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341174Y - 具有光圈及焦距同步调整装置的数字相机 - Google Patents
具有光圈及焦距同步调整装置的数字相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341174Y CN2341174Y CN 98208066 CN98208066U CN2341174Y CN 2341174 Y CN2341174 Y CN 2341174Y CN 98208066 CN98208066 CN 98208066 CN 98208066 U CN98208066 U CN 98208066U CN 2341174 Y CN2341174 Y CN 2341174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using
- aperture
- diaphragm plate
- lens
- iris diaphrag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Diaphragms For Camera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光圈及焦距同步调整装置的数字相机,包括设有前端开口的壳体、设置在壳体后端的感光元件、以可移动方式设置在壳体内并设有不同口径光圈孔的光圈片、以可前后移动方式设置在壳体内的镜头、以可转动方式设置在壳体内的调整装置和转动调整装置的驱动装置。调整装置被转动时,可将镜头移至不同的位置改变镜头至感光单元间的像距;于每一镜头位置,调整装置移动光圈片,使不同光圈孔被移至开口与感光单元间。
Description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字相机,更确切地说是涉及一种具有光圈及焦距同步调整装置的数字相机。
图1中示出现有数字相机10的元件结构组成,包括有壳体12,其上设有镜头组14及一凸轴16,用于安装数字相机10内的聚焦元件。
数字相机10还包括有镜头22,并以可前后移动的方式设置在镜头座14内。弹簧28设置在镜头22与镜头座之间,用于固定镜头22,使其可稳定地移动。一齿轮18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在镜头座14上并与镜头22相连接,用于带动镜头22。一传动转盘30设置在凸轴16上,通过与齿轮18间的相互啮合作用来带动镜头22达到调整焦距的目的。螺丝32通过可转动的方式将传动转盘30固定在凸轴16上。数字相机10在进行对焦时,由图中未示出的驱动元件通过传动转盘30及齿轮18来带动镜头22,使其前后移动以调整焦距。此外,使用者也可通过调整传动转盘30来带动齿轮18及镜头22以调整焦距。
数字相机10还包括有电磁开关(图中未显示)及一传动元件,用于控制其切换光圈的功能。由于数字相机10的自动对焦与切换光圈的功能是分别处理的,因此有零件多、电子控制复杂、组装繁琐、体积庞大和成本高等方面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具有光圈及焦距同步调整装置的数字相机,仅需一个调整装置就可同步调整数字相机的焦距及光圈,可减少零件、简化电子控制电路及组装程序、缩小体积且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具有光圈及焦距同步调整装置的数字相机,包括有壳体、用于记录入射光线图像的感光单元、用于调整入射至感光单元上光量的光圈片和将入射光线聚集至感光单元上的镜头,所述的壳体前端设有用于接受入射光线的开口,所述的感光单元设置在壳体的后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圈片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在壳体内,光圈片上设有至少两个口径不同的光圈孔,光圈片位于壳体开口与感光单元之间;所述的镜头以可前后移动的方式设置在壳体内,并位于光圈片前;还包括有同步调整镜头及光圈片位置的调整装置,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在壳体内。
还包括有用于转动所述调整装置的驱动装置。
所述的感光单元是可将入射光线图像转换成数字图像信号的电荷耦合装置CCD。
所述的调整装置包括有镜头座、圆轮和弹性装置;镜头座固定在所述的壳体内,圆轮以可被转动的方式安装在镜头座上并位于镜头座与所述的镜头间,弹性装置位于镜头与圆轮及镜头座间。
所述的镜头座上设有一个以上具有不同高度的平面,所述的圆轮上设有一个以上的触角,触角分别接触镜头座上不同高度的平面。
所述的调整装置还包括有带动光圈片移动、使光圈片上不同口径的光圈孔移动至壳体上开口与感光单元间的带动装置,所述的圆轮上设有带动钮,带动钮作用于带动装置进而拨动光圈片。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光圈及焦距同步调整装置的数字相机,当转动调整装置时,可将镜头移至数个不同的镜头位置处,以改变镜头至感光单元间的像距,并于每一镜头位置时,该调整装置可移动光圈片使光圈片上不同口径的光圈孔被移动至壳体前端的开口与感光单元之间,以调整入射光线射至感光单元的光量。驱动装置则用于转动调整装置,来调整镜头及光圈片的位置。调整装置中的弹性元件用于将镜头弹性地推向圆轮以及镜头座,当圆轮被转至不同的角度时,会改变圆轮与镜头座间的间距,而使镜头被移至数个不同的位置。而当圆轮被转至不同的角度时,圆轮上的触角会接触于镜头座上不同高度的平面,以改变圆轮与镜头座间的间距。调整装置的带动装置则用于带动光圈片至不同的位置,以使光圈片上不同的光圈孔可被移动至壳体前端开口与感光单元间,而圆轮上的带动钮则作用于该带动装置以将光圈片带动至不同的位置。
与传统结构的数字相机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数字相机40仅需要一个驱动装置来转动调整装置50,即可调整镜头48以及光圈片42的位置,而实现调整焦距及切换光圈的双重功能,不但在结构上更加简化、体积更小,制作成本也因而降低许多。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
图1是传统数字相机的组成元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数字相机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相机的沿切线1-1的剖面图
图4是图2所示相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所示相机的内部结构组成元件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镜头座上用于调整焦距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所示平面的相对高度示意图
图8是图5中带动装置改变光圈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5中带动装置改变光圈后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2至图5,分别为本实用新型数字相机40的外观结构图、沿图2中切线1-1的数字相机剖视结构图、数字相机40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及内部结构的组成元件图。
数字相机40包括有壳体41,其前端设有开口43,用于接受入射光线,如图2、图3中所示。感光单元45设置在壳体41后端,如图3中所示,感光单元45是一电荷耦合装置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用于将入射光线内所含的图像信息转换成数字图像信号,以记录入射光线图像。光圈片42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在壳体41内,其上设有两个不同口径的光圈孔44、46,用于调整入射光线至感光单元45的光量。镜头48以可前后移动的方式设置在壳体41内,用于将入射光线聚集至感光单元45上。调整装置50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在壳体41内,用于调整镜头48及光圈片42的位置。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用于转动调整装置50,以调整镜头48及光圈片42的位置。
调整装置50包括有镜头座52、圆轮54和弹性装置56,镜头座52固定在壳体41内,圆轮54以可被转动的方式安装于镜头座52的平面60上,并位于镜头座52与镜头48之间。弹性装置56用于将镜头48弹性地推向圆轮54及镜头座52。当圆轮54被转至不同的角度时,圆轮54与镜头座52之间的间距会改变,以使镜头48得以被移至不同的镜头位置。
参见图6、图7,分别为镜头座52上用于调整焦距的平面60的结构示意图及其平面60相对高度的示意图。调整焦距的平面60上设有九个不同高度的区域,包括有三个低平面A、三个螺旋斜面B及三个高平面C。圆轮54的背面设有三个触脚(图中未示出),用于触接调整焦距的平面60,使其可同时接触到三个低平面A、三个螺旋斜面B或三个高平面C。当圆轮54被旋转至不同的角度时,其可由低平面A经螺旋斜面B被转至高平面C,或由高平面C经螺旋斜面B被转至低平面A。此时圆轮54与镜头座52之间的间距会跟着改变,连带地带动镜头48,进而改变镜头48至感光单元45间的像距。
参见图8、图9,分别为带动装置58改变光圈前、后的结构示意图。调整装置50还包括有带动装置58,用于将光圈片42带动至不同的位置,以使光圈片42上不同的光圈孔44、46被移动至壳体41前端开口43与感光单元45之间。而圆轮54上设有一带动钮59,通过与带动装置58间的作用来带动光圈片42。当圆轮54被旋转至低平面A或高平面C以调整焦距时,圆轮54上的带动钮59同时与带动装置58相作用来拨动光圈片42,使其进行光圈孔44及46间的切换,以调整入射光线射至感光单元45的光量。
本实用新型的数字相机,壳体上开口用于接受入射光线,感光单元用于记录入射光线的图像,光圈片用于调整入射光线射至感光单元的光量,镜头用于将入射光线聚集至感光单元上,调整装置用于调整镜头及光圈片的位置,驱动装置用于转动调整装置。当调整装置被转动时,可将镜头移至不同的镜头位置,以改变镜头至感光单元间的像距,在镜头于每一镜头位置时,调整装置可移动光圈片,使光圈片上不同口径的光圈孔被移至壳体前端的开口与感光单元之间,以调整入射光线射至感光单元的光量。
Claims (6)
1.一种具有光圈及焦距同步调整装置的数字相机,包括有壳体、用于记录入射光线图像的感光单元、用于调整入射至感光单元上光量的光圈片和将入射光线聚集至感光单元上的镜头,所述的壳体前端设有用于接受入射光线的开口,所述的感光单元设置在壳体的后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圈片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在壳体内,光圈片上设有至少两个口径不同的光圈孔,光圈片位于壳体开口与感光单元之间;所述的镜头以可前后移动的方式设置在壳体内,并位于光圈片前;还包括有同步调整镜头及光圈片位置的调整装置,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在壳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光圈及焦距同步调整装置的数字相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用于转动所述调整装置的驱动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光圈及焦距同步调整装置的数字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光单元是可将入射光线图像转换成数字图像信号的电荷耦合装置CC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光圈及焦距同步调整装置的数字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整装置包括有镜头座、圆轮和弹性装置;镜头座固定在所述的壳体内,圆轮以可被转动的方式安装在镜头座上并位于镜头座与所述的镜头间,弹性装置位于镜头与圆轮及镜头座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光圈及焦距同步调整装置的数字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镜头座上设有一个以上具有不同高度的平面,所述的圆轮上设有一个以上的触角,触角分别接触镜头座上不同高度的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具有光圈及焦距同步调整装置的数字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整装置还包括有带动光圈片移动、使光圈片上不同口径的光圈孔移动至壳体上开口与感光单元间的带动装置;所述的圆轮上设有带动钮,带动钮作用于带动装置进而拨动光圈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8208066 CN2341174Y (zh) | 1998-09-15 | 1998-09-15 | 具有光圈及焦距同步调整装置的数字相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8208066 CN2341174Y (zh) | 1998-09-15 | 1998-09-15 | 具有光圈及焦距同步调整装置的数字相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341174Y true CN2341174Y (zh) | 1999-09-29 |
Family
ID=33963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98208066 Expired - Lifetime CN2341174Y (zh) | 1998-09-15 | 1998-09-15 | 具有光圈及焦距同步调整装置的数字相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341174Y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380156C (zh) * | 2005-04-20 | 2008-04-09 | 富士能株式会社 | 透镜镜筒 |
CN109348015A (zh) * | 2018-11-27 | 2019-02-15 |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 摄像模组、摄像模组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
1998
- 1998-09-15 CN CN 98208066 patent/CN2341174Y/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380156C (zh) * | 2005-04-20 | 2008-04-09 | 富士能株式会社 | 透镜镜筒 |
CN109348015A (zh) * | 2018-11-27 | 2019-02-15 |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 摄像模组、摄像模组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9348015B (zh) * | 2018-11-27 | 2020-09-25 |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 摄像模组、摄像模组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330400B1 (en) | Compact through-the-lens digital camera | |
CN109302555B (zh) | 摄像头组件及终端设备 | |
CN101639606B (zh) | 光学调焦装置 | |
US5937215A (en) | Camera having a zoom lens | |
CN112637466B (zh) |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 |
US20070092246A1 (en) | Lens barrel | |
US7661893B2 (en) | Lens barrel | |
US8267602B2 (en) | Lens assembly, lens moving device and assembling method | |
CN111641760A (zh) | 镜头组件、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101592846A (zh) | 光量调整装置、透镜镜筒以及图像拾取设备 | |
US7114862B2 (en) | Single focus lens module | |
CN2341174Y (zh) | 具有光圈及焦距同步调整装置的数字相机 | |
CN113747024B (zh) |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 |
US6166765A (en) | Electronic imaging apparatus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responsive to the condition of a lens barrier assembly | |
CN101592847B (zh) | 光量调节装置、镜筒及摄像设备 | |
US5444485A (en) | Camera with turret lens and solid state image sensor | |
US6421088B1 (en) | Digital camera with an adjusting device for adjusting its lens and irises | |
CN109348015B (zh) | 摄像模组、摄像模组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215773319U (zh) | 摄像装置 | |
CN1114127C (zh) | 数字相机 | |
US7573526B2 (en) | Electronic camera having an image pick-up unit opposing a shutter unit | |
CN216210171U (zh) | 自动调焦红外热像仪 | |
JPH10104491A (ja) | レンズ調整装置 | |
CN112929536A (zh) | 摄像模组、电子设备和车辆 | |
US5860031A (en) | Zoom electronic camera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SS |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
Owner name: YUDONG OPTICAL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ONGY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70105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70105 Address after: Delaware Patentee after: Hongyou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Taiwan province Hsinchu Hsinchu Science Park R & D two road 25 Chen Wencong turn Patentee before: Hongy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