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53168Y - 模糊逻辑电饭煲 - Google Patents

模糊逻辑电饭煲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53168Y
CN2253168Y CN 95212636 CN95212636U CN2253168Y CN 2253168 Y CN2253168 Y CN 2253168Y CN 95212636 CN95212636 CN 95212636 CN 95212636 U CN95212636 U CN 95212636U CN 2253168 Y CN2253168 Y CN 2253168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triode
capacitor
diode
me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9521263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位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 9521263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53168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53168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53168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模糊逻辑电饭煲,解决现有的电饭煲只使用被炊饭物的温度数据进行简单控制的缺陷。它包括煲体、煲盖、发热器、锅传感器、锅体、锅盖、出气孔,出气孔处设有盖传感器,电路板上设有微电脑、其中有存储器ROM、对应于锅传感器的温度检测电路、对应于锅传感器的量判定电路、对应于盖传感器的室温检测电路,微电脑以测定到的外部数据和内部数据为基础,与预先设置在存储器ROM内的试验数据进行比较,通过模糊推论,控制发热器进行理想的加热控制。

Description

模糊逻辑电饭煲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器炊饭器,尤其是采用自动控制进行加热炊饭的电饭煲。
在现有技术中,电器炊饭器主要包括煲体、煲盖、锅体、锅盖、发热器、温度传感器和电器控制电路,通过时电器控制电路设置,简单地发热器进行定时控制,在用电器炊饭器进行做饭时,电器控制电路只用在做饭开始时间或做饭过程中只使用被炊饭物的温度数据进行所有的控制,在做饭开始时或做饭过程中其外部数据发生变化时,如室内的空调被启动,室温发生变化或启动微波炉、电炉等家用电器使交流电源的电压发生变动时,电器控制电路就不能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的内容为基础进行控制,加上因为做饭量的不同,做好的饭也不相同。例如当做饭量大的时候,对米的加热速度变慢,做好的饭无光泽而且柔软。在做饭量少的时候,对米的加热速度变快,无粘性而且硬。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每次做饭的加热控制参数不同,做出的饭的质量也不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用微电脑对检测到某二个点温度的时间进行计时,并以这个计时内容为基础来判定做饭量,应用模糊逻辑推论控制加热器加热、控制升温的时间,控制沸腾中的热量,防止在沸腾时溢出而且维持在所定时间内的高温状态,使得煲出来的饭能同时满足味、色、香、光泽等各种要求,即使外部条件有变化,也能保证煲出来的饭质量稳定的电饭煲。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
模糊逻辑电饭煲包括煲体、煲盖、发热器、锅传感器、锅体、锅盖、出气孔,其关健在于在出气孔处设有盖传感器,在电路板上设有微电脑、其中有存储器ROM、对应于锅传感器的温度检测电路、对应于锅传感器的量判定电路、对应于盖传感器的室温检测电路。在电路板上包括有供电电路、主加热器控制回路和辅助加热器控制回路,所述的发热器由主加热器控制回路控制,连在电源的两端,辅助加热器H3和辅助加热器H2由辅助加热器控制回路控制,连在电源的两端,主加热器控制回路和辅助加热器控制回路均与微电脑相连,锅传感器和盖传感器亦分别接在所述的电路板上。微电脑以测定到的外部数据和内部数据为基础,与预先设置在存储器ROM内的试验数数据进行比较,通过模糊推论,控制发热器进行理想的加热控制。
所述的供电电路由稳压管ZD1、电阻R3、二极管D1、电阻R1、二极管D2、电容C2、电容C4、电阻R2、稳压管ZD2和三极管Q1构成;
所述的稳压管ZD1、电阻R3、二极管D1、电阻R1、二极管D2串联在电源的两端,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基极和稳压管ZD2串联后与电容C2一起并联在稳压管ZD1的两端,电阻R2接于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基极之间,电容C4并联在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在电容C4两端输出的直流电压加在微电脑集成块IC1的4、5、6脚上。
所述的主加热器控制回路由稳压管ZD3、电阻R5、二极管D1、电阻R1、二极管D2、电容C3、三极管Q4、电阻R16、R17、继电器RY和二极管D5构成;
所述的稳压管ZD3、电阻R5、二极管D1、电阻R1、二极管D2串联在电源的两端,三极管Q4的集电极、发射与继电器RY的线圈串联后与电容C3一起并联在稳压管ZD3的两端,电阻R16连在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电阻R17连在三极管Q4的基极与微电脑集成块IC1的46脚上。
所述的辅助加热器控制回路由电阻R4、R14、R15、三极管Q3、电容C11和可控硅TR构成;
所述的电阻R14、R15串联在微电脑集成块IC1的44脚与地之间,三极管Q3的基极并接在与发射极电阻R14和电阻R15的连接点与地之间,电容C11和电阻R4串联在电源Vcc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之间,可控硅TR与辅助加热器H2和H3串联后,并联在继电器RY的开关两端,可控硅TR控制端接在电容C11和电阻R4连接点上。
在电路板上还包括有状态记忆回路;
所述的状态记忆回路包括有电阻R12、R13、R23、电容C5、三极管Q5和二极管D4;
所述的电阻R12、R13串联,二极管D4和电容C5串联,两者并联在电阻R23与地之间,三极管Q5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并于电容C5的两端,电阻R23的另一端,电阻R12和R13的连接点以及三极管Q5的基极分别与集成块IC1的32、43和42脚相连。
所述的微电脑是由一块专用集成块IC1构成,集成块IC1为HD404304A。
所述的煲体的侧壁上设有加热器H3。
所述的盖上设有加热器H2。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模糊逻辑电饭煲的概略方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模糊逻辑电饭煲的加热控制曲线图。
图3是炊饭量和饭做好后的性状比比较图。
图4是对本实用新型模糊逻辑电饭煲的量判定的模糊理论规律表。
图5是同一个炊饭器在升温过程,从预热终了后的温度开始,到沸腾开始温度,用模糊推论进行加热控制电力的规律表。
图6是在相同存储器ROM(10)内记忆炊饭量和设定的每个一定时间的理想加热数据(温度)图。
图7是在相同存储器ROM(10)内记忆的炊饭量和设定的每一个时间的理想温度上升速度数据(时间)图。
图8是对应于从预热结束后的温度到沸腾开始温度的炊饭量,设定的加热基本电力图。
图9是升温过程的生产流程图。
图10是焖饭加热电力的模糊推论的规律表。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模糊逻辑电饭煲的电路原理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模糊逻辑电饭煲其中一个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中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模糊逻辑电饭煲包括煲体(1)、煲盖(2)、在煲体(1)内部的底部固定的发热器(3)、设置在发热器(3)中央,能自由上下活动的附有热敏电阻的锅传感器(4),它检出锅体(5)内的米和水的温度、锅体(5)是位于煲体(1)内的发热器(3)上、锅盖(6),在出气孔(7)处设有热敏电阻的盖传感器(8),它可检测室温和从锅体(5)喷出的蒸汽的温度,在电路板上设有微电脑(9)、其中包括有只读存储器R0M(10)、对应于锅传感器(4)的温度检测电路(11)、对应于锅传感器(4)的量判定电路(12)、对应于盖传感器(8)的室温检测电路(13),各种模糊推论编程的程序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10)中,通过微电脑(9)实现理想的加热控制模型,锅传感器(4)和盖传感器(8)分别接在微电脑(9)的输入端,发热器(3)接在微电脑(9)的输出端,锅传感器(4)测到的温度数据作为内部数据被输入至微电脑(9),盖传感器(8)测到的温度数据作为外部数据被输入至微电脑(9),这是外部的重要因素,按钮输入部(14)设置在煲体(1)的外壁上,可在烧饭开始进行现在时刻的设定或预顶时记刻的设定,显示部(15)设置在煲体(1)的外壁上,与微电脑(9)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加热状态过程显示和预定时刻的显示,蜂音器(16)与微电脑(9)的输出端相连,时钟(17)为微电脑(9)动作的时钟,微电脑(9)以在炊饭开始前和炊饭开始后测定的外部数据及锅内饭的内部数据为基础,进行模糊推论,控制发热器(3)进行理想的加热控制。
如图2中所示,这是煮饭的加热控制曲线图,当煮饭开始时,延时一定时间K才开始让加热器通电加热,其作用是使锅体内的米、水和室温达到平衡,这样传感器可准确地测出锅体内米、水的初期温度,其后通电加热达到设定温度θ1,停止通电加热十分钟,由于热的惯性,使得温度继续上升至L点,然后温度开始下降至S点,L和S这两点的温度值是进行炊饭量判定的数据。虚线是锅传感器测到的温度,θ2为沸腾温度,θ3为停止加热的动作温度,达到θ3时,加热器停止加热,进入焖饭过程。
如图3中所示,这是对在锅内收容的做饭量和做好饭后饭的性状进行比较的实验结果,○表示良好,△表示稍微良好,×表示不良,根据此实验结果进行设计,在各种炊饭量后所记的时间表示从预热过程结束后所定温度(预热过程结束温度)为起点到沸腾开始所需要的时间,饭量为少量的时候时间短(4-5分钟),饭量为多量的时候时间长(约18分钟),饭量为中量的时候为标准时间10分钟),这张图可以理解成在中量的情况下与多量、少量进行比较,饭的性能全部良好,多量及少量不论那种情况,如设定成与中量相同的加热模型,饭的性能也是良好的,在此将中量的加热模型定义为理想的加热控制。
第4图,表示对于本发明的量判定进行模糊推论的规律,并记忆在ROM(10)中,以前边所述的[中量]为标准,由盖传感器测定的炊饭开始前和炊饭开始后的室温初期温度为外部数据;在预热过程中,在到达预定温度并之前进行加热,加热一定时间就停止加热,在这期间,把最大温度数据和最小温度数据的差值作为内部数据;以上[室温数值]和[差值]就是隶属函数。在这个图面中,在差值和室温数值的各种标准情况下都判定为[中量]。室温为[标准],差值为[小]的时候,判定为[少量];室温为[标准]、差值为[大]的时候,判定为[多量];而当室温为[低]、差值为[标准]时,判定为位于[少量]和[中量]之间的[次少量];室温为[高]、差值为[标准]时,判定为[中量]和[多量]之间的[次多量]。
第5图表示本发明的煮饭过程中,从预热过程结束后的温度到沸腾开始温度,根据模糊推论,加热控制电力的规律并记忆在ROM(10)中。
第6图表示对应于各种各样的炊饭量(Q1、Q7……Qn)的每一个对应时间的理想数据(度),同由锅传感器(4)测定的实际温度数据(度)之间的温度差(度)。
第7图表示对应于各种各样的炊饭量(Q1、Q2……Qn)的每一个对应时间的理想温度上升速度数据(秒),同由锅传感器测定的实际温度上升速度数据(秒)之间的速度差,把这些温度差和速度差作为隶属函数。在测温时,根据测温回数和相对应的炊饭量找到理想的加热数据(1t),在测温时根据测温回数和相对应的炊饭量找到理想的温度上升(测温)数据(1v),当理想加热数据和测温数据一致或在一致的数值范围内就是标准状态。
第8图表示了适应于各种炊饭量从预热终了温度到沸腾开始温度设定的加热基本电力值,基本电力为W0,设定炊饭量为最小量(Q1)时的电力为(W0+W1=W0(1)),炊饭量为(Q2)时电力为(W0+W2=W0(2)),同样炊饭量为(Q3)时的电力为(W0+W3=W0(3))……炊饭量为(Qn)时的电力为(W0+Wn=W0(n))。
第10图是为达到理想焖饭控制状态的焖饭加热电力的模糊推论的规律,以由量判定电路(12)判定的炊饭量数据和由室温检出电路(13)检出的室温数据作为隶属函数进行模糊推论,在判定的炊饭量数据为[中量]、室温为[标准]时的基本电力为基础,保证加热电力。
第11图是电路原理图,包括图11(a)和(b),由图中可见,在电路板上包括有供电电路、主加热器控制回路和辅助加热器控制回路,发热器(3)亦即H1由主加热器控制回路控制,连在电源的两端,辅助加热器H3(18)和辅助加热器H2(19)由辅助加热器控制回路控制,连在电源的两端,主加热器控制回路和辅助加热器控制回路均与微电脑(9)相连,并由微电脑(9)控制。
供电电路由稳压管ZD1、电阻R3、二极管D1、电阻R1、二极管D2、电容C2、电容C4、电阻R2、稳压管ZD2和三极管Q1构成。稳压管ZD1、电阻R3、二极管D1、电阻R1、二极管D2串联在电源的两端,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基极和稳压管ZD2串联后与电容C2一起并联在稳压管ZD1的两端,电阻R2接于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基极之间,电容C4并联在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在电容C4两端输出的直流电压加在微电脑集成块IC1的4、5、6脚上。电源电压经电阻R1、二极管D2、电阻R3和稳压管ZD1降压整流后,经电容C2滤波,由电阻R1、三极管Q1、稳压管ZD2和电容C4稳压,为微电脑集成块IC1及其外围电路提供直流工作电压。集成块IC2、电阻R6和电容C6构成自动复位电路,在Vcc电压偏低(小于4.2V)时,对微电脑集成块IC1输出复位信号,使微电脑集成块IC1复位,保证了微电脑集成块IC1能正常工作,当电源电压低下或降压整流稳压回路发生故障时,不使微电脑集成块IC1失常而引起控制失当造成电饭煲的损坏。时基回路由电阻R3、R6、R7、R28和三极管Q2构成,以交流电源的波形经过零点的瞬时值检出转换成脉冲信号,作为交流电源的通电信号向微电脑集成块IC1输出,也作为定时器的脉冲信号和可控硅驱动回路的脉冲信号。晶振X1产生微电脑集成块IC1的工作时钟脉冲信号。
加热控制器回路包括主加热器控制回路和辅助加热器控制回路。
主加热器控制回路由稳压管ZD3、电阻R5、二极管D1、电阻R1、二极管D2、电容C3、三极管4、电阻R16、R17、继电器RY和二极管D5构成。稳压管ZD3、电阻R5、二极管D1、电阻R1、二极管D2串联在电源的两端,三极管Q4的集电极、发射极与继电器RY的线圈串联后与电容C3一起并联在稳压管ZD3的两端,电阻R16连在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电阻R17连在三极管Q4的基极与微电脑集成块IC1的46脚上。H1为主加热器,及发热器(3)。
辅助加热器控制回路由电阻R4、R14、R15、三极管Q3、电容C11和可控硅TR构成。电阻R14、R15串联在微电脑集成块IC1的44脚与地之间,三极管Q3的基极并接在与发射极电阻R14和电阻R15的连接点与地之间,电容C11和电阻R4串联在电源Vcc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之间,可控硅TR与辅助加热器H2和H3串联后,并取在继电器RY的开关两端,可控硅TR控制端接在电容C11和电阻R4连接点上。H2和H3为辅助加热器(19)和(18),其中H2为锅盖加热器,H3锅体侧面的加热器。采用三个加热器可提高煮饭的效果和保温的效果。
在电路板上还包括有状态记忆回路。状态记忆回路包括有电阻R12、R13、R23、电容C5、三极管Q5和二极管D4。电阻R12、R13串联,二极管D4和电容C5串联,两者并联在电阻R23与地之间,三极管Q5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并于电容C5的两端,电阻R23的另一端,电阻R12和R13的连接点以及三极管Q5的基极分别与集成块IC1的32、43和42脚相连。该回路是在煮饭时及定时煮饭时使电脑集成块IC1的43脚成为高电位,经电阻R12和二极管D4,对电容C5充电,除此以外时,使电脑集成块IC1的42脚成为高电位,三极管Q5导通,使电容C5放电,恢复供电后,电脑集成块1C1内的A/D转换器根据判别电容C5上所充的电量状况,从而决定是否继续煮饭。保证电饭煲在煮饭过程中即使停电,恢复供电后能继续恢复煮饭,在设置了定时煮饭后即使停电,恢复供电后也能继续恢复煮饭。电脑集成块IC1型号为HD404304A,内存有图9所示的模糊逻辑运算软件程序及控制软件程序。传感器回路由热敏电阻TH1、HT2、电阻HR9、R10、R101、R102和电容C12、C13组成。热敏电阻TH1安装在锅底上,热敏电阻TH2安装在锅盖上,由热敏电阻TH2检测出做饭开始时的环境温度及锅体内的沸腾温度状况,而热敏电阻TH1则检测煮饭过程中锅体的温度状况,由热敏电阻TH1、HT2检测出的温度信号分别输入至电脑集成块IC1,经电脑集成块IC1内的A/D转换器转换,再结合其内的软件程序,就可进行各种过程的控制。LED1、LED2、LED3为状态指示灯、LCD显示屏,SW1、SW2、SW3、SW4和SW5操作开关。
下面对于动作给以说明,在开始做饭前,在锅体(5)内放入一定量的米和水,盖上锅盖(6)和煲盖(2)操作开始按钮,开始炊饭动作。接收到键入信号的电脑(9)在炊饭动作开始后的一定时间(K)内,以来自盖传感器(8)的测温数据为基础,用室温检出电路检出的室温初期温度数据并在记忆的同时,使发热器(3)通电,对锅体(5)进行加热。
随着锅的温度上升,通过锅传感器使温度检出电路(11)检出所定的预热过程开始温度,使发热器停止通电(约10分钟),进行预热过程。在这期间锅的温度因炊饭量的不同就会象第2图的虚线那样变化,发热器的通电停止后会继续升温到最高温度(L=最高温度数据),然后从最高温度开始慢慢下降,在一定时间后到达最低温度,(S=最小温度数据)。这个温度差数据,有预先设定的“标准”值,当由室温检出电路(13)检出的室温是预先设定的[标准]值时,前面的温度差数据被判定为[中量]。如果温度差数据是[小]的值,而室温是[标准]时,就判定为[少量]。当温度差数据是[大]的值,而室温是[标准]时,就判定为[多量]。
然而,如图4的规律表所示的那样,当温度数据是[标准],而室温是[低]的时候就判定为[次少量];当温度差数据是[标准],而室温是[高]的时候就判定为[次多量]。
那么,当一定时间的预热过程结束后,由微电脑(9)再次使发热器(3)通电,进行升温过程。关于这个升温过程,主要以第9图为基础进行说明。
在前边所讲的预热过程中,根据由量判定电路(12)检出的炊饭量的判定结果,对锅进行加热,每经过一个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由锅传感器检出锅的温度,在检出过程中,测温次数对应的炊饭量判定结果的内容与同一测温炊数中的炊饭量判定结果的理想加热数据(It)进行比较,得出的数据差(Δt);在同一测温炊数中对应炊饭量判定结果的内容与现在的测温次数中理想温度上升速度(Iv)进行比较,得出数据差(Δv),把Δt和Δv作为隶属函数,进行第5图所表示的那样的模糊推论,在以后的测温次数中与图6和图7所表示的那样预先设定的内容进行比较,即使炊饭量不同,从预热结束后的温度到沸腾温度所需要的时间,一般为固定时间(约10分钟),对应于炊饭量来控制加热量。具体举例说明,根据由量判定电路(12)检出的炊饭量判定结果,当炊饭量是Q2时,应该用加热电力<W0(2)>来加热,但这种情况是第5图所表示的各种各样的数据差[没有]时的加热电力<W0(2)>。然而在升温过程中温度差数据[有]与温度差数据[没有]进行比较为[低],速度数据[有]与速度差数据[没有]进行比较为[慢],在这种情况下用<W0(7)+Δw>来加热,电力量增大。两种数据差为[有],在比较后为[高]、[快]的情况下电力量是<W0(2)-Δw>。温度差数据为[有]与数据差为[没有]进行比较为[高],速度差数据为[有]比较后为[慢]时,电力量为<W0(2)-Δw/2>。同样的温度差数据为[有],但比较后为[快]时,电力量为<W0(2)+Δw/2>。当温度差数据为[有]比较后为[低],速度差数据为[没有]时,电力量为<W0(2)+Δ3/4w>。温度差数据为[有]比较后为[高],速度差数据为[没有]时,电力量为(W0(2)-Δ3/4w>,进行各种各样的电力修正。最终,从升温过程开始后(预热结束后)到沸腾为止所需要的时间(如图2所示的T)与炊饭量无关,设定为10分钟。
接着进入到沸腾过程,以前述预热过程期间之后检出的炊饭量为基础,根据电力量进行加热,维持沸腾状态。
而且,锅内的水分越来越少,温度急速上升,达到设定温度时,发热器(3)的通电停止,进入到焖饭过程。
在焖饭过程以在预热过程期间之后,检出的炊饭量判定数据和由盖传感器的室温检出电路(13)的测温数据为基础,进行图10那样的电力量模糊推论,调整焖饭过程的电力量。例如,如果炊饭量为[中量]室温在标准范围内,则不进行电力量的补正,用基本电力进行加热,室温比[标准]高,炊饭量为[多量]时增加电力量。
室温比[标准]低,炊饭量为[少量]时,减少少量的电力量。室温比[标准]低,炊饭量为[中量]时,增加少量的电力量。室温为[标准]炊饭量为[少量]的时候,减少若干中等程度的电力量。室温为[标准]、炊饭量为[多量]时,增加若干中等程度的电力量。更进一步,室温比[标准]高,炊饭量为[中量]时,减少少量力进行模糊推论,边进行电力量的增减。从设定温度到达后,在一定时间内只有数秒到数十秒时间内,给发热器(3)再通电,进行追加加热。
在其后的一定时间内,再次用模糊推论进行焖饭控制后,结束焖饭过程。
那么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例,对电气饭器进行了示例,即使有电阻炉或热锅也没关系。而且,在升温过程中,修正的电力值ΔW,在增加和减少的任何一种情况下,都以一定值(ΔW,ΔW/Z,Δ3/4W)进行记载,对应于温度差数据或速度差数据大小,通过更进一步地变化,能使升温过程所要的时间,更过一步地成为固定时间。
然而,作为外部数据仅举了室温一个例。但是供给炊饭器本体的电源电压也很重要,正确的,应以室温和电源电压这两个重要因素的演算值作为外部数据,以炊饭量作为内部数据为基础进行模糊推论才好。
本发明,以在炊饭开始前或炊饭刚开始后,测定的外部数据和被炊饭物的内部数据为基础,进行模糊推论,进行理想的加热控制,与以前的炊饭器只简单地以被炊饭物的量等内部数据为基础为基础进行加热控制不同。根据模糊推理能理想地、完整地进行加热控制。即本发明象许多文献所揭示的那样,以能够得到良好的升温状态的要素(数据)为基础,进行模糊推论,使被炊饭物的色、光泽、软硬等各种要求,达到理想的程度。
因为使用室温和电源电压这样的外部数据和被炊饭物的量和初期温度这样的内部数据,进行模糊推论,是对应于饭做好后影响最大的因素变化来进行模糊推论所以饭做好的的状态良好。
在预热过程中,用做饭开始前或做饭刚开始后的被炊饭物的初期温度数据和到预定温度所需时间,对炊饭物进行加热,加热到一定时间就停止加热,在这个预热过程中以被炊饭物的量大温度数据和最小温度数据之间的差值,为基础进行模糊推论,判定被炊饭物的量,不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能正确地进行量的判定。
对于被炊饭物的量从预热结束后到沸腾为止的期间,以进行理想加热控制的理想加热数据和被炊饭物的实际测温数据为基础进行模糊推论,控制这个期间的加热量。因为平常是把被炊饭物的实际温度和理想加热数据进行比较进行模糊推论,使被炊饭物的温度一直处于理想状态,在任何时候都能使做好的饭得到良好的状态。而前边所讲的理想加热数据,不管被炊饭物的量是多少,把从预热终了后的温度到沸腾开始温度为止所需要的时间,作为一个定值来对待,这在许多文献中都有叙述。可以理想为使做好后的饭得到良好状态的必须条件。
进一涉,把由判定电路判定的炊饭物量的判定数据和由室温检出电路检出的测温数据作为基础,进行模糊推论,为得到理想焖饭状况而进行修正电力,就不会发生因室温变化使饭发生变色,或使焖饭温度下降而使饭的味道不可口。

Claims (10)

1.模糊逻辑电饭煲包括煲体(1)、煲盖(2)、发热器(3)、锅传感器(4)、锅体(5)、锅盖(6)、出气孔(7),其特征在于在出气孔(7)处设有盖传感器(8),在电路板上设有微电脑(9)、其中有存储器ROM(10)、对应于锅传感器(4)的温度检测电路(11)、对应于锅传感器(4)的量判定电路(12)、对应于盖传感器(8)的室温检测电路(13),在电路板上包括有供电电路、主加热器控制回路和辅助加热器控制回路,所述的发热器(3)由主加热器控制回路控制,连在电源的两端,辅助加热器H3(18)和辅助加热器H2(19)由辅助加热器控制回路控制,连在电源的两端,主加热器控制回路和辅助加热器控制回路均与微电脑(9)相连,锅传感器(4)和盖传感器(8)亦分别接在所述的电路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糊逻辑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电电路由稳压管ZD1、电阻R3、二极管D1、电阻R1、二极管D2、电容C2、电容C4、电阻R2、稳压管ZD2和三极管Q1构成;
所述的稳压管ZD1、电阻R3、二极管D1、电阻R1、二极管D2串联在电源的两端,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基极和稳压管ZD2串联后与电容C2一起并联在稳压管ZD1的两端,电阻R2接于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基极之间,电容C4并联在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在电容C4两端输出的直流电压加在微电脑集成块IC1的4、5、6脚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糊逻辑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加热器控制回路由稳压管ZD3、电阻R5、二极管D1、电阻R1、二极管D2、电容C3、三极管Q4、电阻R16、R17、继电器RY和二极管D5构成;
所述的稳压管ZD3、电阻R5、二极管D1、电阻R1、二极管D2串联在电源的两端,三极管Q4的集电极、发射极与继电器RY的线圈串联后与电容C3一起并联在稳压管ZD3的两端,电阻R16连在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电阻R17连在三极管Q4的基极与微电脑集成块IC1的46脚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糊逻辑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加热器控制回路由电阻R4、R14、R15、三极管Q3、电容C11和可控硅TR构成;
所述的电阻R14、R15串联在微电脑集成块IC1的44脚与地之间,三极管Q3的基极并接在与发射极电阻R14和电阻R15的连接点与地之间,电容C11和电阻R4串联在电源Vcc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之间,可控硅TR与辅助加热器H2和H3串联后,并联在继电器RY的开关两端,可控硅TR控制端接在电容C11和电阻R4连接点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糊逻辑电饭煲,其特征在于在电路板上还包括有状态记忆回路;
所述的状态记忆回路包括有电阻R12、R13、R23、电容C5、三极管Q5和二极管D4;
所述的电阻R12、R13串联,二极管D4和电容C5串联,两者并联在电阻R23与地之间,三极管Q5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并于电容C5的两端,电阻R23的另一端,电阻R12和R13的连接点以及三极管Q5的基极分别与集成块IC1的32、43和42脚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糊逻辑电饭煲,其特征在于在电路板上还包括有状态记忆回路;
所述的状态记忆回路包括有电阻R12、R13、R23、电容C5、三极管Q5和二极管D4;
所述的电阻R12、R13串联,二极管D4和电容C5串联;两者并联在电阻R23与地之间,三极管Q5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并于电容C5的两端,电阻R23的另一端,电阻R12和R13的连接点以及三极管Q5的基极分别与集成块IC1的32、43和42脚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糊逻辑电饭煲,其特征在于在电路板上还包括有状态记忆回路;
所述的状态记忆回路包括有电阻R12、R13、R23、电容C5、三极管Q5和二极管D4;
所述的电阻R12、R13串联,二极管D4和电容C5串联,两者并联在电阻R23与地之间,三极管Q5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并于电容C5的两端,电阻R23的另一端,电阻R12和R13的连接点以及三极管Q5的基极分别与集成块IC1的32、43和42脚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糊逻辑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电脑(9)是由一块专用集成块IC1构成,集成块IC1为HD404304A。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糊逻辑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煲体(1)的侧壁上设有加热器H3(18)。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糊逻辑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2)上设有加热器H2(19)。
CN 95212636 1995-05-23 1995-05-23 模糊逻辑电饭煲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253168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5212636 CN2253168Y (zh) 1995-05-23 1995-05-23 模糊逻辑电饭煲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5212636 CN2253168Y (zh) 1995-05-23 1995-05-23 模糊逻辑电饭煲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53168Y true CN2253168Y (zh) 1997-04-30

Family

ID=33862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521263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253168Y (zh) 1995-05-23 1995-05-23 模糊逻辑电饭煲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53168Y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29574A (zh) * 2011-10-31 2012-05-02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控压的电压力锅及其压力控制方法
CN104427914A (zh) * 2012-06-27 2015-03-18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炊具
CN106235877A (zh) * 2015-06-04 2016-12-21 Seb公司 设置有可拆卸阀和温度传感器的压力锅
US9801489B2 (en) 2012-06-27 2017-10-31 Koninklijke Philips N.V. Cooker
CN113729507A (zh) * 2020-05-29 2021-12-03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的耦合断电的恢复方法及烹饪器具和其控制电路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29574A (zh) * 2011-10-31 2012-05-02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控压的电压力锅及其压力控制方法
CN102429574B (zh) * 2011-10-31 2014-12-24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控压的电压力锅及其压力控制方法
CN104427914A (zh) * 2012-06-27 2015-03-18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炊具
US9801489B2 (en) 2012-06-27 2017-10-31 Koninklijke Philips N.V. Cooker
CN106235877A (zh) * 2015-06-04 2016-12-21 Seb公司 设置有可拆卸阀和温度传感器的压力锅
CN113729507A (zh) * 2020-05-29 2021-12-03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的耦合断电的恢复方法及烹饪器具和其控制电路
CN113729507B (zh) * 2020-05-29 2023-08-08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的耦合断电的恢复方法及烹饪器具和其控制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349163A (en) Method of automatically cooking food by detecting the amount of gas or smoke being exhausted from a cooking device during cooking
CN1132546C (zh) 电恒温压力锅及其烹调控制方法
US5155339A (en) Automatic cooking method
US4441016A (en) Electric rice cooker
CA1199076A (en) Microwave heating appliance with simplified user&#39;s operation
CN2253168Y (zh) 模糊逻辑电饭煲
US4633065A (en) Convection cooking apparatus
CN108535430A (zh) 一种熟化检测模块
CN109871050A (zh)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及烹饪器具
CN106322448A (zh) 锅具的加热方法
CN106308465A (zh) 电烹饪器的烹饪类型的识别方法和电烹饪器
JPH0225097B2 (zh)
CN1095312C (zh) 防止微波炉无负载工作的方法
GB2255205A (en) Method of cooking rice using a microwave oven.
DE4234366C2 (de) Verfahren zum Steuern des Garens in einem Mikrowellenherd
CN100334395C (zh) 微波炉烹饪重量测定方法
KR920004257B1 (ko) 전기압력밥솥의 제어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15349751B (zh) 烹饪控制方法及蒸烤箱
CN111631612B (zh) 一种烹饪设备湿度异常检测的控制方法
CN110754958A (zh) 扫描式红外线测温结构及在电加热烹饪器具上的应用方法
KR890002788B1 (ko) 전자레인지의 가열시간 제어장치
JPS594583Y2 (ja) 電気炊飯器
CN112137403A (zh) 确定加热功率的方法、电路、烹饪器具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540248A (zh) 电饭锅的控制方法
CN113116161A (zh) 烹饪器具、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