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521205A -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 Google Patents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521205A
TW200521205A TW92137790A TW92137790A TW200521205A TW 200521205 A TW200521205 A TW 200521205A TW 92137790 A TW92137790 A TW 92137790A TW 92137790 A TW92137790 A TW 92137790A TW 200521205 A TW200521205 A TW 20052120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ituted
carbon atoms
unsubstituted
group
aromatic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21377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268951B (en
Inventor
Hong-Lin Chen
Hsien-Chang Lin
Shih-Shih Liang
Shyan-Jenq Lu
Original Assignee
Ritdispla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tdisplay Corp filed Critical Ritdisplay Corp
Priority to TW921377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268951B/zh
Publication of TW2005212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5212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689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68951B/zh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Description

200521205 玖、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有機電激發光材料及其有機電激 發光元件,尤指一種含石夕取代基styrylbenzene之有機電激 5發光材料及其有機電激發光元件。 【先前技術】
Ik著電子科技進步’重量輕、效率高的顯示器亦隨著 蓬勃地發展,並逐漸取代傳統映像管顯示器(CRT),例如 10液晶顯示态(LCD ),然而液晶顯示器仍然存在著許多缺 點,例如其視角不夠廣,應答時間不夠快,所以無法使用 在高速的動晝下。而且其需要使用偏光板和背光板,因而 增加了耗電ϊ、重量與成本。另外,液晶顯示器仍然無法 輕易地製作出大型面板。 15 有鑑於此,有機電激發光元件(〇rganic
Ekohnn刪cent Device )以其自發光、無視角限制、省 電、製程容易、成本低、高應答速度以及全彩化等優點, 使有機電激發光元件具有極大的應用潛力,可望成為下一 代的平面顯示器及平面光源照明,包括特殊光源及一般照 有機電激發光元件包括一基板、一 第一電極 電激發光層與一第二電極。者 ^φ 田轭以―電壓或電流於有機電 激啦先7G件時,電洞與電子係 3 ^ . 、別由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 注入,由於外加電場所造成 的電位差,使得載子在有機電 200521205 激發光層中移動、相遇而產生再結合,而由電子與電洞再 結合所產生的激子(exciton)能夠激發有機電激發光層中 的發光分子,然後激發態的發光分子以光的形式釋放出能 量’其中發光分子係包括小分子及高分子的有機電激發光 5 材料。 承上所述,關於有機電激發光層之有機材料的研究已 經發展了相當長的時間,例如W.Helfrish,Dresmer, Williams等人成功的使Anthrancene(蔥)晶體發出藍色光(j.
Chem. Phys. 1966, 44, 2902),另外 Vincett,Barlow等人利 10用氣相沉積法沉積多芳香環化合物以製得發光元件(Thin Solid Film,1982, 94, 2902),然而其所製作之發光元件的發 光強度不高且發光效率較低。於1987年,C· W. Tang及S. A. VanSlyke針對有機電激發光層的設計發表一雙層結構,其 係包括一有機薄膜層及一含有電洞或是電子傳輸特性的薄 15膜層;此有機電激發光層的特性依材料基態和激發態之間 的能階差而有發光色度不同的特性。其所發出的綠光最大 亮度達到1000cd/m2,而發光效率達到llm/w (Appl phys
Lett,1987, 51,913);接著,如 japanese J〇urnal 〇fApplied Physics,1988, 27, 2, L269 - L271 及 J0urnal of Applied 20 Physics,1989, 9, 3610所示之三層結構之有機電激發光 層’以降低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之驅動電壓及提高其亮度, 此二層結構為有機電激發光層、電洞傳輸層及電子傳輸層。 其中,發光材料是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中最重要的材 料,選擇有機電激發光層之材料至少需要滿足四項要求。 200521205 第一是具有尚的螢光量子效率,且發光波峰在可見光區域 内,波長範圍狹窄;第二是具有良好的半導體特性,即具 有高的導電率,能傳導電子或電洞,或兩者兼具;第三是 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其薄膜不會產生針孔(pinhole);以及 5第四是有良好的熱穩定性,高溫蒸鍍下不會裂解,且其薄 膜不易產生結晶現象。 由於大多數有機染料在固態時存在濃度悴熄之問 題,導致螢光的波峰變寬或紅移,所以一般將其以低濃度 的方式摻雜在具有電子或電洞傳輸性質的主體中(USP 10 4,769,292)。染料的吸收光譜與主體的發射光譜需有良好的 重疊,使能量能有效的從主體分子傳遞到客體分子。 distyrylbenzene之衍生物通常具有不錯的量子效率, 而且可以容易藉由官能基(functional group)調整其放發光 顏色。目前已有distyrylbenzene之衍生物應用在有機電激 15 發光元件,例如日本出光興產發表多篇相關化合物之專利 USP 5,121,029、USP 5,126,214、USP 5,130,603、USP 5,516,577、USP 5,536,949、USP 6,093,864和 W002/20459 等。索尼(Sony)亦發表相關化合物之專利EP0960927、 EP1072668、EP1073128、USP 6,228,514。此外,亦有文獻 20 報導以styrylbenzene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作為有機電激發光 材料,如 Synthetic Metal,2001,121,1661、Synthetic Metal, 2001,121,1665、Appl. Phys. Lett· 1995, 67, 26、Engineering B,2001,85, 126以及 Org· Lett·,2003, 5, 1 131 等文獻。 styrylbenzene之衍生物受到廣泛的研究以應用於有機 200521205 電激發光材料及其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但始終存在著一些 缺點,例如亮度不足、發光效率不高、驅動電壓過高、色 彩純度不高等問題。舉例而言,如USP 5,130,603所示,其 係 利 用 5 N,N’-diphenyl _N,N’-bis-(3-methylphenyl)-[l,1 ’-biphenyl]-4,4,-diamine (TPD)做為電洞傳輸層,並以 2,5-bis(2,2-di-p-tolyvinyl)xylene (DTVX)做為有機電激發 光層,結果於5V電壓下,其發光亮度為300 cd/m2,發光波 長為486nm,而在7V電壓下,其發光亮度可達1000 cd/m2。 10 另外,在USP 5,536,949中,其係利用TPD做為電洞傳輸層, 4,4’-Bis(2,2-diphenylvinyl)biphenyl (DPVBi)做為有機電激 發光層,而且有機電激發光層中並摻雜有4,4’-Bis[2-{ 4-(N5N-diphenyl amino)pheny } vinyljbiphenyl (DPAVBi),然後以8-hydroxyquinoline做為電子傳輸層,結 15 果於8 V電壓下,其發光亮度為400 cd/m2,發光波長為 494nm。此外在USP 6,093,864中所顯示的結果皆與上述類 似,且distyrylbenzene系列衍生物於利用真空蒸鐘來形成 於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中時,其分子的熱穩定較差,於實際 生產製造時所進行的測試中,甚至有分子裂解之情況發 20 生。因此,應用於實際量產時有其困難及複雜性。 【發明内容】 本發明之目的係在提供一種有機電激發光材料及其 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俾能穩定材料中較易裂解之雙鍵,提 200521205 升同類化合物之熱穩定性。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在提供一 及其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俾能減少:激發光材料 現象,避免濃度綷媳效應,故可^ =堆®㈣’㈣ 效率及使料命。 Ο"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之 本發明之又-目的係在提供一種有機電激發光材料 及其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俾能提高發光亮度、增加發光效 率及提高有機電激發光材料真空蒸鑛時之熱穩定〜生; ίο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有機電激發光材料,包含一 如下式(I )之化合物:
其中’ Ri、R2、R3為各別獨立的烷基(alkyl)、瓖烷 基(cycloalkyl)、烷氧基(alkyl〇xy)、芳香族烴基、芳 香族複環基、或是芳烷基;其中Rl、r2、R3係具1至1〇 15個碳原子之取代或不取代的烷基、1至個碳原子之取代 或不取代的環烧基或1至1 〇個碳原子之取代或不取代的燒 氧基’或是具有6至30個碳原子之取代或不取代的芳香族 烴基、6至30個碳原子之取代或不取代的芳香族複環基、 或6至30個碳原子之取代或不取代的芳烷基;r4、&為 2〇各別獨立的烧基(alkyl )、環烧基(cycloalkyl )、腈基、 芳香族烴基、芳香族複環基、或芳烷基,且R4、r5係具i 200521205 至ίο個碳原子之取代或不取代的烷基、丨至ι〇個碳原子 之取代或不取代的環烷基、腈基、或是具有6至3〇個碳原 子之取代或不取代的芳香族烴基、芳香族複環基或芳烷 基,Ar為芳香族烴基、噻吩(thi〇phene)、呋喃…或是芳 5曰私複%基,且Ar為具有6至30個碳原子之取代或不取 代的芳香族烴基或芳香族複環基、以及嗟吩(thi〇phene)、呋 喃(Λ-an); A&B係各別獨立的氫原子、具有丨至ι〇個碳 原子之取代或不取代的烷基、具有丨至1〇個碳原子之取代 或不取代的環烷基、具有丨至1〇個碳原子之取代或不取代 10的鏈烯基、具有6至30個碳原子之取代或不取代的芳香族 烴基、具有6至30個碳原子之取代或不取代的芳香族複環 基、具有6至30個碳原子之取代或不取代的芳烷基。 本發明有機電激發光材料之式(1 )化合物中,Ar之鍵 、、’。對象不限,較佳係與A或B有鍵結或沒有鍵結,而八與B 15之間鍵結與否不限;本發明有機電激發光材料之取代基團 不限,較佳係任思選自由下列取代基團所組成之群組: 200521205
其中,R6&R7係各別獨立,具有1至10個碳原子之取代 或不取代的烷基、6至30個碳原子之取代或不取代的芳香族 烴基、芳香族複環基、或芳烷基。 本發明之有機電激發光材料不限,較佳係包含任意選自 由下列化合物所組成之群組:
200521205
-δΓ 化合物8
化合物9
Η
12 200521205
本發明有機、φ ^ 粗τ、 电教發光元件中所使用之有機電激發光: 枓式U )所示之化人札 有機材料^可作為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中任 t 物,較佳係為電洞傳輸層之摻雜物; :摻雜浪度不限,較佳係為lwt%〜30wt%。 --槁%包括—種有機電激發光元件,至少包括-…-有機電激發光層與一第二電極依序設置於一 13 200521205 板上;其中,有機電激發光層所使用之材料包含如下式(工) 之化合物:
且’ Ri、R2、R3為各另U獨立的烧基(alkyl )、環烧基 5 ( cycloalkyl )、烧氧基(alkyloxy)、芳香族煙基、芳香 族複環基、或是芳烧基;其中Ri、R2、Rs係具1至1〇個碳原 鲁 子之取代或不取代的烷基、1至10個碳原子之取代或不取代 的環烷基或1至1 〇個碳原子之取代或不取代的烷氧基,或是 具有6至30個碳原子之取代或不取代的芳香族烴基、6至3〇 10個碳原子之取代或不取代的芳香族複環基、或6至3〇個碳原 子之取代或不取代的芳烷基;&、Rs為各別獨立的烷基 (alkyl)、環烷基(cycl〇alkyl)、腈基、芳香族烴基、芳 香族複環基、或芳烷基,且R4、Rs係具丨至⑺個碳原子之取 代或不取代的烷基、丨至10個碳原子之取代或不取代的環烷 15基、腈基、或是具有6至3〇個碳原子之取代或不取代的芳香馨 私辽基、芳香族複環基或芳烧基;Ar為芳香族烴基、塞吩 (th10phene)、呋喃(furan)或是芳香族複環基,且射為具有 6$至3 0個碳原子之取代或不取代的芳香族烴基或芳香族複 s 土以及口塞吩(thiophene)、口夫喃(furan) ; a及B係各別 犯獨立的氫原子、具有⑴^固碳原子之取代或不取代的烧 基具有1至丨〇個碳原子之取代或不取代的環烷基、具有i 至10個碳原子之取代或不取代的鏈婦基、具有6至30個碳原 14 200521205 的芳香族烴基、具有6至30個碳原子之取 ^ 代的方香族複環基、具有6至30個碳原子之 不取代的芳烷基。 Μ 本發明有機電激發光元件所使用之式(化人 就鍵結對象不限,而Α與Β之間鍵結與否不限;有機電激 2光元件中有機電激發光材料之取代基團不限,較佳係任 意選自由下列取代基團所組成之群組··
Γ Ί \J ~ϋτ. ySe 酬 - V—J
其中’ R6及&係各別獨立,具有1至10個碳原子之取代或不 10取代的烷基、6至30個碳原子之取代或不取代的芳香族烴 基、芳香族複環基、或芳烷基;本發明有機電激發光元件 中所使用之有機電激發光材料不限,較佳係包含任意選自 由下列化合物所組成之群組: 15 200521205
化合物11
16 200521205
本發明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中,其電洞傳輸材料(h〇le transporting material)不限,較佳係更包括具有芳香於、一 類取代基芳香族複環基類取代基的芳香族胺化合物 > 基 、芳香 17 200521205 族二胺化合物或是芳香族三胺化合物;所使用之電洞傳輸 材料條件不限’較佳為其玻璃轉化溫度係大於1〇(rc。 本發明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中所使用之基板不限,可以 疋塑膠(plastic)基板或是一柔性(flexible)基板,如聚 5 碳酸 S旨(p〇lyCarb〇nate,Pc )基板或是聚 p〇lyester, ρΕτ ) 基板,較佳係透明基板。 所使用之第一電極不限,較佳係透明電極;本發明元 件中,夾置於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間之有機電激發光層不 限,較佳係一層以上之層積結構;其所使用之層積結構不 φ 10限,較佳係包含有電洞注入層、電洞傳輸層、發光層、電 子傳輸層或電子注入層及其組合;有機電激發光層之搭配 組合不限,較佳可以是陽極/發光層/陰極、陽極/發光層/ 電子傳輸層/陰極、陽極/電洞傳輸層/發光層/陰極、陽 電洞傳輸層/發光層/電子傳輸層/陰極、陽極/電洞注入層/ 15電洞傳輸層/發光層/陰極、陽極/電洞注入層/電洞傳輸層/ 發光層/電子傳輸層/陰極、或是陽極/電洞注入層/電洞傳輸 層/發光層/電子傳輸層/電子傳注入/陰極等。 本發明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中之層積結構之形成方式不 · 限,較佳係以蒸鍍(evaporation)、旋轉塗佈(spin c〇ating)、 20喷墨(ink jet priming)或是印刷(pHnting)方式形成於第一電 極之上;有機電激發光材料之成膜方式不限,較佳係以真 空蒸鍵法、分子線蒸著法(MBE)、沉浸法、旋轉塗佈法、 鑄造法(casting)、條碼法(bar code)、滾筒塗佈法⑶州叩) 等形成;本發明所使用之第二電極之形成方式不限,較佳 18 200521205 係以蒸鍍法、電子束鍍膜法(E_gun)或是濺鍍法() 所形成;且第二電極之材質不限,較佳係銘、減合金、 鈣、錯銀合金、銀合金或是銀等導電性材料。 由於依本發明之有機電激發光材料係如上述一般式⑴ 5中所示的:對稱之化合物,並引入石夕取代基團,因而使得 其具有較高的熔點。而且,矽取代基團可穩定鄰近之雙鍵, 所以當本發明之有機電激發光材料於低壓高溫下昇華時, 不易發生分子裂解的情形,即本發明有機電激發光材料具 有車乂同的熱私疋。‘上所述,本發明之有機電激發光材 10料及其有機電激發光元件除了能夠有效地加強發光亮度、 增加發光效率及提高熱穩定性,同時可以增加元件之使用 壽命。 【實施方式】 15 為能讓貴審查委員能更瞭解本發明之技術内容.,特 舉數較佳具體實施例說明如下。 貫施例一、化合物4之合成流程 以下流程圖表示出本發明實施例化合物4之合成方 20去为別依序合成出化合物(A)、(B)、(C)與(D),即可合 成出代表本實施例化合物4之(E): 19 200521205
化合物(A) : 2,5-二碘-1,4-二甲基苯(2,5-diiodo-l,4-xylene) 取埃酸(27.5 g,121 mmol)和碘(60.25 g,237 mmol ) 5 放入雙頸瓶(1000 ml)中,雙頸瓶一端連接冷凝管,通入 氮氣,另一端以血清塞封住;加入醋酸(5〇〇 ml ),四氯 化碳(100 ml)、對二曱苯(37.4 ml),及30%硫酸水溶 春 液(34 ml),並放一個磁石攪拌子攪拌,加熱至8(rc ;反 應28小時後’將圓底航冰浴,再加入約1 〇〇mi的曱醇攪拌, 10會有固體大量析出,利用抽濾將溶液移除;將固體用氯仿 溶解,以飽合硫代亞硫酸鈉水溶液萃洗,收集有機層,並 以無水硫酸鎂除水,再用真空迴旋濃縮器濃縮;用氣仿(1〇〇 ml)和曱醇(l50ml)再結晶可得白色的固體(8i.57g), 產率77%。光譜數據如下: 20 200521205 mp 92〇C _93〇C ; 1H NMR (300 MHz,CDC13) δ 2.32 (s, 6H),7.63 (s,2H) 也-合物(B) : 2,5-雙三甲基矽-1,4-二甲基苯 5 (2,5-bis(trimethylsilyl)-1,4-xylene) 取化合物(A)( 30 g,83 ·8 mmol)放入雙頸瓶( 250 ml), 右邊架上加液漏斗,中間通氮氣,注入乙醚(175 ml ), 以磁石攪拌子攪拌;將圓底瓶冰浴至〇°C,加入1.6 Μ溶於 正己烧之正丁烧Μ (108 ml,0· 17mol )於加液漏斗,緩慢 10 滴入,並充分攪拌之;半小時後,再注入氯化三甲基矽(32.4 ml,250 mmol )及乙醚(70 ml)於加液漏斗内,緩慢滴入; 反應三小時後,將反應物倒入裝有碳酸氫鈉水溶液的錐形 瓶中和至中性,並用乙酸乙酯萃取多次。收集有機層,以 無水硫酸鎂除水,再用真空迴旋濃縮器除去溶劑;以曱醇 15 作再結晶,得白色固體(10.50 g),產率50%。光譜數據 如下: mp 68〇C -69〇C ; 1H NMR (300 MHz 5 CDC13) δ 0.30 (s5 18H),2.41 (s,6H),7.22 (s,2H) 20 化合物iC) : 1,4-雙二甲基溴-2,5-雙三曱基矽苯 (1,4-Bis (bromomethy 1)-2,5-bis (trimethyl silyl)benzene) 取化合物(B) ( 7.00 g,28.0 mmol),N-溴丁二内亞醯 胺(NBS ) ( 9.97 g,56.0 mmol )及過氧化苯曱醯(benzoyl peroxide) ( 75%,0.678 g,2.1 mmol)置於雙頸瓶(250 ml) 25 中,雙頸瓶一端連接冷凝管,通入氮氣,另一端以血清塞 21 200521205 封住;注入四氣化碳(72 ml),以磁石攪拌子攪拌;加熱 至50-60°C,並以鹵素燈照光,四小時後停止反應;待回到 室溫後,重力過濾,用少量的四氯化碳沖洗固體,並收集 慮液,滤液以飽和硫代亞硫酸納水溶液及氯化納水溶液萃 5 洗數次,分離水層和有機層,水層再用乙酸乙酯萃取;收 集有機層,以無水硫酸鎂乾燥,再用真空迴旋濃縮器除去 浴劑,以甲醇作再結晶’得白色固體(8 · 19 g ),產率7 2 %。 光譜數據如下: mp 92〇C -93〇C ; 1H NMR (300 MHz, CDC13) δ 0.39 (s? 10 18H),4.60 (s,4H),7.52 (s,2H) ik合物(D): 1,4-雙二乙基-2,5-雙三甲基矽-苯_1,4-二曱基碟 酸酯 (1,4-Bis(diethyl)-2,5-bis(trimethylsilyl)-phenyl -1,4-dimeth 15 anephosphonate) 取化合物(C) ( 4·00 g,9·80 mmol )及 Triethyl phosphite (3.70ml,21.6mmol)放入雙頸瓶(25ml)中,並放一個 磁石攪拌子攪拌,於氮氣下加熱至i丨〇°c,迴流24小時;回 溫至室溫’再用真空抽乾,得白色固體;以矽膠管柱層析 20分離純化(沖堤劑:乙酸乙自旨/正己烷=2 ),最後可得白 色的固體(4.30 g),產率84%。光譜數據如下: mp 65〇C -66〇C ; 1H NMR (300 MHz 5 CDC13) δ 0.33 (s5 18H),1.19 (t,J = 7.02 Hz,12H),3.25 (d,J = 20.8 Hz,4H), 3.95 (m,8H),7.60 (s,2H) 22 25 200521205 化合物(El : 1,4-雙(4-(队义二苯基銨基)苯乙烯基-2,5-雙 三曱基矽-苯 (l,4-di(4-(N,N-diphenylamino)pheny)vinyl-2,5-di(trimethylsilyl)benzene) 取化合物(D) ( 0.800 g,1.731 mmol)、4_(N,N-二苯基銨基) 5 苯甲酸(〇_9〇7g,1.73 1 mmol )放入雙頸瓶(25 ml )中, 雙頸瓶一端通入氮氣,另一端以血清塞封住;注入THF( 5.2 ml),以磁石授拌子攪拌30分鐘;在冰浴下,加入t-BuOK (0.5 83 g,5.193 mmol),溶液顏色立刻變黃;回至室溫, 繼續攪拌24小時;在冰浴下,加入5%硫酸水溶液悴熄反 10 應。抽氣過濾,收集黃色固體;以曱苯再結晶,得淡黃色 固體(0.936 g),產率85%。光譜數據如下: mp 296〇C 6-297〇C ; 1H NMR (400 MHz, CDC13) δ 0.38 (s,18H),6·91 (d,J = 8 Hz,2H),7.01(d,J = 8 Hz,4H), 7.05(d,J = 7 Hz,4H),7_10(d,J = 7Hz,8H),7.22-7.31(m, 15 10H),7.36(d,J = 8Hz,4H),7.78(s,2H) 請參照化合物(E)之合成方法 化合物3 : 1,4_雙(口卡口坐冬基)苯乙烯基-2,5-雙三曱基 >5夕-苯 (l,4-di(4-(carbazol-9,yl)phenyl)vinyl-2,5-di(trimethylsilyl)benzene)
光譜數據如下: mp 382〇C-385〇C; ]H NMR (400 MHz5 CDC13) δ 0.50 (s, 18H)5 7.10 (d, J = 200521205 8 Hz,2H),7.32(dd,J = 6.4, 1.6 Hz,4H),7.38〜7.52(m,8H),7.56〜7.63(m, 6H),7.75(d,J = 8.6 Hz,4H),7.91(s,2H),8.16(d,J=8.0 Hz,4H). 5 化合物F : 1,4-雙(4-(N,N-萘小基-苯基銨基)苯乙烯基-2,5-雙三 甲基矽-苯 (1,4-di(4-(N,N-Naphthalen-1 -y l^henylamino)phenyl)vinyl-2,5-di(trimethylsilyl)benzene)
10 光譜數據如下: mp 296〇C6-298〇C; 1H NMR (400 MHz5 CDC13) δ 0.37 (s5 18H), 6.87 (d, J =8·4 Hz,2H),6.94(d,J = 6.4, 1.6 Hz,2H),6.98(d,J = 8.4 Hz,4H),7.08(d, J = 8.6, 8.0 Hz,4H),7.18〜7.24(m,4H),7.27〜7.38(m,10H),7.46(dd,J=8.0 Hz,4H),7.76(s,2H),7.77(d,J = 7.8 Hz,2H),7.88(d,J = 8.0 Hz,2H), 15 7.93(d,J=8.0 Hz,2H) 實施例二、有機電激發光元件 首先,提供一個100mm X 100mm的玻璃基板,然後 於此玻璃基板上鑛上15Onm厚度的銦錫氧化物,並經由黃 20 光餘刻形成1 Omm X 1 Omm發光區域的圖樣後,在真空度 1(T5 Pa下進行真空蒸鍍,第一層先鍍上35nm厚的電洞傳輸 材料,此電洞傳輸材料為NPB(N,N’-diphenyl_N,N’-bis-(l-naphthalenyl)-[l,l ’-biphenyl]-4,4’-diamine),其結構如 下所示,電洞傳輸材料的蒸鍵速率係維持在0.2 nm/sec。 25 接著,第二層再同時鍍上結構如下之 DNA(9,10-Di-naphthalen-2-yl-anthracene)以及本發明之有 機電激發光材料(即實施例一之化合物(E))為一發光層, 200521205 DNA與化合物(E)重量比例為100:1.7,其厚度為45nm,蒸 鍍速率係維持纟0.2nm/sec。
其、、、"構如下所示,其係作為電子傳輸層,其厚度為20nm, 蒸鏡速率是0.2 nm/sec。
最後,以LiF(1.2nm)及Al(150nm)為材料鍍於上述之電 10子傳輸層上,以作為陰極。如此,依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 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便製作完成。 實施例三、比較實施例 當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係利用如下式(11)所示的化合物 15作為發光層的材料,則當施加6V的電壓給所製得之有機電 激發光元件時,可以得到亮度1007 cd/m2、電流密度219 mA/cm2、發光效率 2.4 lm/W和 4.6 cd/A,C.I.E =(〇 15, 0.20)。 25 200521205
DPAVBi
當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係利用如下式(III)所示的另一種 習知的有機電激發光材料作為發光層的材料時,施加6V的 電壓給所製得之有機電激發光元件時,可以得到亮度為 1016 cd/m2、電流密度 11.5 mA/cm2、發光效率 4.6 lm/W和 8.9 cd/A,C.LE.=(0.16,0.27)。
式(III)
實施例四、量測結果 10 本發明有機電激發光元件的發光特性量測是利用直流 (DC)電壓來驅動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並利用Keithly 2000 量測,結果顯示發光顏色為藍色。此外,有機電激發光元 件的EL光譜量測係利用Otsuka Electronic Co·的光譜儀,並 使用photodiode array當作為偵測器,所測得之光譜圖形係 15 如圖1所示,其顯示發光波長在468 nm,而有機電激發光元 件的電流-亮度值(I-B)係如圖2所示,其電流-電壓值(ι_ν) 係如圖3所示,因此,當施加6 V的電壓給所製得之有機電 激發光元件時,可以得到亮度1943 cd/m2、電流密度212 mA/cm2、發光效率 4.8 lm/W和 9.2 cd/A,C.I.E.=(〇.l8, 20 0.32) 〇 26 200521205 比較上述的結果可以清楚瞭解,不論是以最大亮度或 是發光效率而言,利用本發明之有機電激發光材料(如 所製得的有機電激發光元件皆明顯優於利用習知的有機電
激發光材料(如式(II)或式(ΠΙ)所示)所製得的有機電激發光 5元件。 X 上述實施例僅係為了方便說明而舉例而已,本發明所 主張之權利範圍自應以申請專利範圍所述為準,而^僅限 於上述實施例。任何未脫離本發明之精神與範疇,而對其 10進行之等效修改或變更,均應包含於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 中0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顯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與習知的有機電激發光材料 15之有機電激發光元件的EL光譜量測圖; 圖2係顯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與習知的有機電激發光材料 之有機電激發光元件的電流_亮度量測圖;以及 圖3係顯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與習知的有機電激發光材料 之有機電激發光元件的電流_電壓量測圖。 20 【圖號說明】 無 27

Claims (1)

  1. 200521205 拾、申請專利範圍: • 一種有機電激發光材料,包含一如 構· 戈q式(I )之結
    B 式(I), ίο 15 其中R丨、R2、R3為各別獨立的具i至1〇個碳 取代或不取代的烷基(alkyl·)、1至10個碳原子:取^ 不取代的環烷基(cycloalkyl)、1至1〇個碳原子之取代 或不取代的烧氧基(alkyloxy)、具有6至3(M固碳原子之 取代或不取代的芳香族烴基、6至3〇個碳原子之取代或不 取代的芳香族複環基、或6至30個碳原子之取代或不取代 的芳烷基;R4、I為各別獨立的具!至1〇個碳原子之取 代或不取代的烷基(alkyl)、1至1〇個碳原子之取代或不 取代的環烷基(cycloalkyl)、腈基、或是具有6至%個 碳原子之取代或不取代的芳香族烴基、芳香族複環基或芳 烷基;Ar為芳香族烴基、噻吩(thi〇phene)、呋喃(f—或是 芳香族複環基,且Ar為具有6至3〇個碳原子之取代或不 取代的芳香族.烴基或芳香族複環基、以及麵脑沖⑽)、 呋。南(fUran);八及3為各別獨立的氫原子、具有1至⑺個 碳原子之取代或不取代的烧基、具有U 1()個碳原子之取 代或不取代的環烷基、具有丨至1〇個碳原子之取代或不取 代的鏈烯基、具有6至30個碳原子之取代或不取代的芳香 28 20 200521205 族煙基、具有6至30 環基、或具有6至30 個石反原子之取代或不取代的芳香族複 個碳原子之取代或不取代的芳烷基。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甘士 弟項所述之有機電激發光材料, 其中式(I )之化合物中^係盥Δ々。丄 Λ Ώ 你興Α或Β有鍵結或沒有鍵結, 之間係有鍵結或沒有鍵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 ^ _ 固乐1項所述之有機電激發光材料, 一中材料係任意選自由下列跑 歹J取代基團所組成之群組:
    10 且R6、及117係、各別獨立,具有i至1G個碳原子之取 代或不取代的燒基、6至3(3個碳原子之取代或不取代的芳 香紅經基、芳香族複環基、或芳院基。 4 ·如申請專利範 且材料為任一 圍第1項所述之有機電激發光材料, 選自由下列群組之化合物: 29 200521205
    化合物9
    化合物11
    30 200521205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有機電激發光材料’ 31 200521205 其中式(i)中所示之材料係為發光層之摻雜物。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有機電激發光材料, 其中式(1 )中所示之材料摻雜濃度係介於lwt%至30wt%之 間。 7· —種有機電激發光元件,至少包括: 一第一電極、一有機電激發光層與一第二電極依序設置 於一基板上; 其中’有機電激發光層所使用之材料包含如下式(1 )之化 合物:
    且’ Ri、R2、R3為各別獨立的具丨至⑺個碳原子之取代 或不取代的烷基(alkyl)、丨至⑺個碳原子之取代或不取 代的環烷基(CyCl〇alkyl)、丨至⑺個碳原子之取代或不取 代的烷氧基(alkyloxy)、具有6至30個碳原子之取代或不 15取代的芳香族烴基、6至3〇個碳原子之取代或不取代的芳香 私複%基、或6至30個碳原子之取代或不取代的芳烷基; R4、R5為各別獨立的具1至10個碳原子之取代或不取代的烷 基、1至10個碳原子之取代或不取代的環烷基、腈基、或是 具有6至30個碳原子之取代或不取代的芳香族烴基、芳香族 2〇複環基或芳烷基;Ar為芳香族烴基、噻吩(thi〇phene)、呋 喃(furan)或是芳香族複環基,且Ar為具有6至3〇個碳原子 之取代或不取代的芳香族烴基或芳香族複環基、以及噻吩 32 200521205 (thiophene)、σ夫喃(furan) ; A及B係各別獨立的氫原子、具 有1至10個碳原子之取代或不取代的烷基、具有1至10個碳 原子之取代或不取代的環烷基、具有1至1 〇個碳原子之取代 或不取代的鏈烯基、具有6至30個碳原子之取代或不取代的 5 芳香族烴基、具有6至30個碳原子之取代或不取代的芳香族 複壤基、或具有6至30個碳原子之取代或不取代的芳烷基。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有機電激發光元件, 其中式(I )之化合物中Ar係與A或B有鍵結或沒有鍵結 且A與B之間有鍵結或沒有鍵結。 10 A + L如申明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有機電激發光元件, 、中材料係任意選自由下列取代基團所組成之群組:
    其中,1及r7 係各別獨立, 具有1至10個碳原子之
    33 200521205 取代或不取代的烷基、6至30個碳原子之取代或不取代的 芳香族烴基、芳香族複環基、或芳烷基。 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有機電激發光元 件,其中材料為任一選自由下列化合物所組成之群組:
    化合物7 化合物8
    34 200521205
    P Nb
    P Nb
    35 200521205
    又口甲蜎寻刊摩巳叫不,πΓ/,地機電激發光元 件:其:電洞傳輸層更包括具有芳香族烴基類取代基或 香族複環基類取代基的芳香族胺化合物、芳香族二胺化 物或疋芳香族二胺化合物,且此電洞傳輸層層之玻璃 溫度係大於l〇〇°C。 12.如申請專㈣圍第7項所述之有機電激發光元 件’其中基板係透明基板。
    13·如申凊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有機電激發光元 件’其中第一電極係透明電極。 14·如申明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有機電激發光元 件,其中夾置於第-電極與第二電極間之有機電激發光層 係一層以上之層積結構。 1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有機電激發光元 件其甲層積結構包含有電洞注入層、電洞傳輸層、發光 36 200521205 層、電子傳輸層、電子注入層及其組合。 1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有機電激發光元 件’其中層積結構之形成係以蒸錢(evap〇rati〇n )、旋轉塗 佈(spin coating )、噴墨(ink jet printing )或是印刷 5 ( Panting )方式形成於第一電極之上。 1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有機電激發光元 件’其中有機電激發光材料之成膜係以真空蒸鍍法、分子 線洛著法(MBE)、沉浸法、旋轉塗佈法、鑄造法(casting)、 條碼法(bar code)、滾筒塗佈法(r〇11 c〇ating)等形成。 _ 10 1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有機電激發光元 件,其中第二電極係以蒸鍍法、電子束鍍膜法(E_gun)或是 濺鏡法(sputtering)所形成。 1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有機電激發光元 件’其中第二電極之材質係鋁、鋁鋰合金、鈣、鎂銀合金、 15 銀合金或是銀等導電性材料。
    37
TW92137790A 2003-12-31 2003-12-31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TWI268951B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2137790A TWI268951B (en) 2003-12-31 2003-12-31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2137790A TWI268951B (en) 2003-12-31 2003-12-31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21205A true TW200521205A (en) 2005-07-01
TWI268951B TWI268951B (en) 2006-12-21

Family

ID=38291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2137790A TWI268951B (en) 2003-12-31 2003-12-31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268951B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268951B (en) 2006-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308663B2 (ja) 新しい電子輸送用物質及びこれを利用した有機発光素子
KR101593465B1 (ko) 새로운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용 화합물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
KR100867526B1 (ko) 신규한 디아민 유도체,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유기전자소자
US20040067387A1 (en) Organic compounds for electroluminescence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 using the same
TW200914577A (en) Compound for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TWI290582B (en) Anthracene compound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including the anthracene compound
TW200835770A (en) Blue light-emitting compound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using the same
EP2415752A1 (en) Aromatic amine derivative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using same
KR20060127059A (ko) 유기 전기 발광 소자용 호스트 재료 및 유기 전기 발광소자
KR101415734B1 (ko) 신규한 아릴 아민을 사용한 정공수송 물질 및 이를 포함한 유기전계 발광소자
KR101321988B1 (ko) 방향족 유도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전기발광소자
KR20040016274A (ko) 발광 스파이로 이합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발광 소자
KR101375542B1 (ko) 티오펜 유도체를 포함하는 정공수송 물질 및 이를 사용한 유기전계 발광소자
KR20140127705A (ko) 피리딘-피리미딘계 유도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전기발광소자
WO2004065520A1 (ja) 発光素子、それに用いる縮合多環系化合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30051321A (ko) 신규한 3차 아릴 아민 및 이를 포함한 유기전계 발광소자
KR101327301B1 (ko) 아민계 정공수송 물질 및 이를 포함한 유기전계 발광소자
KR100670185B1 (ko) 1,5-디아미노나프탈렌 유도체 및 그 제조방법, 그 제조용조성물, 그를 포함하는 유기전계 발광소자
KR100754474B1 (ko) 안트라센계 유기 발광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발광다이오드
KR20150005331A (ko) 새로운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용 화합물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
JP3614365B2 (ja) 薄膜el素子
KR101641351B1 (ko) 아이소퀴놀린 유도체 화합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전계 발광소자
TW200521205A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JP3598097B2 (ja) 発光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747089B1 (ko) 녹색 발광 유기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발광다이오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