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566605U - 一种干衣设备的设备底座组件和一种干衣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干衣设备的设备底座组件和一种干衣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566605U
CN221566605U CN202323553679.0U CN202323553679U CN221566605U CN 221566605 U CN221566605 U CN 221566605U CN 202323553679 U CN202323553679 U CN 202323553679U CN 221566605 U CN221566605 U CN 2215666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opening
molecular sieve
air
clothes dr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55367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江
张毅
张俊强
陈铁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32355367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5666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5666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5666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干衣设备的设备底座组件和一种干衣设备,干衣设备的设备底座组件包括:壳体组件,设置于干衣设备的干衣罩组件的底部开口,壳体组件朝向干衣罩组件的一侧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之间设置有第二开口;加热装置,设置于壳体组件内,加热装置用于对经过加热装置的空气进行加热;除湿装置,设置于壳体组件内,除湿装置用于对经过除湿装置的空气进行除湿;风机装置,用于通过第一开口,将干衣罩组件中的空气抽入加热装置和除湿装置中;以及用于将通过加热装置和除湿装置的空气通过第二开口排入干衣罩组件内。可以避免热空气在衣物底部堆积,使得干衣罩组件内的衣物均匀受热;还可以提高出风温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干衣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干衣设备的设备底座组件和一种干衣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衣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干衣设备的设备底座组件和一种干衣设备。
背景技术
干衣设备是一种利用电加热来使洗好的衣物中的水分即时蒸发干燥的清洁类家用电器。
干衣设备可以使干衣不受天气条件限制,更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同时,湿衣物与外界隔绝干燥,降低了衣物自然晾干时被环境污染的风险,且烘干后的衣物更柔软蓬松。用户体验更好。
因此,近年来家用干衣设备市场增长迅速,品牌、型号推陈出新。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干衣设备是热泵式滚筒干衣设备、罩式干衣设备等。
其中,罩式干衣设备由设备底座组件、干衣罩组件和伞架组成;其中,设备底座组件是干衣设备的核心部分,通常包括加热器、电机和控制面板等部件;干衣罩组件是罩在设备底座组件顶部的外壳,通常由金属或塑料制成,用于保护衣物和机器内部,也用于热风可以更集中地吹向设备底座组件上方的衣物;伞架是支撑干衣罩组件的支架组件,通常与设备底座组件相连。
目前市场上的暖风式干衣设备干衣时仅通过一个位于干衣罩组件的热风出风口,一个位于干衣罩组件顶部的出风口,实现干燥热风的进入以及潮湿气体的排出。
根据干衣实验,发现在使用罩式干衣设备的时候,越靠近干衣罩组件顶端的衣服,干衣效果较差,而靠近干衣罩组件底部即衣物衣摆下端,干衣效果显著。
通过分析,发现产生该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
热风在带走衣物的水分后,热风因含水质量变大且温度降低,干衣罩组件顶部的带水汽的热风排出速度小于干衣罩组件底部热风输入速度;干衣罩组件下半部分被气流撑起的幅度远大于上半部分,热风于衣物底部堆积,从而干燥热风向上运动过程中被含水热风阻挡。
大量的热风堆积在衣服底部,一方面可能导致底部温度过高而损伤衣物,且过高的温度还存在安全隐患;另一方面,由于顶部衣服干衣效率差,可能使得使用更长时间的干衣设备,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以便提供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干衣设备的设备底座组件和一种干衣设备,包括:
一种干衣设备的设备底座组件,所述设备底座组件包括:
壳体组件,设置于所述干衣设备的干衣罩组件的底部开口,所述壳体组件朝向所述干衣罩组件的一侧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之间设置有第二开口;
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内,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对经过所述加热装置的空气进行加热;
除湿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内,所述除湿装置用于对经过所述除湿装置的空气进行除湿;
风机装置,用于通过第一开口,将所述干衣罩组件中的空气抽入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除湿装置中;以及用于将通过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除湿装置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二开口排入所述干衣罩组件内。
可选地,所述设备底座组件除设置有第一开口的其他侧设置有第三开口;
所述风机装置,用于通过所述第三开口,将外界环境的空气抽入所述加热装置;以及用于将通过所述加热装置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二开口排入所述干衣罩组件内。
可选地,所述除湿装置的进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处;
所述风机装置的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处。
可选地,所述风机装置包括离心式风叶机结构的风扇。
可选地,所述除湿装置,包括:
分子筛盒,包括第一底面和垂直于所述第一底面设置的第一侧面;所述分子筛盒用于放置具备干燥能力的吸水性分子筛,所述分子筛盒的第一底面设置有第四开口;
分子筛盖,与所述分子筛盒的第一侧面连接;所述分子筛盖上设置有第五开口。
可选地,所述分子筛盒的第一底面的第四开口设置有多个镂空格栅;
所述分子筛盒的第五开口设置有多个镂空格栅。
可选地,所述分子筛盒的第一底面与所述第一侧面连接的地方设置有限位筋条;
所述吸水性分子筛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筋条匹配的缺口。
可选地,所述分子筛盖包括第一顶面和垂直于所述第一顶面设置的第二侧面;
所述分子筛盒上设置有用于嵌入所述第二侧面的插槽,所述插槽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二侧面的高度。
可选地,所述除湿装置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用于将所述除湿装置与所述设备底座组件的壳体组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干衣设备,包括干衣罩组件和如上所述的设备底座组件;
所述干衣罩组件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开口,所述设备底座组件设置于所述干衣罩组件的底部开口。
可选地,所述干衣设备还包括:
支架组件,用于连接所述干衣罩组件和所述设备底座组件。
可选地,所述支架组件为可伸缩支架组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干衣设备的设备底座组件包括:壳体组件,设置于干衣设备的干衣罩组件的底部开口,壳体组件朝向干衣罩组件的一侧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之间设置有第二开口;加热装置,设置于壳体组件内,加热装置用于对经过加热装置的空气进行加热;除湿装置,设置于壳体组件内,除湿装置用于对经过除湿装置的空气进行除湿;风机装置,用于通过第一开口,将干衣罩组件中的空气抽入加热装置和除湿装置中;以及用于将通过加热装置和除湿装置的空气通过第二开口排入干衣罩组件内。该设备底座组件的壳体组件上额外设置有针对干衣罩组件的第一开口,通过该第一开口,可以将干衣罩组件底部沉积的热空气抽入加热装置重新加热后,再排入到干衣罩组件内,从而增大干衣罩组件内空气的流动,避免了热空气在衣物底部堆积,使得干衣罩组件内的衣物均匀受热;另外,由于是抽取的底部的热空气,因此,还可以提高出风温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干衣效率。
另一方面,由于底部的热空气可能已经吸收了一部分衣物的水分,此时的热空气是潮湿的热空气,为了避免向干衣罩组件排入潮湿的热空气,可以在设备底座组件的壳体组件内设置除湿装置,以对排入干衣罩组件的潮湿的热空气进行除湿操作,从而使得进入干衣罩组件内的空气始终是干燥的热空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干衣设备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干衣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c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干衣设备的干衣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干衣设备的设备底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2a所示的设备底座组件的AA`截面的一示意图;
图2c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2a所示的设备底座组件的AA`截面的另一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离心式风叶机结构的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2c所示的设备底座组件的P区域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分子筛盒的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c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分子筛盒的另一视角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d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分子筛盒的又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e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分子筛盒的再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f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2a所示的设备底座组件的O区域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g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2c所示的设备底座组件的P区域放大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h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2a所示的设备底座组件的CC`截面的除湿装置的示意图;
图4i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2a所示的设备底座组件的BB`截面的除湿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干衣设备-10;
设备底座组件-101,干衣罩组件-102,拉链组件-103,操作区域-104,支架组件-105,连接件-106,晾衣架-107,壳体组件-108,加热装置-109,除湿装置-110,风机装置-111,分子筛盒-112,吸水性分子筛-113,分子筛盖-114,限位筋条-115,插槽-116,卡扣-117,卡扣拆卸槽-118,第一限位孔-119,第二限位孔-12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罩式干衣设备中的热风在带走衣物的水分后,热风因含水质量变大且温度降低,干衣罩组件顶部的带水汽的热风排出速度小于干衣罩组件底部热风输入速度;干衣罩组件下半部分被气流撑起的幅度远大于上半部分,热风于衣物底部堆积,从而干燥热风向上运动过程中被含水热风阻挡。
大量的热风堆积在衣服底部,一方面可能导致底部温度过高而损伤衣物,且过高的温度还存在安全隐患;另一方面,由于顶部衣服干衣效率差,可能使得使用更长时间的干衣设备,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
为了解决现有的罩式干衣设备烘干过程存在干衣程度不均匀、干衣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新的干衣设备的设备底座组件,该设备底座组件的壳体组件上额外设置有针对干衣罩组件的第一开口,通过该第一开口,可以将干衣罩组件底部沉积的热空气抽入加热装置重新加热后,再排入到干衣罩组件内,从而增大干衣罩组件内空气的流动,避免了热空气在衣物底部堆积,使得干衣罩组件内的衣物均匀受热;另外,由于是抽取的底部的热空气,因此,还可以提高出风温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干衣效率。
另一方面,由于底部的热空气可能已经吸收了一部分衣物的水分,此时的热空气是潮湿的热空气,为了避免向干衣罩组件排入潮湿的热空气,可以在设备底座组件的壳体组件内设置除湿装置,以对排入干衣罩组件的潮湿的热空气进行除湿操作,从而使得进入干衣罩组件内的空气始终是干燥的热空气。
具体地,可以参照图1a-图1b,图1a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干衣设备10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b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干衣设备10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该干衣设备10可以包括有设备底座组件101和干衣罩组件102;
干衣罩组件102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开口,设备底座组件101设置于干衣罩组件102的底部开口。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该干衣设备10可以利用电加热来使洗好的衣物中的水分即时蒸发干燥;该干衣设备10可以包括有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上半部分可以由干衣罩组件102组成,干衣罩组件102可以用于容纳待烘干的衣物;下半部分可以由设备底座组件101组成,设备底座组件101用于向干衣罩组件102提供热空气来对待烘干的衣物进行烘干。
示例性的,如图1c所示,该干衣罩组件102可以为长方体,该长方体的干衣罩组件102的顶部和底部可以分别设置有开口,顶部的开口可以为规则排列的孔洞,底部的开口可以用于连接设备底座组件101,即提供热空气的组件。
该干衣罩组件102的一侧面上可以设置有拉链组件103;当用户需要将待烘干的衣物放入时,可以先拉开拉链组件103;将衣物放入干衣罩组件102后,用户可以拉上拉链组件103,以营造近乎封闭式的密封腔;热空气可以从底部进入到干衣罩组件102中,并在上升的过程中不断对干衣罩组件102中的衣物进行烘干。
吸收了衣物水分的空气可以在到达干衣罩组件102顶部的时候,可以通过干衣罩组件102顶部的开口排出干衣罩组件102。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设备底座组件101上可以设置有用于用户操作的操作区域104,该操作区域104可以是按钮的形式,也可以是交互界面的形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干衣设备10还包括有:
支架组件105,用于连接干衣罩组件102和设备底座组件101。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干衣设备10还可以包括有用于连接干衣罩组件102和设备底座组件101的支架组件105,该支架组件105可以垂直与设备底座组件101连接;支架组件105与设备底座组件101的连接可以为可拆卸的连接,以便用于对干衣设备10进行收纳。
支架组件105与干衣罩组件102也可以为可活动连接,以便用户可以对干衣设备10进行拆卸后,进行收纳。示例性的,可以在干衣罩组件102内侧设置穿孔,支架组件105可以通过该穿孔与干衣罩组件102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烘干衣服时干衣罩组件102的稳定性,支架组件105与支架组件105之间可以设置有连接件106,该连接件106可以垂直于相连的至少两个支架组件105。
支架组件105的一端可以与设备底座组件101连接,支架组件105的另一端可以与一晾衣架107连接,晾衣架107可以包括有多条垂直于所连接的支架组件105的晾衣杆,各个晾衣杆之间相互平行;用户可以将所需要烘干的衣物挂在该晾衣杆上;示例性的,可以先将所要烘干的衣物挂在衣架上,然后将挂有需要烘干的衣物的衣架挂在晾衣杆上;在将所要烘干的衣物挂在晾衣杆上后,用户可以拉上干衣罩组件102上的拉链组件103,并开启设备底座组件101来对干衣罩组件102内的衣物进行烘干。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支架组件105为可伸缩支架组件105。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干衣设备10的可收纳性,干衣设备10中的支架组件105可以为可伸缩支架组件105;当用户需要使用干衣设备10时,可以先将支架组件105伸开;然后,用户可以拉开干衣罩组件102上的拉链组件103,并将需要烘干的衣物放入干衣罩组件102内。
在将需要烘干的衣物放入干衣罩组件102内后,用户可以拉上干衣罩组件102上的拉链组件103;然后,可以针对设备底座组件101进行操作,以启动设备底座组件101向干衣罩组件102内输送热空气。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解决现有的罩式干衣设备10烘干过程存在干衣程度不均匀、干衣效率低的问题,针对上述干衣设备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新的干衣设备10的设备底座组件101,该设备底座组件101的壳体组件108上额外设置有针对干衣罩组件102的第一开口,通过该第一开口,可以将干衣罩组件102底部沉积的热空气抽入加热装置109重新加热后,再排入到干衣罩组件102内,从而增大干衣罩组件102内空气的流动,避免了热空气在衣物底部堆积,使得干衣罩组件102内的衣物均匀受热;另外,由于是抽取的底部的热空气,因此,还可以提高出风温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干衣效率。
另一方面,由于底部的热空气可能已经吸收了一部分衣物的水分,此时的热空气是潮湿的热空气,为了避免向干衣罩组件102排入潮湿的热空气,可以在设备底座组件101的壳体组件108内设置除湿装置110,以对排入干衣罩组件102的潮湿的热空气进行除湿操作,从而使得进入干衣罩组件102内的空气始终是干燥的热空气。
具体的,可以参照图2a、图2b和图2c,图2a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干衣设备10的设备底座组件101的结构示意图,图2b示出了图2a所示的设备底座组件101的AA`截面的一示意图;图2c示出了图2a所示的设备底座组件101的AA`截面的另一示意图。
该设备底座组件101可以包括有:
壳体组件108,设置于干衣设备10的干衣罩组件102的底部开口,壳体组件108朝向干衣罩组件102的一侧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之间设置有第二开口;
加热装置109,设置于壳体组件108内,加热装置109用于对经过加热装置109的空气进行加热;
除湿装置110,设置于壳体组件108内,除湿装置110用于对经过除湿装置110的空气进行除湿;
风机装置111,用于通过第一开口,将干衣罩组件102中的空气抽入加热装置109和除湿装置110中;以及用于将通过加热装置109和除湿装置110的空气通过第二开口排入干衣罩组件102内。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该设备底座组件101可以由壳体组件108、加热装置109、除湿装置110和风机装置111组成;其中,壳体组件108可以用于组成一容纳腔,该容纳腔内可以设置有加热装置109、除湿装置110和风机装置111;该壳体组件108可以设置在干衣设备10的干衣罩组件102的底部开口处,以便将干燥的热空气吹入干衣罩组件102内对待烘干的衣物进行烘干。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壳体组件108朝向干衣罩组件102的一侧可以额外设置有进风口,即第一开口,通过该第一开口,可以将干衣罩组件102内沉积于底部的潮湿的热空气抽出,并通过设备底座组件101除湿、加热后,再排入到干衣罩组件102内进行衣物的烘干,从而增大干衣罩组件102内空气的流动,避免了热空气在衣物底部堆积,使得干衣罩组件102内的衣物均匀受热;另外,由于是抽取的底部的热空气,因此,还可以提高设备底座组件101的出风温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干衣效率。
另一方面,由于底部的热空气可能已经吸收了一部分衣物的水分,此时的热空气是潮湿的热空气,为了避免向干衣罩组件102排入潮湿的热空气,可以在设备底座组件101的壳体组件108内设置除湿装置110,以对排入干衣罩组件102的潮湿的热空气进行除湿操作,从而使得进入干衣罩组件102内的空气始终是干燥的热空气。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第一开口可以设置在壳体组件108朝向干衣罩组件102的一侧的两端;两端的第一开口之间可以设置有出风口,即第二开口,该第二开口可以用于将设备底座组件101生成的干燥的热空气排入干衣罩组件102内,以对干衣罩组件102内的待烘干的衣物进行烘干。
其中,为了避免异物吸入设备底座组件101中,该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上可以设置有格栅,以对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形成遮挡。
示例性的,干衣设备10中的空气的一种流通方式是:设备底座组件101通过第二开口先向干衣罩组件102内排出干燥的热空气;这些热空气一部分继续上升,并到达干衣罩组件102的顶部且通过干衣罩组件102顶部的开口排出干衣罩组件102,另一部分吸收了衣物的水分后沉积在干衣罩组件102的底部,并从第一开口重新回到设备底座组件101中。
重新回到设备底座组件101中的空气将被设备底座组件101除湿、加热后,再通过第二开口排入干衣罩组件102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设备底座组件101的加热装置109可以设置在壳体组件108的容纳腔中;当空气流经该加热装置109的时候,该加热装置109可以对经过的空气进行加热,并排出加热后的热空气。
加热装置109可以指电热空气加热器,也可以指热泵空气加热器;其中,电热空气加热器可以通过电热丝或电加热器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热泵空气加热器可以利用热泵技术将环境中的低温热能转化为高温热能。
设备底座组件101的除湿装置110也可以设置在壳体组件108的容纳腔中;当空气流经该除湿装置110的时候,该除湿装置110可以对经过的空气进行除湿,并排出除湿后的空气。
其中,除湿装置110可以指通过电能的方式进行除湿的装置,也可以指通过非电能的方式进行除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加热装置109的出风口可以与除湿装置110的进风口连接;或者,除湿装置110的出风口可以与加热装置109的进风口连接。
当加热装置109的出风口可以与除湿装置110的进风口连接的时候,重新进入设备底座组件101的潮湿的热空气可以先被加热装置109加热,然后再被除湿装置110进行除湿后,再排入到干衣罩组件102内。当除湿装置110的出风口可以与加热装置109的进风口连接的时候,重新进入设备底座组件101的潮湿的热空气可以仙贝除湿装置110进行除湿,然后再被加热装置109进行加热后,再排入干衣罩组件102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设备底座组件101的风机装置111可以用于给空气提供动力,以将干衣罩组件102底层沉积的空气通过第一开口抽入到设备底座组件101内,并使得抽入设备底座组件101内的空气输送到加热装置109和除湿装置110中进行相应的处理。
另外,风机装置111还可以用于将被加热装置109和除湿装置110处理后得到的干燥的热空气通过第二开口排入到干衣罩组件102内,以对干衣罩组件102内的待烘干的衣物进行烘干。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设备底座组件101除设置有第一开口的其他侧设置有第三开口;
风机装置111,用于通过第三开口,将外界环境的空气抽入加热装置109;以及用于将通过加热装置109的空气通过第二开口排入干衣罩组件102内。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设备底座组件101除了设置有第一开口作为进风口之外,还可以设置有其他的开口作为进风口;示例性的,设备底座组件101除设置有第一开口外的其他侧面可以设置有第三开口,例如:以第一开口对应的面为顶面的话,则可以在设备底座组件101的底面或者侧面上设置第三开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为了避免异物卷入设备底座组件101中,该第三开口上可以设置有格栅,以对第三开口形成遮挡。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风机装置111在通过第一开口将干衣罩组件102中的空气抽入加热装置109和除湿装置110中,以及用于将通过加热装置109和除湿装置110的空气通过第二开口排入干衣罩组件102内的时候,还可以通过第三开口将外界环境的空气抽入设备底座组件101中。
示例性的,第三开口可以与加热装置109的进风口连接;外界的空气在通过第三开口进入到设备底座组件101中之后,可以通过加热装置109的进风口进入到加热装置109中;进入加热装置109的外界空气可以被加热装置109加热,并在风机装置111的作用下,通过第二开口进入到干衣罩组件102内。
进一步的,加热装置109的出风口也可以与除湿装置110的进风口连接,以对外界的空气还进行除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在另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第三开口也可以先与除湿装置110的进风口连接,外界的空气在通过第三开口进入到设备底座组件101中之后,可以先通过加除湿装置110的进风口进入到除湿装置110中;进入除湿装置110的外界空气可以被除湿装置110进行除湿,并在风机装置111的作用下,从除湿装置110的出风口流向加热装置109的进风口,并通过加热装置109的进风口进入到加热装置109中;进入加热装置109的外界空气可以被加热装置109加热,并在风机装置111的作用下,再通过第二开口进入到干衣罩组件102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除湿装置110的进风口设置在第一开口处;风机装置111的出风口设置在第二开口处。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除湿装置110的进风口可以设置在第一开口处,风机装置111的出风口可以设置在第二开口处,除湿装置110的出风口可以与加热装置109的进风口连接,加热装置109的出风口可以与风机装置111的进风口连接,如图2a、图2b和图2c所示的底座部件101即为除湿装置110的进风口设置在第一开口处,风机装置111的出风口设置在第二开口处,除湿装置110的出风口与加热装置109的进风口连接,加热装置109的出风口与风机装置111的进风口连接的结构的底座部件101。
从而,如图2b所示,风机装置111在运行的时候,可以先通过第一开口将干衣罩组件102内的潮湿的热空气抽入设备底座组件101中。
从第一开口进入设备底座组件101的空气将先经过除湿装置110,并在经过除湿装置110的时候被除湿装置110进行除湿处理;经过除湿装置110处理后的空气可以再在风机装置111的驱动下,从除湿装置110的出风口通过加热装置109的进风口进入到加热装置109。
从加热装置109的进风口进入到加热装置109的空气将被加热装置109加热;从加热装置109的出风口输出的空气是被除湿装置110和加热装置109处理过得到的干燥的热空气;这些干燥的热空气可以通过加热装置109的出风口流向风机装置111的进风口,并通过风机装置111的出风口流向第二开口。这些干燥的热空气可以通过第二开口排入到干衣罩组件102内,以对干衣罩组件102内的待烘干的衣物进行烘干。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干燥装置的进风口设置在第一开口,干燥装置的出风口与除湿装置110的进风口连接,除湿装置110的出风口与风机装置111的进风口连接,风机装置111的出风口设置在第二开口处。
从而,风机装置111在运行的时候,可以先通过第一开口将干衣罩组件102内的潮湿的热空气抽入设备底座组件101中。
从第一开口进入设备底座组件101的空气将先经过加热装置109,并在经过加热装置109的时候被加热装置109进行加热处理;经过加热装置109处理后的空气可以再在风机装置111的驱动下,从加热装置109的出风口通过除湿装置110的进风口进入到除湿装置110。
从除湿装置110的进风口进入到除湿装置110的空气将被加热装置109除湿;从除湿装置110的出风口输出的空气是被除湿装置110和加热装置109处理过得到的干燥的热空气;这些干燥的热空气可以通过除湿装置110的出风口流向风机装置111的进风口,并通过风机装置111的出风口流向第二开口。这些干燥的热空气可以通过第二开口排入到干衣罩组件102内,以对干衣罩组件102内的待烘干的衣物进行烘干。
在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中,还可以将风机装置111设置在除湿装置110和加热装置109之间: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除湿装置110的进风口设置在第一开口处,除湿装置110的进风口与风机装置111的进风口连接,风机装置111的出风口与加热装置109的进风口连接,加热装置109的出风口设置在第二开口处。从而,风机装置111在运行的时候,可以先通过第一开口将干衣罩组件102内的潮湿的热空气抽入设备底座组件101中。从第一开口进入设备底座组件101的空气将先经过除湿装置110,并在经过除湿装置110的时候被除湿装置110进行除湿处理;经过除湿装置110处理后的空气可以再在风机装置111的驱动下,穿过风机装置111,并通过加热装置109的进风口进入到加热装置109。从加热装置109的进风口进入到加热装置109的空气将被加热装置109加热;从加热装置109的出风口输出的空气是被除湿装置110和加热装置109处理过得到的干燥的热空气;这些干燥的热空气可以通过加热装置109的出风口流向第二开口,并通过第二开口排入到干衣罩组件102内,以对干衣罩组件102内的待烘干的衣物进行烘干。
在另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加热装置109的进风口设置在第一开口处,加热装置109的进风口与风机装置111的进风口连接,风机装置111的出风口与除湿装置110的进风口连接,除湿装置110的出风口设置在第二开口处。从而,风机装置111在运行的时候,可以先通过第一开口将干衣罩组件102内的潮湿的热空气抽入设备底座组件101中。从第一开口进入设备底座组件101的空气将先经过加热装置109,并在经过加热装置109的时候被加热装置109进行加热处理;经过加热装置109处理后的空气可以再在风机装置111的驱动下,穿过风机装置111,并通过除湿装置110的进风口进入到除湿装置110。从除湿装置110的进风口进入到除湿装置110的空气将被除湿装置110除湿;从除湿装置110的出风口输出的空气是被除湿装置110和加热装置109处理过得到的干燥的热空气;这些干燥的热空气可以通过除湿装置110的出风口流向第二开口,并通过第二开口排入到干衣罩组件102内,以对干衣罩组件102内的待烘干的衣物进行烘干。
在本实用新型还一实施例中,还可以将风机装置111的进风口设置在第一开口处,然后根据需求设置除湿装置110和加热装置109的位置: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风机装置111的进风口设置在第一开口,风机的出风口与除湿装置110的进风口连接,除湿装置110的出风口与加热装置109的进风口连接,加热装置109的出风口设置在第二开口处。从而,风机装置111在运行的时候,可以先通过第一开口将干衣罩组件102内的潮湿的热空气抽入设备底座组件101中。从第一开口进入设备底座组件101的空气将先经过风机装置111,并从风机装置111的出风口通过除湿装置110的进风口进入到除湿装置110进行除湿处理;被除湿装置110除湿后的空气可以在风机装置111的驱动下,从除湿装置110的出风口流向加热装置109的进风口;从加热装置109的进风口进入到加热装置109的空气在经过加热装置109的时候被加热装置109进行加热处理;经过加热装置109处理后的空气可以再在风机装置111的驱动下,从加热装置109的出风口流向第二开口,并通过第二开口排入到干衣罩组件102内,以对干衣罩组件102内的待烘干的衣物进行烘干。
在另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风机装置111的进风口设置在第一开口,风机的出风口与加热装置109的进风口连接,加热装置109的出风口与除湿装置110的进风口连接,除湿装置110的出风口设置在第二开口处。从而,风机装置111在运行的时候,可以先通过第一开口将干衣罩组件102内的潮湿的热空气抽入设备底座组件101中。从第一开口进入设备底座组件101的空气将先经过风机装置111,并从风机装置111的出风口通过加热装置109的进风口进入到加热装置109进行加热处理;被加热装置109加热后的空气可以在风机装置111的驱动下,从加热装置109的出风口流向除湿装置110的进风口;从除湿装置110的进风口进入到除湿装置110的空气在经过除湿装置110的时候被除湿装置110进行除湿处理;经过除湿装置110处理后的空气可以再在风机装置111的驱动下,从除湿装置110的出风口流向第二开口,并通过第二开口排入到干衣罩组件102内,以对干衣罩组件102内的待烘干的衣物进行烘干。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加热装置109、除湿装置110和风机装置111的先后顺序不作限制,具体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情况进行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风机装置111可以包括有离心式风叶机结构的风扇。
示例性的,为了进一步增大干衣罩组件102内空气的流动,风机装置111可以由离心式风叶机结构的风扇组成,离心式风叶机结构的风扇可以如图3所示;该离心式风叶机结构的风扇可以包括有两个。示例性的:第二开口可以设置有两个,一个第二开口可以设置有一个风机装置111的出风口。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第一开口可以设置在风机装置的两端;从而,离心式风叶机结构的风扇工作时,不仅可从第三开口的风道进风,产生的低压同样可以通过新开设的两个第一开口吸入干衣罩组件内的空气。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可以参照图4a、图4b、图4c、图4d、图4e、图4f、图4g、图4h和图4i;图4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2c所示的设备底座组件的P区域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分子筛盒的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c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分子筛盒的另一视角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d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分子筛盒的又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e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分子筛盒的再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f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2a所示的设备底座组件的O区域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g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2c所示的设备底座组件的P区域放大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h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2a所示的设备底座组件的CC`截面的除湿装置的示意图;图4i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2a所示的设备底座组件的BB`截面的除湿装置的示意图。
如图4a、图4b、图4c、图4d、图4e、图4f、图4g、图4h和图4i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除湿装置110可以包括有:
分子筛盒112,包括第一底面和垂直于底面设置的第一侧面;分子筛盒112用于放置具备干燥能力的吸水性分子筛113,分子筛盒112的第一底面设置有第四开口;
分子筛盖114,与分子筛盒112的第一侧面连接;分子筛盖114上设置有第五开口。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除湿装置110可以通过具备干燥能力的吸水性分子筛113来实现;具体地,该除湿装置110可以包括有分子筛盒112、分子筛盖114和吸水性分子筛113。
其中,分子筛盒112可以用于放置具备干燥能力的吸水性分子筛113;示例性的,分子筛盒112可以包括有第一底面,以及垂直于该第一底面且与该第一底面连接的第一侧面。
第一底面和第一侧面可以组成一上端开口的容纳腔;该容纳腔可以用于放置具备干燥能力的吸水性分子筛113;示例性的,该吸水性分子筛113可以为吸水性树脂、吸水性纤维、活性炭、硅胶等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中的吸水性分子筛113的内部为亲水性的多孔结构,吸水能力强,干燥的情况下不导电;吸水性分子筛113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作成任意形状来放置在分子筛盒112中。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为了避免用户的触碰或者空气流通导致吸水性分子筛113移位,或者吸水性分子筛113的粉末飞扬,可以设置用于覆盖分子筛盒112的开口的分子筛盖114,该分子筛可通过与分子筛盒112的第一侧面连接;该连接可以是可活动的连接,也可以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分子筛盖114可以与分子筛盒112连接,从而使得吸水性分子筛113可以处于一容纳腔中;该容纳腔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开口,也就是说,分子筛盒112的第一底面和分子筛盖114上都设置有开口,以便空气从开口流入吸水性分析筛来进行除湿。
示例性的,如图4b、4c和图4i所示,可以在分子筛盒112的第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孔119;另外,还可以在分子筛盖114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孔120;分子筛盒112和分子筛盖114上的螺孔可以通过螺丝连接。
示例性的,如图4b和4c所示,第一侧面的一端与第一底面连接,第一侧面的另一端可以外沿,以用于设置第一限位孔119和后文提及的插槽116;也就是说,第一侧面的另一端可以设置有平行(或者稍微倾斜)于底面的外沿。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分子筛盒112的第一底面设置有第四开口,分子筛盖114上设置有第五开口。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分子筛盒112的第一底面的第四开口设置有多个镂空格栅;分子筛盒112的第五开口设置有多个镂空格栅。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分子筛盒112的第一底面的第四开口和分子筛盒112的第五开口可以分别设置有镂空格栅,以避免用户触摸到吸水性分子筛113,也能避免吸水性分子筛从除湿装置110中脱落。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分子筛盒112的第一底面与第一侧面连接的地方设置有限位筋条115;
吸水性分子筛113上设置有与限位筋条115匹配的缺口。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分子筛盒112的第一底面与第一侧面连接的地方可以设置有多个限位筋条115,该多个限位筋条115可以突出于第一底面;吸水性分子筛113上可以设置有与该多个限位筋条115匹配的缺口。
示例性的,限位筋条115可以呈L形,限位筋条115可以设置在第一底面与第一侧面连接的地方,即L形的一部分与第一侧面连接,L形的另一部分与第一底面连接;其中,吸水性分子筛113上设置的与限位筋条115匹配的缺口可以和限位筋条115与第一侧面匹配,且吸水性分子筛113在限位筋条115与第一底面连接的部分的支撑下,可以与第一底面距离一定间隙(如图4g、图4h和图4i所示),相比于吸水性分子筛113直接与分子筛盒112的第一底面接触相比,实施本实施例可以充分利用吸水性分子筛113的可工作面积。
当用户将吸水性分子筛113放入到分子筛中的时候,通过吸水性分子筛113上的缺口和限位筋条115,可以使得吸水性分子筛113可以放置到预设的位置,该预设的位置可以与第一底面上设置的多个镂空格栅相关联。
示例性的,吸水性分子筛113可以有多个块状的分子筛组成,各个分子筛之间互不相连;当吸水性分子筛113处于上述预设的位置的时候,各个分子筛可以与镂空格栅的镂空处匹配,从而避免吸水性分子筛113的可工作面积与格栅产生重叠;实施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充分利用吸水性分子筛113的可工作面积,也能降低经过吸水性分子筛113干燥的热风所受到的阻力,提高进风效率。
示例性的,如图4g所示,分子筛盒112上设置的插槽116的深度为L1,第二侧面的高度为L2,吸水性分子筛113的边缘与限位筋条115的配合间隙为L3,吸水性分子筛113在放入分子筛盒112后,与分子筛盖114的间距为L4。
其中,L2≥L1,L3为0<L3<0.1mm,L1、L2和L4的具体尺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在干衣过程的末尾阶段,可以通过热空气自动对吸水性分析筛进行烘干,从而实现吸水性分子筛再生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分子筛盖114包括第一顶面和垂直于第一顶面设置的第二侧面;
分子筛盒112上设置有用于嵌入第二侧面的插槽116,插槽116的深度小于第二侧面的高度。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分子筛盖114可以包括有第一顶面,和垂直于该第一顶面且与该第一顶面连接设置的第二侧面;分子筛盒112上可以设置有用于嵌入该第二侧面的插槽116。
当用户需要更换除湿装置110中的吸水性分子筛113的时候,可以先将分子筛盖114从分子筛盒112上取下来;然后,将吸水性分子筛113放入分子筛盒112,且吸水性分子筛的缺口与分子筛盒112上的限位筋条115匹配放置后,用户可以将分子筛盖114的第二侧面嵌入到分子筛盒112的插槽116中,该插槽116可以设置在分子筛盒112的第一侧面的上部,以与第二侧面匹配。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带有水汽的空气从侧面进入分子筛盒112,也为了避免还未干燥的空气从侧面离开分子筛盒112,分子筛盒112上的插槽116的深度可以设置得小于分子筛盖114的第二侧面的高度。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除湿装置110设置有卡扣117,卡扣117用于将除湿装置110与设备底座组件101的壳体组件108连接。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吸水性分子筛113在烘干的后期可以借助进入的热空气进行自动烘干,也可以将除湿装置110设置成可更换的结构;具体地,可以在除湿装置110上设置卡扣117,该卡扣117可以用于将除湿装置110与设备底座组件101的壳体组件108连接。
示例性的,如图4d、图4e和图4h所示,卡扣117可以垂直连接于分子筛盒112的第一底面的远离于吸水性分子筛113的一侧,以及连接于分子筛盒112的第一侧面的外沿的远离于吸水性分子筛113的一侧;卡扣117的一端可以与分子筛盒112的第一底面的远离于吸水性分子筛113的一侧连接,卡扣117的另一端可以设置有导向斜面,以实现便捷可拆卸。
如图4f所示,壳体组件上可以设置有与卡扣117搭配设置的卡扣拆卸槽118,该卡扣拆卸槽118可供使用者徒手拆卸卡扣117。
示例性的,卡扣117与分子筛盒112也可以为一体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干衣设备的设备底座组件包括:壳体组件,设置于干衣设备的干衣罩组件的底部开口,壳体组件朝向干衣罩组件的一侧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之间设置有第二开口;加热装置,设置于壳体组件内,加热装置用于对经过加热装置的空气进行加热;除湿装置,设置于壳体组件内,除湿装置用于对经过除湿装置的空气进行除湿;风机装置,用于通过第一开口,将干衣罩组件中的空气抽入加热装置和除湿装置中;以及用于将通过加热装置和除湿装置的空气通过第二开口排入干衣罩组件内。该设备底座组件的壳体组件上额外设置有针对干衣罩组件的第一开口,通过该第一开口,可以将干衣罩组件底部沉积的热空气抽入加热装置重新加热后,再排入到干衣罩组件内,从而增大干衣罩组件内空气的流动,避免了热空气在衣物底部堆积,使得干衣罩组件内的衣物均匀受热;另外,由于是抽取的底部的热空气,因此,还可以提高出风温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干衣效率。
另一方面,由于底部的热空气可能已经吸收了一部分衣物的水分,此时的热空气是潮湿的热空气,为了避免向干衣罩组件排入潮湿的热空气,可以在设备底座组件的壳体组件内设置除湿装置,以对排入干衣罩组件的潮湿的热空气进行除湿操作,从而使得进入干衣罩组件内的空气始终是干燥的热空气。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地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所提供的一种干衣设备的设备底座组件和一种干衣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干衣设备的设备底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底座组件包括:
壳体组件,设置于所述干衣设备的干衣罩组件的底部开口,所述壳体组件朝向所述干衣罩组件的一侧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之间设置有第二开口;
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内,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对经过所述加热装置的空气进行加热;
除湿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内,所述除湿装置用于对经过所述除湿装置的空气进行除湿;
风机装置,用于通过第一开口,将所述干衣罩组件中的空气抽入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除湿装置中;以及用于将通过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除湿装置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二开口排入所述干衣罩组件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底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底座组件除设置有第一开口的其他侧设置有第三开口;
所述风机装置,用于通过所述第三开口,将外界环境的空气抽入所述加热装置;以及用于将通过所述加热装置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二开口排入所述干衣罩组件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底座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湿装置的进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处;
所述风机装置的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底座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机装置包括离心式风叶机结构的风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底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装置,包括:
分子筛盒,包括第一底面和垂直于所述第一底面设置的第一侧面;所述分子筛盒用于放置具备干燥能力的吸水性分子筛,所述分子筛盒的第一底面设置有第四开口;
分子筛盖,与所述分子筛盒的第一侧面连接;所述分子筛盖上设置有第五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底座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子筛盒的第一底面的第四开口设置有多个镂空格栅;
所述分子筛盒的第五开口设置有多个镂空格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底座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子筛盒的第一底面与所述第一侧面连接的地方设置有限位筋条;
所述吸水性分子筛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筋条匹配的缺口。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底座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子筛盖包括第一顶面和垂直于所述第一顶面设置的第二侧面;
所述分子筛盒上设置有用于嵌入所述第二侧面的插槽,所述插槽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二侧面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底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装置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用于将所述除湿装置与所述设备底座组件的壳体组件连接。
10.一种干衣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干衣罩组件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底座组件;
所述干衣罩组件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开口,所述设备底座组件设置于所述干衣罩组件的底部开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干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干衣设备还包括:
支架组件,用于连接所述干衣罩组件和所述设备底座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干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为可伸缩支架组件。
CN202323553679.0U 2023-12-25 2023-12-25 一种干衣设备的设备底座组件和一种干衣设备 Active CN2215666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553679.0U CN221566605U (zh) 2023-12-25 2023-12-25 一种干衣设备的设备底座组件和一种干衣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553679.0U CN221566605U (zh) 2023-12-25 2023-12-25 一种干衣设备的设备底座组件和一种干衣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566605U true CN221566605U (zh) 2024-08-20

Family

ID=92297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553679.0U Active CN221566605U (zh) 2023-12-25 2023-12-25 一种干衣设备的设备底座组件和一种干衣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5666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49492A (zh) 一种防潮的通讯电力柜
CN221566605U (zh) 一种干衣设备的设备底座组件和一种干衣设备
CN117646321A (zh) 一种干衣设备的设备底座组件和一种干衣设备
CN209201952U (zh) 一种带烘干功能的除螨仪
EP3802942B1 (en) Tumble dryer
CN111118852A (zh) 一种烘干衣柜
CN109974438A (zh) 一种电力柜用高效除湿装置
CN209184041U (zh) 一种电气配电柜的通风装置
JP2005329104A (ja) 除湿乾燥機
CN108265492A (zh) 一种多功能晾晒柜
CN212175286U (zh) 一种烘干衣柜
CN209689362U (zh) 一种热泵烘干节能除湿系统
KR101610213B1 (ko) 건조기 및 이를 제어하는 방법
CN208965283U (zh) 一种新型家用衣物烘干机
CN108168223B (zh) 一种挤压式羽绒烘干装置
KR100723992B1 (ko) 대류 건조기
CN213389304U (zh) 一种人造毛绒制造用高效甩干装置
CN220250467U (zh) 一种烘干抽湿一体化设备
CN220156776U (zh) 一种消防电器控制装置
CN206204641U (zh) 除湿式干衣机
JP2015098998A (ja) 除湿機
JP2002276997A (ja) 除湿乾燥機
CN108385348A (zh) 一种电控烘干机
CN212085548U (zh) 一种带有除湿装置的建筑施工用配电箱
CN221460757U (zh) 晾衣机和晾衣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