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604733Y - 可携式转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携式转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604733Y
CN2604733Y CNU032006675U CN03200667U CN2604733Y CN 2604733 Y CN2604733 Y CN 2604733Y CN U032006675 U CNU032006675 U CN U032006675U CN 03200667 U CN03200667 U CN 03200667U CN 2604733 Y CN2604733 Y CN 260473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medium
data
transcription device
portable
portable transcri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0320066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乔梦麟
王迺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GYA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GYA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GYA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GYA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U0320066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604733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60473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60473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一种可携式转录装置,包括一读取模块、一记录模块和一控制模块。读取模块可读取一第一储存介质的数据,记录模块则可将数据写入一光学储存介质中,由于第一储存介质具有与该光学储存介质相异的文档系统,所以控制模块接收第一储存介质的数据并将其转换为光储存介质的文档系统后,由记录介质记录到光学储存介质中,达到可携式转录的目的。

Description

可携式转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录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具备可携性、并能够转换相异的文档系统后并加以录制在储存介质中的可携式转录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电子装置可携式化的趋势,加上文档、程序的日渐复杂与庞大,已出现各种的可携式储存介质来取代传统磁盘片的不足。
在各种解决方案中,最广被使用的是闪速存储器(flash memory),其为可擦写存储器的一种,由于可以通过电压的变化来更改储存的内容,再加上体积小,耗电低,以及容量大的特性,故被大量使用在各种数字相机、MP3随身听、个人数字助理(PDA)的各种可携式电子装置上。常见的种类则有闪速存储卡(CF card)、SM卡(SmartMedia card)、存储棒(Memory Stick)等等。
然而,由于价格居高的缘故,故对于使用者而言,最惯用的方式莫过于是先将存储卡的内容备份或暂存至其它储存介质上,使得存储卡能被反覆使用。
基于上述理由,已知的处理方法为通过一连接于电脑上的读卡机(cardreader),来读取存储卡内所存储的数据,进而转录至电脑的硬盘、光盘片或其它的储存介质上。事实上,在容量/价格比的考虑下,最经济与最被使用者接受的方式乃是利用烧录器(CD-R/W)来将数据录制在光盘片中,但由于烧录软件操作复杂、使用不便,故对操作不熟悉的使用者而言,其产生废片的机会大增。此外,当使用者在室外使用可携式电子装置(例如数字相机)时,倘若存储卡中的空间已满,则由于缺乏电脑设备,无法将数据转录于其它储存介质中,即无法继续使用,造成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独立、具备可携性的转录装置。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可携式转录装置可以将储存在一第一储存介质的数据转录至一光学储存介质中,且该光学储存介质具有与该第一储存介质相异的文档系统。
为此,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包含一控制模块、一读取模块,以及一记录模块。
控制模块具有一控制器、一检测单元,以及一转换单元。控制器可接收该第一储存介质的数据,而检测单元则供该控制器存取以检测该光学储存介质的可用容量,转换单元则是供该控制器存取以将该数据由该第一储存介质的文档系统转换为光学储存介质的文档系统。
读取模块是用来读取储存在该第一储存介质中的数据后传送至该控制器,记录模块则是用以接收该经过转换后的数据并记录于该光学储存介质中。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立体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可携式转录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
图2是示意图,说明文档系统与操作系统、储存介质间的关系;
图3是一该较佳实施例的电路方块示意图;
图4是一流程图,说明一转换单元进行文档系统转换的步骤;及
图5是一流程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进行转录动作的步骤。
附图标号说明
1第一储存介质                      303转换单元
2光学储存介质                      304比较单元
5可携式转录装置                    305随机存取存储器
10读取模块                         401电源启动按键
20记录模块                         402录制按键
30控制模块                         403录制/检查按键
40输入模块                         8操作系统
50显示模块                         81文档系统
60连接模块                         82应用程序
70IDE总线                          9储存介质
301控制单元                        41~44步骤
302检测单元                         51~56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前述以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优点,在以下参考附图对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明白。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可携式转录装置5可以将储存在一第一储存介质1中的数据转录至一光学储存介质2之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储存介质1指的是一存储卡,其可为一CF(compact flash)卡、SM(SmartMedia)卡、存储棒(memory stick)、随身盘(handy drive)、SD(security disk)卡、MMC(multimediacard)卡等其它相类似的外部存储器。光学储存介质2指的是一光盘片,此光盘片泛指可记录式光盘(CD-R)、可重写式光盘(CD-RW)。或者是可记录式数字影音光盘(DVD-R、DVD-RAM、DVD-RW、DVD+RW)。
参阅图2,众所周知,不同种类的储存介质9,可能由于应用在不同的操作系统(OS)8下或者受当初所制定的储存规格影响,存在有相同或不同的文档系统81(file system)。所谓的文档系统81,即是指位于操作系统8与储存介质9间的介面,例如当使用者以应用程序82要求自一储存介质9中读取一文档时,操作系统8即要求文档系统81开启文档。这是因为文档系统81中记录了文档实体上存放的位置、目录、标示,及其相关的文档结构等信息。
举例来说,Microsoft公司的DOS与Windows操作系统乃是采用但不限于FAT文档系统(包含FAT16与FAT32);Novell公司的UNIX系统乃是采用但不限于UFS文档系统;Apple电脑公司的麦金塔操作系统乃是采用但不限于HFS文档系统。由于Microsoft公司的Windows操作系统为现今操作系统的主流,故存储卡一般是以FAT的文档系统作为其储存文档与相关数据的文档结构。
另一方面,光盘片亦具有许多不同的文档系统可供选择,例如ISO 9660、Joliet、Romeo,或是UDF,来作为其记录文档数据时的文档结构。然而由于光盘片上的文档系统与一般电脑系统的操作系统所相容的文档系统,在结构与格式上不尽相同,在一般的个人电脑中,为了能够使得使用者能够通过操作系统来读取光盘片内的数据,每一操作系统内必需内建有能将光盘片上的文档系统加以转换的程序,使光盘片置于个人电脑中时,犹如光盘片亦是属于操作系统的文档系统规范下的储存介质,而能够被顺利地存取。
参阅图1、3,在下述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独立于电脑外的可携式转录装置5,可将上述第一储存介质1中的数据转录至一光学储存介质2中。本实用新型的可携式转录装置5包含一读取模块10、一记录模块20、一控制模块30、一输入模块40,以及一显示模块50。
读取模块10是用来存取第一储存介质1上的数据,在本实施例中,读取模块10即指一存储卡连接器。如图1所示,此连接器具有一供第一储存介质1插设的容置空间。
记录模块20是用来将数据写入光学储存介质2或读取光学储存介质2上的数据,并藉由一IDE总线70与下述的控制单元301相耦接,在本实施例中,记录模块20是指一光盘烧录器(CD-R、CD-RW)或影音光盘烧录器(DVD-RW),当然,光学储存介质2需与记录模块20相匹配,例如说若采用光盘烧录器(CD-R),光学储存介质2仅能是CD-R,若采用光盘烧录器(CD-RW),则光学储存介顶2可以是CD-R或CD-RW。
控制模块30分别与上述的读取模块10、记录模块20相耦接,并具有一控制单元301、一检测单元302,以及一转换单元303。转换单元303与检测单元302是与控制单元301相耦接。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301指的是一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例如Intel 8086微处理器,其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核心,而可以用来进行指令(instruction)的取出(fetch)、执行,并能够接收来自于读取模块10的数据,以及控制记录模块20写入光学储存介质2等动作。
检测单元302是用来检测该光学储存介质2的可用容量,用意是在若光学储存介质2在进行数据转录前,其内部已存有部分数据,检测单元302可以经由ATAPI/SCSI指令集中的read disc information(其运算码为51h)得知光学储存介质2的可用空间,以及经由ATAPI/SCSI指令集中的read check/rzoncinformation(其运算码为52h)得知下一可写入位置(next writable address,NWA)。
转换单元303是用来将储存在第一储存介质1中的数据,由第一储存介质1的文档系统转换为光学储存介质2的文档系统。经由上述可以得知当数据储存在第一储存介质1中时,是以FAT的文档系统作为数据的文档格式,故在将数据转录于光学储存介质2中时,必需进行适当的转换。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数据在转存至光学储存介质2中后,能够适用于各种操作系统,故采用相容性最高的ISO 9960文档系统。转换单元303的转换步骤如下:
请参见图4,首先,如步骤41所示,自读取模块10撷取第一储存介质1中的FAT文档系统的文档结构信息,也就是从第一储存介质1中的文档配置表(file location table,FAT)中得知哪些丛集(cluster)存有哪些文档,并获得相关的树状结构(tree structure),此树状结构包含了根目录(root directory)、路径(path),以及文档(file)等等。
步骤42为一选择性(optional)的步骤,其撷取光学储存介质2的树状文档结构(如ISO 9660文档系统)的信息。若光学储存介质2在转录前内部已存有数据,通过上述检测单元302即能够了解光学储存介质2中ISO 9660文档系统的相关信息。若此光学储存介质2在转录前内部未有任何数据,则无任何文档系统的相关信息。
最后,如步骤43、44所示,由第一储存介质1的树状结构中的各节点,合并上述光学储存介质2树状结构的节点,并依据下一写入位置重建树状结构的属性,即成为ISO 9660的文档系统。
此外,为了避免数据在转录的过程中产生错误,控制模块30还包含一比较单元304,比较单元304可以比较第一储存介质1中的数据,以及转录至光学储存介质2上的数据,以确认数据在转录的过程中是否有误。
在此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检测单元302、转换单元303、以及比较单元304,在本实施例中是指一固件(firmware),即检测单元302、转换单元303与比较单元304是先编写为程序码后再植入一非易失性(non-violate)存储器中而成为一只读存储器(ROM)。故通过控制器可将检测单元302、转换单元303与比较单元304予以载入后加以执行。当然,控制模块30还包含一可供控制单元301存取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305,可加速上述各步骤的进行。
输入模块40是指一操控面板,并与控制单元301相耦接,可供使用者输入而操纵本实用新型的可携式转录装置5。为了使用上的考虑,输入模块40在此提供三个功能按扭,一个是电源启动按健401、录制(REC)按键402,以及录制/检查(REC/Check)按键403。
显示模块50是与控制单元301相耦接,可以显示数据被读取、记录,以及对转录后的数据进行比较后的相关信息状态,例如电源开启、光学储存介质2空间已满、数据转换中等情况,在本实施例中,为节省成本与所消耗的电力起见,是以发光二极体(LED)来作表示,当不同情况时点亮或闪烁不同颜色的灯号,以供使用者区别。
另外,虽然本实用新型可携式转录装置5可脱离电脑而独立运作,但本实用新型亦包含一连接模块60,在本实施例中,其是一USB连接器,是用来与电脑相连接,其用意是在例如若当第一储存介质1与此电脑的操作系统的文档系统相同时(例如FAT),由于不需转换单元303的转换,故可以通过连接模块60直接将第一储存介质1的数据转存至电脑的硬盘内,亦使本实用新型轻易地具备读卡机的功能。
参阅图3、5,故若使用者欲进行数据的转录时,首先提供一第一储存介质1与一光学储存介质2,并分别置入读取模块10与记录模块20后,藉由输入模块40来控制转录动作的进行。例如当按压转录/检查按键403时,如步骤51所示,控制单元301即通过读取模块10存取第一储存介质1,并得知第一储存介质1中的数据量大小。
如步骤52所示,检测单元302通过记录模块20对光学储存介质2进行检测,读入磁片信息(disc information)、文档及目录记录、路径表、下一写入位置等,得知光学储存介质2中的可用容量是否大于第一储存介质1的数据量大小。当然,此处的动作,实质上是藉由控制单元301载入构成检测单元302的多个程序码而加以执行。
接下来在步骤53中,若光学储存介质2的可用容量大于第一储存介质1的数据量,则藉由转换单元303将第一储存介质1中的文档格式加以转换,即由FAT的文档系统转换为ISO 9660的文档系统,当然,实际上每个文档的内容并无改变,仅是储存的表头格式与记录方式转换而已,由于转换的步骤已在上文中说明,故在此不再详述。
倘若光学储存介质2的可用容量小于第一储存介质1的数据量,则需更换光学储存介质2后再继续进行,如步骤54所示。
当转换的动作进行后,如步骤55所示,控制单元301即将数据传送至记录模块20中,藉由记录模块20写入光学储存介质2中。还需指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记录模块20是以多区段(multi-session)的方式来将数据写入光学储存介质2中。即是在下一写入位置后,依序写入转换后的ISO 9660文档系统数据,包含有主卷册描述(PVD)、最终卷描述(Volume Descriptor SetTerminator,VDST)、文档及目录记录、路径表、文档等,最后进行终结区段(close session)的动作(即写入lead out)而结束此一区段的写入。当然,若此一区段并非启始区段,则此一区段的文档系统描述应包含前一区段的文档位置的相关信息。
利用多区段写入的方式,当此光学储存介质2尚有足够的空间时,下一次即能够再接续在已写入的区段后,再写入新的区段,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光学储存介质2的空间。
最后,如步骤56所示,控制单元301存取比较单元304,并对转录至光学储存介质2上的数据,以及第一储存介质1上的原始数据加以比对,确认无误后即完成转录的动作。要说明的是,本步骤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选择性的步骤,若使用者按压录制按键402,则本实用新型仅进行上述的步骤51、52、53、55,而并不再进行数据的比较以节省整体操作时间。
而在使用者操作的过程中,每一步骤的进行与结束,皆亦藉由控制单元301传送讯息至显示模块50上,以告知使用者目前的状况,例如当本实用新型感知光学储存介质2的空间不足时,可以闪烁一红光LED,而当记录的动作进行时,则可以点亮一绿光LED作表示,由于此是该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能熟知的简单变化且并非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故不再多加描述。
必需了解的是,虽然上述仅以第一储存介质1的数据转录至光学储存介质2来作说明,事实上,由于读取模块10(存储卡连接器)、记录模块20(光盘烧录器)皆具备有写入、读取的双重功能,故若进行上述转换单元303、比较单元304、检测单元302的逆向工程,即加入将光学储存介质2的文档系统转换为第一储存介质1的固件,亦可以将光学储存介质2的数据转录至第一储存介质1中,可以达到双向备份的功能。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利用转换单元303来转换不同文档系统,因此能将第一储存介质1的数据转录至光学储存介质2中,并不需要任何电脑即能独立运作,使得使用者能够轻易地备份数据,以反覆利用第一储存介质1,甚而提供双向备份的功能。更加有利的是,利用连接模块60的设置,亦可与电脑连接而达到多机一体的功能,故确实能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上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但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依据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均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19)

1.一种可携式转录装置,包含:
一读取模块,用以读取一第一储存介质与一光学储存介质中的一储存介质的数据,且该储存介质与该光学储存介质具有相异的文档系统;
一控制模块,与该读取模块相耦接,用以将该数据由该储存介质中的一文挡系统转换为该储存介质中的另一文档系统;以及
一记录模块,受该控制模块控制,用以将经转换后的数据记录在该储存介质中的另一储存介质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转录装置,其中,该第一储存介质是一存储卡,且该光学储存介质是一光盘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转录装置,其中,该读取模块是一存储卡连接器,且该记录模块是一光盘烧录器(CD-R、CD-RW)。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转录装置,其中,该控制模块具有一微控制器,以及一供该微控制器存取的存储器。
5.一种可携式转录装置,包含:
一读取模块,用以读取一第一储存介质与一光学储存介质中的一储存介质的数据,且该第一储存介质与该光学储存介顶具有相异的文档系统;
一控制模块,具有:
一检测单元,用以检测该第一储存介质与该光学储存介质中的另一储存介质的可用容量;
一转换单元,用以将该数据由该第一储存介质与该光学储存介质中的一储存介质的文档系统转换为另一储存介质的文档系统;以及
一记录模块,用以当其中的另一储存介质的可用容量大于该数据的大小时,将该经转换后的数据记录于该其中的另一储存介质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携式转录装置,其中,该第一储存介质是一存储卡,且该光学储存介质是一光盘片。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携式转录装置,其中,该读取模块是一存储卡连接器,且该记录模块是一光盘烧录器(CD-R\W)。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携式转录装置,其中,该控制单元是一微控制器。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携式转录装置,还包含一连接模块,用以供该可携式转录装置与一电脑相互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携式转录装置,其中,该连接模块是一USB连接器。
11.一种可携式转录装置,用以转录一第一储存介质的数据至一光学储存介质中,且该光学储存介质具有与该第一储存介质相异的文档系统,该可携式转录装置包含:
一控制模块,具有:
一控制器,可接收该第一储存介质的数据;
一检测单元,供该控制器存取以检测该光学储存介质的可用容量;
一转换单元,供该控制器存取以将该数据由该第一储存介质的文档系统转换为光学储存介质的文档系统;
一读取模块,用以读取储存于该第一储存介质中的数据后传送至该控制器;以及
一记录模块,用以接收经转换后的数据并记录于该光学储存介质中。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携式转录装置,还包含与该控制器相耦接的一输入模块,该输入模块是供使用者输入以控制该可携式转录装置的操作状态。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携式转录装置,还包含与该控制器相耦接的一显示模块,该显示模块是用以显示该数据被读取、记录,以及该控制器进行检测后的相关数据状态。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携式转录装置,其中,该第一储存介质是一存储卡,且该光学储存介质是一光盘片。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携式转录装置,其中,该读取模块是一存储卡连接器,且该记录模块是一光盘烧录器(CD-R\W)。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携式转录装置,其中,该控制模块还具有一比较单元,该比较单元是供该控制器存取,用以当经转换后的数据被储存于该光学储存介质上后对该等储存介质上的数据进行比对。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携式转录装置,其中,该检测单元以及该转换单元是由一固件(firmware)程序所构成。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携式转录装置,还包含一连接模块,用以供该可携式转录装置与一电脑相互连接。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可携式转录装置,其中,该连接模块是一USB连接器。
CNU032006675U 2003-01-06 2003-01-06 可携式转录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60473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032006675U CN2604733Y (zh) 2003-01-06 2003-01-06 可携式转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032006675U CN2604733Y (zh) 2003-01-06 2003-01-06 可携式转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604733Y true CN2604733Y (zh) 2004-02-25

Family

ID=34157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03200667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604733Y (zh) 2003-01-06 2003-01-06 可携式转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604733Y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183744B1 (en) Direct mass storage device file indexing
CN1341942A (zh) 一种多功能半导体存储装置
JP2009512034A (ja) データ・バックアップ装置およびデータ・バックアップ方法
WO2004027617B1 (en) Field-operable, stand-alone apparatus for media recovery and regeneration
JP2009512033A (ja) データ・バックアップ・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のエミュレーションコンポーネント
US20080250189A1 (en) Circuit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Operation Life of Memory
JP2008198208A (ja) ホストデータ処理装置の動作方法、ホストデータ処理装置並びにデータ格納装置
US20120158804A1 (en) Method for converting data in optical disc drive
CN1774761A (zh) 通用驱动设备的格式映射方案
US7340157B2 (en) Portable transcrip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the same priority
CN1303094A (zh) 记录有数据结构的记录介质及记录/再现方法和设备
US7797396B2 (en)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server having a plurality of automated media portals
KR20090031102A (ko) 이동식 저장 장치의 포맷 방법 및 장치
CN1858748A (zh) 一种实现在usb从设备端直接访问usb主设备端文件的方法
CN1282121C (zh) 可携式转录装置
CN2604733Y (zh) 可携式转录装置
CN101078972A (zh) 数据存储装置和数据存取方法
US20090150592A1 (en) Storage device with multiple management identity and management method thereof
CN104298469A (zh) 存储设备配置装置和存储设备配置方法
JP2003308230A (ja) 記録媒体処理装置
CN2854694Y (zh) 用长寿命非挥发性存储芯片提高内部或外部存储器寿命
CN1279452C (zh) 虚拟磁带机实现中间存储的系统及其方法
JP2006178633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
KR101339429B1 (ko) 광 디스크 드라이브 및 그 구동 방법
CN1232114C (zh) 可携式存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