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924350Y - 一种燃气用具上的电池电量不足时能自动提醒的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气用具上的电池电量不足时能自动提醒的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924350Y
CN2924350Y CNU2006201053469U CN200620105346U CN2924350Y CN 2924350 Y CN2924350 Y CN 2924350Y CN U2006201053469 U CNU2006201053469 U CN U2006201053469U CN 200620105346 U CN200620105346 U CN 200620105346U CN 2924350 Y CN2924350 Y CN 292435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iode
circuit
resistance
inductance
gas appli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62010534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茅忠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62010534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92435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92435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92435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燃气用具上的电池电量不足时能自动提醒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延时控制电路,其供电电源取自燃气用具上的电池,其输入端与燃气用具上的点火器的点火触发输出端相连,并在点火器点火时和点火关闭后的一段时间内持续地在其输出端输出高电平信号;电压检测电路,其输入端与延时电路的输出端相连,并且在其输入端的电平信号过低时,其输出端输出低电平信号;报警提醒电路,其输入端与延时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相连,其控制端与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相连,并在其控制端得到低电平信号时,控制其中的报警元件动作。燃气用具采用本实用新型后,一旦点火开关接通并且电池电量低,则电路就会持续报警数秒,以及时通知用户更换新电池,不仅给用户带来方便,也给制造商减少一大笔不必要的售后服务费用。

Description

一种燃气用具上的电池电量不足时能自动提醒的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用具上的控制电路,特别是对于采用电池供电的脉冲点火器点火的家用燃用灶具,其电池电量不足以使点火成功时能自动提醒的电路。
背景技术
近几年,高压脉冲电弧点火技术在燃气灶领域被广泛地采用,其电源供给一般采用电池方式,由于电池是易耗部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电池电量会降低,以致点火不成功,但由于大多数用户已经习惯于传统的压电陶瓷点火器式燃气灶,忽略了燃气灶内还设置有电池、电池不足需要更换这一事实,因此,当电池电量用完导致点火不成功时,多数用户都认为是燃气灶的其他故障,而不知道仅仅通过更换新电池就可解决,于是会直接诉诸于燃气灶制造商的售后服务,这一现象不仅给用户带来不便,同时也给制造商增加了原本不必要的售后服务,从而带来了一大笔不必要的售后服务开支。因此,如果燃气灶的控制电路在电池电量不足时能自动提醒的话,就能使用户立即意识到故障的真实原因,从而通过更换新电池而及时解决故障。
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燃气热水器等其他采用高压脉冲电弧点火技术的燃气用具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燃气用具上的电池电量不足时能自动提醒的电路。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燃气用具上的电池电量不足时能自动提醒的电路包括有:
延时控制电路,其供电电源取自燃气用具上的电池,其输入端与燃气用具上的点火器的点火触发输出端相连,并在点火器点火时和点火关闭后的一段时间内持续地在其输出端输出高电平信号;
电压检测电路,其输入端与延时电路的输出端相连,并且在其输入端的电平信号过低时,其输出端输出低电平信号;
报警提醒电路,其输入端与延时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相连,其控制端与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相连,并在其控制端得到低电平信号时,控制其中的报警元件动作。
所述的延时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二极管(D1)、第一电阻(R1)、第一电容(C1)、NPN型第一三极管(Q1)以及PNP型第二三极管(Q2),其中第一电感(L1)的一端分别与燃气用具上的电池正极和燃气用具上的点火器正极端相连,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与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第二电感(L2)的一端与燃气用具上的点火器的点火触发输出端,作为整个延时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经二极管(D1)、第二电阻(R2)接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二极管(D1)的阴极与地之间则并联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容(C1)构成充电延时回路,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经第四电阻(R4)接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通过第三电阻(R3)相连,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即作为整个延时控制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的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第三电感(L3)、第九电阻(R9)、齐纳二极管(Z1)、第四三极管(Q4)、第五三极管(Q5)和第六三极管(Q6),其中第三电感(L3)的一端与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作为整个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入端,第三电感(L3)的另一端一路经第九电阻(R9)接齐纳二极管(Z1)的阴极,另一路经第八电阻(R8)接第六三极管(Q6)的集电极,齐纳二极管(Z1)的阳极经第十电阻(R10)接第六三极管(Q6)的基极,第十一电阻(R11)则接在第六三极管(Q6)的基极与地之间,第六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第六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一路直接接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另一路经第八电阻(R8)、第七电阻(R7)接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经第六电阻(R6)接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即作为整个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的报警提醒电路包括第四电感(L4)、PNP型第三三极管(Q3)和报警元件(BJ),其中第四电感(L4)端接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作为整个报警提醒电路的输入端,第四电感(L4)的另一端接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报警元件(BJ)的正极,报警元件(BJ)的负极接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则串接第五电阻(R5),作为整个报警电路的控制端,与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相连。
所述的报警元件(BJ)可以是声音报警元件,如蜂鸣器,也可以是光学报警元件,如LED,也可以是其他现有技术可以采用的报警元件。
所述的齐纳二极管Z1也可用低压检测的专用模块V1替换。
燃气用具采用本实用新型后,一旦的点火开关接通,点火器的点火出发输出端就输出高电平并对延时控制电路的充电延时回路进行充电,延时控制电路将反映电池电压水平的电压信号输出给电压检测电路,电压检测电路一旦检测到输入电平过低,即控制报警提醒电路工作、报警,而即使点火器的点火动作结束,延时控制电路的充电延时回路也能继续向电压检测电路及报警提醒电路供电数秒,持续报警。这样,就能及时通知用户更换新电池,不仅给用户带来方便,也给制造商减少一大笔不必要的售后服务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方框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该燃气用具上的电池电量不足时能自动提醒的电路包括有:
延时控制电路,其供电电源取自燃气用具上的电池,其输入端与燃气用具上的点火器的点火触发输出端相连;
电压检测电路,其输入端与延时电路的输出端相连;
报警提醒电路,其输入端与延时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相连,其控制端与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相连。
所述的延时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二极管(D1)、第一电阻(R1)、第一电容C1、NPN型第一三极管Q1以及PNP型第二三极管Q2,其中第一电感L1的一端分别与燃气用具上的电池正极和燃气用具上的点火器正极端相连,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与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第二电感L2的一端与燃气用具上的点火器的点火触发输出端,作为整个延时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经二极管D1、第二电阻R2接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二极管D1的阴极与地之间则并联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容C1构成充电延时回路,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经第四电阻R4接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通过第三电阻R3相连,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即作为整个延时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并且所述的第三电阻R3与第四电阻R4的阻值按常规的分压比例设置,可以简单地取R3>>R4;
所述的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第三电感L3、第九电阻R9、齐纳二极管Z1、第四三极管Q4、第五三极管Q5和第六三极管Q6,其中第三电感L3的一端与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作为整个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入端,第三电感L3的另一端一路经第九电阻R9接齐纳二极管Z1的阴极,另一路经第八电阻R8接第六三极管Q6的集电极,齐纳二极管Z1的阳极经第十电阻R10接第六三极管Q6的基极,第十一电阻R11则接在第六三极管Q6的基极与地之间,其中第十电阻R10与第十一电阻R11的阻值按常规的分压比例设置,可以简单地取R11>>R10,第六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第六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一路直接接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另一路经第八电阻R8、第七电阻R7接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经第六电阻R6接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即作为整个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的报警提醒电路包括第四电感L4、PNP型第三三极管Q3和报警元件BJ,其中第四电感L4的一端接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作为整个报警提醒电路的输入端,第四电感L4的另一端接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报警元件BJ的正极,报警元件BJ的负极接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则串接第五电阻R5,作为整个报警电路的控制端,与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相连。
所述的报警元件BJ可以是声音报警元件,如蜂鸣器,也可以是光学报警元件,如LED,也可以是其他现有技术可以采用的报警元件。
工作时,当点火开关K1、K2接通时,点火器点火,点火器的点火触发输出端输出高电平即电池电压Vcc,经第二电感L2滤波、二极管D1单向导通处理,输给由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电容C1组成的RC延时电路,点火开关K1、K2从接通到断开时,RC延时电路可以延时数秒保持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为高电平,使第一三极管Q1导通,此时,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为低电平,由于第三电阻R3的阻值大大大于第四电阻R4(即R3>>R4),故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也为低电平,而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也经第一电感L1从电池正极获得高电平,故第二三极管Q2导通,于是电池电压Vcc经第三电感L3、第九电阻R9滤波、限流处理,反向加到齐纳二极管Z1阴极和阳极之间;
当电压Vcc大于齐纳二极管Z1的击穿电压时,齐纳二极管Z1导通,此时第六三极管Q6的基极为高电平,而第六三极管Q6的集电极通过第八电阻R8从第三电感L3获得高电平,因此第六三极管Q6导通,此时第六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为低电平,即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为低电平,第五三极管Q5截止,则第四三极管Q4也因其基极为低电平而截止,此时,第三三极管Q3也截止,蜂鸣器BJ不工作;
当电压Vcc小于齐纳二极管Z1的击穿电压时,齐纳二极管Z1截止,此时第六三极管Q6的基极为低电平,第六三极管Q6截止,此时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经第八电阻R8从第三电感L3获得高电平,第五三极管Q5导通,故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获得高电平,第四三极管Q4导通,于是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为低电平,第三三极管Q3导通,蜂鸣器BJ工作、报警,提醒用户需要更换电池。
在不工作时,K1、K2断开,点火器不点火,点火器的点火触发输出端为低电压,第一三极管Q1因基极电压低而截止,此时,第二三极管Q2因基极电压高而也截止,后续的电压检测电路和报警提醒电路均不工作。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仅在于用低压检测的专用模块V1替换了齐纳二极管Z1,不再赘述。

Claims (6)

1、一种燃气用具上的电池电量不足时能自动提醒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延时控制电路,其供电电源取自燃气用具上的电池,其输入端与燃气用具上的点火器的点火触发输出端相连,并在点火器点火时和点火关闭后的一段时间内持续地在其输出端输出高电平信号;
电压检测电路,其输入端与延时电路的输出端相连,并且在其输入端的电平信号过低时,其输出端输出低电平信号;
报警提醒电路,其输入端与延时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相连,其控制端与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相连,并在其控制端得到低电平信号时,控制其中的报警元件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用具上的电池电量不足时能自动提醒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延时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二极管(D1)、第一电阻(R1)、第一电容(C1)、NPN型第一三极管(Q1)以及PNP型第二三极管(Q2),其中第一电感(L1)的一端分别与燃气用具上的电池正极和燃气用具上的点火器正极端相连,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与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第二电感(L2)的一端与燃气用具上的点火器的点火触发输出端,作为整个延时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经二极管(D1)、第二电阻(R2)接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二极管(D1)的阴极与地之间则并联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容(C1)构成充电延时回路,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经第四电阻(R4)接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通过第三电阻(R3)相连,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即作为整个延时控制电路的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用具上的电池电量不足时能自动提醒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第三电感(L3)、第九电阻(R9)、齐纳二极管(Z1)、第四三极管(Q4)、第五三极管(Q5)和第六三极管(Q6),其中第三电感(L3)的一端与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作为整个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入端,第三电感(L3)的另一端一路经第九电阻(R9)接齐纳二极管(Z1)的阴极,另一路经第八电阻(R8)接第六三极管(Q6)的集电极,齐纳二极管(Z1)的阳极经第十电阻(R10)接第六三极管(Q6)的基极,第十一电阻(R11)则接在第六三极管(Q6)的基极与地之间,第六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第六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一路直接接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另一路经第八电阻(R8)、第七电阻(R7)接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经第六电阻(R6)接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即作为整个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用具上的电池电量不足时能自动提醒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报警提醒电路包括第四电感(L4)、PNP型第三三极管(Q3)和报警元件(BJ),其中第四电感(L4)端接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作为整个报警提醒电路的输入端,第四电感(L4)的另一端接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报警元件(BJ)的正极,报警元件(BJ)的负极接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则串接第五电阻(R5),作为整个报警电路的控制端,与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用具上的电池电量不足时能自动提醒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报警元件(BJ)为蜂鸣器。
6、根据权利要求3、4或5所述的燃气用具上的电池电量不足时能自动提醒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齐纳二极管(Z1)替换为低压检测的专用模块(V1)。
CNU2006201053469U 2006-07-04 2006-07-04 一种燃气用具上的电池电量不足时能自动提醒的电路 Expired - Lifetime CN292435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6201053469U CN2924350Y (zh) 2006-07-04 2006-07-04 一种燃气用具上的电池电量不足时能自动提醒的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6201053469U CN2924350Y (zh) 2006-07-04 2006-07-04 一种燃气用具上的电池电量不足时能自动提醒的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924350Y true CN2924350Y (zh) 2007-07-18

Family

ID=38260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6201053469U Expired - Lifetime CN2924350Y (zh) 2006-07-04 2006-07-04 一种燃气用具上的电池电量不足时能自动提醒的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924350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93791A (zh) * 2016-07-26 2016-11-09 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灶脉冲点火器用电池电量检测提醒电路
CN109827199A (zh) * 2017-11-23 2019-05-31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燃气灶的具有报警功能的点火装置及点火控制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93791A (zh) * 2016-07-26 2016-11-09 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灶脉冲点火器用电池电量检测提醒电路
CN106093791B (zh) * 2016-07-26 2019-02-22 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灶脉冲点火器用电池电量检测提醒电路
CN109827199A (zh) * 2017-11-23 2019-05-31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燃气灶的具有报警功能的点火装置及点火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18696Y (zh) 一种led驱动电源的控制电路
CN100489400C (zh) 一种燃气用具上的电池电量不足时能自动提醒的电路
CN102097850B (zh) 一种多重安全防护及节能充电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04513490U (zh) 具有低电池电量语音报警提示功能的家用燃气灶具
CN103273871B (zh) 非卤素灯用作车灯的方法与所用解码电路及其工作方法
CN109910797B (zh) 一键启动汽车的应急用智能电瓶线夹及汽车启动打火方法
CN110289591A (zh) 动力电池防打火控制电路
CN105195848A (zh) 一种红外感应自动关闭式电烙铁
CN2924350Y (zh) 一种燃气用具上的电池电量不足时能自动提醒的电路
CN105071506A (zh) 一种具有自动断电功能充电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05004814U (zh) 一种具有自动断电功能充电器
CN201001046Y (zh) 一种微电脑控制多功能电动车电池的充电保护定时器
CN203054485U (zh) 一种电源系统中的开关电路
CN105871045B (zh) 一种用于太阳能控制系统中的充电电路
CN201463171U (zh) 空调来电自投装置
CN202973208U (zh) 一种煤气灶熄火报警及自动点火装置
CN201134584Y (zh) 红外线遥控移动插座
CN201860131U (zh) 一种充电器
CN103438483A (zh) 多功能燃气灶
CN204719212U (zh) 电池电量检测指示电路
CN204479727U (zh) 一种具有nfc功能的电子产品
CN204296468U (zh) 一种叉车座椅保护用延时器
CN104405557A (zh) 一种通用汽油机点火器的点火监测电路结构
CN204373779U (zh) 紫外光电管的导通信号检测电路以及包括其的烧嘴控制器
CN201047504Y (zh) 一种带声光报警的自发电手电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60704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