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701223Y - 电子装置机壳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机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701223Y
CN2701223Y CN 200420051147 CN200420051147U CN2701223Y CN 2701223 Y CN2701223 Y CN 2701223Y CN 200420051147 CN200420051147 CN 200420051147 CN 200420051147 U CN200420051147 U CN 200420051147U CN 2701223 Y CN2701223 Y CN 270122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ing
main case
electronic apparatus
fin
lo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2005114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裕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E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YE 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E 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KYE Systems Corp
Priority to CN 20042005114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701223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70122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70122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机壳,其包括有一主机壳、一连接座及一副机壳,其中主机壳以一第一旋转轴向的旋转方向枢接于连接座上,副机壳以一第二旋转轴向的旋转方向枢接于连接座另一侧,而第一旋转轴向与第二旋转轴向相垂直,令副机壳固定,主机壳即可以连接座为轴,作第一旋转轴向旋转运动,连接座以副机壳为轴,作第二旋转轴向旋转运动,以改变主机壳与副机壳的相对位置,进而提供电子装置最佳的使用位置。

Description

电子装置机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装置机壳,为一种处理、储存或传递数据的电子装置,特别是具有双轴向旋转运动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小型化的设计一直是电子相关产品努力的方向,以储存媒体来说,近来利用闪存(Flash memory)作为储存媒体的移动盘,即是一种小型化的储存媒体,移动盘具有方便携带的特性,且其采用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作为数据传输接口,还具有传输速度快、随插即用的特性,已成为目前相当普遍的储存媒体。
另外,目前无线环境日趋成熟,笔记型计算机可以摆脱线材的限制,随时随地可以通过无线网络接收发因特网讯号,为使笔记型计算机可以收发无线讯号,小型的无线网卡或无线讯号收/发器,已成为笔记型计算机的标准配备。
以移动盘而言,以往移动盘的插头多半为固定式,当移动盘插置于计算机上的插座时,很可能会与其它的外围装置产生干涉;又以收发天线而言,收发天线有其最佳的讯号收发角度,在不确定的无线网络环境中,必须适当的移动收发天线的位置才能获得最佳的讯号质量,然而使用者的位置或许不允许移动笔记型计算机的位置,在无法改变收发天线位置的情况下,势必将会影响到讯号收发的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遂有许多的专利案提出相关的解决方式:如美国公告第6435409号专利揭露了一种卡片阅读机结构,其包括有一壳体及一连接器,其中连接器以可旋转的关系设置于壳体上,其轴向是水平于壳体,若连接器连接于计算机的连接端口时,壳体可以以连接器为轴作轴向旋转,如此将可改变储存卡插槽的位置,便于使用者连结储存卡。然而,该美国专利揭示的壳体仅能作单轴向的旋转运动,其能改变的相对位置有限。
美国公告第6490163号专利揭露了一种移动盘结构,包括了一用以容置电子组件的壳体及一露出于壳体的连接器,连接器以可旋转的关系设置于壳体,其轴向是垂直于壳体,因此壳体可以相对于连接器作径向旋转。然而,该美国专利揭示的壳体仅能作单轴向的旋转运动,其能改变的相对位置有限。
美国公告第6612874号专利及美国公告第6411265号专利揭露了一种外接式天线的连接器结构,其包括有一连接器、一壳体、一轴心、一枢接座及一天线,连接器固定于壳体上,壳体以轴心套设于枢接座上,天线再枢接于枢接座,其中壳体通过轴心可作第一轴向的旋转运动,天线可通过枢接座作第二轴向的旋转运动,若连接器连接于计算机的连接端口时,天线具有两个轴向的旋转运动,改变相对位置的范围较大。然而,这两个美国专利揭示的连接器结构为达到两个轴向旋转的目的,其组件组成较为复杂。
美国公告第6544075号专利揭露了一种无线网络卡,其包括有一无线网卡、一转接部及一连接器,其中,转接座具有一第一穿孔及一第二穿孔,无线网卡对应于第一穿孔处再利用一转轴穿过无线网卡及第一穿孔,使无线网卡以可旋转的关系枢接于转接部,连接器上设有一转动件,转动件套设于转接座的第二穿孔,使连接器以可旋转的关系枢接于转接部,若连接器连接于计算机的连接端口时,无线网卡具有两个轴向的旋转运动,改变相对位置的范围较大。然而,该美国专利揭示的无线网络卡为达到两个轴向旋转的目的,其组件组成较为复杂。
上述专利所揭露的小型化电子装置,相关连接器旋转的设计皆可具体应用及实现于与计算机连接的外围装置上,然而上述专利对于旋转的设计却仍非外围装置的最佳设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双旋转轴向的电子装置机壳,以解决公知的如移动盘或收发天线等电子装置的壳体设计中虽然有连接器旋转的设计但达成旋转目的所需的零组件较为复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机壳构造,其包括:
一连接座,该连接座包括有一基板,该基板的一侧延伸有一轴筒,该轴筒的轴心定义为第一旋转轴向,该基板的另一侧两端延伸出一对翼片,该对翼片上各具有一相对应的枢接孔,所述两枢接孔的中心轴线定义为第二旋转轴向,该第一旋转轴向与该第二旋转轴向相垂直;
一主机壳,该主机壳具有一枢接部,与该轴筒相枢接;
一副机壳,该副机壳具有一对对应该翼片的轴耳,该对轴耳各具有一凸轴,与该翼片的该枢接孔相枢接;
借由上述组成,该主机壳可以该连接座为轴作该第一旋转轴向旋转运动,该副机壳可以该连接座为轴作该第二旋转轴向旋转运动,因而改变该主机壳与该副机壳的相对位置。
该主机壳由上主机壳及下主机壳所组成,该上主机壳与该下主机壳的一端各具有一半圆形缺口而构成该枢接部。
该轴筒具有定位盘,该定位盘圆周面上环绕有多个间隔排列的定位肋,而该主机壳内对应该定位盘的位置处设置有一定位弹片,该定位弹片抵靠于两个所述定位肋间,使该主机壳定位于一角度位置。
该副机壳由上副机壳及下副机壳所组成,该上副机壳与该下副机壳介于该对轴耳间各具有一半圆形缺口而构成一穿孔。
该对翼片环绕该枢接孔的位置处设置有多个定位槽,而该副机壳的该对轴耳对应该定位槽的位置处各设有一定位凸点,转动该副机壳,该定位凸点依序微嵌于定位槽处,使该副机壳可定位于一角度位置。
该第一旋转轴向与该第二旋转轴向相交。
也就是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机壳,其包括一主机壳、一连接座及一副机壳,其中连接座包含有一基板,基板一侧中心处延伸有一轴筒,而主机壳可以套置于轴筒处,使得主机壳可以轴筒所构成的第一旋转轴向进行旋转运动;另外于基板相对于轴筒的另一侧两端延伸出一对翼片,翼片上开设有一枢接孔,而副机壳具有一对对应翼片的轴耳,副机壳以轴耳套置于枢接孔上,使得副机壳可以枢接孔所构成的第二旋转轴向进行旋转运动,因而主机壳与副机壳可以根据连接座的第一旋转轴向及第二旋转轴向进行旋转运动,进而改变主机壳与副机壳的相对位置。
再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机壳构造,在主机壳与轴筒间,以及翼片与轴耳间具有相对应的定位设计,进而使得主机壳与副机壳间可固定于所改变的相对位置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机壳构造,主机壳与副机壳分别以不同的旋转轴向与连接座枢接,使得主机壳与副机壳可以任意地根据所需而改变彼此间的相对位置,而如将副机壳固定,主机壳可以连接座作两个旋转轴向的旋转运动,即可避免与其它电子装置干涉或而提供最佳的使用位置,并且可以定位于所调整的使用位置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机壳分解示意图(细部分解);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机壳分解示意图(大部分解);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机壳组合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机壳的部分构造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例图;
图6A、图6B、图6C为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主机壳;11-上主机壳;12-下主机壳;111-枢接部;
112-定位弹片;20-副机壳;21-上副机壳;22-下副机壳;
211-轴耳;212-轴耳;213-凸轴;214-凸轴;
215-定位凸点;216-定位凸点;217-穿孔;30-连接座;
31-基板;32-轴筒;321-穿孔;322-定位盘;323-定位肋;
33、34-翼片;331、341-枢接孔;332、342-定位槽;
40-电路板;50-插头;60-讯号线;71-插座。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电子装置机壳,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与电子数据处理装置连接的电子装置,此所指的电子数据处理装置可以为桌上型计算机、笔记型计算机、掌上型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或其它可进行数据数据处理的电子数据处理装置,而所指的电子装置可以为可携式储存媒体、无线讯号收/发器、无线网络卡、卡片阅读机...等的计算机外设装置(computerperipheral devices)。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电子装置壳体构造,主要是针对壳体与连接器的连接结构设计,其中电子数据处理装置上具有多个连接端口,而外围装置上则具有一连接器,目前普遍应用在外围装置上的连接器的传输规格为通用串行总线,以下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中,将以可携式储存媒体(俗称移动盘)作为具体实施例,并采用通用串行总线传输规格的连接器,而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手段,亦可为其它的电子装置,且亦可应用其它传输规格的连接器。
如图1、图2、图3所示,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电子装置机壳,其包括有一主机壳10、一副机壳20及一连接座30。其中,主机壳10由上主机壳11与下主机壳12所组成,上主机壳11与下主机壳12为相匹配的形状彼此结合而构成,主机壳10内可以装设一电子零组件,以提供所需的机能,以本实用新型图中揭示一移动盘为例,其主机壳10内所装设的电子零组件即为一具有闪存的电路板40;在上主机壳11与下主机壳12一端各具有一半圆形缺口而构成一枢接部111;另外在下主机壳12内对应枢接部111的位置处设置有一定位弹片112。
副机壳20由上副机壳21与下副机壳22所组成,上副机壳21与下副机壳22为相匹配的形状彼此结合而构成,副机壳20内可以装设另一电子零组件,本实用新型图中揭示为一移动盘,此一电子零组件即为一符合通用串行总线的插头50,以与一设置于计算机主机上的符合通用串行总线的插座电性连接;其中,在上副机壳21与下副机壳22的一端两侧各延伸有一间隔对应的延伸段而构成轴耳211与轴耳212,而在轴耳211、212外侧横向水平延伸有凸轴213、214,并在轴耳211、212对应凸轴213、214的适当位置处设有一定位凸点215、216;另外在上副机壳21与下副机壳22介于轴耳211、212间的位置处各具有一半圆形缺口而构成一穿孔217。
连接座30大致上呈U字型,其连接座包含有一基板31,基板31一侧中心处延伸有一轴筒32,轴筒32的外径略小于枢接部111的内径,且轴筒32具有一贯穿轴筒及基板31的穿孔321,轴筒32最外缘还具有一大于轴筒32外径的定位盘322,定位盘322圆周面上环绕有多个间隔排列的定位肋323;基板31相对于轴筒32的另一侧两端延伸出一对翼片33、34,翼片33、34之间的间距略大于副机壳20的宽度,在翼片33、34上各开设有一枢接孔331、341,枢接孔331、341的内径略大于凸轴213、214的外径,并且在翼片33、34上环绕枢接孔331、341的位置处设置有多个定位槽332、342。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电子装置机壳,在组合本实用新型时,电路板40先设置于下主机壳12处,再使连接座30的轴筒32跨置于下主机壳12的半圆形缺口处,而下主机壳12处的定位弹片112恰对应于定位盘322上,再将主机板40上预先设置的讯号线60由轴筒32的穿孔321拉出于连接座30外,然后再将上主机壳11结合至下主机壳12,使得轴筒32以可旋转的关系套置于枢接部111,将轴筒32的轴线定义为第一旋转轴向,主机壳10即可相对于连接座30作第一旋转轴向的旋转运动,定位弹片112顶抵于定位盘322上(如图4所示),当主机壳10转动时,定位弹片112将会越过定位盘322上的定位肋323,而未施力时,定位弹片112即位于两定位肋323间,使主机壳10可定位于所旋转的一角度位置上。然后,再将插头50设置于下副机壳22处,将讯号线60穿过下副机壳22的半圆形缺口而与插头50连接,使插头50与电路板40构成电性连接;然后将上副机壳21结合于下副机壳22,再将副机壳20的轴耳211、212对应于连接座30的翼片33、34,并使凸轴213、214套置于枢接孔331、341,使得副机壳20以可旋转的关系套置于翼片33、34,将枢接孔331、341中心点所构成的轴线定义为第二旋转轴向,副机壳20即可相对于连接座30作第二旋转轴向的旋转运动,而且此一第二旋转轴向是与第一旋转轴向相垂直,且彼此相交;另外,轴耳211、212上的定位凸点215、216恰对应于翼片33、34上的定位槽332、342,当副机壳20转动时,定位凸点215、216可依序微嵌于定位槽332、342处,亦使得副机壳20可定位于所旋转的一角度位置上。
请参阅图5所示,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例参考示意,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实施例为一移动盘,其可通过插头50而插置于一笔记型计算机上的插座71,使移动盘与笔记型计算机构成电性连接,以通过笔记型计算机自移动盘读取或输入数据;请进一步参阅图6A、图6B、图6C所示,如以插头50插置于插座71时(如图5所示),副机壳20即为固定,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来改变主机壳10的相对位置,譬如主机壳10以第一旋转轴向为轴进行旋转运动,即可改变与副机壳20的相对位置,或者主机壳10以第二旋转轴向为轴进行旋转运动,主机壳10即可带动连接座30一并地旋转而改变与副机壳20的相对位置,因此,主机壳10可以连接座30作两个旋转轴向的旋转运动,即可避免与其它电子装置干涉或提供最佳的使用位置,而本实用新型通过定位弹片112与定位盘322的配置关系,以及定位凸点215、216与定位槽332、342的配置关系,将可定位于所调整的使用位置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其中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涵盖。

Claims (6)

1.一种电子装置机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连接座,该连接座包括有一基板,该基板的一侧延伸有一轴筒,该轴筒的轴心定义为第一旋转轴向,该基板的另一侧两端延伸出一对翼片,该对翼片上各具有一相对应的枢接孔,所述两枢接孔的中心轴线定义为第二旋转轴向,该第一旋转轴向与该第二旋转轴向相垂直;
一主机壳,该主机壳具有一枢接部,与该轴筒相枢接;
一副机壳,该副机壳具有一对对应该翼片的轴耳,该对轴耳各具有一凸轴,与该翼片的该枢接孔相枢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机壳,其特征在于,该主机壳由上主机壳及下主机壳所组成,该上主机壳与该下主机壳的一端各具有一半圆形缺口而构成该枢接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机壳,其特征在于,该轴筒具有定位盘,该定位盘圆周面上环绕有多个间隔排列的定位肋,而该主机壳内对应该定位盘的位置处设置有一定位弹片,该定位弹片抵靠于两该定位肋间,使该主机壳定位于一角度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机壳,其特征在于,该副机壳由上副机壳及下副机壳所组成,该上副机壳与该下副机壳介于该对轴耳间各具有一半圆形缺口而构成一穿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机壳,其特征在于,该对翼片环绕该枢接孔的位置处设置有多个定位槽,而该副机壳的该对轴耳对应该定位槽的位置处各设有一定位凸点,该定位凸点依序嵌于定位槽处,使该副机壳可定位于一角度位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机壳,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旋转轴向与该第二旋转轴向相交。
CN 200420051147 2004-05-18 2004-05-18 电子装置机壳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0122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20051147 CN2701223Y (zh) 2004-05-18 2004-05-18 电子装置机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20051147 CN2701223Y (zh) 2004-05-18 2004-05-18 电子装置机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701223Y true CN2701223Y (zh) 2005-05-18

Family

ID=34777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2005114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01223Y (zh) 2004-05-18 2004-05-18 电子装置机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701223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4782B (zh) * 2009-04-01 2012-06-27 华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附着式记忆装置
CN107437647A (zh) * 2016-05-28 2017-12-0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天线结构及具有该天线结构的无线通信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4782B (zh) * 2009-04-01 2012-06-27 华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附着式记忆装置
CN107437647A (zh) * 2016-05-28 2017-12-0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天线结构及具有该天线结构的无线通信装置
CN107437647B (zh) * 2016-05-28 2019-11-0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天线结构及具有该天线结构的无线通信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93267B1 (en) USB plug with a multi-directional rotation structure
US5452180A (en) Docking apparatus for a portable data processing unit including an arcuate support member with a card extension pivotally mounted on a base member
CN101150940B (zh) 铰接方法和装置以及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CN1610356A (zh) 便携式终端及其回转铰链组件
CN1947406A (zh) 可变形的通信设备
US7104837B1 (en) Structure of a rotatable USB female connector
US20060134933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20120039051A1 (en) Wireless network adapter
US6980159B2 (en) Portable electrical device with planar antenna
CN1497771A (zh) 拆卸式天线装置
CN2701223Y (zh) 电子装置机壳
CN2800592Y (zh) 可转动连接器
US20070294452A1 (en) External multimedia expansion device
KR101394027B1 (ko) Usb 듀얼 케이블 장치
WO2014047789A1 (zh) 连接器
CN2665995Y (zh) 具有多向旋转的usb接口接头结构
CN2583715Y (zh) 自由转向连接埠
CN2779486Y (zh) 主机板模块及具有该主机板模块的计算机装置
US7476106B1 (en) Rotatable signal socket
CN1956576A (zh) 移动通信终端存储装置
CN2762204Y (zh) 串行ata外接式主机
CN1877484A (zh) 具有多重连接接口的便携式存储装置
CN2669256Y (zh) 具有电性连接机构的电子装置
CN2636289Y (zh) 计算机的无线网络装置
CN2679734Y (zh) 外接式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518

Termination date: 2010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