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462581Y - 组装式端子内模结构 - Google Patents

组装式端子内模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462581Y
CN2462581Y CN 01210140 CN01210140U CN2462581Y CN 2462581 Y CN2462581 Y CN 2462581Y CN 01210140 CN01210140 CN 01210140 CN 01210140 U CN01210140 U CN 01210140U CN 2462581 Y CN2462581 Y CN 2462581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inner module
model
utility
assembly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121014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明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0121014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462581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462581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462581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组装式端子内模结构,二端子之插脚部近其夹线部之端位设至少一定位孔,该部位之两侧表面分别以塑胶成型一第一内模块及一第二内模块;该第一、第二内模块相对应分别设至少一凸柱及一凹槽,该凸柱插入该凹槽中,将二端子定位结合,可快速地同时完成端子定位及内模组装,减少组装工时,各端子定位结合稳固,整体结构强度增加,方便后续灌注成型插头外座,插头、插座的瑕疵率大大减少。

Description

组装式端子内模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插头、插座有关,尤指一种用于组装插头和插座的组装式端子内模结构,将端子对应结合即可完成定位。
一般具有内模座的插头(请参阅图1),主要包含一概呈三角块状的内模座10,该内模座10相当于在三顶点位置分别穿设接地端子11、第一端子12及第二端子13,各端子11、12、13的一端为插脚部111、121、131,另一端则为夹线部112、132,用来夹置一电线的裸线。
前述内模座10的主要作用在于可预先将接地端子11、第一、第二端子12、13定位,在包覆灌注插头外座时防止端子位移并可增加插头结构强度。习用内模座10系可直接以塑胶材料灌注包覆于各端子,惟各端子11、12、13在灌模时的定位问题必须加以注意,否则一旦端子稍有位移,覆上内模座10的插头结构即为瑕疵品,无法进行插头外座的灌模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装式端子内模结构,可快速地完成端子定位及内模组装,无需再进行习用者灌注成型内模座或将端子插置于内模座之制程或手续。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在于端子的内端部以塑胶材料成型一内模块,二相对应之内模块上分设凸柱及凹槽,使内模块彼此卡合固定,形成端子内模结构。
具体地说:
一种组装式端子内模结构,主要具有二相对应之端子及一接地端子,每一端子均具有一插脚部及一夹线部;其特征在于:
其中一端子之插脚部近其夹线部之端位设至少一定位孔,并在该部位的两侧表面以塑胶成型一第一内模块;
另一端子插脚部近其夹线部之端位亦设至少一定位孔,并在该部位的两侧表面以塑胶成型一第二内模块;
该第一、二内模块的对应面分别设至少一个凸柱及一个凹槽,该凸柱插入该凹槽中,将二端子定位结合。
该定位孔呈长孔状。
该定位孔呈圆孔状。
该插脚部设有两个圆形的定位孔。
该第一内模块上设有多个凸柱,该第二内模块上设有相应个数的凹槽。
该第一、二内模块与该接地端子对应之侧面分别设一插槽。
该接地端子的插脚部近该夹线部之部位以塑胶成型一第三内模块;该第三内模块之底部设有二凸柱,该二凸柱插入第一和第二内模块的插槽中。
本实用新型进步效果是:可大量减少组装工时,各端子稳固定位结合,且以内模块增加整体结构强度,方便执行后续灌注成型插头外座的制作过程,使插头、插座的瑕疵率大大减少。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习用插头内模之立体图。
图2系第一实施例端子条之立体外观图。
图3系图2A-A剖视图。
图4系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之剖视图。
图5系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之剖视图。
图6系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端子条之立体外观图。
图7系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组合成的插头内部结构立体图。
图8系图7B-B部视图。
图9系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端子条之立体外观图。
图10系本实用新型第一及第五实施例之组合外观图。
图11系图10C-C剖视图。
图12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插座之立体图。
请参阅图2、图3。本实用新型以金属导电材料制成连续状的端子条20。而端子条20上每一端子21均包含一平片状的插脚部22及一半弧状的夹线部23。该插脚部22近开放端设有一圆孔221,该圆孔221的功用之一是在端子的夹线部22进行夹线或灌制插头外座时,能以一定位元件串插在该圆孔221中,使端子定位。
该插脚部22近夹线部23的端位另贯设一圆孔状的定位孔222,将端子21设有该定位孔222的端部的两侧表面以塑胶材料灌注成型,使该端子条20上两两相邻成对的端子21分别具有一第一内模块30及一第二内模块40,藉由灌注入该定位孔222中的塑胶材料,使该内模块如同具有凸柱般地卡掣于该定位孔222中,进而使内模块被固定。由于制成第一、第二内模块30、40的塑胶材料灌注并完全紧实地填塞于该定位孔222中,故该第一、第二内模块30、40除非施以极大的外力,否则不易出现转动的情形。
由图2视之,该第一、第二内模块30、40之上表面分别设一凸柱31及一凹槽41,两相背之侧表面分别设一插槽32、42。
将每一端子21的夹线部23均予夹压电源线的裸线,并将端子条20裁切形成多个独立的端子21,将二端子21的第一、第二内模块30、40相对,将该凸柱31设入该凹槽41中,彼此紧配合定位即完成如图7、图8所示的插头构造,二端子21之间因该第一、第二内模块30、40而间隔成预定的距离,并且彼此牵制定位,即可进行插头外座90之注模制程。
图4系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之剖视图,其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之差异仅在于该定位孔222’系呈长孔状,藉此可彻底杜绝第一、第二内模块30、40可能发生转动的情形。
图5系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之剖视图,其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之差异仅在于该插脚部22设有两个定位孔222’,藉此同样可避免第一、第二内模块30、40出现转动的可能。
图6系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之立体外观图。其与第一实施例之差异在于该第一、第二内模块30、40之凸柱31’及凹槽41’为多数个;当二端子21相对应令凸柱31’插入凹槽41’中,即可杜绝二端子21出现滑转的可能性。前述第二、三、四实施例之结构亦组合呈如图7所示之插头结构。
图9系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之立体外观图,本实用新型以金属导电材料制成连续状的接地端子条50。该接地端子条50上之每一接地端子51均包含一圆管状之插脚部52及一半弧状的夹线部53。该插脚部52近该夹线部53之部位以塑胶材料灌注一第三内模块54;该第三内模块54之底部设有二凸柱541。
请参阅图10、图11,以第一、第二或第三实施例之端子21的第一、第二内模块30、40并合后,其侧边的插槽32、42转而朝向上方,将接地端子50之二凸柱541插入该插槽32、42中,即完成接地端子50之定位组装,并且彼此牵制定位,即可进行插头外座90’之注模制程。
本实用新型第一、第二、第三内模块30、40、54的厚度乃参照习见一般插头各端子的距离而定,所以将二端子21、接地端子50的内模块彼此卡合固定,即同步地完成了端子定位及内模组装,无需再进行习用者灌注成型内模座或将端子插置于内模座的制作过程或手续,可大量地减少组装工时,各端子稳固定位结合,且以各内模块增加整体结构强度,更便于执行后续灌注成型插头外座90的制作过程,使插头之瑕疵率大量减少。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第一、第二内模块、第三内模块30、40、54,除了实施于插头结构之外,亦可实施于插座60之端子61、62及接地端子63上。

Claims (7)

1、一种组装式端子内模结构,主要具有二相对应之端子(21)及一接地端子(51),每一端子(21)(51)均具有一插脚部(22)(52)及一夹线部(23)(53);其特征在于:
其中一端子(21)之插脚部(22)近其夹线部(23)之端位设至少一定位孔(222),并在该部位的两侧表面以塑胶成型一第一内模块(30);
另一端子(21)插脚部(22)近其夹线部(23)之端位亦设至少一定位孔(222),并在该部位的两侧表面以塑胶成型一第二内模块(40);
该第一、二内模块(30)(40)的对应面分别设至少一个凸柱(31)及一个凹槽(41),该凸柱(31)插入该凹槽(41)中,将二端子(21)定位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端子内模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定位孔(222)呈圆孔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端子内模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定位孔(222’)呈长孔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端子内模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插脚部设有两个圆形之定位孔(2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端子内模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内模块(30)上设有多个凸柱(31’),该第二内模块(40)上设有相应个数的凹槽(4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端子内模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二内模块(30)(40)与该接地端子(51)对应之侧面分别设一插槽(32)(4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装式端子内模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接地端子(51)之插脚部(52)近该夹线部(53)之部位以塑胶成型一第三内模块(54);该第三内模块(54)之底部设有二凸柱(541),该二凸柱(541)插入该插槽(32)(42)中。
CN 01210140 2001-01-11 2001-01-11 组装式端子内模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462581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1210140 CN2462581Y (zh) 2001-01-11 2001-01-11 组装式端子内模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1210140 CN2462581Y (zh) 2001-01-11 2001-01-11 组装式端子内模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462581Y true CN2462581Y (zh) 2001-11-28

Family

ID=33629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121014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462581Y (zh) 2001-01-11 2001-01-11 组装式端子内模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462581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29773A (zh) * 2016-07-14 2016-11-16 谢潘祥 一种可移动式欧式电源插头内模固定装置
US11276976B2 (en) * 2018-08-02 2022-03-15 Yazaki Corporation Terminal crimping device and terminal crimping method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29773A (zh) * 2016-07-14 2016-11-16 谢潘祥 一种可移动式欧式电源插头内模固定装置
US11276976B2 (en) * 2018-08-02 2022-03-15 Yazaki Corporation Terminal crimping device and terminal crimping metho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81896B2 (en) Plug inner frame with twisted blades
JPH01289716A (ja) モールディング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462581Y (zh) 组装式端子内模结构
CN1960061A (zh) 非焊接式连接用的接插件和与该接插件连接的插头
CN203792588U (zh) 连接器端接件的夹紧定位机构
CN2543232Y (zh) 电源插头结构
CN1187201C (zh) 金属简易夹之制造方法
CN106965376B (zh) 一种嵌件注塑产品的浮动嵌件定位模具结构
CN219543909U (zh) 一种模具斜销结构
CN2578658Y (zh) 一种用于护栏栏杆连接的管接头
CN216831813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镶嵌结构
CN1601830A (zh) 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CN220946234U (zh) 一种模内镶嵌产品用整体镶嵌活动抽芯机构
CN217802906U (zh) 模具的镶件结构
CN217670540U (zh) 组装式电动车后衣架模具
CN214872306U (zh) 后模以及注塑模具
CN217021284U (zh) 一种水密电连接器母头及其模具
CN215472945U (zh) 挤出成型包胶硅胶线条组装机构
CN214890962U (zh) 车灯饰圈及车灯以及车辆
CN2575875Y (zh) 电连接器及制造该电连接器的绝缘壳体的模具
CN2715380Y (zh) 接插件公端端子
CN1179451C (zh) 端子埠本体的内穿穴成型模具及其制品
CN209110942U (zh) 扳手
JPH10166387A (ja) 中空成形品の製造方法とその成形型装置
CN2554848Y (zh) 胶注式转向插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