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73627Y - 轴流反射式低阻力颗粒物分离器 - Google Patents

轴流反射式低阻力颗粒物分离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73627Y
CN2273627Y CN 96213975 CN96213975U CN2273627Y CN 2273627 Y CN2273627 Y CN 2273627Y CN 96213975 CN96213975 CN 96213975 CN 96213975 U CN96213975 U CN 96213975U CN 2273627 Y CN2273627 Y CN 2273627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cylinder
dust
utility
model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9621397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立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9621397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73627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73627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73627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ng Particles In Gases By Inerti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气干法分离技术,轴流反射式低阻力颗粒物分离器,特别适用于处理高浓度烟尘的多级除尘中的前级予处理设施。由箱体、烟气出入口、气流旋转导向部分、烟尘分离部分、反射烟气排出部分和自收、排尘部分等构成。设计目的是配组湿法烟气净化器,联合解决风机带水和净化器的堵塞问题。该分离器是低阻力的,设计阻力为0.4kpa(40mmH2O)左右,为适应处理不同风量与烟尘浓度的需要,配有单组单筒和多组多筒诸型式,形成了系列产品,并与各类型号的引风机配套。

Description

轴流反射式低阻力颗粒物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保护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湿法烟气净化装置的前级低阻力的予处理装置,也适用于处理高浓度烟尘多级净化装置中的前级配套予处理设备。
由于目前湿法烟气净化技术中存在风机带水和净化器本身容易堵塞两大技术难题,给用户带来许多麻烦,也给湿法烟气净化技术的推广带来了许多问题,因为风机带水所引起的腐蚀相当严重,致使叶轮频频更换,另外水中带泥,严重的使其基座震动脱落;净化器的堵塞问题更多,引起风量减少,锅炉正压燃烧,事故不断,另则清理困难,清理条件异常艰苦,对清理工人的健康极为不利。因此,解决风机带水和净化器堵塞问题已成为目前湿法净化技术的迫切需要和难题,也是目前湿法烟气净化技术的主要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目的是提供一种新产品,以适用于不同风量,高浓度的烟尘净化设备的前级低阻力的予处理装置,配合湿法烟气净化器可有效地解决风机带水和净化器的堵塞问题,以使烟气净化技术更臻完善,提高烟气净化水平。
与本实用新型分离原理相近的是旋风除尘器和多管除尘器,都是一种干法除尘器,但这两种除尘器的设计思想与原则与本实用新型有着本质的区别,旋风除尘器和多管除尘器都是单级除尘器,为了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其设计的追求目标是尽量提高除尘效率,其结果是随着除尘效率的提高,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主分离筒或旋风子的直径设计得越来越小,分离筒的长度设计得越来越长,型式的变化与花样越来越多,阻力也变得越来越大;而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是,首先本实用新型不是一种单级除尘器,是配合湿法净化器的前级予处理装置,其设计的追求目标是在满足一定的分离效率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分离器的设计阻力,其目的要实现使主分离筒的直径尽量保持大一些,主分离筒的长度尽量设计的短一些,体积尽量小一些,结构尽量简单些。因为,本实用新型的功能是专为配合湿法净化器解决风机带水与堵塞问题而设计的前级予处理装置。
实现本设计的技术方案是由箱体、烟气入口、烟气出口、主分离筒、气流导向部分、颗粒物分流部分、分离烟气排出部分和自收、排尘部分等构成的轴流反射式低阻力颗粒物分离器,该分离器有竖式与横式两类结构型式。其竖式结构型式为:箱体(1)的上部为矩型结构,下部为方锥型结构;烟气入口(2)设置在矩型结构的左端;矩型结构的中部设有主分离筒(6),主分离筒(6)的上端固定在隔板(15)上;主分离筒(6)内的上部设有气流导向部分,由六片或八片叶片(4)构成;主分离筒(6)的下部设有颗粒物分流部分,由主分离筒(6)与反射锥筒(5)之间形成的环形分流孔(16)构成;反射锥筒(5)设置在主分离筒(6)的下端,由支架(10)支撑,在反射锥筒(5)的上部开设一抽气孔(3);分离烟气的排出部分是由设置在箱体(1)上部的矩型结构的右上端烟气出口(8)和固定在斜隔板(14)上的内排气筒(7)、抽气筒(9)构成;箱体(1)的下部设有方锥型结构的集灰斗(11);在集灰斗(11)的最下部设有活动盖板(12)和配重锤(13)构成的自收、排尘部分。其横式结构型式为:箱体(1)的上部为矩型结构,下部为方锥型结构;烟气入口(2)设置在矩型结构的右上端;矩型结构的中部设有主分离筒(6),主分离筒(6)的右端固定在隔板(15)上;主分离筒(6)内的右部设有气流导向部分,由六片或八片叶片(4)构成;主分离筒(6)的左端设有颗粒物分流部分,由主分离筒(6)与反射锥筒(5)之间形成的环形分流孔(16)构成;反射锥筒(5)设置在主分离筒(6)的左端由支架(10)支撑,在反射锥筒(5)的尖部开设一抽气孔(3);分离烟气的排出部分,是由设置在箱体(1)矩型结构的右下端烟气出口(8)和固定在斜隔板(14)上的内排气筒(7)、抽气筒(9)构成;箱体(1)的下部设有方锥型的集灰斗(11);在集灰斗(11)的最下部设有活动盖板(12)和配重锤(13)构成自收排尘部分。主分离筒(6)、内排气筒(7)和反射锥筒(5)都处于同一轴线上,是一对一配组的。主分离筒(6)、内排气筒(7)和反射锥筒(5)配组的颗粒物分离系统有单组单筒型式,双组双筒型式,三组三筒型式,四组四筒型式,一直到二十五组二十五筒型式等诸型式,而形成系列产品。为配合颗粒物分离系统的多筒构造形式,抽气筒(9)有单筒设置,双筒设置,三筒设置,四筒设置,一直到三十六筒设置等诸型式。
本实用新型的每个分离筒的旋转分离动力是靠引风机自身的吸引力产生的,不需额外动力。
由于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与组合配备上进行了合理的设计与配置,其运用范围广,处理风量范围在1000M3/h~100,000M3/h;烟尘浓度的适用范围在1g/M3~100g/M3;对于30μm以上的烟尘的净化分离率在80~90%以上;分离器的总阻力在0.3kpa~0.5kpa(30~50mmH2O)之间。设备运行费用极低,由于充分利用了气旋流原理,分离效果好,使风机带水,于磨损和净化器堵塞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分离器设计合理、紧凑、体积小,可直接安装在烟道上,只比烟道宽50%左右,占用空间小,几乎不占地面。
下面结合附图对设计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1和附图2是竖式结构四组四筒型式的工作原理与结构示意图。单筒与其它多筒型式的工作原理及结构与其一致。
从附图1(A-A)剖面示意图中可以看出,含尘烟气是从烟气入口(2)引入分离器箱体(1)中,进入主分离筒(6),由位于主分离筒(6)前端的六片或八片螺旋形的叶片(4)使气流产生旋转,由于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把烟气中的颗粒物甩向主分离筒(6)内壁,所以气流是边旋转,边向前移动的。当移动到反射锥筒(5)附近时,主分离筒(6)内壁附近的颗粒物得到增浓,而分离筒(6)中间的气流却含有很少的微细颗粒物,由于反射锥筒(5)的阻挡作用,而使气流沿主分离筒中间  反向返回,经由内排气筒(7)经烟气出口(8)排出分离器。而增浓的颗粒物粉尘流则通过环形的分流孔(16)向下进入集灰斗(11),由抽气筒(9)经烟气出口(8)排出分离器。其中部分流入集灰斗(11)的气流是经反射锥筒(5)尖端的抽气孔后由内排气筒(7)排出分离器的。而进入集灰斗(11)的颗粒物则沉降到集灰斗(11)的底部。当中粗颗粒物沉积到一定的数量后,由于重力的作用,顶开活动盖板(12)自动排出分离器,而完成颗粒物分离的全过程。配重锤(13)是由一个螺丝和一个螺杆组成的,调节螺丝在螺杆上的距离,可控制颗粒物自排时间和每次自排的数量。当中粗颗粒物排空时,又由于抽气筒(9)对集灰斗(11)产生的抽引力,而使集灰斗(11)保持负压,而自动关闭活动盖板(12)。然后,再次重复前过程。
附图2是附图1的俯视图,主要展示箱体(1)、主分离筒(6)、内排气筒(7)和抽气筒(9)的相对位置。
附图3是横式结构示意图,横式结构与竖式结构的唯一区别是,横式结构的主分离筒(6)是横向设置的,主分离筒横向布置在集灰斗(11)的上方;而竖式结构的主分离筒(6)是竖立布置的,主分离筒的竖式下方设置集灰斗(11)。横式与竖式结构的工作原理是一致的,只是某些部位的结构形式有一些调整。

Claims (5)

1.一种轴流反射式低阻力颗粒物分离器,由箱体、烟气入口、烟气出口、主分离筒、气流导向部分、颗粒物分流部分、分离烟气排出部分和自收、排尘部分构成,其特征在于箱体(1)的上部为矩形结构,下部为方锥型结构;烟气入口(2)设置在矩形结构的左端;矩形结构的中部设有主分离筒(6),主分离筒(6)的上端固定在隔板(15)上;主分离筒(6)内的上部设有气流导向部分,由六片或八片叶片(4)构成;主分离筒(6)的下部设有颗粒物分流部分,由主分离筒(6)与反射锥筒(5)之间形成的环形分流孔(16)构成;反射锥筒(5)设置在主分离筒(6)的下端,由支架(10)支撑,在反射锥筒(5)的上部开设一抽气孔(3);分离烟气的排出部分是由设置在箱体(1)上部的矩形结构的右上端烟气出口(8)和固定在斜隔板(14)上的内排气筒(7)、抽气筒(9)构成;箱体(1)的下部设有方锥型结构的集灰斗(11);在集灰斗(11)的最下部设有活动盖板(12)和配重锤(13)构成的自收、排尘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流反射式低阻力颗粒物分离器,其特征在于箱体(1)的上部为矩形结构,下部为方锥形结构;烟气入口(2)设置在矩形结构的右上端;矩形结构的中部设有主分离筒(6),主分离筒(6)的右端固定在隔板(15);主分离筒(6)内的右部设有气流导向部分,由六片或八片叶片(4)构成;主分离筒(6)的左端设有颗粒物分流部分,由主分离筒(6)与反射锥筒(5)之间形成的环形分流孔(16)构成;反射锥筒(5)设置在主分离筒(6)的左端由支架(10)支撑,在反射锥筒(5)的尖部开设一抽气孔(3);分离烟气的排出部分,是由设置在箱体(1)矩形结构的右下端烟气出口(8)和固定在斜隔板(14)上的内排气筒(7)、抽气筒(9)构成;箱体(1)的下部设有方锥型的集灰斗(11);在集灰斗(11)的最下部设有活动盖板(12)和配重锥(13)构成自收排尘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流反射式低阻力颗粒物分离器,其特征在于主分离筒(6)、内排气筒(7)和反射锥筒(5)都处于同一轴线上,是一对一配组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流反射式低阻力颗粒物分离器,其特征在于主分离筒(6)、内排气筒(7)和反射锥筒(5)配组的颗粒物分离系统有单组单筒型式、双组双筒型式、三组三筒型式、四组四筒型式,一直到二十五组二十五筒型式等诸型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流反射式低阻力颗粒物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抽气筒(9)有单筒设置,双筒设置,三筒设置,四筒设置,一直到三十六筒设置等诸型式。
CN 96213975 1996-06-27 1996-06-27 轴流反射式低阻力颗粒物分离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273627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6213975 CN2273627Y (zh) 1996-06-27 1996-06-27 轴流反射式低阻力颗粒物分离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6213975 CN2273627Y (zh) 1996-06-27 1996-06-27 轴流反射式低阻力颗粒物分离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73627Y true CN2273627Y (zh) 1998-02-04

Family

ID=33896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621397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273627Y (zh) 1996-06-27 1996-06-27 轴流反射式低阻力颗粒物分离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73627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77845A (zh) * 2012-12-22 2014-06-25 孙立刚 一种干、湿法相结合的燃煤烟气脱硫、脱硝、脱碳及除尘净化新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77845A (zh) * 2012-12-22 2014-06-25 孙立刚 一种干、湿法相结合的燃煤烟气脱硫、脱硝、脱碳及除尘净化新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57561B (zh) 湿式多管旋风除尘器和具有上述除尘器的除尘系统
CN2817957Y (zh) 一种湿式除尘风机
CN101505852B (zh) 集尘装置
CN2273627Y (zh) 轴流反射式低阻力颗粒物分离器
CN2268581Y (zh) 直通式低阻力颗粒物分离器
CN2268580Y (zh) 旋风竖式低阻力颗粒物分离器
CN2268579Y (zh) 旋风式低阻力颗粒物分离器
CN2269244Y (zh) 旋风反射式低阻力颗粒物分离器
CN210495720U (zh) 一种双旋尘雾净化装置
CN2471399Y (zh) 油烟净化器
CN2038420U (zh) 水膜旋风除尘器
CN110359402A (zh) 一种提升清扫效果的落叶清扫机
CN2269909Y (zh) 烟粉尘低阻力分离器
CN201342317Y (zh) 一种除尘脱硫净化器
CN219784256U (zh) 一种卧式多级气雾洗涤器
CN2166876Y (zh) 聚旋湿式除尘器
CN87214854U (zh) 直流旋风缝式除尘器
CN219723271U (zh) 一种可提高净化速度的旋风除尘器
CN209173659U (zh) 一种二次铝材投料离心除尘设备
CN2439896Y (zh) 烟尘净化器
CN217662332U (zh) 一种新型湿式净化器
NZ513400A (en) Air cleaning apparatus suitable for small diameter flues with low gas flow rates
CN86210575U (zh) 用于消除工业粉尘的一种复合除尘器
CN2110522U (zh) 立式文丘里套筒旋风麻石除尘器
CN104028072B (zh) 利用折返气旋式多级烟气净化设备进行烟气净化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7 Notification of unclear or unknown address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Sun Ligang

Document name: payment instructions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