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85064Y - 精确控制压力的电压力锅 - Google Patents

精确控制压力的电压力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885064Y
CN2885064Y CN 200620057644 CN200620057644U CN2885064Y CN 2885064 Y CN2885064 Y CN 2885064Y CN 200620057644 CN200620057644 CN 200620057644 CN 200620057644 U CN200620057644 U CN 200620057644U CN 2885064 Y CN2885064 Y CN 288506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
pot cover
baroswitch
pressure
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05764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剑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62005764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88506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88506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88506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精确控制压力的电压力锅,包括设置在锅体外壳内的内锅,内锅与电热板相接,内锅与锅盖之间设置有弹性密封圈,外壳与内锅之间设置有中锅,中锅与外壳之间设置有保温层,电压力锅上设置有气压开关,该气压开关包括一与内锅腔室相连通的导气管或导气通道,导气管或导气通道一端与一压力膜片盒相通,压力膜片盒内设置有与推杆相接的活动膜片,推杆另一端上设置有动触片,该动触片与一静触片相接,动触片与静触片分别与电压力锅的主控制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工作压力控制精确、安全程度高、烹调结束后可以安全迅捷的快速排气、封闭式泄压、隔热效果好、导热效率高、节约能源。

Description

精确控制压力的电压力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压力锅,特别是一种精确控制压力的电压力锅。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压力锅,大部分采用锅盖、内锅、电热盘、弹簧、中锅、微动开关和底盘等零部件组成,内锅下接电热盘,电热盘压接在弹簧上,弹簧与控制电压力锅工作的微动开关相对应;在工作过程中,当密封的内锅内压力升高后,由于锅盖相对静止,压力推动内锅、电热盘,弹簧向下移动,从而推动微动开关至断开电源。当压力降低后,弹簧自动复位、推动电热盘和内锅向上移动,使微动开关复位,接通电源进行工作。由于这种结构的电压力锅工作压力的大小变化,只依靠几个零部件在受压后的运动所产生的位置变化来间接实施的,而不是直接通过锅内的气压变化来控制电压力锅通断电,所以其压力控制的精度比较低,可靠性也比较差。
在使用过程中,电压力锅内部的零部件由于不断进行冷热状态的转换,零部件的冷热温差可达到200多度,所有零部件的状态都会发生动态变化,这种长时间的温差变化大对于弹簧来说是致命的,弹簧容易被退火,导致其弹性系数发生巨大的改变,特别是经过长期使用后,零部件的几何尺寸与机械性能均会出现变形,从而导致其工作压力发生很大的变化,使产品的工作可靠性大大下降。特别是产品的工作压力变高后,会对用户形成安全隐患。故现有电压力锅的关键技术性能:工作压力的控制精度比较低,电压力锅的工作压力在0.4-1公斤之间波动,且每台产品的一致性比较差,变化很大。而这种结构的压力锅的压力性能改变后,单从外观上是无法直接判断出来的,用户根本无法发现电压力锅的安全隐患,作出是否需要修理或停用的判断,使电压力锅会出现带病工作的情况,对用户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现有结构的电压力锅在使用中,存在下列几个非常危险的安全缺陷:1.电压力锅在工作时,锅盖的温度很高,非常容易烫伤人;2.在烹调结束后,要等很长时间的冷却后,才能打开锅盖,很不方便;如果进行快速放气,溢出的液体将到处飞溅,110℃的高温、高压气体,很容易喷到人体上,造成事故;3.特别是当电压力锅的工作压力过高时,产品的泄压装置,会使温度达到130℃、压力高达2~3公斤的蒸汽及水沫快速的向四周横向喷射,烫伤周围的操作和旁观人员;4.而且现有的电压力锅,零部件多,结构复杂,工作可靠性差,对制造工艺要求高,生产成本比较高,产品的稳定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电压力锅的结构上,使用一种全新的压力控制方式,使电压力锅的工作压力能精确控制在设定的范围内,安全保护结构比现有产品更先进。烹调结束后,可以安全快捷的进行快速排气,打开锅盖。产品在过压保护时,溢出的气体,水沫可以从一个密闭的通道,排出到接水盒内,杜绝了会烫伤人的安全隐患。在任何的情况下,内锅溢出的水汽都会安全的排放在特设的接水盒内,形成一个闭环的安全体系。本产品内部设置有高绝热性能的隔热层,电热板为高热效率电热板,使用时热效率高,更节省能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工作压力控制精确、安全程度高、烹调结束后可以安全迅捷的快速排气、封闭式泄压、隔热效果好、导热效率高、节约能源的精确控制压力的电压力锅,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精确控制压力的电压力锅,包括设置在锅体外壳内的内锅,内锅与电热板相接,内锅与锅盖之间设置有弹性橡胶或者硅胶密封圈,外壳与内锅之间设置有中锅,中锅与外壳之间设置有保温层,其结构特征是的电压力锅上设置有气压开关,该气压开关包括一与内锅腔室相连通的导气管或导气通道,导气管或导气通道一端与一压力膜片盒相通,压力膜片盒内设置有与推杆相接的活动膜片,推杆另一端上设置有动触片,该动触片与一静触片相接,动触片与静触片分别与电压力锅的主控制器电连接。
上述的气压开关有两个,其中一个设置在锅盖上,另一个设置在外壳上;设置在锅盖上的气压开关为手动复位气压开关,该手动复位气压开关的动触片与一手动复位按钮相接;设置在外壳上的气压开关为自动复位可调式气压开关,自动复位可调式气压开关的动触片与一压力调节旋钮相接,该自动复位可调式气压开关的推杆和/或压力调节旋钮上设置有复位弹簧;导气管一端开口于锅盖和内锅围成的腔室,其另一端与设置在自动复位可调式气压开关上的压力膜片盒腔室相通。
上述的中锅与锅盖一端铰接,其铰接处设置有中锅铰链轴和中锅铰链座;该中锅铰链轴设置在一长圆形滑槽内;中锅在圆周位置上与锅盖设置有一处及以上的扣板连接:锅盖的底边处设置有朝上的钩槽,中锅侧面设置有扣板,扣板顶部设置有朝下的钩头,钩头钩挂在锅盖的沟槽内,该扣板中部或下部与中锅铰接,扣板下部或中部与中锅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中锅的外侧上设置有锁紧环,扣板与锁紧环相配合,锁紧环上设置有推动扣板产生偏转的倾斜滑槽和直滑槽。
上述的锅盖上设置有超压保险阀,该超压保险阀通过设置在阀座上的气流通道与锅盖和内锅围成的腔室相通,超压保险阀还包括设置在内部的阀芯,气流通道与阀芯下部相接,阀芯上部与一压紧在阀盖与阀座之间的保险片相接触,阀盖于保险片上方的腔室侧壁设置有一汽液导流管或通道,该汽液导流管或通道开口于外壳侧面的接水盒内;汽液导流管或通道外覆盖有一隔热层。
上述的锅盖上设置有快速排汽阀,快速排汽阀包括设置在排汽阀座内的一带手柄的排汽阀芯,快速排汽阀通过其上设置的气液通道与锅盖和内锅围成的腔室相通,排汽阀座上设置有汽液出口,该汽液出口通过一导流管或通道与设置在外壳侧面的接水盒相连通;排汽阀芯上设置有呈T字型或L字型或十字型结构的气液通道,该气液通道一端与排汽阀座上的气液通道相接,其另一端与排汽阀座上的汽液出口相通;导流管或通道外设置有隔热罩。
上述的锅盖与中锅一端铰接,其铰接处设置有扭力弹簧,成对设置的扭力弹簧分别套设在中锅铰链轴上;扭力弹簧的一端与锅盖压接,其另一端与中锅压接;导气管在中锅铰链轴上盘绕一圈及以上后,最后绕过中锅铰链轴。
上述的电热板表面设置有一铜质的高效率导热层。
上述的锅盖上设置有重力式限压阀,该重力式限压阀的阀座通过一排气管与锅盖和内锅围成的腔室相通,重力式限压阀的阀芯呈锥形结构,阀芯压接在排气管出口处,阀座位于阀芯侧面设置有排气口。
上述的锅盖上设置有显示锅盖和内锅围成的腔室内温度的温度表。
上述的外壳上设置有电动计时器,该电动计时器依次与设置在锅盖上的手动复位气压开关、外壳上的自动复位气压开关以及电热板串接后,与电源两端相接;其中的手动气压开关和自动复位气压开关为常闭状态;动触片与静触片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开关盒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电热板的加热,将内锅的液体在密封的条件下加热,产生蒸汽,形成一定的压力,从而对食物进行烹调。在其加热的过程,内锅的工作压力可通过气压可调式开关直接进行控制,可以自动控制在较为精确的范围内。当到达预设的烹调时间时,能够自动断电,停止加热。在本实用新型的发热区,填充有高绝热性能的隔热层,减小了热量的散失,提高了加热效率,节省了电能,且有效的杜绝了烫伤用户的事故出现。
本实用新型于锅体内部设置有中锅,在中锅的下方固定有一个高导热效率的电热板,在电热板上放置有内锅,中锅的上端与连接环连接在一起,连接环的下侧与外壳进行连接,在连接环的上侧,安装有一个锁紧环,在中锅的上端,沿圆周方向安装有一个及以上的扣板。在中锅上方的另一侧,装有中锅铰链轴,扭力弹簧,锅盖上的长圆形滑槽,通过中锅铰链轴与中锅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既可以互相转动,又可以互相进行滑动的滑块式铰链机构。中锅上固定有中锅铰链座,通过锅体铰链轴,将扣板连接在中锅上。在中锅与外壳之间填充有高绝热性能的聚氨酯隔热层。在外壳上装有电动定时器,气压可调式开关。外壳的下端与底盘连接在一起。底盘上装有相关的控制电路。
在合盖时,锅盖围绕中锅铰链轴转动,锅盖的底部将中锅上的扣板扣住,弹性橡胶密封圈紧贴在内锅的端口部与锅盖的圆角上,使水蒸气密封在内胆与锅盖之间。
在锅盖上固定有重力式限压阀、手动气压开关、超压保险阀、导气管、隔热罩、温度表、汽液导流管等零部件。在锅盖与隔热罩之间,填充有高绝热性能的聚氨酯隔热层。手动气压开关的进气口通过锅盖上的通孔,使蒸汽进入气压式安全阀内腔。可调式气压开关的导气管向上穿过中锅保温层,围绕中锅铰链轴盘绕几圈后,连接到锅盖的开孔处,使蒸汽可以进入导气管内。导气管与锅盖的连接方式为密封式连接,使蒸汽不会漏出锅盖外。电动计时器的端子用电线与手动气压开关的端子连接在一起,手动气压开关的另一个端子用电线与可调式气压开关的端子连接在一起,可调式气压开关的另一个端子用电线与电热盘10的端子连接在一起,电热板的另一个端子用电线与电动计时器的另一个端子连接在一起。当电动计时器的两个端子接通电源后,电流通过手动气压开关、可调式气压开关和电热板,形成一个串连的电流回路,使电热板发热。
当手动气压开关内的触片开关在受到蒸汽压力断开后,需要人工动作,才能进行复位接通。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工作压力控制精确、安全程度高、烹调结束后可以安全迅捷的快速排气、封闭式泄压、隔热效果好、导热效率高、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K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锅盖和中锅铰接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自动复位可调式气压开关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手动复位气压开关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超压保险阀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快速排气阀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9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电热板主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自动控制电路原理图。
图15为重力限压阀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中,1为锅盖,2为弹性橡胶密封圈,3为重力式限压阀,4为手动复位压力开关,5为超压保险阀,6为导气管或通道,7为隔热层,8为内锅,9为自动复位可调式气压开关,10为电热板,10.1为铜导热层,11为底盘,12为电动计时起器,13为外壳,14为中锅,15为连接环,16为锁紧环,16.1为斜滑槽,17为扣板,18为隔热罩,19为长圆形滑槽,20为中锅铰链轴,21扭力弹簧,23为温度表,24为阀芯,25为保险片,26为阀盖,27为阀座,28为密封圈,29为汽液导流管,30为动触片,31为推杆,32为静触片,33为膜片,34为压力调节旋钮,35为压力膜片盒,36为开关盒,37为手动复位按钮,41为接水盒,42为中锅铰链座,43为锅体铰链轴,45为快速排气阀,46为排气阀阀座,47为排气阀芯,48为汽液导流管,50为排气管,51为限压阀阀芯,52为限压阀阀座,53为排气口。
参见图1-图15,本精确控制压力的电压力锅,包括设置在锅体外壳13内的内锅8,内锅8与电热板10相接,内锅8与锅盖1之间设置有弹性密封圈2,外壳13与内锅8之间设置有中锅14,中锅14与外壳13之间设置有保温层7,电压力锅上设置有气压开关,该气压开关包括一与锅盖1和内锅8围成的腔室相连通的导气管6或导气通道,导气管6或导气通道一端与一压力膜片盒35相通,压力膜片盒35内设置有与推杆31相接的活动膜片33,推杆另一端上设置有动触片30,该动触片30与一静触片32相接,动触片30与静触片32分别与电压力锅的主控制器电连接。气压开关有两个,其中一个设置在锅盖1上,另一个设置在外壳13上;设置在锅盖1上的气压开关为手动复位气压开关4,该手动复位气压开关4的动触片30与一手动复位按钮37相接;设置在外壳13上的气压开关为自动复位可调式气压开关9,自动复位可调式气压开关9的动触片32与一压力调节旋钮34相接,该自动复位可调式气压开关9的推杆31和/或压力调节旋钮上设置有复位弹簧;图中未画出复位弹簧部分,导气管6一端开口于锅盖1和内锅8围成的腔室,其另一端与设置在自动复位可调式气压开关9上的压力膜片盒35腔室相通。见图1-图2,图5-图6。
自动复位可调式气压开关的工作原理:见图1和图5,当锅盖1和内锅8围成的腔室内蒸汽压力达到设定的压力值P1后,蒸汽压力通过导气管6传递到自动复位可调式气压开关9的膜盒内,推动膜片动作,使内部的动、静触片断开,切断电流。当锅盖1和内锅8围成的腔室内压力下降到设定的数值时,P1值减小,膜片复位,动、静触片连通,再次接通电流,电热板恢复加热工作,如此不断的进行工作循环。通过转动压力调节旋纽,可以控制内锅的工作压力发生变化。用户可根据不同的食物所需的烹调温度,将锅内的工作压力维持在P0~P1之间。
手动复位气压开关的工作原理:见图1和图6,如果自动复位可调式气压开关9和重力式限压阀两个零部件的压力控制功能失效,锅盖1和内锅8围成的腔室内压力会不断上升,当达到设定的压力值P3时,其中P3>P2,手动气压复位开关4内的膜片受到压力后,会推动动、静触片断开,切断电流,停止加热,使内锅的压力不会继续升高,起到保护的功能。当压力下降后,该开关不能自动接通电流,起到安全保险作用。仅在维修需要时,只有通过人工动作,该开关才能进行复位接通,产品不会产生误动作,确保了使用安全。
锅盖1上设置有显示锅盖1和内锅8围成的腔室内温度的温度表23,见图2。
温度表23的作用与控制原理,现有的压力锅,压力和温度都是事先由厂家设定好,烹调时锅盖1和内锅8围成的腔室内温度无法知道。用户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节食物的烹调温度。而通过此装在锅盖上的温度表,可以实时显示锅内的温度,用户可根据显示的温度,通过调节自动复位可调式气压开关,随时调节烹调的温度,大大方便使用。
中锅14与锅盖1一端铰接,并在圆周位置上,与锅盖有多点的扣板连接,见图1和图3,图9-图12,其铰接处设置有中锅铰链轴20,该中锅铰链轴20设置在一长圆形滑槽19内;锅盖1底边设置有朝上的钩槽,中锅14外圆侧面上设置有扣板17,图中给出了设置在中锅侧面的结构,扣板17顶部设置有朝下的钩头,钩头钩挂在锅盖底边的沟槽内,该扣板17中部或下部与中锅铰接,扣板下部或中部与中锅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图中给出了扣板17下部与中锅的结构,中锅14与锅盖1之间设置有锁紧环16,扣板17与锁紧环16相配合,锁紧环16上设置有推动扣板产生转动或者偏转的倾斜滑槽16.1和直滑槽。
锅盖与中锅的自动扣合锁紧原理:见图9-图10。将锅盖向下合盖,锅盖的外边沿在碰到扣板的顶部时,自动将扣板向外顶出。锅盖边继续向下移动,直至扣板顶部的钩头底面高于锅盖的圆弧边上端,此时,将锁紧环逆时针转动,扣板底部在锁紧环滑槽与弹簧向外的推动下,使扣板顶部向里转动,扣板处于图10的位置,将锅盖扣住。在加热时,锅盖在受到一定的压力后,锅盖会向上移动,使扣板顶端的圆弧槽底部与锅边的上边沿互相接触顶紧,从而将锅盖固定在中锅上,承受工作压力。该结构,保证了内锅只要存在一定的压力,锅盖则无法打开。起到防止误开盖的安全作用。
锅盖的打开原理:见图11-图12,在烹调结束后,需要打开锅盖时,可以打开快速排气阀45,使锅内的压力快速减小到零压力。此时,锅盖在自重的作用下,向下移动,使锅盖的圆弧边,脱开扣板的圆弧扣位,将锁紧环顺时针转动,锁紧环的滑槽斜面将扣板的底部向内压,使扣板向外张开,脱离锅盖,使锅盖可以向上打开。
扣板与锅盖的连接,也可以设计成锅盖在内侧卷一个圆弧边,扣板设在锅边的内侧,将锅盖扣住,原理与前述相同,外观更加美观。
锅盖1与中锅14一端铰接,见图1和图4,其铰接处设置有扭力弹簧21,成对设置、且扭力相反的扭力弹簧21分别套设在中锅铰链轴20上;每件扭力弹簧21的一端与锅盖压1接,其另一端与中锅14压接;导气管6围着中锅铰链轴20盘绕几圈后,绕过中锅铰链轴20后接到自动复位可调式气压开关9。
此扭力弹簧构成锅盖平衡器,其工作原理:在开合锅盖的过程中,锅盖因为自重的原因,会自动向下合盖,使用较不方便。在锅盖与中锅的连接处,装有两个扭力弹簧。弹簧为扭力弹簧,固定在铰链轴上,下端顶住中锅,上端顶住锅盖,施加一个向上的力给锅盖,抵消了锅盖的重力。使锅盖处于重力平衡状态,可以开合在任意的位置,不会出现向下掉的现象。
锅盖1上设置有超压保险阀5,见图1和图7,该超压保险阀5通过设置在阀座27上的气流通道与锅盖1和内锅8围成的腔室相通,超压保险阀5还包括设置在内部的阀芯24,气流通道与阀芯24下部相接,阀芯24上部与一压紧在阀盖26与阀座27之间的保险片25相接,阀盖26于保险片25上方的腔室侧壁设置有一汽液导流管29或通道,该汽液导流管29或通道开口于外壳13侧面的接水盒41内;汽液导流管或通道29外覆盖有一隔热层18.1。
超压保险阀的工作原理:见图1和图7。在自动复位可调式气压开关,重力式限压阀,手动复位气压开关的压力控制功能均失效后,锅盖1和内锅8围成的腔室内压力会继续上升,当达到限定的压力P4时,其中P4>P3,阀芯24上端面在压力P4的作用下,向上将金属保险片25顶断,气体通过阀盖上的导流管29向外排出到接水盒内,从而使锅内的压力下降到零压力,起到安全保险的作用。通过保险阀的作用,可以确保锅内的工作压力不会超出锅的结构强度,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
锅盖1上设置有快速排汽阀45,见图1和图8,快速排汽阀45包括设置在排汽阀座46内的一带手柄的排汽阀芯47,快速排汽阀45通过其上设置的气液通道46.1与锅盖1和内锅8围成的腔室相通,排汽阀座46上设置有汽液出口,该汽液出口通过一导流管48与设置在外壳13侧面的接水盒41相连通;排汽阀芯47上设置有呈T字型或L字型或十字型结构的气液通道47.1,该气液通道47.1一端与排汽阀座46上的气液通道46.1相接,其另一端与排汽阀座46上的汽液出口相通;导流管48或通道外设置有隔热罩。
快速排气阀的工作原理:见图1-图8,快速排气阀固定在锅盖上,阀体底部的孔与锅盖的开孔相通,阀芯可以在阀体内作90度转动。当烹饪结束,需要快速开盖时,将阀芯转动到图8的状态,锅内的气体通过阀体、阀芯,导流管快速排出到接水盒里面,使压力快速下降到零压力,打开锅盖。排出气体中的水分储存在接水盒内,可及时倒掉。在烹调时,把阀芯转动90度,即可将排气通道关闭,使锅内保持相应压力。阀体的底部装有密封圈与锅盖压紧,防止漏气。
电热板10表面设置有一铜质的高效率导热层10.1,见图13。
此高效率导热层及电热板的工作原理,在电热板的上表面,复合一层由高导热性的铜材料做成的高效率铜导热层,在通电加热时,电热盘的主要热量通过铜导热层的作用,迅速传递到内锅的底部,减小热量在空气中的散失,有效了提高电热板加热时的热效率。高效率铜导热层可以通过机械连接或焊接的方法,固定在电热板的上表面。电热盘其它部分由电热管与铝材等材料组成。
外壳13上设置有电动计时器12,见图1和图14,该电动计时器12依次与设置在锅盖1上的手动复位气压开关4、外壳13上的自动复位可调式气压开关9以及电热板10串接后,与电源两端相接;其中的手动复位气压开关4和自动复位可调式气压开关9为常闭状态。
锅盖1上设置有重力式限压阀,见图1和图15,该重力式限压阀的阀座52通过一排气管50与锅盖1和内锅8围成的腔室相通,重力式限压阀的阀芯51呈锥形结构,阀芯51压接在排气管50出口处,阀座52位于阀芯侧面处开有排气口53。
重力式限压阀的工作原理:见图1,在加压或加热过程中,当到达设定的压力P1时,如果自动复位可调式气压开关9产生故障,不能自动断开,则压力继续上升。当压力升到设定的数值P2时,其中P2>P1,重力式限压阀体在受到压力后,向上抬起,产生空隙,使蒸汽排出,腔室内压力下降。阀体下降,恢复密封,压力又升高。通过不断的循环动作,使内锅的压力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起到限制一定压力的作用。

Claims (10)

1.一种精确控制压力的电压力锅,包括设置在锅体外壳(13)内的内锅(8),内锅与电热板(10)相接,内锅与锅盖(1)之间设置有弹性密封圈(2),外壳与内锅之间设置有中锅(14),中锅与外壳之间设置有保温层,其特征是所述的电压力锅上设置有气压开关,该气压开关包括一与内锅腔室相连通的导气管(6)或导气通道,导气管或导气通道一端与一压力膜片盒(35)相通,压力膜片盒内设置有与推杆(31)相接的活动膜片(33),推杆另一端上设置有动触片(30),该动触片与一静触片(32)相接,动触片与静触片分别与电压力锅的主控制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确控制压力的电压力锅,其特征是所述的气压开关有两个,其中一个设置在锅盖(1)上,另一个设置在外壳(13)上;设置在锅盖上的气压开关为手动复位气压开关(4),该手动气压开关的动触片(30)与一手动复位按钮(37)相接;设置在外壳上的气压开关为自动复位可调式气压开关(9),自动复位可调式气压开关的动触片(32)与一压力调节旋钮(34)相接,该自动复位可调式气压开关的推杆和/或压力调节旋钮上设置有复位弹簧;导气管(6)或通道一端开口于锅盖和内锅(8)围成的腔室,其另一端与设置在自动复位可调式气压开关(9)上的压力膜片盒(35)腔室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确控制压力的电压力锅,其特征是所述的中锅(14)与锅盖(1)一端铰接,其铰接处设置有中锅铰链轴(20)和中锅铰链座(42);该中锅铰链轴设置在一长圆形滑槽(19)内;中锅(14)在圆周位置上与锅盖设置有一处及以上的扣板连接:锅盖的底边处设置有朝上的钩槽,中锅(14)侧面设置有扣板(17),扣板顶部设置有朝下的钩头,钩头钩挂在锅盖的沟槽内,该扣板中部或下部与中锅铰接,扣板下部或中部与中锅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中锅的外侧上设置有锁紧环(16),扣板与锁紧环相配合,锁紧环上设置有推动扣板产生偏转的倾斜滑槽和直滑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确控制压力的电压力锅,其特征是所述的锅盖(1)上设置有超压保险阀,该超压保险阀通过设置在阀座(27)上的气流通道与锅盖和内锅(8)围成的腔室相通,超压保险阀还包括设置在内部的阀芯(24),气流通道与阀芯下部相接,阀芯上部与一压紧在阀盖(26)与阀座之间的保险片(25)相接触,阀盖于保险片上方的腔室侧壁设置有一汽液导流管(29)或通道,该汽液导流管或通道开口于外壳(13)侧面的接水盒(41)内;汽液导流管或通道外覆盖有一隔热层或隔热罩(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确控制压力的电压力锅,其特征是所述的锅盖(1)上设置有快速排汽阀,快速排汽阀包括设置在排汽阀座(46)内的一带手柄的排汽阀芯(47),快速排汽阀通过其上设置的气液通道(46.1)与锅盖和内锅(8)围成的腔室相通,排汽阀座上设置有汽液出口,该汽液出口通过一导流管(48)或通道与设置在外壳(13)侧面的接水盒(41)相连通;排汽阀芯上设置有呈T字型或L字型或十字型结构的气液通道(47.1),该气液通道(47.1)一端与排汽阀座上的气液通道(46.1)相接,其另一端与排汽阀座上的汽液出口相通;导流管(48)或通道外设置有隔热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确控制压力的电压力锅,其特征是所述的锅盖(1)与中锅(14)一端铰接,其铰接处设置有扭力弹簧(21),成对设置的扭力弹簧分别套设在中锅铰链轴(20)上;扭力弹簧的一端与锅盖压接,其另一端与中锅压接;导气管(6)在中锅铰链轴(20)上盘绕一圈及以上后,最后绕过中锅铰链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确控制压力的电压力锅,其特征是所述的电热板(10)表面设置有一铜质的高效率导热层(10.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确控制压力的电压力锅,其特征是所述的锅盖(1)上设置有重力式限压阀,该重力式限压阀的阀座(52)通过一排气管(50)与锅盖和内锅(8)围成的腔室相通,重力式限压阀的阀芯(51)呈锥形结构,阀芯压接在排气管出口处,阀座位于阀芯侧面设置有排气口(5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确控制压力的电压力锅,其特征是所述的锅盖(1)上设置有显示锅盖和内锅(8)围成的腔室内温度的温度表(2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确控制压力的电压力锅,其特征是所述的外壳(13)上设置有电动计时器,该电动计时器依次与设置在锅盖上的手动复位气压开关(4)、外壳上的自动复位可调式气压开关(9)以及电热板(10)串接后,与电源两端相接;其中的手动气压开关和自动复位气压开关为常闭状态;所述的锅盖(1)上设置有隔热罩(18),在锅盖(1)与隔热罩(18)之间设置有保温层。
CN 200620057644 2006-04-10 2006-04-10 精确控制压力的电压力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8506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57644 CN2885064Y (zh) 2006-04-10 2006-04-10 精确控制压力的电压力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57644 CN2885064Y (zh) 2006-04-10 2006-04-10 精确控制压力的电压力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885064Y true CN2885064Y (zh) 2007-04-04

Family

ID=37960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05764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85064Y (zh) 2006-04-10 2006-04-10 精确控制压力的电压力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885064Y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01957C (zh) * 2006-04-10 2008-07-16 李剑锋 精确控制压力的电压力锅
CN101953628A (zh) * 2010-10-19 2011-01-26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排汽的电压力锅
CN102987902A (zh) * 2012-12-21 2013-03-27 临邑县华剑气动工具研发有限公司 调压锅
CN103705110A (zh) * 2013-10-21 2014-04-09 佛山市顺德区海明晖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专用于煲粥的微压力锅
CN105125089A (zh) * 2011-07-25 2015-12-09 黄昊 煮食高压锅防护节能罩
CN105286567A (zh) * 2011-08-01 2016-02-03 戴梦云 煮食高压锅防护节能盖
CN110604452A (zh) * 2018-06-14 2019-12-24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112032864A (zh) * 2020-07-25 2020-12-04 牛建康 一种基于固体吸附除湿的空调系统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01957C (zh) * 2006-04-10 2008-07-16 李剑锋 精确控制压力的电压力锅
CN101953628A (zh) * 2010-10-19 2011-01-26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排汽的电压力锅
CN101953628B (zh) * 2010-10-19 2012-07-25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排汽的电压力锅
CN105193288A (zh) * 2011-07-25 2015-12-30 黄昊 煮食高压锅防护节能罩
CN105212699A (zh) * 2011-07-25 2016-01-06 黄昊 煮食高压锅防护节能罩
CN105125089A (zh) * 2011-07-25 2015-12-09 黄昊 煮食高压锅防护节能罩
CN105147086A (zh) * 2011-07-25 2015-12-16 黄昊 煮食高压锅防护节能盖
CN105147123A (zh) * 2011-07-25 2015-12-16 黄昊 煮食高压锅防护节能罩
CN105286534A (zh) * 2011-08-01 2016-02-03 戴梦云 煮食高压锅防护节能罩
CN105286567A (zh) * 2011-08-01 2016-02-03 戴梦云 煮食高压锅防护节能盖
CN105286568A (zh) * 2011-08-01 2016-02-03 戴梦云 煮食高压锅防护节能盖
CN102987902A (zh) * 2012-12-21 2013-03-27 临邑县华剑气动工具研发有限公司 调压锅
CN103705110A (zh) * 2013-10-21 2014-04-09 佛山市顺德区海明晖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专用于煲粥的微压力锅
CN103705110B (zh) * 2013-10-21 2016-04-06 佛山市顺德区海明晖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专用于煲粥的微压力锅
CN110604452A (zh) * 2018-06-14 2019-12-24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110604452B (zh) * 2018-06-14 2022-02-15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112032864A (zh) * 2020-07-25 2020-12-04 牛建康 一种基于固体吸附除湿的空调系统
CN112032864B (zh) * 2020-07-25 2021-09-07 沈阳金伟达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固体吸附除湿的空调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27020A (zh) 精确控制压力的电压力锅
CN2885064Y (zh) 精确控制压力的电压力锅
CN102178443B (zh) 微压锅具
CN102204782B (zh) 动盖式微压锅具
CN200960041Y (zh) 一种多功能安全型电压力锅
CN101358659A (zh) 蒸具自动节流排气阀门装置
CN203016640U (zh) 一种语音控制的电烹饪炉
CN201230822Y (zh) 快速开盖电压力锅
CN203168930U (zh) 一种烤箱
CN203168928U (zh) 一种烤箱
CN201445329U (zh) 微电脑多功能遥控自动电饭锅
CN201295137Y (zh) 一种电压力烹饪器具
CN208941763U (zh) 控压燃气压力锅
CN209003522U (zh) 一种节能蒸汽电饭锅
CN202537151U (zh) 电压力锅的泄压结构
CN203168914U (zh) 一种烤箱
CN202397248U (zh) 一种微压力锅
CN206102397U (zh) 过压保护开关和具有其的压力器具
CN202051512U (zh) 动盖式微压锅具
CN103932489A (zh) 户外加热保温杯
CN212261146U (zh) 一种压力锅的快速卸压结构
CN2232243Y (zh) 真空断热压力煲
CN201973307U (zh) 一种新型燃气卡式阀
CN201127509Y (zh) 可移动开启的安全阀
CN200987592Y (zh) 一种电压力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