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653587Y - 折叠键盘 - Google Patents

折叠键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653587Y
CN2653587Y CNU032667868U CN03266786U CN2653587Y CN 2653587 Y CN2653587 Y CN 2653587Y CN U032667868 U CNU032667868 U CN U032667868U CN 03266786 U CN03266786 U CN 03266786U CN 2653587 Y CN2653587 Y CN 2653587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movable
movable cover
draw
k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0326678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宗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GL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G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GL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G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U0326678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653587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653587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653587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一种折叠键盘,特别是指一种左、右两可动按键模块为翻转式并组或分离的折叠键盘。包括:一划分成一固定盖与两可动盖的外盖,两可动盖分别轴接于固定盖的两侧边,该外盖的内侧具一容置槽,该容置槽的上、下槽壁相对设置有多数槽体,且其中至少一槽体设置于固定盖两侧的槽壁处;及一被嵌置于该容置槽内的按键模块,其包括均以软排线电性连接且分别设置于该固定盖与两活动盖的固定按键模块与两可动按键模块,各该可动按键模块的上、下侧边各设置有一轴柱及多数凸柱,所述轴柱偏心地轴接于可动盖,以该轴接处为中心,所述的多数槽体则对称地设置于轴接处的左、右两侧,设置于左或右侧的槽体并分别与该可动按键模块的凸柱相对应。

Description

折叠键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折叠键盘”,特别是指一种通过其可动按键模块为翻转式移动,借以具有:不会刮伤软排线、构造不复杂、不易故障、成本较低、组装难度较低且重量较轻等功效的折叠键盘。
背景技术
按,便携式或掌上型的电子信息产品己日渐增多,例如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DA)或移动电话等,为了能让使用者能以惯用的键盘来与该等产品间进行沟通,且还能具有携带方便的功效,日前已有相当多的折叠键盘见于市面,借以因折叠而利于携行,或因展开而利于打字。
请参阅图1及图1A所示的公知折叠键盘,其包括一被划分成第一~四壳体11~14的壳体1及一被相对划分成第一~四按键模块21~24的按键模块2,每一按键模块均是由多数个按键单元20所构成。其中,该第二、三壳体12、13彼此轴接在一起,而第一、二壳体11、12与第三、四壳体13、14之间则各轴接有一转轴15,借以如图1A所示般地提供四折式的折叠。所述第二、三按键模块22、23分别固定地设置于第二、三壳体12、13,而第一、四按键模块21、24则分别活动地设置于第一、四壳体11、14。
至于该第一、四按键模块21、24的可活动方式,请搭配参阅图1及图1B、图1C所示,该第一、四按键模块21、24均采用例如滑轨的方式来横移,借以分别与第二、三按键模块22、23并组成一完整的按键模块2,或分别与第二、三按键模块22、23分离而利于折叠,但其却具有如下述的诸多缺点:
一、出于其第一、四按键模块21、24采左、右横移的方式,且亦均连接有如图1所示的软排线25来达到电性连接与传递按键信号的目的,而所述的软排线25却又不得不位于所述按键模块2与壳体1之间,因此,如图1B及图1C所示,当该第一按键模块21被往右横移时,乃必然会刮伤该恰露出于第一、二按键模块21、22间的软排线(membrane)25,造成故障。
二、当该公知折叠键盘通过横移而使其按键模块2得以并组时,所述第一、四按键模块21、24与壳体1之间乃必然会形成一空置的开放空间16。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于该开放空间16内乃会有不少的小型物(例如订书针、回纹针等)或灰尘等掉入,造成对所述第一、四按键模块21、24在横移时的阻碍,甚至在遇上该等阻碍并又强迫予以推移后,还会造成第一、四按键模块21、24的不当翘起,而刮破、刮伤软排线更是不在话下。
三、该等公知的折叠键盘,其构造过于复杂,故有极易于故障、成本过高、组装难度较高及重量较重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折叠键盘”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并非横移式而为翻转式的折叠键盘,借以避免软排线的受损。
本实用新型“折叠键盘”的再一目的,在于有效的使其具有构造不复杂、不易故障、成本较低、组装难度较低及重量较轻的功效,且还是具有可缩小体、面积的折叠功能。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键盘,包括:一外盖,其内侧具一容置槽,且该外盖划分成各具有该容置槽的一部分的一固定盖与两可动盖,两可动盖分别轴接于固定盖的两侧边,所述两可动盖的容置槽与该固定盖的容置槽两侧的上、下槽壁处,相对设置有多数槽体,且其中至少一槽体设置于固定盖两侧的槽壁处;及,一按键模块,其包括固设于该固定盖的容置槽内的固定按键模块、及设置于该可动盖的容置槽内的可动按键模块,该固定与可动按键模块均以软排线来电性连接,且各该可动按键模块的上、下侧边还各设置有一轴柱及多数的凸柱,所述轴柱偏心地轴接于可动盖的容置槽内的上、下槽壁间,以该轴柱的轴接处为中心,所述的多数槽体则对称地设置于各该轴接处的左、右两侧,设置于各侧的槽体并分别与该可动按键模块的凸柱相对应。
附图说明
图1为公知折叠键盘于展开后的正视图。
图1A为公知折叠键盘的折叠状态侧视图。
图1B为公知折叠键盘的动作示意图(一)。
图1C为公知折叠键盘的动作示意图(二)。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显示其并组状态。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组合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局部立体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局部立体图(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局部立体图(三)。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局部立体图(四)。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完全展开后的立体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五)。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六)。
1:壳体
11:第一壳体  12:第二壳体  13:第三壳体
14:第四壳体  15:转轴      16:开放空间
2:按键模块
20:按键单元      25:软排线
21:第一按键模块  22:第二按键模块
23:第三按键模块  24:第四按键模块
4:外盖
40:容置槽  401:槽壁    402:卡槽
            403:长槽      404:沟槽
            405:沟槽
41:固定盖  411:触控面板  412:控制电路
            413:卡槽
42:可动盖  421:嵌槽      422:插体
            423:控制钮
43:可动盖  431:凸体      432:插槽
44:转轴
5:架体
51:横架    511:导槽      512:卡槽
            513:长槽      515:卡槽
52:衔接架  521:控制钮
53:导体    54:弹性组件
6:按键模块
60:按键单元
61:固定按键模块  611:软排线
62:可动按键模块  621:软排线
63:可动按键模块  631:软排线
64:边框          641:轴柱  642:凸柱
                  643:凸柱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图4及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键盘,特别是指一种针对其左、右两个可动按键模块为翻转式而非公知横移式的特殊构造者,其包括一外盖4、两对称状的架体5以及一按键模块6。
该外盖4的内侧设置有一容置槽40,且该外盖4还划分为居中的固定盖41及分别位于左、右的两可动盖42、43,所述的容置槽40及于固定盖41与两可动盖42、43,且该两可动盖42、43与固定盖41之间还各轴接有转轴44。所述的两可动盖42、43内呈中空,借以在对应于所述各自的容置槽40的周围处各设置一架体5,且该两可动盖42、43彼此对称,因此,以下乃均以右侧的可动盖43与右侧的架体5为例来做说明,该可动盖43的容置槽40的上、下槽壁401处,上、下相对地设置有卡槽402、长槽403、及沟槽404、405,且所述的各槽还连通于该可动盖43的中空内部。另外,该固定盖41的下边延伸部设置有触控面板(Touchpad)411,以及一如图4般内藏的控制电路412,且该固定盖41两侧边的容置槽40处还各设置有一卡槽413。
该架体5容置于所述可动盖42、43的中空内部之内,其包括上、下两横架51及连接于该两横架51同一端之间的一衔接架52。所述两横架51上、下对称地具有卡槽512、长槽513及卡槽515,且还分别对应于前述可动盖43的卡槽402、长槽403及沟槽405,以通过左或右移的架体5,而使可动盖43上的各槽与架体5上的各槽为相对应(如图7、图8所示)或相错开(如图5、图9所示)的状态。所述可动盖43的内侧还设置有一能够左右拨动的控制钮521,且该控制钮521固接于所述架体5的衔接架52上,借以控制该架体5左右横移。又该架体5的两横架51还对应地设置有导槽511与弹性组件54,该导槽511内伸入有一导体53,该导体53固接于所述可动盖43的中空内部;而该弹性组件54的两端则分别固接于横架51与所述可动盖43的中空内部之间,借以使该架体5在横移时能因为该弹性组件54而产生弹性回复力。
该按键模块6包括均由按键单元60所构组而成的一固定按键模块61与两个可动按键模块62、63,且如图4所示,每一按键模块61~63与前述的控制电路412之间,各连接有一软排线(membrane)611、621及631,借以达到电性连接以及传递按键信号的目的。其中的固定按键模块61固设于所述固定盖41的容置槽40内,而另两可动按键模块62、63则分别设置于所述两可动盖42、43的容置槽40内。
请参阅图3~图5所示,该可动按键模块63除其并组边以外的其它边设置有一相对应形状的边框64,该边框64的上、下边则上下对称地具有一轴柱641与两凸柱642、643,所述的轴柱641伸入长槽403与513内,借以做为可翻转的轴且为一可左右横移一小段距离的轴。该可动按键模块63则以其轴柱641为轴而左、右翻转,使其两凸柱642、643可往左分别卡入:固定盖41的卡槽413,与属于可动盖43的卡槽402、512(如图5所示);或往右分别卡入:属于可动盖43的沟糟405、卡槽515,与可动盖43的沟槽404(如图9所示)。
请参阅图5~图9所示,为将可动按键模块63出并组状态往右翻转成分离状态的动作示意图。请参阅图5所示,设置于固定盖或可动盖上的卡槽413、402呈“侧倒T字状”或呈图未示的“L状”,而设置于架体5上的卡槽512、515则由上斜段、中横段与下纵段所首尾相连而成,该上斜段的自由端即为该卡槽的入口,而该下纵段的下端则为该卡槽的尽头端。因此,当利用控制钮521以控制所述架体5往左平移时,请搭配参阅图3、图5所示,该可动按键模块63的两凸柱642、643,能借此而分别被推入于卡槽413、402的横向内端,而达到卡扣定位的功效,此时的凸柱643位于卡槽512的中横段处,且槽(如:卡槽402)与槽(如:卡槽512)间的入口并未重叠。
当欲折叠时,首先通过所述的控制钮521而控制架体5往右平移,进而经由凸柱642、643而拖动该可动按键模块63亦往右平移一小段距离,请参阅凸6~图8所示,同时使槽(如:卡槽402)与槽(如:卡槽512)间的入口彼此重叠,所述的凸柱642、643乃能借此脱出,故能将该可动按键模块63往右翻转,而使其凸柱642能转而伸入于沟槽405与卡槽515内,并使其凸柱643转而伸入于沟槽404内。请参阅图9所示,再通过所述架体5的往左平移,而使槽与槽间的入口己不再彼此重叠而相互错开,所述的凸柱642、643乃被限制于卡槽内,借以将该可动按键模块63予以卡扣定位。
请参阅图10~图12所示,当左、右两可动按键模块62、63均如图10般地相对朝外翻转并卡扣定位后,所述外盖4的两可动盖42、43乃能如图11般地弯折,所述两可动盖42、43的相对外边处,各设置有能够相互嵌置、插接的构造:可动盖42设置有两嵌槽421与一插体422,可动盖43则设置有两凸体431与插槽432,借以如图12所示般,利用两L状凸体431的扣入于相应嵌槽421内,以及该能够弹性伸缩的插体422的插入于插槽432内,而使该两可动盖42、43在折叠之后还能够彼此卡扣在一起。
当欲再次展开本实用新型的折叠键盘时,请参阅图12所示,仅须拨动一位于可动盖42外侧的控制钮423而借以缩回前述的插体422,就能卸去原本的卡扣状态,而使两可动盖42、43能够相对外翻,再以相反于前述可动按键模块63的动作方式来操作,就能展开成如图4所示的可使用状态。
创作特点及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其可动按键模块62、63为翻转式而非横移式,借以达到绝不会刮伤、刮损其软排线621、631的功效,且其在翻转时亦不会有所阻碍,另由于其构造较不复杂,因此而有不易故障、成本较低、组装难度较低及重量较轻的功效,更甚至是还具有可缩小体、面积的折叠功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哦一种折叠键盘,确可解决公知软排线易刮伤、易掉入小型物而受阻碍以及构造较复杂而易故障等诸多缺点。

Claims (10)

1、一种折叠键盘,其特征是,该折叠键盘包括:
一外盖,其内侧具一容置槽,且该外盖划分成各具有该容置槽的一部分的一固定盖与两可动盖,两可动盖分别轴接于固定盖的两侧边,所述两可动盖的容置槽与该固定盖的容置槽两侧的上、下槽壁处,相对设置有多数槽体,且其中至少一槽体设置于固定盖两侧的槽壁处;及
一按键模块,其包括固设于该固定盖的容置槽内的固定按键模块、及设置于该可动盖的容置槽内的可动按键模块,该固定与可动按键模块均以软排线来电性连接,且各该可动按键模块的上、下侧边还各设置有一轴柱及多数凸柱,所述轴柱偏心地轴接于可动盖的容置槽内的上、下槽壁间,以该轴柱的轴接处为中心,所述的多数槽体则对称地设置于各该轴接处的左、右两侧,而设置于各侧的槽体并分别与该可动按健模块的凸柱相对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键盘,其特征是,其进一步包括一被分别设置于所述两可动盖内并能左、右横移的架体,该架体设置有一控制钮以及对应于所述多数槽体的其它槽体,且该控制钮并露出于可动盖的内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键盘,其特征是,其中的槽体包括卡槽与沟槽,所述两可动盖的容置槽与该固定盖的容置槽两侧的上、下槽壁处,以可动按键模块的轴接处为中心,而左、右对称地在该轴接处左侧设置有两卡槽、在该轴接处右侧则设置有两沟槽,而所述的架体则于该等轴接处的左、右侧各设置有一卡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键盘,其特征是,其中位于架体左、右侧的两卡槽,分别对应于可动盖最左侧的卡槽与最右侧的沟槽,所述架体的横移能让架体的卡槽与可动盖的卡槽、以及架体的卡槽与可动盖的沟槽,同时形成所述凸柱能够自由出入的重叠状或所述凸柱无法自由出入的错开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键盘,其特征是,设置于所述固定盖两侧边的卡槽、与设置于所述可动盖的卡槽,呈“侧倒T字状”或“L状”。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键盘,其特征是,其中架体的卡槽包括一上斜段、一下纵段、及一连接于该上斜段与下纵段一端之间的中横段。
7、如权利要求2或6所述的折叠键盘,其特征是,其中架体与可动按键模块之间,进一步连接有弹性组件。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键盘,其特征是,其中的架体进一步设置有导槽,所述的可动按键模块则设置有相对应的导体,借以提供该架体于横移时的导引依据。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键盘,其特征是,其中的架体包括对应于所述可动盖的上、下槽壁的两横架、以及连接于该两横架的同一端之间的衔接架,所述的槽体对称地设置于该两横架,而所述的控制钮则固接于该衔接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键盘,其特征是,其中两可动盖的相对外边处,进一步分别在一可动盖设置有嵌槽与插体,在另一对动盖则设置有相对应的凸体与插槽,该插体能弹性伸缩,所述的凸体在折叠或展开后能嵌入或退出于相应的嵌槽,而该插体则在折叠后能通过人手的操控而弹性地插入于相应的插槽内。
CNU032667868U 2003-07-08 2003-07-08 折叠键盘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653587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032667868U CN2653587Y (zh) 2003-07-08 2003-07-08 折叠键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032667868U CN2653587Y (zh) 2003-07-08 2003-07-08 折叠键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653587Y true CN2653587Y (zh) 2004-11-03

Family

ID=343298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03266786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653587Y (zh) 2003-07-08 2003-07-08 折叠键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653587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24822A1 (zh) * 2010-08-26 2012-03-01 嘉兴淳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折合键盘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24822A1 (zh) * 2010-08-26 2012-03-01 嘉兴淳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折合键盘结构
EP2610712A1 (en) * 2010-08-26 2013-07-03 Jiaxing Shunon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Novel folding keyboard structure
EP2610712A4 (en) * 2010-08-26 2014-07-30 Jiaxing Shunon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NEW FOLDING KEYBOARD STRUCTUR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578334A (zh) 滑动式手提终端
CN1761269A (zh) 具有滑行机构的携带式信息终端
CN1520128A (zh) 电池座的卡扣结构
CN1832509A (zh) 用于便携式终端的锯齿设备
CN2653587Y (zh) 折叠键盘
CN1893460A (zh) 滑动模块和具有该滑动模块的移动终端
CN1697462A (zh) 双向转屏式移动通信终端
CN102496800A (zh) 电连接器
CN1393749A (zh) 具有可枢动杆形无线电通信天线的电子装置
CN101234706B (zh) 抽取式便条纸机结构
CN1178251C (zh) 多方向操作开关及使用该开关的设备
CN202068461U (zh) 一种终端键盘结构及终端
CN2891446Y (zh) 行动电话的可携式充电装置
CN216045969U (zh) 一种进行简易卡扣的防爆管道连接设备
CN202352745U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876398A (zh) 环式装订件
CN2715228Y (zh) 折叠键盘
CN2692880Y (zh) 多功能插头变换器
CN1933497A (zh) 一种滑动/旋转型移动终端设备
CN218817841U (zh) 功能模组和电子设备
CN2817177Y (zh) 具有传输功能的多用途充电系统
CN102340951B (zh) 手持电子装置
CN217112199U (zh) 一种具备防护功能的气相色谱仪
CN2489551Y (zh) 控制台支架固定结构
CN200972631Y (zh) 多媒体输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