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935353Y - 图像展示框改良结构 - Google Patents

图像展示框改良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935353Y
CN2935353Y CN 200620120557 CN200620120557U CN2935353Y CN 2935353 Y CN2935353 Y CN 2935353Y CN 200620120557 CN200620120557 CN 200620120557 CN 200620120557 U CN200620120557 U CN 200620120557U CN 2935353 Y CN2935353 Y CN 293535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cture
screen panel
framework
original screen
imag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12055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庄叶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KA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ASKA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KA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ASKA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 20062012055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935353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93535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93535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verhead Projectors And Projection Screens (AREA)

Abstract

一种图像展示框改良结构,包括了一框体、一图片及一光栅板。其中图片具有至少一个以上的图像,且与该光栅板组合于该框体内。光栅板系以光滑平面朝框体外部且弧形柱状体之弧面朝框体内部与图片相对之方式装置于框体上,并与图片维持一相当间隙;此间隙宽度大小由光栅板上弧形柱状体对于光线产生折射后形成的聚焦深度而设定。藉此,通过在光栅板表面上喷涂耐刮伤涂料,另外光栅板也不须以厚的板材即可达到聚焦点深而立体成像效果好的目的,大幅度降低了板材成本。

Description

图像展示框改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图像展示框,包括相框或广告看板,尤指一种框体内光栅板以光滑平面朝框体外部且弧形柱状体的弧面朝框体内部与图片相对有间隙组装的图像展示框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利用柱镜光栅的折射原理制作一个有立体感或两个以上图像变化效果的产品愈加普遍。其主要是在框体内设置了一图片及一光栅板。
在图1A中显示了一光栅板101,其表面是由多数个等距离排列的弧形柱状体组成一弧面102,而底部则是一光滑平面103。
请参见图1B,习用技术是将光栅板101的柱状体的弧面102朝上方,并以下方的平面103与一图片104接触在一起或以胶水贴合,其中图片104可具有一个图像或者两个以上的图像,例如图中是以A及B两个图像为例。
在图1C至图1E中显示了从光栅板101看图片104变化的基本动作原理。
图1C里当两眼的视线105进入光栅板101后,因光线折射关系使聚焦范围由宽变窄,到光栅板101底部时有一固定的聚焦区域106;当二个图像被以奇数与偶数(以A及B表示)相间排列成一个图片104并紧贴于光栅板101底部时,如聚焦区域106下刚好是B图像的完整范围,则光栅板101上看到的是完整的B图像。如聚焦区域106下刚好是A图像的完整范围,则光栅板101上看到的是完整的A图像(如图1D)。如聚焦区域106下刚好是A及B图像,则看到的是两者皆有的范围(如图1E)。
习用结构有二个缺点:
一、光栅板是以塑胶材质制作,而塑胶的表面容易造成刮伤,当光栅板表面弧形柱状体的弧面102为裸露在外部,容易因触摸或擦拭而破坏其表面光洁度进而影响图像呈现效果。虽然目前用喷涂透明耐刮伤涂料技术已很成熟,但它并不适用于光栅板的弧形表面防护,因为只要是液体性的材质会把光栅板表面各个弧形柱状体相连的凹槽部份填平,即丧失折射效果。
二、光栅板即是半凸透镜聚焦成像原理,每一种弧面都有一固定的聚焦点,请参见图2A,当视线进入光栅板表面的弧形柱状体后产生折射现象并聚焦于一点201;如果图片104刚好接触在这聚焦点上即是最清楚也是景深最好的立体效果,要达到聚焦点深使立体效果好就须付出板材加厚成本提高的代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展示框改良结构,其通过将光栅板反面来使用,即将光栅板以光滑平面朝框体外部且弧形柱状体的弧面朝框体内部与图片相对的方式装置于框体上,使视线进入光栅板时,表面是一光滑平面,所以光线不产生折射而垂直进入光栅板内,直到光线到达光栅板底部的弧形柱状体后遇到空气的不同介质而产生折射并聚焦于一点,而图片被装置于此聚焦点上。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一种图像展示框改良结构,包括一图片,该图片具有一或多个图像,及一光栅板,该光栅板具有一光滑平面及一弧形柱状体弧面,其特征在于:
该光滑平面反向于图片而弧形柱状体弧面朝向图片地位于上述图片上方;上述图片与光栅板之间具有一可使光线透过光栅板上弧形柱状体产生折射聚焦深度的间隙。
其中,进一步包括一框体,该框体具有一开口;上述光栅板位于上述框体的开口位置;上述图片位于上述框体内与光栅板平行;上述光栅板以光滑平面朝框体外部且弧形柱状体弧面朝框体内部与图片相对地位于框体上。
其中,光栅板光滑平面喷涂有透明耐刮涂料。
其中,光栅板光滑平面覆盖有一层防护用的透明塑胶板或玻璃。
其中,框体底部内侧具有一发光物,并具有供应该发光物电源的电源线、稳压器、开关元件。
其中,图片贴附在一贴图平板上,而框体上具有对该贴图平板角度及高低调整,使图片可相对光栅板调整正确展示位置的装置。
其中,贴图平板的角度及高低调整装置,包括在框体内部上方设置的一活动滑板,上面固定有一螺母与一螺杆,该螺母螺锁有一从框体底部外侧伸入的螺丝:框体内部下方固定有另一螺杆,角落部位分别具有一支用以支撑及固定光栅板的凸出圆柱,而每一该圆柱旁固定有一个位于框体上的螺母,并分别螺锁有一支从框体底部外侧锁入以支撑与调整上述贴图平板高度的活动螺丝;粘贴图片的贴图平板上方具有一长方形缺口且下方具有一圆形穿孔,该上方的长方形缺口套在上述活动滑板上的螺杆上,该螺杆螺锁有一螺母;该贴图平板下方圆形穿孔套在框体下方固定的一螺杆上,该螺杆螺锁有另一螺母;而光栅板位于图片上方并与框体相固定。
其中,光栅板为柱镜光栅。
其中,光栅板为狭缝光栅。
其中,所述图像为一用于显示上述图像画面的显示器;上述光栅板位于上述显示器表面,且其光滑平面朝显示器表面外部且弧形柱状体弧面朝显示器表面内部与画面相对地位于显示器上。
其中,光栅板周缘固定有多个支架,并每一支架上锁有一用于调整光栅板垂直度和光栅板与显示器画面间隙,使光栅板可相对画面调整正确展示位置的活动螺丝,光栅板组装在上述显示器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的图像展示框改良结构,在光栅板表面上喷涂有耐刮伤涂料,克服了习用结构第一项缺点,另外不须以厚的板材也可达到聚焦点深而立体成像效果好的目的,大幅度降低板材成本,克服了上述第二项缺点。
以下,将依据图面所示的实施例而详加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功效。
附图说明
图1A:是习用光栅板基本构造示意图。
图1B:是习用结构中图片与光栅板结合方式示意图。
图1C至图1E:是习用光栅板呈现不同效果图像的原理示意图。
图2A:是习用结构要使图像呈现最佳效果时,光栅板须具备的条件示意图。
图2B:是本实用新型中光栅板与图片搭配方式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部份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8A: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侧面视图。
图8B: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正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先参见图2B,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说明。本实用新型主要改良重点是将光栅板101反面来使用,即将光栅板101以光滑平面103反向于图片104而弧形柱状体的弧面102朝向于图片104的方式设置于图片104上方;当视线105进入光栅板101时,表面是一光滑平面103,所以光线不产生折射而垂直进入光栅板101内,直到光线到达光栅板底部的弧形柱状体的弧面102后遇到空气的不同介质而产生折射,并聚焦于一点202;而具有一个以上图像的图片104被装置于此聚焦点202上。
此改良结构由于光栅板101的光滑平面103是反向于图片104的,故可在光栅板101的光滑平面103上喷涂耐刮伤涂料,进而解决习用结构的第一项缺点。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光栅板101不须以厚的板材也可达到聚焦点深而立体成像效果好的目的,大幅度降低板材成本,解决上述第二项缺点。
进者,也可在光栅板101光滑平面103上覆盖一层防护用的透明塑胶板或玻璃。光栅板101可为柱镜光栅或狭缝光栅。
图片104可以一框体固定,也可以是以显示器显示的画面,将在以下的实施例予以说明。
在图3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简单实施例,一框体301右侧为开口面302,框体301于开口面302内部装置一光栅板101,此光栅板101的光滑平面103朝框体301开口面302外,而弧形柱状体的弧面102朝内;一具有一个以上图像的图片104被装置于框体301左侧的底面303内侧,同时该图片104的图面朝向光栅板101。图片104与光栅板101之间的距离间隙304相等于光栅板弧形柱状体的聚焦深度。
请参见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将第一实施例中的框体内左右两侧上下各固定一支撑座403,支撑座上各固定一竖立的螺母404,一活动螺丝405锁入该螺母后,以一螺母406由螺丝405尾端锁入至适当位置,一个两旁各有两个相对应螺丝405位置的穿孔的中空框架408,被套于螺丝后各以一螺母407锁入螺丝405尾部防止框架408脱落,图片104粘贴于一透光平板401后,将平板401底部中间一穿孔(图未示)套入框架408底部中央一凸出圆柱409上,平板401顶部中间一穿孔(图未示)套入一活动螺丝410,此活动螺丝410同时穿过框架408一长方形穿孔(图未示),将图片104调整到与光栅板101上弧形柱状条纹相对平行的正确角度后以一螺母411将贴图透光平板401固定于框架408上,此时框架408可由螺丝405调整前后位置以设定图片104与光栅板101的最佳间隙304;而框体底面303内侧装置一发光物402,具备灯箱效果。另外,在框体301内设有供该发光物402电源的电源线、稳压器、开关等电子元件。
请参见图5及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分解图,其具有一框体301、一图片104及一光栅板101等基本元件。
其中框体301内部上方开设一方形穿孔22,穿孔22两旁各设一凸出于框体301上的轨道18;轨道18内装置一活动滑板15,该活动滑板15上固定一螺杆12及一螺母23,此螺母23由一支螺丝17从框体301底部外部锁入。
框体301内部下方固定一螺杆13,框体301近四个角落处各设置一凸出于框体底面的圆柱21,四支圆柱21旁靠框体301内侧另固定四个螺母211于框体301底面上,四个螺母211各从框体外部锁入一活动螺丝212。
一贴图平板30上缘凸设一长方形缺口31,而下方开设一圆形穿孔32,中间贴一双面胶带33。一图片104被贴附于贴图平板30上。
在组装时,将图片104粘贴于贴图平板30的双面胶带33后,将贴图平板30置于框体301内;贴图平板30下方圆形穿孔32套入螺杆13内,而贴图平板30上缘长方形缺口31套入螺杆12内,这时贴图平板30由四支活动螺丝212支撑住;再将光栅板101以光滑平面103朝上且弧形柱状体的弧面102朝下置于贴图平板30上方,并由四支圆柱21支撑住,且被框体301紧紧夹住不会移动,参见图7。如果此时图片104角度与光栅板101弧形柱状体所形成的纹路不对称,可松开螺丝17后移动活动滑板15,螺杆12即带动图片104改变角度。当图片104在正确位置时,锁紧螺丝17使图片104不会走位;再来调整四支支撑贴图平板30的活动螺丝212高度,即可改变图片104与光栅板101的适当间隙304;当调整好间隙304后,将螺母213锁入螺杆13,而螺母214锁入螺杆12以固定住贴图平板30位于正确高度;最后,可在框体301外表增设装饰面板(图未示),即完成本实用新型组合。
在第三实施例中,简单地说,即在框体301上设置了对贴图平板30角度及高低调整装置,使得图片104可以相对光栅板101调整正确的展示位置。
请参见图8A及图8B,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侧面视图与正面视图,一平面显示器701正面装置一光栅板101,此光栅板101的弧形柱状体朝显示器701与画面相对并保持一间隙;光栅板101的光滑平面朝显示器701外部,光栅板101上方两旁各固定一L形支架702,支架702靠显示器701正面处各锁入一活动螺丝706;旋转此两个螺丝706可调整光栅板101与显示器701画面间隙。支架702靠显示器面壳顶部处也各锁入一活动螺丝703,旋转此两个螺丝可调整光栅板101的垂直度;光栅板101下方中间处固定另一L形支架704,此支架704靠显示器701正面处锁入一活动螺丝707,旋转此螺丝707可调整光栅板101与显示器701画面间隙;支架704靠显示器701面壳底部处也锁入一活动螺丝705,松开此螺丝可轻易从显示器701上取下光栅板101,扭紧此螺丝可固定光栅板于显示器上不易脱落,只要显示器701画面图像经特殊处理即可在光栅板上呈现有立体感的图像效果。

Claims (11)

1.一种图像展示框改良结构,包括一图片,该图片具有一或多个图像,及一光栅板,该光栅板具有一光滑平面及一弧形柱状体弧面,其特征在于:
该光滑平面反向于图片而弧形柱状体弧面朝向图片地位于上述图片上方;上述图片与光栅板之间具有一可使光线透过光栅板上弧形柱状体产生折射聚焦深度的间隙。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图像展示框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框体,该框体具有一开口;上述光栅板位于上述框体的开口位置;上述图片位于上述框体内与光栅板平行;上述光栅板以光滑平面朝框体外部且弧形柱状体弧面朝框体内部与图片相对地位于框体上。
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图像展示框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光栅板光滑平面喷涂有透明耐刮涂料。
4.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图像展示框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光栅板光滑平面覆盖有一层防护用的透明塑胶板或玻璃。
5.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图像展示框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框体底部内侧具有一发光物,并具有供应该发光物电源的电源线、稳压器、开关元件。
6.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图像展示框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图片贴附在一贴图平板上,而框体上具有对该贴图平板角度及高低调整,使图片可相对光栅板调整正确展示位置的装置。
7.依据权利要求2或6所述图像展示框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贴图平板的角度及高低调整装置,包括在框体内部上方设置的一活动滑板,上面固定有一螺母与一螺杆,该螺母螺锁有一从框体底部外侧伸入的螺丝:框体内部下方固定有另一螺杆,角落部位分别具有一支用以支撑及固定光栅板的凸出圆柱,而每一该圆柱旁固定有一个位于框体上的螺母,并分别螺锁有一支从框体底部外侧锁入以支撑与调整上述贴图平板高度的活动螺丝;粘贴图片的贴图平板上方具有一长方形缺口且下方具有一圆形穿孔,该上方的长方形缺口套在上述活动滑板上的螺杆上,该螺杆螺锁有一螺母;该贴图平板下方圆形穿孔套在框体下方固定的一螺杆上,该螺杆螺锁有另一螺母;而光栅板位于图片上方并与框体相固定。
8.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图像展示框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光栅板为柱镜光栅。
9.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图像展示框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光栅板为狭缝光栅。
10.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图像展示框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图片为一用于显示上述图像画面的显示器;上述光栅板位于上述显示器表面,且其光滑平面朝显示器表面外部且弧形柱状体弧面朝显示器表面内部与画面相对地位于显示器上。
11.依据权利要求10所述图像展示框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光栅板周缘固定有多个支架,并每一支架上锁有一用于调整光栅板垂直度和光栅板与显示器画面间隙,使光栅板可相对画面调整正确展示位置的活动螺丝,光栅板组装在上述显示器表面上。
CN 200620120557 2006-06-22 2006-06-22 图像展示框改良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93535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120557 CN2935353Y (zh) 2006-06-22 2006-06-22 图像展示框改良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120557 CN2935353Y (zh) 2006-06-22 2006-06-22 图像展示框改良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935353Y true CN2935353Y (zh) 2007-08-15

Family

ID=38352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12055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935353Y (zh) 2006-06-22 2006-06-22 图像展示框改良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935353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4659A (zh) * 2011-12-21 2012-06-13 江苏美科硅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硅锭倒角面平整度的承载装置
CN104698595A (zh) * 2015-04-01 2015-06-10 宁波维真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灯箱的平面画与立体画的通用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4659A (zh) * 2011-12-21 2012-06-13 江苏美科硅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硅锭倒角面平整度的承载装置
CN104698595A (zh) * 2015-04-01 2015-06-10 宁波维真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灯箱的平面画与立体画的通用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37692B1 (ko) 3d 광 필드 led 벽면 디스플레이
CN202018787U (zh) 无缝拼接分离led自由立体显示屏
DE60033532T2 (d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justieren der bilder eines projektionssystems
EP0756720B1 (de) Rückprojektionsmodul
KR20130124488A (ko) 렌티큘라 렌즈 격자, 액정 격자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1946521A (zh) 自动立体图像输出装置
EP1240546A1 (en) Pixel arrangement for flat-panel displays
CN102157112A (zh) 无缝拼接分离led自由立体显示屏
CA2058519A1 (en) Liquid crystal projector
CN111522146B (zh) 一种大尺寸无缝拼接的集成成像桌面3d显示装置
CN101339357A (zh) 全方位立体虚像成像设备
WO2018094881A1 (zh) 一种虚拟现实头盔
RU2006143320A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тображения виртуального пейзажа
CN2935353Y (zh) 图像展示框改良结构
US9491444B2 (en) Auto-multiscopic 3D display system
TWI471598B (zh) 電濕潤干涉式可調適穿透型顯示裝置
US9554124B1 (en) Image display with full-depth viewing
CN203037989U (zh) 一种多层立体幻影成像系统
CN203037987U (zh) 一种多层立体幻影成像系统
CN109036175A (zh) 一种广告翻转展板
JPS63102572A (ja) 画像投影用原画構造
US20090031604A1 (en) structure of display frame
EP1950726A1 (en) Picture display frame
CN210344832U (zh) 一种消除摩尔纹的led显示屏
US20070234607A1 (en) Continuously displaying frame for anim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