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937376Y - 可交换的锁心筒 - Google Patents

可交换的锁心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937376Y
CN2937376Y CN 200620131112 CN200620131112U CN2937376Y CN 2937376 Y CN2937376 Y CN 2937376Y CN 200620131112 CN200620131112 CN 200620131112 CN 200620131112 U CN200620131112 U CN 200620131112U CN 2937376 Y CN2937376 Y CN 2937376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ring
hole
depression
core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13111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如麟
郭清传
董连坤
陈柏仰
黄宗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 Lung Metal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ng Lung Met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 Lung Met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ng Lung Met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62013111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937376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937376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937376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一种可交换的锁心筒,与锁壳一起使用,其包括:一外套,具有轴向孔;一凹穴,成形于该外套一端上,该凹穴形成有第一肩与第二肩;一锁心,可旋转的插置于外套的轴向孔;一环,套设于该锁心一端;一凸面,成形于该环的轴向延伸位,并伸入凹穴内,且设置于第一肩与第二肩之间;一第一销孔,成形于该锁心;一第二销孔,成形于该环的凸面上与该第一销孔成对正设置;一第三销孔,成形于该外套上,与该第二销孔成对正设置;一第一销与一第二销活装于该第一销孔、第二销孔和第三销孔所形成的室内;一突出部,成形于该环的周围向外延伸设置,为了与该锁壳内的凹穴相啮合。该锁心筒可与锁壳快速地结合或分离,且构造简单,制造容易,生产成本低。

Description

可交换的锁心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具,尤指一种可交换的锁心筒。
背景技术
一般常见的可交换的锁心筒为了和锁壳一起使用,如美国专利第5070715号,所揭示的锁心筒,主要包括:一圆筒状的主体;一销盒子平行的附设于所述主体上;一横向孔设置于所述销盒子内,所述横向孔内容纳一锁销装置为了与所述锁壳的凹穴相啮合;一锁销止闩装置活装于所述销盒子内与所述锁销装置大致成正交方向设置,为了防止锁销装置的撤收;一钥匙塞子可转动的插置于所述圆筒状的主体内;在所述钥匙塞子的一端套设一致动环,所述致动环内活装有一致动销为了可选择地操作所述锁销装置和所述锁销止闩装置;一控制销装置装设于所述钥匙塞子内为了可选择地操作所述致动环以及致动环内的致动销,使所述致动销可操作所述锁销装置和所述锁销止闩装置。由于前揭专利的整体组合结构比较复杂,且生产成本太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交换的锁心筒,其可与锁的锁壳快速地结合或分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可交换的锁心筒,为了与锁壳一起使用,其包括:一外套,具有一轴向孔;一凹穴,成形于该外套的一端上,该凹穴形成具有一第一肩与一第二肩;一锁心,可旋转的插置于该外套的轴向孔;一环,套设于该锁心的一端;一凸面,成形于该环的轴向延伸位,并伸入该凹穴内,而设置于该第一肩与该第二肩之间;一第一销孔,成形于该锁心;一第二销孔,成形于该环的凸面上且与该第一销孔成对正设置;一第三销孔,成形于该外套上,与该第二销孔成对正设置;一第一销与一第二销活装于该第一销孔、该第二销孔和该第三销孔所形成的室内;一突出部,成形于该环的周围向外延伸设置,为了与该锁壳内的凹穴相啮合。当一控制钥匙插入该锁心中,该控制钥匙能举起该第一销和该第二销,使该第一销与该第二销的相接面位于该环的凸面与该外套的相接面对齐,此时,该控制钥匙能操作该锁心和该环对该外套一起作旋转,以使该环上的突出部啮合该锁壳内的凹穴形成该锁心筒与该锁壳相啮合的状态,或使该环上的突出部不啮合该锁壳内的凹穴形成该锁心筒与该锁壳呈现可脱离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一可交换的锁心筒,进一步包括:该环的凸面具有一第一侧面与一第二侧面;当该第一侧面与该第一肩靠近,该环的突出部位于可与该锁壳内的凹穴相啮合的第一位置,当该第二侧面与该第二肩靠近,该环的突出部位于与该锁壳内的凹穴不相啮合的第二位置。
本实用新型一可交换的锁心筒,再包括:其中该第一销具有第一段与第二段,该第二销具有第三段与第四段,该第二段与该第三段相接触;其中该第一销的第一段与第二段为不同尺寸大小的柱体所连接而成,该环上的第二销孔具有一第一面与一第二面,该第一销的第二段可插置于该环的第二面内,但该第一段不允许通过该环的第二面内,以防止该第一销从该环的第二销孔脱离;且该第二销具有一第三段,该第三段可插入该环凸面所具有的第二销孔的第二面内。
本实用新型一可交换的锁心筒,该环的第二销孔可为一槽孔。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
1、该锁心筒设置于锁的锁壳内,且可与锁的锁壳快速地结合或分离。
2、该可交换的锁心筒具有构造简单,制造容易,且生产成本低的优点。
3、该可交换的锁心筒可应用于与管形锁或辅助锁的锁壳相结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可交换的锁心筒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可交换的锁心筒的立体图,图中作局部剖面,表示已插入一支控制钥匙,控制钥匙在第一位置的状态;
图3为图2所示的锁心筒沿着A-A线所取的截面图,图中并加入和锁壳一起使用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可交换的锁心筒和锁壳一起使用的应用实施例立体组合图,表示环的突出部与锁壳内的凹穴相啮合的状态;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可交换的锁心筒的立体图,图中作局部剖面,表示已插入一支控制钥匙,控制钥匙被转动到第二位置的状态;
图6为图5所示的锁心筒沿着B-B线所取的截面图,图中并加入和锁壳一起使用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7为类似图3,但在图3中的控制钥匙已替换为一般使用钥匙的正常使用状态。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   外套        11  轴向孔      12  凹穴
13  第一肩      14  第二肩      15  第三肩
16  第三销孔    17  第二销      18  第三段
19  第四段      20  弹簧        21  盖板
3   锁心        31  钥匙槽      32  第一销孔
33  第一销      34  第一段      35  第二段
4   环          41  凸面        42  第二销孔
43  第一面      44  第二面      45  第一侧面
46  第二侧面    47  第三侧面    48  突出部
6   控制钥匙    7   锁壳        71  凹穴
8   一般使用钥匙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可交换的锁心筒,为了和锁壳一起使用。一般锁壳的内部具有锁心筒容置孔,并于容置孔内设有凹穴。常用的管形锁的锁壳设置于握把内或L型扳手的握把内,而辅助锁的锁壳设在外侧锁体内。本实用新型所提及的锁壳以典型的辅助锁的外侧锁体内的锁壳来代表以方便说明,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一可交换的锁心筒仅限于应用在此。有关本实用新型一可交换的锁心筒所揭示的构造,其中有关涉及现有技术的部分于此不作赘述。
今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配合图示说明如下: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可交换的锁心筒,为了与锁壳一起使用,其包括:一外套1,具有一圆柱型的下部,该下部与一上部连接,所述下部具有一轴向孔11;一凹穴12,成形于外套1下部的一端上,凹穴12形成具有一第一肩13与一第二肩14,一第三肩15连接第一肩13与第二肩14;一锁心3,可旋转的插置于外套1的轴向孔11;一环4,套设于锁心3的一端;一凸面41,成形于环4的轴向延伸位,并伸入凹穴12内,而设置于第一肩13与第二肩14之间,凸面41具有一第一侧面45、第二侧面46分别连接一第三侧面47;一第一销孔32,成形于锁心3上;一第二销孔42,成形于环4的凸面41上与第一销孔32成对正设置;一第三销孔16,成形于外套1上,与第二销孔42成对正设置;一第一销33与一第二销17活装于第一销孔32、第二销孔42和第三销孔16所形成的室内;一弹簧20,装设于第三销孔16内;一盖板21覆盖于外套1的上部,使弹簧20偏压第二销17及第一销33向下;一突出部48,成形于环4的周围向外延伸设置,为了与锁壳内的凹穴相啮合。如图3、图4所示,图中锁心筒已容置于锁壳7内,而环4的突出部48与锁壳7的凹穴71形成相啮合状态的第一位置。在图3中可清楚的看出一控制钥匙6插入锁心3的钥匙槽31中,控制钥匙6举起第一销33和第二销17,使第一销33与第二销17的相接面位于环4的凸面41与外套1的相接面对齐,此时,控制钥匙6可依需求操作锁心3和环4一起对外套1作旋转,使环4上的突出部48不啮合锁壳7内的凹穴71形成锁心筒与锁壳7呈现脱离状态的第二位置,亦即,如图5、图6所示的位置,此时锁心筒可从锁壳7的容置孔中快速抽取出,而置换另一锁心筒到锁壳7的容置孔中。
前揭中所述环4的凸面41具有一第一侧面45与一第二侧面46;当第一侧面45与该第一肩13靠近,环4的突出部48位于可与该锁壳7内的凹穴71相啮合的第一位置,如图3、图4所示。当第二侧面46与第二肩14靠近,环4的突出部48位于与锁壳7内的凹穴71不相啮合的第二位置,如图5、图6所示。
而前述的第一销33具有第一段34与第二段35,第二销17具有第三段18与第四段19,第二段35与第三段18相接触。为了防止锁心筒的锁心3位于第二位置(如图5、图6所示)锁心3的第一销孔32与环4的凸面41所设置的第二销孔42内的第一销33在不慎安装或操作的情形下,脱离第二销孔42,前揭的第一销33的第一段34与第二段35设计为不同尺寸大小的柱体所连接而成,而环4的凸面41上所设置的第二销孔42设计为由一第一面43与一第二面44与一肩所连接而成,以允许第二段35可插置于第二面内,但不允许第一销33的第一段34通过,以防止该第一销33从该环4的凸面41所设置的第二销孔42脱离。
如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可交换的锁心筒在正常使用时,插入一般使用钥匙8的剖面示意图,图中表示为了使锁心筒的外套1与环4在正常使用时能保持定位,外套1的第三销孔16内的第二销17受到弹簧20的向下推力,使第三销17的第三段18部分插入环4的凸面41上所设置的第二销孔42内,此时外套1与环4形成相啮合,但从图7所示可以很清楚看出,当锁心3的钥匙槽31插入一支一般使用锁匙8后,可以举起第一销33及第二销17,使第一销33与第二销17的相接面与锁心3与环4的凸面41的相接面对齐。此时一般使用钥匙8只能带动锁心3与锁心3相连接的组件对外套1作预定的旋转运动,以执行操作锁的开关,而不能带动环4作预定的旋转运动,以确保环4的突出部48与锁壳7的凹穴71相啮合,使锁心筒确实保持于锁壳7内。
前揭所述第二销17具有一第三段可允许插置或穿设环4的凸面41的第二销孔42的第二面44内。而且为了使制造锁心筒的工厂能有比较好的安装公差或零件可共享性或是配合市场的各种品牌的规格需求,上揭所述的环的凸面41的第二销孔42不一定限制为圆柱型孔,其也可为长槽孔,或为具有开口的槽孔,开口可连接环4的凸面41的第三侧面47所形成,如图1所示。
如前所述本实用新型一可交换的锁心筒,借一控制钥匙可快速地与锁壳相结合或分离,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一可交换的锁心筒能使制造工厂降低生产成本而且零件组装容易,并提高零件的共享性。

Claims (9)

1、一种可交换的锁心筒,其配合锁壳一起使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外套,具有一轴向孔;
一凹穴,成形于该外套的一端上,该凹穴形成具有一第一肩与一第二肩;
一锁心,可旋转的插置于该外套的轴向孔;
一环,套设于该锁心的一端;
一凸面,成形于该环的轴向延伸位,并伸入该凹穴内,而设置于该第一肩与该第二肩之间;
一第一销孔,成形于该锁心;
一第二销孔,成形于该环的凸面上与该第一销孔成对正设置;
一第三销孔,成形于该外套上,与该第二销孔成对正设置;
一第一销与一第二销活装于该第一销孔、该第二销孔和该第三销孔所形成的室内;
一突出部,成形于该环的周围向外延伸设置,为了与该锁壳内的凹穴相啮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交换的锁心筒,其特征在于:一控制钥匙插入该锁心中,该控制钥匙举起该第一销和该第二销使该第一销与该第二销的相接面位于该环的凸面与该外套的相接面对齐,此时,该控制钥匙能操作该锁心和该环一起作旋转,令该环上的突出部啮合该锁壳内的凹穴形成该锁心筒与该锁壳相啮合的状态,或使该环上的突出部不啮合该锁壳内的凹穴形成该锁心筒与该锁壳呈现可脱离的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可交换的锁心筒,其特征在于:该环的凸面具有一第一侧面与一第二侧面;当该第一侧面与该凹穴的第一肩靠近,该环的突出部位于与该锁壳内的凹穴相啮合的第一位置,当该第二侧面与该凹穴的第二肩靠近,该环的突出部位于与该锁壳内的凹穴不相啮合的第二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可交换的锁心筒,其特征在于:该凹穴的第一肩与第二肩连接一第三肩,该凸面的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连接一第三侧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可交换的锁心筒,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销具有第一段与第二段,该第二销具有第三段与第四段,该第二段与该第三段相接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可交换的锁心筒,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销的第一段与第二段为不同尺寸大小的柱体所连接而成,该环上的第二销孔具有一第一面与一第二面,该第二段可插置于该第二面内,但不允许该第一销的第一段通过该第二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可交换的锁心筒,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销的第三段部分插入该环的第二销孔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可交换的锁心筒,其特征在于:该环的第二销孔为一槽孔。
9、如权利要求7所述可交换的锁心筒,其特征在于:该环的第二销孔为具有开口的槽孔,开口连接该环的凸面上的第三侧面。
CN 200620131112 2006-08-03 2006-08-03 可交换的锁心筒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937376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131112 CN2937376Y (zh) 2006-08-03 2006-08-03 可交换的锁心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131112 CN2937376Y (zh) 2006-08-03 2006-08-03 可交换的锁心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937376Y true CN2937376Y (zh) 2007-08-22

Family

ID=38361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13111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937376Y (zh) 2006-08-03 2006-08-03 可交换的锁心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937376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34638A (zh) * 2013-07-26 2013-10-02 广东坚士制锁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换匙的锁胆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34638A (zh) * 2013-07-26 2013-10-02 广东坚士制锁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换匙的锁胆结构
CN103334638B (zh) * 2013-07-26 2015-07-01 广东坚士制锁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换匙的锁胆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113130B1 (en) Electronic lock including a clutch mechanism
CA2557478A1 (en) Universal lock cylinder
CN2937376Y (zh) 可交换的锁心筒
CN103174334A (zh) 一种离合式电子锁
CN101037902B (zh) 一种电子锁离合式锁定机构
CN203129737U (zh) 一种锁具护板内移动装置
KR20170003592U (ko) 디지털 도어록용 레버 샤프트
CN201137331Y (zh) 门锁用的离合机构
CN210013581U (zh) 电动多功能空转锁芯
US7047775B2 (en) Assembling structure for a door lock
CN221002338U (zh) 一种柜门锁
CN201169977Y (zh) 一种门锁锁芯
CN202324835U (zh) 一种具有防撞击性盗开锁装置的锁芯
CN202090700U (zh) 一种门锁无松脱结构执手
CN201535107U (zh) 一种井盖锁
CN202280313U (zh) 旋钮式引擎锁
CN102199955A (zh) 一种可变成开门把手的拨号盘
CN201778546U (zh) 一种可变成开门把手的拨号盘
CN201284574Y (zh) 锁组的传动件的支撑构造
CN2628832Y (zh) 一种带锁阀门
CN216110173U (zh) 一种双机冗余智能井盖锁
CN220285524U (zh) 一种可切换左右开门的智能锁结构
CN217783200U (zh) 一种挂锁
CN202324897U (zh) 防非正常钥匙开启的汽车门锁
CN201661156U (zh) 一种车锁锁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