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372005Y - 健身弓 - Google Patents

健身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372005Y
CN2372005Y CN 99211299 CN99211299U CN2372005Y CN 2372005 Y CN2372005 Y CN 2372005Y CN 99211299 CN99211299 CN 99211299 CN 99211299 U CN99211299 U CN 99211299U CN 2372005 Y CN2372005 Y CN 2372005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w
cord
building
elasticity
elasto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9921129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涂金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9921129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372005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372005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372005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健身弓,其特征是于一中空的弓体内设置一弹性体,并设置有一与弹性体两端连接的弹性弦体,藉此构成一种同时具备多种运动锻炼功能,并且可随身携带使用的健身弓。该健身弓藉由弹性体与弹性弦体之间的相互配合来达到运动锻炼的效果,可增加健身弓使用的安全性,可提高健身弓使用弹性和实用性。

Description

健身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身运动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健身弓,尤指可随时随地使用,并且同时具备多种不同运动训练效果的健身弓。
一般人除运动外,另会以辅助的运动器械来协助锻炼肌耐力,来进一步加强体力,尤其是对运动员而言,其本身除需具有良好的技术外,往往必需再通过运动器械的协助,来提高其肌肉的耐力及体力,以提高其运动的成绩;又一般用来协助锻炼肌耐力所用的器械不外乎如哑铃等小型物品,或重量训练机等大型机械等,然而现有的运动训练器械虽可达到一定的功效,但是在使用上仍有下列各项缺点及不足之处:
1、现有的辅助运动训练器材大都是属于刚性的训练效果,如此操作者在使用的过程中,其肌肉必需全程施力,以一般现有的重量训练机来说,当操作者以把手拉动配重块时,在将配重块重新放回原位的过程中,使用者并不能立即放松施力,否则会因配重块的自然下落,而导致肌肉的受伤,所以常用的训练器械在使用时实存在有一定的危险性。
2、一般现有的辅助训练器械大都仅是运用在锻炼肌肉耐力而已,对于人体上的小肌肉群并无法达到有效的运动锻炼效果,亦无法藉此增进操作者的速度与爆发力,同时常用的运动辅助器材大都仅能配合操作者作直线的运动,无法配合作曲线或交叉等不同方向的运动,所以习用的运动器材在使用上确有其不足之处。
3、现有的辅助运动器材大都仅具单一的功能,而对于欲同时锻炼多处肌肉的使用者而言,便需同时购买多部不同功能的器材,方能符合其真正的需求,如此便会增加使用者经济上的负担与支出。
4、一般的大型运动器材虽具有较佳或较多的运动功能,但是其具有相当大的体积与重量,并无法随身携带,在使用上有时间与场地的限制。
因此,本创作人有鉴于常用辅助运动训练器材结构及使用上的缺点,特经过不断的研究与试验,终于发展了一种能改进常用缺点的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健身弓,其主要是于一中空的弓体内设置一弹性体,于弹性体两端则分别勾设一具可挠性的弹性弦体,及多种不同变化的弦体,并于弓体两端开口上分别枢设有一滑轮,如此可让使用者藉由相对拉动弓体与弹性弦体,来达到多功能的运动、锻炼的效果,以藉此达到提高使用者肌耐力及体力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健身弓,其主要是因使用者是藉由弹性体与弹性弦体的相互配合来达到运动锻炼的效果,所以不仅可有效地具有训练使用者的小肌肉群,来提高操作者的肌肉、体力、速度及爆发力外,亦可避免使用者在操作过程中因不慎而导致受伤,来增加健身弓使用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健身弓,其主要是可利用同一健身弓来作不同方式的实施与操作,以锻炼操作者不同位置肌肉,另外亦可让操作者随身携带健身弓,甚至在跑步、登山时亦能同时使用,以藉此达到提高健身弓使用弹性与实用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健身弓,其特征在于:主要是设置有一中空管状而呈略弧形弯曲的弓体,于弓体内设置有一弹性体,另设置有一同时连接至弹性体两端,并且具有一定弹性与可挠性的弹性弦体。
在弓体两端开口处各枢设有一滑轮。
在弓体两端开口处各形成有一扁平状的扩大部,于扩大部上穿设有一可同时贯穿滑轮的插销。
在弹性体与弹性弦体间设置有亦具一定弹性和可挠性的连接绳体。
在连接绳体两端形成有分别与弹性体和弹性弦体相扣接的扣环。
在弓体近中段位置处设置有一可卡抵于弹性体上的固定栓。
该弹性弦体是为具弹性的绳体。
在弹性弦体上穿设有数个按摩珠。
该弹性弦体为弹性皮带。
该弹性弦体为具按摩珠的弹性按摩弦体。
在弹性弦体两端各设置有一扣勾。
本实用新型的健身弓主要是一中空的弓体内设置一弹性体,并设置有一与弹性体两端连接的弹性弦体,藉此可藉由该健身弓达到多样化的运动及锻炼效果,并让操作者实施的同时,达到伸展、强化的功能,以一并提高使用者的体力、速度、爆发力等,可提高健身弓的实用性,并且藉由具弹性与可挠性的弹性弦体来缓和操作者忽然放松施力所造成的反弹力量,避免操作者在操作的过程中受伤,可增进健身弓使用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健身弓结构轻巧简单,故能让使用者随身携带,而随时随地使用,甚至让操作者在跑步、漫步或登山、旅游的过程中,同时使用健身弓,以藉此来达到提高健身弓使用弹性的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操作方式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操作方式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操作方式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四种操作方式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五种操作方式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六种操作方式的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七种操作方式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八种操作方式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九种操作方式的立体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又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再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第十种操作方式的立体图。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提供一种健身弓,如图1、2所示,由图中可看到,其健身弓主要是设置有一略呈弧形弯曲的中空管状弓体10,于弓体10内设置有一弹性体12,其中该弹性体12可为弹簧、皮带、胶块等具一定弹性及可挠性的物品,另设置有一可由弓体10两端开口穿入,并与弹性体12两端连接的弹性弦体16,而该弹性弦体16则可为具一定伸缩弹性的绳体,而藉由弓体10内弹性体12与弹性弦体16的组合,可构成一种弓状结构的健身弓。
又于弓体10两端开口处各设置有一滑轮14,其中可于弓体10两端形成一扁平状的扩大部102,并于扩大部102上穿设一同时贯穿滑轮14的插销11,以藉此将滑轮14组设在弓体10的开口处,而透过滑轮14的组设,可变更弹性体12与弹性弦体16连结的方向,并减少弹性弦体16被相对弓体10拉动时所产生的磨擦力,另于弹性体12与弹性弦体16间可设置有亦具相当弹性及可挠性的连接绳体18,使弹性体12完全容置于弓体10内部,并使弹性体16完全外露在弓体10外侧,又于连接绳体18两端分别形成有环状的扣环182、184,以便与弹性体12及弹性弦体16相互扣接,同时于弹性弦体16的两端亦设置有可供与连接绳体18的扣环182、184相扣接的扣勾17、172,其次于弓体10近中段的位置处可螺设一穿入弓体10,而卡抵于弹性体12上的固定栓13,以避免弹性体12在健身弓的操作过程中,发生相对弓体10滑移的现象。
在实际使用时,使用者可分别用两手握持弓体10与弹性弦体16,如图3所示,由斜向反向施力,或者如图4所示由正面纵向反向施力,使弹性弦体16因使用者的施力而伸长变形,此时因弹性弦体16是与弹性体12相连接,如图1、2所示,故可在使用者拉动弹性弦体16的同时,藉由弹性体12来提供使用者拉动的反制力量,而藉此一反制力量便可达到运动、训练的效果,而如图3、4所示便可训练使用者手臂的肌肉。
另外亦可让使用者以脚弯取夹制弹性弦体16后,如图5所示,以其双手同时举起弓体10,来拉动弹性弦体16伸长变形,以藉此达到另一种的运动与训练效果,同时也可如图6所示,让使用者以一侧肩部担住弓体10后,以一手扶持弓体10,另一手向下拉伸弹性弦体16,来实施另一种手部的运动与训练,又如图7所示,操作者可将弓体10如挑扁担般将弓体10跨立在肩膀部上后,让双手交叉握持弹性体16,并且同时施力拉伸弹性弦体16,来实施另外一种的运动方式。
此时因弹性弦体16是为一种具可挠性与弹性的物体,所以当使用者在拉动弹性弦体16时,可不需拘泥在直线的运动方向上,可依使用者的施力、需求及个人体力,配合实施直线、曲线或交叉等不同方式的运动方向,来提高健身弓的使用弹性,同时在操作者拉动弹性弦体16的过程中,可让使用者身上的小肌肉群充分达到运动的效果,让健身弓除具备有训练肌力的效果外,亦能同时达到伸展、弹性、助长及强化等不同的功用,来提高操作者的速度与爆发力,而能扩大健身弓的适用范围。
其次健身弓的使用亦可如图8所示,让操作者在以一手握持弓体10后,以一脚抵压弹性弦体16,来拉伸弹性体16,以藉此达到训练腿部肌肉的效果,另外亦可如图9所示,让操作者以躺卧的姿势,而以脚部来拉伸弹性弦体16,如此可让操作者以立姿、从姿、跪姿或躺姿等不同姿势来从事运动与锻炼。
又健身弓在使用时亦可如图10所示,让操作者以单脚站后,再以另脚以后勾的形态来拉伸弹性弦体16,如此不仅可让操作者达到锻炼不同部位肌肉的效果,更可同时训练操作者的平衡性,另外如图11所示,亦可让使用者以双脚同时抵压弹性弦体16后,以双手拉动弓体10,而藉此达到同时锻炼手部与腹部肌肉的效果,并且亦可让使用者坐势的姿势来实施,而使健身弓达到一种如仰卧起坐健身器的功用。
再则,健身弓上所设置的弹性弦体16除可是如图1、2所示的具弹性的绳体外,亦可为如图12所示的弹性皮带162,如此除能达到相同的运动效果外,更可增加弹性皮带162与人体接触的面积,来提高健身弓使用的舒适性,另外于健身弓的弹性弦体16上可另穿设多个按摩珠30,如图13所示,或者将弹性弦体16设置成如图14所示,具有按摩珠30的弹性按摩弦体20,如此除可让操作者在藉由操作健身弓,来达到运动训练的效果外,更可藉由按摩珠30来提供按摩人体身上各穴道的效果,如图15所示,以进一步扩大健身弓的运动范围与效能。
另外,于弓体10内可套设一由橡胶等半软性材质所制成的套管15,如此可藉由套管15的设置,避免弓体10与弹性体12等金属构件直接接触,而发出噪音,可进一步提高健身弓使用的效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确可改进常用健身运动器材结构及使用上的缺点,实为一极具先进性的佳作,且本实用新型未见于刊物或公开使用,符合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要件,故依法具文提出申请。

Claims (11)

1、一种健身弓,其特征在于:主要是设置有一中空管状而呈略弧形弯曲的弓体,于弓体内设置有一弹性体,另设置有一同时连接至弹性体两端,并且具有一定弹性与可挠性的弹性弦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弓,其特征在于:在弓体两端开口处各枢设有一滑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健身弓,其特征在于:在弓体两端开口处各形成有一扁平状的扩大部,于扩大部上穿设有一可同时贯穿滑轮的插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弓,其特征在于:在弹性体与弹性弦体间设置有亦具一定弹性和可挠性的连接绳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健身弓,其特征在于:在连接绳体两端形成有分别与弹性体和弹性弦体相扣接的扣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弓,其特征在于:在弓体近中段位置处设置有一可卡抵于弹性体上的固定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弓,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弦体是为具弹性的绳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健身弓,其特征在于:在弹性弦体上穿设有数个按摩珠。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弓,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弦体为弹性皮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弓,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弦体为具按摩珠的弹性按摩弦体。
11、如权利要求1、7、8、9或10所述的健身弓,其特征在于:在弹性弦体两端各设置有一扣勾。
CN 99211299 1999-05-27 1999-05-27 健身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372005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9211299 CN2372005Y (zh) 1999-05-27 1999-05-27 健身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9211299 CN2372005Y (zh) 1999-05-27 1999-05-27 健身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372005Y true CN2372005Y (zh) 2000-04-05

Family

ID=34004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921129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372005Y (zh) 1999-05-27 1999-05-27 健身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372005Y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94450B2 (en) Variable unweighting and resistance training and stretching apparatus for use with a cardiovascular or other exercise device
EP1832316B1 (en) Training apparatus
US5080353A (en) Aerobic exercise chair
RU2530789C2 (ru) Эргономичная тяговая рукоятка и связанные с ней способы выполнения упражнений
WO2005023372A3 (en) Abdomen, leg and multifunctional body toning exercise machine
CN1299786C (zh) 高尔夫锻炼器
CN111672053B (zh) 一种坐卧式多功能健身康复机
US20130316882A1 (en) Total Workout Device
CN2372005Y (zh) 健身弓
CN203001777U (zh) 新型家庭组合健身器
US20090209396A1 (en) Exercise Apparatus
CN205699150U (zh) 滑动式健身器械
US11116688B2 (en)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exercise equipment and a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CN210121310U (zh) 腿部复健运动器材
CN2766898Y (zh) 塑身健身器
CN206152162U (zh) 老年人肌肉衰减综合征运动疗法工具包
CN200963312Y (zh) 按摩健身器
CN209437956U (zh) 一种多用途健身拉力器
CN2557178Y (zh) 阻力渐增式肌力增强设备
CN2484082Y (zh) 具有辅助回复功能的可摇摆运动器
CN204017285U (zh) 一种腕力健身器
CN221084554U (zh) 一种康复训练装置
CN210205768U (zh) 手指肌肉伸展力量训练器
CN2448407Y (zh) 多功能健身器
JP3106110U (ja) 体操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