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924738Y - 一种在特高压输电线路中均压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在特高压输电线路中均压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924738Y
CN2924738Y CN 200620022925 CN200620022925U CN2924738Y CN 2924738 Y CN2924738 Y CN 2924738Y CN 200620022925 CN200620022925 CN 200620022925 CN 200620022925 U CN200620022925 U CN 200620022925U CN 2924738 Y CN2924738 Y CN 2924738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ing
plane
insulator
pressure
strain insul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02292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景朝
樊宝珍
侯继勇
周立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Original Assignee
GUODIAN ELECTRIC CONSTRUCTION INS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DIAN ELECTRIC CONSTRUCTION INST filed Critical GUODIAN ELECTRIC CONSTRUCTION INST
Priority to CN 20062002292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924738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924738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924738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ula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在特高压输电线路中均压的装置,用于由2~8联相互平行且在同一平面上的绝缘子组成的耐张串上,所述均压装置包含3~10个金属均压环,且所述均压环通过金属构件连接于所述耐张串的高压端的金具上,其中有一对所述均压环形成的两个平面与所述耐张串形成的平面垂直但不接触,并且所述的一对均压环的平面平行于所述耐张串轴向的延伸方向,所述的一对均压环对称地处于所述耐张串形成的平面两侧且在其平面的垂直方向上跨越所述耐张串,同时至少有一个所述均压环平行且非接触式地位于所述耐张串所形成平面的上方,而且每个所述均压环的上环盖在所述耐张串高压端的第3~4片绝缘子之间。

Description

一种在特高压输电线路中均压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特高压输电线路中均压的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在500kv的超高压输电线路中,高压端的几个绝缘子片承担的电压比其它绝缘子片要高几倍,通过设置均压环就可以使绝缘子上的电位分布趋于均匀。我国目前还没有架设特高压(大于等于1000kV)输电线路,实验证明把500kV超高压输电线上的绝缘子与均压环之间的结构关系应用到特高压环境中是不可行的,这是因为绝缘子单片最大承受电压的百分比是不变的,如果电压升高,绝缘子单片最大承受电压将随之身高,从而大大增加了击穿绝缘子的可能性。所以有必要解决在特高压环境下如何使绝缘子串上的电位分布更加均匀这一问题。
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特高压输电线路中均压的装置,能够使绝缘子串上的电位分布更加均匀,以避免特高压输电线路中绝缘子被击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在特高压输电线路中均压的装置,用于由二至八联相互平行且在同一平面上的绝缘子组成的耐张串上,所述均压装置包含三至十个金属均压环,且所述均压环通过金属构件连接于所述耐张串的高压端的金具上,其中有一对所述均压环形成的两个平面与所述耐张串形成的平面垂直但不接触,并且所述的一对均压环的平面平行于所述耐张串轴向的延伸方向,所述的一对均压环对称地处于所述耐张串形成的平面两侧且在其平面的垂直方向上跨越所述耐张串,同时至少有一个所述均压环平行且非接触式地位于所述耐张串所形成平面的上方,而且每个所述均压环的上环盖在所述耐张串高压端的第三与第四片绝缘子之间。
所述耐张串平面上方和下方分别对称地具有一至四个与所述耐张串平面平行的均压环。
所述均压环具有圆管的环形结构。
所述圆管的截面直径为100~140mm,所述的每个均压环的平面离最近绝缘子串中心的距离为450~550mm。
所述圆管的截面直径为120mm,所述的每个均压环的平面离最近绝缘子串中心的距离为500mm。
所述均压环的个数为六个,所述耐张串形成的平面上下各两个,两侧各一个。
所述均压装置特别适用于绝缘子联数为四的耐张串。
所述耐张串形成的平面上方的两个均压环与所述耐张串形成的平面相平行,且分别在与所述耐张串的轴向相垂直的水平方向上跨越两个相邻的绝缘子串,并且所述耐张串形成的平面下方的两个均压环与所述上方的均压环相对所述耐张串形成的平面对称。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均压装置,绝缘子串上的电位分布明显得到了改善,高压端第一片绝缘子分担的电位百分比、单片承受电压以及局部最大场强均由大幅度的下降。
附图说明
为了是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得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使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实施例1中本实用新型的均压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本实用新型的均压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中本实用新型的均压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的标记表示为:1-连接铁塔与绝缘子串的金具,2-绝缘子(其中的1联),3-均压环,4-连接高压线与均压环的金具,5-线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的均压装置只有如下结构:金具1连接铁塔与四联相互平行且在同一个平面上的绝缘子2,这四联绝缘子即组成耐张串;六个与均压环3一样的均压环,在所述耐张串形成的平面上下各分布两个,两侧分别一个;所述均压环为铝管制成的环形结构,铝管的截面直径为120mm,所述的每个均压环的平面离最近绝缘子串中心的距离为500mm,所述耐张串形成的平面上方的两个均压环与所述耐张串形成的平面相平行,且分别在与所述耐张串的轴向相垂直的水平方向上仅仅跨越两个相邻的绝缘子串,并且所述耐张串形成的平面下方的两个均压环与所述上方的均压环相对所述耐张串形成的平面对称:耐张串形成的平面两侧的每个均压环均与所述耐张串形成的平面垂直放置,且在所述平面的垂直方向上分别能跨越耐张串;均压环的上环即均压环中距离导线线夹5最远一侧的铝管结构,盖在绝缘子串高压端的第三与第四片之间,所述的高压端即是耐张串距离导线较近的一端;金具4连接线夹5与均压环,线夹5则直接与导线相连。
在1000kV的特高压电压下,通过运用本实施例中的均压装置,绝缘子串上的电位分布明显得到了改善,高压端第一片绝缘子分担的电位百分比从8.1%下降到4.1%,单片承受电压从46.7kV下降为23.6kV,以及局部最大场强从3.1kV/mm下降到1.5kV/mm。
实施例2
参见图3与图4,其均压装置具有如下结构:金具1连接铁塔与六联相互平行且在同一个平面上的绝缘子2,这六联绝缘子即组成耐张串;八个与均压环3一样的均压环,在所述耐张串形成的平面上下各分布三个,两侧分别一个;所述均压环为铝管制成的环形结构,铝管的截面直径为120mm,所述的每个均压环的平面离最近绝缘子串中心的距离为500mm,所述耐张串形成的平面上方的三个均压环与所述耐张串形成的平面相平行,且分别在与所述耐张串的轴向相垂直的水平方向上仅仅跨越两个相邻的绝缘子串,并且所述耐张串形成的平面下方的三个均压环与所述上方的均压环相对所述耐张串形成的平面对称;耐张串形成的平面两侧的每个均压环均与所述耐张串形成的平面垂直放置,且在所述平面的垂直方向上分别能跨越耐张串;均压环的上环即均压环中距离导线线夹5最远一侧的铝管结构,盖在绝缘子串高压端的第3~4片之间,所述的高压端即是耐张串距离导线较近的一端;金具4连接线夹5与均压环,线夹5则直接与导线相连。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的均压装置与实施例1中的均压装置的区别如下:所述铝管的截面直径为100mm,所述的每个均压环的平面离最近绝缘子串中心的距离为450mm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作如下变化而来的:所述铝管的截面直径为140mm,所述的每个均压环的平面离最近绝缘子串中心的距离为550mm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如下变化而来的,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线代替了实施例1中所述耐张串平面下方的两个均压环3,即导线经过所述耐张串平面的垂直下方。由于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所以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导线有替代所述均压环的功能。
对本实用新型中所用到的一些词语解释如下:均压环的上环是指均压环中距离导线线夹5最远一侧的金属管结构;高压端是指距离导线较近的耐张串轴向上的一端;跨越是指所述均压环在某一方向上的投影可覆盖耐张串的厚度或者覆盖与其相对应的一联或几联绝缘子宽度。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到的垂直与平行是为了便于描述而提出的,所述的均压装置的构件和耐张串可能在使用过程及安装过程中它们的结构关系会发生变化,出现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垂直与平行,显然这都是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使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本使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所述领域的普通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作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动,例如使实施例1中所述的均压环的数量变为10个,即所述耐张串平面上下个是个,两侧各1个。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8)

1.一种在特高压输电线路中均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由二至八联相互平行且在同一平面上的绝缘子组成的耐张串上,所述均压装置包含三至十个金属均压环,且所述均压环通过金属构件连接于所述耐张串的高压端的金具上,其中有一对所述均压环形成的两个平面与所述耐张串形成的平面垂直但不接触,并且所述的一对均压环的平面平行于所述耐张串轴向的延伸方向,所述的一对均压环对称地处于所述耐张串形成的平面两侧且在其平面的垂直方向上跨越所述耐张串,同时至少有一个所述均压环平行且非接触式地位于所述耐张串所形成平面的上方,而且每个所述均压环的上环盖在所述耐张串高压端的第三与第四片绝缘子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张串平面上方和下方分别对称地具有一至四个与所述耐张串平面平行的均压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均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压环具有圆管的环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均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管的截面直径为100~140mm,所述的每个均压环的平面离最近绝缘子串中心的距离为450~55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均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管的截面直径为120mm,所述的每个均压环的平面离最近绝缘子串中心的距离为5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均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压环的个数为六个,所述耐张串形成的平面上下各两个,两侧各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均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均压装置特别适用于绝缘子联数为四的耐张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均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张串形成的平面上方的两个均压环与所述耐张串形成的平面相平行,且分别在与所述耐张串的轴向相垂直的水平方向上跨越两个相邻的绝缘子串,并且所述耐张串形成的平面下方的两个均压环与所述上方的均压环相对所述耐张串形成的平面对称。
CN 200620022925 2006-04-24 2006-04-24 一种在特高压输电线路中均压的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924738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22925 CN2924738Y (zh) 2006-04-24 2006-04-24 一种在特高压输电线路中均压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22925 CN2924738Y (zh) 2006-04-24 2006-04-24 一种在特高压输电线路中均压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924738Y true CN2924738Y (zh) 2007-07-18

Family

ID=38261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022925 Expired - Lifetime CN2924738Y (zh) 2006-04-24 2006-04-24 一种在特高压输电线路中均压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924738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54892A (zh) * 2014-04-29 2014-07-30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适用于各种尺寸导电杆的变压器套管均压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54892A (zh) * 2014-04-29 2014-07-30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适用于各种尺寸导电杆的变压器套管均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170900A1 (en) Aluminum Alloy Conductor Composite Reinforced for High Voltage Overhead Power Lines
CN101013626B (zh) 一种干式电抗器
CN2924738Y (zh) 一种在特高压输电线路中均压的装置
CN100550226C (zh) 干式树脂绝缘静电除尘整流变压器
KR20220046659A (ko) 컨버터 밸브
CN201438396U (zh) 一种特高压变电站用双i型及v型耐张绝缘子串
CN202084497U (zh) 跌落式熔断器接线端子
CN207319788U (zh) 一种平行集束电缆
CN2788313Y (zh) 一种新型伞裙结构的复合绝缘外套
CN102751687A (zh) 一种高压交流线路耐张塔引流金具
CN202094568U (zh) 交流特高压同塔双回路大跨越铝管式刚性跳线
CN207182923U (zh) 一种低杂质铜合金线
CN208548183U (zh) 耐高温长寿命型柔性补偿电缆
CN2896458Y (zh) 特高压输电线路用绝缘子串均压结构
CN202043020U (zh) 一种用于高压直流换流阀的绝缘梁
KR100503736B1 (ko) 이산화탄소가스 용접기용 케이블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CN219779733U (zh) 一种管母线接六分裂导线的电力金具
CN204928037U (zh) 一种输电线路六分裂导线向四分裂跳线过渡装置
CN109215902A (zh) 一种基于避雷器和绝缘子的500kV线路防雷装置
US1198137A (en) Insulator.
CN206678828U (zh) 一种绝缘器用主绝缘结构
CN209488459U (zh) 特高压换流站400kV支柱绝缘子母线安装结构
CN200990265Y (zh) 一种用于干式电抗器的支柱绝缘子装置
CN208738762U (zh) 一种可提供铜基合金电缆横向移动的抗震固定装置
CN209233437U (zh) ±1100kv直流线路直线塔避雷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GUO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Effective date: 2009072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0724

Address after: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small business Qinghe Road No. 15 Chinese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ip code: 100192

Patentee after: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Address before: Beijing City, Xuanwu District Guang'an south shore road No. 33, zip code: 100055

Patentee before: Guodian Electric Construction Ins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71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