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615420Y - 内隐藏式多段定位枢钮器 - Google Patents

内隐藏式多段定位枢钮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615420Y
CN2615420Y CNU032364113U CN03236411U CN2615420Y CN 2615420 Y CN2615420 Y CN 2615420Y CN U032364113 U CNU032364113 U CN U032364113U CN 03236411 U CN03236411 U CN 03236411U CN 2615420 Y CN2615420 Y CN 261542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le
shaft
face
pivot
rotary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0323641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胜男
简祥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n Zu Sh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n Zu Sh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n Zu Sh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n Zu Sh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U0323641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61542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61542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61542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内隐藏式多段定位枢钮器,是指一种能置于折叠式手机枢钮器具有辅助开合定位作用的枢钮器,可达到开关折叠式手机时主动定位的作用,而不需费力以手腕力量去控制手机面板的开关角度,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枢钮器是以转轴部与旋转轴部的转轴接面作为辅助定位的作用,因此不易造成弹性疲乏的问题发生。

Description

内隐藏式多段定位枢钮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隐藏式多段定位枢钮器,特别是涉及一种能置于折叠式手机枢钮器具有辅助掀起与盖合定位作用的枢钮器,可达到掀起或盖合折叠式手机盖体时主动定位的作用,而不需费力的以手腕力量去控制手机盖体的开关角度。
背景技术
在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里,移动电话早已成为日常生活中必备的用品之一,而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移动电话不仅在功能上有所改良,外型上也多变以符合大众的需求,机型趋于轻巧方便,坚固耐用为主,目前市面上的许多机种为求缩小机体、减轻重量,因而形成含有盖体与按键体两部分的折叠式手机,折叠式手机的优点不仅是在体积轻巧方便,且含有盖体的按键体不易在收藏中误触按键,在盖体的盖合情况下,灰尘、水气与异物也较不易直接与按键体接触,造成按键体的毁损,当盖体掀开时,整个机体的长度又较一般普通的机体为长,涵盖的面积较大,位于按键体的麦克风相对的较接近口部,使得手机收纳声音的功能大为提高。
请参阅图15所示,现有的折叠式手机的枢钮器,是设置在盖体与按键体枢接处,其设计为在按键体内设置一外套筒(80),外套筒(80)之内包括了由推顶弹簧(62)与扭转弹簧(42)两个弹簧所组成的弹性构件,由转轴部(40)与旋转轴部(60)所组成的定位装置,可配合手机的盖体与按键体来控制掀起与盖合,该外套筒(80)为一端封闭而另端具有开口的筒状结构,在该外套筒(80)的内侧组装有推顶弹簧(62)与转轴部(60),外套筒(80)的开口处则设有一旋转轴部(40)与一可与旋转轴部(40)互动的扭转弹簧(42)。
该推顶弹簧(62)位于转轴部(60)与外套筒(80)之间,于转轴部(60)与推顶弹簧(62)相贴靠的一端端面上形成有一沟槽(64),一固定轴(68)可设置于沟槽(64)之中,转轴部(60)与旋转轴部(40)同为中空圆筒,旋转轴部(40)与转轴部(60)以相对端面直接相接,其相接端面(46,66)上各形成有凹凸面的设计,可互相呼应作为旋转定位之用;
旋转轴部(40)远离转轴部(60)的一端,内设有一凹部(48),外设有一转轨(44),其转轨(44)可与手机的盖体结合运作;
扭转弹簧(42)的一端穿过旋转轴部(40)与转轴部(60)的中央孔洞,且其端部穿到转轴部(60)中远离旋转轴部(40)的一端,而转轴部(60)上容置在沟槽(64)中的固定轴(68)提供扭转弹簧(42)该端的牵制作用,而扭转弹簧(42)的另一端,有较大直径的螺旋设计,则可与旋转轴部(40)内的凹部(48)卡合定位。
当手机盖体盖合定位在按键板上时,此时弹性体处于自然连结状态,并无扭转或压缩的情况,当手机盖体掀开时,转轴部(60)与旋转轴部(40)的连接端面的凹凸面能作相对旋转运行,去卡合定位,此时可将按键体内的外套筒(80)视为不动,只以盖体视为转动,并一同带动盖体内旋转轴部(40)的转轨(44)转动,这时与转轴部(60)互动的推顶弹簧(62),是处于先压缩后放松的状态,而一端固定在凹部(48)内的扭转弹簧(42),因旋转轴部(40)会随着转轨(44)被盖体带动扭转,但因扭转弹簧(42)的另一端在转轴部(60)的环沟之中被固定轴(68)固定住,并不能随着转轨(44)扭转,而造成盖体被掀开时,扭转弹簧(42)的持续性扭转,由于扭转弹簧(42)与转轴部(60)的这种连结方式,造成结构上的不良设计,随着频繁的使用状态,该设计容易因不当的施力方式或是扭转弹簧(42)的过度使用,而造成弹力疲乏性的故障,再加上现有的方法需要两组弹簧的同时搭配使用,更使得枢钮器的成本居高不下。
弹簧的构件虽小,换装新的枢钮器却不免又是一笔开销,且花费了许多不必要的精神与体力,加上部分手机的盖体具有切断手机通讯的功能,该类型的手机,盖体一但失去盖合的功能时,相对的手机也必须以按键方式去结束通讯,枢钮器的小故障,对于折叠式手机的使用者而言,无异是造成了许多生活上的不便,与无法想象的损失。
为了解决枢钮器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枢钮器仍存在有诸多的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枢钮器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现有的折叠式手机的枢钮器的弹力疲乏性的缺点,予以改良设计一种内隐藏式多段定位枢钮器,其主要目的在于改善枢钮器内部转轴部与弹性体之间的结构,使得枢纽器不必长期性的过渡压缩使用弹性体,而造成弹力疲乏的现象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隐藏式多段定位枢钮器,其可提高加速手机盖体掀开与盖合的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隐藏式多段定位枢钮器,当手机盖体掀开与盖合时,能自动定位在一定的角度,不需要持续的以手腕的力量去控制其盖体掀开的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内隐藏式多段定位枢钮器,其是为一组装在折叠式手机的按键体与盖体间的枢钮器,其包括有:一心轴,贯穿该枢钮器;一定位装置套设于心轴之上,其中定位装置含一转轴部与一旋转轴部,其相接的一端上,各设有一呈凹凸状的连接端面;一弹性体,套设于心轴之上并推抵于定位装置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内隐藏式多段定位枢钮器,其中所述凹凸状的连接端面包括有至少一对用以提供枢钮器能自动定位角度的凹凸面。
前述的内隐藏式多段定位枢钮器,其中所述中心轴之外加装设有一用以隐藏保护心轴上所串联各构件的外套筒。
前述的内隐藏式多段定位枢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心轴的一端设有一挡片,心轴可穿过档片铆合成一铆合端。
前述的内隐藏式多段定位枢钮器,其中所述心轴呈圆柱状,在其一端形成有一环沟;转轴部呈管状,中央形成有轴向贯穿的中央轴孔,外周面凹设形成有沿轴向设置的凹槽,而可固接在手机按键体中,另在其一端面上形成有呈凹凸状的连接端面;旋转轴部呈管状,中央形成有轴向贯穿的中央轴孔,外周面凸出形成有沿轴向设置的凸块,其组装在手机盖体上,在另一端面上形成有呈凹凸状的连接端面;弹性体为一压缩弹簧构成的推顶弹簧,其安装在旋转轴部的一端;另在心轴设有环沟的一端结合一盖子,而另端则结合一盖片;
前述心轴分别依序贯穿转轴部、旋转轴部与推顶弹簧,心轴穿过盖片后可将其末端铆合成一铆合端。
前述的内隐藏式多段定位枢钮器,其中所述心轴呈方柱状,并于其一端设置一操作端;转轴部呈管状,中央形成有轴向贯穿的中央轴孔,该中央轴孔呈圆形而可相对于心轴转动,又转轴部外周面凹设形成有沿轴向设置的凹槽,其固接在手机按键体中,另在其一端面上形成有呈凹凸状的连接端面;旋转轴部呈管状,中央形成有轴向贯穿的中央轴孔,中央轴孔的形状与心轴断面的形状相配合,另在其一端面上形成有呈凹凸状的连接端面;弹性体为一压缩弹簧构成的推顶弹簧,其推顶在旋转轴部的一端;另在心轴设有操作端的另一端设有一扣件,在该设有扣件的一端直接结合一盖子,操作端与盖体结合;前述心轴依序贯穿推顶弹簧、旋转轴部与转轴部,然后在其末端结合一扣件,并结合有一盖子。
前述的内隐藏式多段定位枢钮器,其中所述枢钮器组装于一外套筒之中;该心轴呈方柱状,并于其一端设置一操作端;转轴部呈管状,中央形成有轴向贯穿的中央轴孔,该中央轴孔呈圆形并相对于心轴转动,外周面凹设形成有一对沿轴向相对设置的削平面,且该外周面与外套筒之间以非圆形的断面轮廓相贴合,另在其一端面上形成有呈凹凸状的连接端面;旋转轴部呈管状,中央形成有轴向贯穿的中央轴孔,中央轴孔与方柱状的心轴断面的形状相配合,另在其一端面上形成有呈凹凸状的连接端面;弹性体为一压缩弹簧构成的推顶弹簧,其安装在旋转轴部的一端;
另在心轴设有操作端的另一端设有一扣件,该设有扣件的一端可直接结合一盖子;前述心轴分别依序贯穿转轴部、旋转轴部与推顶弹簧后穿出外套筒,心轴穿出外套筒的一端设有一扣件,并由该扣件结合一盖子。
前述的内隐藏式多段定位枢钮器,其中所述枢钮器的外套筒与扣件一同设置于按键体之中,心轴的操作端则直接与盖体相接固定。
前述的内隐藏式多段定位枢钮器,其中所述转轴部与旋转轴部各具有一对凹凸面的连接端面。
前述的内隐藏式多段定位枢纽器,其中所述转轴部与旋转部各具有两对凹凸面的连接端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运用的技术手段是在于提供一种含多个连接端面的内隐藏式多段定位枢钮器,其转轴部、旋转轴部与弹性体的连接结构将不再持续性的压缩弹性体,由前述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将可达到延长弹性体使用寿命的功效,又可获得盖体掀开与盖合时自动定位的优点及节省手腕施力的功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特殊结构的内隐藏式多段定位枢钮器,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且在同类产品中均未见有类似的结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其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且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而确实具有增进的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轴向组合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的A-A转轴部径向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的B-B旋转轴部径向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较佳实施例轴向组合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图6中的C-C旋转轴部径向剖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图6中的D-D转轴部径向剖面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较佳实施例轴向组合剖面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五较佳实施例轴向组合剖面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图10中的E-E旋转轴部径向剖面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图10中的F-F旋转轴部径向剖面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六较佳实施例的轴向组合剖面图;
图14是折叠式手机的外观示意图;
图15是现有枢钮器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中标号:
(10A-F)、心轴           (12A,B)、环沟
(14)、盖片              (16A,B)、铆合端
(18)、扣件              (30A-F)、旋转轴部
(31A-F)、中央轴孔       (32A-F)、推顶弹簧
(33A,B)、凸块          (35A-F)、连接端面
(50A-F)、转轴部         (51A-F)、中央轴孔
(53E,F)、削平面        (54A-D)、凹槽
(55A-F)、连接端面       (70E,F)、外套筒
(90)、手机              (92)、按键体
(94)、盖体              (96)、枢钮器
(98)、盖子              (40)、旋转轴部
(42)、扭转弹簧          (44)、转轨
(46)、连接端面          (48)、凹部
(60)、转轴部            (61)、凸块
(62)、推顶弹簧          (64)、沟槽
(66)、连接端            (68)、固定轴
(80)、外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枢钮器其主要结构包括有转轴部(50A)与旋转轴部(30A)搭配构成的定位装置,推顶弹簧(32A),及心轴(10A);
该心轴(10A)呈圆柱状,在其一端形成有一环沟(12A);转轴部(50A)呈管状,中央形成有轴向贯穿的中央轴孔(51A),外周面凹设形成有沿轴向设置的凹槽(54A),另在其一端面上形成有呈凹凸状的连接端面(55A);旋转轴部(30A)呈管状,中央形成有轴向贯穿的中央轴孔(31A),外周面凸出形成有沿轴向设置的凸块(33A),另在其一端面上形成有呈凹凸状的连接端面(35A);推顶弹簧(32A)是为一压缩弹簧;另在心轴(10A)设有环沟(12A)的一端可结合一盖子(98),而另端则可结合一盖片(14)。
请配合参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枢钮器,其心轴(10A)分别依序贯穿转轴部(50A)、旋转轴部(30A)与推顶弹簧(32A),心轴(10A)近转轴部(50A)的一端设置环沟(12A)可让枢钮器(96)的盖子(98)盖合定位,近推顶弹簧(32A)的另一端则穿设有一盖片(14),心轴(10A)穿过盖片(14)后可将其末端铆合成一铆合端(16A),用以固定穿套于心轴(10A)上的所有部件。
再请配合图2、图3、图4所示,此时转轴部(50A)的形状设计是作为固接在按键体(92)上的固定端子的一方,而旋转轴部(30A)则是固接在盖体(94)上的旋转定位端子的一方。当盖体(94)掀开或盖合时,转轴部(50A)上的凹槽(54A)与按键体(92)结合为一体,是为不动的一方,而旋转轴部(30A)的凸块(33A)则与盖体(94)相接,一同转动,此时转轴部(50A)与旋转轴部(30A)相接的连接端面(55A,35A),以其间的凹凸面设计作相对旋转定位,旋转中,转轴部(50A)的连接端面(55A)以凹凸面向旋转轴部(30A)压缩,与旋转轴部(30A)互动的推顶弹簧(32A),一受到旋转轴部(30A)的压缩,便能沿着心轴(10A)作平行轴向的压缩位移,后因推顶弹簧(32A)自身的弹力,推顶弹簧(32A)会将旋转轴部(30A)向转轴部(50A)方向反向挤压,使连接端面(55A,35A)达到卡合定位点,用以控制其盖体(94)掀开的角度。
请配合参阅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该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除了在连接端面(55B,35B)上的凹凸部分数目不同之外,其结构与运行部份则为相同,手机(90)的盖体的开合定位角度也因而不同。图1而言,第一实施例的转轴部(50A)与旋转轴部(30A),各具有一对凹凸面在连接端面(55A,35A)上,此能提供盖体相对于按键体的180度的掀开与盖合定位作用;以图5而言,第二实施例的转轴部(50B)与旋转轴部(30B),各具有两对的凹凸部在连接端面(55B,35B)上,此能提供盖体相对于按键体的90度与180度的掀开与盖合定位作用。
请参阅图6、图7、图8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枢钮器,其主要结构包括有转轴部(50C)与旋转轴部(30C)搭配构成的定位装置,推顶弹簧(32C)及心轴(10c);该心轴(10C)呈方柱状,并于其一端设置一操作端(13C);转轴部(50C)呈管状,中央形成有轴向贯穿的中央轴孔(51C),该中央轴孔(51C)呈圆形而可相对于心轴(10C)作转动,又转轴部(50C)外周面凹设形成有沿轴向设置的凹槽(54C),另在其一端面上形成有呈凹凸状的连接端面(55C);旋转轴部(30C)呈管状,中央形成有轴向贯穿的中央轴孔(31C),中央轴孔(31C)的形状与心轴(10C)断面的形状相配合(在此实施例中为方形孔),另在其一端面上形成有呈凹凸状的连接端面(35C);推顶弹簧(32C)是为一压缩弹簧;另在心轴(10C)设有操作端(13C)的另端设有一扣件(18),而在该设有扣件(18)的一端可直接结合一盖子(98),而操作端(13C)则可与盖体(94)结合。
如图6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较佳实施例,其枢钮器的心轴(10C)分别依序贯穿推顶弹簧(32)、旋转轴部(30C),与转轴部(50C),然后在其末端结合一扣件(18),并结合有一盖子(98)。
再配合参阅图7及图8所示,图中可见该枢钮器整体除了心轴(10C)的操作端(13C)以外的部份均容置在按键体(92)中,而该操作端(13C)则固定在盖体(94)之中,此时心轴(10)的操作端(13C)是作为枢设在盖体(94)内的旋转定位端子的一方,而枢钮器的其余部份则是固定在按键体(92)上的固定端子的一方。当盖体(94)掀开或盖合时,旋转轴部(30C)受方柱形的心轴(10C)牵制,结合为一体,因而为同时转动的一方,而转轴部(50C)的凹槽(54C)与按键体(92)相接,视为固定结合,并不转动,此时转轴部(50C)与旋转轴部(30C)相接的连接端面(55C,35C),以其间的凹凸面设计作相对旋转定位,旋转中,转轴部(50C)的连接端面(55C)以凹凸面向旋转轴部(30C)压缩,与旋转轴部(30C)相推抵的推顶弹簧(32C),一受到旋转轴部(30C)的压缩,便能沿着心轴(10C)作平行轴向的压缩位移,当盖体(94)转动经由心轴(10C)带动旋转轴部(30C)同步转动而越过连接端面(55C,35C)D的最高点后,即因推顶弹簧(32C)自身的弹力作用,推顶弹簧(32C)会将旋转轴部(30C)向转轴部(50C)方向反向挤压,使连接端面(55C,35C)迅速落至最低点而达到卡合定位点,用以控制其盖体(94)掀开的角度。
请配合参阅图9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较佳实施例,该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除了在连接端面(55C,35C)上的凹凸面数目不同之处外,其余部份则为相同,手机(90)的盖体(94)的开合定位角度便是由此控制。以图6而言,第三实施例的转轴部(50C)与旋转轴部(30C),各具有一对凹凸面的连接端面(55C,35C),此能提供盖体(94)相对于按键体(92)的180度的掀开与盖合定位作用;以图9而言,第四实施例的转轴部(50D)与旋转轴部(30D),各具有两对凹凸面的连接端面(55C,35C),此能提供盖体(94)相对于按键体(92)的90度与180度的掀开与盖合定位作用。
请参阅图10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五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枢钮器其主要包括有转轴部(50E)与旋转轴部(30E)搭配构成的定位装置,推顶弹簧(32E),及心轴(10E);而该构件是组装于一外套筒(70)之中;该心轴(10E)呈方柱状,并于其一端设置一操作端(13E);转轴部(50E)呈管状,中央形成有轴向贯穿的中央轴孔(51E),该中央轴孔(51E)呈圆形而可相对于心轴(10E)作转动,外周面凹设形成有一对沿轴向相对设置的削平面(53E),且该外周面与外套筒(70)之间以非圆形的断面轮廓相贴合,另在其一端面上形成有呈凹凸状的连接端面(55E);旋转轴部(30E)呈管状,中央形成有轴向贯穿的中央轴孔(31E),中央轴孔(31E)与方柱状的心轴(10E)断面的形状相配合,另在其一端面上形成有呈凹凸状的连接端面(35E);推顶弹簧(32E)是为一压缩弹簧;另在心轴(10E)设有扣件(18)的一端可直接结合一盖子(98),而另端的操作端(13E)则可与盖体(94)结合。
此实施利近似第三实施例,主要构件相异之处,为在心轴(10E)串联的各构件之外,枢设一外套筒(70E),用以遮盖保护心轴(10E)所串联的各构件,其枢钮器的心轴(10E)分别依序贯穿转轴部(50E),旋转轴部(30E),与推顶弹簧(32E)后穿出外套筒(70),心轴(10E)穿出外套筒(70)的一端设有一扣件(18),可让枢钮器(96)的盖子(98)盖合定位,枢钮器的外套筒(70E)与扣件(18)一同设置于按键体(92)之中,而心轴(10E)的操作端(13E)则直接与盖体(94)相接固定,用以一同带动穿设于心轴(10E)上、外套筒之中的旋转轴部(30E)转动。
再请配合参阅图11及图12所示,此时转轴部(50E)上削平面(53E)的形状设计是与外套筒(70)断面相配合,而作为固接在按键体(92)上的固定端子的一方,不能旋转也不能位移,而旋转轴部(30E)则是组装在外套筒(70)中并套设在心轴(10E)上的旋转定位端子的一方。当盖体(94)掀开或盖合时,外周围呈圆形的旋转轴部(30E)能使旋转轴部(30E)在外套筒(70E)之中,被心轴(10E)连带一同转动,此时转轴部(50E)与旋转轴部(30E)相接的连接端面(55E,35E),以其间之凹凸面设计作相对旋转定位,旋转中,转轴部(50E)的连接端面(55E)以凹凸面向旋转轴部(30E)压缩,与旋转轴部(30E)互动的推顶弹簧(32E),一受到旋转轴部(30E)的压缩,便能沿着心轴(10E)作平行轴向的压缩位移,当盖体(94)转动经由心轴(10E)带动旋转轴部(30E)同步转动而越过连接端面(55E,35E)的最高点后,即因推顶弹簧(32E)自身的弹力,推顶弹簧(32E)会将旋转轴部(30E)向转轴部(50E)方向反向挤压,使连接端面(55E,35E)达到卡合定位点,用以控制其盖体(94)掀开的角度。
请配合参阅图1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六较佳实施例,该实施例与第五实施例除了在连接端面(55F,35F)上的凹凸部分数目不同之外,其余部份则为相同,手机(90)的盖体(94)的开合定位角度便是由此控制。以图10而言,第五实施例的转轴部(50E)与旋转轴部(30E),各具有一对凹凸面的连接端面(55E,35E),此能提供盖体(94)相对于按键体(92)的180度的掀开与盖合定位作用;以图13而言,第六实施例的转轴部(50F)与旋转轴部(30F),各具有两对凹凸面的连接端面(55F,35F),此能提供盖体(94)相对于按键体(92)的90度与180度的掀开与盖合定位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六个内隐藏式多段定位枢钮器实施例,都是用以枢接折叠式手机的按键体(92)与盖体(94)。该枢钮器其主要结构包括有由转轴部(50A-F),旋转轴部(30A-F)搭配构成的定位装置,以及推顶弹簧(32A-F)与心轴(10A-F)。
以本实用新型而言,枢钮器(96)内作为定位装置的转轴部(50A-F)与旋转轴部(30A-F)是以其端面直接相接,呈凹凸状的连接端面(55A-F,35A-F)则是分别位于转轴部(50A-F)与旋转轴部(30A-F)相接处,推顶弹簧(32A-F)则用以提供定位装置的定位力量,而心轴(10A-F)则用以串接组装各构件或用以提供旋转的力量。
本实用新型前后包含了六个实施例,其包含的构件大同小异,相异之处在于其构件的排列先后上不同,或其构件与盖体和按键体的连接部分不同所形成的微小差异,该六个实施例都能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既不会长期压缩弹簧造成弹性疲乏,使用上简易,不需持续地以手部控制手机盖体的掀开角度,且使用时,盖体有加速掀开定位的功能,本实用新型所需的弹簧数只有现有的一半,本实用新型一来减少了枢钮器制成的成本,二来更提供了厂商依其手机机型的设计而有不同枢钮器的选择。综合了上面所述,本实用新型藉其新的结构设计,的确使其枢钮器具有更加实用,更加符合经济效益用的功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内隐藏式多段定位枢钮器,其是为一组装在折叠式手机的按键体与盖体间的枢钮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一心轴,贯穿该枢钮器;一定位装置套设于心轴之上,其中定位装置含一转轴部与一旋转轴部,其相接的一端上,各设有一呈凹凸状的连接端面;一弹性体,套设于心轴之上并推抵于定位装置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隐藏式多段定位枢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状的连接端面包括有至少一对用以提供枢钮器能自动定位角度的凹凸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隐藏式多段定位枢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之外加装设有一用以隐藏保护心轴上所串联各构件的外套筒。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内隐藏式多段定位枢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心轴的一端设有一挡片,心轴可穿过档片铆合成一铆合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隐藏式多段定位枢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心轴呈圆柱状,在其一端形成有一环沟;转轴部呈管状,中央形成有轴向贯穿的中央轴孔,外周面凹设形成有沿轴向设置的凹槽,而可固接在手机按键体中,另在其一端面上形成有呈凹凸状的连接端面;旋转轴部呈管状,中央形成有轴向贯穿的中央轴孔,外周面凸出形成有沿轴向设置的凸块,其组装在手机盖体上,在另一端面上形成有呈凹凸状的连接端面;弹性体为一压缩弹簧构成的推顶弹簧,其安装在旋转轴部的一端;另在心轴设有环沟的一端结合一盖子,而另端则结合一盖片;
前述心轴分别依序贯穿转轴部、旋转轴部与推顶弹簧,心轴穿过盖片后可将其末端铆合成一铆合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隐藏式多段定位枢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心轴呈方柱状,并于其一端设置一操作端;转轴部呈管状,中央形成有轴向贯穿的中央轴孔,该中央轴孔呈圆形而可相对于心轴转动,又转轴部外周面凹设形成有沿轴向设置的凹槽,其固接在手机按键体中,另在其一端面上形成有呈凹凸状的连接端面;旋转轴部呈管状,中央形成有轴向贯穿的中央轴孔,中央轴孔的形状与心轴断面的形状相配合,另在其一端面上形成有呈凹凸状的连接端面;弹性体为一压缩弹簧构成的推顶弹簧,其推顶在旋转轴部的一端;另在心轴设有操作端的另一端设有一扣件,在该设有扣件的一端直接结合一盖子,操作端与盖体结合;前述心轴依序贯穿推顶弹簧、旋转轴部与转轴部,然后在其末端结合一扣件,并结合有一盖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隐藏式多段定位枢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枢钮器组装于一外套筒之中;该心轴呈方柱状,并于其一端设置一操作端;转轴部呈管状,中央形成有轴向贯穿的中央轴孔,该中央轴孔呈圆形并相对于心轴转动,外周面凹设形成有一对沿轴向相对设置的削平面,且该外周面与外套筒之间以非圆形的断面轮廓相贴合,另在其一端面上形成有呈凹凸状的连接端面;旋转轴部呈管状,中央形成有轴向贯穿的中央轴孔,中央轴孔与方柱状的心轴断面的形状相配合,另在其一端面上形成有呈凹凸状的连接端面;弹性体为一压缩弹簧构成的推顶弹簧,其安装在旋转轴部的一端;
另在心轴设有操作端的另一端设有一扣件,该设有扣件的一端可直接结合一盖子;前述心轴分别依序贯穿转轴部、旋转轴部与推顶弹簧后穿出外套筒,心轴穿出外套筒的一端设有一扣件,并由该扣件结合一盖子。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隐藏式多段定位枢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枢钮器的外套筒与扣件一同设置于按键体之中,心轴的操作端则直接与盖体相接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5、6或7所述的内隐藏式多段定位枢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部与旋转轴部各具有一对凹凸面的连接端面。
10、根据权利要求5、6或7所述的内隐藏式多段定位枢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部与旋转部各具有两对凹凸面的连接端面。
CNU032364113U 2003-01-17 2003-01-17 内隐藏式多段定位枢钮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61542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032364113U CN2615420Y (zh) 2003-01-17 2003-01-17 内隐藏式多段定位枢钮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032364113U CN2615420Y (zh) 2003-01-17 2003-01-17 内隐藏式多段定位枢钮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615420Y true CN2615420Y (zh) 2004-05-12

Family

ID=34249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03236411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615420Y (zh) 2003-01-17 2003-01-17 内隐藏式多段定位枢钮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615420Y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48770B (zh) * 2005-10-14 2010-09-29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铰链结构及使用该铰链结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4088894A (zh) * 2014-07-02 2014-10-08 苏州怡尔欣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转轴结构
CN108344242A (zh) * 2017-12-25 2018-07-31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储物装置及具有该储物装置的冰箱
CN109813044A (zh) * 2017-11-21 2019-05-28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储物装置及具有该储物装置的冰箱
CN109813038A (zh) * 2017-11-21 2019-05-28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储物装置及具有该储物装置的冰箱
CN109813041A (zh) * 2017-11-21 2019-05-28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储物装置及具有该储物装置的冰箱
CN109813042A (zh) * 2017-11-21 2019-05-28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储物装置及具有该储物装置的冰箱
CN110925532A (zh) * 2019-11-13 2020-03-27 湖南文理学院 一种带有屏幕定位装置的计算机及其定位方法
CN113865247A (zh) * 2017-11-21 2021-12-31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储物装置及具有该储物装置的冰箱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48770B (zh) * 2005-10-14 2010-09-29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铰链结构及使用该铰链结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4088894A (zh) * 2014-07-02 2014-10-08 苏州怡尔欣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转轴结构
CN104088894B (zh) * 2014-07-02 2017-02-15 苏州怡尔欣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转轴结构
CN109813038B (zh) * 2017-11-21 2020-10-30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储物装置及具有该储物装置的冰箱
CN109813044A (zh) * 2017-11-21 2019-05-28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储物装置及具有该储物装置的冰箱
CN109813038A (zh) * 2017-11-21 2019-05-28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储物装置及具有该储物装置的冰箱
CN109813041A (zh) * 2017-11-21 2019-05-28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储物装置及具有该储物装置的冰箱
CN109813042A (zh) * 2017-11-21 2019-05-28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储物装置及具有该储物装置的冰箱
CN109813041B (zh) * 2017-11-21 2020-11-27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储物装置及具有该储物装置的冰箱
CN113865247A (zh) * 2017-11-21 2021-12-31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储物装置及具有该储物装置的冰箱
CN113865247B (zh) * 2017-11-21 2023-09-19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储物装置及具有该储物装置的冰箱
CN108344242A (zh) * 2017-12-25 2018-07-31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储物装置及具有该储物装置的冰箱
CN108344242B (zh) * 2017-12-25 2020-12-08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储物装置及具有该储物装置的冰箱
CN110925532A (zh) * 2019-11-13 2020-03-27 湖南文理学院 一种带有屏幕定位装置的计算机及其定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615420Y (zh) 内隐藏式多段定位枢钮器
CN1276194C (zh) 开闭装置
CN101606866A (zh) 复合运动牙刷
CN1150896A (zh) 具有多个同轴旋转或平行线性移动头部或工具的家用器具
CN205007229U (zh) 一种紧凑型按摩器
CN100344886C (zh) 开闭装置及使用该开闭装置的电子机器
CN1510883A (zh) 一种旋翼式手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81779C (zh) 具有条形码扫描器的制面包机
CN112769984A (zh) 折叠机构和电子设备
CN108030427B (zh) 一种绕动式机芯组件及使用其的个人清洁护理装置
CN1198706C (zh) 电动剃须刀
CN201651018U (zh) 棘轮式枢纽器及具有该棘轮式枢纽器的折合式装置
CN2819385Y (zh) 两段式枢纽器
CN2840609Y (zh) 手机按压式自动掀盖装置
CN2698756Y (zh) 收线盒结构
CN2481360Y (zh) 一种健腹器
CN200953711Y (zh) 旋转式枢轴
CN1718149A (zh) 吸尘器吸入设备
CN200960643Y (zh) 具扭转结构的起子握把
CN201487019U (zh) 枢钮器
CN102348348B (zh) 手持电子装置
CN205600051U (zh) 往复式电动工具
CN218010338U (zh) 一种筋膜枪往复机构
CN219461039U (zh) 一种具有支撑胶件的滚刷
CN218418789U (zh) 一种手持往复式运动洗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512

Termination date: 2010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