板金所形成,並具有:開口部8 5,該開口部8 5 是形成於其中一端部,而被卡合片76的卡合部77所貫穿 卡合;和第1〜第3卡止突片86〜88,該第1〜第3卡止 突片86〜88可供線圈彈簧73卡止;和卡止片89,該卡止 片89是卡止於旋轉支承構件7 1的轉動控制部78 ;和按壓 -28- 200805263 ' (25) 片90,該按壓片90可按壓用來導引光碟2之定心( centering)的左導引壁96,而從光碟2形成分離;及安裝 部9 1,該安裝部91是形成於另一端部,且安裝有抵接構 件74。開口部85,是藉由被旋轉支承構件71之卡合部77 貫穿的方式,使頂出臂72可自由轉動地卡合於旋轉支承 構件71。豎立設置於開口部8 5周圍的第1、第2卡止突 片86、87,是藉由貫穿線圈彈簧73之圓筒部73a的方式 ,而保持該線圈彈簧73。此外,第3卡止突片88,是卡 B止線圈彈簧73之其中一側的臂73b。而線圈彈簧73之另 一側的臂73c則卡止於旋轉支承構件71的卡止凹部79。 如此一來,頂出臂72是以旋轉支承構件71的卡合部77 作爲支點,並受到特定的彈簧力而被轉動彈推至碟片插入 退出口 1 9側。 此外,卡止片89是從開口部85的附近朝下方彎折而 成,並藉由頂出臂72的轉動,抵接於旋轉支承構件7 1的 $轉動控制部78,而控制朝碟片插入退出口 1 9側彈推之頂 出臂72的轉動。按壓片90,是被彈推至光碟2的搬送範 圍,並藉由按壓用來導引光碟2之定心的左導引壁96,而 可在記錄及/或播放時,使該左導引壁96從光碟2退出並 形成自由轉的構件。 被安裝於頂出臂72之安裝部91的抵接構件74,是由 比光碟2更柔軟的樹脂成型品所構成,並具有:凹陷狀的 碟片承接部74a,該凹陷狀的碟片承接部74a與光碟2的 外周部形成抵接;和貫穿孔74b,該貫穿孔74b被頂出臂 -29- 200805263 ‘ (26) 72的安裝部91所貫穿;及控制部74c,該控制部74c可 在直徑較小的碟片誤被插入之際,控制朝框體3内部的插 入。而抵接構件74是藉由被安裝於貫穿孔7 4b的安裝部 9 1貫穿,而與頂出臂72形成一體。再者,亦可在抵接構 件74形成用來防止直徑較小的光碟101之不當插入的擋 塊100。針對該擋塊100將於稍後詳細說明。
上述的彈出臂52,是使轉動支承構件71與頂出臂72 可自由轉動地卡合,並藉由線圈彈簧73而以特定的彈簧 力將頂出臂72轉動彈推至碟片插入退出口 1 9側。因此, 在彈出臂5 2藉由「承受後述驅動機構1 2 0之驅動力」的 第1連桿臂54及操作臂58而朝第19圖中箭頭b2方向旋 轉操作光碟2將其朝框體3外排出之際,即使在光碟2的 搬送範圍上存有障礙物等而作用朝箭頭方向的力時, 承受「與該光碟2排出方向之相反方向的力」的頂出臂72 ,也能對抗線圈彈簧73的彈推力並以轉動支承構件7 1的 卡合部77作爲支點而朝箭頭b i方向轉動。如此一來,可 避免使彈出臂5 2朝b2方向轉動的驅動力、與作用於上述 該驅動力之相反方向的力形成對抗的情形。因此,不會對 「驅動第1連桿臂54及操作臂58而使彈出臂52朝第19 圖中箭頭b2方向轉動」之驅動機構120的馬達等作用過 多的負荷,且能藉由彈出臂52朝排出方向的彈推力、與 作用於相反方向的力來挾持光碟2而防止破損。 可自由轉動地卡合於彈出臂52之旋轉支承構件7丨的 第1連桿臂54,是可藉由後述操作臂58的操作,而使彈 -30- 200805263 、 (27) 出臂52朝:光碟2的插入方向;或作爲排出方向之第12 圖中箭頭1^方向;或b2方向轉動的構件。該第1連桿臂 54是由形成略矩形的金屬板所構成’長度方向的其中一端 是可自由旋轉地卡合於上述旋轉支承構件71的卡合孔8 0 ,長度方向的另一端則可自由旋轉地與第2連桿臂55卡 合,在長度方向的略中間部安裝著「架設於彈推線圈彈簧 93的另一端、操作臂58的另一端5 8b、及第2連桿臂55 之間」的拉伸線圈彈簧56的其中一端。 胃 彈推線圈彈簧93,其中一端是卡止於設在主框架6之 上表面6 a的卡止部,另一端則被安裝於第1連桿臂54的 略中間部。如此一來,彈推線圈彈簧9 3將朝第12圖中p j 方向拉起第1、第2連桿臂54、55,並使環形臂57環繞 第2連桿臂55的導引突出部113。 可自由旋轉地卡合於第1連桿臂54之另一端的第2 連桿臂55,是由細長形的板金所構成,在其中一端設有朝 _環形臂57之導引溝114突出的導引凸部113,藉由與該導 胃引溝114形成卡合,而被載入導引壁112a及彈出導引壁 1 12b所導引,進而控制第1連桿臂54與第2連桿臂55之 間的距離。此外,第2連桿臂5 5,在長度方向的中間設有 彈簧卡止片55a’而使架設在與第1連桿臂54之間的拉伸 線圈彈簧56的其中一端被卡止。 此外,第2連桿臂55形成有卡合突起部116,該卡合 突起部1 1 6是卡合在形成於操作臂5 8的後述凸輪溝1 08。 碟片搬送裝置50可根據:「第2連桿臂55藉由令卡合突 -31 - 200805263 ' (28) 起部116卡合於凸輪溝108,而對應於滑件i 22的移動促 使彈出臂52轉動」的方式,而穩定地將光碟2排出到特 定的排出位置爲止。 換言之,在光碟2的排出過程中,.當因爲設於前方面 板1 8之碟片插入退出口 1 9的面板·遮幕滑接於光碟2而作 用負荷時,將使彈出臂52的轉動支承構件71及第1連桿 臂5 4朝b !方向彈推。在此,一旦第2連桿臂與操作臂5 8 未形成卡合,即使操作臂5 8隨著滑件1 22朝f2方向的滑 動而朝h方向移動,第1連桿臂54只需相對於旋轉支承 構件71並以卡合孔8 0作爲支點朝d2方向旋轉,彈出臂 52便無法朝h方向轉動。此外,第2連桿臂55也形成只 能相對於第1連桿臂54轉動。 另外,當第2連桿臂55與操作臂58形成卡合時,隨 著操作臂5 8朝d2方向的滑動,使卡合突起部1 1 6抵接於 凸輪溝1 〇 8的側壁,並使第2連桿臂5 5無法自由地相對
於第1連桿臂54轉動。換言之,第1連桿臂54是藉由「 使第2連桿臂5 5的卡合突起部116抵接於凸輪溝108之 側壁」的方式,來控制朝d2方向的旋轉。因此,在光碟2 的排出過程中,即使在彈出臂52被彈推至h方向的場合 中,一旦操作臂58朝<12方向移動,第1連桿臂54將一 邊對抗朝1^方向的彈推力並一邊朝d2方向移動,而使彈 出臂52朝b2方向轉動。如此一來,彈出臂52可實現「 對應於滑件1 22朝f2方向的滑動量」之朝b2方向的轉動 ’並可確實地將光碟2朝特定的排出位置排出。 -32- 200805263 ’ (29) 用來導引第2連桿臂55之導引突出部113移動的環 形臂57,如以上所述,是卡止於貫穿設置在主框架6之上 表面.6a的卡止孔,並豎立設置有面向底殼4側之略呈環 狀的凸輪壁112。凸輪壁112,是在從光碟2的載入到彈 出的過程中,環繞於第2連桿臂55之導引凸部1 13的構 件,並形成有:載入導引壁112a,該載入導引壁112a在 光碟2載入時可供導引凸部113滑動;和彈出導引壁1 12b ,該彈出導引壁1 12b於光碟2彈出時可供導引凸部1 13 ®滑動;及突起部1 12c,該突起部1 12c是用來防止導引凸 部1 1 3在上述載入導引壁11 2 a與彈出導引壁1 1 2b之間的 逆向移動,藉由外周部112d包圍上述112 a〜112c,而形成 可供導引突出部1 1 3移動的導引溝1 1 4。 與第1連桿臂54及驅動機構120連結且用來操作彈 出臂52的操作臂58,是由細長形的金屬板所構成,並在 長度方向的中央形成有凸輪溝108,該凸輪溝108被形成 $於第2連桿臂55的卡合凸部116所貫穿。而操作臂58, 其長度方向的一端5 8a與「已和驅動機構120之滑件122 連結」的第3連桿臂94形成卡合,而另一端58b則與第1 連桿臂54形成卡合。 如以上所述,凸輪溝108是藉由與第2連桿臂55之 卡合突起部1 1 6卡合,而可對應於滑件i 2 2的滑動動作來 促使彈出臂52轉動的構件,且凸輪溝i 〇8是形成長孔狀 ’以便於當第2連桿臂55在環形臂57形成環繞之際,可 供卡合突起部1 1 6形成移動。而凸輪溝〗08是形成於:作 •33- 200805263 ^ (30) 爲操作臂58之移動方向的第12圖中箭頭t方向;及略 垂直於d2方向的方向之間。如此一來,凸輪溝1〇8可藉 由使卡合凸部1 1 6抵接於側壁的方式來控制第2連桿臂5 5 的轉動,並可控制第1連桿臂54朝d2方向的旋轉。 該操作臂58,是藉由滑件122的滑動操作,而透過第 3連桿臂94朝第12圖中略呈左右方向的箭頭幻方向及d2 方向移動,進而操作上述第1連桿臂54及彈出臂52進行 轉動。具體來說,當操作臂58藉由第3連桿臂94而朝第 B 12圖中的箭頭I方向移動時,將朝相同方向按壓第1連 桿臂54,藉此可促使彈出臂52朝作爲光碟2之插入方向 的12圖中箭頭bq方向轉動。此外,當操作臂58藉由第3 連桿臂94而朝第1 2圖中的箭頭d2方向移動時,將促使 第1連桿臂5 4朝相同方向移動,藉此將促使彈出臂5 2朝 作爲光碟2之排出方向的第1 2圖中箭頭b2方向轉動。 可自由轉動地卡合於操作臂58之其中一端58a的第3 0連桿臂94,是由略呈〈字狀的金屬板所構成,並藉由可自 由轉動地將折曲部94a安裝於主框架6,而可朝第12圖中 的箭頭以方向及C2方向自由轉動地被支承,並藉由使形 成於「從該折曲部9 4 a所延伸設置的一端9 4 b」的卡合凸 部109與滑件122形成卡合,而使另一端94c可自由旋轉 地卡合於操作臂58。如此一來,第3連桿臂94,在當「 滑件1 22承接驅動機構1 20之驅動馬達1 2 1的驅動力而朝 第1 2圖中的箭頭h方向搬送」時,受到形成於滑件1 22 之第1導引溝I25的導引,而朝第12圖中箭頭的Cl方向 -34- 200805263 ^ (31) 轉動,並使操作臂58朝該圖中的幻方向移動。此外,第 3連桿臂94在當「滑件122朝第12圖中的箭頭f2方向搬 送」時,將被第1導引溝12 5所導引而朝該圖中的箭頭c2 方向轉動,並使操作臂58朝該圖中的箭頭d2方向移動。
再者’被配設於碟片搬送範圍之左右兩側的左右導引 壁9 6、9 7,是藉由可供光碟2的側面部滑動而用來導引定 心的構件,並由較光碟2更柔軟的合成樹脂等所形成。右 導引壁97被配設於底板部4a上,左導引壁96被配設於 主框架6上,而上述兩者均被小螺絲或接著帶等所固定。 上述的左右導引壁96、97,豎立設置有對應於光碟2 形狀的圓弧狀側壁96a、97a。上述的側壁96a、97a被設 置在:與被搬送至定心位置之光碟2的側面保持特定間隙 的位置,在光碟2之旋轉驅動不會形成接觸。其中,形成 於左導引壁96的側壁96a,其碟片插入退出口 19之相反 側的前端,被當作「透過鉸鏈部98而形成可在碟片搬送 範圍内外的區域中自由搖動」的定心導引片99。該定心導 引片99,是受到板彈簧95 (請參考第6圖)的彈推而朝 碟片搬送範圍側彎折,而能抵接於光碟2的側面。如此一 來,光碟2可被定心導引片99彈推至定心方向。此外, 定心導引片99在當「光碟2插入至框體的深處而使彈出 臂52朝h方向轉動」時,受到形成於頂出臂72之按壓 片90的按壓,而從碟片搬送範圍退出,在執行記錄播放 動作的過程中,被保持在從光碟2側面分離的位置。 接下來,針對根據上述構造的碟片搬送裝置50使光 -35- 200805263 ^ (32) 碟2從插入到排出爲止的動作進行說明。光碟2的搬送狀 態,可藉由偵測被安裝於電路基板5 9之第1〜第4開關 SW1〜SW4的壓下狀態而加以監視。第i開關SW1如第 23圖所示,被配載於彈出臂52之旋轉支承構件71的轉動 範圍,隨著彈出臂52的轉動,藉由被旋轉支承構件7 1所 壓下而切換H/L。而第2〜第4開關SW2〜SW4,則如第 23圖所示,被配設在滑件〗22的移動範圍上,藉由使滑件 122朝h方向或者f2方向滑動而依序切換h/l。 而光碟機裝置1,是藉由以微電腦來監視上述第1〜 第4開關SW 1〜SW4的壓下狀態及其時間,來偵測光碟2 的搬送狀態,而對驅動馬達121或心軸馬達24a、位移驅 動機構36、光學讀頭25等進行驅動。具體來說,是依據 第24圖及第25圖所示的時序圖,來偵測光碟2的搬送狀 態、及各種馬達等的輸出時間點。 在光碟2插入前,如第12圖所示,滑件122是朝作 |爲碟片插入退出口 1 9側之圖中的箭頭f2方向滑動,如此 一來,載入臂51是轉動保持於:卡合凸部64卡合於載入 凸輪板53的突起部69,且抵接部61從光碟2的搬送範圍 退出的位置。此外,卡合於滑件122的第3連桿臂94是 朝第12圖中的箭頭c2方向轉動,如此一來,操作轉動操 作臂58及第1連桿臂54的彈出臂52,是朝第12圖中的 箭頭b2方向轉動彈推。此外,藉由使滑件122朝[2方向 滑動,可使副滑件1 51朝圖中箭頭h2方向滑動,如此一 來,可使構成基座單元22的副框架29下降至底殻4側, -36- 200805263 ' (33) 而從光碟2的搬送範圍退出。 接著,當使用者從碟片插入退出口 19插入光碟2時 ,彈出臂52的抵接部6 1被光碟2的插入端面所按壓’而 如第13圖所示,使彈出臂52朝第13圖中的箭頭h方向 轉動。此時,由於旋轉支承構件71是以安裝孔71 b作爲 支點而朝h方向旋轉,因此與旋轉支承構件71卡合的第 1連桿臂54,其一端側也朝左導引壁96側移動。另外,
與第1連桿臂54卡合的第2連桿臂55,其卡合於環形臂 57之導引溝114的卡合凸部113,是沿著載入導引壁112a 移動。由於環形臂57的載入導引壁112a是朝向右導引壁 97側延伸設置,故第2連桿臂55受到該載入導引壁1 12a 的導引,而與第1連桿臂54分離。因此,第1連桿臂54 與第2連桿臂55,將令架設於上述兩者之間的拉伸線圈彈 簧5 6伸張,而朝互相接近的方向彈推。在此,第2連桿 臂55由於卡合凸部113抵接於載入導引壁112a,而對第 1連桿臂54作用朝向第2連桿臂55之彈簧卡止部55a的 力量,也就是指旋轉支承構件71之旋轉方向的反向彈推 力。因此,彈出臂52朝光碟2的排出方向,也就是第13 圖中的箭頭b2方向彈推。 因此,由於光碟2是一邊對抗作用於彈出臂52之朝 排出方向的彈推力並一邊執行插入,故即使在使用者插入 光碟2的動作被中途停止的場合中,光碟2也會被朝框體 3外排出’可防止光碟2以插入一半的狀態停留於框體3 内的情形。 -37-
200805263 ‘ (34) 當一邊對抗彈推力並由使用者插入光碟2,而使彈 臂52轉動至特定的角度爲止時,是由旋轉支承構件71 彎折片81對配設於電路基板59的第1開關SW1形成 壓,而啓動驅動機構120。再者,此時第1〜第4開 SW1〜4的壓下狀態,是依序形成LHHH,並由光碟機 置1的微電腦所測得(L表示被壓下的狀態,Η表示未 壓下的狀態)。驅動機構1 20是承接驅動馬達1 2 1的驅 力而使滑件122朝第1 4圖中的箭頭f!方向滑動。如此 來,由於使載入凸輪板5 3朝與滑件1 22的相同方向滑 ,故轉動受到第1凸輪溝66所控制的載入臂5 1,被線 彈簧62所彈推而朝第14圖中的箭頭3!方向轉動,使 接部61抵接於光碟2後方的側面,而執行光碟2的載 再者,當彈出臂52轉動至驅動機構120的起動位 爲止時,由於第2連桿臂5 5的轉動突起部1 1 3從環形 57的載入導引壁1 12a朝彈出導引壁1 12b移動,而使第 連桿臂54與第2連桿臂55互相接近,且線圈彈簧56 成收縮。因此,使得作用於彈出臂52之朝b2方向的彈 力停止作用。再者,由於第1連桿臂54是被第3連桿 93朝pi方向彈推,而使第2連桿臂55也朝相同方向移 ,因此使卡合凸部113從載入導引壁112a朝彈出導引 1 1 2b側移動,而位於突起部1 1 2 c的附近。 不僅如此,當滑件122朝幻方向滑動時,如第1 5 所示,卡合凸部64將在載入凸輪板53的第1凸輪溝 出 的 按 關 裝 被 動 動 圈 抵 入 置 臂 1 形 推 臂 動 壁 圖 -38 - 66 200805263 ‘ (35) 內從第1導引部66a朝第2導引部66b移動,對應於上述 的移動也使載入臂51朝該圖中的箭頭&1方向轉動,故可 將光碟2搬送至碟片安裝部23上。而在此時,第1〜第4 開關SW1〜4的壓下狀態被偵測出依序形成lhlh,故可 得知基座單元22下降至攫取解除位置爲止,並可安全地 搬送光碟2。 再者,光碟2是藉由:被載入載入臂51並受到左右 導引壁9 6、9 7的導引,且抵接於後述的止動桿1 4 〇,而在 ®碟片安裝部23上形成定心。 此外,第3連桿臂94被滑件122的第1導引溝125 所導引’而朝第1 5圖中的箭頭c i方向轉動,而與第3連 桿臂94形成卡合的操作臂58則朝該圖中的箭頭dl方向 移動。因此,與操作臂58之另一端58b形成卡合的第1 連桿臂54,是被操作臂58所按壓,而進一步朝左導引壁 96側移動。此外,由於第1連桿臂54朝操作臂58移動, 0而使旋轉支承構件71朝該圖中的箭頭卜方向轉動,因此 頂出臂72也朝相同方向轉動。此時,形成於頂出臂72的 按壓片90,將按壓突出於碟片搬送範圍上之左導引壁96 的定心導引片99,而使該定心導引片99從光碟2的側面 分離。 而此時,藉由使卡合於滑件122的卡合臂165轉動, 而使副滑件151朝該圖中的箭頭1^方向滑動,進而使基 座單元22上昇至攫取位置。如此一來,被搬送至定心位 置的光碟2,其中心孔2a的周圍是被··轉盤23a ·,及形成 -39 - 200805263 ‘ (36) 於頂板部5 a之開口部7周圍的抵接突起部8所挾持,而 被轉盤2 3 a所攫取。 再者,此時第1〜第4開關SW 1〜4的壓下狀態被偵 測出依序形成LLHH,故可得知基座單元22上昇至攫取位 置爲止’且確認光碟2被轉盤23 a所攫取。此外,本光碟 機裝置1的光碟2載入步驟,是在光碟2被轉盤23a所攫 取後,驅動心軸馬達24a而使光碟2形成半旋轉,藉由使 驅動馬達121形成逆轉而使基座單元22上昇至再度攫取 爲止,執行所謂的重複攫取(請參考第24圖)。如此一 來,可防止光碟2在中斷卡合於轉盤23 a的狀態下,被施 以記錄播放的事態產生。 接著,當滑件122更進一步朝h方向滑動時,載入臂 51將由於:卡合凸部64從載入凸輪板53的第2導引部 6 6b朝第3導引部66c移動,而朝第16圖中的箭頭a2方 向轉動,並使抵接部6 1從光碟2的側面分離。 此外,當滑件122朝h方向移動,而使副滑件1 51更 進一步朝方向滑動時,基座單元22將從攫取位置朝記 錄播放位置下降,並等待使用者執行記錄或者播放的操作 。此時,副滑件151如第16圖所示,前端部是頂接於旋 轉支承構件7 1的彎折片8 1。如此一來,由於旋轉支承構 件71 —邊拉伸彈推線圈彈簧93並一邊朝該圖中的箭頭 方向旋轉,因此與「與彈出臂52的抵接構件74形成定心 」的光碟2分離。此外,由於第1連桿臂54與旋轉支承 構件71 —起移動,且被彈推線圈彈簧93朝Pl方向彈推 -40- 200805263 ^ (37) ,因此與第1連桿臂54形成卡合的第2連桿臂55,可跨 越「用來防止導引突出部113朝載入導引壁112a側逆向 移動」的突起部112c,而朝彈出導引壁112b移動。 此外,滑件122如第16圖所示,按壓光碟2定心用 的止動桿1 40而從光碟2的側面分離。如此一來,光碟2 從:定心用的載入臂51、彈出臂52、止動桿140及左導 引壁96的定心導引片99分離,並以自由的狀態保持於轉 盤23a,且可被碟片旋轉驅動機構24所旋轉驅動。 再者,此時,第1〜第4開關SW1〜4的壓下狀態被 偵測出依序形成LLLH,故可得知基座單元22下降至記錄 播放位置爲止,而得知光碟2可形成旋轉驅動的狀態。 當記錄播放動作結束,而由使用者執行光碟2的排出 操作時,首先,使驅動機構1 2 0的驅動馬達1 2 1形成逆轉 ,而使滑件1 22朝第1 7圖中的箭頭f2方向滑動。如此一 來’載入臂5 1是藉由「卡合凸部64從載入凸輪板5 3的 •第3導引部66c朝第2導引部66b移動」,而朝第17圖 中的箭頭ai方向轉動,而使抵接部6〗與光碟2的側面抵 接。 此外,由於副滑件1 5 1朝該圖中的箭頭h2方向滑動 ’而解除朝旋轉支承構件7 1的按壓,因此彈出臂5 2受到 彈推線圈彈簧93的彈推力而朝該圖中的箭頭b2方向轉動 ’而使抵接構件74與光碟2的側面抵接。再者,彈出臂 52藉由:藉由操作臂58使與旋轉支承構件71卡合的第1 連桿臂54朝幻方向移動;及彈推線圈彈簧93的收縮, -41 - 2 200805263 ‘ (38) 而僅形成與光碟2形成抵接程度的轉動,不會造成光碟 的排出。 滑 元 的 偵 解 由 頭 移 操 52 方 朝 入 合 入 〇 19 彈 方 接下來,當滑件122更進一步朝f2方向滑動時,副 件151將朝第18圖中的箭頭h2方向滑動,而使基座單 22下降。如此一來,光碟2將被「從底殼4豎立設置」 頂高銷10所頂高,而解除與轉盤23a之間的攫取。
再者,此時第1〜第4開關SW1〜4的壓下狀態被 測出依序形成LHLH,故可得知基座單元22下降至攫取 除位置爲止,可得知形成安全地彈出光碟2的狀態。 在此之後,當與滑件122卡合的第3連桿臂94,藉 滑動於滑件122的第1導引溝125而朝第18圖中的箭 c2方向旋轉時,將使操作臂58朝該圖中的箭頭d2方向 動。如第18圖及第19圖所示,當第1連桿臂54隨著 作臂58朝d2方向的移動而朝相同方向移動時,彈出臂 將對應於操作臂58的移動量而朝第18圖中的箭頭b2 向轉動,而將光碟2排出。 此時,碟片搬送裝置50是藉由線圈彈簧62,而使 插入方向,也就是指第18圖中之箭頭a!方向彈推的載 臂51抵接於光碟2,載入臂51是藉由使卡合凸部64卡 於載入凸輪板53之第1凸輪溝66的方式,可對應於載 凸輪板53的滑動而形成轉動,但自由轉動卻受到控制 接著,由於藉由使載入凸輪板53與滑件122 —起朝第 圖中的箭頭f2方向滑動,一邊對應上述滑動而抵抗線圈 簧62的彈推力並一邊使載入臂51朝該圖中的箭頭a2 -42- 200805263 ‘ (39) 向,因此不會作用妨礙光碟2排出的彈 以載入臂5 1及彈出臂5 2 —邊挾持光碟 可防止光碟2的突然飛出。 此外,第2連桿臂5 5,是藉由利戶 連桿臂54朝d2方:向移動的方式,促使 動於環形臂57的彈出導引壁n2b。此 臂54與第2連桿臂55均是藉由操作, 移動,因此拉伸線圈彈簧56不會形成 光碟2的插入時,「藉由使彈出臂52 衍生之第1連桿臂54的移動方向;及 載入導引壁1 12a來導引導引突出部11: 連桿臂5 5的移動方向式互相形成相反 分離而導致拉伸線圈彈簧5 6伸張,而| 排出方向的彈推力,在光碟2的排出時 55的導引突出部1 13是被彈出導引壁 臂54之移動方向的相同方向導引,故J 2連桿臂55不會分離地形成移動。因 不會形成伸張,且彈出臂5 2不會朝排 藉由驅動機構1 20的驅動力而朝排出方 此時,碟片搬送裝置50,在藉由傧 在前方面板18之碟片插入退出口 19」 彈出臂52及第1連桿臂54作用相對 力的場合中,如以上所說明,由於第2 部116是藉由抵接於操作臂58之凸輪 推力。此外,藉由f 2 —邊執行排出, 弓操作臂5 8使第1 導引突出部1 13滑 時,由於第1連桿 f 5 8而朝相同方向 伸張。換言之,在 朝b i方向轉動」所 「利用環形臂57的 3形成移動」之第2 的方向,由於互相 討彈出臂52作用朝 ,由於第2連桿臂 112b朝與第1連桿 寒1連桿臂54與第 此拉伸線圈彈簧5 6 i出方向彈推,形成 向轉動。 ί光碟2滑接於「設 的面板遮幕,而對 地朝b 1方向之彈推 連桿臂的卡合突起 溝108的側壁而控 -43- 200805263 ^ (40) 制第、連桿臂54朝d2方向的旋轉,故隨著操作臂58僅 朝d2方向滑動對應於「滑件122朝f2方向之滑動量」的 距離,使第1連桿臂54及彈出臂52形成轉動。因此,碟 片搬送裝置50可對抗朝b:方向的彈推力並促使彈出臂52 轉動(該彈出臂52的轉動量是對應於滑件122的滑動動 作),而穩定地將光碟2排出至特定的排出位置。
接著如第20圖所示,當滑件1 22滑動至初期位置爲 止時,滑動動作將因爲按壓偵測開關而停止,對應於此, 彈出臂52也藉由操作臂58及第1連桿臂54而轉動至初 期位置爲止’而使光碟2停止在「中心孔2a從碟片插入 退出口 1 9排出」的位置。此外,載入臂5 1是使卡合凸部 64卡止於「形成在載入凸輪板53之第1凸輪溝66」的突 起部69,而使抵接部61從光碟2的搬送範圍退出。 再者,此時第1〜第4開關SW 1〜4的壓下狀態被偵 測出依序形成HHHH,故得知可由彈出臂52將光碟2搬 送至特定的排出位置爲止,而促使驅動馬達1 2 1的驅動停 止。 在此,在光碟2插入特定量並開啓驅動馬達12丨之驅 動的狀態下,當使用者發現所插入的光碟2有誤而瞬間抓 住光碟2的場合中,碟片搬送裝置50可在停止驅動馬達 1 2 1後,藉由進行反轉驅動而將光碟2彈出。 具體來說,如第26 1Γ所示,當光碟2從碟片插入退 出D 1 9插入特定量,並促使驅動馬達1 2 1形成驅動時, 隨著滑件122與載入凸輪板53朝h方向的移動,使載入 44 - 200805263 ‘ (41) 臂5 1朝該圖中的箭頭a 1方向轉動。此時倘若光碟2被使 用者所抓住,除了載入臂5 1的轉動被控制之外,由於載 入凸輪板5 3與滑件122 —起朝fi方向滑動,因此使突設 於載入臂51的卡合凸部64卡止在載入凸輪板53之第1 導引部66a的前端。如此一來,可控制滑件122朝f!方向 的滑動,並使驅動馬達1 2 1的驅動停止。在保持上述狀態 且經過特定的時間後,驅動馬達1 2 1形成逆轉驅動,並以 上述光碟2之插入步驟的相反步驟將光碟2排出。 此時,由於光碟2被插入特定量而促使彈出臂52也 形成特定量的轉動,因此使第1、第2連桿臂54、55朝彼 此分離的方向移動,而導致張掛於兩者的拉伸線圈彈簧56 被伸張。因此,當驅動馬達121逆轉驅動,且滑件122朝 f2方向的滑動結束時,將使承接拉伸線圈彈簧5 6之彈推 力的第1連桿臂54旋轉,而使彈出臂52朝第26圖中的 箭頭b2方向轉動。因此,光碟機裝置1形成:彈出臂52 0藉由拉伸線圈彈簧56將光碟2朝碟片插入退出口 19外排 出,也就是指朝第26圖中的箭頭h方向轉動彈推,而藉 由拉伸線圈彈簧56的彈推力將光碟2排出。因此,可防 止:由於載入光碟2時光碟2被抓住而導致驅動馬達1 2 1 的驅動停止,而導致光碟2停滯在從碟片插入退出口 1 9 排出的中斷狀態。 再者,上述光碟2的異常搬送,可藉由微電腦來監視 安裝於電路基板59之第1〜第4開關SW1〜SW4的壓下 狀態而測得。換言之,如第24圖所示,當從第1開關 -45 - 200805263 (42) SW1被彈出臂52所壓下的狀態起,到偵測出基座單元22 下降至攫取解除位置爲止(LHHH〜LHLH),滑件122的 移動時間爲特定時間,譬如3秒以上的場合中;或者當基 座單元22從攫取解除位置通過攫取位置而移動到記錄播 放位置爲止(LHLH〜LLLH)的時間爲特定時間以上的場 合中’偵測出有異常搬送,便停止驅動馬達1 2 1,並藉由 執行反轉(反向轉動)而將光碟2彈出。
此外,在排出光碟2時,當在碟片插入退出口 19的 前方放置有書籍等障礙物的場合中,一旦光碟2抵接於上 述障礙物便無法排出,而導致對驅動機構1 20的驅動馬達 121作用過多的負荷。此外,當光碟2被挾持於:承接驅 動馬達1 2 1之驅動力而形成轉動的彈出臂5 2 ;及上述障礙 物之間,也會對光碟2賦予過多的負荷。 在此,光碟機裝置1是由於:彈出臂52的旋轉支承 構件71、及頂出臂72以卡合部77作爲支點而朝b!方向 自由旋轉地形成卡合,並由線圈彈簧73朝b2方向的特定 力量所彈推。因此在排出光碟2時,即使在放置有阻撓光 碟2排出的障礙物,而使與光碟2排出方向之相反方向的 力作用於彈出臂52的場合中,也能藉由使承接上述相反 方向之力量的頂出臂72朝1^方向轉動,來防止過多的負 荷作用於驅動馬達1 2 1和光碟2的情形產生。 接著,當彈出臂52的頂出臂72朝h方向轉動時, 光碟機裝置1便停止驅動馬達1 2 1的驅動。當保持在「於 碟片插入退出口 19的前方放置有障礙物,而妨礙光碟2 -46-
200805263 ‘ (43) 排出」的狀態並經過特定時間後,將再度將光碟2 載入位置。換言之,如第27圖所示,當光碟2從 入退出口 19朝外部排出,而光碟2的其中一側面 物抵接,而使光碟2的排出僅形成特定時間的停頓 動馬達1 2 1將形成逆向旋轉。因此,上述的第〗,: 桿臂54、55及操作臂58也隨著上述旋轉而逆向移 執ί了光碟2的載入動作。再者,在上述的場合中, 1、第2連桿臂54、55,是彼此不會分離地形成移 此拉伸線圏彈簧56不會伸張,而不會對彈出臂52 排出方向的彈推力。 如此一來,光碟機裝置1可防止:光碟2處在 於朝排出方向轉動的彈出桿52、及障礙物間之狀態 ,並可防止對驅動馬達1 2 1和光碟2作用過多負荷 再者,上述光碟2的異常搬送,可藉由微電腦 安裝於電路基板59之第1〜第4開關SW1〜SW4 狀態而測得。換言之,如第25圖所示,當從驅動馬 形成反轉開始,到偵測出基座單元22從記錄播放 降至攫取位置爲止(LLLH〜LHLH),滑件122的 間爲特定時間,譬如3秒以上的場合中;或者當基 22從下降至攫取解除位置起,到第1〜第4開關 SW4全部形成未被壓下的狀態(LHLH〜ΗΗΗΗ )爲 件1 22的移動時間爲特定時間以上的場合中,偵測 常搬送,便停止驅動馬達121,並藉由執行正轉( 拉入至 碟片插 與障礙 時’驅 窘2連 動,而 由於第 動,因 作用朝 被挾持 的情形 的情形 來監視 的壓下 〖達121 位置下 移動時 座單元 SW1〜 止,滑 出有異 正向轉 -47- 200805263 ‘ (44) 動)而將光碟2載入。 如以上所述,根據採用本發明之光碟機裝置1的碟片 搬送裝置5 0,當插入光碟2時,在由使用者將光碟2插入 至特定位置爲止的過程中,由於可藉由環形臂57而將第1 連桿臂54與第2連桿臂55朝互相分離的方向導引,而對 彈出臂52作用:由張掛於上述兩者間之拉伸線圈彈簧56 所產生朝排出方向的彈推力,故可防止:由於使用者中止 光碟2的插入,致使光碟2停滯在插入框體3内的中斷狀 態。
此外,在排出光碟時形成:藉由利用環形臂57使第1 連桿臂54與第2連桿臂55 —邊接近並一邊移動的方式, 消除「對彈出臂52產生作用」之拉伸線圈彈簧56朝排出 方向的彈推力,而對應於承接驅動機構1 20之驅動力的滑 件122及操作臂5 8的操作令彈出臂5 2轉動。因此,碟片 搬送裝置50可不需仰賴彈力地藉由驅動機構120的驅動 力,穩定地將光碟2朝「將光碟2的中心孔2a朝框體3 外排出」的特定停止位置。 不僅如此,由於碟片搬送裝置50是採用:在排出光 碟2時藉由拉伸線圈彈簧56的彈推力促使彈出桿52轉動 的機構,故不會有:當承接上述彈推力的彈出桿與光碟抵 接時的抵接音。因此,光碟機裝置1於排出光碟2時不具 有噪音,可提昇使用感。 此外,採用本發明的光碟機裝置1,亦可在彈出臂52 的抵接構件74設置:用來防止直徑較小的光碟1〇1之不 -48 - 200805263 * (45) 當插入的擋塊100。換言之,雖然光碟機裝置1是形成專 供直徑較大(譬如直徑12cm)的光碟2使用,但是也考 慮到使用者誤將直徑較小(譬如直徑8cm)的光碟ι〇1插 入所導致的事故。此時,在由於上述直徑較小的碟片1 〇 1 抵接於抵接構件74而將彈出臂52朝bl方向壓入的場合 中,不需轉動到驅動驅動機構120的位置,可藉由朝b2 方向的彈推力將直徑較小的碟片101排出。另外,在直徑 較小的碟片1〇1不抵接於彈出臂52的抵接構件74,而偏 ®倚於載入臂.5 1側後插入的場合中,恐有插入至框體3深 處,而殘留於脫離彈出臂52轉動範圍的位置之虞。 因此如第2 8圖所示,彈出臂5 2形成有防止直徑較小 的碟片1 〇 1不當插入至抵接構件7 4用的擋塊1 0 0,該擋塊 1 00是即使當直徑較小的碟片1 0 1偏倚於載入臂5 1側而插 入抵接部74時,也能防止直徑較小的碟片101插入至框 體3的深處。 0 該擋塊1 〇〇是形成:較抵接構件74更朝載入臂5 1側 突出,且即使直徑較小的碟片101偏倚於載入臂51側而 插入時,可藉由局部抵接的方式,禁止更進一步插入的構 件。 此外,擋塊1〇〇在「彈出臂52已朝第29圖中的箭頭 b2方向轉動,等待光碟2插入的待機狀態」時,與碟片插 入退出口 1 9之載入臂5 1側端部的間隙是形成較直徑較小 的碟片1 0 1的直徑更短。因此,即使在直徑較小的碟片 1〇1偏倚於載入臂51側而插入的場合中,擋塊100也能確 -49- 200805263 * (46) 實地防止不當插入。 不僅如此,擋塊100在「彈出臂52等待光碟2插入 的待機狀態」中,當直徑較小的碟片1 〇 1的全體大致從碟 片插入退出口 19插入時,擋塊100將轉動至與該直徑較 小的碟片101之插入端面抵接的位置。換言之,擋塊 是在直徑較小的碟片101的全體已大致插入時形成抵接。 因此,直徑較小的碟片101是在「幾乎不殘留從碟片插入 退出口 1 9的外側壓入的部分」的狀態下抵接於擋塊1 00, β由於進一步的插入受到控制,因此使用者無法更進一步將 直徑較小的碟片1 0 1朝框體3的内部插入。 再者,該擋塊100與彈出臂52 —起在碟片搬送範圍 內朝h方向及b2方向轉動。此時,只要使彈出臂52形成 :擋塊100不會在面向碟片搬送範圍上之基座單元22的 碟片安裝部23上方轉動的長度,便可防止在彈出臂52的 轉動過程中,擋塊100形成搖動,而撞擊碟片安裝部23 0的轉盤23a或卡合突起部33a的情形。 此外,採用本發明的光碟機裝置1,如第3 0圖所示, 亦可在主框架6的上表面6a設置突出部103,該突出部 103可避免彈出臂52與碟片安裝部23之間的衝突以供上 述兩者轉動。該突起部103是在主框架6的上表面6a並 位於彈出臂52之頂出臂72的轉動範圍上,且當彈出臂52 的抵接構件74通過碟片安裝部23上或其附近之際,形成 在可供頂出臂72抵接的位置。 因此,當插入光碟2而使彈出臂52朝h方向轉動時 -50- 200805263 、 (47) ,藉由使頂出臂72抵接於突起部103 件74上昇。因此如第3 1圖(A )所示 74和抵接構件74支承之光碟2的轉動 免碟片安裝部23的轉盤23a和卡合突 突(撞撃)。 此外,突起部103僅限定形成於: 接構件74通過碟片安裝部23上或其附 臂72的位置。因此,彈出臂5 2的轉動 成該突起部103之部位以外的地方上昇 突起部設置在彈出臂52側的場合,無 個區域內保持彈出臂52的轉動高度。 5 2形成朝下方突出之突起部的場合中, 時間位在主框架6的上表面6 a並抵接 彈出臂52的軌道始終偏高。此外,即 的範圍,爲了避免朝下方突出的突起部 0間的衝突(撞撃),也需要提高彈出 上述的緣故,增加框體3的厚度,而 的小型化、薄型化。不僅如此,當在 干擾而導致彈出臂52搖動時,該該 的其他構成構件,譬如光學讀頭2 5 撃)的危險。 而這點,在採用本發明的光碟機裝 部103形成於主框架6的上表面6a,| 道僅在抵接於該突起部1 〇 3的部份變请 的方式促使抵接構 ,使得被抵接構件 軌跡也上昇,可避 起部3 3 a之間的衝 當彈出臂52的抵 近時,抵接於頂出 f軌跡,並不會在形 •。因此,相較於將 須在轉動範圍的整 換言之,在彈出臂 由於該突起部是長 於上表面6 a,因此 使在主框架6以外 與其他構成構件之 • 52的軌道。因爲 :法達成光碟機裝置 :動的過程中,由於 丨起部有與位在下方 :成滑接或衝突(撞 置1中,由於突起 S此彈出臂52的軌 ί,在其他的範圍則 -51 - 200805263 ' (48) 形成較低(指高度較低)的轉動。此外如第3 1圖(B )所 示,由於不具有朝下方突出的突起部,因此不會產生與「 位於彈出臂52之轉動範圍下方的其他構成構件」間之衝 突的危險。因此可達成框體3的小型化、薄型化。 對上述碟片搬送裝置.50供給驅動力的驅動機構120 具備:驅動馬達1 2 1 ;和滑件1 22,該滑件1 22承接驅動 馬達121的驅動力而在底殼4内滑動;及齒輪列123,該 齒輪列123是用來將驅動馬達121的驅動力傳遞至滑件 B 122,而上述構件備配設於底殻4。驅動機構120,是利用 驅動馬達1 2 1促使滑件1 22滑動,進而驅動碟片搬送裝置 50及基座昇降機構150的構件。 驅動馬達121,是當光碟2被插入至特定位置爲止時 ,利用彈出臂52的旋轉支承構件71按壓第1開關SW1, 而朝滑件1 22往h方向移動的正轉方向驅動。此外當執行 彈出操作時,驅動馬達1 2 1是朝滑件1 22往f2方向移動的 0逆轉方向驅動。滑件1 22,是藉由對應於光碟2的載入及 彈出而朝第12圖中的箭頭h方向或f2方向移動的方式, 驅動碟片搬送裝置50的各臂、及基座昇降機構150。齒輪 列1 23,是透過齒條部1 3 1而將驅動馬達1 2 1的驅動力傳 遞至滑件122。 滑件122如第32圖(A )所示,是由整體形成略長方 形的樹脂構件所構成,並形成有:第1導引溝1 25,該第 1導引溝125可使形成於第3連桿臂94的卡合凸部109卡 合於上表面122a;和第2導引溝126,該第2導引溝126 -52· 200805263 、 (49) 可供連結臂1.65卡合,而該連結臂165可驅動後述之基 昇降機構150的副滑件151 ;和一對卡合凹部127、127 該一對的卡合凹部127、127與形成於載入凸輪板53的 對卡合突起68、68卡合:及可供後述碟片插入控制機 190之開閉臂191的其中一端卡合的第3導引溝128。: 此外,滑件122在基座單元22側的側面122b形成 :第1凸輪槽縫1 3 0,該第1凸輪槽縫1 3 0被突設於基 單元22之副框架29的第1支軸47所貫穿;及齒條部1 ,該齒條部13 1係與齒輪列123卡合。在第1凸輪槽 130組裝有第1導引板152,該第1導引板152可防止 框架29之第1支軸47的晃動並使碟片旋轉驅動機構 穩定而作動。再者,滑件122在下面122c,沿著長度方 設有滑動導引溝129,該滑動導引溝129被從底殼4突 設置的一對導引突起124、124朝滑動方向導引(請參 第10圖)。 如上所述的滑件122,是在底殼4的底面部,配置 該底殼4之其中一方的側面部與基座單元22之間。此 ,該滑件122是位在:較從碟片插入退出口 19插入至 體3内部的光碟2更下方的位置,其上表面部具有略低 底板部4a的高度。接著,該滑件122是被主框架6所 盍’並透過設於底威4之底面部的驅動馬達121和齒輪 1 23而朝前後方向滑動驅動。 接著,驅動機構12〇,連動於該滑件122的滑動動 ,而使與第3連桿臂94及第3連桿臂94卡合的操作臂 座 構 有 座 3 1 縫 副 24 向 出 考 在 外 框 於 覆 列 作 -53- 58 200805263 ^ (50) 移動,進而控制彈出臂52的轉動,並使載入凸輪板53朝 前後移動,而促使載入臂51轉動。如此一來,驅動機構 120使對應於滑件122的滑動,而執行:從碟片插入退出 口 19將光碟2拉入框體3内的載入動作;及從碟片安裝 部23將光碟2朝碟片插入退出口 1 9外排出的彈出動作。 接下來,針對「執行已載入之光碟2在碟片安裝部23 上定位之定心動作」的止動桿1 40進行說明。如第6圖所 示,止動桿140是由:桿本體141,該桿本體140是可自 由轉動地被主框架6所支承;和停止突起1 42,該停止突 起142是從桿本體1 4 1的其中一端所突設,可使光碟2停 止於定心位置;和支承突起1 43,該支承突起1 43是位於 桿本體1 4 1的另一端側而貫穿線圏彈簧1 44的環狀部,且 使桿本體1 4 1可自由轉動地被主框架6所支承;及控制凸
部145,該控制凸部145貫穿「被貫穿設置於主框架6」 的導引孔1 46,並可控制桿本體1 4 1的轉動而使停止突起 1 4 2停止於光碟2的定心位置。 桿本體1 4 1是由樹脂構件所構成,突設有停止突起 142的其中一端部141是形成略圓弧狀,並藉由支承突起 1 43被主框架6所支承的方式,將該其中一端部1 4 1 a配設 成突出於上述滑件1 22的滑動範圍。如此一來,隨著滑件 122的滑動動作使滑件122的前端與桿本體141形成抵接 能使止動桿1 40以支承突起1 43作爲中心而形成轉動。 停止突起142,是藉由從桿本體141的其中一端突設 ,而可從形成於主框架6的轉動孔147處突出於主框架6 -54- 200805263 ^ (51) 的上表面6a上,進而能與光碟2的外周面抵接。停止突 起1 42是藉由:抵接於被載入臂51所導入的光碟2之插 入端側的側面,而執行使光碟2在碟片安裝部23上停止 的定心動作。使上述停止突起1 42突出於主框架6上的轉 動孔147,是藉由形成略圓弧狀的方式,可使停止突起 1 42從光碟2定心的停止位置處退出。 支承突起1 43,是具備切割有螺絲溝之中空部的略圓 柱狀構件,並被突出設置於桿本體1 4 1的另一端部。該支 承突起1 43,是藉由使中空部連續於貫穿設置在主框架6 的螺絲孔而形成螺絲固定的方式,而可朝第1 2圖中的箭 頭gl方向及g2方向自由旋轉地被主框架6所支承。此外 ,支承突起1 43其外周部貫穿線圏彈簧1 44的環狀部。線
圈彈簧144,其中一端卡止於桿本體141,且另一端卡止 在配設於底殻4的電路基板5 9,如此一來,可使止動桿 140以支承突起143作爲中心,而朝第12圖中的箭頭gl 方向轉動彈推。 控制凸部1 45,是用來控制「被線圈彈簧144所轉動 彈推」的桿本體141之轉動範圍的構件,如第3圖所示, 是較桿本體1 4 1更朝上方突設,並從形成於主框架6的導 引孔146而面向主框架6的上表面6a上。導引孔146,是 用來控制「控制凸部145之轉動範圍」的構件,如此一來 ,可使被線圈彈簧1 44朝g 1方向轉動彈推的桿本體1 4 1, 停止在執行光碟2定心的特定位置。此外,導引孔146是 藉由形成圓弧狀的方式,而可使桿本體141從執行光碟2 -55- 200805263 、 (52) 定心的停止位置處退出。 如以上所述的止動桿140,是藉由桿本體141被線圈 彈簧144所彈推,且控制凸部145卡止於導引孔146之箭 頭gl側的其中一端的方式,使停止突起142朝「使光碟2 停止於定心位置」的停止位置轉動。接著,止動桿1 40當 載入光碟2時,停止突起1 42被光碟2之插入端側的側面 所抵接。如此一來’止動桿140將光碟2定位於碟片安裝 部2 3上。當定心完成後,止動桿1 4 0,其桿本體1 4 1的其 i 中一端141a被朝匕方向搬送之滑件122的前端所按壓, 而朝箭頭g2方向轉動。如此一來,使停止突起1 42從光 碟2的外周分離,而使光碟2自由旋轉。當彈出光碟2時 ,止動桿140是藉由滑件122朝f2方向滑動的方式,而被 線圈彈簧144所彈推,並使停止突起142在「使光碟2停 止於定心位置」的停止位置轉動,並準備光碟2的載入。 接下來,針對「連動於上述滑件122的滑動動作,而 0操作基座單元22形成昇降」的基座昇降機構150進行說 明。基座昇降機構150是在:攫取位置、攫取解除位置及 記錄播放位置之間昇降操作基座單元22,上述的攫取位置 是指··使基座單元22上昇,而將已定位於碟片載置位置 的光碟2載置於碟片安裝部23之轉盤23a的位置;上述 的攫取解除位置是指:使基座單元22下降,而使光碟2 從碟片安裝部23的轉盤23a離脫的位置;而上述的記錄 播放位置是指:使基座單元22位於攫取位置與攫取解除 位置之間,而對光碟2執行訊號的記錄或播放的位置。 -56- 200805263 ^ (53) 具體來說,基座昇降機構150,是藉由對應於滑件 122及滑件122的滑動動作而形成滑動的副滑件151,促 使形成於基座單元22的第1支軸47及第2支軸48昇降 ,進而執行基座單元22之昇降的構件。在滑件1 22面對 基座單元22的側面,如第32圖(A)所示,用來操作基 座單元22使其在上述攫取解除位置及上述記錄播放位置 之間形成昇降的第1凸輪槽縫1 3 0,是延伸形成於長度方 向上。第1凸輪槽縫130是由:下側水平面部130a、上側 水平面部130b及傾斜面部130c所形成,且可滑動地被突 設於基座單元22之副框架29的第1支軸47所貫穿。上 述的下側水平面部1 3 0a對應於攫取解除位置,上述的上 側水平面部1 3 Ob對應於記錄播放位置,而上述的傾斜面 部130c連結上述下側水平面部130a與上側水平面部130b 〇 此外,如第3 2圖(A )所示,第1凸輪槽縫1 3 0配設 g有第1導引板152,該第1導引板152可導引第1支軸47 的移動,並可防止位於記錄播放位置之第1支軸4 7的晃 動而使碟片旋轉驅動機構24穩定地作動。第1導引板152 是由板彈簧構件所構成,其中一端卡止於「形成在第1凸 輪槽縫130之上部」的卡止片153,而另一端則卡止於「 形成在第1凸輪槽縫130之下側」的卡止凹部154。此外 ,第1導引板152彎折形成有突出部155,該突出部155 位於上側水平面部1 3 Ob與傾斜面部1 3 Οχ間之接點上部, 當基座單元22上昇至攫取位置時使第1支軸47移動,並 •57- 200805263 ♦ (54) 當支軸47移動至上側水平面部1 3 〇b時突出於滑件〗22的 上表面122a側。 此外,第1凸輪槽縫1 3 〇的下側水平面部1 3 0 a,具有 略大於支軸47之直徑的高度且形成可自由滑動。另外, 上側水平面部130b與第1導引板i 52之間的高度是形成 :等於或者略低於支軸47之直徑的高度。因此,第1導 引板152當支軸47移動至上側水平面部13 (^時,將壓入 支軸47而使支軸47被挾持在與上側水平面部130b之間 ® 。因此,第1導引板152可抑制「被設於基座單元22之 碟片旋轉驅動機構24的心軸馬達24a」所產生的振動,而 穩定光碟2並使其旋轉。 此外,第1導引板152,是藉由使支軸47被挾持在與 上側水平面部1 3 Ob之間的方式,使突出部〗5 5突出於滑 件122的上表面122a上,而被主框架6的上表面6a所按 壓。因此,滑件122形成:被第1導引板1 52按壓至底殻 $ 4側,而可抑制因基座單元2 2的驅動所衍生的振動或千擾 的影響。 副滑件1 5 1是配設成:支承從基座單元22之副框架 29所突設的第2支軸48,並與滑件122卡合,而可隨著 該滑件122的滑動動作朝垂直於光碟2載入方向之第12 圖中的箭頭iM方向、或h2方向滑動。 如第3 2圖(B )所示,副滑件1 5 1是由合成樹脂製的 細長形平板構件所構成,上表面1 5 1 a形成有延伸於長度 方向的上導引溝158,該上導引溝158可供從主框架6突 -58- 200805263 、 (55) 出的導引凸部157卡合。此外,副滑件151,在與下面 15 1b之上導引溝158形成錯開的位置,形成有延伸於長度 方向的下導引溝160,該下導引溝160可供從底殼4突出 的導引凸部1 5 9卡合(請參考第10圖)。接著,副滑件 151是藉由使從主框架6突出的導引凸部157卡合於上導 引溝158的方式,使該導引凸部157滑動於上導引溝158 ,且藉由使從底殻4突出的導引凸部159卡合於下導引溝 160的方式,使該導引凸部159滑動於下導引溝158,進
I 而連動於滑件122的滑動動作,而朝箭頭hl方向或h2方 向滑動。 此外,副滑件1 5 1,是在位於滑件1 22側之長度方向 的其中一端形成有卡合溝1 6 6,該卡合溝1 6 6可供與滑件 122連結的連結臂165卡合。卡合溝166被設於卡合片 1 6 7,該卡合片1 6 7是延伸設置在與副滑件i 5丨之長度方 向垂直的方向上。此外,副滑件1 51,其形成有卡合片 馨1 6 7的其中一端部與相反側的另一端部,在光碟2載入時 被當成抵接於上述彈出臂5 2之旋轉支承構件7 1的抵接凸 部168。該抵接凸部168,在載入光碟2之際是藉由抵接 於旋轉支承構件7 1之彎折片8 1的方式,而透過與旋轉支 承構件71連結的第1連桿臂54,使與第1連桿臂54連結 之第2連桿臂55的導引凸部113,跨越環形臂57的突起 部1 1 2 c而移動,並促使彈出臂5 4轉動直到抵接構件7 4 從光碟2的側面釋放爲止。 該副滑件1 5 1在碟片插入退出口 1 9側的側面1 5丨b, •59- 200805263 ' (56) 沿著長度方向形成有第2凸輪槽縫17〇,該第2凸輪槽縫 170可與上述第1凸輪槽縫130 一起操作基座單元22,而 使基座單元22在上述攫取位置、攫取解除位置及記錄播 放位置的範圍內昇降。第2凸輪槽縫1 7 0是由:下側水平 面部170a、上側水平面部17 0b及傾斜面部170c所形成, 該下側水平面部170a對應於攫取解除位置,該上側水平 面部1 7 Ob對應於記錄播放位置,該傾斜面部i 7 〇 c係連結 上述下側水平面部170a與上側水平面部170b,並且對應 B於攫取位置,且第2凸輪槽縫1 7 0可滑動地被突設於基座 單元22之副框架29的第2支軸48所貫穿。 該第2凸輪槽縫1 7 0的傾斜面部1 7 0 c,是設置在較上 側水平面部1 7 〇b的位置更高的位置,並藉由略爲下降的 構造而將基座單元22朝上側水平面部1 70b導引。如此一 來,被第2凸輪槽縫170所導引的基座單元22,是藉由使 副滑件1 51朝h方向滑動的方式,使第2支軸48從下側 I水平面部170a上昇至傾斜面部i7〇c,並從攫取解除位置 移動至攫取位置爲止。此時,基座單元22是利用··轉盤 23a ;及設於頂蓋5之頂板部5a的抵接突起部8,夾入「 被搬送至碟片安裝部23之光碟2」的中心孔2a周邊,而 執行光碟2的攫取。不僅如此,當副滑件151朝hi方向 滑動時,由於第2支軸48從傾斜面部170c朝上側水平面 部170b下降,而使基座單元22從攫取位置朝記錄播放位 置移動。 此外,如第32圖(B )所示,第2凸輪槽縫170與上 -60- 200805263 ' (57) 述第1凸輪槽縫13 0同樣配設有第2導引板171,該第2 導引板171可導引第2支軸48的移動,並可防止位於記 錄播放位置之第2支軸48的晃動,而使碟片旋轉驅動機 構24穩定地動作。第2導引板1 71是由板彈簧構件所形 成,其中一端是卡止在「形成於第2凸輪槽縫170之上部 」的卡止片173,另一端則卡止在「形成於第2凸輪槽縫 170之下側」的卡止凹部174。此外,第2導引板171,在 上側水平面部170b與傾斜面部170c之間的接點上部,彎 曲形成有突出部175,該突出部175可於基座單元22上昇 至攫取位置之際使第2支軸48移動,並當第2支軸48移 動至上側水平面部170b時,突出於副滑件151的上表面 1 5 1 a 側。
此外,第2凸輪槽縫170的下側水平面部170a,具有 略大於第2支軸48之直徑的高度,且形成可自由滑動。 另外,上側水平面部170b與第2導引板171之間的高度 是形成:等於或略低於第2支軸48的直徑。因此,第2 導引板171將於第2支軸48移動至上側水平面部170b時 壓入第2支軸48,而使第2支軸48在第2導引板171與 上側水平面部170b之間形成挾持。因此,第2導引板171 可與上述第1導引板152 —起抑制:由設於基座單元22 之碟片旋轉驅動機構24的心軸馬達24a所產生的振動, 進而使光碟2穩定地旋轉。 此外,第2導引板171,是藉由使第2支軸48挾持在 與上側水平面部170b之間的方式,使突出部175突出於 -61 - 200805263 ' (58) 副滑件151的上表面151a上,而被主框架6的上表面6a 所按壓。因此,副滑件151形成:被第2導引板〗7〗按壓 至底殼4側,而可抑制基座單元2 2之驅動所衍生的振動 或干擾的影響。 卡合於副滑件1 5 1的卡合溝1 6 6,且連·結滑件1 2 2與 副滑件151的連結臂165是形成略L字狀,其折曲部 165a是可自由轉動地安裝於主框架6,且形成於「從該折 曲部165a延伸設置之短邊側的其中一端i65b」的卡合凸 部177,則可自由移動地與滑件122的第2導引溝126卡 合,而形成於長邊側之另一端1 6 5 c的卡合凸部1 7 8,是可 自由移動地卡合於副滑件1 5 1的卡合溝1 6 6。
該連結臂165是當滑件122朝h方向移動時,藉由卡 合凸部177移動於滑件122之第2導引溝126'而以折曲 部165a作爲支點朝方向旋轉,並一邊使卡合凸部ι78 移動於卡合溝1 6 6 —邊使副滑件1 5 1朝h i方向滑動。此 外,連結臂165是當滑件122朝f2方向移動時,藉由卡合 凸部177滑動於第2導引溝126,而以折曲部165a作爲支 點朝i2方向旋轉,並一邊使卡合凸部178移動於卡合溝 1 66 —邊使副滑件1 5 1朝h2方向滑動。 如第3圖、第6圖及第33圖所示,在該光碟機裝置1 設有導引銷180,該導引銷180可於基座單元22上昇至攫 取位置之際,導引基座單元22而使「被碟片搬送裝置50 搬送至定心位置之光碟2」的中心孔2a ;與「被設於基礎 框體27之碟片安裝部23」的轉盤23a之間的位置定位。 -62- 200805263 ^ (59) 導引銷1 8 〇是從底殼4的底面部所豎立設置,如第3 3 圖所示’在上部形成有:貫穿形成於基礎框體27之導引 孔181的凸緣部182。凸緣部182,具有略大於基礎框體 27的導引孔181之孔徑的外徑,並由第1導引部183與第 2導引部184所形成,上述的第】導引部183是由面向上 端部逐漸擴徑的傾斜面所形成,而上述第2導引部1 84則 由面向上端部逐漸縮徑的傾斜面所形成。接著,凸緣部 182是在基礎框體27上昇時,藉由第1、第2導引部183 、184 —邊滑接在形成於導引孔181的導引壁〗85並貫穿 的方式,而將基座單元22導引至攫取位置或者攫取解除 位置。
上述被導引銷180所貫穿之基礎框體27的導引孔181 ,是貫穿設置在轉盤23的附近,而該轉盤23是從作爲基 座單元22之轉動支點的第3支軸49處分離。導引孔1 8 1 内如第33圖所示,在基礎框體27的下部隆起形成有導引 壁185。導引壁185,形成略大於導引銷180之凸緣部182 外徑的間隙,並藉由使凸緣部1 82貫穿該間隙的方式導引 基座單元22,而形成光碟2的中心孔2a、與碟片安裝部 23的轉盤23a之間的定位。 具體來說,如第34圖及第33圖(a )中的二點鎖線 所示,在基座單元22下降至攫取解除位置時,導引銷1 80 的凸緣部1 82是位在較導引孔1 8 1更上方的位置。接著, 當光碟2被搬送至定心位置時,基礎框體27將上昇而使 凸緣部182貫穿於導引孔181内。接下來,當基礎框體27 -63- 200805263 , (60) 朝光碟2的攫取位置上昇之際,如第35圖及第33圖(b )中的實線所示,隆起形成於導引孔181内的導引壁185 是滑動於導引銷180的第1導引部183,而凸緣部182則 貫穿於導引壁185間的間隙。如此一來,藉由基礎框體27 一邊被導引銷180所導引並一邊上昇的方式,而執行碟片 安裝部2 3的轉盤2 3 a、與被搬送至定心位置之光碟2的中 心孔2a間的定位,因此不會對光碟2或轉盤23a作用過 多的負荷,並可順利地執行攫取。 • 此外,由於導引銷1 8 〇及導引孔1 8 1,是在「設有用 來支承基座單元22之轉動的第3支軸49」的長度方向之 其中一端、與相反側的另一端側,且對應於碟片安裝部23 的附近所形成,故能以絕佳的效率修正被搬送至定心位置 的光碟2、與轉盤23a之間的偏移(錯位),而可確實地 執行光碟2的中心孔2a與轉盤23a的卡合突起部33a之 間的定位。 接下來,如第36圖及第33圖(c)中的一點鎖線所 ®示,一旦當基座單元22下降至記錄播放位置,基礎框體 27之導引孔181的導引壁185將滑動於凸緣部182的第2 導引部184,並可貫穿導引孔181地將凸緣部182導引至 導引孔181後,使導引壁185下降至與凸緣部182分離的 位置。如此一來,在基座單元22已下降至記錄播放位置 的狀態中,由於導引銷180與導引孔181並未形成接觸, 故可防止振動之類的干擾從底殼4透過導引銷1 8 〇而朝基 礎框體27側傳遞。因此,可防止干擾通過導引銷180朝 64- 200805263 氣 (61) 碟片旋轉驅動機構24或光學讀頭25傳遞,而對記錄播放 特性產生不良影響。 而導引銷1 80是形成:不會與「被碟片旋轉驅動機構 24所旋轉驅動」之光碟2的下面形成接觸的高度,故不會 有傷及光碟2之資訊記錄面之虞。 當記錄播放動作結束,而進入光碟2的排出步驟時, 基座單元22將朝攫取解除位置下降,並藉由以頂高銷1 〇 將光碟2從轉盤23頂起的方式來解除攫取。此時,基礎 框體27是使導引孔181位於導引銷180的下部。 此外,在採用本發明的光碟機裝置1中,導引銷1 80 可兼任「用來解除光碟2之攫取」的頂高銷1 〇。換言之, 導引銷1 8 0的上端部可形成半球狀,且導引銷1 8 0及基礎 框體27的導引孔181亦可對應於「形成在被載置於轉盤 23a之光碟2的中心孔2a附近」的非記錄範圍而形成。如 此一來,當基座單元22下降至光碟2的攫取解除位置時 ,可由導引銷180的上端部頂起光碟2’而解除與轉盤 23 a之間的攫取。根據上述的構成,不需要採用導引銷 1 8 0之外的頂高銷1 〇,故可達成零件數量的減少和光碟機 裝置1的輕量化。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爲顯示搭載著採用本發明之光碟機裝置的 電子機器的外觀立體圖。 第2圖··爲顯示採用本發明之光碟機裝置的外觀立 -65- 200805263 4 (62) 體圖。 第3圖·爲顯示採用本發明之光碟機裝置内部的立 體圖。 第4圖:爲顯示卸下主框架後的光碟機裝置的立體 圖。 第5圖:爲顯示頂蓋的外觀立體圖。 第6圖:爲顯示採用本發明之光碟機裝置内部的立 體圖。 第7圖:爲顯示基座單元的立體圖。 第8圖:爲顯示基礎框體與副框架間之連結部位的 剖面圖。 第9圖:是用來說明在基座單元中,由基礎框體與 副框架間之阻尼器所形成的支承構造的說明圖。 第10圖:爲顯示另一種光碟機裝置之範例的立體圖 〇 第11圖··爲顯示另一種光碟機裝置之範例的剖面圖 〇 第12圖:是顯示光碟之搬送步驟的圖面,爲顯示光 碟之插入開始時的俯視圖。 第13圖:是顯示光碟之搬送步驟的圖面’爲顯示光 碟促使彈出臂轉動之狀態的俯視圖。 第1 4圖:是顯示光碟之搬送步驟的圖面’爲顯示滑 件驅動彈出臂及載入臂之狀態的俯視圖。 第15圖:是顯示光碟之搬送步驟的圖面,爲顯示光 -66- 200805263 ’ (63) 碟已被搬送至定心位置之狀態的俯視圖。 第16圖··是顯示光碟之搬送步驟的圖面,爲顯示光 碟從各臂釋放而形成可自由轉動之狀態的俯視圖。 第17圖:是顯示光碟之排出步驟的圖面,爲顯示光 碟被各臂所抵接之狀態的俯視圖。 第18圖:是顯示光碟之排出步驟的圖面,爲顯示光 碟被各臂所搬送之狀態的俯視圖。 第19圖:是顯示光碟之排出步驟的圖面,爲顯示光 碟被各臂所搬送之狀態的俯視圖。 第20圖:是顯示光碟之排出步驟的圖面,爲顯示光 碟被排出至特定位置並形成停止之狀態的俯視圖。 第21圖:爲顯示載入凸輪板的立體圖。 第22圖:爲顯示彈出臂的分解立體圖。 第23圖:爲顯示安裝有第1〜第4開關的電路基板 、及用來按壓上述各開關之滑件的俯視圖。 第24圖:爲光碟載入時的時序圖。 第25圖:爲光碟彈出時的時序圖。 第26圖:是顯示在光碟的插入步驟中,光碟被把持 之狀態的俯視圖。 第27圖:是顯示在光碟的排出步驟中,位於光碟之 搬送範圍上的障礙物對搬送造成妨礙之狀態的立體圖。 第28圖:爲顯示設有擋塊之彈出臂的立體圖。 第29圖:爲顯示防止直徑較小的光碟不當插入之狀 態的俯視圖。 •67- 200805263 • (64) 第30圖·:爲顯示··在主框架的上表面設有用來導引 彈出臂轉動之導引突出部的光碟機裝置的立體圖。 第3 1圖··是顯示被導引突出部所導引之彈出臂的轉 動軌跡的示意圖,其中(A)圖爲彈出臂抵接於導引突出 部的圖,(B )圖爲顯示彈出臂未抵接於導引突出部之狀 態的圖。 第3 2圖:爲顯示滑件及副滑件的立體圖。 第33圖:爲顯示導引銷與導引孔之位置關係的剖面 W 圖,其中(a )圖內容爲位於攫取解除位置的位置關係圖 ,(b )圖內容爲位於碟片載置位置的位置關係,(c ) 圖內容則是位於記錄播放位置的各位置關圖。 第34圖:爲顯示在基座單元下降至攫取解除位置的 狀態中,導引銷及導引孔的立體圖。 第3 5圖:爲顯示在基座單元朝攫取位置上昇的狀態 中,導引銷及導引孔的立體圖。 0 第3 6圖:顯示在基座單元朝記錄播放位置上昇的狀 態中,導引銷及導引孔的立體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 光碟機裝置 2 : 光碟 3 : 框體 4 : 底殼 5 : 頂蓋 -68- 200805263 、 (65) 6 : 主框架 7 : 開口部 10 : 頂高銷 11 = 導引突出部 18 : 前方面板 19: 碟片插入退出口 2 2: 基座單元 23 : 碟片安裝部 23a : 轉盤 24 : 碟片旋轉驅動機構 25 : 光學讀頭 26 : 讀頭進給機構 28 : 阻尼器 29: 副框架 31 · 驅動馬達
33 : 34 : 攫取機構 讀頭基座 41 * 連結片 43 : 貫穿孔 44: 補強框架 45 : 連結片 46 : 貫穿孔 47 : 第1支軸 48 : 第2支軸 -69- 200805263 ’ (66)
49 : 第 3 支 軸 50 : 碟 片 搬 送 裝 置 51 : 載 入 臂 5 2 : 彈 出 臂 5 3.: 載 入 凸 輪 板 54 : 第 1 連 桿 臂 55 : 第 2 連 桿 臂 56 : 拉 伸 線 圏 彈 簧 57 : τ™ 形 臂 58 : 操 作 臂 59 : 電 路 基 板 62 : 線 圈 彈 簧 71 : 旋 轉 支 承 構 件 72 : 頂 出 臂 73 : 線 圈 彈 簧 74 : 抵 接 構 件 93 : 彈 推 線 圈 彈 簧 94 : 第 3 連 桿 臂 100 : 擋 塊 101 : 直 徑 較 小 的 碟片 113: 導 引 突 出 部 120 : 驅 動 機 構 121 : 驅 動 馬 達 122 : 滑 件 -70- 200805263 ‘ (67) 150 : 151 : 165 : 180: 181 : 182 : 基座昇降機構 副滑件 連結臂 導引銷 導引孔 導引壁
71
Claims (1)
- 200805263 ' (1) 十、申請專利範圍 I一種光碟機裝置,是具備:裝置本體,該裝置本體 設有可供直徑較大的碟片形記錄媒體插入退出的碟片插入 退出口;和彈出臂,該彈出臂用來排出上述大尺寸的碟片 形記錄媒體;及碟片搬送裝置,該碟片搬送裝置至少可使 上述彈出臂轉.動到上述直徑較大的碟片形記錄媒體的排出 位置爲止的光碟機裝置,其特徵爲: 上述彈出臂設有:用來防止直徑較小的碟片形記錄媒 體之插入的擋塊,當轉動至上述的排出位置時,上述擋塊 ,可在上述直徑較小的碟片形記錄媒體的大致整體從上述 碟片插入退出口插入之際,轉動至與該直徑較小的碟片形 記錄媒體之插入端側的側面抵接的位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的光碟機裝置,其中 上述彈出臂具有:旋轉支承構件;和頂出臂,該頂出臂可 自由轉動地安裝於該旋轉支承構件;及抵接構件,該抵接 0構件設有上述擋塊,並與上述直徑較大的碟片形記錄媒體 抵接,上述彈出臂,在等待上述直徑較大的碟片形記錄媒 體之插入的待機狀態中,轉動至上述排出位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記載的光碟機裝置,其中 位於上述排出位置的上述抵接構件、與上述碟片插入退出 口之長度方向的兩端部之間的間隙’是較上述直徑較小的 碟片形記錄媒體的直徑更短。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的光碟機裝置,其中 上述彈出臂是設在上述裝置本體之其中一側面側’且於其 -72- 200805263 4 (2) 前端形成有上述擋塊,上述彈出臂的長度形成爲:該擋塊 不會轉動於碟片安裝部上之程度的長度,該碟片安裝部被 設於上述裝置本體的略中央部,且用來載置上述直徑較大 的碟片形記,錄媒體。-73-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5346908A JP2007157190A (ja) | 2005-11-30 | 2005-11-30 |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0805263A true TW200805263A (en) | 2008-01-16 |
Family
ID=38125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95144230A TW200805263A (en) | 2005-11-30 | 2006-11-29 | Disk drive unit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70169135A1 (zh) |
JP (1) | JP2007157190A (zh) |
KR (1) | KR20070057008A (zh) |
CN (1) | CN1975899A (zh) |
TW (1) | TW200805263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958520B2 (en) * | 2006-08-18 | 2011-06-07 | Sony Corporation | Disk drive device |
JP5032402B2 (ja) * | 2008-06-20 | 2012-09-26 | ソニーオプティアーク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JP2011060343A (ja) * | 2009-09-07 | 2011-03-24 | Sony Corp |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KR101744099B1 (ko) * | 2011-01-04 | 2017-06-0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디스크 로딩장치 |
JP5314733B2 (ja) * | 2011-07-05 | 2013-10-16 | 株式会社日立メディア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 光ピックアップ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ディスク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215573A (ja) * | 1999-01-27 | 2000-08-04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ディスクロ―ディング装置 |
US7210149B2 (en) * | 2002-10-28 | 2007-04-24 | Orion Electric Co., Ltd. | Disc insertion preventive device |
-
2005
- 2005-11-30 JP JP2005346908A patent/JP2007157190A/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6
- 2006-11-27 US US11/604,459 patent/US20070169135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6-11-29 KR KR1020060118771A patent/KR20070057008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6-11-29 TW TW095144230A patent/TW200805263A/zh unknown
- 2006-11-29 CN CNA2006101639412A patent/CN1975899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070169135A1 (en) | 2007-07-19 |
CN1975899A (zh) | 2007-06-06 |
JP2007157190A (ja) | 2007-06-21 |
KR20070057008A (ko) | 2007-06-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200805263A (en) | Disk drive unit | |
JP2005251363A (ja) |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フレーム、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セット、電子機器 | |
JP2005085449A (ja) |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 |
JP4222386B2 (ja) | ディスク搬送機構及びディスク記録及び/又は再生装置 | |
JP2005085446A (ja) |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 |
JP4192969B2 (ja) |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 |
TWI336071B (zh) | ||
US20070162919A1 (en) | Disc drive and base unit | |
US7676819B2 (en) | Disk conveying apparatus | |
JP4281704B2 (ja) | ディスク駆動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
JP4525560B2 (ja) | ディスク搬送機構及び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 |
JP4240065B2 (ja) |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 |
JP3959312B2 (ja) |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のローディング機構 | |
JP4525638B2 (ja) |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 |
JP2007157189A (ja) |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 |
JP4513731B2 (ja) |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 |
JP4285164B2 (ja) |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 |
JP2005251362A (ja) | ディスクローディング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 |
JP2005085451A (ja) |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 |
JP4811150B2 (ja) |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 |
JP4631816B2 (ja) |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 |
JP4661731B2 (ja) |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 |
JP4103743B2 (ja) |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 |
JP4665867B2 (ja) | ディスク搬送機構及び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 |
JP2007157188A (ja) |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