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767959Y - 回转体壁厚测量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回转体壁厚测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767959Y
CN2767959Y CN 200520025174 CN200520025174U CN2767959Y CN 2767959 Y CN2767959 Y CN 2767959Y CN 200520025174 CN200520025174 CN 200520025174 CN 200520025174 U CN200520025174 U CN 200520025174U CN 2767959 Y CN2767959 Y CN 2767959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ing
measurement bay
guide rail
gauge head
measur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2002517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国雄
裘祖荣
刘书桂
张宏伟
洪欣
郭敬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 20052002517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767959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767959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767959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开了一种回转体壁厚测量装置,包括基座、测量架、固定被测工件的工件安装部件和测头,工件安装部件由回转工作台和滚动轮组成。基座通过其上的导轨连接有可在其导轨上沿X2方向运动的第一测量架和沿X1方向运动第二测量架。第一测量架上设置有根据测量需要能旋转到所需角度的转架,转架上设置有Z向导轨,Z向导轨上设置有可在其上沿Z2方向运动的滑架,滑架设置有测座和第二测头,测座设置长臂,长臂设置有第一测头,回转工作台设置有第三测头。第二测量架的主轴上设置有第四测头。本实用新型能保证被测工件的轴线方向准确,不会因自重使轴线方向产生偏差,可以使测头和工件的运动误差基本上不影响测量精度,内外测头同时测量还可减小了测量力引起的薄壁件变形。

Description

回转体壁厚测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精密测量工件几何尺寸的装置,具体是一种精密测量回转体的壁厚测量装置。用于测量工件的壁厚、壁厚差及其尺寸、形位误差等数据。
背景技术
目前,回转体测量技术中,壁厚和壁厚差的测量是核心。传统的方法中,坐标法是从各个方位分别测量工件的内外轮廓,然后通过计算求得工件的壁厚、壁厚差、直径、止靠厚度、母线直线度等。这种方法效率非常低,远不能满足本项目3~5分种/件的要求,而且可靠性差,精度上也难以满足要求。可靠性差是因为工件不转、用单测头从各个方位用坐标法测量时,测头需要跨越工件、做大幅度的运动,容易发生碰撞。还有一个可及性的问题,由于测头回转体绕水平轴的转角是-15°~90°,用坐标法测量时有可能某些点探测不到。精度差是因为测头在测量内外轮廓时,内外测量时机器的运动误差不尽相同,其差异直接影响壁厚和壁厚差测量精度。另一不足是,采用独立运动的两个模拟式测头进行测量,在两个测头沿不同导轨运动时,存在两个运动误差的差异会影响测量精度的问题。
对母线直线度误差的测量中,传统的方法是采用与X向导轨垂直的Z向导轨,这样测量母线直线度时需要X向与Z向的联动,不仅运动复杂、效率低,加大了发生碰撞的可能性,也降低了测量精度。因为不仅X向与Z向导轨的直线度误差都会引起测量误差,X向与Z向运动的不同步,也会引起测量误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精度较高的回转体壁厚测量装置,能够测量工件的壁厚和壁厚差、母线的直线度、外表面相对于回转轴线的圆跳动等数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回转体壁厚测量装置,包括基座、测量架、固定被测工件的工件安装部件和测头,工件安装部件由回转工作台和滚动轮组成。所述基座通过其上的导轨连接有第一测量架,第一测量架可在其导轨上沿X2方向运动,所述基座设置有用于测量第一测量架位移的第一光栅尺,第一测量架设置有用于读取第一测量架位移数据的第一读数头;第一测量架上设置有根据测量需要能旋转到所需角度的转架,转架上设置有指示转架旋转角度的角度编码器;转架上设置有Z向导轨,Z向导轨上设置有滑架,滑架可在其Z向导轨上沿Z2方向运动,Z向导轨上设置有测量滑架位移的第二光栅尺,滑架设置有用于读取所述滑架位移数据的第二读数头;所述滑架设置有测座和第二测头,测座设置长臂,长臂设置有第一测头;所述回转工作台设置有第三测头。
所述的基座通过其上的导轨连接有第二测量架;第二测量架可在其导轨上沿X1方向运动,所述基座设置有用于测量第二测量架位移的第三光栅尺,第二测量架设置有读取第二测量架位移数据的第三读数头;第二测量架设置有主轴,主轴可在第三导轨上沿Z1方向运动,主轴上设置有第四测头和测量主轴位移的第四光栅尺,第二测量架设置有读取主轴位移数据的第四读数头。
所述的第四测头是带星形测端的三维模拟测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被测工件的轴线在竖直方向,而不是水平方向的安装,采用竖直方向可以保证被测工件的轴线方向准确,不会因自重使轴线方向产生偏差;(2)采用两个同时运动的模拟式测头进行测量,可以使测头和工件的运动误差基本上不影响测量精度,因为它们对两个测头带来的影响基本相同,内外测头同时测量还可减小了测量力引起的薄壁件变形;(3)采用带星形测端的三维模拟测头5,能够感受径向和轴向位移,使一个测头多用;(4)在母线直线度误差的测量中,测量方向始终在内外壁的法线方向,这样壁厚、壁厚差、圆跳动都直接在法线方向测量,而不是通过换算获取,避免了一些因素的影响,有利于提高测量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回转体壁厚测量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被测工件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1 基座    2  第二测量架    3 回转工作台    4 被测工件    5 第四测头
6 滚动轮  7  主轴          8 第一测头      9 第二测头    10测座
11滑架    12 Z向导轨       13转架          14第一测量架  15第三测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清楚简明地描述本实用新型,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专利文件中的以下述语进行定义:
X1方向:是指在基座平面中,第二测量架2的中心与回转工作台圆心连线所在直线方向。
X2方向:是指在基座平面中,第一测量架14的中心与回转工作台圆心连线所在直线方向。
Z1方向:是指主轴7的轴向。
Z2方向:是指Z向导轨12轨面所在直线方向。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回转体测量机械装置由基座1、工件安装部件、第一测量架2、第二测量架14、4个测头等部分组成。工件安装部件包括回转工作台3和3个滚动轮6。
第二测量架2可沿仪器的基座1上的导轨沿X方向运动,其位移可以通过装在基座1上的第三光栅尺和装在第二测量架2上的第三读数头读出。第四测头5装在第二测量架2的主轴7上,主轴7可作Z向运动,其位移可以通过装在主轴7上的第四光栅尺和装在第二测量架2上的第四读数头读出。第四测头5用来测量工件大头两个短圆柱面E、F的直径与径向跳动,并与第三测头15一起测量底面H的壁厚。它也可以移入被测工件4的孔内,测量φ15和φ80的两个圆截面的位置,以确定其圆心O1、O2,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工件回转轴线。回转工作台3设置有第三测头15。
第一测量架14同样可沿仪器的基座1上的导轨沿X方向运动,其位移可以通过装在基座1上的第一光栅尺和装在第一测量架14上的第一读数头读出。第一测量架14用来测量工件的壁厚和壁厚差、母线的直线度,外表面相对于回转轴线O1O2的圆跳动、圆柱体F的上下两个平面止口G2、G1相对于回转轴线O1O2的垂直度和止口厚度,圆柱面A1、A2的直径。由于壁厚和壁厚差、母线的直线度,外表面相对于回转轴线O1O2的圆跳动等需要在表面的法线方向测量,测头应该可以转动。为此第一测量架14上装有转架13,它可以根据测量需要转到所需角度。转架13上装有角度编码器,并有绝对零位,根据它可以读出转架13的转角α,当转架13转到所需位置时,停止转动。
Z向导轨12装在转架13上,与转架13一起转动,这就是说滑架11的移动方向是可变的。Z向导轨12转动时带来的偏重采用平衡装置平衡。滑架11的位移量可由装在Z向导轨12上的第二光栅尺和装在滑架11上的第二读数头读出。在滑架11上装有内测头即第一测头8,和外测头即第二测头9。为了使得第一测头8能够伸入孔的深处,它通过有长臂的测座10固定在滑架11上,而第二测头9则直接固定在滑架11上。测量母线的直线部分时,将Z向导轨12转到与母线平行的方向;测量母线的曲线部分时,将Z向导轨12转到母线的切线方向,即可靠滑架11沿Z向导轨12的运动实现测量。这时内外测头均处于薄壁的法线方向,符合测量壁厚的需要。
这种结构还为测量母线的直线度提供方便。只要将Z向导轨12转到水平方向,就可以利用第一测量架14测量圆柱体F的上下两个平面止口G2、G1相对于回转轴线O1O2的垂直度和止口厚度。为防止损坏测头,内外测头分别采用卸载传动方式和退让机构。
测量开始前第一测量架2、第二测量架14退出,用手或机械手将被测工件4放在三个滚动轮6上,三个滚动轮6位于同一高度、以回转工作台3的轴线为中心的一个圆上,呈120°分布,被测工件4靠平面止口支承在三个滚动轮6上。被测工件4安放到三个滚动轮6上后,回转工作台3靠其卡爪在被测工件4的下端将其卡紧。靠卡爪与三个滚动轮6的共同作用使被测工件4的轴线与回转工作台3的轴线重合。
测量时被测工件4在回转工作台3带动下连续转动,回转工作台3可以由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驱动。回转工作台3上装有的角度编码器,并有绝对零位。当回转工作台3转到规定位置时,发出采样或停止转动信号。
图2是被测工件的剖面示意图,所示的被测工件是一种薄壁回转体工件,回转体的母线为直线段或圆弧。工件的外表面由圆柱面A1、圆锥面B1、圆环面C1、圆锥面D1、圆柱面E、圆柱面F、底面H1七部分组成;内表面由圆柱面A2、圆锥面B2、圆环面C2、圆锥面D2、底面H2五部分组成;圆柱F还有上下两的端面(平面)G2、G1需要测量。各个圆柱面、圆锥面的母线是直线、各个圆环面的母线是圆弧。下面以图2中所示的被测工件为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测量过程:
(1)为适应测量不同工件需要,按照被测工件4(件号与运动方向均指图3上所标件号与运动方向,下同)的尺寸将三个滚动轮6调整到合适位置。在测量同类工件时滚动轮6的位置无需重新调整。
(2)在测量每个工件开始前,第二测量架2退出至最左方,主轴7升至最高位置;第一测量架14退出至最右方,滑架11升至最右、最高位置,即原始位置。
(3)用手或机械手将被测工件4放在三个滚动轮6上。
(4)回转工作台3的卡爪在工件4的下端处将其卡紧。
(5)两个测量架各自进入测量第一个参数的测位。第二测量架2首先测量φ15的圆,为此第二测量架2首先沿X方向右移,移到与φ15的圆左边相对应的位置,然后主轴7下移,第四测头5进入测量位置。第二测量架14首先测量圆柱体F的上下两个平面止口G2、G1相对于回转轴线O1O2的垂直度和止口厚度。
(6)在回转工作台3带动下,工件4连续转动。
(7)回转工作台3转过360°停止转动。
(8)如果测得直径与φ15相差较大,则根据计算得到的差值,主轴7适当上下移动,然后回到步骤(7),即回转工作台3转动,再次测量φ15圆的位置。如果测得直径与φ15相差不大,则直接进入下一步。
(9)第二测量架2进入测量第二个参数,即底面H2的测位,为此第二测量架2先沿X方向右移,移到回转工作台3的轴线处,然后主轴7下移,探测底面H2。它与安装在回转工作台孔内的第三测头15一起测量底面H的壁厚。第一测量架14沿X方向运动向右运动,退出测量位置。
(10)两个测量架各自进入测量下一个参数的测位。第二测量架2测量φ80圆的位置,为此主轴7首先上升到所需位置,第二测量架2再沿X方向向左运动,移到测量φ80圆孔左表面,第三测头5进入测量位置。第一测量架14测量的下一个参数是圆锥面D1、D2的壁厚和壁厚差,以及圆锥面D1相对于工件回转轴线的圆跳动。为此首先转动转架13,将Z向导轨12转到与圆锥面D1右侧母线平行的方向。然后,第一测量架14左移,使第一测头8的测端在D2右侧母线的延长线上,随后滑架11沿Z向导轨12下移,让第一测头8和第二测头9进入测量位置。由于在止口处,第一测头8和第二测头9需有较大的间距才能进入,第一测头9的测杆具有退让机构,即滑架11沿Z向导轨12向下移动时先让第一测头9的测杆后退,在越过止口、到达测量位置才让第一测头9进入工作状态。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需进行防碰撞检查。
(11)在回转工作台3带动下,被测工件4连续转动。
(12)回转工作台3转过360°停止转动。
(13)计算第四测头5测量到的工件直径,如果测得直径与φ80相差较大,则根据计算得到的差值,主轴7适当上下移动,然后回到步骤(12),即回转工作台3转动,再次测量φ80圆的位置。如果测得直径与φ80相差不大,则直接进入下一步。
(14)第二测量架2测量的下一个参数是圆柱面F的直径,以及F面相对于工件回转轴线的圆跳动。为此主轴7先上升,到高出工件上表面的位置。第二测量架2再沿X方向向左运动,移到圆柱面F的左面,主轴7下降,到圆柱面F的中部,使第四测头5进入测量位置。第一测量架14测量的下一个参数是圆环面C1相对于工件回转轴线的圆跳动。为此,转架13、第一测量架14与滑架11联合运动,第一测头8和第二测头9进入测量位置,即C1的中部位置。在运动过程中需进行防碰撞检查。
(15)在回转工作台3带动下,被测工件4连续转动。回转工作台3每转过一定角度,发一个采样指令,3个测头采集一组数据。计算机存储经过调理电路处理的数据。
(16)回转工作台3转过360°停止转动。
(17)两个测量架各自进入测量下一个参数的测位。第二测量架2测量的下一个参数是圆柱面E的直径,以及E面相对于工件回转轴线的圆跳动。为此主轴7先下降,第二测量架2再沿X方向向右移动,移到圆柱面E的左面,使第四测头5进入测量位置。由于采用了星形测端,可以保证在测端接触E面时,测杆不会与F面相碰。第一测量架14测量的下一个参数是圆锥面B1、B2的壁厚和壁厚差,以及圆锥面B1相对于工件回转轴线的圆跳动。为此在计算机控制下,转架13、第一测量架14与滑架11联合运动,第一测头8和第二测头9进入测量位置,即B1、B2的中部位置。在运动过程中需进行防碰撞检查。
(18)在回转工作台3带动下,被测工件4连续转动。
(19)回转工作台3转过360°停止转动。
(20)第二测量架2退出,到原始位置。第一测量架14测量的下一个参数是圆柱面A1、A2的直径,以及圆柱面A1相对于工件回转轴线的圆跳动。为此在计算机控制下,转架13、第一测量架14与滑架11联合运动,让第一测头8和第二测头9进入测量位置,即A1、A2的中部位置。在运动过程中需进行防碰撞检查。
(21)在回转工作台3带动下,被测工件4连续转动。
(22)回转工作台3转过360°停止转动。
(23)第一测量架14测量的下一个参数是圆锥面B1、B2的母线直线度误差。
(24)滑架11沿Z向导轨12向上运动。2个测头测量圆锥面B1、B2的母线直线度误差。
(25)第一测量架14测量的下一个参数是圆锥面D1、D2的母线直线度误差。在计算机控制下,转架13、第一测量架14与滑架11联合运动,让第一测头8和第二测头9进入测量位置,即到达D1、D2的下端,在运动过程中需进行防碰撞检查。。
(26)滑架11沿Z向导轨12向上运动,每移动一定距离发一个采样指令,2个测头采集一组数据。计算机存储经过调理电路处理的数据。2个测头测量圆锥面D1、D2的母线直线度误差。
(27)转架13、测量架14与滑架11联合运动,让第一测头8和第二测头9回原始位置。在跨越止口处,先让外测头9的测杆退让。在运动过程中需进行防碰撞检查。
(28)完成全部截面的测量。
以上阐述的针对典型工件的测量步骤。在测量其它工件时,随工件尺寸、形状不同,需要测量的参数不同测量步骤会有所变化。

Claims (3)

1.一种回转体壁厚测量装置,包括基座、测量架、固定被测工件的工件安装部件和测头,工件安装部件由回转工作台和滚动轮组成,其特征是,所述基座通过其上的导轨连接有第一测量架,第一测量架可在其导轨上沿X2方向运动,所述基座设置有用于测量第一测量架位移的第一光栅尺,第一测量架设置有用于读取第一测量架位移数据的第一读数头;第一测量架上设置有根据测量需要能旋转到所需角度的转架,转架上设置有指示转架旋转角度的角度编码器;转架上设置有Z向导轨,Z向导轨上设置有滑架,滑架可在其Z向导轨上沿Z2方向运动,Z向导轨上设置有测量滑架位移的第二光栅尺,滑架设置有用于读取所述滑架位移数据的第二读数头;所述滑架设置有测座和第二测头,测座设置长臂,长臂设置有第一测头;所述回转工作台设置有第三测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体壁厚测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基座通过其上的导轨连接有第二测量架;第二测量架可在其导轨上沿X1方向运动,所述基座设置有用于测量第二测量架位移的第三光栅尺,第二测量架设置有读取第二测量架位移数据的第三读数头;第二测量架设置有主轴,主轴可在第三导轨上沿Z1方向运动,主轴上设置有第四测头和测量主轴位移的第四光栅尺,第二测量架设置有读取主轴位移数据的第四读数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回转体壁厚测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四测头是带星形测端的三维模拟测头。
CN 200520025174 2005-01-21 2005-01-21 回转体壁厚测量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67959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025174 CN2767959Y (zh) 2005-01-21 2005-01-21 回转体壁厚测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025174 CN2767959Y (zh) 2005-01-21 2005-01-21 回转体壁厚测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767959Y true CN2767959Y (zh) 2006-03-29

Family

ID=36681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2002517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67959Y (zh) 2005-01-21 2005-01-21 回转体壁厚测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767959Y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4732A (zh) * 2011-10-31 2012-03-21 西安理工大学 交点内置正交回转轴轴线共面度检测装置及精度检测方法
CN102426000A (zh) * 2011-08-30 2012-04-25 西安理工大学 交点外露两串联相邻相交回转轴线共面度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2483317A (zh) * 2009-05-07 2012-05-30 卡尔.马尔控股有限公司 测量表面轮廓的方法和装置
CN105737746A (zh) * 2016-04-22 2016-07-06 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圆形壳体的壁厚测量装置与测量方法
CN106524862A (zh) * 2016-11-01 2017-03-22 淮阴工学院 斜向几何公差测量仪
CN107036504A (zh) * 2017-06-13 2017-08-11 江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壁厚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07860348A (zh) * 2017-11-08 2018-03-30 浙江凯晨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蝶阀壁厚在线自动检测装置
CN108317980A (zh) * 2018-01-15 2018-07-24 西安工业大学 一种锥状回转体薄壁测厚系统及其方法
CN113028970A (zh) * 2021-03-12 2021-06-25 北方民族大学 一种基于涡流技术的管道工件同时测距测厚法
CN116558427A (zh) * 2023-04-25 2023-08-0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筒形薄壁零件的壁厚测量装置和测量方法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83317A (zh) * 2009-05-07 2012-05-30 卡尔.马尔控股有限公司 测量表面轮廓的方法和装置
CN102483317B (zh) * 2009-05-07 2015-04-29 卡尔.马尔控股有限公司 测量表面轮廓的方法和装置
CN102426000A (zh) * 2011-08-30 2012-04-25 西安理工大学 交点外露两串联相邻相交回转轴线共面度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2426000B (zh) * 2011-08-30 2013-10-23 西安理工大学 交点外露两串联相邻相交回转轴线共面度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2384732A (zh) * 2011-10-31 2012-03-21 西安理工大学 交点内置正交回转轴轴线共面度检测装置及精度检测方法
CN105737746A (zh) * 2016-04-22 2016-07-06 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圆形壳体的壁厚测量装置与测量方法
CN106524862A (zh) * 2016-11-01 2017-03-22 淮阴工学院 斜向几何公差测量仪
CN106524862B (zh) * 2016-11-01 2019-04-02 淮阴工学院 斜向几何公差测量仪
CN107036504A (zh) * 2017-06-13 2017-08-11 江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壁厚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07860348A (zh) * 2017-11-08 2018-03-30 浙江凯晨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蝶阀壁厚在线自动检测装置
CN108317980A (zh) * 2018-01-15 2018-07-24 西安工业大学 一种锥状回转体薄壁测厚系统及其方法
CN113028970A (zh) * 2021-03-12 2021-06-25 北方民族大学 一种基于涡流技术的管道工件同时测距测厚法
CN116558427A (zh) * 2023-04-25 2023-08-0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筒形薄壁零件的壁厚测量装置和测量方法
CN116558427B (zh) * 2023-04-25 2023-11-1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筒形薄壁零件的壁厚测量装置和测量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767959Y (zh) 回转体壁厚测量装置
CN102538700B (zh) 螺旋转子型面轮廓误差测量仪
CN100595513C (zh) 圆柱体直径与形位误差综合测量仪
CN110455244B (zh) 一种利用粗糙度轮廓仪进行圆柱齿轮齿距偏差测量的方法
CN202101656U (zh) 双测头结构
CN101788429A (zh) 用于电力绝缘子弯曲和抗扭性能测试的设备
CN202350753U (zh) 螺旋转子型面轮廓误差测量仪
CN107150261B (zh) 轴类零件轮廓测量仪及其应用
CN85107031A (zh) 坐标测量仪
CN109520420A (zh) 一种转台回转中心的空间坐标确定方法
CN102636137A (zh) 关节臂式坐标测量机中revo测头位置姿态标定方法
CN113945164A (zh) 一种直升机桨叶自动测量装置
CN113970299A (zh) 一种高精度竖直测量细长件外形轮廓的装置
CN201803696U (zh) 花岗岩结构小齿轮测量仪
CN111331427B (zh) 机床主轴头姿态角单值测量量具及测量方法
CN107339967B (zh) 一种圆度仪
CN103913463B (zh) 一种用线阵ccd实现滚珠丝杠重构的方法
CN100334421C (zh) 工件壁厚与尺寸形位误差自动测量系统
CN102944208B (zh) 基于包络轮廓的螺纹综合作用边界测量的测头机构
CN1645046A (zh) 回转体壁厚测量电控系统
CN101319876B (zh) 六轴测试台
CN110631607A (zh) 一种用于布局优化的环境感知传感器性能测试实验台架
CN112344899B (zh) 一种无定心车轮轮对踏面三维轮廓检测方法
CN115096242A (zh) 一种基于转台角摆误差测量补偿的同轴度测量方法
CN2164542Y (zh) 回转体测量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329

Termination date: 201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