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934928Y - 高效冷却滚筒式冷渣器 - Google Patents

高效冷却滚筒式冷渣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934928Y
CN2934928Y CN 200620034387 CN200620034387U CN2934928Y CN 2934928 Y CN2934928 Y CN 2934928Y CN 200620034387 CN200620034387 CN 200620034387 CN 200620034387 U CN200620034387 U CN 200620034387U CN 2934928 Y CN2934928 Y CN 2934928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ag
inner core
chuck
coldplate
water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03438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煦澄
柯朝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62003438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934928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934928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934928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urnace Detai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冷却滚筒式冷渣器,包括外筒(1)、内筒(2)以及内筒内璧上安装的叶片(3),外筒(1)与内筒(2)之间形成有水道(4),在内筒(2)内设置有翻渣装置。翻渣装置为“十”字型夹套,该夹套由四块呈“L”型的冷却板(5)构成,冷却板(5)的板面上安装有导渣叶片(3),该冷却板(5)安装在内筒(2)上,夹套内的水道(4)分别与外筒(1)与内筒(2)之间形成的水道(4)相通。本实用新型大幅度提高冷却效果,降低出渣温度,大幅提高出渣量,解决漏渣的问题,它主要应用于能源、环保、石油、化工、冶金等工业领域锅炉出渣装置、高温颗粒物料冷却装置。

Description

高效冷却滚筒式冷渣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用于能源、环保、石油、化工、冶金等工业领域锅炉出渣装置、高温颗粒物料冷却装置,尤其是一种高效冷却滚筒式冷渣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循环硫化床锅炉冷渣器主要采用的是双层滚筒式冷渣器,滚筒式冷渣器主要是通过内筒和外筒形成冷却水套,其内固定有螺旋叶片,冷渣器筒体旋转过程中热渣与冷却水逆向运动并进行热交换,筒体旋转将热渣从高温端输送至低温段形成冷渣,由于滚筒式冷渣器冷却渣量相对较大并可无级调速而被普遍选用。目前的滚筒式冷渣器存在以下特点:由于滚筒式冷渣器冷却渣量相对较大、使用寿命长,已经成为国内循环硫化床锅炉冷渣器主流冷渣器,滚筒式冷渣器输送量几乎不受限制,完全能满足大型冷渣机的输渣要求。滚筒式冷渣器的主要缺陷是出渣温度一般在200度以上,由于目前滚筒式冷渣器采用的是内筒叶片推动物料向前运动,物料在两个叶片中间,堆积厚度高,成半个蛋糕状,物料与冷却管壁接触面积很小,导致冷却温度高,而且旋转筒体与静止渣箱动静结合处普遍漏渣。针对上述情况,研制大型冷渣机的关键是大幅度提高冷却效果,从而达到提高冷渣量。而冷渣效果的关键是降低渣层厚度、增大渣与管壁的接触面积和时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加冷却面积,大幅度提高冷却效果,降低出渣温度,大幅提高出渣量的高效冷却滚筒式冷渣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冷却滚筒式冷渣器,包括外筒、内筒以及内筒内璧上安装的叶片,外筒与内筒之间形成有水道,在内筒内设置有翻渣装置。
所述翻渣装置为“十”字型夹套,该夹套由四块呈“L”型的冷却板构成,冷却板的板面上安装有导渣叶片,该冷却板安装在内筒上,夹套内的水道分别与外筒与内筒之间形成的水道相通。
所述翻渣装置为“十”字型夹套,该夹套由四块呈“L”型的冷却板构成,冷却板的板面上安装有导渣叶片,该冷却板安装在内筒上,夹套内的水道由内筒封闭。
所述翻渣装置由四块相互独立的呈“一”字型的整体夹套构成,该四块夹套在内筒内形成“十”字型;外筒与内筒之间形成的水道分割成相互独立的四段。
所述翻渣装置为“Y”字型夹套,该夹套将内筒的腔体均分为三个腔体,构成夹套的冷却板的板面上安装有导渣叶片,冷却板安装在内筒上,夹套内的水道分别与外筒与内筒之间形成的水道相通。
所述翻渣装置为翻渣装置为“Y”字型夹套,该夹套将内筒的腔体均分为三个腔体,构成夹套的冷却板的板面上安装有导渣叶片,冷却板安装在内筒上,夹套内的水道由内筒封闭。
所述翻渣装置为由四块相互独立的呈“一”字型的整体夹套构成,构成夹套的冷却板的板面上安装有导渣叶片,该四块夹套在内筒内形成“Y”字型,该“Y”字型夹套将内筒的腔体均分为三个腔体,外筒与内筒之间形成的水道分割成相互独立的四段。
所述翻渣装置为夹套,该夹套将内筒的腔体均分为五个腔体,构成夹套的冷却板的板面上安装有导渣叶片,冷却板安装在内筒上,夹套内的水道分别与外筒与内筒之间形成的水道相通。
所述翻渣装置为夹套,该夹套将内筒的腔体均分为五个腔体,构成夹套的冷却板的板面上安装有导渣叶片,冷却板安装在内筒上,夹套内的水道由内筒封闭。
所述翻渣装置为由五块相互独立的呈“一”字型的整体夹套构成,构成夹套的冷却板的板面上安装有导渣叶片,该五块夹套将内筒的腔体均分为五个腔体,外筒与内筒之间形成的水道分割成相互独立的四段。
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冷却滚筒式冷渣器,它是在由外筒、内筒和内筒上固定的叶片共同组成的滚筒式冷渣器基础上,在内筒内设有翻渣装置,该翻渣装置中的冷水夹套使冷却面积成倍增大,
分析冷渣机换热,主要存在四种途径:渣与内壁的传导传热;内筒内外热传递;内筒外壁与水套边界层(水速为零)的传导传热;水的对流换热。
传热速度取决于总传热系数K
总传热系数: 1 K = 1 K 1 + 1 K 2 + 1 K 3 + 1 K 4
K为总传热系数;K1为渣与内壁的传热系数;K2为内筒内壁与内筒外壁的传热系数;K3为内筒外壁附着滞流层(水速为0)的传导传热系数;K4为滞流层与湍流层水的对流传热系数。
K2,K3由热传导技术可知:其值在104w/m2℃以上;K4为对流传热系数,水的对流传热系数有几百w/m2℃,。K1的传热系数只有水对流传热系数的1/50,因此渣的传热系数,是影响总传热系数的瓶颈制约因数。
渣的传热系数较低的主要原因在于物料在两个叶片中间,堆积厚度高,成半个蛋糕状,中间大部分的物料没有与换热介质接触。物料与换热介质接触越多,换热系数越高,传热越快。
根据上述原理,本方案在内筒内设有由夹套形成的翻渣装置,并在内筒上固定有类似方形的叶片。当物料从内筒叶片处翻到由冷却板构成夹套的翻渣装置上,从冷水夹套上面向下翻动,并由固定在冷却板上的多个类似长方形的叶片,翻动到冷却板上并翻动到下一个叶片,直至翻动到内筒上,叶片呈一定的倾角,让物料向前移动。当物料从内筒叶片处翻过冷却板构成的翻渣装置时,没有进入冷却板翻渣装置的渣从内筒的叶片处进向下翻动并向前运动。在冷却板和叶片与物料的接触过程中,将热量带走,物料在翻动过程中大量的抛洒,与空气充分接触,带走热量,与内筒接触的渣也被内筒带走热量,这样物料在内筒从内筒叶片和翻渣装置两处进行翻动物料,由一个冷却面变成多个冷却面,并利用风冷或水冷,接触换热面积相应提高四倍甚至多倍,从而大大提高了换热效率,突破了滚筒式冷渣机的出渣温度极限(200度左右),达到100度以下,由于保留了原滚筒式冷渣器的优点,冷渣器寿命达到10年以上。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寿命长,换热效率高,冷却面积大,冷却效果好,出渣温度低,出渣量大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同时它是本实用新型中翻渣装置的第一种实施例;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翻渣装置的第二种实施例;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翻渣装置的第三种实施例;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翻渣装置的第四种实施例;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翻渣装置的第五种实施例;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翻渣装置的第六种实施例;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翻渣装置的第七种实施例;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翻渣装置的第八种实施例;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翻渣装置的第九种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冷却滚筒式冷渣器的结构如图1、图2所示:主要由外筒1、内筒2,以及固定在内筒2上和冷却板5上的叶片3、冷却板5、进渣管7、拨渣片8构成,外筒1与内筒2之间形成水道4,其中在内筒2内设置有翻渣装置,翻渣装置为“十”字型夹套,该“十”字型夹套将内筒2的腔体均分为四个腔体,该夹套由四块呈“L”型的冷却板5构成,即四块呈“L”型的冷却板5构成呈“十”型的四条水道,冷却板5的板面上安装有导渣叶片3,该冷却板5安装在内筒2上,夹套内的水道4分别与外筒1与内筒2之间形成的水道4相通,即夹套内的四个水道出口分别与外筒1与内筒2之间形成的水道4相通。在物料在内筒移动过程中,物料不仅与外筒1与内筒2之间形成的水道4交换热量,而且与内筒内的呈“十”字型夹套交换热量。在内筒2的进渣端口固接有防漏渣装置,防漏渣装置为锥形封头,锥形封头的大口径端固接在内筒2的进渣端口上。在内筒2的进渣端口内伸入有进渣管7,进渣管7与内筒2内壁之间有间隙,在内筒2进渣端口的圆周壁上固接有拨渣片8,该拨渣片8与内筒2形成一定的夹角。进渣管7底部低于防漏渣装置锥形封头的小口径端。锥形封头的大口径端固接在内筒的左端口上;在内筒上与进渣管接触部分固定有与内筒倾斜在一定角度的拨渣片,进渣管与拨渣片相隔一定距离。当物料从进渣管通过重力作用下掉到内筒上时,由于只有一定的间隙,不能全部掉下来,只有内筒转动,通过拨渣片拨动渣,才能进入内筒,由于进渣管管口不会高过锥形封头小口径端,所以不会漏渣。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冷却滚筒式冷渣器结构如图1、图3所示:主要由外筒1、内筒2,以及固定在内筒2上和冷却板5上的叶片3、冷却板5、进渣管7、拨渣片8构成,外筒1与内筒2之间形成水道4,其中在内筒2内设置有翻渣装置,翻渣装置为“十”字型夹套,该“十”字型夹套将内筒2的腔体均分为四个腔体,该夹套由四块呈“L”型的冷却板5构成,即四块呈“L”型的冷却板5构成呈“十”型的四条水道,冷却板5的板面上安装有导渣叶片3,该冷却板5安装在内筒2上,夹套内的水道4由内筒2封闭,即夹套内的水只能在四个水道内流动。在内筒2的进渣端口固接有防漏渣装置,防漏渣装置为锥形封头,锥形封头的大口径端固接在内筒2的进渣端口上。在内筒2的进渣端口内伸入有进渣管7,进渣管7与内筒2内壁之间有间隙,在内筒2进渣端口的圆周壁上固接有拨渣片8,该拨渣片8与内筒2形成一定的夹角。进渣管7底部低于防漏渣装置锥形封头的小口径端。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冷却滚筒式冷渣器结构如图1、图4所示:主要由外筒1、内筒2,以及固定在内筒2上和冷却板5上的叶片3、冷却板5、进渣管7、拨渣片8构成,外筒1与内筒2之间形成水道4,其中在内筒2内设置有翻渣装置,翻渣装置由四块相互独立的呈“一”字型的整体夹套构成,即四块整体夹套的水只能在各自水道内流动,该四块夹套在内筒2内形成“十”字型,该四块夹套将内筒2的腔体均分为四个腔体,构成夹套的冷却板5上安装有导渣叶片3,外筒1与内筒2之间形成的水道4分割成相互独立的四段。在内筒2的进渣端口固接有防漏渣装置,防漏渣装置为锥形封头,锥形封头的大口径端固接在内筒2的进渣端口上。在内筒2的进渣端口内伸入有进渣管7,进渣管7与内筒2内壁之间有间隙,在内筒2进渣端口的圆周壁上固接有拨渣片8,该拨渣片8与内筒2形成一定的夹角。进渣管7底部低于防漏渣装置锥形封头的小口径端。
实施例4:
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冷却滚筒式冷渣器结构如图1、图5所示:主要由外筒1、内筒2,以及固定在内筒2上和冷却板5上的叶片3、冷却板5、进渣管7、拨渣片8构成,外筒1与内筒2之间形成水道4,其中在内筒2内设置有翻渣装置,翻渣装置为“Y”字型夹套,该夹套将内筒2的腔体均分为三个腔体,构成夹套的冷却板5的板面上安装有导渣叶片3,冷却板5安装在内筒2上,夹套内的水道4分别与外筒1与内筒2之间形成的水道4相通。
在内筒2的进渣端口固接有防漏渣装置,防漏渣装置为锥形封头,锥形封头的大口径端固接在内筒2的进渣端口上。在内筒2的进渣端口内伸入有进渣管7,进渣管7与内筒2内壁之间有间隙,在内筒2进渣端口的圆周壁上固接有拨渣片8,该拨渣片8与内筒2形成一定的夹角。进渣管7底部低于防漏渣装置锥形封头的小口径端。
实施例5:
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冷却滚筒式冷渣器结构如图1、图6所示:主要由外筒1、内筒2,以及固定在内筒2上和冷却板5上的叶片3、冷却板5、进渣管7、拨渣片8构成,外筒1与内筒2之间形成水道4,其中在内筒2内设置有翻渣装置,翻渣装置为翻渣装置为“Y”字型夹套,该夹套将内筒2的腔体均分为三个腔体,构成夹套的冷却板5的板面上安装有导渣叶片3,冷却板5安装在内筒2上,夹套内的水道4由内筒2封闭。
在内筒2的进渣端口固接有防漏渣装置,防漏渣装置为锥形封头,锥形封头的大口径端固接在内筒2的进渣端口上。在内筒2的进渣端口内伸入有进渣管7,进渣管7与内筒2内壁之间有间隙,在内筒2进渣端口的圆周壁上固接有拨渣片8,该拨渣片8与内筒2形成一定的夹角。进渣管7底部低于防漏渣装置锥形封头的小口径端。
实施例6:
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冷却滚筒式冷渣器结构如图1、图7所示:主要由外筒1、内筒2,以及固定在内筒2上和冷却板5上的叶片3、冷却板5、进渣管7、拨渣片8构成,外筒1与内筒2之间形成水道4,其中在内筒2内设置有翻渣装置,翻渣装置为由四块相互独立的呈“一”字型的整体夹套构成,构成夹套的冷却板5的板面上安装有导渣叶片3,该四块夹套在内筒2内形成“Y”字型,该“Y”字型夹套将内筒2的腔体均分为三个腔体,外筒1与内筒2之间形成的水道4分割成相互独立的四段。
在内筒2的进渣端口固接有防漏渣装置,防漏渣装置为锥形封头,锥形封头的大口径端固接在内筒2的进渣端口上。在内筒2的进渣端口内伸入有进渣管7,进渣管7与内筒2内壁之间有间隙,在内筒2进渣端口的圆周壁上固接有拨渣片8,该拨渣片8与内筒2形成一定的夹角。进渣管7底部低于防漏渣装置锥形封头的小口径端。
实施例7:
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冷却滚筒式冷渣器结构如图1、图8所示:主要由外筒1、内筒2,以及固定在内筒2上和冷却板5上的叶片3、冷却板5、进渣管7、拨渣片8构成,外筒1与内筒2之间形成水道4,其中在内筒2内设置有翻渣装置,翻渣装置为夹套,该夹套由多块冷却板5构成,在冷却板之间形成水道,水可以在夹套的水道内流动,该夹套将内筒2的腔体均分为五个腔体,构成夹套的冷却板5的板面上安装有导渣叶片3,冷却板5安装在内筒2上,夹套内的水道4分别与外筒1与内筒2之间形成的水道4相通。
在内筒2的进渣端口固接有防漏渣装置,防漏渣装置为锥形封头,锥形封头的大口径端固接在内筒2的进渣端口上。在内筒2的进渣端口内伸入有进渣管7,进渣管7与内筒2内壁之间有间隙,在内筒2进渣端口的圆周壁上固接有拨渣片8,该拨渣片8与内筒2形成一定的夹角。进渣管7底部低于防漏渣装置锥形封头的小口径端。
实施例8:
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冷却滚筒式冷渣器结构如图1、图9所示:主要由外筒1、内筒2,以及固定在内筒2上和冷却板5上的叶片3、冷却板5、进渣管7、拨渣片8构成,外筒1与内筒2之间形成水道4,其中在内筒2内设置有翻渣装置,翻渣装置为夹套,该夹套由多块冷却板5构成,在冷却板之间形成水道,水可以在夹套的水道内流动,该夹套将内筒2的腔体均分为五个腔体,构成夹套的冷却板5的板面上安装有导渣叶片3,冷却板5安装在内筒2上,夹套内的水道4由内筒2封闭。
在内筒2的进渣端口固接有防漏渣装置,防漏渣装置为锥形封头,锥形封头的大口径端固接在内筒2的进渣端口上。在内筒2的进渣端口内伸入有进渣管7,进渣管7与内筒2内壁之间有间隙,在内筒2进渣端口的圆周壁上固接有拨渣片8,该拨渣片8与内筒2形成一定的夹角。进渣管7底部低于防漏渣装置锥形封头的小口径端。
实施例9:
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冷却滚筒式冷渣器结构如图1、图10所示:主要由外筒1、内筒2,以及固定在内筒2上和冷却板5上的叶片3、冷却板5、进渣管7、拨渣片8构成,外筒1与内筒2之间形成水道4,其中在内筒2内设置有翻渣装置,翻渣装置为由五块相互独立的呈“一”字型的整体夹套构成,构成夹套的冷却板5的板面上安装有导渣叶片3,该五块夹套将内筒2的腔体均分为五个腔体,外筒1与内筒2之间形成的水道4分割成相互独立的四段。
在内筒2的进渣端口固接有防漏渣装置,防漏渣装置为锥形封头,锥形封头的大口径端固接在内筒2的进渣端口上。在内筒2的进渣端口内伸入有进渣管7,进渣管7与内筒2内壁之间有间隙,在内筒2进渣端口的圆周壁上固接有拨渣片8,该拨渣片8与内筒2形成一定的夹角。进渣管7底部低于防漏渣装置锥形封头的小口径端。

Claims (10)

1、一种高效冷却滚筒式冷渣器,包括外筒(1)、内筒(2)以及内筒内璧上安装的叶片(3),外筒(1)与内筒(2)之间形成有水道(4),其特征在于:在内筒(2)内设置有翻渣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冷却滚筒式冷渣器,其特征在于:翻渣装置为“十”字型夹套,该夹套由四块呈“L”型的冷却板(5)构成,冷却板(5)的板面上安装有导渣叶片(3),冷却板(5)安装在内筒(2)上,夹套内的水道(4)分别与外筒(1)与内筒(2)之间形成的水道(4)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冷却滚筒式冷渣器,其特征在于:翻渣装置为“十”字型夹套,该夹套由四块呈“L”型的冷却板(5)构成,冷却板(5)的板面上安装有导渣叶片(3),冷却板(5)安装在内筒(2)上,夹套内的水道(4)由内筒(2)封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冷却滚筒式冷渣器,其特征在于:翻渣装置由四块相互独立的呈“一”字型的整体夹套构成,构成夹套的冷却板(5)的板面上安装有导渣叶片(3),该四块夹套在内筒(2)内形成“十”字型;外筒(1)与内筒(2)之间形成的水道(4)分割成相互独立的四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冷却滚筒式冷渣器,其特征在于:翻渣装置为“Y”字型夹套,该夹套将内筒(2)的腔体均分为三个腔体,构成夹套的冷却板(5)的板面上安装有导渣叶片(3),冷却板(5)安装在内筒(2)上,夹套内的水道(4)分别与外筒(1)与内筒(2)之间形成的水道(4)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冷却滚筒式冷渣器,其特征在于:翻渣装置为“Y”字型夹套,该夹套将内筒(2)的腔体均分为三个腔体,构成夹套的冷却板(5)的板面上安装有导渣叶片(3),冷却板(5)安装在内筒(2)上,夹套内的水道(4)由内筒(2)封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冷却滚筒式冷渣器,其特征在于:翻渣装置为由四块相互独立的呈“一”字型的整体夹套构成,构成夹套的冷却板(5)的板面上安装有导渣叶片(3),该四块夹套在内筒(2)内形成“Y”字型,该“Y”字型夹套将内筒(2)的腔体均分为三个腔体,外筒(1)与内筒(2)之间形成的水道(4)分割成相互独立的四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冷却滚筒式冷渣器,其特征在于:翻渣装置为夹套,该夹套将内筒(2)的腔体均分为五个腔体,构成夹套的冷却板(5)的板面上安装有导渣叶片(3),冷却板(5)安装在内筒(2)上,夹套内的水道(4)分别与外筒(1)与内筒(2)之间形成的水道(4)相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冷却滚筒式冷渣器,其特征在于:翻渣装置为夹套,该夹套将内筒(2)的腔体均分为五个腔体,构成夹套的冷却板(5)的板面上安装有导渣叶片(3),冷却板(5)安装在内筒(2)上,夹套内的水道(4)由内筒(2)封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冷却滚筒式冷渣器,其特征在于:翻渣装置为由五块相互独立的呈“一”字型的整体夹套构成,构成夹套的冷却板(5)的板面上安装有导渣叶片(3),该五块夹套将内筒(2)的腔体均分为五个腔体,外筒(1)与内筒(2)之间形成的水道(4)分割成相互独立的四段。
CN 200620034387 2006-05-30 2006-05-30 高效冷却滚筒式冷渣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934928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34387 CN2934928Y (zh) 2006-05-30 2006-05-30 高效冷却滚筒式冷渣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34387 CN2934928Y (zh) 2006-05-30 2006-05-30 高效冷却滚筒式冷渣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934928Y true CN2934928Y (zh) 2007-08-15

Family

ID=38351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03438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934928Y (zh) 2006-05-30 2006-05-30 高效冷却滚筒式冷渣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934928Y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13321A (zh) * 2010-05-07 2010-08-25 张英 锅炉用耐压膜式滚筒冷渣机
CN101876446B (zh) * 2009-04-28 2011-09-14 温巨国 冷渣器
CN104913319A (zh) * 2015-05-30 2015-09-16 四川省凯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冷渣机
CN107490298A (zh) * 2017-08-02 2017-12-19 铜陵有色兴铜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冷却增湿滚筒
CN111854416A (zh) * 2020-06-11 2020-10-30 福建省铁拓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烘干滚筒的叶片结构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6446B (zh) * 2009-04-28 2011-09-14 温巨国 冷渣器
CN101813321A (zh) * 2010-05-07 2010-08-25 张英 锅炉用耐压膜式滚筒冷渣机
CN104913319A (zh) * 2015-05-30 2015-09-16 四川省凯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冷渣机
CN107490298A (zh) * 2017-08-02 2017-12-19 铜陵有色兴铜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冷却增湿滚筒
CN111854416A (zh) * 2020-06-11 2020-10-30 福建省铁拓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烘干滚筒的叶片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934928Y (zh) 高效冷却滚筒式冷渣器
CN101504261B (zh) 一种纵向流一体式翅片管
CN101813321A (zh) 锅炉用耐压膜式滚筒冷渣机
CN101362951A (zh) 石油焦罐式煅烧炉冷却水套
CN103712489A (zh) 空气压缩机余热回收换热器
CN201016595Y (zh) 高温炉渣换热器
CN108061471B (zh) 一种多单元复合螺旋板式换热器
CN208059599U (zh) 一种用于高温固体物料余热回收的旋转筒体
CN102288041B (zh) 石油焦罐式煅烧炉排料冷却装置
CN206847444U (zh) 换热管及具有该换热管的换热器
CN2934929Y (zh) 连续翻滚冷渣器
CN200979169Y (zh) 高效冷却滚筒式冷渣器
CN110822929B (zh) 一种水泥窑炉余热回收装置
CN202177313U (zh) 石油焦罐式煅烧炉排料冷却装置
CN200975681Y (zh) 滚筒冷渣机
CN200979168Y (zh) 多水道滚筒式冷渣器
CN106017167A (zh) 一种适用于圆环腔体布置的环路热管的冷凝器
CN201003759Y (zh) 多层冷却滚筒式冷渣器
CN106119536B (zh) 一种氧化锰矿粉冷却设备
CN104075336B (zh) 一种能量回收装置
CN201652380U (zh) 锅炉用耐压膜式滚筒冷渣机
CN216523269U (zh) 一种套管式换热装置
CN108317863A (zh) 一种用于高温固体物料余热回收的旋转筒体
CN209355709U (zh) 一种石油焦煅烧罐式炉冷却水套
CN2888283Y (zh) 风水冷滚筒冷渣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Chengdu giant boiler auxiliary machine equipment Co., Ltd.

Assignor: Cao Xiucheng

Contract fulfillment period: 2009.9.28 to 2015.9.27

Contract record no.: 2009510000169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Highly effective cooling cylinder type cold slag devic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815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091125

LIC Patent licence contract for exploitation submitted for record

Free format text: EXCLUSIVE LICENSE; TIME LIMIT OF IMPLEMENTING CONTACT: 2009.9.28 TO 2015.9.27; CHANGE OF CONTRACT

Name of requester: CHENGDU JUDING BOILER AUXILIARIES EQUIPMENT CO., L

Effective date: 20091125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Highly effective cooling cylinder type cold slag devic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00412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815

Pledgee: Chengdu Productivity Promotion Center

Pledgor: Cao Xiucheng

Registration number: 2010990000733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11030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815

Pledgee: Chengdu Productivity Promotion Center

Pledgor: Cao Xiucheng

Registration number: 2010990000733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Highly effective cooling cylinder type cold slag devic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30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815

Pledgee: Chengdu Productivity Promotion Center

Pledgor: Cao Xiucheng

Registration number: 2011990000066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12072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815

Pledgee: Chengdu Productivity Promotion Center

Pledgor: Cao Xiucheng

Registration number: 2011990000066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Highly effective cooling cylinder type cold slag devic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103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815

Pledgee: Chengdu Productivity Promotion Center

Pledgor: Cao Xiucheng

Registration number: 2012990000653

PLD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contracts on pledge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815

Termination date: 2015053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