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78609Y - 电动自行车速度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动自行车速度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78609Y
CN2278609Y CN96229753U CN96229753U CN2278609Y CN 2278609 Y CN2278609 Y CN 2278609Y CN 96229753 U CN96229753 U CN 96229753U CN 96229753 U CN96229753 U CN 96229753U CN 2278609 Y CN2278609 Y CN 2278609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join
mouth
voltage comparator
control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962297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庆一
李裕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Qianhe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lian Electric Vehicle Co Shang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lian Electric Vehicle Co Shanghai filed Critical Xinlian Electric Vehicle Co Shanghai
Priority to CN962297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78609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78609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78609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速度控制装置,主要由控制盒,电池容量显示板。调速器,光电无级调速控制机构等组成,而光电无级调速控制机构是由有色透光体,透明胶片,金属支架,光电耦合发光二极管和接收管构成,光电耦合发光二极管和接收管又分别与调速器相接,调速器是由LM339四电压比较器集成电路和外围元件配合构成的。该种速度控制装置既能达到光电无级调速又能降低噪声,成本低,广泛用于电动自行车和其它电动车辆。

Description

电动自行车速度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的控制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电动自行车上的速度控制装置,属电动车的电力、动力装置领域。
以往用于电动车辆上的电动调速器基本上为一般调速器,其电路复杂,整个装置体大量重,成本高,故目前有关行业在这方面作了许多努力,加以研制改进,如中国专利号为94244315.2(电动自行车脉冲调速器)、93204508.1(电动摩托车的速度控制装置)等,这些产品虽能克服上述不足,但仍不尽人意,如光电无级调速,噪声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成本低、噪声低、小型化的光电无级调速的电动自行车速度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控制盒、电池容量显示板、接插件X1、X2、X3、调速器、光电无级调速控制机构,而光电无级调速机构是由有色透光体,透明胶片、金属支架、光电耦合发光二极管、光电耦合接收管构成的,有色透光体,透明胶片、金属支架分别设置在光电耦合发光二极管与光电耦合接收管之间的,同时光电耦合发光二极管、光电耦合接收管是经所述的接插件X1、X2与所述的调速器相接,所述的调速器包括由型号为LM339集成电路内的U1A、U1B、U1C、U1D四电压比较器(以下称为电压比较器U1A、电压比较器U1B、电压比较器U1C、电压比较器U1D)和外围元件配置组成的锯齿波发生电路、电压比较器、驱动电路、欠压保护电路、电池电压不足显示电路、恒流电路和软起动缓冲电路构成的,其中锯齿波发生电路和起动缓冲电路的输出端分别送至电压比较器的反向和同相输入端,电压比较器的输出送至驱动电路,欠压保护电路和恒流电路分别检测电池电压和输入电流后其输出均送至缓冲电路。
所述的锯齿波发生电路是由电阻R6~R9、电容C2、二极管D1、电压比较器U1A构成的,其中R6~R7串联后与U1A的同相输入端相接,另两端分别连接到电源和地,R8的一端接电源,另一端与U1A的反相输入端和C2相接,C2的另一端接地,R9分别连接到U1A的同相输入端及输出端,D1的负极接U1A的输出端,正极接U1A的反相输入端。
所述的电压比较器由电压比较器U1B构成,其中U1B的同相,反相输入端、输出端分别与上述的软起动缓冲电路,锯齿波发生电路,驱动电路相接。
所述的驱动电路由电阻R15、三极管T1、T2、T3、二极管D3构成的,其中T1、T2的两发射极相连后与T3栅极相接,T1、T2的两基极相接后连接到上述U1B的输出端和R15的一端,R15的另一端接电源,T3的漏极同整流二极管D3的正极相连,D3的负极同输入电源的正极相连。
所述的欠压保护电路由电压比较器U1C、电阻R1~R2、R4~R5、电位器W、电容C7、二极管D4构成的,其中U1C的同相输入端一路径C7接地,另一路与电位器W中心抽头相接,W的另二端分别接R4和R5的一端,R4、R5的另一端分别接电源和地,U1C的反相输入端与串联的R1、R2相接,R1的另一端接电源,R2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的恒流电路中的R3上,U1C的输出端分别与D4的负极及所述的电池电压不足显示电路相接,D4的正极与所述的软起动缓冲电路相接。
所述的电池电压不足显示电路是由二极管D5、电阻R16构成的,其中D5的负极与所述欠压保护电路中的U1C的输出端相接,正极与R16的一端相接,R16的另一端接电源。
所述的恒流电路是由电压比较器U1D、电阻R3、R14、电容C1构成的,其中U1D的同相输入端与R3及欠压保护电路中的R2相接,R3的另一端接地,C1分别接在U1D的同相,反相输入端之间,U1D的输出端与所述的软起动缓冲电路中的R10相接,R14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U1D的反相输入端相连。
所述的软起动缓冲电路是由电阻R10~R11、电容C3构成的,其中R10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恒流电路中的U10的输出端及D4的正极相接,另一端与所述的接插件X1相接,C3并接在X1上,R11的一端与所述的电压比较器中的U1B的同相输入端和C3的正极相接,另一端接电源。
所述的电池容量显示板通过所述的接插件X3分别连接到输入电源的正极和负极。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自行车速度控制装置采用上述结构,故其具有光电无级调速,欠压保护,过电流保护等功能,使用方便,成本低。
以下结合附图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构成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电无级调速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调速器电路图。
如图1所示,光电无级调速控制机构、调速器及电池容量显示板都安装在控制盒内。光电无级调速控制机构由电动自行车右手把通过钢丝和软管拉动,通过其内的光电耦合接收管将信号传到调速器,控制调速器的输出脉冲宽度,达到控制电机转速的目的。电池容量显示板用于直观地显示电池剩余容量。
如图2所示,将有色透光体1嵌入金属支架3的斜面内(也可以不是斜面体),在金属支架3再覆盖上透明胶片2将有色透光体1固定好,光电耦合发光二极管4与接收管5分别安装在金属支架3的两侧,由于有色透光体在其移动方向上各点的透光性不同,这样,工作时通过拉动金属支架3即可达到控制有色透光体与发光二极管的相对位置以达到连续的控制光电耦合接收管5的受光量和导通量,由于光电耦合发光二极管4,接收管5又分别与调速器相接,从而通过调速器将光电耦合接收管5的导通量转变成变化的电压信号而达到控制电机转速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光电无级调速控制的目的。
如图3所示,由电压比较器U1A、电阻R6~R9、电容C2、二极管D1;电压比较器U1B;电阻R15、三极管T1、T2、T3、二极管D3;电压比较器U1C、电阻R1~R2、R4~R5、电位器W、电容C7、二极管D4;二极管D5、电阻R16;电压比较器U1D、电阻R3、R14、电容C1;电阻R10~R11、电容C3分别构成调速器中的锯齿波发生电路,电压比较器、驱动电路、欠压保护电路、电池电压不足显示电路、恒流电路、软起动缓冲电路。其中R6~R7串联后与U1A的同相输入端相接,其余接电源和地,R8的一端接电源,另一端与U1A的反相输入端和C2相接,C2另一端接地,R9与U1A的同相输入端及输出端相接,D1的正,负极分别连接到U1A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U1B的同相、反相输入端、输出端分别连接到软起动缓冲电路,锯齿波发生电路,驱动电路;T1、T2的两发射极相接后与T3栅极相接,其两基极相接后连接到U1B的输出端和R15的一端,R15的另一端接电源,T3的漏极同D3的正极相连,D3的负极同输入电源的正极相连;U1C的同相输入端一路径C7接地,另一路与W中心抽头相接,W的另二端分别接R4,R5的一端,R4、R5的另一端分别接电源和地,U1C的反相输入端与串联的R1、R2相接,R1的另一端接电源,R2的另一端接R3,U1C的输出端分别与D4及D5(电池电压不足显示电路中的二极管)的负极相接,R16的一端接电源;U1D的同相输入端与R3及R2相接,R3的另一端接地,C1连接在U1D的同相、反相输入端之间,U1D的输出端与R10相接,R14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U1D的反相输入端相接;R10的一端接U1D的输出端及D4的正极,另一端与接插件X1相接,C3并接在X1上,R11的一端与U1B的同相输入端和C3的正极相接,另一端接电源。
工作时,锯齿波发生电路在C2上产生一锯齿波信号UC2,该锯齿波信号与缓冲电容C3上的直流电压UK通过U1B比较器相比较,产生一方波信号UO,只要控制UK的大小,即可控制UO的导通比,通过驱动电路R15、T1T2和T3即可控制输出的导通比,从而控制直流电机的转速。车辆停止时,光电无级调速控制机构中的金属支架处在其原始位置,此时,有色透光体在耦合器(由光电耦合发光二极管4和光电耦合接收管5构成。)部位的透光性最好,光电耦合接收管导通,C3上的电压被其放电至接近零。起动时,通过拉动金属支架来移动有色透光体在光耦合器部位的相对位置,光耦合器接收管由导通逐渐变为截止,C3上的电压UK由R11的充电而逐渐上升,从而控制了电机的转速由零逐渐上升至全速,由于有色透光体在光耦合器部位的每一点都对应了一个UK,因此只要控制金属支架的位移量,即可将车速稳定在任何速度上,以达到无级调速的目的。
随着电池电量的消耗,电池电压逐渐下降,对应U1C的同相输入端的电压也下降,当电池电压下降到某一值时,U1C同相端电压将低于电路所设定的U1C反相端电压(由R1、R2分压得到),此时,U1C输出电压下降,通过D4对C3放电,UK下降,电机电流减小,以维持电池电压不再下降,从而起到了欠压保护的目的。
当流过T3管的电流大到某一限度时,通过电阻R14和R3作用,使U1D同相端电压降至低于其反相端电压,这时U1D输出电压下降,通过R10对C3放电,UK下降,输出电流减小,由于负反馈作用,最终使T3的电流维持在这一值不变,从而达到恒流控制的目的。
从图中可知,通过接插件X1、X2将光电无级调速控制机构中的光电耦合发光二极管4,接收管5(如图2所示)分别与R10、R13的一端相接,接插件X3是将电池容量显示板与输入电源正极和负极相连。

Claims (9)

1.一种电动自行车速度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盒、电池容量显示板、接插件X1、X2、X3、调速器、光电无级调速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电无级调速控制机构是由有色透光体1、透明胶片2、金属支架3、光电耦合发光二极管4、光电耦合接收管5构成的,有色透光体1、透明胶片2、金属支架3分别设置在光电耦合发光二极管4与光电耦合接收管5之间的,而光电耦合发光二极管4,光电耦合接收管5是经所述的接插件X1、X2与所述的调速器相接,所述的调速器包括由型号为LM339集成电路内的U1A、U1B、U1C、U1D四电压比较器和外围元件配置组成的锯齿波发生电路、电压比较器、驱动电路、欠压保护电路、电池电压不足显示电路、恒流电路和软起动缓冲电路构成的,其中锯齿波发生电路和起动缓冲电路的输出端分别送至电压比较器的反向和同相输入端,电压比较器的输出送至驱动电路,欠压保护电路和恒流电路分别检测电池电压和输入电流后其输出均送至缓冲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速度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锯齿波发生电路由电阻R6~R9、电容C2、二极管D1、电压比较器U1A构成的,其中:R6~R7串联后与U1A的同相输入端相接,另两端分别连接到电源和地,R8的一端接电源,另一端与U1A的反相输入端和C2相接,C2的另一端接地,R9分别连接到U1A的同相输入端及输出端,D1的负极连接到U1A的输出端,正极连接到U1A的反相输入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速度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电压比较器由U1B构成,其中U1B的同相输入端,反相输入端,输出端分别连接到所述的软起动缓冲电路、锯齿波发生电路,驱动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速度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驱动电路由电阻R15、三极管T1、T2、T3、二极管D3构成的,其中T1、T2的两发射极相连后与T3栅极相接,T1、T2的两基极相接后连接到上述U1B的输出端和R15的一端,R15的另一端接电源,T3的漏极同整流二极管D3的正极相连,D3的负极同输入电源的正极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速度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欠压保护电路由电压比较器U1C、电阻R1~R2、R4~R5、电位器W、电容C7、二极管D4构成的,其中U1C的同相输入端一路径C7接地,另一路与电位器W中心抽头相接,W的另二端分别接R4和R5的一端,R4、R5的另一端分别接电源和地,U1C的反相输入端与串联的R1~R2相接,R1的另一端接电源,R2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的恒流电路中的R3上,U1C的输出端分别与D4的负极及所述的电池电压不足显示电路相接,D4的正极与所述的软起动缓冲电路相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速度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电池电压不足显示电路由二极管D5、电阻R16构成的,其中D5的负极与所述欠压保护电路中的U1C的输出端相接,正极与R16的一端相接,R16的另一端接电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速度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恒流电路由电压比较器U1D、电阻R3、R14、电容C1构成的,其中U1D的同相输入端与R3及欠压保护电路中的R2相接,R3的另一端接地,C1分别接在U1D的同相和反相输入端之间,U1D的输出端与所述的软起动缓冲电路的R10相接,R14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U1D的反相输入端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速度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软起动缓冲电路由电阻R10~R11、电容C3构成的,其中R10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恒流电路中的U1D的输出端及D4的正极相接,另一端与所述的接插件X1相接,C3并接在X1上,R11的一端与电压比较器中的U1B的同相输入端和C3的正极相接,另一端接电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速度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电池容量显示板通过所述的接插件X3分别连接到输入电源的正极和负极。
CN96229753U 1996-04-26 1996-04-26 电动自行车速度控制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278609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96229753U CN2278609Y (zh) 1996-04-26 1996-04-26 电动自行车速度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96229753U CN2278609Y (zh) 1996-04-26 1996-04-26 电动自行车速度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78609Y true CN2278609Y (zh) 1998-04-15

Family

ID=339073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6229753U Expired - Lifetime CN2278609Y (zh) 1996-04-26 1996-04-26 电动自行车速度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78609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5858C (zh) * 2004-10-07 2007-01-17 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无刷电动自行车控制器及非零启动方法
CN101941386A (zh) * 2010-09-08 2011-01-12 深圳市高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自行车及其控制装置与方法
CN112217429A (zh) * 2020-09-29 2021-01-12 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一种无刷电机驱动电路及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5858C (zh) * 2004-10-07 2007-01-17 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无刷电动自行车控制器及非零启动方法
CN101941386A (zh) * 2010-09-08 2011-01-12 深圳市高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自行车及其控制装置与方法
CN101941386B (zh) * 2010-09-08 2012-09-26 深圳市高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自行车及其控制装置与方法
CN112217429A (zh) * 2020-09-29 2021-01-12 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一种无刷电机驱动电路及方法
CN112217429B (zh) * 2020-09-29 2022-04-19 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一种无刷电机驱动电路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14516C (zh) 自行车电源
CN1725640A (zh) 功率控制光电耦合器及使用该光电耦合器的电子设备
CN1085354C (zh) 不停电开关式稳压器
CN2278609Y (zh) 电动自行车速度控制装置
CN1831890A (zh) 直流发光网络发送控制系统和直流发光网络接收控制系统
CN109587881A (zh) 一种多路mppt控制电路
CN2754308Y (zh) 使用交流电源直接驱动桥式结构发光二极管的驱动装置
CN206850510U (zh) 一种新型mppt充电控制器
CN206136376U (zh) 背光驱动电路
CN1245796C (zh) 大功率高压直流静电电源装置
CN201726570U (zh) 隧道照明节能控制系统
CN2682567Y (zh) 真空断路器永磁操作机构控制器
CN2538271Y (zh) 真空吸尘器软启动及手动调速电路
CN2369449Y (zh) 发光二极管太阳能灯
CN2779703Y (zh) 可充电逆变电源
CN220291868U (zh) 一种微逆逆变侧mosfet驱动电路
CN2807597Y (zh) 二线制智能电子开关的微功耗电源
CN2595064Y (zh) 单级隔离型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
CN212544123U (zh) 一种led的高低亮控制电路
CN2257947Y (zh) 变路型电机模型
CN2032959U (zh) 拖拉机低速高效照明器
CN2483135Y (zh) 大功率逆变焊接电源
CN2651864Y (zh) 指挥交通或演唱会免电池警示闪光棒
CN2146392Y (zh) 车灯增亮装置
CN203131679U (zh) 太阳能路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PATENTEE; FROM: SHANGHAI XINLIAN MOTOR-VEHICLE CO., LTD. TO: SHANGHAI CRANES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00086 No. 1053, Dalian Road,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Qianhe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0071 Shanghai Hongxing Road No. 168

Patentee before: Xinlian Motor-Vehicle Co., Shanghai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