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578054Y - 改良的夹部变体结构 - Google Patents

改良的夹部变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578054Y
CN2578054Y CN 02257550 CN02257550U CN2578054Y CN 2578054 Y CN2578054 Y CN 2578054Y CN 02257550 CN02257550 CN 02257550 CN 02257550 U CN02257550 U CN 02257550U CN 2578054 Y CN2578054 Y CN 257805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tility
model
nut
folder portion
vari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225755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智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0225755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57805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57805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57805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改良的夹部变体结构,主要包括一扳手本体,在该扳手本体的套筒端部设有一变体孔,该变体孔是由复数个凹弧面所环绕构成,其中在该凹弧面与凹弧面之间形成设有复数凸体,该复数凸体之间并形成设有一个以上的凹部,上述结构相组合构成改良的夹部变体结构,借由上述结构,可以达到适用于不同规格的螺母,以及使用时具有使螺母应力分散的优良功效,确实相当具有产业利用价值。

Description

改良的夹部变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动工具领域用于紧固、连接、拆卸、或夹持的工具中的扳手,特别是涉及一种改良的夹部变体结构。其是在扳手本体的套筒端部设有一变体孔,该变体孔是由复数个凹弧面环绕构成,在凹弧面与凹弧面之间设有复数凸体,利用该凹弧面与凸体的设置,而可达到适用于不同规格的螺母,以及使用时具有使螺母应力分散的优良功效,而成为一种相当具有实用性及进步性的新设计,适于产业界广泛推广应用
背景技术
当前一般现有常见的改良的扳手结构,主要是令其在套合螺帽而转动时更具有结构稳固性,其中众所皆知,扳手在使用上需要适用于不同种类的螺帽,以美制或英制螺帽而言,由于其国别的不同,在制造上便会造成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举例而言,英制螺帽11/16英寸,相对于美制则为17MM,而若再将英制螺帽换算为美制尺寸则为17.28MM,而这0.28MM即会造成扳手使用时的不便,因此如何避免因为误差值而造成螺帽滑牙情形的产生,便成了业界长久所改良的目标。而观察研究当前业界所改良的扳手结构,请分别参阅美国专利第4765211号、第3903764号、第5388486号(详见附件二即美国专利第5388486号公告文本)、及第5219392号所示,亦或参阅如台湾专利第310646号、第349458号及第240507号中可知,其主要均是利用在扳手结构上设有不同数目及位置的单点凸部,而达到卡合作用,而其中如台湾新型专利公告第349458号“可同时适用英制及公制之工具”(详见附件一即台湾新型专利公告第349458号公告文本中的图4)即是利用在不同位置设置有不同大小的扳动槽,而达到使用时可以选择大的或小的槽部位置而分别予以套合,然而从此种结构中可知,若真正在使用时将会造成使用者极大的不便,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使用者每使用一次便需要再重新核对套合一次,方可达到使用的目的,然而如此却显得极不具有实用性;
又,以一般的使用而言,若是因为套合部的内部结构是为了适应不同的尺寸,则往往又会造成其卡抵螺帽的结构不够稳定,而且其接触面积过于集中或太少,则又会因为螺帽的受力点少或是过于集中,而产生经常性的磨耗,如此在以后使用时,则容易有滑牙的情形生成,而对螺帽而言,因其无法将本身对于承受螺帽的作用力所产生的应力平均分散之故,因此这也是常见有若需较经常反复调整开启的螺帽时,一般人均会选择具有较多接触点的梅花扳手,而不愿使用开口扳手的原因所在。
上述为现有一般的扳手结构,但由于此种结构在使用上容易造成使用者的不便,以及螺帽本身的应力无法平均分散于扳手的套合部,因此就整体来讲,其存在有实用性不够的缺陷,造成该扳手结构在实际应用上,未能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扳手的夹部结构仍存在有诸多的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
为了解决现有的扳手的夹部结构的缺陷,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的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扳手的夹部结构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改良的夹部变体结构,能够改进一般市面上现有常规的扳手夹部结构,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扳手的夹部结构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改良的夹部变体结构,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使现有习用的扳手结构在使用上不仅可以适用于不同规格的螺帽,而且更可以利用其不同着力点的结构,而具有应力分散、结构增强的优良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夹部变体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可以改善现有习用扳手结构所存在的造成螺帽容易磨耗的缺点,而更具有实用性,且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改良的夹部变体结构,主要包括一扳手本体,其特征在于在该扳手本体的套筒端部设有一变体孔,该变体孔是由复数个凹弧面所环绕构成,其中在该凹弧面与凹弧面之间形成设有复数凸体,该复数凸体之间并形成设有一个以上的凹部,上述结构相组合,构成改良的夹部变体结构,可达到适用于不同规格的螺母以及使用时具有使螺母应力分散的优良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改良的夹部变体结构,其中所述的凹弧面与凹弧面之间的复数凸体,其亦可设置为在二者间设置有一辅助抵靠面的结构,且该辅助抵靠面与凸体呈交错设置的结构。当使用者在抵靠时可藉由该辅助抵靠面达到强化其与螺帽更为紧密抵靠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改良的夹部变体结构,主要包括一扳手本体,在该扳手本体的套筒端部设有一变体孔,该变体孔是由复数个凹弧面所环绕而构成,其中在该凹弧面与凹弧面之间形成设有复数凸体,该复数凸体之间并形成设有一个以上的凹部,本实用新型借由上述结构,可达到适用于不同规格的螺母以及使用时具有使螺母应力分散的优良功效,确实相当具有产业利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完全没有现有的扳手的夹部结构存在的缺陷,而且可以使得本实用新型改良的夹部变体结构更加稳固及多变化,因此可达到相当的实用性,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兹将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具体说明如下:
1、本实用新型改良的夹部变体结构,其主要是由复数个凹弧面及凸体所构成,利用该凹弧面而可达到适用于不同规格螺帽的功效。
2、本实用新型改良的夹部变体结构,借由所设置的凸体可以达到分散螺母在使用时所产生的应力集中的缺陷。
3、本实用新型改良的夹部变体结构,借由所设置的两凸体可以令其在换向使用时,具有较佳的使用效率。
4、本实用新型改良的夹部变体结构,借由所设置的辅助抵靠面,可令其在卡抵时更具有稳固性。
5、本实用新型改良的夹部变体结构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在使用上更适于实用,更能符合使用者对于扳手产品的需求,能够给予消费者更佳的选择,而能够大幅提升其整体效益性,从而更为适于实用。
6、本实用新型确实可以达到实用上的功效,不仅使用方便,不需烦杂的手续,而且结构成形的加工更是简便,符合成本效益,而确实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适于产业界广泛推广使用。
7、本实用新型在结构设计、使用的实用性及成本效益上,确实完全符合产业发展所需,并且所揭露的结构是前所未有的创新设计,其既未见于任何刊物,在申请前更未见有相同的结构特征公知、公用在先,且市面上亦未见有类似的产品,即在同类产品中均未见有类似的结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实具有新颖性。
8、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确比现有的扳手结构更具技术进步性,且其独特的结构特征及功能亦远非现有的扳手结构所可比拟,较现有的扳手结构更具有技术上的进步,并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而确实具有创造性。
9、本案申请人是实际生产制造手工具的公司,发展此类产品已有十数年的经验,对于现有的扳手结构所存在的问题及缺陷相当了解,而本实用新型即是根据上述缺陷研究开发而创设的,其确实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及功效,不但在空间结构型态上确属创新,而且较现有的扳手结构确实具有相当的增进功效,且较现有习知产品更具有技术进步生及实用性,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优良功效,而确实具有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改良的夹部变体结构,具有上述诸多优点及实用价值,在空间结构型态上确属创新,在技术发展空间有限的领域中,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且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而确实具有增进的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改良的夹部变体结构的外观分解立体图。
图2是图1中A-A剖面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改良的夹部变体结构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改良的夹部变体结构的实施例动作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改良的夹部变体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
图7是图6中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改良的夹部变体结构的再一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
图9是图8中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改良的夹部变体结构的又一实施例的动作剖面图。
图11是图10中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改良的夹部变体结构使用于不同尺寸的状态示意图一。
图13是图12中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改良的夹部变体结构使用于不同尺寸的状态示意图二。
图15是图14中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1---扳手本体    2---变体孔
21--凹弧面      22--凸体
23--凹部        24--辅助抵靠面
A---转换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改良的夹部变体结构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改良的夹部变体结构,其主要包括一扳手本体(1),在该扳手本体(1)的套筒端部设有一变体孔(2),该变体孔(2)是由复数个凹弧面(21)所环绕构成,其中在凹弧面(21)与凹弧面(21′)之间形成设有两凸体(22、22′),该两凸体(22、22′)之间并形成设有凹部(23),上述结构相组合,构成本实用新型改良的夹部变体结构。
请参阅图6、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使用于不同尺寸的螺帽时,当其使用于较小尺寸的螺帽时,可直接将螺帽抵靠于本实用新型的凸体(22’)的较外缘;又当使用于中尺寸的螺帽时,即如图12、图13所示,该螺帽可抵靠于凸体(22’)的中段;另当其使用于大尺寸的螺帽时,则如图14、图15所示,此时因该两凸体(22、22’)为均抵靠于螺帽,则又可达到顺利抵顶螺动的功效;另再请参阅图8、图9所示,则是为反向转动时的示意图。
请再参阅图6、图7所示,因本实用新型设有两凸体(22、22’)可以有效的缩短其在逆时针及顺时针的转换距离(A),如此而可加速使用者在旋转时的变换速度,进而可提升使用时的速率,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再者,请参阅图10、图11所示,为了令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上更具稳固性,本实用新型亦可令其两凸体(22、22’)的结构设置为利用二者间距设置成一辅助抵靠面(24)与凸体(22、22’)交错设置的结构,当使用者在抵靠时,可以藉由该辅助抵靠面(24)而达到强化其与螺帽更为紧密抵靠的功效。
请再参阅图12、图13所示,当本实用新型使用于中尺寸的螺帽时,又可利用该两凸体(22、22’)的多点接触而达到分散螺帽应力的优良功效,从而可以避免产生现有习知扳手夹部结构中所存在的螺帽因承受套合部的单点应力,而有螺帽边部结构损坏造成滑牙情形的缺陷,因此若能在选用时以较经常使用尺寸的螺帽为基准点,即可达到在一般使用时均具有如图所示的双点承受力,而可确切有效的达到使螺帽应力分散的功效。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项技术的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2)

1、一种改良的夹部变体结构,主要包括一扳手本体,其特征在于在该扳手本体的套筒端部设有一变体孔,该变体孔是由复数个凹弧面所环绕构成,其中在该凹弧面与凹弧面之间形成设有复数凸体,该复数凸体之间并形成设有一个以上的凹部,上述结构相组合构成改良的夹部变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夹部变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凹弧面与凹弧面之间的复数凸体,其亦可设置为在二者间设置有一辅助抵靠面的结构,且该辅助抵靠面与凸体呈交错设置的结构。
CN 02257550 2002-09-27 2002-09-27 改良的夹部变体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7805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2257550 CN2578054Y (zh) 2002-09-27 2002-09-27 改良的夹部变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2257550 CN2578054Y (zh) 2002-09-27 2002-09-27 改良的夹部变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578054Y true CN2578054Y (zh) 2003-10-08

Family

ID=33725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225755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78054Y (zh) 2002-09-27 2002-09-27 改良的夹部变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578054Y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578054Y (zh) 改良的夹部变体结构
CN2566987Y (zh) 改良结构的活动扳手
CN1293992C (zh) 改良结构的活动扳手
CN2581123Y (zh) 具有高扭力值的棘轮扳手结构
CN2574840Y (zh) 改良的开口工具的扳动结构
CN1283417C (zh) 改良的棘轮的控向结构
CN2562927Y (zh) 改良的棘轮的控向结构
CN1293993C (zh) 改良的棘轮扳手
CN2562929Y (zh) 改良的棘轮的控向结构
CN2715919Y (zh) 一种往复式扳手
CN2566988Y (zh) 改良的棘轮的控向结构
CN2562930Y (zh) 改良的棘轮的控向结构
CN1467053A (zh) 改良的棘轮的控向结构
CN2685115Y (zh) 轮毂暨轮毂用飞轮的双向棘齿组件
CN2578047Y (zh) 适用于狭隘空间及多角度使用的夹钳
CN2719500Y (zh) 一种改良结构的梅花扳手
CN1147381C (zh) 一种棘轮及其棘动工具
CN2534088Y (zh) 改良结构的五通碗组
CN1459357A (zh) 棘轮式扳口的控制结构
CN2562928Y (zh) 改良的棘轮的控向结构
CN2566989Y (zh) 改良的棘轮的控向结构
CN1459358A (zh) 多功能简易组合工具组
CN1281379C (zh) 改良的棘轮的控向结构
CN210819309U (zh) 一种斜齿啮合型扳手
CN2642465Y (zh) 无段式棘轮扳手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1008

Termination date: 2011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