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57812Y - 针刺镇痛生物信息整合与反馈装置 - Google Patents

针刺镇痛生物信息整合与反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857812Y
CN2857812Y CN 200520107117 CN200520107117U CN2857812Y CN 2857812 Y CN2857812 Y CN 2857812Y CN 200520107117 CN200520107117 CN 200520107117 CN 200520107117 U CN200520107117 U CN 200520107117U CN 2857812 Y CN2857812 Y CN 285781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usector
parameter
pain
acupuncture
contro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2010711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祥瑞
朱训生
杨华元
郑拥军
王震虹
郝旺身
刘堂义
蒯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NJI HOSPITAL ATTACHED TO SHA
Original Assignee
RENJI HOSPITAL ATTACHED TO SH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NJI HOSPITAL ATTACHED TO SHA filed Critical RENJI HOSPITAL ATTACHED TO SHA
Priority to CN 20052010711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857812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85781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85781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一种针刺镇痛生物信息整合与反馈装置,包括复数个疼痛参数指标采集终端、用于处理复数个疼痛参数指标的处理终端、电针控制装置和至少一个电针,所述的处理终端内设置有信息处理模块,所述的电针控制装置内设置有电针参数优化处理模块,所述的电针参数优化处理模块根据疼痛量化指标对电针参数进行优化,所述的电针控制装置与所述的电针通过导线或无线地通信以便把电针控制装置中优化的电针参数即时地传送给电针。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疼痛程度的即时评估,并能够根据疼痛程度快速调节电针的参数,从而调节电针的镇痛水平。将患者的疼痛评估和电针参数的调整之间不断进行快速的反馈调节,从而实现患者镇痛水平的最优化。

Description

针刺镇痛生物信息整合与反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医疗监测装置,特别涉及人体疼痛生物信息的多指标综合快速评估和反馈调解,具体的是一种针刺镇痛生物信息整合与反馈装置。
背景技术:
疼痛是人人有过的感觉和体验,是临床医师最常听到的就诊患者的主诉,因此疼痛是医学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受和情绪体验,伴随着组织损伤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痛觉与其他普通感觉(视觉、听觉)不同,是机体感受各种伤害性刺激后产生的主观感受。
在疼痛的诊治过程中,不仅要了解患者有无疼痛,更重要的是了解患者疼痛强度的变化,从而可以评价其疾病的发展状况和治疗呈现的效果。针刺治疗疼痛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特色之一,而针刺疗法因其简单、有效、方便、无副作用等而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但是目前对于针刺镇痛治疗存在诸多缺陷。
国内外目前相关研究存在的缺陷:
(1)目前有关电针镇痛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机理方面,已经进行大量研究,并已取得相当的成果,但对针刺镇痛疗效方面的研究比较有限,且这些研究几乎均局限在有无疗效,而对其疗效程度的研究则更少。
(2)现在对电针疗效的评估多采用对电针后体内某种神经递质或一些生化指标以及基因变化来反映有无镇痛效应。如以电针后可促使吗啡样物质的释放、增加脑内阿片肽的含量、提高c-fos的表达等来证明电针能产生镇痛作用。
(3)对不同参数的电针产生不同的镇痛疗效缺少相关研究。例如电针镇痛的疗效是公认的且十分确切。但对此效果如何评价以及疗效程度的判定缺乏有力的研究证据,尤其电针作为一种可调节的仪器在不同参数的作用下可得到怎样的效应,人们知之甚少。只是初步发现了高,低频率会引起不同中枢递质的产生,不同的强度可以兴奋不同的神经纤维,更细致的划分以确定不同参数的电针能引起何种生理变化尚未进行。
(4)大量的临床实践和古今医学文献都记载和报导了电针的临床疗效。但是历代医家各派皆以已意发挥,缺乏一套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有系统的针灸疗效评估体系,因而严重阻碍了针灸的推广和应用,妨碍其科学化进程。
(5)随着循证医学的兴起、循证方法对中医学的渗透,在中医领域尽快引进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的呼声中,针刺临床疗效的评价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惑,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和方法进行评价,针灸的临床疗效受到了质疑。因此中医针灸如何借鉴现代医学提高其疗效评价的可靠性和客观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6)电针镇痛中普遍存在耐受现象,在电针镇痛过程中随治疗次数的增加,起效时间及留针时间延长,疗效持续时间缩短,治疗前后的痛级差、痛阈值差、耐痛阈值差缩小,镇痛作用减弱,可能是因为反复刺激使中枢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增加,产生抑阿片作用。可能引起脑和脊髓内的去甲肾上腺素产生对抗镇痛作用。现在临床上解决电针镇痛耐受现象的主要方法是更换穴位。但这种方法存在很多问题,如灵敏度差及增加病人再次扎针的痛苦,医生必须不断地重新施针等。现已知通过电针参数的改变可以改善电针镇痛的耐受现象,若能搞清楚镇痛疗效与电针参数之间的联系、建立一个反馈装置就可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但因一系列困难而尚未见报导。
因此对针刺镇痛疗效进行确切评估、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估体系,根据评估效果瞬时调节针刺的参数,从而实现针刺镇痛效应的快速调整,并通过反馈调节不断调整针刺参数,从而实现针刺镇痛效应的最优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刺镇痛生物信息整合与反馈装置,所述的这种针刺镇痛生物信息整合与反馈装置要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根据疼痛的变化对电针参数进行快速反馈调节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针刺镇痛生物信息整合与反馈装置,包括复数个疼痛参数指标采集终端、用于处理复数个疼痛参数指标的处理终端、电针控制装置和至少一个电针,所述的复数个采集终端与所述的处理终端通过导线或无线地通信以便把采集终端采集来的复数个疼痛参数指标即时地传送给处理终端,所述的处理终端内设置有信息处理模块,所述的信息处理模块把复数个疼痛参数指标转换成评价人体疼痛程度的量化指标,所述的处理终端与所述的电针控制装置通过导线或无线地通信以便把处理终端中计算出的量化指标即时地传送给电针控制装置,所述的电针控制装置内设置有电针参数优化处理模块,所述的电针参数优化处理模块根据疼痛量化指标对电针参数进行优化,所述的电针控制装置与所述的电针通过导线或无线地通信以便把电针控制装置中优化的电针参数即时地传送给电针。
进一步的,所述的信息处理模块采用模糊理论、灰色系统或神经网络方法对采集终端采集来的复数个疼痛参数指标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整理、综合成能反映镇痛疗效的抽象模型,建立疼痛的即时评估体系,从而得到一个量化指标以评价人体的疼痛程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复数个采集终端包括心率采集终端、心率变异性采集终端、血压采集终端、呼吸频率和幅度采集终端、脑电图采集终端和皮肤电阻采集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的疼痛参数指标均为人体即时变化的生理指标。
进一步的,所述的处理终端中存储有患者术前的基础参数指标数值,并把从复数个采集终端传来的实时参数指标与基础参数指标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得到一个量化指标以评价人体的瞬时疼痛程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针参数包括电针的电流频率、强度和波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的复数个采集终端,如心率采集终端、心率变异性采集终端、血压采集终端、呼吸频率和幅度采集终端、脑电图采集终端和皮肤电阻采集终端等,分别将反映人体疼痛的生理信息心率、心率变异性、血压、呼吸频率和幅度、脑电和皮肤电阻等参数指标采集起来,并把这些参数指标即时传送给处理装置中的信息处理模块,所述信息处理模块采用模糊理论,灰色系统及神经网络等近代数学方法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整理、综合成能反映镇痛疗效的抽象模型,建立疼痛的即时评估体系,并得到一个量化指标以评价人体的疼痛程度,然后处理终端将量化指标传送给电针控制装置,电针控制装置中的电针参数优化处理模块根据疼痛量化指标对电针参数进行优化,并把优化后的电针参数即时地传送给电针,从而实现对电针参数的即时调整。因此,能够把人体的疼痛程度客观、快速地电调整针参数。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对照,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疼痛信息的无创、连续、动态、综合和瞬时采集,因而可即刻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根据疼痛的程度快速调节电针的参数,从而调节电针的镇痛水平。将患者的疼痛评估和电针参数的调整之间不断进行快速的反馈调节,从而实现患者镇痛水平的最优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针刺镇痛生物信息整合与反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针刺镇痛生物信息整合与反馈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针刺镇痛生物信息整合与反馈装置,包括复数个疼痛参数指标采集终端1、用于处理复数个疼痛参数指标的处理终端2、电针控制装置3和至少一个电针4,所述的复数个采集终端1与所述的处理终端2通过导线或无线地通信以便把采集终端1采集来的复数个疼痛参数指标即时地传送给处理终端2,所述的处理终端2内设置有信息处理模块5,所述的信息处理模块5把复数个疼痛参数指标转换成评价人体疼痛程度的量化指标,所述的处理终端2与所述的电针控制装置3通过导线或无线地通信以便把处理终端2中计算出的量化指标即时地传送给电针控制装置3,所述的电针控制装置3内设置有电针参数优化处理模块6,所述的电针参数优化处理模块6根据疼痛量化指标对电针参数进行优化,所述的电针控制装置3与所述的电针4通过导线或无线地通信以便把电针控制装置3中优化的电针参数即时地传送给电针4。
进一步的,所述的信息处理模块5采用模糊理论、灰色系统或神经网络方法对采集终端采集来的复数个疼痛参数指标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整理、综合成能反映镇痛疗效的抽象模型,建立疼痛的即时评估体系,从而得到一个量化指标以评价人体的疼痛程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复数个采集终端1包括心率采集终端、心率变异性采集终端、血压采集终端、呼吸频率和幅度采集终端、脑电图采集终端和皮肤电阻采集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的疼痛参数指标均为人体即时变化的生理指标。
进一步的,所述的处理终端2中存储有患者术前的基础参数指标数值,并把从复数个采集终端1传来的实时参数指标与基础参数指标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得到一个量化指标以评价人体的瞬时疼痛程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针参数包括电针4的电流频率、强度和波形。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即时生理指标(包括心率、血压、心率变异性、脑电图、皮肤电阻)的数据采集终端、数据处理终端、模糊分析方法均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公知技术,有关微即时生理指标(包括心率、血压、心率变异性、脑电图、皮肤电阻)的数据采集终端、数据处理终端、模糊分析方法在现有技术中的公知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已熟知,所以在此不再赘述。例如,所述的血压和心率测定可通过桡动脉有创测定,呼吸频率和幅度的变化可通过呼吸机监测;脑电变化可通过脑电图监测仪连续监测;皮肤电阻变化可通过皮肤电阻测定仪;心率和心率变异性的变化可通过心电监测仪图连续采集,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可以采用计算机,所述的数据分析方法可采用模糊数学及其相应的算法。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电针参数优化处理模块和优化处理方法均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公知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已熟知,所以在此不再赘述。

Claims (2)

1.一种针刺镇痛生物信息整合与反馈装置,由复数个疼痛参数指标采集终端、用于处理复数个疼痛参数指标的处理终端、电针控制装置和至少一个电针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数个采集终端与所述的处理终端通过导线或无线通信链路连接,所述的处理终端内设置有信息处理模块,所述的处理终端与所述的电针控制装置通过导线或无线通信链路连接,所述的电针控制装置内设置有电针参数优化处理模块,所述的电针控制装置与所述的电针通过通过导线或无线通信链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刺镇痛生物信息整合与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数个采集终端包括心率采集终端、心率变异性采集终端、血压采集终端、呼吸频率和幅度采集终端、脑电图采集终端和皮肤电阻采集终端。
CN 200520107117 2005-08-29 2005-08-29 针刺镇痛生物信息整合与反馈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57812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107117 CN2857812Y (zh) 2005-08-29 2005-08-29 针刺镇痛生物信息整合与反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107117 CN2857812Y (zh) 2005-08-29 2005-08-29 针刺镇痛生物信息整合与反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857812Y true CN2857812Y (zh) 2007-01-17

Family

ID=37610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2010711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57812Y (zh) 2005-08-29 2005-08-29 针刺镇痛生物信息整合与反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857812Y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54927B (zh) 一种下肢康复系统中主动参与度的生物量化评估方法
Burden et al. Normalisation of EMG amplitude: an evaluation and comparison of old and new methods
EP3932298A1 (en) System for pain management using objective pain measure
CN108697323A (zh) 应激水平的非侵入式生理量化
CN101426422A (zh) 使用生物电势可变性评估镇痛足够性的系统和方法
WO2011113428A2 (de) Verfahren zur bestimmung der aktivität des parasympathikus und/oder des sympathikus des autonomen nervensstems eines lebewesens
CN201701199U (zh) 疼痛监测仪
CN108721048A (zh) 康复训练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终端
CN113288168A (zh) 一种智能可穿戴疲劳监测及预警系统
CN105125186B (zh) 一种确定干预治疗方式的方法及系统
CN1923311A (zh) 人体针刺镇痛生物信息整合与反馈系统
CN115640827A (zh) 对电刺激数据处理的智能闭环反馈网络方法及系统
CN114983419A (zh) 一种基于脑电信号提升运动技能的康复装置
CN101584582B (zh) 基于脑电分析的人体电流感觉阀值客观测量方法和系统
US7549959B2 (en) Stimulation arrangement for measurement of physiological signal reactivity
CN102920442A (zh) 生理信息反馈音乐治疗床
CN1923131A (zh) 人体疼痛生物信息多参数整合即时评估系统
WO2021037260A1 (en) Real-time pain detection and pain management system
Chu et al. Physiological signals based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ethod of the pain
Zhu et al. Examining and monitoring paretic muscle changes during stroke rehabilitation using 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A pilot study
US20200170581A1 (en) Real-time pain detection and pain management system
Chang et al. A versatile wireless portable monitoring system for brain–behavior approaches
CN2857812Y (zh) 针刺镇痛生物信息整合与反馈装置
CN202036686U (zh) 一种新型带测试功能的智能低频治疗仪
Solomon et al. Sustaining a constant effort by the tongue and hand: effects of acute fatigu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