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912522Y - 头颈部减影ct成像检查的辅助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头颈部减影ct成像检查的辅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912522Y
CN2912522Y CN 200620110826 CN200620110826U CN2912522Y CN 2912522 Y CN2912522 Y CN 2912522Y CN 200620110826 CN200620110826 CN 200620110826 CN 200620110826 U CN200620110826 U CN 200620110826U CN 2912522 Y CN2912522 Y CN 291252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head
subtraction
neck
back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11082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发金
肖智博
罗天友
谢鹏
张志伟
石军
胡志华
李咏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 20062011082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912522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91252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91252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一种头颈部减影CT成像检查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背板,背板前部对应设置有由一对弧形板构成的头侧部固定机构,对应每个弧形板的外侧在背板上设置有调节座,两调节座上均设置有孔,孔内设置有控制两弧形板做相向移动的调节机构,该调节机构为穿过孔且与孔呈螺纹连接的调节柱。本实用新型可对人体的头颈部进行精确的限位和固定,确保了注射造影剂前后重复相同扫描条件得到的两组数据空间位置相同,从而辅助CT血管成像,使之在通过计算机减影软件处理后,能够消除骨与软组织所带来的干扰,获得保留了强化血管影像的全面、清晰的减影CT血管影像,从而对血管腔内、腔外结构的病变进行全面的观察。

Description

头颈部减影CT成像检查的辅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影像学进行医学检查的设备的辅助装置,特别是一种头颈部减影CT成像检查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医学影像学日益发展成为推动医学科学和医学临床进步的重要学科。20世纪50年代Serdinger开创了血管内插管造影技术显示血管结构,诊断血管病变,由于存在血管与骨及软组织重叠而影响血管的显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利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影像,使血管显影更清晰,使得血管造影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成为诊断血管性病变的金标准。但其在显示全部头颈部血管时存在困难,需要动脉内多次插管,反复注射造影剂成像,对于血管病变、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人有严重并发症的危险,且图像大多数是二维观察,诊断准确性取决于检查者的水平。随着三维DSA技术的发展,目前已能获得快速三维旋转实时成像、实时减影,提高了血管病变显示能力,但仍只是血管腔内形态的显示,对血管壁、壁外病变及病变的整体形态显示仍是一个难点。
20世纪70年代先进的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Tomography,CT)问世,采用断面图像显示人体内各器官组织的影像,开启了医学影像学的一个新时代。螺旋CT通过改进探测器、球管的旋转和持续进床,实现快速的螺旋扫描,获得容积数据,为图像后处理创造了良好条件,提高了CT的成像功能。CT的优势在于断面成像,螺旋CT的容积扫描得到的数据可进行血管重建,通过不同的图像后处理方式显示血管病变。这样就克服了三维DSA技术仅能清晰显示血管腔的结构,而不能显示血管外形态的缺点,但CT血管成像除显示血管外,对骨和软组织结构的显示是非常清晰的,这严重干扰了CT血管成像,使其不能显示微小的血管病变(<2mm),难以观察与骨紧邻的血管病变,易造成对血管病变的漏诊。
上述DAS和CT血管成像在检测头颈部血管病变方面各有优势,又均存在着不足。如果CT血管成像经过处理后,能够在充分显示血管病变的同时,又能消除骨与软组织所带来的干扰,得到三维的清晰的血管影像,以全面观察血管腔内、腔外结构的病变。那么,CT就能为医生提供更科学更全面的诊断依据,制定出更合理的治疗方案,建立新的血管病变诊断的金标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头颈部减影CT成像检查的辅助装置,它可对人的头颈部进行精确的固定限位,从而辅助CT血管成像,通过处理消除骨与软组织所带来的干扰,获得保留了强化血管影像的全面、清晰的减影CT血管影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它包括背板,背板前部对应设置有由一对弧形板构成的头侧部固机构,对应每个弧形板的外侧在背板上设置有调节座,两调节座上均设置有孔,孔内设置有控制两弧形板做相向移动的调节机构,该调节机构为穿过孔内与孔呈螺纹连接的调节柱。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使用的:首先使待检查者仰卧于背板上,其头部位于两弧形板之间,然后由调节柱调节弧形板,使两弧形板向待检测者的头部移动,以对待检查者头部进行固定限位,此时,就可以对待检查者进行CT扫描,先进行头部或头颈部平扫,注射造影剂后重复一次相同条件的扫描。扫描完毕后,仅需调节调节柱,使弧形板离开待测者的头部即可。由于本实用新型对待检查者头部进行了固定和限位,再利用计算机减影软件对两次扫描进行处理,就可以准确的获得仅保留了强化血管影像的全面、清晰的减影CT血管影像。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对待检查者的头颈部进行精确的固定限位,确保了注射造影剂前后重复相同扫描条件得到的两组数据空间位置相同,从而辅助CT血管成像,使之在通过计算机减影软件处理后,能够消除骨与软组织所带来的干扰,获得保留了强化血管影像的全面、清晰的减影CT血管影像,从而对血管腔内、腔外结构的病变进行全面的观察。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两孔轴线所在竖直平面上的剖面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两孔轴线所在竖直平面上的剖面视图;
图5为图4中A-A的剖面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两孔轴线所在竖直平面上的剖面视图。
图中:1.背板;2.弧形板;3.调节座;4.孔;5.调节柱;6.槽;7.滑座;8.弹性件;9.弧面;10.卡槽;11.弹性索带;12.扶手;13.硬质卡板;14.颈枕;15.软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非限定性的说明:
参见附图1、3或6,本实用新型包括背板1,背板1前部对应设置有由一对弧形板2构成的头侧部固机构,对应每个弧形板2的外侧在背板1上设置有调节座3,两调节座3上均设置有孔4,孔4内设置有控制两弧形板2做相向移动的调节机构,该调节机构为穿过孔4且与孔4呈螺纹连接的调节柱5。
参见附图2,所述调节柱5前端与弧形板2外侧中部铰接。
参见附图3或4,背板1上位于两弧形板2之间横向设置有槽6,所述弧形板2的底部具有位于槽6内且与槽6形状相配合的滑座7,调节柱5前端抵于对应的弧形板2上。参见附图5所述的槽6可以是燕尾槽。
参见附图4,弧形板2与调节座3之间设置有复位机构,该复位机构为两端分别固定在弧形板2与调节座3之间的弹性件8,该弹性件8保证弧形板2始终与调节柱5相接触,以便于操作。
参见附图6或7,所述弧形板2下部与背板1铰接,调节柱5前端抵于对应的弧形板2上。
参见附图7,弧形板2与调节座3之间设置有复位机构,该复位机构为两端分别固定在弧形板2与调节座3之间的弹性件8。
参见附图1、2、3、4、6或7,所述弧形板2上的弧面9为与人耳侧头部形状相近似的弧面。参见附图1、3或5,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颈部减影CT成像检查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背板1上设置有固定机构,该固定机构包括有卡槽10、反折后可复性粘连的弹性索11和扶手12,所述卡槽10设置在背板1的一侧,扶手12对应卡槽10设置于背板1的另一侧,弹性索带11的一端设置有可固定于卡槽10内的硬质卡板13,弹性索带11的一端由硬质卡板13固定在卡槽10内,另一端绕过扶手12后反折粘连,将待检查者的上胸部固定在背板1上,防止呼吸运动所带来的颈部的移动,进一步固定待检查者的颈部。
参见附图1、3或6,背板1上设置有颈枕14,所述颈枕14一方面可增加待检查者仰卧时的舒适度,另一方面,使待检查者的颈部尽量处于舒展状态,利于CT扫描。参见附图1、2、3、4、6或7弧形板的弧面上设置有软垫15,该软垫15在增加舒适感的同时,防止损伤待检查者的皮肤。
本实用新型的所有部件均采用低X线吸收率的材料制备,如碳纤维复合材料等。
参见附图1或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使用的:首先使待检查者仰卧于背板1上,其头部位于两弧形板2之间,向内旋动调节柱5,调节柱5推动两弧形板2均向待检查者的头部移动,直至两弧形板2将人的头颈部限位和固定,同时,弹性索带11的一端由硬质卡板13固定在卡槽10内,另一端绕过扶手12后反折粘连,固定待检查者的颈部。此时,就可以对待检查者进行CT扫描,先进行头部或头颈部平扫,注射造影剂后重复一次相同条件的扫描。扫描完毕后,向外旋出调节柱5,弧形板随调节柱5一起移动,解除对待检查者头部的固定。由于本实用新型对待检查者头部进行了固定和限位,确保了注射造影剂前后重复相同扫描条件得到的两组数据空间位置相同,再利用计算机减影软件进行处理,得到减影后的数据,减影后的数据只保留了强化的血管影像,再应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血管重建,得到减影CT血管影像,对增强后的CT图像数据进行常规CT血管成像显示血管与周围的骨、软组织的关系,这些结果具有DSA的血管分辨率和常规CTA的图像分辨率,以具有CT平扫和增强的信息,直接、真实、全面反映头颈部血管病变的部位、形态特征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为研究、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全面、更详细的信息,避免诊断性的有创血管内插管DSA检查,指导临床迅速实施治疗方案,开展大范围头颈部血管病变的普查。
附图3、4或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它是这样使用的:首先使待检查者仰卧于背板1上,其头部位于两弧形板2之间,向内旋动调节柱5,使推动柱5克服弹性件8的弹力带动两弧形板2均向待检查者的头部移动,直至两弧形板2将人的头颈部限位和固定。后续作业同上。
附图6或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其使用方式与第二种实施例基本一致,仅仅是弧形板2与背板1的连接方式不同。它在固定待检查者的头部时,向内旋动调节柱5,调节柱5克服弹性件8的弹力带动弧形板7绕铰接部位向内转动,以对头部进行固定和限位。扫描结束时,仅需向外旋动调节柱5,弧形板2在弹性件8的弹力下离开待检查者的头部,固定解除。

Claims (10)

1.一种头颈部减影CT成像检查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背板(1),背板(1)前部对应设置有由一对弧形板(2)构成的头侧部固定机构,对应每个弧形板(2)的外侧在背板(1)上设置有调节座(3),两调节座(3)上均设置有孔(4),孔(4)内设置有控制两弧形板(2)做相向移动的调节机构,该调节机构为穿过孔(4)且与孔(4)呈螺纹连接的调节柱(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颈部减影CT成像检查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柱(5)前端与弧形板(2)外侧中部铰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颈部减影CT成像检查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背板(1)上位于两弧形板(2)之间横向设置有槽(6),所述弧形板(2)的底部具有位于槽(6)内且与槽(6)形状相配合的滑座(7),调节柱(5)前端抵于对应的弧形板(2)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颈部减影CT成像检查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6)为燕尾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头颈部减影CT成像检查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弧形板(2)与调节座(3)之间设置有复位机构,该复位机构为两端分别固定在弧形板(2)与调节座(3)之间的弹性件(8)。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颈部减影CT成像检查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2)下部与背板(1)铰接,调节柱(5)前端抵于对应的弧形板(2)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头颈部减影CT成像检查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弧形板(2)与调节座(3)之间设置有复位机构,该复位机构为两端分别固定在弧形板(2)与调节座(3)之间的弹性件(8)。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颈部减影CT成像检查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2)上的弧面(9)为与人耳侧头部形状相近似的弧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颈部减影CT成像检查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背板(1)上设置有固定机构,该固定机构包括有卡槽(10)、反折后可复性粘连的弹性索(11)和扶手(12),所述卡槽(10)设置在背板(1)的一侧,扶手(12)对应卡槽(10)设置于背板(1)的另一侧,弹性索带(11)的一端设置有可固定于卡槽(10)内的硬质卡板(13)。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颈部减影CT成像检查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背板(1)上设置有颈枕(14)和/或弧形板的弧面上设置有软垫(15)。
CN 200620110826 2006-06-21 2006-06-21 头颈部减影ct成像检查的辅助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912522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110826 CN2912522Y (zh) 2006-06-21 2006-06-21 头颈部减影ct成像检查的辅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110826 CN2912522Y (zh) 2006-06-21 2006-06-21 头颈部减影ct成像检查的辅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912522Y true CN2912522Y (zh) 2007-06-20

Family

ID=38167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110826 Expired - Lifetime CN2912522Y (zh) 2006-06-21 2006-06-21 头颈部减影ct成像检查的辅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912522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28915C (zh) * 2006-06-21 2008-10-29 重庆医科大学 头颈部减影ct成像检查的辅助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28915C (zh) * 2006-06-21 2008-10-29 重庆医科大学 头颈部减影ct成像检查的辅助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rerichs 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 (EIT) in applications related to lung and ventilation: a review of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activities
NL1041488B1 (en) Device for fixating a medical instrument.
JP6093421B2 (ja) 電気インピーダンストモグラフィーイメージング計器及び電気インピーダンストモグラフィーイメージング方法
Nguyen et al. A review on 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 for pulmonary perfusion imaging
US6147352A (en) Low profile open ring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ic imager
US815572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compensate imaging data with simultaneously acquired motion data
US7058440B2 (en) Dynamic computed tomography imaging using positional state modeling
JP4469984B2 (ja) 運動部分のct撮影装置の作動方法及び装置
Kitamura et al. Difference in vocal tract shape between upright and supine postures: Observations by an open-type MRI scanner
JP4429677B2 (ja) 周期的に運動する器官のct画像形成方法
JPH08502430A (ja) 人体の検査
EP1928308B1 (en)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heart impulses
Li et al. Fast high-precision 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 system for real-time perfusion imaging
CN109152534A (zh) 基于血管内压力和壁厚测量的用于针对肾脏去神经支配的患者分层的设备、系统和方法
CN100428915C (zh) 头颈部减影ct成像检查的辅助装置
Xiao et al. Application of ultra-low-dose CT in 3D printing of distal radial fractures
CN2912522Y (zh) 头颈部减影ct成像检查的辅助装置
JP2006218300A (ja) 心臓の断層撮影画像の作成方法および断層撮影装置
CN209474640U (zh) 一种医疗定位的ctmri图像融合辅助装置
CN220423903U (zh) 四维计算机断层扫描主动辅助设备
CN220236897U (zh) 一种cbct获得寰枢关节影像的头颅定位装置
Frerichs et al. Respiratory image analysis
CN219147648U (zh) 一种应用于超声临床检查的辅助托架
Halter et al. Video rate 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 of vascular changes: preclinical development
Zhao et al. The SnapShot Freeze Algorithm Improves Image Quality of 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Using High-Resolution Wide-Detector C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81029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