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600771Y - 一种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600771Y
CN2600771Y CNU032242034U CN03224203U CN2600771Y CN 2600771 Y CN2600771 Y CN 2600771Y CN U032242034 U CNU032242034 U CN U032242034U CN 03224203 U CN03224203 U CN 03224203U CN 2600771 Y CN2600771 Y CN 2600771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illary
throttling
branch road
check valve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0322420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阎志恒
招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Kelong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Kelong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Kelong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Kelong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U0322420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600771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600771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600771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设有多个压缩机的空调器,其中的各个压缩机共同一套节流装置,为解决空调器中其节流毛细管的长度固定、不能随制冷剂的流量变化而相应变化的问题,在本实用新型的节流装置的制冷节流支路和制热节流支路中,分别设有单向阀和至少两根毛细管,所述单向阀与毛细管之间串联连接,在其中至少一根毛细管的两端还并联有一个电磁阀;所述制冷节流支路中的单向阀方向与所述制热节流支路中的单向阀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中,可通过控制电磁阀的开/闭来选择一根毛细管单独工作或多根毛细管同时工作,从而使空调器的节流毛细管的长度和性能可随制冷剂的流量变化而相应变化,使系统一直保持最佳的能效比。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具体涉及一种双压缩机或多压缩机空调器的节流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的空调器中,其节流装置一般是采用特定长度的毛细管。这种毛细管的长度是固定的,当空调器的工作状态引起制冷剂的流量发生较大变化时,毛细管仍然保持其固定长度不变,无法随着制冷剂流量的变化而适时地改变长度,从而导致空调器的制冷或制热能力下降,能效比不能得到最大发挥,而且能耗较大。上述缺点对于双压缩机系统空调器特别明显,这种空调器中设有两个压缩机,在制冷或制热需要较小时,只需要一个压缩机工作,即单机工作;在制冷或制热需要较大时,就需要两个压缩机同时工作,即双机工作。这两种工作模式下的制冷剂流量差别很大,所以现有固定长度的毛细管对其不利影响也越大。
对于多个压缩机系统,上述缺点相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技术的空调器中其节流毛细管的长度固定、不能随制冷剂的流量变化而相应变化的问题,使空调器的节流毛细管的长度和性能可随制冷剂的流量变化而相应变化。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空调器,其中至少设有两个压缩机,所述各个压缩机共用同一套节流装置,所述节流装置包括并联连接的制冷节流支路和制热节流支路;在每一条节流支路中分别设有单向阀和至少两根毛细管,所述单向阀与各根毛细管之间相互串联,在其中至少一根毛细管的两端还并联有一个电磁阀;所述制冷节流支路中的单向阀方向与所述制热节流支路中的单向阀方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案中,同样是至少设有两个压缩机,所述各个压缩机共用同一套节流装置,所述节流装置包括并联连接的制冷节流支路和制热节流支路;并在每一条节流支路中分别设有单向阀和至少两根毛细管,但其中所述各根毛细管之间并联连接后再与所述单向阀串联连接,在其中至少一根毛细管支路中还串联有一个电磁阀;所述制冷节流支路中的单向阀方向与所述制热节流支路中的单向阀方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制冷节流支路和制热节流支路中的各根毛细管的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同样,各根毛细管的内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本实用新型中,可通过控制电磁阀的开/闭来选择一根毛细管单独工作或多根毛细管同时工作。从而可有效解决节流问题,使系统一直保持最佳的能效比,保证能力的输出和能源的有效利用。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空调节流支路的示意图;
图2是在图1的基础上再串入一根带电磁阀的毛细管后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另一实施例中空调节流支路的示意图;
图4是在图3的基础上再并入一根毛细管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1所示,该图中只画出了双压缩机空调器中的节流装置这一部分,以上路为制冷节流支路,下路为制热节流支路。在制冷运行时,制冷剂由左向右流动,单向阀1开通而单向阀2关闭,从而保证制冷剂全部流经制冷节流支路;在制热运行时,单向阀2开通而单向阀1关闭,从而保证制冷剂全部流经制热节流支路。
当空调器制冷运行且两个压缩机同时工作时,并联在毛细管5两端的电磁阀7为常开状态,此时制冷剂由左侧进入,经毛细管3、电磁阀7和单向阀1由右侧流出,可见是由毛细管1单独起节流作用;当空调器制冷运行且只有一个压缩机工作时,电磁阀7为关闭状态,此时制冷剂经毛细管3、毛细管5和单向阀1由右侧流出,是由串联的毛细管3和毛细管5共同起节流作用。
当空调器制热运行且两个压缩机同时工作时,并联在毛细管6两端的电磁阀8为常开状态,此时制冷剂由右侧进入,经单向阀2、毛细管4和电磁阀8由左侧流出,可见是由毛细管4单独起节流作用;当空调器制热运行且只有一个压缩机工作时,电磁阀8为关闭状态,此时制冷剂经单向阀2、毛细管4和毛细管6由左侧流出,是由串联的毛细管4和毛细管6共同起节流作用。
上述实施例中的电磁阀7、8可采用现有空调器中常用的电磁阀,并由空调器的控制电路控制各个电磁阀的开/闭。
上述实施例中的,每一路单向阀的位置可以放在毛细管组件之前,也可以放在毛细管组件之后,效果相同。
如图2所示为在图1的基础上再串入一根带电磁阀的毛细管后的示意图,即在制冷及制热支路中都增加了一根带电磁阀的毛细管,可适用于三个或多个压缩机的空调器,其工作原理与图1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3所示,其中仍以上路为制冷节流支路,下路为制热节流支路。在制冷运行时,制冷剂由左向右流动,单向阀1开通而单向阀2关闭,从而保证制冷剂全部流经制冷节流支路;在制热运行时,单向阀2开通而单向阀1关闭,从而保证制冷剂全部流经制热节流支路。
当空调器制冷运行且两个压缩机同时工作时,与毛细管5串联的电磁阀7为常开状态,此时制冷剂由左侧进入,经单向阀1、毛细管3/毛细管5及电磁阀7,由右侧流出,此时毛细管3和毛细管5并联起节流作用;当空调器制冷运行且只有一个压缩机工作时,电磁阀7为关闭状态,此时制冷剂经单向阀1和毛细管3由右侧流出,由毛细管3单独起节流作用。
当空调器制热运行且两个压缩机同时工作时,与毛细管6串联的电磁阀8为常开状态,此时制冷剂由右侧进入,经毛细管4,或电磁阀8、毛细管6,再经单向阀2,由左侧流出,是由毛细管4和毛细管6并联起节流作用;当空调器制热运行且只有一个压缩机工作时,电磁阀8为关闭状态,此时制冷剂经毛细管4及单向阀2,由左侧流出,是由毛细管4单独起节流作用。
如图4所示是在图3的基础上再并入一根毛细管后的示意图,即在制冷及制热支路中都增加了一根带串联电磁阀的毛细管,可适用于三个或多个压缩机的空调器,其工作原理与图3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中的电磁阀7、8可采用现有空调器中常用的电磁阀,并由空调器的控制电路控制各个电磁阀的开/闭。

Claims (4)

1、一种空调器,其中至少设有两个压缩机,所述各个压缩机共用同一套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装置包括并联连接的制冷节流支路和制热节流支路;在每一条节流支路中分别设有单向阀和至少两根毛细管,所述单向阀与各根毛细管之间相互串联,在其中至少一根毛细管的两端还并联有一个电磁阀;所述制冷节流支路中的单向阀方向与所述制热节流支路中的单向阀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设有两个压缩机,所述两个压缩机共用所述节流装置;在所述制冷节流支路和制热节流支路中,分别设有一个单向阀和两根毛细管,所述单向阀和两根毛细管这三者之间串联连接,所述电磁阀并联在第一根毛细管的两端、或并联在第二根毛细管的两端。
3、一种空调器,其中至少设有两个压缩机,所述各个压缩机共用同一套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装置包括并联连接的制冷节流支路和制热节流支路;在每一条节流支路中分别设有单向阀和至少两根毛细管,所述各根毛细管之间并联连接,所述单向阀与所述各根毛细管之间串联连接,在其中至少一根毛细管支路中还串联有一个电磁阀;所述制冷节流支路中的单向阀方向与所述制热节流支路中的单向阀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设有两个压缩机,所述两个压缩机共用所述节流装置;在所述制冷节流支路和制热节流支路中,分别设有一个单向阀和两根毛细管,所述两根毛细管之间并联连接后再与所述单向阀串联连接,所述电磁阀并联在第一根毛细管的两端、或并联在第二根毛细管的两端。
CNU032242034U 2003-03-10 2003-03-10 一种空调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600771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032242034U CN2600771Y (zh) 2003-03-10 2003-03-10 一种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032242034U CN2600771Y (zh) 2003-03-10 2003-03-10 一种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600771Y true CN2600771Y (zh) 2004-01-21

Family

ID=34163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03224203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600771Y (zh) 2003-03-10 2003-03-10 一种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600771Y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1776A (zh) * 2011-07-02 2011-11-30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变频制冷系统的节流装置
CN102518733A (zh) * 2011-12-27 2012-06-27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并联毛细管可变阻尼的汽车减振器
CN102518732A (zh) * 2011-12-27 2012-06-27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串联毛细管可变阻尼的汽车减振器
CN103836850A (zh) * 2012-11-20 2014-06-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毛细管匹配工装
CN105864907A (zh) * 2016-04-14 2016-08-17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移动辐射换热装置
CN109269160A (zh) * 2018-08-21 2019-01-25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单系统制冷系统及制冷设备
CN114704976A (zh) * 2022-03-07 2022-07-05 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热泵系统调节补偿装置及控制方法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1776A (zh) * 2011-07-02 2011-11-30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变频制冷系统的节流装置
CN102518733A (zh) * 2011-12-27 2012-06-27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并联毛细管可变阻尼的汽车减振器
CN102518732A (zh) * 2011-12-27 2012-06-27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串联毛细管可变阻尼的汽车减振器
CN102518732B (zh) * 2011-12-27 2014-07-0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串联毛细管可变阻尼的汽车减振器
CN102518733B (zh) * 2011-12-27 2014-07-0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并联毛细管可变阻尼的汽车减振器
CN103836850A (zh) * 2012-11-20 2014-06-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毛细管匹配工装
CN103836850B (zh) * 2012-11-20 2016-05-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毛细管匹配工装
CN105864907A (zh) * 2016-04-14 2016-08-17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移动辐射换热装置
CN109269160A (zh) * 2018-08-21 2019-01-25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单系统制冷系统及制冷设备
CN114704976A (zh) * 2022-03-07 2022-07-05 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热泵系统调节补偿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14704976B (zh) * 2022-03-07 2023-11-28 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热泵系统调节补偿装置及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06595A (zh) 带有脉冲宽度调制吸入阀的串排复缸压缩机
CN109708216A (zh) 模块化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0965364Y (zh) 恒温除湿分体热泵空调机组
CN2600771Y (zh) 一种空调器
CN1250925C (zh) 双压缩机房间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209590C (zh) 一种新型结构的冷暖空调器
CN1445499A (zh) 一种空调器
CN2524147Y (zh) 节能型制冷循环装置
CN1253681C (zh) 热泵空调器的制冷剂流道布置方法及采用该方法的空调器
CN109595848A (zh) 一种三联供空调热水系统
CN203657262U (zh) 空调器
CN2722103Y (zh) 定频一拖二空调器
CN202947389U (zh) 一种制冷量可自动调节的变频冰箱制冷装置
CN2575568Y (zh) 双压缩机房间空调器
CN113932323B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
CN1862154A (zh) 变频空调中对变频压缩机的压力控制系统
CN200943981Y (zh) 热泵空调机组的节流装置
CN1261730C (zh) 提高冷冻能力的双制冷回路冷藏冷冻箱
CN211233143U (zh) 智能比例调节型多功能调温除湿机组
CN202973686U (zh) 一种变频空调的节流装置及空调器
CN205641678U (zh) 热泵机组及其储液单元
CN1172145C (zh) 可替代空调系统室外机中的电子膨胀阀的装置
CN2767875Y (zh) 节能型一拖二空调机
CN2795754Y (zh) 热泵型空调用分路调整装置
CN2814235Y (zh) 管片式热交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