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562581Y - 竹制方格簇 - Google Patents

竹制方格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562581Y
CN2562581Y CN 02276259 CN02276259U CN2562581Y CN 2562581 Y CN2562581 Y CN 2562581Y CN 02276259 CN02276259 CN 02276259 CN 02276259 U CN02276259 U CN 02276259U CN 2562581 Y CN2562581 Y CN 2562581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mboo
length
rectangle
cocoon
right ri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227625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国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0227625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562581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562581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562581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竹制方格簇,由上、下竖板和左、右横板构成矩形框架;上述框架中设置有若干个与上、下横板平行的横向隔断以及若干个与左、右竖板平行的纵向隔断,该横向隔断和纵向隔断均由两根以上,位于同一平面的竹扦所构成。它提供的结茧空间规则有序,透光透气效果俱佳,能有效提高蚕茧质量,增加蚕茧产量;并具有竹木结构耐浸泡、耐腐蚀,经久耐用的特点。

Description

竹制方格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业用具,特别是养蚕结茧器具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在养蚕业方面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在蚕子吐丝结茧的方面却改进甚少。迄今为止,已知的蚕子吐丝结茧器具有蔑折簇、竹扦簇以及纸板方格簇等。蔑折簇、竹扦簇所提供的结茧空间不规则,结茧时形成的乱丝较多,茧子的形状任其自然,圆形度较差,不利于缫丝;而纸板方格簇形成的结茧空间规范划一,有利于调整茧形,但是,它不能用水洗,不能经受太阳晒,更不能采用消毒药水浸泡消毒,难以反复多次使用,其次,其通风透光效果较差,不能完全满足蚕子吐丝结茧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竹制方格簇,它具有规则的结茧空间,又能耐水洗日晒、满足多次反复使用的要求。该目的由以下设计加以实现:一种竹制方格簇,其特征在于,由左、右竖板和上、下横板构成矩形框架;上述框架中设置有若干个与上、下横板平行的横向向隔断以及若干个与左、右竖板平行的纵向隔断,该横向隔断和纵向隔断均由两根以上,位于同一平面的竹扦所构成。从上述设计中可见,矩形(含正方形)框架中,由两根以上、位于同一平面竹扦作为横向和纵向隔断,将矩形框架内部空间分割成许多独立的、规则的矩形单元。上述若干单个的矩形单元组合成竹扦方格簇,其结茧空间规则有序,有利于蚕子结横营茧,可减少脚茧的生成,(参见下面的试用结果报告);由多根竹扦所围成的结茧空间具有很好的透风和采光效果,有利于蚕子的吐丝结茧(对纸板方格簇来说,其结茧空间透风采光只有前后两面,影响蚕子的吐丝结茧)。清除浮丝简便、彻底;能使用采茧器,节省采茧时间;同时,制作上对竹子无选择性,原料来源广泛,造价低廉,易于蚕农接受;它完全能够用水洗,能用太阳晒,能用消毒药水浸泡,有利于预防蚕病。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示出,由左、右竖板1、2和上、下横板3、4构成矩形框架,包含长方形框架以及正方形框架,该框架还可通过设置纵向分隔板11和横向分隔板12将上述框架分隔成“田”字形的长方形框架或“田”字形的正方形框架(纵向分隔板11与左竖板1平行,横向分隔板12与上横板3平行),最好是将上述长方形框架或正方形框架的内部空间均分为4等分的“田”字形框架。上述多种框架中,均设置若干个与上、下横板平行的横向隔断和若干个与左、右竖板平行的纵向隔断,该横向、纵向隔断均由两根以上(最好是三根)、位于同一平面的竹扦所构成。附图中,整个框架采用杉木板(当然不排除其它木板甚至塑料板等)木板宽度均为3.6cm,厚度为1.1cm。作为横向隔断的三根竹扦5、6、7与作为纵向隔断的三根竹扦8、9、10逐一交错设置,即附图中按由外向里方向竹扦的顺序是:竹插8、竹扦7、竹扦9、竹扦6、竹扦10、竹扦5。为了方便搬动,左、右竖板1、2的长度应大于上述框架中矩形部分对应的边长,一种情况是,左、右竖板在该矩形框架的对应边长的两端均向外伸出,如附图所示,另一种情况是,上、下竖板仅在其一端向外伸出,即仅具有在矩形框架上向上伸出的部分,而左、右竖板1、2的下端则仅具有矩形框架中对应的边长部分而不向外伸出。竹扦所围成的矩形方格的内空尺寸长为35-45mm,宽为28-35mm,最好是,长为36-40mm,宽为28-30mm。
实施例1:1号簇,框架采用宽3.6cm,厚1.1cm的杉木板,上、下横板3、4,横向分隔板12以及纵向分隔板11的长度均为74.9cm,左、右竖板长均为94.9cm,且在矩形框架的对应边长的两端各向外伸出10cm,框架内部空间具有480个孔格供结茧用。
实施例2:2号簇,框架采用宽3.6cm,厚1.1cm的杉木板,上、下横板3、4,横向分隔板12的长度均为74.9cm,纵向分隔板11的长度均为73.1cm,左、右竖板的长度均为93.1cm,且在矩形框架的对应长的两端各向外伸出10cm。
实施例3:3号簇,上、下横板3、4,横向分隔板12的长度均为74.9cm,纵向分隔板11的长度均为73.1cm,左、右竖板1、2的长度均为91.3cm,且在该框架的矩形的对应边长的两端各向外伸出10cm。
制作方法:选择生长期3年以上的竹子,按设计要求锯成筒后,再划成竹签。然后按1号、2号、3号簇的长度,制作小杉木板,制作好后,按设计要求钻孔,每个小框的杉木板,横向的,每块钻9排孔,每排3个孔;纵向的,每块钻11排孔,每排4个孔,钻好孔后,将6块杉木板作成长方形木框,中间呈十字的两块小杉木板,便将长方形木框隔成相等的4个小框。接头处用铁钉钉紧,防止滑落。木框作好后,将竹签分别从纵向、横向、穿入各小木框四方孔内,穿时,无论横向,还是纵向,都要每排依次穿完后,再穿另一排的。各排竹签穿好后,方格簇便制作完成。
本新型试用结果报告
一、本新型试用情况
  编号   季节   蚕农   孔格  结茧(粒)   茧色   正茧  球形茧  短椭圆茧 蚕种
1   2001年晚秋茧 刘淑明 480 442 白净 421(95%) 6 45 菁松×皓月
2   2001年晚秋茧 杨家云 480 424 白净 408(96%) 9 55 菁松×皓月
3   2002年夏茧 刘淑明 480 438 白净 420(95%) 15 90 洞庭×碧波
4   2002年夏茧 杨林焱 480 422 白净 412(97%) 40 160 洞庭×碧波
5   2002年夏茧 阮中贵 480 442 白净 427(96%) 20 洞庭×碧波
二、本新型试用所结茧形(球形茧、矩椭圆形茧)与现有茧形对照表
                                                                单位:厘米、克
球形茧(本新型) 短椭圆茧(本新型)      品种固有形茧 蚕种 季节
茧量  长度 形状  缩短  茧量 长度 形状 缩短  茧量 长度
2.2  3.1 球形  0.6  2.2  3.3 短椭圆 0.4  2.2  3.7 洞庭×碧波 2001年夏茧
2.2  3.1 球形  0.6  2.2  3.3 短椭圆 0.4  2.2  3.7
2.2  3.1 球形  0.6  2.2  3.4 短椭圆 0.3  2.2  3.7
2.1  2.9 球形  0.7  2.1  3.2 短椭圆 0.4  2.1  3.6 洞庭×碧波 2002年夏茧
2.1  2.9 球形  0.7  2.1  3.3 短椭圆 0.3  2.1  3.6
2.1  3.1 球形  0.5  2.1  3.3 短椭圆 0.3  2.1  3.6
2  3.1 球形  0.6  2  3.3 短椭圆 0.4  2  3.7 菁松×皓月 2002年春茧
2  3.1 球形  0.6  2  3.3 短椭圆 0.4  2  3.7
2  3.1 球形  0.6  2  3.3 短椭圆 0.4  2  3.7
注:品种固有形茧,各对照区均用一粒纸板方格簇上的标准茧作对照。
三、本新型试用蚕茧测试结果
本新型方格簇试用的2001年夏季洞庭×碧波蚕茧,在农业部蚕桑产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进行茧丝质量检验成绩是:椭圆形茧的上车率97.3%,茧丝长1048米,解舒丝长774米,解舒率73.88%,解舒缫折255公斤;短椭圆形茧的上车茧率为98.04%,茧丝长1059米,解舒丝长883米,解舒率83.37%,解舒缫折247公斤。
四、本新型方格簇试用分析与总结
1、本新型方格簇蚕茧单产30公斤左右、35公斤左右、40公斤左右,设计成1号簇、2号簇、3号簇。在人类养蚕史上,首次探索到了让不同养蚕水平的蚕农使用不同规格蚕蔟的方法,和诱导不同品种,不同季节的蚕结符合缫丝工艺要求的球形茧、短椭圆形茧(蚕茧实际产量越接近蚕蔟要求的产量越显效)的方法,并且能减少浮丝,增加有效丝,增加蚕茧产量。
2、每片方格簇能上432-480头熟蚕,与篾折簇相比,具有上蚕头数多,不翻簇的优点,又克服了篾折簇不能单孔结茧,下脚茧多,不利于提高茧丝质量的缺点。养一张蚕用35-45片则可。由于是竹木结构,硬度较大,采茧可以使用采茧器,能节省劳力。
3、本新型方格簇主材料是竹签和杉木,两种材料均具经久耐用,耐腐蚀和浸泡的特性,使用时间可达13年左右,能降低养蚕成本。它的每个孔四面通风透光(纸板方格簇只有两面通风透光),利于提高茧丝质量,而且随着使用年数增加,主材料竹签更干燥、轻巧,吸湿性更强,茧丝质量会更好。
4、本新型方格簇,克服了纸板方格簇不能洗,不能用消毒药液浸泡,无法彻底消毒的缺陷,浸泡消毒、清除浮丝,在含有效氯1%的漂白粉液中浸泡时便同时进行,浸泡结束,用清水冲洗后,干净如新。
5、局部损坏,更换也容易。
6、本新型方格簇的缺点是比纸板方格簇重,收藏占地与篾折簇相当。

Claims (9)

1、一种竹制方格簇,其特征在于,由左、右竖板(1、2)和上、下横板(3、4)构成矩形框架;上述框架中设置有若干个与上、下横板(3、4)平行的横向隔断以及若干个与左、右竖板(1、2)平行的纵向隔断,该横向隔断和纵向隔断均由两根以上,位于同一平面的竹扦所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制方格簇,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架中还设置有将矩形框架分隔为“田”字形框架的纵向分隔板(11)和横向分隔板(12);纵向分隔板(11)和左竖板(1)平行,横向分隔板(12)和上横板(3)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竹制方格簇,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分隔板(11)和横向分隔板(12)将矩形框架内部空间均分为4等分。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竹制方格簇,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竖板(1、2)的长度大于上述框架中矩形部分的对应边长;所述横向隔断以等间矩设置;所述纵向隔断以等间距设置;所述框架均采用杉木板,其宽度均为3.6cm,厚度1.1c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竹制方格簇,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隔断和纵向隔断均由三根竹扦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竹制方格簇,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隔断的竹扦(5、6、7)与纵向隔断的竹扦(8、9、10)逐一交错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竹制方格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横板(3、4)、横向分隔板(12)以及纵向分隔板(11)的长度均为74.9cm,所述左、右竖板(1、2)的长度均为94.9cm,且在所述框架的矩形对应边长的两端各向外伸出10cm;所述竹扦所围成的矩形的内空尺寸为35-45mm,宽为28-35mm。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竹制方格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横板(3、4)和横向分隔板(12)的长度均为74.9cm,所述纵向分隔板(11)的长度为73.1cm,左、右竖板(1、2)的长度均为93.1cm,且在所述框架的矩形的对应边长的两端各向外伸出10cm。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竹制方格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横板(3、4)和横向分隔板(12)的长度均为74.9cm;所述纵向分隔板(11)的长度为71.3cm;所述左、右竖板(1、2)的长度均为91.3cm,且在所述框架的矩形对应边长的两端各向外伸出10cm;所述竹扦所围成的矩形内空尺寸长为36-40mm,宽为28-30mm。
CN 02276259 2002-08-28 2002-08-28 竹制方格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62581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2276259 CN2562581Y (zh) 2002-08-28 2002-08-28 竹制方格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2276259 CN2562581Y (zh) 2002-08-28 2002-08-28 竹制方格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562581Y true CN2562581Y (zh) 2003-07-30

Family

ID=33740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227625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62581Y (zh) 2002-08-28 2002-08-28 竹制方格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562581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47781B2 (en) 2006-10-18 2023-05-16 Rai Strategic Holdings, Inc. Tobacco-containing smoking articl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47781B2 (en) 2006-10-18 2023-05-16 Rai Strategic Holdings, Inc. Tobacco-containing smoking articl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58843B (zh) 多功能蚕具
CN202262323U (zh) 太平洋牡蛎与龙须菜套养浮筏
WO2017004936A1 (zh) 一种获得线纹海马杂交优势的育种方法
CN105075770B (zh) 一种用于桃适度密植的高光效双株细v字形栽培方法
CN101317550A (zh) 杂交贻贝的人工育苗方法
CN103262818A (zh) 一种开发优质野生青虾用于养殖的方法
CN2562581Y (zh) 竹制方格簇
CN104396836B (zh) 一种河川沙塘鳢定向交配及家系培育的方法
CN101361467B (zh) 常见滩涂贝类育成杂交方法
CN112790164B (zh) 一种适应工厂化全龄人工饲料育专用蚕品种的选育方法
CN1478387A (zh) 竹制方格簇
CN101611693A (zh) 一种野生礁膜的苗种采集和培育的方法
CN111758678A (zh) 一种营茧采茧复合簇具
CN2450880Y (zh) 竹制格簇
CN102369910A (zh) 蚕簇
CN202354238U (zh) 蚕簇
CN102687694B (zh) 一种刺参选育新品系的选育方法
CN102487886A (zh) 鳄龟种质选良方法
CN115486412A (zh) 一种高效创制银鲫新多倍体雌核生殖克隆系的方法
CN2759172Y (zh) 蚕用方格蔟具
CN209995157U (zh) 一种用于龙虾养殖的多层箱体结构
CN202890248U (zh) 横栅无格熟蚕上簇器
CN105660494A (zh) 一种浅海网箱仿刺参循环养殖设施及养殖方法
CN101658152B (zh) 虾夷扇贝天然苗种中间育成方法
CN1879471A (zh) 一种培育海水珍珠的优良细胞小片贝的育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