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921047Y - 一种湿式空气捻接搓纱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湿式空气捻接搓纱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921047Y CN2921047Y CN 200620038846 CN200620038846U CN2921047Y CN 2921047 Y CN2921047 Y CN 2921047Y CN 200620038846 CN200620038846 CN 200620038846 CN 200620038846 U CN200620038846 U CN 200620038846U CN 2921047 Y CN2921047 Y CN 2921047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yarn
- hands
- washboard
- clamping
- rub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络筒机和倍捻机对低支纱、气流纺纱和股线进行无结捻接的湿式空气捻接搓纱器。传统的捻接器捻接后的线头的连接处有羽毛外露现象,且牢固强度不足。本实用新型是在传统的捻接器旁新增设搓纱器(3)和供水器(5)。采用了本实用新型后既可解决捻接处羽毛外露现象,捻接处的牢固度也大为加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络筒机和倍捻机对低支纱、气流纺纱和股线进行无结捻接的湿式空气捻接搓纱器。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人曾于93年申请了专利号为93226360.7的《气动式水雾空气捻接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后,于96年申请了专利号为96230412.3的《气动式喷雾空气捻接器》,并于99年又申请了专利号为99239107.5的《旋转气流退捻喷雾式空气捻接器》。前两个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都是由一个气动式空气捻接器加上一个水雾器构成。捻接器内的退捻结构也基本相同,都是由一个喷咀、一根塑料退捻管和一块斜置于退捻管内腔里的橡胶振荡片组成,其工作原理都是利用高速气流在退捻管内腔形成成的卷吸效应将纱线的接头吹成絮棉状,再将其放置到加捻装置上进行加捻。99年的实用新型是在前两个的基础上将水雾器型体和空气捻接器的型体通过螺钉固定连成一体改为用整体型块加工,可以达到防止漏气、渗水的目的。
但是上述实用新型都有一个缺点,即经过这种捻接后的纱线捻接区往往有毛羽外露现象,外观质量不理想;并且其捻接的强度波幅较大,尤其对于某些粗纤纱来讲,其捻接区的外观质量要求和捻接强力及稳定性难以达到技术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纱线进行无结捻接的湿式空气搓纱捻接器,该湿式空气搓纱捻接器可以解决以往捻接区有毛羽外露现象和捻接的牢固度不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湿式空气捻接搓纱器,包括夹纱机构、剪纱机构、退捻机构、加捻机构以及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加捻机构的一侧增设搓纱器和供水器。
所述搓纱器包括托纱板、升降搓板、送纱杆、夹紧机构、压纱杆、凸轮、夹紧杆,凸轮经活塞杆和夹紧气缸连接,送纱杆的一端与凸轮活动连接,其杆身通过活动连接件与挡板相连,送纱的另一端悬空;升降搓板经活塞杆与气缸连接,压纱杆的下端与挡销活动相连,杆身通过铰连接件与夹紧轴活动连接,夹紧杆的上端与夹紧机构固定连接,夹紧杆的下端设置在凸轮的下侧,杆身通过活动连接件固定与支架相连。
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夹紧搓板、弹簧和夹紧座,弹簧固定在夹紧搓板和夹紧座之间,夹紧搓板的表面中部有蓄水孔,升降搓板的表面固定有一层搓纱片。
所述供水器包括液缸、水槽,水槽通过单向阀与液缸连接,液缸的下侧经水管、单向阀与夹紧搓板上的蓄水孔相通。
采用了本发明后,由于其是在传统的加捻之后,又对纱线的加捻部分进行搓捻,使捻接区纱线纤维包缠得更紧且粗细均匀,克服了毛羽外露现象,显著改善了捻接区的外观,同时还提高了纱线的捻接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湿式空气捻接搓纱器的外形图。
图2是本发明湿式空气捻接搓纱器的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湿式空气捻接搓纱器的气动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采用上述方法的湿式空气捻接搓纱器是这样实现的:其是在传统的空气捻接机2的一侧增设了搓纱器3和供水器5。搓纱器3包括托纱板9、升降搓板27、送纱杆28、夹紧机构60、压纱杆32、凸轮40、夹紧杆35,凸轮40经活塞杆和夹紧气缸49连接,送纱杆28的一端与凸轮40活动连接,杆身通过活动连接件与挡板26相连,送纱的另一端悬空;升降搓板27经活塞杆与气缸51连接,压纱杆32的下端与挡销36活动相连,杆身通过铰连接件与夹紧轴34活动连接,夹紧杆35的上端与夹紧机构60固定连接,下端设置在凸轮40的下侧,杆身则通过活动连接件固定与支架相连。夹紧座60包括夹紧搓板7、弹簧29和夹紧座30,弹簧29固定在夹紧搓板7和夹紧座30之间。夹紧搓板7的下表面有一排蓄水孔。升降搓板27的表面固定有一层搓纱片8。供水器5包括液缸45和水槽43,水槽43通过单向阀46与液缸45连接,液缸45的下侧经水管37、单向阀47与夹紧搓板7上的蓄水孔相通。
其使用的工作原理为:见图三和图四,当按下空捻器的手动扳机1,通过拨叉17带动二位五通换向阀54向上换向,这时压缩空气由气道①经气道③分别进入空捻气缸55的上腔和气流分配阀56的进气口。由于此时进气口被阀芯堵死,故退捻气路和加捻气路无压缩空气进入。而空捻气缸活塞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开始下行,并通过活塞杆带动龙门架23,气流分配阀心56及凸轮片22同时下行,凸轮片22的下行又带动传动杆20的转动,从而依次完成剪纱、压纱、夹纱、拨纱等机械动作。当气流分配阀56随龙门架23由一位进入二位的过程中,空捻器2完成剪纱、压纱动作,接着气流分配阀56进入二位,这时压缩空气由气道③经退捻气道进入退捻管25中形成高速气流,高速气流一方面将纱线断头吹入退捻腔内,另一方面吹动斜量于退捻腔内的橡胶振荡片作高频率振荡,在高速气流和橡胶振荡片的共同作用下,纱线断头被退捻成絮棉状。当气流分配阀56由二位进入三位时,空捻器2完成夹纱和拨纱动作,此时压缩空气又被堵死,纱线断头退捻完成,当气流分配阀56由三位进入四位时,传动杆20的滑轮已由凸轮片22的动程区域进入等速区域,传动杆20停止转动,各机械传动构件均停止动作。压缩空气由气道③经加捻气道进入捻接腔内形成高速气流后,对已退捻成絮棉状的纱线断头进行加捻,当气流分配阀56由四位进入五位时,压缩空气又被阀芯堵死,捻接腔无压缩空气进入,从而完成纱线断头的捻接。同时,气流分配阀56下端撞击二位五通换向阀54向下换向。此时,进气接头14处的压缩空气由气道①经气道②进入空捻气缸55下腔,推动该气缸活塞上行,从而带动龙门架23、凸轮片22以及气流分配阀56的阀芯向上运动,各机械传动构件在各自弹簧力的作用下回复到原始位置。当该活塞上行到极限位置时,该气缸下腔及气道②内的空气压力逐渐增高。当该处空气压力大于扳机气缸52活塞下端压簧的弹力时,便推动该活塞下行,从而带动连接块11下行,连接块11通过连接板12带动扳机片42传动,再带动拨叉16下行,拨叉16又带动二位三通换向阀57向下换向。此时,进气接头13处的压缩空气分成二路,一路由气道④经气道⑥进入气控二位五通换向阀50气缸的上腔,推动该阀向下换向,另一路由气道⑤经气控二位五通换向阀50后再进气道⑦。再由气道⑦进入二位五通换向阀48。当气控二位五通换向阀50向下换向后,气道⑤内的压缩空气经气道⑨进入夹紧气缸49上腔,推动活塞下行,并通过活塞杆带动夹紧凸轮40也向下运动。夹紧凸轮40在下行的过程中,先带动送纱杆28转动,把已捻接的纱线从A点送到A′点。接着夹紧凸轮40继续下行,带动夹紧杆35转动,从而推动夹紧轴34向升降搓板27方向移动,夹紧轴34又带动压纱板32向下转动,把纱线从A′点压至B点。此时,在夹紧杆35的带动下,夹紧轴34继续移动,而紧固在夹紧轴34前端上的夹紧座30,则通过螺钉31,压簧29带动夹紧搓板7把纱线从B点推至升降搓板27,直至夹紧为止。此时,夹紧杆下端滑轮已从夹紧凸轮40的动程区又进入等速区,夹紧杆35不再转动。从而使夹紧搓板与升降搓板之间保持恒定夹紧力。另外,当气道⑨内的压缩空气在进入夹紧气缸49上腔的同时,也进入到供水气缸44的上腔,推动该气活塞向下行,由此带动液缸45中的水活塞下行,液缸45中受到挤压的水将出水单向阀47打开后进入水道(13),再由水道(13)经水管37进入夹紧搓板7的蓄水孔内,在水压的作用下,夹紧搓板表面上的与蓄水孔连通的一排微型孔渗出细微水珠,以便湿润纱线捻接区部分。
接着,夹紧凸轮40的继续下行,带动摆动杆39向下转动,摆动杆39又通过连板59带动二位五通换向阀48向下换向。此时,气道⑦中的压缩空气由气道⑩进入搓捻气缸51的下腔,推动该气缸活塞上行,从而通过活塞杆带动升降搓板27向上运动,此时,被分别紧固在夹紧搓板7和升降搓板27表面上的搓纱片8对已被夹紧在两者之中的纱线捻接区进行加湿搓捻。当升降搓板27上行至极限位置时,通过紧固在其右下方的拉杆15带动拨叉16上行,从而带动二位三通换向阀57向上换向。此时,气控二位五通换向阀50气缸上腔的压缩空气经气道⑥排出搓捻器体外,气控二位三通换向阀50在其下端压簧的作用下向上换向,这时气道⑤中的压缩空气由气道⑧经节流阀4后分别进入夹紧气缸49下腔和供水气缸44的下腔,同时推动这两个气缸中的活塞上行。供水气缸44中的活塞上行带动液缸45中的水活塞上行,此时,出水单向阀47关闭,进水单向阀46打开,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水槽43中的水经水道(12)通过进水单向阀46进入液缸45,夹紧气缸49中的活塞上行将通过活塞杆带动夹紧凸轮40向上运动,使夹紧轴34、压纱杆32、送纱杆28在压簧33和拉簧41的作用下依次回复到原始位置,夹紧搓板7也随夹紧轴34后移而松开,此时,已经搓捻后的纱线下落到托纱板9上。当夹紧凸轮40上行到极限位置时。由其上的圆柱销带动摆动杆39向上转动。并通过连板59带动二位五通换向阀48向上换向,这时气道⑤中的压缩空气经气道⑦,再经气道(11)进入搓捻气缸上腔,推动活塞下行,从而通过活塞杆带动升降搓板下行。由此,便完成了退捻→加捻→加湿搓捻→复位的动作程序。若再按一下手动扳机,又将开始下一次动作程序。
Claims (6)
1.一种湿式空气捻接搓纱器,包括夹纱机构、剪纱机构、退捻机构、加捻机构以及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加捻机构的一侧增设搓纱器(3)和供水器(5)。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空气捻接搓纱器,其特征在于:搓纱器(3)包括托纱板(9)、升降搓板(27)、送纱杆(28)、夹紧机构(60)、压纱杆(32)、凸轮(40)、夹紧杆(35),凸轮(40)经活塞杆和夹紧气缸(49)连接,送纱杆(28)的一端与凸轮(40)活动连接,杆身通过活动连接件与挡板(26)相连,送纱的另一端悬空;升降搓板(27)经活塞杆与气缸(51)连接,压纱杆(32)的下端与挡销(36)活动相连,杆身通过铰连接件与夹紧轴(34)活动连接,夹紧杆(35)的上端与夹紧机构(60)固定连接,下端设置在凸轮(40)的下侧,杆身通过活动连接件固定与支架相连。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式空气捻接搓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60)包括夹紧搓板(7)、弹簧(29)和夹紧座(30),弹簧(29)固定在夹紧搓板(7)和夹紧座(30)之间。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湿式空气捻接搓纱器,其特征在于:夹紧搓板(7)的表面有蓄水孔。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式空气捻接搓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搓板(27)的表面固定有一层搓纱片(8)。
6.按照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湿式空气捻接搓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器(5)包括液缸(45)和水槽(43),水槽(43)通过单向阀(46)与液缸(45)连接,液缸(45)的下侧经水管(37)、单向阀(47)与夹紧搓板(7)上的蓄水孔相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620038846 CN2921047Y (zh) | 2006-01-11 | 2006-01-11 | 一种湿式空气捻接搓纱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620038846 CN2921047Y (zh) | 2006-01-11 | 2006-01-11 | 一种湿式空气捻接搓纱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921047Y true CN2921047Y (zh) | 2007-07-11 |
Family
ID=38253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620038846 Expired - Lifetime CN2921047Y (zh) | 2006-01-11 | 2006-01-11 | 一种湿式空气捻接搓纱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921047Y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999844B (zh) * | 2006-01-11 | 2010-12-08 | 上海梅花刺轴有限公司 | 一种对纱线进行无结捻接的方法和采用该方法的搓纱器 |
CN105369406A (zh) * | 2015-09-29 | 2016-03-02 | 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喷雾式空捻器 |
CN113005622A (zh) * | 2021-03-03 | 2021-06-22 | 福建泳力泰针织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全电脑控制针织提花机 |
-
2006
- 2006-01-11 CN CN 200620038846 patent/CN2921047Y/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999844B (zh) * | 2006-01-11 | 2010-12-08 | 上海梅花刺轴有限公司 | 一种对纱线进行无结捻接的方法和采用该方法的搓纱器 |
CN105369406A (zh) * | 2015-09-29 | 2016-03-02 | 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喷雾式空捻器 |
CN113005622A (zh) * | 2021-03-03 | 2021-06-22 | 福建泳力泰针织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全电脑控制针织提花机 |
CN113005622B (zh) * | 2021-03-03 | 2022-08-05 | 福建泳力泰针织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全电脑控制针织提花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999844B (zh) | 一种对纱线进行无结捻接的方法和采用该方法的搓纱器 | |
US4292796A (en) | Pneumatic yarn splicing apparatus | |
CN2921047Y (zh) | 一种湿式空气捻接搓纱器 | |
EP1207225B1 (en) | Spinning device | |
US4565059A (en) | Splicing device for spun yarns | |
US4445317A (en) | Splicing method for spun yarns | |
US4939893A (en) | Spinning apparatus | |
CN101845693B (zh) | 具有吸线设备的纺纱机 | |
JPS622202Y2 (zh) | ||
JPS6055611B2 (ja) | 紡績糸の糸継装置 | |
CN108396416A (zh) | 一种转杯纺纱机的接头控制方法 | |
CN2140906Y (zh) | 全气动空气捻接装置 | |
JPS5842567A (ja) | 紡績糸の糸継装置 | |
US4672802A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starting the spinning of a thread in an OE-spinning device | |
CN213770896U (zh) | 一种摇绞机绞纱自动分股绑绞装置 | |
CN201567407U (zh) | 一种喷雾式空捻器 | |
CN108408490A (zh) | 一种纱管纱线生头设备及方法 | |
JP3744150B2 (ja) | マルチスプライサー | |
JPS6039767B2 (ja) | 紡績糸の糸継ぎ方法 | |
US4848072A (en) | Method for producing spun yarns | |
CN2174487Y (zh) | 气动式水雾空气捻接器 | |
CN201428022Y (zh) | 喷口式吸丝嘴装置 | |
JPH0412063Y2 (zh) | ||
CN114162676A (zh) | 一种摇绞机绞纱自动分股绑绞装置 | |
CN2751038Y (zh) | 一种用于喷气纺纱机的断头打结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71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01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