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796358Y - 一种自动给水的生态种植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给水的生态种植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796358Y
CN2796358Y CN 200520019628 CN200520019628U CN2796358Y CN 2796358 Y CN2796358 Y CN 2796358Y CN 200520019628 CN200520019628 CN 200520019628 CN 200520019628 U CN200520019628 U CN 200520019628U CN 2796358 Y CN2796358 Y CN 2796358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basin
escapement
plantation
storage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2001962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52001962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796358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796358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796358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自动给水的生态种植盆,它包括种植盆(1)、植物生长基质(2)、间隔装置(3)、吸水装置(4)、储水区(5)、给水系统(6)和溢排水系统(7)。置于种植盆(1)中的间隔装置(3)将种植盆(1)分为两个或多个腔体;储水区(5)位于间隔装置(3)将种植盆(1)分隔的盆体下部体腔或间隔装置(3)的内部体腔,植物生长基质(2)位于间隔装置(3)将种植盆(1)分隔的上部体腔或管状或容器状间隔装置(3)外的种植盆体腔;给水系统(6)将主水管或储水箱(10)内的水输入到储水区(5)中;吸水装置(4)将储水区(5)中的水导入到植物生长基质(2)内并供给植物;溢排水系统(7)排出种植盆中多余的水。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给水的生态种植盆
一、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种植植物的器具,尤其是无需直接浇水、能自动给水的生态种植盆。
二、技术背景
目前普遍使用的种植盆,因种植盆体量相对比较小,保水能力差,如果长时间不浇水,盆栽植物往往会因缺水干枯而死,但浇水过多,盆栽植物又会烂根而死。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有人设计了能够储存一定水量的带水箱的种植盆,如ZL02276563.8所用的方法是将水一次性注入种植盆水箱,用滴灌的方式慢慢渗入土壤中,使土壤保持水分,这虽然解决了浇水问题,但对不同的植物,不同季节的给水量等问题没有予以根本解决。
三、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种植盆在浇水等方面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种植盆,该种植盆无需直接浇水,能自给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自动给水的生态种植盆包括种植盆本体、植物生长基质、间隔装置、吸水装置、储水区、给水系统和溢排水系统。
置于种植盆中的间隔装置将种植盆分为两个或多个腔体;储水区位于间隔装置将种植盆分隔的盆体下体腔或种植盆底盆体腔或间隔装置的内体腔;植物生长基质位于间隔装置将种植盆分隔的上体腔或容器状间隔装置外的种植盆体腔;吸水装置为具有吸水性的间隔装置或吸水性材料,吸水装置的一端伸入到储水区中另一端伸入植物生长基质中,将储水区中的水导入植物生长基质中;给水系统包括给水管和自动控水装置,给水管将主水管或储水箱中的水输入到储水区中,自动控水装置控制进水量;溢排水系统是位于种植盆或种植盆底盆的底部或侧壁的溢水孔或排水管,功能是排出多余的水。自动给水的种植盆给水的全部流程为:给水系统将主水管或水箱内的水输入到储水区中,吸水装置将储水区中的水导入到植物生长基质内供给植物。由于本发明的给水系统采用自动控水,吸水装置采用渗灌的方式根据植物生长基质的需水量自动给水,达到自动给种植盆中植物给水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因为只需用间隔装置将种植盆分成二个或二个以上的腔体,再辅以给水系统和吸水装置就能实现给种植盆自动给水的目的,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进一步说明。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自动给水的生态种植盆的剖视结构图。
图2-8是本实用新型自动给水的生态种植盆间隔装置的结构形式示意图。
图9-17是本实用新型自动给水的生态种植盆板状或槽状或盆状的间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8-27是本实用新型自动给水的生态种植盆管状的间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8-30是本实用新型自动给水的生态种植盆容器状的间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1-37是本实用新型自动给水的生态种植盆复合结构的间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8-43是本实用新型自动给水的生态种植盆,种植盆盆体(1)置于下置底盆(11)上自身作为间隔装置(3)的结构示意图。
图44-50是本实用新型自动给水的生态种植盆利用种植盆下部体腔或容器状间隔装置作为储水区直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1-63是本实用新型自动给水的生态种植盆利用置于种植盆下部体腔或种植盆下置底盆的体腔或管状或容器状间隔装置内的储水材料作为储水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64-72是本实用新型自动给水的生态种植盆吸水装置构造示意图。
图73-95是本实用新型自动给水的生态种植盆吸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6-100是本实用新型自动给水的生态种植盆盆体材料构造示意图。
图101-102是本实用新型自动给水的生态种植盆自动控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3-113是本实用新型自动给水的生态种植盆给水系统用于一个种植盆的结构示意图。
图114-122是本实用新型自动给水的生态种植盆给水系统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种植盆的结构示意图。
图123-126是本实用新型自动给水的生态种植盆溢排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种植盆  2、植物生长基质  3、间隔装置4、吸水装置  5、储水区  6、给水系统  7、溢排水系统8、给水管  9、自动控水装置  10、主水管或储水箱
图5中:11,种植盆下置底盆
图50中:12,容器套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装置细节及工作情况:
如图1中,本实用新型自动给水的生态种植盆包括种植盆(1)、植物生长基质(2)、间隔装置(3)、吸水装置(4)、储水区(5)、给水系统(6)和溢排水系统(7)。置于种植盆(1)中的间隔装置(3)将种植盆(1)分为两个或多个腔体;储水区(5)位于间隔装置(3)将种植盆(1)分隔的盆体下体腔或种植盆下置底盆(11)体腔或间隔装置(3)的内体腔;植物生长基质(2)位于间隔装置(3)将种植盆分隔的上体腔或容器状间隔装置(3)外的种植盆体腔;吸水装置(4)为有吸水性的间隔装置或吸水性材料,吸水装置(4)的一端伸入到储水区(5)中,另一端伸入到植物生长基质(2)中,将储水区(5)中的水导入植物生长基质(2)中供给植物;给水系统(6)包括给水管(8)和自动控水装置(9),给水管(8)将主水管或储水箱(10)中的水输入到储水区(5)中,自动控水装置(9)控制进水量;溢排水系统(7)是位于种植盆(1)或种植盆底盆(11)的底部或侧壁的溢水孔或排水管,功能是排出种植盆中多余的水。自动给水的生态种植盆给水的全部流程为:给水系统(6)将主水管或储水箱(10)内的水输入到储水区(5)中,吸水装置(4)将储水区(5)中的水导入到植物生长基质(2)内并供给植物。
图2-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自动给水的生态种植盆间隔装置(3)的各种结构形式。如图所示,图2,3,4为板状或槽状或盆状的间隔装置(3),图5为种植盆下置底盆(11)种植盆本体作为间隔装置(3),图6为管状的间隔装置(3),图7为容器状的间隔装置(3),图8为多种形状结构与其连接或支撑物构成的复合结构的间隔装置(3)。置于种植盆(1)中的间隔装置(3)将种植盆(1)分为上下或容器内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腔体,板状或槽状或盆状的间隔装置(3)隔出的种植盆(1)下体腔或容器状或管状间隔装置(3)的内体腔或种植盆下置底盆(11)的体腔作为储水区(5),在其中直接注水或利用置于其中的储水材料储水。具有吸水特性的间隔装置(3)还具有吸水装置(4)的功能,能将种植盆(1)的下部体腔或种植盆下置底盆(11)的体腔或容器状间隔装置(3)的内体腔中的水传导给植物生长基质(2)供给植物。
图9-17所示为自动给水的生态种植盆板状或槽状或盆状的间隔装置的示意图。该类间隔装置(3)的基本特征是将种植盆(1)分为上下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腔,上体腔盛装植物生长基质(2),下体腔作为储水区(5)。如图9所示的间隔装置(3)为一平直的间隔装置(3),该间隔装置(3)将种植盆(1)一分为二,种植盆(1)上体腔放置植物生长基质(2),下体腔内直接储水或放置储水材料。图10-14所示的间隔装置(3)为弯曲变形的隔板结构,其功能和原理同平直的间隔装置(3),弯曲变形成拱形的隔板结构可以向上起拱(图10)可以向下起拱(图11),可以成为波浪形拱(图12),还可以向上或向下起拱成四面高中间低的盆形或中间高四面低的倒盆形(图13,14),图15-16所示的间隔装置(3)为弯曲或折叠的隔板结构,弯曲或折叠的隔板结构可以弯曲折叠到种植盆盆底,间隔装置(3)可以为吸水材料制成,其弯或拆到种植盆盆底部分可以直接利用吸水材料的吸水性将储存于种植盆下体腔内的水吸入种植盆(1)上体腔中的植物生长基质(2)中,或在不吸水的间隔装置(3)上开微孔的方式让水渗入种植盆的上体腔(如图74,75),弯曲或折叠的隔板结构间隔装置(3)其形状可以是槽状(如图15,16)。如图17所示的间隔装置(3)为凹凸状的隔板结构,凹凸状的隔板结构其实是平板状间隔装置的一种变形,是在平板的基础上长出凹陷或突起物(如图17),这些突起物的功能同图15,16所示的折叠或弯曲的间隔装置相似,向下凸起部分用于插入种植盆的下体腔吸水,向上凹进或凸起部分与植物生长基质(2)接触或插入其中,增加植物生长基质内水分的均匀分布。
图18-27所示为自动给水的生态种植盆管状的间隔装置(3)的结构示意图。管状结构的间隔装置(3)为置于种植盆(1)中的管状材料,其管状材料将种植盆(1)分为管内和管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腔体,管外的种植盆体腔用于放置植物生长基质(2),管内的体腔用于放置储水材料作为储水区(5)使用,给水系统(8)将水输入其中中转后经吸水装置(5)或管状间隔装置(3)自身的渗水性导入植物生长基质(2)中供给植物。如图18-24所示,截面形状可以是方形或矩形的管状结构的间隔装置(图18,19),可以是圆形或椭圆形的管状结构的间隔装置(图20,21),可以是多边形的管状结构的间隔装置(图22),也可以是异形的管状结构的间隔装置(图23,24)。如图25-27所示为截面形状为开放的管状结构,如图25,26,27所示的截面形状开放的管状结构的间隔装置(3),一般其开口的部位与种植盆盆壁或盆底接触或与之结合。截面形状开放的管状结构间隔装置(3)其形状和工作原理同封闭的管状结构的间隔装置(3)相似。
图28-30为自动给水的生态种植盆容器状的间隔装置(3)的结构示意图。容器状间隔装置(3)将种植盆(1)分成容器内和容器外,容器内为容器自身的体腔,容器外为种植盆的体腔,容器外放置植物生长基质(2),容器内直接在其中注水或放置储水材料,直接注水或放置吸水性储水材料的容器状间隔装置(3),可以利用自身的渗水性直接将水传导给植物生长基质,也可以通过通入其中的吸水装置(4)将水传导给植物生长基质(3)。图28,29所示为封闭的容器状间隔装置(3)放置于种植盆中,图30所示为一端开放的容器状间隔装置(3)放置于种植盆中。容器状的间隔装置(3)其形状可以是封闭或单面开口的方盒形,也可是封闭或单面开口的圆桶形,也可以为其它异形。
图31-37为自动给水的生态种植盆复合结构的间隔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31所示为板状或槽状或盆状结构与其连接物或支撑物构成的间隔装置(3),板状或槽状或盆结构的间隔装置(3)单独置于种植盆中时,一般为悬在种植盆的上体腔与下体腔之间离种植盆下体腔储水区有一段距离,不能直接作为吸水装置(4)使用,为了将间隔装置(3)的功能发挥得更好,在制作间隔装置(3)时,可以制成横板与竖板连体的结构(如图31),或横板与其支撑或连体结构(如图32,37),或横板以竖管为支撑物结构,其竖管可以为吸水材料,可以为不吸水性材料,在不吸水的竖管中填充吸水材料,让其通入植物生长基质(2)内(如图35),或横板以格栅状结构为支撑物结构(如图36)。图31所述的横板,可为平直的板状结构,还可以为盆状结构(如图33,34),盆状结构与其连结物或支撑结构构成的间隔装置(3),置于种植盆(1)中,就是通常所说的套盆结构,即一个大的种植盆内套一个形状大致相同的内盆,利用连结物(吸水脚)吸水或支撑物通入内盆中将储水区(4)中的水导入内盆体内的植物生长基质中。
图38-43为自动给水的生态种植盆,种植盆盆体(1)置于下置底盆(11)上,自身作为间隔装置(3)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8,39所示为具有吸水性的种植盆置于下置底盆(11)上,种植盆的延长部分作为吸水装置(4)伸入下置底盆(11)的内腔作为的储水区(5)中,植物生长基质(2)置于种植盆盆体内。如图40,41,42,43所示为不吸水的种植盆(1)作为间隔装置(3)。置于下置底盆(11)上的不吸水的种植盆可以如图40所示的延伸入下置底盆(11)中,利用延伸部分壁上的微隙将水渗入种植盆体腔;置于下置底盆(11)上的不吸水的种植盆还可以如图41,42,43所示的另外使用吸水装置(4)从下置底盆(11)中吸水。
储水区(5)是植物水源的保障区,担负着水源的储存和供应的任务。本发明自动给水的种植盆的储水区(5)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的储水区(5)为板状或槽状或盆状的间隔装置(3)隔出的种植盆下部体腔或种植盆下置底盆(11)的体腔或容器状间隔装置(3)的内体腔;自动给水的种植盆储水区(5)的第二种形式为置于容器状或管状间隔装置(3)内体腔或板状或盆状间隔装置(3)隔出的种植盆下部体腔内或种植盆下置底盆(11)的体腔内的储水材料。
图44-50为自动给水的生态种植盆(1)的储水区(5)的第一种储水形式示意图。如图44-46所示为直接利用被板状或槽状或盆状的间隔装置(3)隔出的种植盆下部体腔储水的示意图。如图44,45,46所示为给水管(8)直接通入种植盆(1)下部体腔中,以某一特定水位,将水直接储存于种植盆(1)的下体腔中,供吸水装置(4)从中吸取。如图47所示为给水管(8)直接通入种植盆(1)下置底盆(11)的体腔中,以某一特定水位,将水直接储存于种植盆(1)的下置底盆(11)中,供吸水装置(4)从中吸取。如图48-50为直接利用容器状间隔装置(3)的内体腔直接储水的示意图。如图48,49,50所示,给水管穿过种植盆盆壁或盆底,通入容器状间隔装置(3)的内体腔,在容器状间隔装置(3)内以某一特定的水位,将水直接存于其中。容器状间隔装置(3)可以是渗水性材料制成的,也可以是不渗水性的材料制成的,在不渗水的容器状间隔装置中直接储存水,吸水装置(4)通入其中吸取,渗水的容器状间隔装置(3)可以直接利用容器的渗水性将水渗入植物生长基质(2)内供给植物,如图50所示,置于不透水容器套(12)中的容器状间隔装置(3),给水管直接将水注入其中,并恒定在某一水位,容器套(12)防止渗漏,吸水的容器状间隔装置(3)利用其上部与植物生长基质(2)接触将水渗入植物生长基质(2)中。
图51-63为自动给水的生态种植盆储水区(5)的第二种储水形式示意图。利用放置于容器状或管状间隔装置(3)内体腔或板状或槽状或盆状间隔装置(3)隔出的种植盆下部体腔内的储水材料储水。所述的储水材料的储水方式主要有二种,一种是给水管(8)的延长部分或水管状的储水装置(如图51,52,53)第二种储水方式为利用吸水性材料储水(如图54)。给水管(8)的延长部分或水管状的储水装置代替了种植盆(1)被间隔装置(3)分隔出的下体腔或容器状间隔装置(3)的内体腔储水。因将水直接储存在种植盆(1)的下体腔或容器状间隔装置(3)的内腔都会有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因种植盆(1)的下部体腔或容器状间隔装置(3)的内腔处于相对开放的状态,特别是种植盆(1)的下部体腔,置于其上的植物生长基质(2)在受雨水冲刷时,其中的一些物质会随雨水进入其中,这样储水区(5)中的水长期放置会变坏变臭;其次,直接放置于储水区(5)中的水相对面积较大,比较分散,不便于对种植盆给水系统作保温隔热处理。利用给水管延长部分或水管状储水装置将水储存于其中,然后吸水装置(4)的吸水材料从中吸水,能很好的解决种植盆储水区(4)因直接储水带来的问题和对给水系统作保温隔热处理的要求。图55,56为放置于种植盆下体腔内的给水管(8)的延长部分与水管状储水装置储水的示意图;图57,58所示为放置于管状间隔装置(3)内的给水管延长部分与管状储水装置储水的示意图;图59,60为放置于容器状间隔装置(3)给水管(8)延长部分与管状储水装置储水的示意图;图61,62,63所示为利用置于储水区(5)中的吸水材料储水的示意图。由于使用给水管的延长部分或水管状的储水装置储水,在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种植盆并联或串连给水时,对同一水平面上的种植盆的摆放的位置要求比较高,为了增加种植盆摆放的灵活性,使用吸水性材料将给水管(8)中的水吸入储水区(5)中,吸水装置(4)从中吸水供给植物生长基质(2)或直接利用具有渗水性的管状或容器状间隔装置,利用材料的渗水特性直接将水通过毛细原理传送给植物生长基质。吸水性材料为具有吸水特性的纤维材料(如吸水的化学纤维、矿棉、岩棉等),或具有吸水特性的固体材料(如陶等),或吸水性的固体材料细微颗粒与柔性材料的复合结构(用纤维或有孔薄膜制成特定形状的袋子然后装入砂、陶粒、蛭石等吸水性的固体材料细微颗粒)。
吸水装置(4)的功能为利用毛细原理将储水区(5)中的水吸入植物生长基质(2)中,吸水装置(4)为具有强吸水性的材料制成,强吸水性的材料同时具有较强的透水性,强吸水性的吸水装置(4)的工作原理为被动式供水,只有当植物需要,植物生长基质(2)缺乏时,水才会通过吸水装置(4)适时给植物生长基质以补充;当遇下雨或人为灌水等因素造成植物生长基质中水分过饱和时,过多的水会利用吸水装置(4)的透水性和间隔装置上的透气孔进入储水区(5)或直接进入溢排水装置(7)将过量的水排出。因此只要储水区(5)中的水是平衡的种植盆内植物生长基质(2)中的水分就是相对恒定的。吸水装置(4)的主要功能是吸水,如图64-66所示,吸水装置(4)可以为具有吸水性的单一材料(图64),也可以为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的复合结构(图65,66);如图67-72所示,吸水装置可以为图67,68所示的与间隔装置连体结构、或间隔装置(3)本身,可以为图69,70,71,72所示的分离结构。
本实用新型自动给水的生态种植盆的吸水装置(4)采用四种方式从储水区中吸水供给植物生长基质。第一种方式是,间隔装置(3)一部分延伸入被间隔装置(3)隔出的种植盆下部体腔或种植盆下置底盆(11)的体腔中,另一部分与植物生长基质(3)接触或伸入其中(如图73,74,75,76);第二种方式是一种或多种具有吸水特性的材料或结构一端伸入由间隔装置(3)隔出的种植盆下部体腔或种植盆下置底盆(11)的体腔或容器状间隔装置(3)内体腔的储水区(5)中,或与置于容器状或管状间隔装置(3)的内体腔或间隔装置(3)隔出的种植盆下部体腔内或种植盆下置底盆(11)的体腔内的储水材料相连或伸入其中,另一端与植物生长基质(3)接触或伸入其中(如图77,78,79,80,81);第三种方式是,具有吸水性的间隔装置(3)一部分延伸入被间隔装置(3)隔出的种植盆下部体腔或种植盆下置底盆(11)的体腔中的储水材料中或与之接触,或与容器状或管状间隔装置(3)内体腔中的吸水性的储水材料接触,另一部分与植物生长基质(2)接触或伸入其中(如图82,83,84);第四种方式是,具有吸水性的间隔装置(3)与储水区(5)以非接触的方式吸水(如图85)。
吸水装置(4)的第一种吸水方式是,间隔装置(3)一部分延伸入被间隔装置(3)隔出的种植盆下部体腔或种植盆下置底盆(11)的体腔中,另一部分与植物生长基质(3)接触或伸入其中。这种吸水方式就是直接利用间隔装置(3)作为吸水装置(4)延伸入储水区(5)中,将水导入植物生长基质(2)中。如图73所示,具有吸水性的间隔装置(3)利用自身材料的吸水性将储水区(5)中的水吸入植物生长基质中,这种方式最方便,只需直接利用材料的自身吸水性便可保持种植盆中稳定的供水,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植物需水情况,使用不同吸水性材料间隔装置(3)作为吸水装置(4);图74所示为不吸水的间隔装置(3)延伸入储水区(5)中,利用延伸部分上的微孔或材料自身的孔隙让水渗入的方式将水导入植物生长基质,如图74所示为种植盆中使用有土栽培的形式,间隔装置(3)延伸入储水区中部分的壁上有许多徽孔,水直接通过微孔渗入间隔装置内,为了避免种植盆中的土壤直接接触到水,造成土壤中含水过度,在浸入部分使用蛭石、陶粒、砂石等有一定吸水性的材料,植物根系可通过植物生长基质(2)吸取营养,又可以钻入蛭石、陶粒、砂、石等材料中直接吸取水及营养液,这种结构的种植盆适用于喜欢水湿环境,又要求通风透气的植物。图75为直接使用无土栽培的种植盆,从间隔装置(3)的微孔中透出的水和营养液,直接被植物利用,种植盆中的蛭石、陶粒、砂、石等材料起保湿和稳固植物的作用。如图76所示,具有吸水性的种植盆作为间隔装置(3),利用自身材料的吸水性将下置底盆(11)作为的储水区(5)中的水吸入植物生长基质中。
吸水装置(4)的第二种吸水方式是:一种或多种具有吸水特性的材料或结构一端伸入由间隔装置(3)隔出的种植盆下部体腔或种植盆下置底盆(11)的体腔或容器状间隔装置(3)内体腔的储水区(5)中,或与置于容器状或管状间隔装置(3)的内体腔或间隔装置(3)隔出的种植盆下部体腔内或种植盆下置底盆(11)的体腔内的储水材料相连或伸入其中,另一端与植物生长基质(3)接触或伸入其中。吸水装置(4)的这种吸水方式是不使用间隔装置(3)作为吸水装置(4),另外使用吸水性的材料(如图86),或吸水材料和非吸水性材料组合的吸水结构(如图87,88,89)。吸水装置(4)可以是单独的刚性材料(如图86用陶等吸水性材料),可以是柔性材料(如图87用吸水的化学纤维、玻璃纤维、碳纤维、矿棉、岩棉等),可以是刚性的柔性材料的复合结构(如图89用砂、陶粒等刚性材料装入柔性的袋子中等方式),也可以是吸水材料和非吸水性材料组合结构的吸水装置(4)(如图88所示的为管状的不吸水材料中穿入纤维材料将水导入装有吸水性材料的管状或容器状的器具中,然后再通过管状或容器状的器具的渗水性将水导入植物生长基质供给植物)。如图77,78所示为一种或多种具有吸水性的材料或结构一端伸入种植盆下部体腔或种植盆下置底盆(11)的体腔中或容器状间隔装置(3)内体腔的储水区(5)中吸水的示意图。图77所示为吸水装置(4)直接伸入间隔装置(3)把种植盆(1)隔出的下体腔。图78为吸水装置(4)直接伸入容器状间隔装置(3)内体腔中吸水的示意图。具有吸水特性的材料或结构的吸水装置不仅直接从种植盆的储水区(5)中吸水,还与置于容器状或管状间隔装置(3)的内体腔或间隔装置(3)隔出的种植盆下部体腔内或种植盆下置底盆(11)的体腔内的储水材料相连或伸入其中吸水。图79,80,81所示为吸水装置(4)与放置于管状或容器状或种植盆下置底盆(11)中的给水管延长部分的储水区(5)相连;图90,91,92所示为吸水装置(4)与放置于种植盆(1)的下体腔或管状或容器状间隔装置(3)的内体腔中的水管状储水装置相连的示意图;图93所示为吸水装置(4)与放置于种植盆(1)下体腔中的吸水材料相连或伸入其中的示意图。
吸水装置(4)的第三种吸水方式是:具有吸水性的间隔装置(3)一部分延伸入被间隔装置(3)隔出的种植盆下部体腔或种植盆下置底盆(11)的体腔中的储水材料中或与之接触,或与容器状或管状间隔装置(3)内体腔中的吸水性的储水材料接触,另一部分与植物生长基质(2)接触或伸入其中(如图82,83,84)。吸水装置(4)的这种吸水方式是:其一是将板状或槽状或盆状的间隔装置(3)作为吸水装置(4)直接与给水管(8)或水管状吸水装置相连(如图94,95)或伸入放置于种植盆(1)下部体腔中的吸水性材料中吸水(如图82),其二是将管状或容器状的间隔装置(3)同时用作为吸水装置(4)和储水区(5),通过吸取放置于管状或容器状间隔装置内腔作为的储水区(5)内的储水材料中的水分,导给植物生长基质(2)供给植物(如图83,84)。如图94,95所示为板状或槽状或盆状的间隔装置及其连结或支撑物与置于种植盆下部体腔中的给水管(8)的延长部分作为的储水材料或水管状储水装置或吸水材料相连或伸入其中的示意图,间隔装置(3)作为吸水装置(4)直接从这些储水材料中吸水传给植物生长基质(2);图83,84所示为吸水性的储水材料放置于管状或容器状间隔装置(3)内腔中的示意图,如图83,84所示,吸水性的储水材料从给水管(8)中吸水,然后直接通过管状或容器状间隔装置的渗水性将水导入植物生长基质(2)中。
吸水装置的第四种吸水方式是,具有吸水性的间隔装置(3)与储水区(5)以非接触的方式吸水。这种吸水方式是利用水的蒸腾的作用,利用能吸收空气中水分的材料或间隔装置(3)上的孔洞给植物生长基质(2)补充水分(如图85),这种利用蒸腾作用补充水分的方式适用于对水分要求不高,对通气要求高的植物(如兰草、仙人掌等植物)。
种植盆(1)的功能为利用间隔装置(3)隔出的底部体腔作为储水区(4)储水,或作为吸水装置(3)盛装植物生长基质(2),或作为吸水装置(4)从储水区(5)中吸水。种植盆(1)还有保温隔热及装饰的功能,当种植盆用于室内时,对温度要求不高,更注重装饰功能,多采用如图96所示的实心结构,可以用塑料、陶瓷、玻璃钢、有机玻璃、玻璃、石材、碳素、聚酯、树脂、金属等材料。当用于室外时,对保温隔热要求相对较高,可采用如图98,99,100所示的在图96基础上的中空结构,外保温结构或中间夹层保温材料结构或多种保温隔热结构和材料,减少外部环境对盆内植物及盆内环境的伤害。当种植盆作为吸水装置(4)时,可使用具有吸水性材料的实心结构(图97),或如图40所示的不吸水的材料采用微隙结构使储水区(5)中的水渗入盆中。当种植盆(1)只用作间隔装置(3)时,可采用图96-100的所有材料。
植物生长基质(2)是植物在种植盆中生长的基础,植物生长基质为土壤或土壤与植物秸秆、城市垃圾,木屑、泥炭等的混合物等有土栽培基质,也可以为陶粒、砂、营养胶质体、营养液等无土栽培基质。在有土栽培基质中,有土栽培基质利用自身的吸水性将吸水装置(4)导入的水吸入,然后植物从中吸收。在无土栽培基质中,陶粒、砂等都具有吸水性,其工作原理与有土栽培基本相似,无土栽培缺的并不是水分,其中只是缺乏植物生长的养料,针对无土栽培的特性,给水系统(6)在给种植盆中供水的同时,将植物所需的营养液输送给植物,这样利用自动给水的种植盆的自动供水特性,既可以保障无土栽培的植物长期供水和养料,又同时保障了营养液的利用的最大化。
自动给水的生态种植盆的自动给水主要集中在由吸水装置(4)从储水区(5)中自动吸水和给水系统(6)利用给水管(8)和自动控水装置(9)自动给储水区(5)内注水。吸水装置(4)从储水区(5)中自动吸水是利用吸水材料和植物生长基质(2)等的毛细吸水原理,既通常所说的渗透法灌溉;给水系统向储水区(5)中注水是利用自动控水装置(9)将主水管或储水箱(10)中有水压的水降为常压状态,并控制储水区(4)内的水量平衡,也就是说种植盆给水的全过程都是被动式的,植物的需水量和植物生长基质(2)中水的损耗量都是随季节、时间和气温的变化而变化的,一般夏天的植物需水量会达到一个高峰值,冬天的植物需水量会达到一个最低值,由此可知,种植盆的需水量是一个动态值,要保证种植盆中植物的稳定供水,既需要水多时供给也多,需要水少时供给也少,这时就必须要求种植盆给水系统和吸水装置具有动态的给水特性。本发明的种植盆的给水是完全动态的,既被动式给水——植物生长基质(2)中的含水平衡被打破后,才会通过吸水装置(4)吸水,吸水装置(4)中的含水平衡被打破后才会到储水区(5)中去吸水,同样的原理,只有当储水区(5)中的水位平衡被打破了以后,给水系统(6)才会给种植盆的储水区(5)中供水。
给水系统(6)包括给水管(8)和自动控水装置(9)。给水管(8)一端与主水管或储水箱(10)相连,另一端直接或分支进入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种植盆(1)的储水区(5)中或伸入储水区(5)内的储水材料中或于之相连或储水材料伸入给水管(8)中,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种植盆(1)的储水区(5)或储水区(5)内的储水材料串联或并联。自动控水装置(9)位于给水管(8)上或未端。
由上文可以明确,给水系统(6)的给水方式为:1、给水管(8)一端与主水管或储水箱(10)相连,另一端直接进入一个种植盆(1)的储水区(5)中,自动控水装置(9)位于给水管(8)上(如图103,104,105)。2、给水管(8)一端与主水管或储水箱(10)相连,另一端直接进入一个种植盆(8)的储水区(5)中,自动控水装置(9)位于给水管(8)的未端(如图106,107,108)。3、给水管(8)一端与主水管或储水箱(10)相连,另一端伸入一个种植盆(1)的储水区(5)内,给水管(8)直接作为储水材料、或与水管状的储水箱(10)相连、或储水区(5)内的吸水材料伸入给水管中,自动控水装置(9)位于给水管(8)上(如图109,110,111,112,113)。4、给水管(8)一端与主水管或储水箱(10)相连,另一端分支直接进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种植盆的储水区(5)中,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种植盆并联在一起,自动控水装置(9)位于给水管(8)的未端(如图114,115,116)。5、给水管(8)一端与主水管或储水箱(10)相连,另一端经过自动控水装置(9)后分支直接进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种植盆的储水区(5)中,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种植盆并联在一起,自动控水装置位于给水管(8)上(如图117)。6、给水管(8)一端与主水管或储箱(10)相连,另一端直接进入一个种植盆的储水区(5)中,然后在种植盆上开孔连接一根或多根给水管分别与另外的种植盆储水区串连或并联,自动控水装置(9)位于给水管上或第一个种植盆给水管(8)的未端(如图117,118)。7、给水管(8)一端与主水管或储水箱(10)相连,另一端经过自动控水装置(9)后分支进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种植盆的储水区(5)内给水管(8)直接作为储水材料或与水管状的储水装置相连或储水区(5)内的吸水材料伸入给水管中,自动控水装置(9)位于给水管上(如图120,121)。
自动控水装置(9)主要控水部件是浮球阀或智能控水装置,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浮球阀智能控水装置将水恒定在某一水平位置。根据使用用途的不同,自动控水装置(9)在给水管(8)上的位置分为两种,一种是在给水管(8)上,另一种是在给水管末端。图101是本发明的自动控水装置(9)与给水管(8)上的示意图,在给水管(8)上的自动控水装置(9)为一个微型的控水箱,其主要的控水部件为浮球阀或智能控水装置,自动控水装置(8)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微型水箱中的浮球阀或智能控水装置将主水管或储水箱(10)中有水压的水降为常压状态,并将水在微型控水箱内恒定在某一水位,再利用连通器原理,在种植盆(1)下部体腔储水区(5)或容器状间隔装置(3)的内腔储水区(5)内保持同一水位。当储水区(5)中的水位降低时,自动控水装置(8)的微型控水箱内的水位也同时降低,这时微型控水箱中的浮球阀或智能控水装置自动打开,将水保持在恒定水位,也就是说微型控水箱中的水位恢复平衡时,储水区(5)中的水位也恢复平衡。同样的原理,位于给水管上的自动控水装置(9)可用于种植盆(1)的储水区(5)中的储水材料,如图109,110,111,112,113所示,种植盆(1)的储水区(5)中的储水材料为给水管(8)通入储水区(5)后的延长部分或水管状储水装置或吸水材料通入给水管(8)中吸水,这几种方式其真实的储水部位都是给水管(8)本身——水管状的储水装置只是给水管的一种变形;吸水材料从给水管(8)中吸水,利用吸水材料的饱和含水率控制水量平衡,其真实的储水部位还是给水管(8)本身。这时的微型控水装置中的水位与给水管(8)中保持同一水平位置,给水管(8)中水位降低时的微型水箱中的水位也同时降低,自动控水装置(9)同时开启给予补充,恢复微型水箱中的水位平衡。如图102所示为自动控水装置(9)在给水管(8)的未端的示意图,在给水管(8)未端的自动控水装置(9)为直接利用种植盆(1)下体腔或容器状间隔装置(3)的内腔的储水区(5)作为控水箱,置于给水管(8)未端的自动控水装置(9)的控水部件同样为浮球阀或智能控水装置,自动控水装置(9)将给水管(8)中的有水压的水降为常压后恒定的储存于储水区(5)中,当储水区(5)中的水减少时自动控水装置(9)自动予以补充。
图103-105所示为给水系统(6)的第一种给水方式——给水管(8)一端与主水管或储水箱(10)相连,另一端直接进入一个种植盆(1)的储水区(5)中,自动控水装置(9)位于给水管(8)上。如图103,104,105所示,这是一种非常直接的给种植盆(1)下部体腔中或种植盆下置底盆(11)的体腔中注水的方式。自动控水装置(9)是这种给水方式的关键。由于采用的是连通器原理,给水管可以是平直的硬管,也可以是弯曲的软管,只要自动给水装置(9)与种植盆(1)下部体腔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就可以。自动控水装置(9)将主水管或储水箱中有水压的水通过自动控水装置(9)降为常压状态,以某一水平位置恒定的保持储水区(5)内的水位,吸水装置(4)从中吸取。
图106-108所示为给水系统(6)的第二种给水方式——给水管(8)一端与主水管或储水箱(10)相连,另一端直接进入一个种植盆(8)的储水区(5)中,自动控水装置(9)位于给水管(8)的未端。给水系统(6)的第一种给水方式由于自动控水装置(9)位于给水管上,受自动控水装置(9)与种植盆(1)摆放的位置限制。如图106,107,108所示,这种给水方式的自动控水装置(9)位于种植盆(1)的储水区(5)的内部,直接把储水区(5)作为控水箱,给水管(8)与种植盆之间的位置可以随意摆放。
图109-113所示为给水系统(6)的第三种给水方式——给水管(8)一端与主水管或储水箱(10)相连,另一端伸入一个种植盆(1)的储水区(5)内,给水管(8)直接作为储水材料(图109)、或与水管状的储水装置相连(图110,111)、或储水区(5)内的吸水材料伸入给水管中(图112,113),自动控水装置(9)位于给水管(8)上。这是一种利用给水管(8)为储水区(5)的给水方式,这种方式避免了直接将水储存于种植盆(1)中的储水区(5)内造成的水质变坏、变臭和不便于保温隔热处理的多种弊端。但这种给水方式受制于自动给水装置(9)位于给水管(8)上带来的位置问题,如图112,113所示的伸入给水管内的吸水性的储水材料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吸水性储水材料利用自身材料的吸水性,通入给水管(8)中将水吸入并传给吸水装置(4)。由于将给水管(8)作为储水区(5)的方式中,采用具有吸水性的材料将水位提高到某一高度(吸水材料的最大吸水高度),大大的解决了种植盆(1)位于在给水管(8)上受自动控水装置(9)的位置关系束缚的问题。
图114-116所示为给水系统(6)的第四种给水方式——给水管(8)一端与主水管或储水箱(10)相连,另一端分支直接进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种植盆的储水区(5)中,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种植盆并联在一起,自动控水装置(9)位于给水管(8)的未端。改种给水方式利用第二种给水方式将二个或二个以上的种植盆并联起来。如图114,115,116所示,利用自动控水装置(9)位于单个种植盆(1)的储水区(5)中,种植盆(1)不受位置限制,可以随意摆放,可以将种植盆在平面上成排并联起来,也可以将种植盆在垂直位置上并联起来。在平面上成排并联的种植盆特别适合用于道路、高架、桥梁等有高低起伏的地方的绿化(如图114)。在垂直位置上并联的种植盆适用于建筑的垂直绿化,不管是上下成排排列或高低错落排列或楼上楼下垂直排列都不受影响(如图115,116)。
图107所示为给水系统(6)的第五种给水方式——给水管(8)一端与主水管或储水箱(10)相连,另一端经过自动控水装置(9)后分支直接进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种植盆的储水区(5)中,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种植盆并联在一起,自动控水装置位于给水管(8)上。该种给水方式是利用第一种给水方式将二个或二个以上的种植盆并联起来。如图107所示,自动控水装置(9)在给水管(8)上,给水管(8)从自动控水装置(9)中出来后可以分出无数根支管,将一大片的种植盆都并联在一起。也就是说,这种给水方式可以一个自动控水装置(9)同时控制许多个种植盆,便于管理,降低成本。这种给水方式的种植盆特别适用于相对平坦的广场,屋顶花园等处的绿化。
图118,119所示为给水系统(6)的第六种给水方式——给水管(8)一端与主水管或储箱(10)相连,另一端直接进入一个种植盆的储水区(5)中,然后在种植盆上开孔连接一根或多根给水管分别与另外的种植盆储水区串连或并联,自动控水装置(9)位于给水管上或第一个种植盆给水管(8)的未端。该种给水方式是利用第一种或第二种给水方式将二个或二个以上的种植盆并联起来。也就是说,先利用第一种或第二种给水方式制作一个主种植盆,然后用水管将从种植盆一个一个的串联起来。使用第一种给水方式时,给水管(8)从自动控水装置(9)中出来,给水管(8)可以同时并联无数组一个主种植盆串联的从种植盆组。这种给水方式是第五种给水方式的改进型,第五种给水方式可以在一个平面上将许多种植盆并联起来,但这种并联方式管线复杂,有种植盆摆放和施工相对难度大等问题。如图118,119所示,这种给水方式先由一个主种植盆,然后由主种植盆将其它的从种植盆一个接一个的用一小段管线将其串联起来,只要场地相对平坦,根据连通器原理,每个种植盆的储水区(5)中都会恒定在某一水位。
图120-121所示为给水系统(6)的第七种给水方式——给水管(8)一端与主水管或储水箱(10)相连,另一端经过自动控水装置(9)后分支进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种植盆的储水区(5)内,给水管(8)直接作为储水材料或与水管状的储水装置相连或储水区(5)内的吸水材料伸入给水管中,自动控水装置(9)位于给水管上。如图120,121所示,该种给水方式是利用第三种给水方式将二个或二个以上的种植盆并联起来。这种给水方式由于采用吸水材料吸水,对种植盆(1)与自动控水装置(9)之间的位置关系要求不是很高(只要不超出吸水材料的最大吸水高度);其次,该种给水方式由于采用给水管直接给水,便于对其进行保温隔热处理,可避免各种因种植盆内直接储水带来的麻烦。因此该种给水方式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几乎可以用于所有需要摆放种植盆的地方。如图122所示为这种方式给水的种植盆用于建筑的垂直绿化。首先利用将水加压的方式将水送到各个楼层,然后在各个楼层安装一个自动控水装置(9),再用并联的方式将一排种植盆在一个相对水平的地方一个接一个的安放。
图123-126所示为溢排水系统(7)的结构示意图,种植盆(1)的排水可以通过种植盆或种植盆下置底盆(11)的底部或侧壁的溢排水孔直接排水(如图123,124,125),也可以通过在种植盆或种植盆下置底盆(11)的底部或侧壁装设排水管的方式,通过排水管网将水排到指定的地方(如图126),这样可以避免造成因自由排水所造成的植物生长基质因雨水冲刷等原因流出的污水污染环境。种植盆上的溢排水孔除具有排除种植盆中多余的水以外,还具有为种植盆中通风透气的功能,空气从溢排水系统的孔洞进入种植盆,给种植盆内的植物生长基质通气、供氧。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给水的生态种植盆如前所述具有完备的给水系统【包括给水系统(6)、储水区(5)和吸水装置(4)】和溢排水系统,且种植盆的给水系统整个给水过程都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能根据季节、气候的变化自动调节供水量,还可以改变吸水装置(4)的吸水率来调节植物生长基质(2)内的含水率,几乎可用于所有的能种植于种植盆内的植物,还有因植物生长基质(2)长期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含水量,种植盆中就不需要像普通的种植盆那样,必须要有足够的植物生长基质(2)来保障某一时间段内植物生长的最低需水量,可以减轻种植盆的整体自重,降低因种植盆超重造成的对建筑的危害。自动给水的生态种植盆因可以以并联或串联方式成组的摆放,特别适用于建筑垂直绿化,或屋顶花园的绿化,还适用于城市高架桥,人行道等地方的绿化。

Claims (7)

1、一种自动给水的生态种植盆,它包括种植盆(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植物生长基质(2)、间隔装置(3)、吸水装置(4)、储水区(5)、给水系统(6)和溢排水系统(7),
所述的间隔装置(3)为置于种植盆(1)中的截面平直或弯曲或折叠或表面凹凸的板状或槽状或盆状物,或截面封闭或开放的各种形状的管状物,或封闭或一端开口的各种形状的容器状物,或板状或槽状或盆状物与其的连接或支撑件组成的复合物将种植盆(1)分隔成上下或内外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分隔的腔体;或为位于种植盆下置底盆(11)上的种植盆(1)本体;
所述的植物生长基质(2)为置于种植盆(1)中,间隔装置(3)上或外的有土栽培基质或无土栽培基质;
所述的储水区(5)为板状或槽状或盆状间隔装置(3)隔出的种植盆下部体腔或容器状间隔装置(3)的内体腔或种植盆下置底盆(11)的体腔,或置于容器状或管状间隔装置(3)内体腔或板状或槽状或盆状间隔装置(3)隔出的种植盆下部体腔内或种植盆下置底盆(11)内的储水材料;
所述的吸水装置(4)为间隔装置(3)一部分延伸入被间隔装置(3)隔出的种植盆下部体腔或种植盆下置底盆(11)的体腔中,另一部分与植物生长基质(3)接触或伸入其中;或一种或多种具有吸水特性的材料或结构一端伸入由间隔装置(3)隔出的种植盆下部体腔或种植盆下置底盆(11)的体腔或容器状间隔装置(3)内体腔的储水区(5)中,或与置于容器状或管状间隔装置(3)的内体腔或间隔装置(3)隔出的种植盆下部体腔内或种植盆下置底盆(11)的体腔内的储水材料相连或伸入其中,另一端与植物生长基质(3)接触或伸入其中;或具有吸水性的间隔装置(3)一部分延伸入被间隔装置(3)隔出的种植盆下部体腔或种植盆下置底盆(11)的体腔中的储水材料中或与之接触,或与容器状或管状间隔装置(3)内体腔中的吸水性的储水材料接触,另一部分与植物生长基质(2)接触或伸入其中;或具有吸水性的间隔装置(3)与储水区(5)以非接触的方式吸水;
所述的给水系统(6)包括给水管(8)和自动控水装置(9),所述的给水管(8)一端与主水管或储水箱(10)相连,另一端直接或分支进入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种植盆储水区(5)中或伸入储水区(5)内的储水材料中或与之相连或储水材料伸入给水管(8)中,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种植盆储水区(5)或储水区(5)内的储水材料串联或并联,所述的控水装置(9)位于给水管(8)上或末端;
所述的溢排水系统(7)为位于种植盆(1)或种植盆下置底盆(11)的侧壁或底板上的溢水孔,或通入种植盆(1)或种植盆下置底盆(11)内的排水管或排水管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给水的生态种植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水区(5)中的储水材料为给水管(8)的延伸部分、或水管状装置、或吸水性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给水的生态种植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水性材料为具有吸水特性的纤维材料,或具有吸水特性的固体材料,或固体材料细微颗粒与柔性材料的复合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给水的生态种植盆,其特征在于:吸水装置(4)可以为具有吸水性的单一材料,或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的复合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给水的生态种植盆,其特征在于:吸水装置(4)为与间隔装置(3)连体结构,或间隔装置(3)本身,或相互分离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给水的生态种植盆,其特征在于:种植盆(1)为单一的实心材料,或单一的中空材料结构,或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的复合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给水的生态种植盆,其特征在于:自动给水装置(9)的主要控水部件为浮球阀或智能控水装置。
CN 200520019628 2005-05-09 2005-05-09 一种自动给水的生态种植盆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96358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019628 CN2796358Y (zh) 2005-05-09 2005-05-09 一种自动给水的生态种植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019628 CN2796358Y (zh) 2005-05-09 2005-05-09 一种自动给水的生态种植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796358Y true CN2796358Y (zh) 2006-07-19

Family

ID=368675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2001962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96358Y (zh) 2005-05-09 2005-05-09 一种自动给水的生态种植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796358Y (zh)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4506A (zh) * 2011-02-22 2011-08-10 陈文� 水土保持的双层花盆
CN102405824A (zh) * 2011-08-18 2012-04-11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一种蔬菜立体栽培装置
CN102415293A (zh) * 2011-09-14 2012-04-18 刘永东 生态节能环保可持续型植物种植系统
CN102613021A (zh) * 2012-03-31 2012-08-01 常熟南师大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灯芯式自动浇水花盆
CN102630514A (zh) * 2011-02-11 2012-08-15 孙希贤 隔离绿化建造方法
CN103270926A (zh) * 2012-12-17 2013-09-04 张家港市鸿钻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温室自动供水系统
TWI422323B (zh) * 2010-07-08 2014-01-11 Chi Chung Chen 栽培裝置及其栽培給水模組
WO2015196558A1 (zh) * 2014-06-25 2015-12-30 钱红亚 一种组合式绿化装置
CN105283068A (zh) * 2014-05-15 2016-01-27 李庚子 雨水自动供给栽培装置
CN105453938A (zh) * 2016-01-06 2016-04-06 王德占 一种种植箱
CN106869095A (zh) * 2016-12-31 2017-06-20 天津青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垂直树穴排水系统
CN106941947A (zh) * 2016-01-06 2017-07-14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一种可调节地下水位深度的植物生长箱
CN107047107A (zh) * 2017-04-11 2017-08-18 郭云征 一种水肥缓释系统
CN108064597A (zh) * 2016-11-15 2018-05-25 美商精耕系统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植物生长优化的种植系统
CN108353685A (zh) * 2018-04-20 2018-08-03 赖红邦 自动浇水花盆
CN108990608A (zh) * 2018-09-07 2018-12-14 周秋云 一种资源再利用的环保型园艺基质花盆
CN109914533A (zh) * 2017-12-01 2019-06-21 积水医疗株式会社 自动分析装置的供水方法以及供水装置
CN112302261A (zh) * 2020-11-27 2021-02-02 上海临河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生态屋面系统的方法及生态屋面系统结构
CN112663493A (zh) * 2020-12-30 2021-04-16 浙江中咨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带花箱混凝土防撞护栏结构
CN114868642A (zh) * 2022-05-18 2022-08-09 氨酯汀兰(南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无土栽培方法

Cited B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22323B (zh) * 2010-07-08 2014-01-11 Chi Chung Chen 栽培裝置及其栽培給水模組
CN102630514A (zh) * 2011-02-11 2012-08-15 孙希贤 隔离绿化建造方法
CN102144506A (zh) * 2011-02-22 2011-08-10 陈文� 水土保持的双层花盆
CN102405824A (zh) * 2011-08-18 2012-04-11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一种蔬菜立体栽培装置
CN102415293A (zh) * 2011-09-14 2012-04-18 刘永东 生态节能环保可持续型植物种植系统
CN102613021A (zh) * 2012-03-31 2012-08-01 常熟南师大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灯芯式自动浇水花盆
CN103270926A (zh) * 2012-12-17 2013-09-04 张家港市鸿钻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温室自动供水系统
CN105283068A (zh) * 2014-05-15 2016-01-27 李庚子 雨水自动供给栽培装置
WO2015196558A1 (zh) * 2014-06-25 2015-12-30 钱红亚 一种组合式绿化装置
CN105453938A (zh) * 2016-01-06 2016-04-06 王德占 一种种植箱
CN106941947A (zh) * 2016-01-06 2017-07-14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一种可调节地下水位深度的植物生长箱
CN108064597A (zh) * 2016-11-15 2018-05-25 美商精耕系统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植物生长优化的种植系统
CN106869095A (zh) * 2016-12-31 2017-06-20 天津青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垂直树穴排水系统
CN106869095B (zh) * 2016-12-31 2024-04-05 天津青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垂直树穴排水系统
CN107047107A (zh) * 2017-04-11 2017-08-18 郭云征 一种水肥缓释系统
CN109914533A (zh) * 2017-12-01 2019-06-21 积水医疗株式会社 自动分析装置的供水方法以及供水装置
CN108353685A (zh) * 2018-04-20 2018-08-03 赖红邦 自动浇水花盆
CN108990608A (zh) * 2018-09-07 2018-12-14 周秋云 一种资源再利用的环保型园艺基质花盆
CN112302261A (zh) * 2020-11-27 2021-02-02 上海临河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生态屋面系统的方法及生态屋面系统结构
CN112663493A (zh) * 2020-12-30 2021-04-16 浙江中咨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带花箱混凝土防撞护栏结构
CN114868642A (zh) * 2022-05-18 2022-08-09 氨酯汀兰(南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无土栽培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796358Y (zh) 一种自动给水的生态种植盆
CN201450944U (zh) 营养液植物栽培器
CN1860845A (zh) 一种种植植物的装置
CN201131201Y (zh) 立体柱架种植装置
CN202050734U (zh) 浮式种植盆
CN2845430Y (zh) 组合式自动控水植物培养架
CN1883250A (zh) 雨水自动蓄供模块草坪箱
CN104389386B (zh) 节水型容器种植屋面
CN102071653B (zh) 生态声屏障
CN204206869U (zh) 一种新型无土栽培设施
CN1103182C (zh) 垂直和斜面无土种植的方法和装置
CN1098629C (zh) 一种栽培作物的方法
CN2726299Y (zh) 营养液植物栽培器
CN102138505B (zh) 一种蓄水无土盆景栽培装置
CN100998307A (zh) 大储液室多功能无土花盆
CN2244294Y (zh) 建筑物内外绿化植物恒湿供水装置
CN201742762U (zh) 节水节肥的高通气花盆
CN205305537U (zh) 一种套盆式无土节水的环保花盆
CN201509473U (zh) 一种连体式无土栽培装置
CN201188786Y (zh) 有蓄水装置的种植盆
CN2583964Y (zh) 保湿花盆
CN2843042Y (zh) 一种储水花盆
CN2655631Y (zh) 一种储水节水型透气花盆
CN2742741Y (zh) 一种可漂浮于水中的花盆
CN201450990U (zh) 连体式无土栽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7 Notification of unclear or unknown address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Chen Jian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