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683901Y - 旋片式真空泵 - Google Patents
旋片式真空泵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683901Y CN2683901Y CN 200420030254 CN200420030254U CN2683901Y CN 2683901 Y CN2683901 Y CN 2683901Y CN 200420030254 CN200420030254 CN 200420030254 CN 200420030254 U CN200420030254 U CN 200420030254U CN 2683901 Y CN2683901 Y CN 2683901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ump
- rotor
- pump chamber
- rotary
- oil sum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tary Pumps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旋片式真空泵是涉及旋片式真空泵结构的改进。本实用新型就是解决目前的旋片式真空泵的切点与排气口相互位置不尽合理、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切点与排气口相互位置合理的、工作效率高的旋片式真空泵。本实用新型包括泵体(18),泵体(18)的泵腔(16)内具有旋片(8)的转子(11),泵腔(16)外的泵体(18)上具有油箱(13),其结构要点在于泵腔(16)内的排气口(6)设置在转子(11)与泵腔(16)的切点(38)的上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旋片式真空泵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旋片式真空泵主要构件为泵腔及泵腔内具有旋片的转子;通常电机设置在真空泵的侧方,也称为卧式设置。
现有旋片式真空泵的大致工作过程如下:被抽气体经进气口67进入泵腔60内,随着转子65的转动,转子65上的旋片62将被抽气体压缩至转子65与泵腔60切点66附近的排气口63的泵腔60内,由于压缩气体的压力随之增大,冲开排气口63上的阀片64,被抽气体排出(与此同时经排气口63进入少量油)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逐步完成抽真空工作。但是现有的排气口63均设置在切点66的下方,从排气口63进入泵腔60内的油不易存留在切点66附近,也就是说在切点66与泵腔60之间难以形成油的密封,因此,被压缩的部份气体返回进气口67处,影响了抽真空效果,致使真空泵的工作效率降低。
现有的油箱内设置有吸附材料,阻挡材料,以使油同气体、水、杂质等分离,但是需要定期更换,使用很是不便。
现有的转子上的旋片之间为弹簧,目的是使旋片始终贴泵腔内壁旋转,达到吸气、排气作用。弹簧的直径受旋片厚度的限制,一般弹簧的直径在5~10mm内,弹簧丝直径在0.3~1mm内。在旋片真空泵的启动或初始运转时,泵腔内出现“咔咔”的大燥声(特别是冬季油粘度较大时)。弹簧长时间在旋片孔内伸缩,一则同旋片孔相互摩擦,达到疲劳极限就要拆断;二则弹簧腐蚀后拆断,都会使旋片卡住,不能作往复运动,即泵不能正常运转、产生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解决目前的旋片式真空泵的切点与排气口相互位置不尽合理、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切点与排气口相互位置合理的、工作效率高的旋片式真空泵。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泵体,泵体的泵腔内具有旋片的转子,泵腔外的泵体上具有油箱,其结构要点是泵腔内的排气口设置在转子与泵腔的切点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排气口设置在转子与泵腔的切点的上方,就可使被抽气体经排气口排出的同时,油经排气口流向切点,在切点及其附近形成油密封,可有效防止被抽气体返回进气口,提高了真空泵的抽气效率。例如,本实用新型的ZXL-70型的旋片式真空泵达到极限真空度为Pa0.8,需1分钟;而现有的型号为2X-70达到极限真空度为Pa1.33,则需30分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双级旋片式真空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旋片及相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排气口位于切点右上侧的泵腔同转子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排气口位于切点左上侧的泵腔同转子结构示意图;
图7是现有旋片式真空泵的泵腔与转子的切点在中轴线左方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现有旋片式真空泵的泵腔与转子的切点在中轴线右方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切点与排气口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泵体18,泵体18的泵腔16内具有旋片8的转子11,泵腔16外的泵体18上具有油箱13,泵腔16内的排气口6设置在转子11与泵腔16的切点38的上方。
泵体18的上方设置有驱动电机15,驱动电机15的皮带轮通过皮带20同泵体18上的转子11轴19上的皮带轮21相连。这种连接可省去现有旋片式真空泵的连接底座,减轻重量30~50%,占地面积减少30~50%。
切点38最好位于泵腔16垂直中轴线A一侧的角度α为10°~60°之间。通常切点38同排气口6的边缘最近处距离b设置为5~10mm。
油箱13为设置在排气口6的阀片7外的上油箱14、泵体18侧方的下油箱3组成。上油箱14的底部由隔板28分开为一级油池32、二级油池25;一级油池32、二级油池25的上方由横隔板30、竖隔板29构成的曲折的气体通道27及上端排气管10,横隔板30的底部通过导管26同二级油池25底部相通;下油箱3的上方分别为注油口5、油位视镜4,底部为阀门1,下油箱3的上部、中部分别通过导管24、导管23同二级油池25的底部、进气腔35相连。
这样,被抽气体经压缩后冲开排气口6上的阀片7至上油箱14,经一级油池32、隔板28,部分油落于二级油池25,再经横隔板30、竖隔板29组成的气体通道27落于横隔板30上,再经导管26导入二级油池25、下油箱3;在下油箱3内的油呈平静态,油、水、杂质自动分离,可从油位视镜4观察,放开阀门1,杂质及水可从此排出:油还可通过导管23至泵腔36的进气腔35内。
该油箱13结构不仅省去了吸附材料、阻挡材料,而且无需更换,因此,给使用者提供很大的方便。
转子11的旋片8之间设置为顶杆41。顶杆41的长度L为通过转子11的泵腔16的弦长H减去2倍的旋片8的加工深度后余的长度H1,其公式为L=H-2H1;加工深度可按实际需要选取。
这样,当转子11运转时,在顶杆41的调节及离心力作用下,旋片8沿着泵腔16内壁运动,使本实用新型能运动平稳工作。
下面结合附图(以双级旋片式真空泵为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次动作过程:
启动驱动电机15,驱动电机15通过皮带20带动转子12转动,被抽气体经进气口22进入高真空级泵腔17内的进气腔40,经过切点39的旋片9带动并压缩被抽气体至切点39;当至排气口6附近时,被抽气体的压强得以增加,直至排开排气口6上的阀片7,经油箱13排出;余下冲不开阀片7的被抽气体经管道37、低真空级泵腔36的进气口34直至进气腔35内,再通过经切点31的转子33的旋片2带动并压缩被抽气体至切点31,当至排气口6附近时,被抽气体的压强得以增加,直至排开排气口6上的阀片7,经油箱13排出。本实用新型就是经过这样周而复始的工作,把被抽气体排到大气中,实现被抽物内的真空。
Claims (5)
1.旋片式真空泵,包括泵体(18),泵体(18)的泵腔(16)内具有旋片(8)的转子(11),泵腔(16)外的泵体(18)上具有油箱(13),其特征在于泵腔(16)内的排气口(6)设置在转子(11)与泵腔(16)的切点(38)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片式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泵体(18)的上方设置有驱动电机(15),驱动电机(15)的皮带轮通过皮带(20)同泵体(18)上的转子(11)轴(19)上的皮带轮(21)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片式真空泵,其特征在于切点(38)位于泵腔(16)垂直中轴线(A)一侧的角度(α)为10°~6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片式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油箱(13)为设置在排气口(6)的阀片(7)外的上油箱(14)、泵体(18)侧方的下油箱(3)组成;上油箱(14)的底部由隔板(28)分开为一级油池(32)、二级油池(25);一级油池(32)、二级油池(25)的上方由横隔板(30)、竖隔板(29)构成的曲折的气体通道(27)及上端排气管(10),横隔板(30)的底部通过导管(26)同二级油池(25)底部相通;下油箱(3)的上方分别为注油口(5)、油位视镜(4),底部为阀门(1),下油箱(3)的上部、中部分别通过导管(24)、导管(23)同二级油池(25)的底部、进气腔(35)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片式真空泵,其特征在于转子(11)的旋片(8)之间设置为顶杆(41),顶杆(41)的长度(L)为通过转子(11)的泵腔(16)的弦长(H)减去2倍的旋片(8)的加工深度后余的长度(H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420030254 CN2683901Y (zh) | 2004-02-03 | 2004-02-03 | 旋片式真空泵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420030254 CN2683901Y (zh) | 2004-02-03 | 2004-02-03 | 旋片式真空泵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683901Y true CN2683901Y (zh) | 2005-03-09 |
Family
ID=34607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420030254 Expired - Lifetime CN2683901Y (zh) | 2004-02-03 | 2004-02-03 | 旋片式真空泵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683901Y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362240C (zh) * | 2004-02-03 | 2008-01-16 | 孙洪乐 | 旋片式真空泵 |
-
2004
- 2004-02-03 CN CN 200420030254 patent/CN2683901Y/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362240C (zh) * | 2004-02-03 | 2008-01-16 | 孙洪乐 | 旋片式真空泵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739173U (zh) | 滑片外置式滑片泵 | |
CN2869392Y (zh) | 立式自吸泵 | |
CN2683901Y (zh) | 旋片式真空泵 | |
CN1183329C (zh) | 密封式旋转压缩机 | |
CN202348667U (zh) | 一种改进的水环罗茨真空机组 | |
CN1651767A (zh) | 旋片式真空泵 | |
CN2617957Y (zh) | 叶片式加油车油泵 | |
CN1789701A (zh) | 浮体升落吸排水驱动机械运动的动力装置 | |
CN110645175A (zh) | 一种定向旋转压缩泵头 | |
CN201802623U (zh) | 同步气道无脉冲爪形干式无油真空泵 | |
CN2695684Y (zh) | 直联旋片式真空泵 | |
CN1173118C (zh) | 干式真空泵及其转子 | |
CN112302952A (zh) | 一种抽真空水泵 | |
CN206054316U (zh) | 一种无堵塞真空辅助高吸程自吸泵 | |
CN2625604Y (zh) | 双缸两级压缩铰接摆动活塞式压缩机 | |
CN114688025B (zh) | 一种竖直一体式两级螺杆压缩机及其压缩方法 | |
CN2213871Y (zh) | 一种压水机 | |
CN2620113Y (zh) | 直连水环式真空泵 | |
CN2223372Y (zh) | 一种罗茨真空泵 | |
CN202360396U (zh) | 一种改进的旋片式真空泵 | |
CN2573727Y (zh) | 高效往复式转子稠油泵 | |
CN2874073Y (zh) | 用于泵取含气液体的离心泵 | |
CN2471974Y (zh) | 新直联式真空泵 | |
CN2592900Y (zh) | 差动式高压转子泵 | |
CN201420674Y (zh) | 改进的旋片式真空泵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80116 |
|
C25 |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