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901793Y - 旋钮 - Google Patents

旋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901793Y
CN2901793Y CN 200620113096 CN200620113096U CN2901793Y CN 2901793 Y CN2901793 Y CN 2901793Y CN 200620113096 CN200620113096 CN 200620113096 CN 200620113096 U CN200620113096 U CN 200620113096U CN 2901793 Y CN2901793 Y CN 290179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ob
section
protuberance
casing
fri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11309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中树
郭景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en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Corp
Priority to CN 20062011309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901793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90179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90179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旋钮,该旋钮包括: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操作部,形成于该本体的第一表面,用于操作旋转该本体;连接部,形成于该本体的第二表面,用于对应带动该机壳内部的固定机构;以及至少二个突出部,分别形成于该本体的第二表面两侧接触该机壳表面,且该突出部区分为相错开的第一区段及第二区段,分散该突出部接触到该机壳表面对应于本体不同旋转方向的摩擦力,降低摩擦导致的异响。本实用新型设计区分为相错开的第一区段及第二区段的突出部,分散该突出部接触到该机壳表面对应于本体不同旋转方向的摩擦力,降低摩擦导致的异响,解决了因摩擦产生异响,并有效地减少滑动摩擦以及避免因滑动摩擦造成的磨损。

Description

旋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旋钮,特别是关于一种结合到电子装置机壳表面、带动该机壳内部固定机构的旋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以及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物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就诸如笔记本型计算机的电子装置,人们不但要求笔记本型计算机具有更强的功能、更快的处理速度,同时也要求笔记本型计算机具备轻薄短小、耗能低、噪音低等功效。
以降低笔记本型计算机的异响为例,以往笔记本型计算机的显示器旋钮(LCD knob)与显示器机壳(LCD bezel)之间是直接接触,当使用者进行旋钮时,由于使用者往往需要用施加非常大的力气推动旋钮,带动该机壳内部的固定机构,旋钮容易发生偏移,会导致旋钮滑出最初设计的轨道,从而导致旋钮脱落。
考虑到上述旋钮滑动部和与机壳体间的问题,有人在旋钮靠近该机壳内部的固定机构的表面上设置两个突出部。
如图1所示,旋钮2包括本体20、设在该本体20的二个突出部21、以及设在该二个凸块21间用于带动该机壳内部的固定机构(均未标出)的二个连接部22。各该个突出部21可以是例如凸块且是对称分布于各该连接部22侧,且该突出部21垂直于该本体20。当作动该旋钮2时,只有两个突出部21与机壳内表面进行相对滑动,减少滑动接触面积,从而减少滑动摩擦,避免旋钮2在机壳表面作动时脱落。
但是,当使用模具注射成型旋钮2时,往往都会在该突出部21上形成毛边。如图2所示,在该突出部21的表面上出现毛边211。如此一来,当作动该旋钮2时就会因摩擦产生异响。并且,在长时间摩擦下,会使机壳经常与毛边211发生摩擦,从而磨损机壳。
当然,若能使该突出部21光滑没有毛边211,便可降低摩擦导致的异响;但以目前的模具设计及注射成型技术而言,存在制造上的难度。而且,上述制程也因难度高而相对提高制造成本,不利于产业利用。
因此,如何消除因摩擦产生的异响、并减少摩擦以及减少因摩擦造成的磨损,是目前亟需解决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钮,可降低因摩擦产生的异响。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钮,可减少摩擦以及减少因摩擦造成的磨损。
为达上述目的及其它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钮,结合至一电子装置的机壳表面,带动该机壳内部的固定机构,该旋钮包括: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操作部,形成于该本体的第一表面,用于操作旋转该本体;连接部,形成于该本体的第二表面,用于对应带动该机壳内部的固定机构;以及至少二个突出部,分别形成于该本体的第二表面两侧接触该机壳表面,且该突出部区分为相错开的第一区段及第二区段,借以分散该突出部接触到该机壳表面对应于本体不同旋转方向的摩擦力,降低摩擦导致的异响。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旋钮中,该操作部是可呈凸出于该第一表面的几何断面结构,该几何断面结构选自三角形、圆弧形、菱形、矩形或半圆形,利用操作旋转该本体。该连接部可形成于该第二表面的中央位置,对应于该本体的旋转轴心,有利于对称地带动该机壳内部的固定机构,该连接部是呈工字形结构,有利于双向连接并带动该固定机构。
较佳地,各该突出部可分别对称形成于该本体的第二表面两侧。该突出部与该连接部相互垂直。该突出部的第一区段及第二区段是相互错开且平行间隔。该突出部是选自凸缘、凸块或肋条。该突出部的第一区段及第二区段表面均具有毛边。
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设计区分为相错开的第一区段及第二区段的突出部,分散该突出部接触到该机壳表面对应于本体不同旋转方向的摩擦力,降低摩擦导致的异响,如此便可解决现有技术因摩擦产生异响,并有效的减少滑动摩擦以及避免因滑动摩擦造成的磨损。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旋钮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旋钮毛边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旋钮的实施例示意图;以及
图4是本实用新型旋钮突出部的第一区段与第二区段及其毛边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请参阅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钮1,该旋钮1是结合到一电子装置的机壳表面(均未标),带动该机壳内部的固定机构(未标出),在本实施例中,该电子装置可以是例如笔记本型计算机,特别是关于笔记本型计算机的显示器,该机壳内部的固定机构则可包括例如卡钩,但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旋钮。同时,由于上述结构与作用均属现有,故于此不再为文赘述,并省略相关的附图。
如图3所示,该旋钮1包括本体11、形成于该本体11用于操作旋转该本体11的操作部13、形成于该本体11用于对应带动该固定机构的连接部15以及分别形成于连接部15两侧用于接触该机壳表面的至少二个突出部17。
该本体11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111及第二表面113。
该操作部13形成于该第一表面111,用于操作旋转该本体11。在本实施例中,该操作部13可选择为呈凸出于该第一表面111的几何断面结构,且此几何断面结构是三角形;但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该几何断面结构也可选择为例如呈圆弧形、菱形、矩形、半圆形或其它可操作旋转该本体11的等效几何断面结构,利用其来操作旋转该本体11。
该连接部15是形成于该第二表面113,用于对应带动该固定机构。在本实施例中,该连接部15可例如形成于该第二表面的大致中央位置外,对应于该本体11的旋转轴心,有利于对称地带动该机壳内部的固定机构。同时,该连接部15较佳是呈“工”形的结构,有利于双向连接并带动该固定机构,但并非局限于此。
该至少二个突出部17分别形成于该第二表面113两侧,接触该机壳表面,且该突出部17是区分为相错开的第一区段171及第二区段173,借以分散该突出部17接触到该机壳表面对应于该本体11不同旋转方向的摩擦力,降低摩擦所导致的异响。同时,如图4所示,该突出部17的第一区段171及第二区段173表面均具有毛边175。
在本实施例中,各该突出部17可分别对称形成于该本体11的第二表面113两侧,该突出部17与该连接部15相互垂直,该突出部17的第一区段171及第二区段173则是相互错开且平行间隔;所属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皆知,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设置两个以上的突出部17,且该突出部17可分为更多区段来分散该突出部17接触到该机壳表面对应于该本体11不同旋转方向的摩擦力,而非以本实施例所述为限。同时,虽然在本实施例中的突出部17是凸块,但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该突出部17也可例如是凸缘、肋条或其它等效结构,本实施例中说明的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请参阅图4,当使用者作动该旋钮1时,该突出部17与机壳表面接触,且该第一区段171及第二区段173表面上具有该毛边173,但由于该第一区段171及第二区段173彼此错开,部份毛边171在受到压力和滑动摩擦的下会发生弯倒,并倒向该第一区段171及第二区段173之间,如此便可分散该突出部17接触到该机壳表面对应于本体11不同旋转方向的摩擦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突出部设计相错开的第一区段及第二区段,消除因摩擦产生的异响、并减少摩擦以及减少因摩擦造成的磨损。同时,制造上述突出部并无技术上的难度,在消除异响之际还可相对降低制造成本,有利于产业利用。因此,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诸多缺点,具有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Claims (10)

1.一种旋钮,结合至一电子装置的机壳表面,带动该机壳内部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旋钮包括:
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
操作部,形成于该本体的第一表面,用于操作旋转该本体;
连接部,形成于该本体的第二表面,用于对应带动该机壳内部的固定机构;以及
至少二个突出部,分别形成于该本体的第二表面两侧接触该机壳表面,且该突出部区分为相错开的第一区段及第二区段,借以分散该突出部接触到该机壳表面对应于本体不同旋转方向的摩擦力,降低摩擦导致的异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其特征在于,该操作部是呈凸出于该第一表面的几何断面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钮,其特征在于,该几何断面结构是选自三角形、圆弧形、菱形、矩形或半圆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部是形成于该第二表面的中央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部是呈工字形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其特征在于,二个突出部分别对称形成于该本体的第二表面两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其特征在于,该突出部与该连接部相互垂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其特征在于,该突出部的第一区段及第二区段是相互错开且平行间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其特征在于,该突出部是选自凸缘、凸块或肋条。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其特征在于,该突出部的第一区段及第二区段表面均具有毛边。
CN 200620113096 2006-04-27 2006-04-27 旋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90179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113096 CN2901793Y (zh) 2006-04-27 2006-04-27 旋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113096 CN2901793Y (zh) 2006-04-27 2006-04-27 旋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901793Y true CN2901793Y (zh) 2007-05-16

Family

ID=38085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11309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901793Y (zh) 2006-04-27 2006-04-27 旋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901793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22012A (zh) * 2013-02-08 2015-12-02 株式会社电装 操作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22012A (zh) * 2013-02-08 2015-12-02 株式会社电装 操作装置
CN105122012B (zh) * 2013-02-08 2017-05-03 株式会社电装 操作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326777A1 (en) Device having integrated interface system
CN201781135U (zh) 电子装置
JP2013527059A (ja) Pdaケースとその成型方法
CN2901793Y (zh) 旋钮
TWM302070U (en) Key module
TW200821798A (en) Touch panel modul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CN205620941U (zh) 笔记本电脑外置机械键盘
CN101908427B (zh) 按键结构以及便携式移动终端
CN103165319A (zh) 按钮装置
CN201112197Y (zh) 手机按键
CN201826962U (zh) 一种触点电子油门踏板
CN200993775Y (zh) 一种汽车音响
CN205384590U (zh) 防水触控板装置及笔记本电脑
CN101202171A (zh) 推钮
CN111538404B (zh) 一种触觉反馈器
CN201435045Y (zh) 触摸屏
CN2881201Y (zh) 双面旁磁电机制动器
CN200969296Y (zh) 电器开关及电视机
CN202160255U (zh) 一种车载音响用旋钮摇杆结构
CN104252984B (zh) 按钮结构
CN103376957A (zh) 电容式触摸屏及其制造方法
CN101303939B (zh) 一种开关触动机构
CN2877018Y (zh) 一种应用于手机按键上的金属弹片
CN202758330U (zh) 一种触控面板
CN208367582U (zh) 笔记本电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516

Termination date: 2012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