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55011Y - 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855011Y
CN2855011Y CN 200520127304 CN200520127304U CN2855011Y CN 2855011 Y CN2855011 Y CN 2855011Y CN 200520127304 CN200520127304 CN 200520127304 CN 200520127304 U CN200520127304 U CN 200520127304U CN 2855011 Y CN2855011 Y CN 2855011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module
heat transfer
radiating
exhausting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2012730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宗凯
翁世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en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Corp
Priority to CN 20052012730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855011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855011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855011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装置,其包括:一发热零件,一传热与散热模块,及一抽风马达与风扇模块。传热与散热模块由导热管、散热导管模块与散热网等零件组成。传热与散热模块与发热零件通过导热管相连以传递和发散发热零件所产生的热量,并且传热与散热模块传递与发散的热量通过抽风马达与风扇模块得到减少。此散热装置,具有传热与散热模块及抽风马达与风扇的双重散热模式,可达到以较小体积及较少马达耗电量而完成高效能散热的目的。

Description

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传热与散热模块及抽风马达与风扇模块的双重散热模式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有许多产生热量较大的电子产品,例如DVD播放机、数字影片播放机(英文全称:Digital Video Recorder,简称:DVR)、扩音器(英文全称:PowerAmplifier)或计算机等,其上面或左右两侧的外壳上,都设有一些或一排散热孔或通风孔,其目的为令机器内部产生的热量可以排放到外面。
如图1所示,该图为现有技术的影音播放装置的散热装置及热量扩散路线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在影音播放装置100后侧等位置的外壳上,设有一散热通风孔1,散热通风孔1后设置有一抽风马达2,其目的也同为令机器内部的发热部件101所产生的热量可以排放到外面。然而现有技术的这种做法仍然存有诸多缺陷,特别是在许多情况下,单靠马达风扇驱热,因其效能较不理想,必须选用体积较大、功率较高的马达风扇。在此情况下,会造成装置机身因抽风马达2高大而变厚,而且整个散热装置的耗电量也较高,图中散热装置内空心箭头方向为热量传输方向。
另有一种公知的散热装置是美国专利US6798655所揭示的,其为一便携计算机的散热装置,该便携计算机具有一内置的LCD显示器,该便携计算机包括一底盘,一与底盘相邻的平面显示器,及一与底盘相邻的主插件板,其发热零件包括主插件板上的CPU和存储设备。其传热接头一端至少接在一个发热零件上,另一端与充满冷却液的冷却管相连。该冷却管呈Z字形蜿蜒盘布于底盘与平面显示器之间,并紧贴底盘。该冷却管中的冷却液作为热量传递媒介,吸收发热零件的热量,通过冷却液不断循环达到散热的目的。然而,此散热装置因其使用冷却液且该冷却管制造工艺复杂,因此成本高昂,并且若便携计算机长时间使用,随着冷却液吸收热量增多,温度升高,散热效能并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体积较小及马达耗电量较少且成本低廉工艺简单的高效能散热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散热装置包括:一发热零件,一抽风马达与风扇模块,及一传热与散热模块。该传热与散热模块又由导热管、散热导管模块与散热网等零件组成。该传热与散热模块与所述发热零件通过传热片相连以传递和发散该发热零件所产生的热量,并且该传热与散热模块所传递与发散的热量可通过所述抽风马达与风扇模块得到减少。
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具有双重散热模式,即具有散热导管模块与散热网的较大空气接触面积的高效能散热,及抽风马达与风扇的高速度气流的高效能驱热。从而,可达到以较小体积及较少马达耗电量而完成高效能散热的目的。同时,本实用新型不是通过冷却液循环散热,而是通过制造工艺相对简单的散热导管与散热网达成散热的功效,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影音播放装置的散热装置及热量扩散路线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中传热片的基本运作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中散热导管模块与扩散式散热管模块的基本运作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中散热网的基本运作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排出热气的热量扩散路线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吸入冷风的热量扩散路线的示意图;以
图9为运用多个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进行散热的基本运作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散热通风孔
2:抽风马达
100:影音播放装置
101:发热部件
10:发热零件
20:传热与散热模块
30:抽风马达与风扇模块
210:传热片
220:散热导管模块
221:传热导管
222:扩散式散热管模块
223:接头
224:细长散热管
230:散热网
240:扇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可用在许多种产生热量较大的电子产品中,例如可用于DVD播放机、数字影片播放机(英文全称:Digital Video Recorder,简称:DVR)、扩音器(英文全称:Power Amplifier)或计算机等具有较大发热量的电子设备中。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包括:一发热零件10,为产生热量较大的电子产品内的某一零件,因其激活运作时产生较大量热量,需要散热装置降温,以维持其性能;一传热与散热模块20,为本散热装置的主要构件,一方面自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送大量热量,一方面还同时向四面八方的空气中散热降温;一抽风马达与风扇模块30,为本散热装置的主要驱散热量的构件。如图7所示,表示扇叶240正方向旋转的情况,当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中的抽风马达与风扇模块30的扇叶正向旋转时,可将发热零件10所产生的热量快速抽离,形成热风吹至其它地方。如图8所示,表示扇叶240反方向旋转的情况,该抽风马达与风扇模块30的扇叶也可以反方向旋转,从而将外界四周的低温冷风吸入,吹向传热与散热模块20及发热零件10等处,以降低温度。
如图7和图8所示,图中散热装置内空心箭头方向为热量传输方向,传热与散热模块20与发热零件10通过传热片210相连以传递和发散该发热零件10所产生的热量,并且该传热与散热模块20传递与发散的热量可通过抽风马达与风扇模块30得到减少。
如图3至图6所示,其中,图4、图5及图6中散热装置内空心箭头方向为热量传输方向,该传热与散热模块20,又由三大部份组合而成,一传热片210、一散热导管模块220及一散热网230。该传热片210、散热导管模块220及散热网230顺序相连,均可用导热性良好的材料制成。该传热片210与发热零件10相连,可将发热零件10的高热量吸收,并通过一连接于该传热片210上的传热导管221将该传热片210吸收的发热零件10的高热量迅速传送至散热导管模块220。该散热导管模块220可将传来的高热量,一方面继续传送至低温处,一方面还同时向四面八方的空气中散热降温。该散热网230通过一接头223与散热导管模块220相连,并将散热导管模块220传来的高热量,传遍该整个散热网230,再将热量消散到四面八方的空气中。
散热导管模块220,其结构为一长传热导管221居中心轴,并且顺沿该位于中心轴的长传热导管221四周间隔交错地设置有多个扩散式散热管模块222,其可以令所接触的空气面积大大地增加,因而大大提高散热效能。该扩散式散热管模块222由一组多根细长散热管224组成,该多根细长散热管224在所述传热导管221上围绕该传热导管221的外圆周并沿该传热导管221的径向以辐射状向四周伸展,该多根细长散热管224的数量优选为12根,且相邻的两根散热管224之间间隔30度角,当然,该多根细长散热管224也可由其它数量及间隔角度或不同形状的散热管组成。散热网230,其结构由多根细长散热管224横横竖竖地交错或以其它方式组合而成,如此结构可以令其接触的空气面积大大地增加,便于将热量消散到四面八方的空气中,因而大大提高了散热效能。
此外,如图9所示,该图为利用多个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进行散热的基本运作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当发热零件10热量过高,或其体积过大时,可以运用多个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进行散热,以便提高散热效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具有双重散热模式,即散热导管模块220与散热网230的大空气接触面积的高效能散热,以及抽风马达与风扇模块30的高速度气流的高效能驱热。由于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的散热效能优于先前技术单靠风扇驱热的散热效能,因此无需使用如先前技术的较大体积和较高耗电量的马达风扇,不但可节省抽风马达的成本及使用耗电量,还因其体积缩小,而令发热装置的机身可因抽风马达的尺寸、体积变小而变薄。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一发热零件,及一抽风马达与风扇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传递和发散该发热零件所产生热量的传热与散热模块,该传热与散热模块与所述发热零件相连,并且该传热与散热模块传递与发散的热量通过所述抽风马达与风扇模块得到减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马达与风扇模块与所述传热与散热模块相邻,并且所述抽风马达与风扇模块的扇叶设置成能够顺时针旋转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马达与风扇模块与所述传热与散热模块相邻,并且所述抽风马达与风扇模块的扇叶设置成能够逆时针旋转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与散热模块由一传热片、一散热导管模块及一散热网顺序连接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片与所述发热零件相接触并通过一连接于该传热片上的传热导管将该传热片吸收的发热零件的热量传送至所述散热导管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网由多根细长散热管横竖交错组成,且该散热网通过一接头与所述散热导管模块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导管模块由一居于中心轴的传热导管以及沿该传热导管轴向间隔交错分布的多个扩散式散热管模块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项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个扩散式散热管模块由一组多根细长散热管组成,该多根细长散热管在所述传热导管上围绕该传热导管的外圆周并沿该传热导管的径向以辐射状向四周伸展。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根细长散热管的数量优选为12根,且相邻的两根散热管之间间隔30度角。
CN 200520127304 2005-09-29 2005-09-29 散热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55011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127304 CN2855011Y (zh) 2005-09-29 2005-09-29 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127304 CN2855011Y (zh) 2005-09-29 2005-09-29 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855011Y true CN2855011Y (zh) 2007-01-03

Family

ID=37581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2012730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55011Y (zh) 2005-09-29 2005-09-29 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855011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58313A (zh) * 2017-02-22 2017-05-10 安徽井利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扬声器底座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58313A (zh) * 2017-02-22 2017-05-10 安徽井利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扬声器底座
CN106658313B (zh) * 2017-02-22 2019-04-23 安徽井利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扬声器底座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713643Y (zh) 散热装置
CN103687446B (zh) 机架式服务器机柜的高效散热空调系统
CN113284435B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led显示屏
CN114384979A (zh) 一种实现高效散热的pc主机机箱
CN2855011Y (zh) 散热装置
CN1567580A (zh) 用于计算机芯片散热的微型制冷系统
CN200972859Y (zh) 纤维放射状散热片
CN200973226Y (zh) 水冷装置
CN213183419U (zh) Led拼接屏散热装置
CN201352893Y (zh) 散热组件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CN211741771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液晶显示屏
CN2852236Y (zh) 电脑主机之散热装置
CN202306427U (zh) 一种电脑机箱循环散热结构
CN206178631U (zh) 一种高效型cpu散热器
CN1362855A (zh) 用于冷却发热部件的冷却单元以及具有冷却单元的电子设备
CN2606455Y (zh) 散热模块
CN219181544U (zh) 一种信息工程网络用交换机
CN1681113A (zh) 热管式散热器
CN2689331Y (zh) 机箱内发热元件的散热装置
CN101056520A (zh) 电子设备的冷却装置
CN220830636U (zh) 一种圆柱显示屏
CN2888809Y (zh) 散热装置之改良
CN1196051C (zh) 利用电源供应器提升散热效果的方法
CN218676376U (zh) 一种室外广告用液冷散热的led显示屏
CN2567653Y (zh) Cpu散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