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352431Y - 便携式自行车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自行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352431Y
CN2352431Y CN 98225250 CN98225250U CN2352431Y CN 2352431 Y CN2352431 Y CN 2352431Y CN 98225250 CN98225250 CN 98225250 CN 98225250 U CN98225250 U CN 98225250U CN 2352431 Y CN2352431 Y CN 2352431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rt
hinge
fork
casing
gir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9822525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尚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9822525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352431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352431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352431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一种便携式自行车,包括车架、把手、前叉、车轮、车轴、踏脚链轮、座垫组件、车架的主梁向后延伸至后车轮外,此外,还包括一可折叠的铰链和一将铰链锁定的铰链锁定装置,一卷弹簧、一压盖、一把手侧倒锁定装置和一箱体,为此本自行车的把手、车架、车垫等都可折叠并可在折叠后全部收藏到一箱体内,使体积缩至最小、并可手提、拖运,在外出工作购物旅游,乘车乘船中便于携带、摆放、所占空间小、安放整齐,还可避免或防止因露天停车可能引起失窃现象。

Description

便携式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更具体地说,系有关一种便于骑车人携带的便携式自行车。
目前,在市场上可见到的折叠型自行车大多是以车架的折叠为主,以达到自行车以座垫为界的两半对折。这样,仅仅使自行车在长度上缩短,而在其它方面,如高度、体积上并未减小多少,所以除了便于提起搬放外,或在外出工作、购物、旅游,或在办公室或在家中自行车的携带和安放还是显不方便、不紧凑和不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可将自行车折叠起来并收装入箱体内的、供骑车人随身携带和又可在室内文明安放的便携式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法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携式自行车包括:车架、含有把心部的把手、前叉、车轮、车轴、踏脚链轮、座垫组件、链条、把心外套管、撑脚,其中,车架的主梁向后延伸至后车轮外,并在正对后车轮的主梁上设置两根与主梁垂直的横杆,主梁和前支梁在把心外套管和踏脚链轮之间的位置设有被截开的截断面;
所述把手的把心部底端的外壁上设有花键状凸部,所述把心外套管的底部内壁上设有花键状凹部,所述前叉上含有一短的转轴杆;
此外,还包括一可折叠的铰链和一将铰链锁定的铰链锁定装置,一套设在把心部的卷弹簧和一套设在把心上、带孔的压盖以及一安装在把心外套管底端和前叉转轴杆顶端可相对锁定和相对枢轴转动而侧倒的把手侧倒锁定装置,其中,铰链以铰接方式挎设在主梁和前支梁的截断面上;所述把手可通过把心部安装到把心外套管中,并使其把心部花键状凸部与把心外套管的花键状凹部相啮合,所述压盖可与把心部上端的周壁可卸连接,所述卷弹簧套装在把心部上并位于压盖和把心外套管上端。
如以上所述的便携式自行车,其中,所述铰链锁定装置包括一装有插销和弹簧的插头件和一带插孔的插座,其中,插头件安装在铰链的一页上,插座安装在位于插头件正下方的铰链的另一页上。
如以上所述的便携式自行车,其中,把手锁定装置包括两块一侧铰接的上板和下板、一枢轴安装在上板的另一侧上的、下端带有钩部的锁杆、一安装在枢轴上并使锁杆钩部处于向着进入下板下的撑脚弹簧,下板的另一侧下表面上设置有钩锁座和所述把手锁定装置是通过上板和下板各自固定到相对设置的把心外套管底部和转轴杆顶端,所述上板的锁杆钩部可与下板的钩锁座相钩连并使上板和下板保持平面叠合状态。
如以上所述的便携式自行车,其中,所述座垫组件包括一座垫、一丁字管,一叉形支撑杆、一对对中地安装在座垫下表面上的环圈件和一供叉形支撑杆定位的支承座,其中,所述支承座安装在箱体前的主梁上,所述丁字管的横管部枢轴转动地装在箱体的前壁所设的轴座中,竖杆部可移动的插装于座垫下的环圈件中,所述支撑杆的两叉部顶端与座垫下表面两侧的支承件铰接,叉形支撑杆的杆端则插入支承座中。
如以上所述的便携式自行车,其中,还包括一箱体,该箱体为长方形的,在左右两侧的内壁上相对设置两对反L形的凹槽,所述箱体可借助反L形凹槽与横杆两头的插接而可移动地安装在车架后的横杆上。
由以上的技术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自行车是通过将把手、车架、车垫等部件在折叠后全部收藏到一箱体内的方式而达到自行车的箱体化、使体积减小、整体性好,并且在车架上装上提把可用手提、箱体上装上小轮可供手拖拉、如此,便携式自行车在外出工作购物旅游,乘车乘船中便于携带、在办公室或居室内则易于摆放、所占空间小以及安放整齐,可满足文明要求,还可避免因露天停车可能引起失窃现象。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自行车的外观视图;
图2是图1中车架上所安装的铰链和铰链锁定装置放大的立体结构视图;
图3是图2沿铰链锁定装置的插销及平行铰链平面所作的剖视图;
图4是图1中把手和前叉放大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的把手的把心外套管和前义的转轴杆之间所安装的把手锁定装置的立体结构视图;
图6是图1中的座垫和箱体的安装关系的立体结构视图;
图7是图6中座垫底面与丁字管连接关系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图6中座垫底面与叉形支撑杆连接关系的立体视图;
图9是本便携式自行车从使用状态转变到折叠状态并装入箱体内、去除箱体上板后的俯视示意图。
请参阅图1、2和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自行车包括一车架1、一把手2、一前叉3、车轮4、5、车轴6、6′踏脚链轮7、一座垫组件8、链条9和10、一环锁13、一把心外套管24、一箱体50、一撑脚80,其中,车架1由一位于上面并向后延伸至后轮5外的主梁11,一位于主梁前下方并与主梁连接的前支梁12、一连接主梁11中部和前支梁12下端的中支梁13、一端连接中支梁13下部的、另一端作为后轮叉用的后车轮保持叉14和一连接主梁11后端和后车轮保持叉14后端的后支梁15,并且在后车轮5上部的主梁上设有两根与主梁11相垂直交叉安装的横杆16、17。在另一方面,主梁11和前支梁12在前叉3和踏脚链轮7的中间被截断,其相对截断面是18、18′和19、19′。
把手2包括手把21和把心部22,并且在把心部22的下端设有一外壁突出带有花键状凸部23,并且在其中上部设一小孔44。
前叉3含有一叉部31和一位于叉部上的短的转轴杆32。
前车轮和后车轮4、5,前车和后车轴6、6′,以及踏脚链轮7等均可采用已有的结构部件。
把心外套管24其下端具有一扩大的管头34,该管头34扩大的内壁上设有花键状凹部35。
主梁11和前支梁12相连的前端通过焊接与前叉3的转轴杆32杆部。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可折叠的铰链20和一将铰链锁定的铰链锁定装置,一位于把心部上的卷弹簧25、一带孔的压盖26以及一可将把手侧倒和锁定的、安装在把心外套管24底端和前叉转轴杆32端部的把手侧倒锁定装置,其中,铰链20含有由轴绞接的左右二页31、32,可以焊接方式将它们分别固定于主梁11和前支梁12的截断面18、18′和19、19′上;铰链锁定装置则包括一插件27、一倒L形插销28、一弹簧29、一环圈30、一插座33,其中,插件27含有可装容弹簧29的内室46和安装插销28的通孔,内室和通孔彼此贯通,所述环圈30固定于弹簧29下的插销28上,插座33的上表面含有插孔。所述装有弹簧29、插销28等的插件27安装到铰铰链20的右页32的一侧表面上,插座33则安装在插件27的下方、铰链20的左页31的铰链套部34的周面上。在锁定状态,插件中的插销28在弹簧29和环圈30的作用下始终朝下,而使其下部插入插座33的插孔中,让主梁11和前支梁12的前后部以截断面18、18′和19、19′为界保持直线连接;在非锁定状态,可用手上推插销28,使其脱离插座33的插孔,让主梁11和前支梁12在截断面18、18′和19、19′以左的部分,包括把手2、前叉3和前车轮4一起绕铰链20的轴转动,折叠于主梁11和前支梁12截断面以右的部分及后车轮5等上。
请参阅图4和5所示,所述压盖26套装于把心部22上并通过插合,成可装卸连接。所述弹簧25被套装于把心部22上并位于压盖26和把心外套管24上端面之间。如此,当压盖26被轴销45抵档而相对与把心部22固定后,弹簧25被压缩,同时推压压盖26,使把心部22相对把心外套管24向上移动,而达到把心部22下端的花键状凸部23与把心外套管24下端的花键状凹部35相啮合,从而使把手2保持在通常骑车的使用位置。当压盖因轴销45从小孔44中拔出而与把心部22非固定时,把心部22相对把心外套管24向下移动,其花键状凸部23与把心外套管24的花键状凹部35脱离啮合,这时把手2可任意转动,尤其可从原使用位置转动90°,以便为进一步缩小自行车的折叠体积创造有利条件。
把手侧倒锁定装置包括两块其一侧相对铰接的上板36和下板37,上板和下板铰接所用的轴为40,一枢轴地装在上板36的另一侧上、其下部带有钩部41的锁杆38,上板36与锁杆38枢轴连接的连接轴或枢轴为42,一套装在枢轴42上的撑脚弹簧39,该支脚弹簧一个支脚抵靠手锁杆38的后面,另一个支脚抵靠在上板36的上面,而使锁杆38的下部的钩部41总是处于向着下板37的另一侧下表面倾斜和贴靠。另外,所述下板37在另一侧下设有一钩环或稍向下向内弯的钩锁座43。所述把手侧倒锁定装置是通过上板36和下板37各自固定到上下相对设置的把心外套管24底部和前叉的转轴杆32顶端。在自行车使用情况下,上板36的锁杆钩部41则始终与下板的钩锁座43相钩连并使上板36和下板37保持平面相叠合状态。在自行车折叠情况下,用手按压锁杆38的上部,使其钩部41脱离下板37上的钩锁座43,随之把手2和把心外套管24等可相对前叉3枢轴地转动180°左右,侧倒和折叠在前叉3和前车轮4上。
请参阅图6所示,此外,本自行车还的箱体50,为长方形的,在左右两侧的内壁上设有两对反对称的L形凹槽51、51′和52,52',所述主梁11后的横杆16、17两头的各自可插入在L形凹槽51、51′和52,52′中,并且箱体50可借助L形凹槽和横杆16、17的相对移动作用,可沿主梁11的水平方向和与主梁11相垂直的方向,即向前和向下方向移动。在另一方面,箱体50上或内可设置一些活动板,例如箱体的上面和后面的活动板53,当在主梁11上装上提手,使箱体可通过上面活动板而提起,后面的活动板53放下在箱体内能存放衣物。此外,还可在箱体50的前面或一侧面上装拉手54和滚动轮组55拖动拖动
请再参阅图6及7-8所示,座垫组件8包括一座垫81,一丁字管82,一叉形支撑杆83、一对装在座垫81的后壁上的环圈件84和一带中心孔的支承座85,其中,所述丁字管82的横管部利用轴座86可转动把安装到箱体50的前壁上,竖管部可滑动把插装在座垫81下面的环圈件84中,所述叉形支撑杆83其两个叉部各自与座垫81下两个支承件87、87′铰接,而其下杆部的端部可插入到支承座85的中心孔中。以上的安装结构提供了座垫组件8在展开或使用中的结构状态,如图1和5所示。在折叠情况下,将座垫81上翻,丁字管82绕轴座86转动,叉形支撑杆83的下杆部就脱离支承座85,直到座垫81被贴靠到箱体50的前板上。
再请参阅图1所示,本自行车还包括一并联的大小牙轮91、92,大小牙轮通过轴93可枢轴地安装在中支梁13的上部,所述踏脚链轮7通过链条10与小牙轮92连接,所述后车轴6′上的链轮通过链条9与大牙轮91连接。很明显在中支梁13上设置并联的大小牙轮91、92是为了增加踏脚链轮7和后车轴6′上的链轮的转速比,以提高骑车的速度。
又,本自行车上撑脚80也作适当的改进,而成为可与环锁94联动的,例如,将一环锁94安装在车架1的后车轮保持叉14上所设的支板95上,撑脚80其上部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板95稍后面的后车轮保持叉14上,其上端部则与环锁94的揿头可移动连接。这样,在支撑状态,其端部将锁环带入锁紧位置,而在脱离支撑的使用状态,其撑脚80端部转动使锁环退进锁壳中。
请参阅图9所示,本便携式自行车从使用状态转变到折叠状态、直到把自行车装入箱体,一般操作如下:
将把心部22上的轴销45取出,压盖26松脱,令把手2转90°;
将把手侧倒锁定装置的锁杆38向着把心外套管24方向推压,使锁杆38的钩部41与下板的钩锁座43相脱开,把手2和把心外套管24可绕轴40向下转动180°,而贴靠在前车轮4的外侧;
将铰链锁定装置的插销28提起,插销的下端离开插座33的插孔,铰链的左页31绕铰链轴转,也同时使以主梁11和前支梁12的截断面18、19为界把手2已贴在前车轮上的左面部分折叠到的含有踏脚链轮7、后车轮5、座垫组件8的右面部分上;
将座垫组件8座垫81向上翻转,让叉形支撑杆83脱离支承座85,并将座垫81轻轻下放而绕丁字管82的横杆部转动、使其后背贴靠在箱体50的前板上,叉形支撑杆83则被向上收放到8座垫81的后面。
最后,从箱体50的后面向前推动箱体,箱体的L形凹槽51、51′和52、52′既受主梁11上的横杆16、17两端限制,又不断沿横杆16、17两端水平滑动或移动,在达到L形凹槽51、51′和52、52′的拐角A、B处时,同时使箱体的前板达到或超过主梁11和前支梁12的截断面18、18′和19、19′前部时,箱体50的L形凹槽的垂直部沿横杆16、17两端移动,并以此为导向垂直向下移动,直到把整个折叠了的自行车都容装入箱体50内。

Claims (7)

1.一种便携式自行车,包括车架、含有把心部的把手、前叉、车轮、车轴、踏脚链轮、座垫组件、链条、把心外套管、撑脚,其特征在于,车架的主梁向后延伸至后车轮外,并在正对后车轮的主梁上设置两根与主梁垂直的横杆,主梁和前支梁在把心外套管和踏脚链轮之间的位置设有被截开的截断面;
所述把手的把心部底端的外壁上设有花键状凸部,所述把心外套管的底部内壁上设有花键状凹部,所述前叉上含有一短的转轴杆;
此外,还包括一可折叠的铰链和一将铰链锁定的铰链锁定装置,一套设在把心部的卷弹簧和一套设在把心上、带孔的压盖以及一安装在把心外套管底端和前叉转轴杆顶端可相对锁定和相对枢轴转动而侧倒的把手侧倒锁定装置,其中,铰链以铰接方式挎设在主梁和前支梁的截断面上;所述把手可通过把心部安装到把心外套管中,并使其把心部花键状凸部与把心外套管的花键状凹部相啮合,所述压盖可与把心部上端的周壁可卸连接,所述卷弹簧套装在把心部上并位于压盖和把心外套管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锁定装置包括一装有插销和弹簧的插头件和一带插孔的插座,其中,插头件安装在铰链的一页上,插座安装在位于插头件正下方的铰链的另一页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把手侧倒锁定装置包括两块一侧铰接的上板和下板、一枢轴安装在上板的另一侧上的、下端带有钩部的锁杆、一安装在枢轴上并使锁杆钩部处于向着进入下板下的撑脚弹簧,下板的另一侧下表面上设置有钩锁座和所述把手锁定装置是通过上板和下板各自固定到相对设置的把心外套管底部和转轴杆顶端,所述上板的锁杆钩部可与下板的钩锁座相钩连并使上板和下板保持平面叠合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垫组件包括一座垫、一丁字管,一叉形支撑杆、一对对中地安装在座垫下表面上的环圈件和一供叉形支撑杆定位的支承座,其中,所述支承座安装在箱体前的主梁上,所述丁字管的横管部枢轴转动地装在箱体的前壁所设的轴座中,竖杆部可移动的插装于座垫下的环圈件中,所述支撑杆的两叉部顶端与座垫下表面两侧的支承件铰接,叉形支撑杆的杆端则插入支承座中。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箱体,该箱体为长方形的,在左右两侧的内壁上相对设置两对反L形的凹槽,所述箱体可借助反L形凹槽与横杆两头的插接而可移动地安装在车架后的横杆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并联大小牙轮,该并联大小牙轮枢轴装在车架的中支梁上,所述链条之一挂装在踏脚链轮和并联大小牙轮的小牙轮上、另一链条挂装在并联大小牙轮的大的牙轮和后车轮链轮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环锁安装在后车轮保持叉的上叉杆上,所述撑脚的撑杆的中上部枢轴安装在后车轮保持叉的下叉杆上,而撑杆的顶部与固定在上叉杆的环锁的锁环固定连接。
CN 98225250 1998-09-30 1998-09-30 便携式自行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352431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8225250 CN2352431Y (zh) 1998-09-30 1998-09-30 便携式自行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8225250 CN2352431Y (zh) 1998-09-30 1998-09-30 便携式自行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352431Y true CN2352431Y (zh) 1999-12-08

Family

ID=33975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822525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352431Y (zh) 1998-09-30 1998-09-30 便携式自行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352431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08418C (zh) * 2002-12-18 2008-08-06 斯图迪奥摩德那股份有限公司 折叠自行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08418C (zh) * 2002-12-18 2008-08-06 斯图迪奥摩德那股份有限公司 折叠自行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01894U (zh) 一种可折叠的电动滑板车
CN205891123U (zh) 用于助动车的可折叠车架
CN2352431Y (zh) 便携式自行车
CN110053693B (zh) 一种可折叠的电动滑板车
CN2863618Y (zh) 多功能三折旅行自行车
CN102951234B (zh) 手提箱式折叠车
CN102582749B (zh) 折叠电动三轮车
CN105398525B (zh) 便携车
CN208007189U (zh) 轻便大容量多接口箱包行李车
CN200999079Y (zh) 双排管式上梁可伸缩自行车
CN207955915U (zh) 一种便于爬梯的平衡自行车
CN201154754Y (zh) 箱形两轮折叠车
CN212950983U (zh) 折叠电动车
CN217864535U (zh) 一种具有折叠收纳功能的电动自行车
CN2474456Y (zh) 折叠自行车
CN2858463Y (zh) 实用折叠自行车
CN2258135Y (zh) 组合式多用摩托车货架
CN2283606Y (zh) 箱式折叠便携自行车
CN213948673U (zh) 六连杆纵向折叠车架及应用其的倒三轮自行车
CN202574512U (zh) 折叠电动三轮车
CN213473391U (zh) 一种带有后视镜的自行车
CN213619826U (zh) 一种快折式手推车的快折结构
CN2232003Y (zh) 折叠式自行车拖车
CN2276905Y (zh) 三用折叠自行车
CN209683915U (zh) 一种电动折叠助力三轮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