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717035Y - 内建收线器的蓄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内建收线器的蓄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717035Y
CN2717035Y CN 200420073916 CN200420073916U CN2717035Y CN 2717035 Y CN2717035 Y CN 2717035Y CN 200420073916 CN200420073916 CN 200420073916 CN 200420073916 U CN200420073916 U CN 200420073916U CN 2717035 Y CN2717035 Y CN 2717035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device
electrical storage
built
spooler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2007391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松霖
陈荣宗
俞允明
吴俊明
张益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rry International Computer Co ltd
Jing Mold Electronics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rry International Computer Co ltd
Jing Mold Electronics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rry International Computer Co ltd, Jing Mold Electronics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rry International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42007391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717035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717035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717035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02E60/12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内建收线器的蓄电装置用以供应一电子装置所需的电源,该蓄电装置包含一壳体、一蓄电池组、一控制电路模块、一输电线及一收线器。壳体界定出一容置空间;蓄电池组具有至少一蓄电池,置于容置空间;控制电路模块置于容置空间,用以管理蓄电池组的充放电,且将欲输出至该电子装置的电源由一电源输出埠送出;输电线一端电连接该控制电路模块的电源输出埠,另一端电连接一电气接头,用以可插拔地电连接电子装置;收线器置于容置空间,并形成有一容室,用以将外露于壳体外的输电线可卷绕地收纳于容室中。

Description

内建收线器的蓄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蓄电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内建收线器的蓄电装置。
背景技术
参阅图1,一般连续使用时间较长,及方便使用于无市电提供的地点的电子装置1,如笔记型计算机、数位相机等,由于考虑其本体内建电池供电容量有限,通常会利用一外接式电池包2以提供此电子装置1所需的电源,增加可使用的时间。其中,此电池包2与电子装置1的电连接由一独立的输电线3分别电连接于电池包2的电源输出端口21及电子装置1的电源输入端口11,用以将电池包2所储存的电能传输至电子装置1,以供应电子装置1所需的能源,或增加使用时间。其中,由于电池包2及输电线3分别为一独立的个体,故于携带上,及使用上较为麻烦,且较需费心去管理。
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管理及增加蓄电池使用上的便利性的内建收线器的蓄电装置。
为实现在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建收线器的蓄电装置,用以供应一电子装置所需的电源,该蓄电装置包含一壳体、一蓄电池组、一控制电路模块、一输电线、及一收线器。
壳体界定出一容置空间;蓄电池组具有至少一蓄电池,置于容置空间;控制电路模块置于容置空间,用以管理蓄电池组的充放电,且将欲输出至该电子装置的电源由一电源输出埠送出;输电线一端电连接该控制电路模块的电源输出埠,另一端电连接一电气接头,用以可插拔地电连接电子装置;收线器置于容置空间,并形成有一容室,用以将外露于该壳体外的该输电线可卷绕地收纳于该容室中。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的简要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附图中,
图1是一示意图,说明现有蓄电装置使用时的状态;
图2是一立体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内建收线器的蓄电装置的较佳实施例;
图3是一剖面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各组件设置状态;及
图4是一方块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控制电路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相信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与特点,应当可由此得到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参阅图2-4,本实用新型内建收线器的蓄电装置4用以提供一电子装置5,如笔记型计算机、数字相机等所,此蓄电装置4包含有一壳体41,一储存电力的蓄电池组42,一用以管理蓄电池组42充放电的控制电路模块43,一用以将蓄电池组42的电力传送至电子装置5的输电线44,及一用以收纳输电线44的收线器45。
壳体41界定出一容置空间411,蓄电池组42置于此容置空间411,此蓄电池组42可具有至少一蓄电池421,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蓄电池组42具有数个蓄电池421,设置于该容置空间411中,这些蓄电池可为Li-ion锂离子电池、Ni-MH镍氢电池、Li-polymer高分子锂电池、Ni-Cd(镍镉电池)或燃料电池等,其蓄电池421的种类不应以本实施例揭露的为限。各蓄电池421具有一对极板422,分别电连接至控制电路模块43,使得各蓄电池421可经过控制电路模块43的控制,以执行充电或放电。
控制电路模块43,置于该容置空间411,用以管理蓄电池组42的充放电,且将欲输出至电子装置5的电源由一电源输出埠435送出。其中,控制电路模块43具有一电池管理单元431、一侦测单元432、一充放电控制单元433、及一保护单元434。侦测单元432用以侦测蓄电池组42的各蓄电池421的电气参数,如温度、电压、电池容量等,并将这些电气参数传送至电池管理单元431,电池管理单元431则记录这些电气参数,及协调管理各单元间的互动,并可依使用上的需要,作为蓄电池组42与电子装置5沟通的桥梁,用以将蓄电池组42的电气参数值传送至电子装置5,而显示于此电子装置5的一显示接口(图未示)上。
充放电控制单元433用以控制蓄电池组42的充放电,且把充放电电流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以确保蓄电池组42的使用寿命及能量饱合度。其中,当有一外接电源提供至蓄电池组42时,电池管理单元431会依据蓄电池组42的各蓄电池421的电压、容量等各电气参数,告知充放电控制单元433是否需要充电,及目前电量为多少等,充放电控制单元433则会加以确定、侦测目前是否符合充电的条件,如目前是否提供外接电源、是否有接上蓄电池组42等,如符合充电条件则充放电控制单元433会进一步将外接电源调整为一预定的电压准位,对蓄电池组42进行充电。电池管理单元431并于判读蓄电池组42充饱时,发出一指示讯号至充放电控制单元433,使其断开外接电源,停止充电。其中,本较佳实施例中,外接电源为一直流电压源,但此外接电源也可为一交流电压源,不应以本实施例中揭露的为限。若外接电源为交流电压源,则充放电控制单元433会先将其整流为直流电压,再降压至该预定电压准位。
当此蓄电装置4与一般电子装置5电连接后,充放电控制单元433则依据电池管理单元431中一输出电压设定参数,调整蓄电池组42所提供的输出电源为一预定的电压准位,并经由其电源输出埠435,将调整过后的输出电源经由输电线44传送至电子装置5。保护单元434则用以负责蓄电池组42的保护机制,在蓄电池组42温度过高或电压、电流过大等状况发生时,切断电路。
此外,为了方便使用者可即时了解此蓄电装置4的蓄电池组42的容量、电压等电气参数,以方便使用者可估量使用此蓄电装置4的电子装置5可操作的时间,蓄电装置4还可具有一显示器46,其与控制电路模块43的电池管理单元431电连接,用以即时地显示蓄电池组42的电气参数。该显示器46卡设于壳体41上,且可为一液晶显示器(LCD)、发光二极管显示器(LED)等,并不以本实施例揭露的为限。蓄电池组42的控制电路模块43可采用现有技术。
输电线44用以将经控制电路模块43调整好电压准位的输出电压,传送至电子装置5,其一端电连接充放电控制单元433的电源输出埠435,另一端电连接一电气接头441,此电气接头441可插拔地插接至电子装置5的电源输入埠501上,用以将蓄电池42的电力提供至此电子装置5,以增加电子装置5的使用时间。其中,为方便输电线44的收纳与管理,输电线44可卷绕地收纳于收线器45所形成的容室451中。当欲将蓄电装置4与电子装置5电连接时,使用者可将输电线44拉伸出容室451至一预定长度,以方便电子装置5与蓄电装置4的电连接,当解除蓄电装置4与电子装置5的电连接时,再将输电线44收纳于容室451中。
收线器45置于该容置空间411中,并形成有一容室451,用以将外露于壳体41外的输电线44可收卷地收纳于容室451中。其中,收线器45的结构已见诸于各类技术文件,如美国专利第6461191号揭露了一种无接点的收线装置,可将输电线44可收卷地收纳于容室451中,故在此不再另行加以赘述。如此,当使用者欲电连接蓄电装置4与电子装置5时,即可将电气接头441朝电子装置5拉伸,并插接至电子装置5的电源输入埠501,而当不需要使用蓄电装置4时,即可将电气接头441拔出,并将输电线44收纳于容室451中。如此,可将输电线44与蓄电池组42彼此整合,而有效地管理,并简化使用者使用上的步骤。
综合上述,本实用新型内建收线器的蓄电装置4主要应用蓄电装置4内建的收线器45与蓄电池组42的组合,将输电线44视需要而收纳或拉伸于收线器45所形成的容室451中,而将输电线44有效的管理,增加了使用者使用上的便利性,故确实能达到实用新型的目的。
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后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内建收线器的蓄电装置,用以供应一电子装置所需的电源,其特征在于,该蓄电装置包含:
一壳体,界定出一容置空间;
一蓄电池组,具有至少一蓄电池,置于该容置空间;
一控制电路模块,置于该容置空间,用以管理该蓄电池组的充放电,且将欲输出至该电子装置的电源由一电源输出埠送出;
一输电线,一端电连接该控制电路模块的电源输出埠,另一端电连接一电气接头,用以可插拔地电连接该蓄电装置;及
一收线器,置于该容置空间,并形成有一容室,用以将外露于该壳体外的输电线可收纳地容置于该容室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建收线器的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显示器,组设于该壳体上,用以显示该蓄电池组的电气参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建收线器的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电路模块用以接收一外接电源,并将其调整为一预定直流电压准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建收线器的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接电源为一交流电压源。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建收线器的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接电源为一直流电压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建收线器的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蓄电池为锂离子电池。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建收线器的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蓄电池为镍氢电池。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建收线器的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蓄电池为镍镉电池。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建收线器的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蓄电池为燃料电池。
CN 200420073916 2004-06-25 2004-06-25 内建收线器的蓄电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17035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20073916 CN2717035Y (zh) 2004-06-25 2004-06-25 内建收线器的蓄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20073916 CN2717035Y (zh) 2004-06-25 2004-06-25 内建收线器的蓄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717035Y true CN2717035Y (zh) 2005-08-10

Family

ID=34874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2007391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17035Y (zh) 2004-06-25 2004-06-25 内建收线器的蓄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717035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33701A (zh) * 2015-11-12 2019-07-19 Lg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33701A (zh) * 2015-11-12 2019-07-19 Lg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8124932A1 (en) System for recharging battery operate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in case of power outage/failure
CN101272057B (zh) 便携式移动充电电源
CN1540478A (zh) 智能移动电源
CN2717035Y (zh) 内建收线器的蓄电装置
CN201742147U (zh) 具有电源管理功能的移动式备用电源装置
CN204732896U (zh) 移动电源
CN116885299A (zh) 一种电池包的管理方法、装置和储能系统
CN201966661U (zh) 一种户外万用电源
CN211981533U (zh) 一种便携式交直流移动电源
CN202256634U (zh) 多功能电池充放电检测装置
CN209913554U (zh) 一种能效判定专用电源装置
CN210898547U (zh) 电动汽车退役电池母线耦合双向充放电通讯基站电源设备
CN2689563Y (zh) 智能移动电源
CN208536909U (zh) 一种低功耗温湿度监测设备
CN205811598U (zh) 一种随时可用快速无紊流智能充电装置
CN2833987Y (zh) 可提供交流电压的便携式蓄电装置
CN212462826U (zh) 一种无线接触式充电移动电源
CN219394673U (zh) 一种可收纳自带线的移动电源
CN216819409U (zh) 储能系统和主储能装置
CN216086190U (zh) 具有语音交互功能的电池管理系统
CN218069944U (zh) 一种菊花链通信标准连接方法的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
CN214900279U (zh) 一种电子设备用移动电源
WO2023208163A1 (zh) 充电装置及储能式充电装置
CN220586162U (zh) 一种锂电池内置的交流耦合逆变器装置
CN214380144U (zh) 一种可移动可拼接式智能储能系统及储能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810

Termination date: 2013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